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嚼丛蕉嗟墓刈10突队劣829年与路德维格蒂克的联系以及随后几年主动把作品送给国外作家,安徒生所采用的手法无不如出辙。
.b2.
剧作家和大学教师4
1830年夏天,亨丽埃特伍尔夫打算去德累斯顿旅行,于是,安徒生把自己的作品诗集连同封写给蒂克的信送给她。他在信中还提到了爱德华科林非常愿意帮助他,此后,亨丽埃特伍尔夫还在得累斯顿的时候,爱德华科林亲自写信给她,向亨丽埃特打听情况,对方再肯定,路德维格蒂克不但收下了那本书,而且已经读过了
所有这些都意味着,我们有十足的理由可以说明,为什么在1831年6月5日,当安徒生和挪威画家达尔出现在家里举办的“读书之夜”沙龙时,路德维格蒂克会如此的友好,而且似乎有着充分的准备。所有出席嘉宾都将有机会倾听这位德国作家亲自朗读他所翻译的莎士比亚的亨利四世。对于其中的新面孔比如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在朗读开始之前,蒂克首先要把他们介绍给在座的其它客人。蒂克事先已经给安徒生做了安排,这样,在朗读的过程中,安徒生可以配合蒂克的表演。路德维格蒂克曾经梦想成为名演员,但是他几乎从来没有接近过舞台,19世纪20年代在德累斯顿皇家剧院担任戏剧编辑的那段时间,也许是他距离这个梦想最近的时候了。现在,他只能在自己的客厅演绎整个剧目。朗读的内容都是他亲自翻译的,其中包括沙弗克利斯亚里士多芬尼卡尔德龙和莎士比亚等人的作品。蒂克从未想过利用这些人的名望来展示自己的个人才华,但安徒生却在1831年6月的这天晚上发现了些新的东西。蒂克在朗诵时演绎了很多不同的角色,他让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特殊的声音和性格。安徒生被完全陶醉了,“完全忘掉了作者是在表演,仿佛眼前就是鲜活的戏中人”,后来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所有这切都深深地印在安徒生的记忆里,后来又成为其日记和游记中的题材。
在影子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1831年旅行的高嘲是在德累斯顿与路德维格蒂克的相遇。6月10日,安徒生离开坐落在易北河畔的这座城市,在这个神圣而充满魔幻力量的时刻,安徒生凭借着自己的礼物和“神来之吻”这就是安徒生后来在我的童话人生中提到的蒂克送给他的拥抱和信笺踏入了德国浪漫主义的大家庭,并成为其中的员。蒂克的确说过:
“尽管你身在遥远的地方,但却总能给我以新的思想。沿着诗歌的大道,满怀希望无比乐观地走下去,因为你已经在这条路上勇敢地前行,你已经在这条路上看到了美好的前程。即便有太多无聊的指责让你感到烦恼,但绝对不要失去勇气,随它去吧请代我问候亲爱的英吉曼以及所有丹麦的朋友,我希望有天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在德国重新看到个健康活泼的你,个更富有思想的你。你的挚友,路德维格蒂克。”
影子,里伯格沃伊格特
影子的背景是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的第次国外之旅,在这个浪漫的舞台上,他和个女性不太愉快的恋爱关系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个地位。我们不知道这个女人的姓名,但她对安徒生被册封为浪漫主义作家的名声却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爱情故事让这本游记陷入了忧伤的暗流,尽管作者时常回忆起这段往事,尽管他在大自然中和文化之旅中总会依稀看到它的影子,但无论如何,这个女人却是作家在旅行中试图忘却的切忧伤和痛苦。但此后的切似乎都验证出,正是这种渴望之情让安徒生创作出无数杰作。就在我们伴随著作家的游记登上开往德国的轮船时,这段痛苦的爱情故事如同汹涌的巨浪回荡在轮船的每个角落:
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
我与我心爱的少女偎依在颠簸的小船里,
多么令人陶醉的渴望
她把手放在我的胸膛,
我伸出双臂把她拥在怀里,
她的吻如同团烈火,
让我的唇和脸颊炽热无比;
小船在风中起伏颠簸;
她用嘴唇和眼神抚摸着我的手,
她让我感到无比的自信。
我们分开了我看到她痛苦的眼泪。
只有摇摆的小船陪伴着我
只有上帝才知道,她是否真的已经忘掉这切
那将是多么的可怕
在这些散文诗中,那个女人的原型是里伯格沃伊格特。在1832年完成的自传中,安徒生记录了他在1830年8月和这个女人在法堡初次见面的情形,在他的描绘中,整个事件似乎发生在很多年之前:“当时我只有25岁,还从没有真正地谈过恋爱。那个时候,我觉得即使自己也还有很多需要我去认识的,因此,我对其他任何人几乎都没有什么想法,更不用说有什么真正的激情了。”
剧作家和大学教师5
里伯格是菲英岛上个富有的店主兼商人劳里茨彼得沃伊格特的女儿,安徒生在信中把他称为“岛上最富有的男人”。安徒生在夏季之旅中曾经来到这个岛上,而且在哥本哈根读书的时候,他还与里伯格沃伊格特的哥哥克里斯蒂安是同学,这使得年轻的作家有机会拜访这个家庭。尽管安徒生后来曾经用首小诗两只棕色的眼睛,来赞美她天使般的美貌,可在其它人的眼中,里伯格沃伊格特却不像他所说的那样漂亮。事实上,她是个性格外向颇有女性魅力的女人。真正让安徒生倾心的,正是里伯格性格中的乐观勇敢和善良。1831年1月,在写给英吉曼的封信中,安徒生称赞她是“个诙谐机智而又天真的小家伙”。
正是在这几年里,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成为海涅诗歌的忠实读者。在我的童话人生中,安徒生以这样的语言表达了他和朋友奥拉莱曼对海涅的钦佩之情:“我渐渐地熟悉了这个诗人,他唱出了我的心声,他走进我的灵魂,抓住了那根最具有震撼力的心弦。”在安徒生当时的作品里,我们都可以找到这样的例子,揭示出海涅的文学风格正在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他的血脉之中。海涅于1831年创作的诗歌个年轻人爱上了个女孩,其中的3首诗都全部原封不动地出现在安徒生的歌舞剧船中,剧中的男主角问他的心上人是否喜欢海涅的诗。然后,他开始背诵这首诗。诗中,个年轻人爱上了个女孩,而这个女孩却爱上了另外个即将结婚的男人。于是,这个女孩出于报复的心理,嫁给了曾经陪伴她的第个男人。这份没有回报的爱让年轻人感到无比的痛苦;因为他所爱的人根本就没有爱过他。最后,海因里希海涅哀叹道:“这也许是个非常古老的故事,但它却永远年轻,永远不缺少生命力,任何人都需要忍受,他的心将会支离破碎。”
从基本上看,这首诗包含了当安徒生在影子里描述其初恋时所采用的浪漫笔调,这也说明了安徒生为什么要在游记中的第4章里不断重复这样段话:“这也许是个非常古老的故事,但它却永远年轻,永远不缺少生命力。”通过这种方式,安徒生强调了他在作品中所追随的浪漫主题,而这主题恰恰是海涅所推崇的。
在1831年的春天,里伯格沃伊格特嫁给了“陪伴她的第个人”雅克布博夫林,个森林学大学生。在安徒生于1830年8月来法堡之前,她已经和雅克布博夫林订婚了。但这也正是里伯格在作者的眼中如此迷人的原因所在。得不到的东西总是最好的,于是,她便成为安徒生浪漫的记忆里最完美的女人。安徒生并不打算破坏里伯格的婚礼计划,相反,他却白日梦般地希望自己能成为他们中间的员,并在1830年10月,收回了写给里伯格沃伊格特的信笺,事实上,这封口是心非的信并不是他的心里话,而收回这封信也只不过是为了献殷勤而已。信的内容完全与他所声称的爱恋相悖,确切地说,他根本不是求婚,而是像这封信所写的那样,对他与里伯格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警告。这封“求婚信”也向我们展示出,安徒生是如何通过把这首描写恋爱之中年轻人的诗歌灌输到海因里希海涅所创造的动人场景当中,从而把现实融入到诗中:
“如果你真心爱着另个人,那么请宽恕我宽恕我曾经的鲁莽,你定会把我的唐突当成专横。真心地祝愿你们快乐忘掉那个永远也不会忘记你但却直想忘掉你的人。”
3个月后,安徒生写了封告别信,在信中,他成为海涅笔下被抛弃拒绝的年轻人:“我永远也不会再快乐,永远也不会请忘记我不要再让我回心转意你定会快乐,这是我唯的希望祝你生活幸福也许我会最后次收到你的信以后永远也不会了不要为我感到悲哀,里伯格上帝是善良而仁慈的祝你生活幸福永远幸福”
在结束了这场恋情或者是我们随便怎么去称呼这种事情,虽然加起来也仅仅是十几个小时的3次相见和屈指可数的几封信,但它同样也是首热情奔放让人热血的诗篇,安徒生依然保持着纯真爱人的形象。事实证明,这也是他生中爱情舞台上的主要角色。也正是在这个沉默寡言的男人角色中,安徒生精心地培育着与他人之间的爱,从友人到亲人,无例外,正如我们在影子中所看到的那样。书中前几首诗中的首便如此,情到深处便自然会以“吻”来升华。诗的注解表明,只有个已婚男人才知道那种被称为“吻”的亲密和温柔,而在另方面,诗人却只能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它。通读影子,我们可以看到所有有关男女爱恋的经典场景,虽然近乎成不变,但却依然优美抒情感人肺腑。整个游记中洋洋洒洒地穿插了20多首诗,字里行间都会让我们如同站在远处,蒙蒙眬眬地望著作家与里伯格于1830年8月在法堡的那次相遇。随着情节的进展,1830年10月,里伯格沃伊格特在哥本哈根与安徒生相见,爱情之花终于绽放,他们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支爱情的火焰,而最后则必然是不可避免的分手。于是,唯保留下来的,便是存放在记忆和梦想中的甜蜜的痛苦,这些痛苦诱发著作家去创作更多更富有情感的诗篇。正如这位旅行家在离开法堡后创作的第首诗中所谈到的,对于他来说,这段距离不过是从悲伤到歌曲而已:“我从个城市飞到另个城市,唉,要是我能忘记那花朵该多好我无比伤心,但我的歌声却比以往更加嘹亮”
剧作家和大学教师6
在影子中,安徒生对于这段悲伤的爱情故事几乎没有进行任何明显的拓展或修改。尽管他本没有打算沿着这条老路去修补那段感情的裂痕,但是这些裂痕却让小说产生了无限的效果。些具有特殊意义的象征和景象,以更具外向性和感染力而不是沈浸在热情和痛苦中的形式,有规律地反复穿插在小说中间。
他对里伯格沃伊格特的爱必然是没有结果的,但也并非如他向其它人所描述的那样痛苦。个因爱而受伤的人根本不可能写下这样的诗句:“爱,深深的爱,如此执着的爱,在这样个如此平凡的动词里到底能隐藏着多少难以忘怀的记忆呢”随着情节的延伸,诗人实际上是在炫耀他那所谓时髦的痴情,文章也因此而显现出种与海涅和时代思潮相互致的基调和主题:“我终于找到了我心爱的人。我感到自己的思想和灵魂正在燃烧只为她个人。她也爱着我她的爱是纯真的,于是我们只能分手,仍然是两个人,两个永远无法结合的人。”
在另首受海涅影响而创作的诗中,安徒生同样也表达了他希望能用诗去决断这种个人痛苦和悲伤的意愿,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他成为个真正的浪漫主义诗人,才能造就出能够创作更多梦想和诗歌的伤感氛围。例如,安徒生在1830年创作的首诗便是这样的。这首自嘲式的诗名为献给我的女读者。实际上,这首诗是在安徒生遇到里伯格沃伊格特之前数月创作的个“私人广告”“寻乐子”。尽管诗中散发出明显的讽刺意味,但它也恰如其分地告诉我们,它正是这个急性子的诗人直在寻找,并且很快即将在菲英岛南部找到的东西:
我正在失去某种东西我不知道是否应该说出它的名字
尽管它并非是什么稀世珍宝;
我正在失去的,是个娇小玲珑的女孩
哦,我亲爱的上帝他们将嘲笑我
难道我永远也不敢去爱个人吗难道我永远也不敢去渴望爱吗
什么我还年轻
只有上帝才知道,我只是不想去冒犯另个纯洁的心灵,
不,我要去爱,那正是我想得到的东西。
每个诗人,不管他有多么的年轻,
如果他有个心爱的人那定会无比美妙
但有人却在痛苦,他在叹息,他在呻吟,
哦,我定要加入爱的行列而且是马上。
但我还没有看到自己的心上人。
于是,我也许可以放弃我心中的渴望;
上帝知道,我会为我的诗而憔悴,
但仁慈的上帝啊,这对我来说还远远不够
不,我定要有我真不知道该如何说出口
个心上人,那样,我的心便会宁静;
个小女孩,仅仅是个小姑娘,
对于她来说,我已经长得够高了
哦,来吧让我抛掉没有甜蜜的希望;
因为爱会让所有的人找到幸福。
但是你必须赞美我所有的诗,
旦你忘记这些,我便将离你而去。
在寻找“个心上人”的背后,也夹杂著作家无数的思绪和感受。毫无疑问的是,对于诗中的男子,尤其是个深处中产阶级社会意识的男子来说,他早已经厌倦人们再把他看成是个孩子。此时的安徒生虽然已经不再年轻,但却依然天真无比。他应该看到,自己身边的同辈人正在个接个地订婚结婚,过着幸福的家庭生活。他在这方面的个人问题的确非常明显。没有吸引人的外表是个方面,但25岁的安徒生仍然不能像正常年轻人那样,用亚当夏娃年代就直采用的方法去接近异性,这恐怕是更重要的个方面。男女之间的爱似乎在安徒生的天性中荡然无存,在写给英吉曼爱德华科林赛恩拉索的信中,从他介绍里伯格沃伊格特的言辞中便可以看出这点。安徒生曾经不止次地介绍这位来自法堡的“心上人”,但是在他的诗词或是散文中,里伯格都不是作为个在身体上成熟的女人而出现的,而是被描写成个纯洁的天使或者个孩子。在性方面成熟的女人对于安徒生来说不仅是异类,而且会让他感到毛骨悚然有时候,只要谈到,甚至是想到妓女,就会让他感到恶心和卑鄙。在1832年的自传中,安徒生谈到了与同龄的朋友卡尔巴格尔和弗里茨珀蒂之间的讨论,安徒生说,他认为年轻人在这方面的行为是可以原谅的,然后又补充道:“但另方面,我直蔑视那种轻浮的女性,以至于我依然尘不染,依然如此的天真。”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的自传:18051831是作者第部自成体的大手笔自传体著作,作家介绍了自己以及“即使是我自己都无法解释的性格”,他把这本书送给了那些对自己越来越感到无法认识的亲朋好友。但是在1832年的时候,这些所谓的亲朋好友实际上也只包括科林家。在安徒生的第本回忆录中,他竟然令人不可思议地第次向外人公开了自己和异性之间不正常的关系。如果这本自传果真像作者所说的那样,作为种求爱的方式专门写给只有十岁的路易丝科林,那么下面这段关于求婚者在少年时代同女性之间关系的文字对年轻的女孩子来说,显然不是什么值得让人愉悦的读物。这是发自个男人内心的话语,这个男人在内心里深深地意识到,旦爱上这个女人,就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哪怕是对男女以正常婚姻那样的方式彼此爱慕也依然如此:
剧作家和大学教师7
“我只喜欢和小女孩在起;我至今仍然记得个8岁的漂亮小女孩吻的情形,她对我说,要做我的心上人。我非常开心,所以总是愿意让她亲我,尽管我从未主动吻过她,除了这个小女孩之外,我从来没有让任何个女性吻过我。般情况下,我对年纪超过12岁的女孩总会有种难以名状的反感,和她们在起,我真的会发抖。我甚至用这样个词来形容我讨厌接触的所有东西变态。”
.b2.
安徒生的修女法则1
19世纪30年代初期,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在诗歌之外偏爱的女人,首先而且主要是那些对性生活鄙夷不屑的女性,或是那些因为年龄社会地位或是在身体上有缺陷而不得不把性生活抛在旁的女人。对于安徒生来说,她们就是他的“妈妈姨婶”和“姐姐妹妹”,比如前面曾经提到的赛恩拉索亨丽埃特汉克和她的母亲脾气暴躁的伍尔夫夫人。在安徒生生中,还有许多其它这样的“纸上姐妹”,比如杰特科林玛蒂尔德奥斯特塞里斯夫人梅尔其奥尔夫人克拉拉海因克斯凯夫尼亚斯夫人米米霍尔斯顿和乔娜斯丹普等等。1831年在德累斯顿画廊,安徒生曾经站在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前顶礼膜拜,而在“纸上姐妹”中,很多人都和这位圣母在精神和气质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她们同样都表现出种超越于性别和肉体的安详,以及种清幽高雅的镇定。而这些母亲姐妹般的女性在某种意义上同样也像神样无法靠近,因为她们要么年纪太小,要么太大,或者是已经结婚,或者像他最敬重的亨丽埃特汉克亨丽埃特伍尔夫和德国人克拉拉海因克那样她们不是驼背,就是个子太矮。
安徒生几乎从未放弃过“姐妹”这个词,对于安徒生来说,它有着双重的含义。方面,当他在使用这个词的时候,马上就可以把自己标榜为“兄弟”,让“兄弟”的名义把自己放进个原本毫不相干的家庭里。另方面,利用这个尊称“姐妹”,安徒生突出了种精神层面上的关系。正如神话故事大柳树下所言,诚实而坚贞不渝的努德即将离开天堂进入尘世,在临别的那刻,容貌可爱但肉体纯洁的约翰尼向自己青梅竹马的爱人求婚:“不要让你和我再痛苦下去了,努德我们永远是最好的兄妹,我永远是你可以依靠的人但仅此而已”
显然,安徒生给自己修建了个牢固而清晰的界限,“姐妹”这个词也形成了安徒生的修女规则,也成为他生中最强大的保护神,让他免受诱惑,永葆纯真。而女人也恰恰是因为他的纯真而喜欢他。正如夏洛特布农维尔在回忆录中含蓄的看法,绝对不是因为他的男人味或是外表上的英俊。而德国钢琴演奏家克拉拉舒曼也直言不讳地指出,这个丹麦童话故事作家是个人“所能想象到的最丑陋的男人”但是对于女人而言,无论年轻还是年长,也不管安徒生走在世界上的哪个角落,却都愿意围绕在他的身边。他有种特殊的魅力,即使是其它男人不经意地也会受到这种吸引力的诱惑。比如在次皇家宴会中,向讨女人喜欢的丹麦国王腓特烈七世突然发现,自己的伯爵夫人丹娜竟然没有在身边,而是加入到安徒生的偶像人群中。于是,国王挤进人群质问安徒生,宴会上的其它男人和他相比,到底缺少什么。安徒生的回答非常和气,但结尾却是句充满阳刚之气的嘲讽,尽管这肯定不是作家故意而为的:“陛下,那定是某种内在的气质”“什么我不懂”国王打量著作家消瘦的身体大声说。“我永远都不会相信存在这种东西。在他的身上,我也根本看不到有什么特殊之处”
通过母亲与儿子姐妹和兄弟这样的关系,安徒生次又次成功地把那些年轻而又有魅力的女性置于某种神圣的位置,并通过这种方式回避了她们的欲。这个现象在后来的作品比如1866年的守门人的儿子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守门人的儿子讲述了将军迷人的女儿埃米莉:“她是那么的迷人如此的飘逸,又是如此的娇嫩如果把她画在画上,那只能是个五彩缤纷的肥皂泡。”里伯格沃伊格特,以及乔纳斯科林的女儿我们就要谈到的路易丝,就是安徒生成人生活中最早的肥皂泡。这两个年轻而欲旺盛的女人被安徒生巧妙地转化为自己的“妹妹”,并且接受了他的修女规则,并就此摆脱了切同这位“安徒生哥哥”可能发生的“危险”的性关系。
和守门人的儿子中参加化装舞会的将军女儿样,里伯格沃伊格特和路易丝的女性身躯都稀里胡涂地淹没在安徒生为她们勾勒的迷雾当中,在作家的心目中,她们的形体就如同天使般,安徒生是这样形容她们的:“薄纱缎带中的,是她那颗善良的心灵。她像飘浮在风中的天鹅,轻盈地落在地上,其实,她并不需要翅膀,她所拥有的翅膀,仅仅是她心灵的流露。”
他对里伯格沃伊格特的爱突然开始变得如痴如醉,1831年1月出版的诗集幻想与随笔谈到了这件事。他马上把这本诗集送给了英吉曼夫妇,这对夫妇注意到些诗中的语调极为悲伤,于是立即做出了回复。英吉曼夫妇希望能让这位年轻朋友倾诉心中的痛楚,从而接触内心的悲哀。这正是安徒生所需要的,也是他所期待的。1831年1月18日,安徒生把写好的明信片塞进信封,寄给远在索罗的朋友们:
安徒生的修女法则2
“我不再是以前的那个我。生活中的每件事情对我来说,都有了更深刻的意义。我所处的位置,直可以让我看到万事万物的最深处,但我却因此而意识到,我永远也不会快乐我不会向你们隐瞒什么事情,你们能感觉到这点,你们能感受到我心中的切痛楚不,我的诗并不是幻想,诗的最深处隐藏着最真实的东西;啊,正因为它如此痛苦,因而它不再像我们所期待的现实。我所有的思想和灵魂都依附于个生命,个诙谐机智而又幼稚的生命,在我的生中还没有第二个人能与之相媲美。另方面,她也爱着我,但是,天哪,听到这些居然是如此的可怕,我能感觉到她订婚了,而且在下个月就要出嫁了。”
安徒生继续解释说,那是个非常富有的家庭,而且里伯格和她的未婚夫从小便是青梅竹马,而她现在的责任就是维护自己的忠贞和这个婚姻,“哦,我亲爱的英吉曼我真的希望我已经死去了”远在索罗的作家朋友立刻给他回了封信。安徒生的遭遇让他也产生了种炽热而浪漫的情感,他在信中简短地写下了段有关“审判之痛苦”的语句,这段话又让个本不缺少浪漫的经历达到了个新的高嘲:
“因此,我的建议是不要忘记和驱散那些无法忘记和不应忘记的事情。相反,把这些让你悲伤的感情在心中保留段时期,珍惜这种感情,它所赋予的财富肯定要多于你所失去的东西,因为这种情感会你让洞悉只有少数人才能认识到的境界如果你能把这段感情升华到更伟大更永恒的思想境界,那么你就可以让自己摆脱痛苦的枷锁,用理性去战胜情感。”
在现实中,比安徒生大16岁的英吉曼建议安徒生,用自己的想象和创作,把失去里伯格沃伊格特的痛苦化为财富。1831年4月,英吉曼在信中再次给安徒生提出建议,此时的安徒生在朋友眼里已经不那么抑郁寡欢灰心丧气了。现在,在被英吉曼称为“自我解放大爆炸”方法的帮助下,安徒生似乎已经通过写作走出了失败的阴影,驱散了晦暗沈沦的心境。英吉曼指出,如果个人能有“坚强的意志,顺应天命的思维和个美丽高贵而又现实的目标”,他就可以得到切。而让英吉曼感到无比兴奋的是,他终于看到安徒生和里伯格沃伊格特之间的恋情有了结果。
在英吉曼和其它人的催促下,安徒生开始培养自己如何去爱个人和拒绝个人,用这种方式去感受自己的内心世界,用写作把分别的痛苦变成种欢乐。这种类似于自虐的方式对于安徒生来说并不陌生。在1831年1月份出版的幻想与随笔中,他在第页就谈道,“我热爱着心中的这种渴望。”在首摘自1846年的歌舞剧小科尔斯顿的小诗年轻人的爱情中,安徒生着重强调了渴望与失去给自己带来的甜蜜:“在爱情的海洋里,永远没有最痛苦的悲伤,苦难和渴望意味着什么对于年轻人,那是无比的快乐,但真正的快乐是拥抱自己那年轻的新娘。”
亲爱的路易丝小姐
在下章我们将会看到,安徒生的德国之旅还有其它些目标。安徒生带在身上的另张照片是远在哥本哈根家乡的个年轻人,他直拒绝以种更亲密的方式和他交谈。他的名字就是爱德华科林,也就是路易丝科林的长兄,而路易丝科林与安徒生的关系则不同寻常,他们在1832年到1836年之间直保持着密切的书信往来,其间自然也夹杂着情感的交流。科林家则对这样的往来小心翼翼地提防着,因为他们对狂想家似的安徒生直心有余悸。在写给只有18岁的路易丝的信中,安徒生到底希望得到什么东西呢
从表面上看,在1832年到1833年期间,这些感人肺腑的信也许是安徒生试图让自己成为“路易丝小姐”的未来丈夫人选。旦成为她的丈夫,他就可以劳永逸地成为这个大家庭中的员。时至今日,安徒生的信笺也只剩下了半,因为路易丝并没有像处理私人信笺那样全部烧掉这些信。如果我们认真剖析这些信笺的话,就可以发现,在安徒生的表面行为后面,还隐藏着其它重要的动机。比如说,他迫切地需要在妹妹哥哥和作家这三者之间建立起种亲密的三角关系。就像安徒生在沃伊格特家为自己建立起来的关系那样,在这个家庭里,首先是里伯格成为他追逐的目的,然后是她的哥哥克里斯蒂安。1831年5月,安徒生曾经写过封信,当时他和里伯格的关系已经结束了,正在去往南方的路上,他在信中是这样描述克里斯蒂安沃伊格特的:“和其它任何人相比,这个人是最让我倾心的似乎他用魔法迷惑了我;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喜欢他”方面,安徒生在游记中把失意的爱情予以戏剧化,从而让读者相信,在他的内心里,除了那个曾经拒绝了自己的丹麦女孩之外,他从来没有思念过任何其它人;另方面,在离开家乡仅仅10天之后,也就是5月26日,安徒生就在日记中写道:“我的思绪总是盘旋在里伯格克里斯蒂安爱德华和拉索夫人的身边,太奇怪了这个世界上竟然有这么多如此可爱的人”
安徒生的修女法则3
尽管有如此之多的故事,但里伯格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却并没有因此而得到任何提高;很明显,许多其它的目标和追求已经出现在安徒生的脑海之中。早在5个月之前,也就是他的爱情正处在巅峰的时候,安徒生就曾经写信告诉英吉曼,只有件事让他感到惬意:“我终于赢得了她的哥哥,他知道所有事情,了解我们的感受,和我们起同甘共苦,他是那么地喜欢我们两个人。”当时,安徒生和里伯格哥哥的关系也开始逐渐生温,他还专门在长诗生活就是场梦中写了首标题为致我的朋友的诗,并把该长诗作为1831年1月出版的幻想与随笔的结尾。安徒生在诗中回忆起生命中的初恋,为失去心爱的女人而悲叹,但最重要的部分在于,他通过自述的方式请求里伯格的哥哥能在痛苦和期待中相信自己:
你睁眼凝视,你那颗孩子般纯洁的心灵,
她我们的妹妹,把你我紧紧地连接在起;
现在,她死了我看到你沉默的痛苦,
你的吻抚慰着我
哦,哥哥,生活就像最美丽的肥皂泡突然破裂,
哦,我永远也不会失去你那坚定不移的友谊
从1832年到1833年,这种由个妹妹个哥哥和个叫安徒生的作家所构成的关系多次出现在写给路易丝科林的信中,此时的里伯格已经成为过去,而安徒生,作为个男人和作家,仍然不得不做出人生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选择。正如我们在前面所提到的那样,第眼看去,这些写给路易丝的信似乎只是略加掩饰的求爱信,在科林家四堵墙壁的中间摸索着,希望能在这里找到个属于自己的位置。随着封接着封的信,安徒生也慢慢地走近这个家,在这个大家庭里越来越多地找到了所谓属于自己的位置,但表面上似乎只是在博得这个年轻女孩的信任和同情,至少在表面上是如此,但是字里行间却透露出越来越多的东西。安徒生在信中经常会提到自己的性格和痛苦的孤独,而在这些貌似隐私的信息之下,作者却正在精心地编制着张巨大的网,他想网罗的不仅仅是年轻的路易丝,还有她的哥哥父亲乃至这个家庭的其它成员。
1832年秋天的安徒生正处在事业和爱情的十字路口,如果我们认真剖析安徒生写给路易丝的每封信,就可以发现,激起他想方设法引起这个年轻女孩对自己发生兴趣的另个目的,是他要借此与爱德华建立起更加亲密的关系。同时,她也许会在父亲面前替安徒生说几句好话,从文学发展的角度上说,她的父亲可以说是掌握着这个国家财政的钥匙,而这把钥匙对于安徒生的次国外之旅则是不可或缺的。此外,他还认为,如果路易丝小姐对他的同情最终能产生柏拉图式爱情的结晶,同样有助于他的文学创作,这对于安徒生来说绝对是求之不得的。
经历了1832年的菲英岛和日德兰半岛的夏季之旅后,安徒生热情高涨地投入到自传的创作当中,秋天,在匆忙写完结尾之后,便马上把书稿送给路易丝阅读,作家在结尾中引用了英吉曼的几封信。此外,作家也没有像他所承诺的那样,对他在1832年夏天和个叫路德维格穆勒的人之间热情四射的情感关系,进行更多的赘述。出于众多原因,在1833年4月去罗马之前,安徒生似乎从未想过要写完这本书。
通过“慈父般的心直在为我而跳动”这句卷首语,我们可以看出,安徒生的自传是他为融入个富庶而又有着不可忽视地位的大家庭而做出的最后恳求。当安徒生在1833年离开丹麦的时候,这本书就收藏在科林家的房子里,作者甚至还留下了遗嘱:如果他应该在这个通往伟大世界的路上死去的话,他的记忆将在死后出版。
在此之前,安徒生已经扩大了同科林家的通信往来。以前,乔纳斯科林和他的儿子爱德华是安徒生书信唯的收信人,而到了现在,路易丝也加入到这个行列,她开始收到越来越多热情洋溢的信笺,在这些信中,安徒生请求她能让自己和她的“精神世界”独处。同时,安徒生还把自己的诗装在信中,并对她所给予自己的诚恳和她那“妹妹般真挚的情感”表示感谢:
“你不可能知道它是如何让我的生活充满灿烂的阳光。在这个世界上,作为个陌生人和孤独的人是多么的困难。每当夜晚来临的时候,个人独自坐在屋内,那种感觉便会变得无比的强烈,让我身陷痛苦而不能自拔。不妨设想下,失去了父母和兄弟姐妹会是什么样的种感受。那种损失和折磨是你永远也无法想象的我猜想,这也许就是我如此喜欢爱德华的原因,这种喜爱同样也是你所无法想象的,尽管他经常会让我感到难过。然而,自从我从乡下来到这个家之后,他直对我很好;真是个好人啊,要是他能直对我那样,那该多好啊。你不为我说几句话吗这样可以让他更喜欢我。说句心里话,我是个对爱非常敏感的人;哪怕是张阴暗的面孔,都会让我长时间地坐卧不安。但是我也在猜想,你是不是会觉得这是封奇怪的信呢”
书包 网 b2. 想百万\小说来
安徒生的修女法则4
是的,这些出自安徒生之手的信的确很奇怪。各种各样毫不相干的情感和需求蠢蠢欲动,而背后却隐藏着太多的目的和企图。至于这些信笺所表现出来的诗歌色彩和亲密,安徒生在1832年9月21日写给路易丝的信中解释说:“对于我来说,我的整个生命似乎就是去创作诗,现在,你自然也成为其中的角色了;但不要对此生气。既然我把爱德华看作自己的哥哥,所以你理所应当地成为我们的妹妹。”
路易丝是乔纳斯科林两个女儿中的二女儿,也是最漂亮的个,既文雅又讨人喜欢。对于家人来说,她直被认为是正直的典范;对于朋友而言,她则是个善良而忠诚的人。安徒生在自己的小说即兴诗人中,为她描绘了幅美丽的肖像,在这部小说中,安徒生把路易丝描写为女修道院的院长,“这座修道院中友好的天使”,她真诚地希望为其它人对主人公安东尼奥暗指安徒生本人所犯下的罪过请求他的宽恕。正如她对安东尼奥所说的那样,他的许多老师都用自己的方式对待他,而且都认为自己的方法是正确的。安东尼奥为她的理解和大度而感激不已,于是他说,她那“妹妹般的灵魂”给他以自信,而且让自己全心全意地依附于她,依赖着她。在他创作这部小说的3年之前,也就是在1832年,安徒生在信中写道,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关系。安徒生在1832年10月曾经说过,“你能够引导着我,主宰着我”此外,他又进步请求路易丝,“也做我的妹妹吧,我直信任着你,请赐给我勇气吧”1个月之后,安徒生又提出了更深步的感情要求:“赐予我比其它人更多的东西吧,做我的妹妹,成为那个能给我以目标为我指明通向成功和荣誉之路的人吧。”而所有这些请求无不从属于希望能够进步跨入这个家庭的行列拥有更高社会地位的这长久愿望个永无休止的愿望,正如安徒生在写给路易丝的封信中所言,吸引自己“有足够的财富踏进大舞会的门”。
正如与里伯格沃伊格特的爱情,安徒生并没有把与路易丝结婚的想法当作玩笑。在这两场感情纠缠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正在为了某种东西而投下赌注,他内心清楚地知道,没有这些东西,他将事无成。但是对于他和路易丝的恋爱来说,同样也不存在真正的危险,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