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金榜题名红袖添香的读书人。
不过毕竟林家远隔千里,即便林如海自己对女儿的终身自有打算也拦不住贾母这边自作多情。毕竟林家也算是累代公侯人家,家产数不胜数,林如海仕途亨通前程光明,更好的是林家只得了这么一个女儿,凭谁娶了林家姑娘不仅能得了林如海的全心帮衬,更是等于将林家家财攥到了手里,端的是门极实惠的好婚事,由不得贾母不动心。
若是林如海好好的等到林黛玉出嫁也就罢了,这世上可从没有父亲尚在就由外祖母在婚事上指手画脚的道理,再加上林家远在千里之外的扬州地界,贾母就是心里有千般打算也无济于事。偏生不仅贾敏的寿数不算长,就是林如海也不是长寿的人,哪怕因为女儿就在身边有了牵挂而比原本多活了几年,到底是没能撑得到林黛玉出嫁的时候就没了。
林如海过世的时候,林黛玉也就将将十二岁。
虽然自家姑太太过世的早了一些,但真算起来贾敏已经算是她姊妹里头活的最久的一个了,而且林家长辈早早就没了,内宅里从来都是贾敏当家作主的,怎么也不能说是因为林家苛待了她。再加上林如海自从贾敏过世之后,即便膝下并无男嗣继承香火却也没想过续娶别家闺秀绵延子嗣,算是给足了贾敏和贾家的面子,两家之间自然和睦得很。
林家本来就没什么近支亲眷,再加上这些年哪怕贾敏已经过世,两家之间的关系还是颇为融洽的,当林如海发现自己身子骨已经支撑不住的时候,自然会选择将女儿托付给岳家。
对红楼梦稍微有所耳闻的人都知道,这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本来就是宿世的冤家,这绛珠仙子本就是为了还泪才下凡的,这两人凑在一起显然是要糟糕。
不过林如海可不知道这些,只是觉着岳母当初既然格外疼宠贾敏,爱屋及乌之下对林黛玉总不会差,根本没考虑到贾家还有个对林黛玉满怀恶意的王夫人以及还一个天生就和黛玉是冤家的贾宝玉。
————分割线————
林如海作为自家姑爷,莫说他已经使管家来信托孤,就算林家如今枝繁叶茂完全不需要贾家帮衬,他的丧仪上头贾家也总得有个正经主子的出面。
贾家说是子嗣繁茂,不过仔细算起来能用的人手也还真算不上太多。
贾赦是个盖了戳的纨绔子弟,莫说他身上有爵位本就不该随意出京,当初贾敏未嫁的时候也俨然是和贾政关系更亲昵一些,他是真心不愿意为一个和自己情分说不上太深厚的妹妹的女婿特意往千里之外跑一趟受这个罪的。贾政虽和贾敏关系亲近,却顾念着自己身上有着差使,他是个迂腐惯了的性子,哪怕其实工部里头他能做的事情不多纵是请个一两个月的假也不打紧,却到底不想随意因为自己的私事耽搁了差事,甚至也不许贾珠随意擅离职守。
这么扒拉着手指头算一算,撇开那些没长成的,竟只一个贾琏算是有空又愿意南下的。
作者有话要说:
本月还是一如既往的隔日更新,不过上个月欠了两篇更新,承诺这一个月补上来着……这是补更的第一章……
明天正常更新
第128章 李纨凤姐(二十六)
第一百二十八章
虽然在来扬州的人选上,贾家里难免推诿了一二,不过最后的结果总归是好的。
作为荣国府不二的继承人,贾敏嫡嫡亲的娘家内侄,贾琏特地为了林家跑一趟扬州真不算是怠慢,总不会让人嚼舌说贾家人心凉薄什么的。
——当然了,前提是贾琏没顺口卖队友。
这年头的交通通信虽然因为硬件设施跟不上而有些不方便,毕竟也还不至于到无药可救的地步。
至少有钱能使鬼推磨,若是能舍得钱财本身又小有权势,哪怕未必能有“千里江陵一日还”的速度,在能走水路的地方也总不会耽搁太长的时间。
贾琏到的时候,林如海的确是病入膏肓了,不过好歹还有几天的活头。
若是什么意外都没发生过,贾敏过世的时候因为担心林如海另娶使得自己女儿受委屈或是让黛玉担了丧母长女的说法不好寻婚事,于是选择将女儿交给身为国公夫人的娘家母亲照料教导。那会儿虽然贾敏已经不在了,不过林如海自己尚在高位,是以也并不担忧岳家会待女儿不好,自然不会调查太多。而等他自己过世的时候,黛玉已经在荣国府里生活了好几年的时间了,她又报喜不报忧的从未在老父面前提起过自己在贾府里受到的委屈,林如海也只觉得女儿一切顺遂没什么不放心的,再加上贾母又说将黛玉许给前程似锦聪慧灵秀的贾宝玉,林如海也就被贾母唬住了只觉得贾宝玉是个良人又和女儿青梅竹马正好相配。
而如今没了之前几年托付的信任,又早就知道贾政所出几子前程渺茫,林如海自然不可能轻易相信贾母之前信里说的宝玉如何如何的话。再眼见黛玉就要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女了,哪怕林如海之前的确很是信任妻子和岳家,总归也不敢就这么问都不问的将女儿交出去,这会儿正好荣国府来人了,少不得得仔细问一问贾府里的状况。
林如海能坐到这个位置,段位自然不是贾琏这样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能够比拟的,即使贾琏也知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不可能主动说自家的坏话,也经不住林如海有意套话,几句话下来就将家里的不少事情交代了出来。
唯一值得欣慰的大概就是贾琏对于荣国府里的不少秘辛事情也一无所知,能被套出来的都是荣国府的一些寻常事情。
即使是这样不详尽的消息,也足以引起林如海的警惕了。
因为王熙凤病倒了的关系,如今贾府的当家奶奶正好是贾琏的媳妇李纨。李纨的管家本事其实是真的远远不如凤姐的,而且她可并不是如王熙凤那样要面子争意气的性子,如凤姐那样在贾家入不敷出的时候努力经营甚至拿自己的嫁妆补贴进去的事情是绝不可能发生在李纨的身上的。
贾家虽然不用掏出大笔供养娘娘的花销,可因为也没什么如林家薛家这样的亲戚投奔,这大笔的入账也是没有的。
原本贾家的入不敷出虽然有一大半是因为供养一个娘娘花费巨大,不过贾家人本身的排场花销也功不可没。
凤姐当家时候总还能勉强保证个收支平衡甚至她自己还能从中稍微捞一点油水,如今换作手段本事都不如凤姐的李纨——这结果可想而知。
哪怕当初李家给李纨添了些嫁妆东西,她的嫁妆在贾家眼里看起来也是单薄的。荣国府的份例东西听起来什么都有,但真要过日子了才知道那点东西其实根本顶不上什么用处,但凡是想过的略好一些都少不得得自己花销填补才行。李纨在贾家也过了不少年头,深知这里头的门道,之前她自觉底气不足手里又没什么权利,只能小心过自己的日子,也好在她生养的几个孩子都颇得贾赦的喜爱,贾赦手里攥着初代荣国公夫妇两个人全部的私房和她婆婆的嫁妆,又很愿意贴补孙儿孙女,李纨才不至于因为银钱发愁。
如今李纨自觉得自己生养了许多孩子已经站稳了脚,又正巧手里又有了权力,哪怕也依旧不敢多么过分,总也忍不住往自己的私房单子上扒拉了点东西。
本来贾家的进账维持自家生活就是勉勉强强的事情,管家的人又忍不住中饱私囊,这坐吃山空也是能够预料到的事情。李纨并不肯将亏空的黑锅平白背到自己身上,倒是将家里经济的现状和贾琏说过一回。
因为贾家老库的银子尚在,而且平均下来每月的亏空也不算多,倒并没引起贾家人的警觉。
不过却引起了听说了这件事的林如海的警觉。
一点点的入不敷出并不算什么,但是却能反映出贾家日薄西山的现状,更让他察觉到贾府上下都并没有积极改变现状的态度。
虽然贾家短时间之内还都能运转的开,但坐吃山空并不是长久之计,总得寻摸些别的进项。
林家如今只剩一个孤女擎着大把的家财,真投奔了贾家难保不会有人眼热,若是管家的人的心略黑些,只怕黛玉未来的嫁妆银子就得大大的缩水了。
不能怪林如海对岳家不信任,实在是财帛动人心。林如海如今满心里只惦记着自己独苗苗的小闺女,自然不吝做最坏的打算最全的准备。
再加上贾琏不小心说漏嘴的关于这次来拜访之前荣国府里的互相推诿,更是让林如海更起了警惕——纵然贾家老太太对林黛玉有些香火情分,自家舅兄的态度可未必是多么热情,总不能让女儿就真的这么傻白甜的不知防备。
林家的亲眷太少,饶是知道了贾家里有不少的隐患,林如海其实也别无选择,只能尽可能的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给女儿留些后手罢了。
林如海做官多年,同窗同僚不知多少,里头总有一二至交,纵然这些人家的关系都没亲近到可以让他名正言顺的托孤的地步,若是只求着日后照拂自家女儿一二总不难。
财帛固然动人心,黛玉一人携着林家全部家财更是如同三岁小儿抱金行走闹市,只是大多数有名有份的人家总归是更要面子的,只将黛玉托付给某一家难保人心易变,但若是多选出几家人来互相牵制着,哪怕自己也得舍去一些银钱,安全度却无疑大幅度提高了。
从贾琏入住林府到林如海病重撒手人寰,总也有将近一月半的时间。这段日子里林如海只留着女儿在身边侍候着,也能额外多叮咛女儿一二,然后使林家管家带着贾琏略逛一逛扬州地界。
明面上如此,暗地里头林如海不知遣了多少人出门去——他早将林家财物分割成数份,除去明面上让贾家带走的一份之外,另将不少东西甚至单子分开托付几个至交同僚同窗。虽然这其实也未必能做到万无一失,但是至少林如海是尽力了的。
————分割线————
林如海的丧仪说不上多么热闹。
这并没什么奇怪的,毕竟人走茶凉,人情冷暖在所难免。林家甚至连个男嗣都没有,冷清的让人都无法去期待日后如何。
也就是好歹贾琏是在的,瞧着荣国府继承人的面子,倒也有些人愿意来凑个热闹。再加上林如海早早就去信给了不少朋友同僚,不少就在左近做官的自然不会不来送他最后一程,纵然偶尔有一两个自己未必有时间亲临,总归派了自家子侄来吊唁一二。
饶是如此,比起之前贾敏过世的时候也到底冷清了不少。
林如海虽然之前送了不少的财物去别家保管着,甚至这举动其实在贾琏到来之前就已经进行了一部分,只是毕竟他的时间有限再加上贾琏就在府里动作也不宜太大,算起来到最后总也留下了半数的东西,在林如海过世前两天的时候就已经被整理出来将册子交给贾琏保管着了。
贾家对林家的财产多少其实并没太多了解,顶多能从林家每年丰厚的节礼里估计着林家家产总是不薄的,但具体的数字却谁都没个大约的了解,估计着顶多和自家仿佛。
事实上,林家的家产可比贾家的丰富多了。
林家打从前朝就是士绅人家,本朝开国之后五代列侯,林如海更是领的最富庶的江?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