“此次心情格外兴奋。”
八珍伯说道。
曹操歪头不解。
“听说前阵患病,是因病愈而欣喜吧”
“嗯是因孟德公子所赠厚礼而欢喜。”
八珍伯点头说道。杨赐就任太尉时,八珍伯奉曹操之命献上厚礼。
在长安承蒙文先照顾,特表谢意。
八珍伯加此说明。文先是杨彪的别名。儿子成为地方长官,在任地关照曹家之子,杨赐也许是因此欢喜吧。
“或许是父亲的慈爱之心吧,这样来便可理解。”曹操说道。
“对了。”曹操向前探身。
二
曹操探身想要问的正是天下情势。
“不妙不妙,大为不妙。三年前,我与孟德公子所往来的路途已大不样。”八珍伯说道。
八珍伯曾与曹操同往返于长安和阳关,但八珍伯为同行的河内河东的路途也同样大变。百姓疲敝,治安格外恶劣。
“是吗百姓都疲敝无力洛阳也是如此吧。”曹操抱臂说道。
“恐怕唯有解池关家尚且精力充沛吧。”八珍伯撇嘴说道。
解池关家,是私盐贩卖商的据点。他们之所以精力充沛,是因为官府势力已衰弱,正是贩卖私盐的好时机。
“是否还有精力充沛者”曹操似乎在自问。
“其他人”
“是的。太平道似乎也很精力充沛。愚蠢的官员却报告说张角善导百姓并加以教化。”
“嗯,此事前景不寻常啊。”八珍伯正坐说道。
巨鹿郡现今河北省南部出身的张角,自称可治愈百病,于十几年前创建“太平道”。
太平道是道教的派。
西蜀几乎是在同时成立了同属道教的“五斗米道”派。不管怎样说,好像还是五斗米道成立得更早些。
相传道教以老庄的哲学为基础,老庄主张“无为”,那与建立人为组织的教团显然存在矛盾。道教的教团只是以老庄为招牌而已。
原本无教团的道教,开始建立教团,是受到了佛教的影响。佛教中比丘和比丘尼建立集团称为僧伽,过着修行生活。
佛教传入初期,道教组织化并非偶然。
因政治,百姓生活疾苦,加入道教就像溺水者抓住救命稻草,这种心理在百姓间蔓延开来。
治愈疾病,不管是身体之病,还是内心之病
动乱前夜3
这样的话语,当然能吸引疾苦的广大百姓。
巨鹿的张角自称为大贤良师。
他令病人下跪忏悔自己的罪孽,并水服咒符。前来教团拜访的病人,在接待处诉说自己病状,之后由接待者带至大贤良师之处。大贤良师当场便说出病人的病症所在。
带来病人的接待者,句话都没对张角讲。病人甚为惊讶,以为真是神灵在暗示。
“这是因为竹杖”八珍伯说道。
戏法有多种。接待者将病人带往大贤良师之处时,手持根九节的竹杖。若接待者左手握在自上而下的第三节,那表示病人的心脏有疾,而疼痛程度则是由接待者手摸额头和下巴来暗示剧痛和微痛,这些早已提前定好。虽是极为简单的暗号,却被因病痛深受折磨的病人,相信是“遇到了奇迹之人”。
“相信奇迹的人相当多啊。”曹操抱臂说道。
“不是,不是,”八珍伯摇头,眼睛却盯着曹操,“他们是相信能够创造奇迹的人。像张角这等骗子早已聚集了数十万信徒。”
“这才是真正的奇迹”
“孟德公子,若换成公子,便可创造奇迹。”
“在谯县,元让夏侯惇聚集了两千人,并叫苦说再也无法召集更多。”
“供养两千人,并非易事。”
“太平道难道能供养数十万人吗”
“孟德公子,之前旅行时,群旋曾说希望公子建立国家。”八珍伯转换话题。
“我还记得。”曹操说道。
“太平道的张角,也正打算建立国家。不,是不得不建立国家,若要供养数十万人,就必须征税金课赋税这就是国家,难道不是吗”
“正是如此。”
“在大汉这国家内,建立太平道的国家,会如何”
“大逆不道也。”
“大逆必要。现在虽可轻松说太平道善导百姓并加以教化等等,总有天朝廷会察觉到其造反之心,派军的。孟德公子尚年轻,自然会从军率兵。”
“那是否要率谯县兵力前去呢”
“兵力并不只谯县才有。”
“那是当然。但朝廷会授予多少兵力呢些许靠不住。”
“除去朝廷授予的兵力外,幽州冀州青州徐州等地也有大量兵力。兖州也有”
八珍伯说着,深深地行了礼,闭上了双眼。片刻后,曹操松开双臂,大声笑道:
“哈哈哈,幽州冀州青州徐州兖州此外还有呢,豫州扬州,还有荆州”
二人所说的州名,为太平道信徒众多之地。
大汉朝廷,不久后必要太平道,而到时曹操必会受朝廷动员前去。
“不可将其驱散。”八珍伯说道。
敌人不可歼灭,而要化敌为友,以增加自己的兵力。
曹操郑重地盯着岳父的脸,说道:“除战斗以外,还要另用他法。”
“关于此事,我可助你臂之力。太平道的信徒有时也会来八珍店,其中,似乎有和张角亲近之人。”八珍伯说道。
三
据说,大贤良师张角从十几年前便开始传播太平道。但太平道本身却有前史。
相传,琅邪出生的于吉,曾被太上老君授予太平清领书,其弟芓宫崇将此书进献给顺帝125年144年在位。于吉和宫崇都以治病闻名,受教之人众多。张角就是其中人,有很强的组织力和统率力。他派遣弟子前往四方,积极扩大教团势力。
八珍伯与太平道初期的指导者于吉和宫崇同为琅邪人,在太平道的相关者中有很多知己,所以才知晓九节竹杖的秘密。
“骗人的戏法而已”
动乱前夜4
八珍伯很早便已看穿。相传于吉从太上老君手里得到道书,所谓太上老君就是老子。老子生卒年不详,但据说与孔子是同时代人,所以已经是七百年以前的人了。这样来,太平道的传承就令人怀疑。
虽是诓骗愚民,却聚集了很多人。这只能说明,对政治和现实世道绝望的人何等众多。百姓的生活,年比年疾苦。
汉朝与匈奴关系大体还好,故而无边境之忧。鲜卑族虽总突发奇想般小规模攻击汉朝,但自从大酋长檀石槐死后,因无优秀的后继者,对大汉来说,已是极易收服的对手。
巴郡四川的板楯蛮寇乱,连年持续,只因对东汉的统治不满。
西南的少数民族板楯蛮,相当于现今的哪民族尚且不明,只知此民族至此对大汉都极其忠实。
桓帝建和二年148年,白马羌攻击大汉之时,板楯蛮为东汉积极应战,将其击退。此外,车骑将军冯绲征讨武陵时,板楯蛮也从军充当兵士和军夫,取得大胜。早年,益州发生争乱时,太守李使用板楯蛮壮丁才得以平定争乱。
如此忠实于东汉,但当地的官员却过度劳役板楯蛮,有何事便鞭打他们,因不负重税,有的板楯蛮不得不卖妻纳税,终于难以忍受,发动了。
朝廷原本打算派大军前去平定,益州计史经济官僚程包上书皇帝,说明暴动并非要不轨,进言应当要任命公正的长官。皇帝采纳,任命曹谦为益州太守,而暴动也随之平息。
此事都因官吏不爱惜百姓所致。
不,并非此原因。官吏被上级分派出定的征税额,若征收不足则要受罚,所以要是爱惜百姓,就等于危及官吏自身。
如此征收的税金,用于何处呢
都被用来供皇帝奢侈。税金到达皇帝手里之前,其亲信已经大部分入私囊。而能够占有这些税金的亲信,不用说,多是宦官。
宦官的奢侈可以说是无边无际。而皇帝更是早已垂范在先。
何氏被立为皇后那年,修建了篱圭苑和灵昆苑两座大庭园。因篱圭苑东西各座,所以实际上是三座庭园。当时,司徒杨赐曾进谏。
当时的洛阳,除上林苑外,还有西苑平乐苑显阳苑鸿德苑等四座皇家庭园。
皇帝原本打算放弃修建庭园的想法,但侍中任芝乐松等人却说:
“昔周文王之囿庭园有百里,却人皆称小。而齐宣公之囿仅五里,却人皆评其过大。此次因与百姓共做,其害不会波及政治。”
皇帝闻之大喜,开始造园工程。
任芝等人原本打算引用孟子之言,但其所说数字有误。孟子的原文中,文王之囿方圆七十里,人皆谓之小。齐宣公曾问孟子道:寡人之囿方圆四十里,民为何犹以其大
孟子回答说:文王之囿虽方圆七十里,但采草伐薪者捕捉雉兔者均可自由出入,故而百姓谓之小。与此相比,宣公之囿方圆四十里,却有捕杀麋鹿与杀人同罪之禁令,这等于在国内设立陷阱,故而百姓谓之过大。
任芝等人是想奉承皇帝,此次庭园,与文王之囿相仿,皇帝及皇室不使用时,可对人民开放,即便过大,也不会有害于政治。
皇帝尚且如此,宦官也随之效仿,在洛阳修建巨宅居住。但又担心被皇帝看到有所不便,所以向皇帝进言道:
帝王者,不宜为登高望民之劣举。
就是不要皇帝登上宫殿的高楼远眺,以免看到宦官们的巨宅。
既无对外征战,又无内乱,庄稼收成还算过得去,可百姓的生活却年比年疾苦。
动乱前夜5
从以皇帝为首的铺张浪费来看,这是必然的。
可否会变好
这不仅是八珍伯和群旋等人,也是般百姓深藏心底的愿望。
现在的太平道,正好顺应了百姓的愿望。
四
“自阳关至酒泉同行的商队中,有三名沙门,可否记得”曹操问起蜀国的五斗米道,八珍伯先反问道。
“啊,还记得。头戴黄巾,黄巾过长而垂于耳前对了,那是与群旋同族的粟特人。”曹操看着房内的窗户说道。
“其中人,曾进过蜀国。汉中为五斗米道的中心。五斗米道已经传至自称为创始者天师张陵的孙儿代。第二代传人张衡早死,现在是第三代,但似乎是张衡的遗孀在统率教团。”
“啊,是女头目”
“据说此女长相俊美,虽说与太平道相同以为人治病而受欢迎,但有不少信徒是追慕教主美貌而去。”
“哈哈哈,有趣”曹操爆笑道。
此教团,凡是求医者,均要交纳五斗米当做谢礼。东汉的斗是点九升,相当于现在的升。
取始祖尊号,此团自称为“天师道”,而其异名“五斗米道”更是众所周知。
病痛由罪孽所致,所以重视忏悔的医治之道与太平道相似。能治愈病痛者,唯有天地神灵,所以要用道教咒文进行祈祷。
这与太平道让病人服用咒符水是相似的道理。
“是谁效仿谁呢”曹操问道。
“与其说效仿,我倒认为是两家学自同理论。”
“嗯,师出同门”
“据说五斗米道始祖张陵,系沛国出身,他曾说自己在蜀国鹤鸣山学习道术不过,现在的五斗米道与太平道也有相异之处。”
“嗯现在的”
“以前之事不知,但自从头戴黄巾的山门进入蜀国后,便建造了义舍。”
“何为义舍”
“即免费客栈,除住宿等寝具外,还常备有米肉。”
“只供信徒享用吗”
“不是,”八珍伯摇头,“人人均可入住,浮屠的山门去后,才建造起来的。”
“如此说来,义舍原本只是浮屠之间才有”
“正是,很久前就从来长安八珍店的浮屠那里耳闻过。”
“浮屠重慈悲,儿时就已知。”
曹操想起了,儿时偷白马寺石榴被负责看守的少年沙门所擒,当时自己还大骂“浮屠教人要慈悲为怀,你为何背教而为”后来才知道,当年的少年沙门就是群旋。
“曾经入蜀的沙门,现在正在白马寺。”八珍伯说道。
“那和太平道是否有联络”
“还未知太平道规模过大,即便采用新想法,恐怕也难及末端。太平道的头领张角,已经无法控制太平道,现在才引入浮屠的易懂教义,未免无济于事。”八珍伯轻轻摇头。
“岳父未免过于悲观”曹操说道。
“并非悲观。孟德公子的舞台已备好,想到此,我便兴奋得浑身发抖。”
“果真是天下事皆入顺风耳啊。”曹操很久未称呼岳父的另异名“顺风耳”了。
“耳闻之事仅是片断而已,还须将其拼凑起来,换言之,还须推测。”
“那就请顺风耳推测下吧。”曹操两手握拳置于膝上。
“是。我认为入蜀的沙门前来洛阳,是否是从五斗米道来给太平道回信”
“回信难道太平道要与五斗米道共同起事”
“正是如此,若是起事,必会受到朝廷。东部太平道和西部五斗米道,同时谋反,朝廷则要双面派兵。”
“从太平道来看,朝廷兵力分散则力量减弱,正中其意。五斗米道应该会拒绝吧”
“我认为定会拒绝。五斗米道现在还没有理由反抗朝廷,这全由女教主决定,受浮屠影响,应该不好战吧。”
“太平道信徒数量激增,侵占朝廷土地才可以供养信徒。战乱无法避免。此情势皇帝根本不能前往函谷关游乐。”
“督促元让早做准备如何”八珍伯说道。他主要负责传达消息,而决策则由曹操决定。他很少出主意,旦提议,必是十有之举。
曹操慢慢松开置于膝上的双拳,说道:“派子孝曹仁前往洛阳吧,岳父是否同去”
八珍伯未说话,只是点头应答。
从现在起,大需人才,所以必须锻炼年轻人才。
岁在甲子1
光和六年183年为癸亥之年,也是气象异常的年。
夏季大旱,秋季金城甘肃附近黄河泛滥,五原现今内蒙古河岸决堤,皆危害严重。
后汉书灵帝纪中,列有如上灾害,但在光和六年的末尾,却写着:
大有年。
即大获丰收之年。
宋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时,删掉了关于此年大获丰收的记录,可能也是认为受大旱和洪水之灾,却大获丰收实在奇怪吧。
实际上,在中国境内,局地受灾,但从全国来看大获丰收之例并不少见。
与此年的气象异常相比,更应当记住的是,太平道在此年发动造反。
太平道张角,将信徒编制成三十六个军团。个军团称为“方”,大方足有万余人,小方也有六七千兵力。张角自称天公将军,而封其两个弟弟张宝和张梁分别为地公将军人公将军。
原本打算秘密准备,但如此编制三十六方兵力,不泄露秘密才奇怪。但是,太平道的信徒之中,也有为数不少的宦官,特别是中常侍封谞和徐奉等权力宦官,就负责遮蔽皇帝耳目。
昏庸且感情用事的灵帝,讨厌倾听令人不快的报告。报告坏消息的人屡屡遭免职,于是,谁都不敢再冒此危险。结果,很多事情人人皆知,唯有皇帝不知。
灵帝当然听说过太平道之名,但只知道其借黄老之说聚人治病而已。
七年前,杨赐任司徒时,曾就太平道对策上书皇帝。
张角为诓骗百姓无耻之徒,若命州郡将其逮捕,反会引乱。不如令当地州刺史调查其信徒,将其送回原籍,以孤立弱化其党。之后,诛杀其头目渠帅,如此便可轻易平定。
但是,上书后杨赐即遭免职,后任刘陶继续进言诛杀张角,皇帝并未采纳。
只是流浪道士,何须惊乱
皇帝甚是小看太平道。不管如何,只怪先前的报告过于暧昧,才会这样。
再加上中常侍封谞和徐奉总向皇帝灌输:
大贤良师善导百姓。
缺乏洞察力的皇帝,更是难以把握真相。
此年,有人用白土在洛阳官衙的大门上写道:
苍天已死
黄天当立
众人侧头不明其意。
各地方官衙的墙壁上,只写了“甲子”二字。洛阳某官衙的墙壁上还添了句: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看起来像是在猜字谜般的语句。甲子是来年的干支,甲子时天下大吉,那就是说来年将要有事发生,开始时只能这样猜测。
但四处反复写有这样的句子,不禁让百姓感觉并非寻常之事。
“到底是何事有不祥之感。”
“什么,天下大吉岂不是好事无须惧怕。”
“来年真让人期待啊。”
“不过,特意用白土书写,辛苦辛苦。”
“世间还是有狂乱之人啊。”
洛阳百姓纷纷议论道。
但敏感之人,第反应就是此事与太平道有关。
太平道目的已经达到。
反复预告,以使百姓有所期待。
“或是与太平道有关吧”
起事时,百姓们便会明白“确实如此”而认可。
大部分人对现状都抱有不满。太平道的举兵并非暴发谋反,而是顺天意之举,有十六个大字为证: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这样便可获得众人的信赖。
“太平道中却有智慧人啊。”曹操听后,对八珍伯说道。
“但是,细读便知此话非比寻常。”八珍伯咬唇说道。
苍天已死,此话之意是大汉王朝已亡。
据五行相生说,王朝按木火土金水之序交替。以火德而保天下的汉朝若亡,接下来便是土德王朝。书包 网 b2. 想百万\小说来
岁在甲子2
汉朝灭亡,将会诞生新的黄色土德王朝。而时间正是来年的甲子,天下由此得以安定治理。
此事确实非比寻常啊。
“他们的动静是否已明显可见”曹操问道。
“看便知。马元义常来洛阳八珍店。此人为太平道之人,负责朝廷工作。”
“既然岳父已经识破,马某不会再有何举动吧”
“不是,正积极活动中,他正拼命劝说我加入太平道。”
“啊,劝说岳父,那可不易啊,哈哈哈”
曹操摇头笑道,这是他高兴时的癖好。八珍伯也跟着大笑起来。
二
此年冬天某日,阿厚来到曹操的书房。书房为曹操人所用,若无要事,即便是家人也不会入室打扰。
阿厚脸色苍白。
“发生了何事”曹操问道。
“爹被带走了,说是藏匿谋反之人刚刚八珍店的人前来报信。”阿厚回答道。尽管努力装作平静,声音却在发抖。
“明白了。”曹操站起。
八珍伯为了向曹操汇报消息,正在调查太平道之事。曹操也知太平道的主干马元义经常进出八珍酒栈。中常侍封谞和徐奉是太平道的信徒,他与张角取得联络之事,曹操也从八珍伯口中耳闻。
八珍伯经过调查发现,徐奉等人和张角之间是通过河南尹的属官洛阳厨令食品市场的监管张起联络的,此事八珍伯也向曹操汇报过。
“不要担心。”曹操安慰阿厚后,便跨上马。
若要释放八珍伯,拜托司隶校尉才是关键。曹操要去中常侍张让的邸宅。
上马前,八珍的店小二送来急报,说刚才马元义被逮捕,而八珍伯也就同被带走了。
这是刚刚发生的事。
但张让早已得知。因为此事非同小可,司隶校尉早已提前报告张让。
宦官之首虽是大长秋赵忠,但论实权还是要属张让。张让的宅邸,曹操可以无须通报便可入内。因上次的翻墙而入事件,张让很看中曹操,对他很关照。
“有告密者,说他是和太平道是伙的对了,这有司隶校尉的文书。”
张让命亲信拿来文书,直接递给曹操。
唐周者济南人士,系太平道之徒。此人密告,太平道渠帅马元义,今潜入洛阳窥视朝政。元义辗转住所,多留于八珍酒栈,故而逮捕元义,连同八珍酒栈主人。
因事件重大,恐与最高权力者有牵连,所以会提前通风报信。
“哈哈哈。”待曹操读完文书,张让悠然大笑起来。
“我这正等着孟德出现呢。”
“您怎知我会来”
“你看,这文书中有八珍酒栈的主人,其女不正是孟德之”张让话未说完便止住。
“实在难为情。”曹操苦笑道。
“酒栈无法拒绝来客,也无法对客人负责司隶校尉的文书中,只是说连同逮捕八珍酒栈的主人,而并未指名道姓。我认为此为小事桩,问题是八珍伯是否知道马元义与太平道关系密切。”
“应当不知。马元义关心浮屠,常常前往白马寺,平时没怎么提过太平道之事。”
“那就无大碍了还有何事”张让看着曹操说道。
“可能中常侍中,也有太平道相关者若拷问马元义,就可得知其名。不,恐怕叫做唐周的告密者早已透露。”
“其名为”
“徐奉封谞此二人。”
“才两人大可安心。”
张让并未无礼地问曹操为何知道。这两名中常侍好像和张让并不十分亲近,从他的语气来看,似乎不太喜欢这两个人。
“可这两人并非常人。”
“此话怎讲”
“两人皆通过洛阳厨令张起与巨鹿的张角取得联系。”电子书分享平台
岁在甲子3
“嗯,张起”
张让眉毛大皱,左眉上的两个黑痣也跟着上下动。
张起是张让兄长之子。对张让来说,是有血脉关系的侄子。宦官容许收养子以延续香火。张让原本打算收养兄长的三子张起为养子,如此可见其多么疼爱张起。
与太平道串通气的两名宦官,拉拢张让的侄子加入教团,以防万之时可谋得安全。
“怎可放任他们”
张让把肘拄在桌上,闭眼片刻。而后,他睁开眼睛,问道:“孟德,解池关家是否还有空闲客房”
“不论何时去,都有两三间空房。”
“暂时就拜托关家了”
“我来写推荐信。”
“那就有劳了。我马上处理八珍酒栈主人之事对了,厨令之事还须抓紧为好。”
中常侍张让站起身,曹操也随之起身,并自语道:“可能已开始调查明日左右便会查至此二人。”
八珍伯于翌日得以释放。
据说并未真正地调查。
“我装傻,官吏嫌麻烦不愿靠近我,下次被抓,还可以装傻。”八珍伯戏言道。
“听说告密者叫唐周。”
曹操说,八珍伯垂膝说道:
“果真是唐周马元义抢走了唐周所爱的女子。”
“夺爱之恨啊”
“过分”
“不,”曹操耸肩说道,“并无过分,世间多事因恨而起。这是推动世间的动力啊。”
三
新年过后,是光和七年184年,此年十二月时改年号为“中平”,中平元年时日不多,所以,这年大部分还是光和年。
去年年末,两名中常侍遭收押,洛阳厨令张起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马上就到甲子了。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此话就像咒文般,反复被写在大门和墙壁上,而百姓口中也常常提起。甲子之年已到。
“哪里是天下大吉,是天下大乱吧,准备妥当否”
趁正月休假之际返回谯县的曹操,严肃地对夏侯惇及全族人说道。
曹操返乡期间,马元义遭处刑。
是车裂之刑。
所谓车裂,是将犯人的左右手足分绑在两辆牛车上,左右赶牛车将犯人身体撕裂的残酷之刑。
此刑在历史上相当有名。曾侍奉秦孝公主张法治的商鞅,到惠文王代时即被处以车裂。但商鞅是死于渑池之战,所以车裂的只是其尸体。
马元义则是活生生地被撕裂。
此刑罚极为少见,所以聚集了众多围观者。
“听说并没有喷出很多血。”阿厚向曹操报告道。她自己可没有心情看如此残忍的处刑。
“没是因为血液冻结在体内吧。”曹操说完,深呼吸两次。
调查马元义才得知,太平道原定于甲子之年的三月五日,内外起事。
太平道早已为那天备好了兵器和军粮,但不幸事前败露,所以必须早日动手。朝廷的军队还未做好准备,所以太平道越早动手越好。虽说是匆忙准备,但太平军的准备还是比朝廷军略为充分。
“将会是场混战啊。”八珍伯说道。
“哈哈哈,可以预言这必是场乱战,因为双方均是慌忙作战,哈哈哈”曹操大声笑道。
虽谁都可预料到这会是场乱战,但这场乱战会何时结束,却无人能料想。
朝廷对三公及司隶下诏书,凡与太平道张角相关者,不论官民,律诛杀。
于是,千余人遭斩。
证据并未调查。素日,言语同情太平道者,或是夸赞其教义者,不容辩解,皆被杀。还有平时有仇者,也趁片混乱之际,杀人报仇。
他们被赶至西明门外的皇女台后被处死。
于是皇女台呈现出凄惨的地狱之景。
岁在甲子4
据说,皇女台是埋葬夭折的亲王的墓地。这里的土地吸血呈红色,周围散发着股尸臭。
此次集体处刑的数日后,从位于皇女台东北方向的白马寺,走出群身穿黄冠缁衣墨染的衣服的人,带领着约百人的白衣人前去埋葬尸体。这是白马寺的沙门,带领奉终里负责葬仪的族人居住之地,位于白马寺西北方向的人前去收尸。
他们只不过是应急性的假埋而已。
夜幕将至。
奉终里的白衣人们默默地举锨掘土。
沙门们开始诵经。
据说,将佛典翻译成汉文,始于百年前的竺法兰,现在也有从安息而来的安世高和月氏人支娄迦谶在从事译经工作。但汉译佛典并未十分普及,所以白马寺的西域僧人,大都以梵文诵经。
其节奏奇特,汉人无法理解其意。
距皇女台不远处,有颗巨大的槐树,从埋尸起,就有两名男子驻马于树下,观望埋尸的情景。
这是刚才从谯县回来的曹操和群旋。
“群旋应该听得懂吧”曹操问道。
“不行,有些地方可以听得懂但断断续续。”群旋答道。
“总之是诸如人生无常的话吧。”
“从悲伤的节奏来看,正是如此。”
“浮屠的教义应该会遍布全国吧。也许不该是太平道的天下啊。”
“若能遍布全国那甚好。”
“回去吧,要忙起来了。”曹操在马上重握马鞭说道。
朝廷当日,下令逮捕身在冀州的张角。
巨鹿的张角早已接到洛阳事变的急报。
于是他从巨鹿向四方派遣急使。
头戴黄巾
这是对急使发出的第声口令。头戴黄巾既是战斗开始的暗号,也是为了识别敌我的举措。
烧官府杀长吏劫略聚邑
这是对车裂马元义,在皇女台虐杀信徒的报复。
太平道的根据地附近,有两个王侯国,是皇族受封的县级之地。皇族刘续受封为安平河北饶阳县之西王,同样,刘忠受封为甘陵河北清河县之东南王。
安平和甘陵都有众多太平道的信者。他们将此地的二王俘获,响应黄巾军的起事。
“我乃黄天”
张角如此叫嚣道。
从大贤良师到天公将军,再加上黄天,张角的称号还真多。信徒们将“黄天”理解为太平道帝国的皇帝。
各地的官役纷纷逃亡,不逃便会被杀死。即便是没有太平道信徒的州郡,高级官僚也最先逃掉。
旬月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
史书如此记载。
灵帝将皇后之兄何进从河南尹升迁为大将军。并派给其左右羽林五营营士,命作为京城警备军,驻扎在洛阳都亭。
同时设八关都尉。
守卫洛阳的函谷广城伊阙大谷轘辕旋门小平津孟津八个关口,各设名都尉。
人才不足。
事发时应指挥军队的士大夫虽有众多,却均遭禁锢。所谓禁锢并非拘留,而是指禁止为官。
北地太守皇甫嵩向皇帝进言道:“臣以为,应解禁党,出中藏金银,分西园厩舍之马与军士。”
久未召开的群臣会议,在此紧急时刻,终于得以再开。
“就此事,大家如何认为”灵帝除游兴以外,对政事毫无决断力,必下问宦官。
宦官中,以最刚毅闻名的吕强,答道:“必须按此言而行。党锢持续已久,招致人情怨愤,此乃实情。若不赦免,则可能倒向张角,引发大麻烦。届时后悔莫及。应先诛杀皇上身边的贪官,大赦党人,任命地方长官,如此便可平定。”
诛杀皇上身边的贪官,实为大胆之言。吕强等于在攻击自己所属的宦官。
皇帝立即决定,诛杀贪官暂缓,先大赦党人。虽大赦天下,但此决定后补有句:
唯不赦张角。
曹操被任命为骑都尉,他为了召集兵力,返回谯县。
此时正是甲子年三月。
济南之相1
为了黄巾军,大汉朝廷征调天下精兵。
朝廷任命卢植为北中郎将派往太平道的根据地巨鹿。卢植为刚正之士,在任尚书时曾向皇帝进言收容宋皇后族的遗骸。巨鹿的黄巾军难以抵挡卢植的攻击,撤往广宗。卢植在广宗采取包围战术。
黄巾军在颍川地区,由首领波才统率,势力兴盛。朝廷派遣左中郎将皇甫嵩和右中郎将朱俊前去。曹操率兵四万,奉命与朱俊大军合流。在颍川地区,朝廷大军进行了番苦战。
“不必急忙。”八珍伯卞远说道。
“我并不急。”曹操看着部曲操练,脸上浮现出笑容。
朝廷仅派遣四万兵力,而黄巾军大多为当地人,有地形之利,且身为叛党遭追赶,士气必然高涨。朝廷大军苦战必是自然。
夏侯惇在河边指导部曲操练。曹操虽目视部曲,脑海中却另有所想。
若仅是取胜,未免太无趣了。
曹操终于将视线移开部曲,转向八珍伯说道:“需大量粮食,此才为急忙之事。”
八珍伯副欣喜的表情,重重地点了点头。
黄巾军对曹操而言,并非的对象,而是应当吸纳的兵力。
他正在思考其方法。
若能成功吸纳过来,则必须由曹操供养。既然提到了食粮,可见曹操必是想到了吸纳黄巾军的方法。
“粮食吗该动身了吧”八珍伯撇撇嘴站起身,强忍住了马上要显现出来的笑容。
以波才为大将的黄巾军在长社包围了皇甫嵩率领的朝廷军。
“至急,请求援军。”
皇甫嵩日日催促,曹操回答道:
“远地所募兵力尚未到达,请暂时等待。”
实际上,兵力已集结完毕,随时可出发。
曹操不想卷入激战的漩涡之中,损失曹家宝贵的精兵。在两军筋疲力尽之时,援军的登场最令人期待了。如此便可俘获黄巾军。
曹操从椅子上站起,仰望天空。
铺席正坐,是当时正式的坐法,穿着裤子的胡人盘腿而坐,汉人模仿胡人,自称为“胡坐”。西域的简易椅子,也被称为“胡床”,近数年间,急速普及,因为当时的天子灵帝喜好“胡”。胡服胡琴胡椒胡桃等等,凡是带“胡”之物,灵帝时期,都渗透到了汉人的生活中。
“看那片云。”八珍伯也仰望天空,指着西方的云说道。
“不可下雨啊有点风便好。”曹操手摸额头说道。
朝廷大军兵分两路前往颍川地区,但兵力还是不足。原本打算沿路召集兵力,但因曹操要与朱军合流,所以还未着手招募。
兵力尚不足便遭遇黄巾军的朱军,并打得败涂地而撤退。皇甫军勉强守住长社。
据报告,黄巾军的驻扎营并非游牧民式的帐幕,而是将覆有稻草的茅舍作为临时兵营,远远包围长社城。因旱天持续,稻草干枯,所以围军也在防备火攻,临时兵营之间间隔很大。因在城外远围,若城内有兵士射火箭,马上就可知晓。
已十日以上未降雨。
风虽和缓,但仍能听到风吹作响之音。
暂且撤退的朱军,为营救陷入包围的皇甫军,而向长社进军。曹操推测着朱军的速度,打算与其同时抵达长社。严格来说,他希望能比朱军晚到步。
朱军接近,皇甫军理应有所动静。处在包围态势中的黄巾军,至少对敌方援军的到来要重新摆阵。
“攻此地”
曹操想道。所谓“攻”,是指射火箭攻。
若下雨则难办,有风便好。
“还是问下通晓天文之人吧。”八珍伯说道。曹操摇头下决定心说道:
济南之相2
“事已至此,成败在天。若降雨,则此事完结明日,早出发”
“真是易变无常啊”八珍伯苦笑。刚才还说“并未急忙”,现在又说明早出发。看起来虽易变无常,但在极短的时间里,曹操的思路却极其敏捷缜密。心中默念“真是易变无常”,八珍伯也感受到了这点。所以他对曹操的决断并未心怀不安。
八珍伯迅速前去筹备粮食。
堂弟夏侯惇开始选拔火箭射手。
二
三国初期的英雄们,大部分都和平定黄巾之乱有关。
曹操此年三十岁。生历战无数的他,颍川黄巾军为第次出战。
幸运也垂青于曹操。未降雨,且在朱俊军到达长社的同时,曹操的三千部曲也抵达洧水之线。而且,大风吹起,火攻取得了超乎预料的成功。
曹操相信自己的运气。
之后,每次陷入困境,他都会想起第次出战时爽快情景。
斩首数万级。
可从三国志中看到这样的记载。投降的士兵也有众多。
曹操大军追赶黄巾军右翼至洧水河畔,在那吸纳投降的士兵。
“与其说是追赶,不如说是诱导啊”奉皇帝之命前来观战的宦官左丰,如此自言自语道。
战场上的司令官常常粉饰或是歪曲报告,所以皇帝派遣直属宦官奏报实情已成惯例。
左丰当时虽还未被任命为中常侍,但是个年轻的权力宦官,被称为小黄门。
“要是我也会这样做。”
左丰观战,般先推敲自己的作战计划,然后和战场上将军们的实际作战相比较,以此来打分评定。
“我需为日后着想啊。”小黄门左丰喃喃说道。
年轻的左丰心怀梦想,他梦想自己也能参加天下争霸之战。
对入宫侍奉的宦官来说,这只能是个梦想,个只能在脑海中描绘的梦想。
他把自己假想成中坚的指挥官。麾下兵数尚少,既然胸怀大志,首先就要增强兵力。战争是个绝好的机会。若能将投降的敌兵吸纳入自己的阵营,那在争霸战的下个br >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