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1章

作品:洛神牡丹|作者:抵制日货|分类:其他小说|更新:2025-05-12 04:29:39|下载:洛神牡丹TXT下载
  阃玻膳扇撕颓祝怨趟兑担磺空髟蚶途崖恚饪招椤!猎袈欧福忧克Γ柰濉?br/>

  贞观时期是历史上难得的开明盛世,太宗李世明是世间少有的英主。其在位时期,大唐国土辽阔,吸引东西方各国来朝。唯一不足便是太宗晚年渐恶直言,好征战,数次西征未果,劳兵伤财。

  周孝武经过,见此书生笔走龙蛇,论点清晰,将太宗功过娓娓道来,并加上对本朝的谏议,再次感叹道:“此乃大周可造之才也。”

  出了考场,四位举子于大明宫丹凤门碰头。

  “秋白兄,看你气色不错,定是胸有成竹。”李仁义道。

  “仁义兄红光满面,想必也考得不错。”卢尚秋拱手回道。

  “哪里哪里,不过歌功颂德罢了。张老弟你答得如何?”李仁义转向张松。

  “别提了,太宗皇帝有什么过失我哪里知道,只好胡乱吹捧一番。”张松摇头。

  “子午兄,你呢?”李仁义又问那边下了考场便一直闷闷不乐的赵刘毅。

  “我……”赵刘毅支吾。

  “快说呀,你写了些什么?”李仁义一拳捶在他肩上。

  “我——交了白卷。”赵刘毅一副慷慨就义的表情。

  “不会吧!”三人一同惊呼。

  “千万别告诉我爹。”赵刘毅一脸沮丧。

  *

  众人在长安多住了些日子,等待发榜之日。

  这日清晨,这城南客栈突然涌进一批身着官服之人,偏僻的客栈顿时热闹起来。

  卢尚秋一行听见热闹,正欲推了门问个究竟。

  只听一声“给使到!”便见几名身着朝廷官服者向书生们走来。

  众人认得是宫里的宦官,纷纷跪下。

  给使走上前来:“卢尚秋听旨!”

  “草民在。”

  给使道:“并州进士卢尚秋,高中金榜五甲,宣你即刻进殿面圣。接旨——”

  “谢主隆恩!”

  卢尚秋一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恭喜秋白兄!”

  “恭喜卢进士金榜高中!”

  卢尚秋接了旨,书生们和店里客人便将他团团围住。

  科举考试中,进士科最为难考取,有的书生每年进京赶考,直考到白发苍苍也未能进士及第。卢尚秋头一回考进士,居然高中第五名,实属意料之外。

  这高中进士的喜讯砸得卢尚秋晕晕乎乎地,见人群纷纷围过来道贺,竟失了话语,不知道如何作答。他此刻恨不得能插了翅膀飞回家中,将这喜讯汇报父亲母亲,给卢家光宗耀祖,又恨不得立即取来纸笔,将这喜讯传给元弟,让他明白他不辜负他的嘱咐,终于能出人头地。

  给使在一旁催促:“卢进士动作快些,咱家还等着回去回复主上。”

  卢尚秋连忙拱手道:“使者请息怒,鄙人速速收拾了便随卿去面圣。”

  *

  卢尚秋与其他几位进士在紫宸殿外等候。不一会,给使出来,宣金科进士进殿。

  “吾皇万岁万万岁!”

  待一番磕头行礼,歌功颂德作罢,众位进士抬头,只见眼前好一端庄美妇:方颐广额,神龙翘眉,丹凤长眼,丰韵娇丽。

  武曌身着龙袍,端坐明堂。方才领几位进士进殿的宦官持拂尘立于其左,一容貌清丽的年轻红衣女官随侍其右。

  几位新科进士原以为当今天子乃一垂老妇人,见她面上无一皱纹,体态丰腴,眼神妩媚,绝美无双,竟看得痴了。

  宦官喝道:“大胆。”

  武曌朝那宦官摆摆手,示意他退下。她一向对他人欣赏、甚至痴迷于自己的外貌甚为得意。

  此时宦官唱喏:“查大夫到,周舍人到,来中丞到,徐大夫到——”

  只见各场主考官鱼贯而入,拜见天子后,在众新科进士面前站定。

  “查公,”武曌朱唇轻启,“朕听说你手下正好有一缺,朕将今朝状元袁恕己交与查公,还请查公为我大周培养可造之材。”

  查绍俞尊旨,示意状元袁恕己过来站到自己身边。

  武曌又如此吩咐一番,不一时,凤阁周舍人身边站了榜眼刘仕进,尚书省徐大夫身边站了探花彭绥,进士郭震。

  这时大殿正中只剩下新科进士卢尚秋。

  大周武皇望向卢尚秋,只望得他两股战战,头皮发麻。

  “进士卢尚秋。”女皇缓缓开口。“你可知你为什么站在这里?”

  卢尚秋愣了一愣,茫然地望向武曌,回到:“为奴不知。”

  “你好大的胆子!”女皇怒道,“从来没有人敢在朕面前批评先皇的过错。”

  卢尚秋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只觉得耳朵里“嗡嗡”作响。他先前便对自己所答不甚放心,此时料定自己那答卷拂了圣意,捅了大篓子,这回一定完蛋,搞不好脑袋要搬家。

  “为奴少不更事,狂言妄语,请圣上恕罪!”

  女皇不说话,由着那进士卢尚秋在面前跪着,径自摆弄指甲。

  大殿里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可以听见。

  圣上是出了名的喜怒无常,将新科进士以大不敬之罪拖出去斩了也不是不可能。一众大臣都为卢尚秋狂捏一把汗。

  半晌,武曌离了龙座,由那红衣女官扶着,引致新科进士面前。

  “抬起头来。”

  卢尚秋仰起头,两眼盯着地面,双手打颤,不敢看她。

  “看着朕。”武曌不满,命令道。

  他只觉得后脖颈子不听使唤,使了好一番力气,方抬起头来,只见女皇满面怒容,直吓得又将头埋下。

  武曌望着卢尚秋,就好像大猫玩弄一只小老鼠。直到快要把这白嫩的新科进士吓哭,女皇才玩够了,满意的收了威风。

  “不过,”她回到座位上坐定,方徐徐道:“朕觉着,你的那些建议,倒是深得朕心。”

  “吁——”保荐他的查绍俞长长松了一口气。

  卢尚秋觉得仿佛肩上千斤的担子一瞬间被卸下来。

  他终于得了些许气力,连忙谢主隆恩。

  只见那红衣女官在武曌背后向他眨眨眼睛,吐吐舌头,婉转一笑,十分俏皮。

  武曌转向御史中丞来俊臣:“来贤卿,听说你那里缺补录之人?这人便给你做手下罢。”

  “为臣遵命。”来中丞领旨。

  *

  长寿元年,武曌钦点殿试状元为沧州袁恕己。其次为榜眼广西刘仕进,探花湖南彭绥,四甲魏州郭震,五甲并州卢尚秋。

  其中五甲进士卢尚秋受封为御史台察院给事郎,正八品,上任地点为宣政殿外的御史台馆,负责录奏两府长吏政俗、闾阎疾病、水旱灾伤,准许回乡省亲半月,三月便走马上任。

  李仁义中第六十八,封了府官,为太常寺赞引;张松明经科第一百三十三,封并州司马,即刻上任;赵刘毅榜上无名。

  一行人衣锦还乡,唯独赵刘毅垂头丧气。

  唉,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卷 完

  注:两府指京城长安府、东都洛阳府

  卷二 初入仕途

  第13章 第十三章

  刺史老爷家的小公子年纪轻轻便中了进士,整个并州城张灯结彩,大肆庆祝。

  卢家的大家长卢肃远却远不如年前秋郎中解元之时开心。相反,卢老爷整日忧心忡忡,唉声叹气。

  燕氏不解道:“老爷,咱们秋郎如今中了进士,在朝中也有了那一官一职,虽然不是甚么高官,但来日方长,咱们应该高兴才是。”

  卢老爷摇摇头:“唉,京中做官不比这里轻松,官场险恶,更何况圣上将秋郎派到御史中丞来俊臣手下做事,为父我更是不放心。”

  燕氏安慰道:“咱们不是还有查阁老么,查阁老是来中丞的上司,有查阁老保着,那来中丞想必不会为难咱秋郎。”

  “你一妇道人家,对不甚了解。人说伴君如伴虎,我看这来俊臣才是真老虎。”卢肃远叹气,“其人本是一无赖,得了圣上的宠信,与那索元礼并称酷吏,陷害忠良,滥杀无辜,连查阁老都忌惮他三分。现如今圣上听信这来俊臣谗言,竟将狄宰相下了狱。”

  燕氏“啊”一声跌坐在地上:“老爷,咱们劝劝秋郎,教他一切听来中丞的吩咐便是。”

  “唉,说是容易,秋郎那直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何况,圣上今日是宠着这来俊臣,明日狄宰相东山再起之时,恐怕也是来俊臣倒霉之日。我恐秋郎受牵连。”

  燕氏哭道:“那该怎么办啊,老爷?”

  “为今之计,便只有赶紧让秋郎娶亲,抱孙子,好给咱们卢家留个后。”

  二月二十八,宜出门,嫁娶,乃良辰吉日。

  卢府上下张灯结彩,敲锣吹号,唢呐声声,锣鼓锵锵,鞭炮阵阵,十分喜庆。

  一大群人抬着一座八抬大轿,热热闹闹地从太原城南王庆洗府上鱼贯而出。轿前的枣红马儿上,那唇红齿白的新郎官,破碎了多少姑娘们的美梦。

  这马背上的新郎官便是新科进士卢尚秋。

  新娘子是太原参军王庆洗之女王思思,生得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有“小貂蝉”之称。

  卢府门前熙熙攘攘,喜倌的大嗓门在卢府上下回响。

  “一拜天地,再拜父母,夫妻对拜,送入洞房——”

  红红的烛火映在脸上。

  娇羞的美人坐在床前。

  卢尚秋掀了那喜帕,吻上那一双娇丽红唇。

  *

  三月,鸟语莺飞,芳草萋萋。

  卢尚秋独自离开并州,走马上任。

  妻子王思思怀了身孕,胎动不稳,不能长途奔波,只好留在卢府保胎,由燕氏照顾。

  不日卢肃远又私自做决定为儿子纳了一房小妾,乃是赵财阀家的小女儿赵香菱,并将赵香菱与两名女婢千里迢迢送至长安塞到卢尚秋处。

  “秋郎,你要好好照顾香菱,为父指着抱孙子哩。”卢肃远临走时语重心长地道。“记住给为父写家书,香菱有喜了要赶紧告诉为父。”

  卢尚秋老大不开心。一则,这赵财阀家的闺女赵香菱可不比正房王思思乖巧,平日里花钱大手大脚出了名的,若不是她随身带了些嫁妆,他还真养不起她。二则,一见到赵香菱,脑中便会浮现那次赵刘毅醉酒后的疯言疯语,令他十分烦扰。

  无奈父命难为,他只得收了赵香菱这个包袱。

  不过,当他见到赵香菱是真心喜欢他,肯为他收了大小姐的脾气,低声下气伺候他。便也渐渐对她好起来。

  先前卢尚秋包了个客栈房间以供临时落脚。如今人多起来,这客栈不是个长住之地,他便在长安城东面春明门内寻得一座宅院租住。此处离大明宫有一段距离,好在租金不高,且离东市不远,日常衣食十分便捷。

  京城物价甚高。卢尚秋薪水微薄,便将宅子划了东西两面:东面住卢尚秋、其妾赵香菱与两名婢女,西面转租给同在京中,做太常寺赞引的同乡李仁义及其夫人。

  卢尚秋任职的御史台馆位于大明宫宣正殿东南角。宣正殿内廷便是大周皇帝临朝,百官朝圣之所。每日可隐隐听见宦官高喏“上朝”,百官高呼“万岁”的声音,任何一个年轻人听了都会心生向往。

  偌大的京城里,不乏达官显贵。正八品给事郎在京城里只是个芝麻官,头上不仅顶着皇帝和一二三四五六七品官员,头上还坐着个“正八品上”监察御史。

  他官阶太低,不得上朝面圣;每日里只做些司录编纂的工作,自然也对朝堂上群臣唇枪舌剑的情景浮想联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