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9章

作品:解禁|作者:抵制日货|分类:其他小说|更新:2025-05-12 05:17:13|下载:解禁TXT下载
  告,“别人贪婪时,自己就要感到恐惧。”所以尽管他没有卖在最高点,但这次胜利,为其以后资金规模不断膨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整整一个月,梅逸之天天泡在营业部里看盘,但这一个月里,他竟然没有交易过一次,以至于邹慧也感到不可思议。邹慧已经知道了梅逸之被精简后,愤而辞职的事,邹慧本来就是个对工作没什么兴趣的人,所以梅逸之辞了职后,她除了劝慰几句外,毫不在乎梅逸之有没有工作。

  在耐心等待了一个月后,梅逸之终于出手,这次他看上了一只小盘的日用品消费股。买入这只股票,他是借鉴了世界上最富盛名的一位基金经理的选股法则,那就是企业规模还不大,但生产的产品未来有很大的市场前景。当然这次他没敢全仓买入,只投入了一半资金。同时也给邹慧买了一半的仓位。

  以前上班,不能做盘中差价,现在一天都看盘,所以梅逸之每天都会用少量资金进行盘中t+0的操作,当然这种操作只是围绕手中这惟一的一只股票进行。

  第十章 意料之外(1)

  通过数天的短线交易,梅逸之觉得自己对股票的k线组合型态判断有天生的领悟能力,对盘中的震荡能够很好地予以把握,所以就加大了短线交易的力度。虽然市场采用的是t+1的交易模式,但是由于只操作一只已有的股票,所以能够化整为零的每天做很多次高卖低买的差价交易。

  一个月下来后,梅逸之的帐户交易金额数颇大,他就去找那客户服务部的女士,商谈交易佣金的事。那女士打开他的帐户看了下后,笑着说:“光做一只股票就这么大的交易量啊,你等会,我给你最优惠的佣金。不过###们总经理特批的,我去去就来。”

  梅逸之就坐在客户部里翻起证券杂志来,没过多久,那女士就微笑着进来对梅逸之道:“总经理同意了给你最优惠的佣金比例了。这样吧,我安排你去大户室吧,你这点资金就这么大的交易量,比那些几百万资金客户的交易量大多了。我们应该提供你更好地交易环境,中户室里太嘈杂了,会干扰你的交易。”

  换个清静点的交易环境,是梅逸之求之不得的。梅逸之谢过那女士后,指着她桌上的那本证券周刊道:“这本杂志借我看看行吗?”

  “没问题,以后每星期我让负责楼面的管理员都给你送一本去。”那女士客气地对梅逸之道。

  给梅逸之安排的这间房间,有三台电脑,其中一台还能上网。梅逸之对这样的环境非常满意,又谢过了那女士。那女士笑呵呵道:“这都是你自己做出来的,如果没这点交易量,也不能安排你到这样的环境来。”

  梅逸之当然知道她的意思,那就是证券公司希望他以后的交易量还保持这么个水平。

  如果市场真没有机会了,那么这样的环境不要也罢。但毕竟交易费用是大大的降了下来,别人刚出跑道费时,梅逸之最低的佣金收取标准决定了他已经能赚几分钱了。一般证券公司都用这种办法来吸引短线交易量大的客户。

  梅逸之换了交易环境后,一个人躲在包间里更如鱼得水了。人生是公平的,虽然梅逸之不善交际,从不给单位的领导送礼,也没有强硬的后台倚靠,但他对股市所表现出来的天生的领悟能力和洞察力,使得他在短短几个月里,成绩斐然。

  虽然这些天大势连续下滑,可他持有的那支股只是轻微下跌。他手中还有一半资金,根本没法找到这只股票大跌而让他建仓的机会。这只他非常看好的股票,每天总好象有无形之手在稳定股价,刚入股市的梅逸之,还看不出这其实是有大机构在吸货的迹象,只是觉得“该跌不跌,理应看涨”的这句股谚,用在这只日用品消费股上最合适不过了。

  梅逸之不敢把邹慧全部的资金都买入这只股,但自己的钱,还是全部扑在了这只股上。

  (bsp;虽然是全部资金杀入,不过他每天还是不放过做短差的机会,有几天打开成交回报后,围绕这只股票密密麻麻的买卖成交记录多达几十页。当然这只是因为他每笔交易的手数都很小的缘故。但就是这种交易的锻炼,使得他日后对大资金的运作具备了一定的经验。

  邹慧找了个文秘的工作去上班了,帐户上的钱全权交给了梅逸之打理。上了班后,晚上又要去上夜校补习什么的,渐渐的邹慧和梅逸之见面的次数也少了。不过每周两个人还会碰一次面。

  梅逸之把全部的精力都扑在了股票上,学历史的他,已经把股票作为自己生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觉可以不睡,饭可以不吃几顿,但一日不钻研股票,那就好象少了什么似的。 想看

  第十章 意料之外(2)

  他还利用晚上的空闲时间,去参加一些股民自发组织的股票沙龙,结识了一些炒股上了年头的老股民。在他们那里,梅逸之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那就是经验,不是选股的经验,而是体会揣测政策面的经验。那些投资时间越久的老股民,越能吃透政策,当市场疯狂炒作绩差垃圾品种的时候,这些老股民会选择退出市场观望。而当证券营业部门可罗雀时,这些老股民则会勤奋起来。

  这些投资都小有成绩的老股民,清一色的不相信所谓的技术指标和波浪理论。有一位头发花白,从证券市场成立伊始就入市的老人,很喜欢梅逸之的谦逊,和梅逸之很谈得来。老人的投资经验和阅历,让梅逸之获益匪浅。老人把自己当初迷恋技术指标从而大败的经验教训,毫无保留地讲解给梅逸之听,梅逸之从老人处知晓了大熊市中所有技术指标都能超卖骗人,让人一次又一次的套牢;而在大牛市中,技术指标也会连续超买,而让人一次又一次踏空的知识。可以说,一个大牛市发展到末期,就是一个大的“多头陷阱”的形成,而一个大熊市快走到尽头时,则是一个大的“空头陷阱”的完成。老人这种宝贵的知识,都是经历了数波牛熊转换后才能得出的结论。

  使梅逸之最为受益的就是,老人对于熊市的深刻理解。老人把压箱底的秘诀都交给了梅逸之,那就是在牛市转为熊市后,尽量不参与市场,保存实力是最重要的。而且,熊市最好不要持有任何一只股票做长期持有的打算,即便有小的行情,也只能拿部分资金做做短线交易,一旦被套,就要立即跑路止损,不能让市场给粘住,粘住了就是无休止痛苦的煎熬。

  “小梅啊,你还要记住,别去相信那些所谓价值投资的瞎忽悠。股票不是什么时候都值得长期投资持有的。介入的成本是至关重要。把股票都炒到几十倍甚至上百、上千倍市盈率时,还提什么价值投资?完全是瞎扯蛋。无论什么股票,被暴炒后,别说投资价值,即便连投机价值也不存在了,那是只亏不盈的。”老人循循善诱地对梅逸之道。

  最后老人还告诫梅逸之,股票市场是个充满机会与陷阱圈套的地方,各种信息纷繁复杂,各种观点莫衷一是,做股票不但独立思考很重要,情绪稳定也不可缺,这两点梅逸之都具备。但更重要的是对人###也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博览群书的梅逸之,随着在股票市场上的历炼,逐渐把那些老股民所教的知识运用到股市上来,出奇不意、逆向思维的反复运用,使得他一次又一次的在市场里游刃有余。

  这只消费品股,在大势不断下挫的大背景下,却走出了稳健的上升趋势。每天都上涨一点,但涨幅绝对不大,尾市拉高,次日低开盘整,尾市再拉高,就这样扭扭捏捏地屡创新高。梅逸之利用这种特点,收市前几分钟走掉一半仓位,明天早盘就拿回来,复利加起来远远超过了这只股的累计最大涨幅。

  做这只消费品股,梅逸之还特意去很多超市、大卖场和商厦进行了简单的观察。有时,他会站在这家公司的产品专柜边待上很多时间,观察它的消费人群。这种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是他从 想看

  第十章 意料之外(3)

  虽然不成熟的a股市场,实战操作似乎与公司的基本面联系不大,但梅逸之这么做,是在进行一种尝试。他平日闲暇时间阅读了不少欧美成熟市场的专业书籍,发现世界上一些顶级的投资大师,都不是靠技术指标制胜,而是以选股成功的,企业的成长###和市场占有率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一个多月的交易,梅逸之在这只股票上获得了60%的利润,而同期指数的跌幅却超过了10%。远远跑赢了大势。最后由于觉得这只股连续三天无法创出新高,就全部退了出来。

  这个月梅逸之的交易量达到了营业部的前十名。而前十名中的有些客户,都是资金上亿或千万级的大客户。他几十万资金做到这个交易量,使得营业部的老总也经常来他房间看望他。

  梅逸之并没有被这点胜利冲昏头脑,仍然是低调谦虚的脾气,不温不火的。

  周六股市休息的时候,梅逸之觉得有一阵子没见到邹慧了,中午就打了个电话给邹慧,可邹慧的手机是关着的。往她家里打电话,她母亲说,邹慧今天说是去单位加班了。梅逸之准备请邹慧吃顿晚饭,就只能打到她单位里,可单位里的电话根本就没人接。

  梅逸之觉得有些奇怪,又想了想,猜测邹慧大概是在自己那新房里复习功课,怕别人打扰所以把手机也给关了。等到下午###的时候,梅逸之又打了邹慧的手机,还是关机。

  没办法,梅逸之只能去邹慧的新房找她。去了新房后,梅逸之按了很长时间的电铃,只听到房里有说话声,就是迟迟不开门。

  梅逸之突然有了个恶做剧的念头,压低了声音道:“家里有人吗?煤气公司抄表的。”刚说完,就听邹慧的声音道:“不是抄了没多久吗?怎么又来抄,你等着。”

  门开了条缝,邹慧探头一见是梅逸之就愣了。梅逸之哈哈笑道:“上当了吧?怎么按这么久门铃都不开门啊?不请我进去坐会?”

  邹慧脸突然红了起来,很尴尬地道:“现在不方便,等会我去你家好吗?”梅逸之觉得奇怪,点了点头正准备返身下楼时,突然从卧室里走出个光着膀子,只穿了条三角裤的年轻男子来。那男子还道:“抄煤气的吗?怎么不让人进来?”

  这个时候,再笨的人也回味出是什么事了。梅逸之心里一窒,扭头就走。就听邹慧在后面急急道:“你听我解释。”

  还解释什么?你一个独生女儿,难不成多了个弟弟或哥哥了?就算是,那也不用把我拦在门外啊?梅逸之一边下楼,一边想道。

  邹慧对###方面的需求是比较强烈的,这点梅逸之很清楚。最近一段时间,梅逸之像痴了一样的一头钻在股市里,是有些冷落了邹慧。可他不是在玩,这些天梅逸之除了股票还是股票,连看十分钟的电视娱乐节目都没曾有过。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了理解,那么还有必要继续交往下去吗?

  当然,邹慧从没有公开承认过梅逸之是她的男朋友,也不需要对梅逸之负什么责任。但发生了这样的事,对梅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