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50章

作品:云舞月扬 (全本)|作者:天外飞星|分类:辣文肉文|更新:2025-05-12 06:54:36|下载:云舞月扬 (全本)TXT下载
  统领率军掠镇戌军未回,此时撤兵恐其有失,不妨等仁多统领获胜而回,看看镇戌军虚实如何,再作打算。」

  众臣听了,都明白妹勒都逋是在给太后台阶下。如今天气突变,平夏城雨雪不断,气温陡降,只怕离此不远的镇戌军也好不到哪里去。仁多保忠孤军深入敌区,带的粮食极其有限,能抄掠到粮食还算幸运。万一宋军坚壁清野,或者镇戌军有大军驻扎,出战缠住仁多保忠,再加上这倒霉的鬼天气,他能自保已属万幸,说什么得胜而回可能性实在太低。

  这也就是说,给太后一个面子,等仁多保忠回来,只要说打了胜仗抄掠极多,让此次出兵攻宋至少有一次胜利垫底,面子上也算过得去,到那时才是退兵的时刻。

  「现如今当务之急,乃是我军云集至此,粮草已经不多,仅够数日食用。如今风雪变大,损耗必然更多。以臣之愚见,莫如先将军中老弱病残及甘肃、西平、黑水燕镇、白马强镇、黑山威福等部兵尽数遣回,以节省粮食。至于攻战之事,河外兵足亦。更令沿边各地守臣将窖藏粟米尽速运来,以济军需。」

  妹勒都逋所说基本上都是理论上可行,实际上做不到的事。让河内各部班师回家,必然会影响其他各族的士气。节省粮食的效果却不会明显,因为这些部族回家路途非常遥远,现在又气候如此恶劣,路上也需要粮草。检点沿边窖藏更不可行,那都是各部落压箱底的私粮,要他们献出自己的命根子,在现今情势下跟逼他们造反差不多。

  他的实际意思就是提醒梁太后现在的形势,必须赶快做出决断,各路军马已经没人愿意继续打仗了,他们只想快点回家,再不回去只怕大家都要饿死。

  果然梁太后听明白了他的意思,面上神色忽明忽暗。

  「况且其他三路偏师多与宋兵交锋,还不知斩获如何。中军行止,也需三路偏师配合,须等到其他三路文报传来,好做定夺。若是雨雪停止,便是再攻平夏城也无不可。便是做最坏的打算,咱们大不了先回国,明年再来便是,谅宋军也不敢追击。」

  妹勒都逋的话说到这里,已经再明白不过了。中军这儿虽然打了败仗,但是说到底是因为天气之故,非战之罪。若是其他诸路能传来一些好消息,哪怕是捏造出来的好消息,此次出兵就不算是太难看,只要太后面子上过得去,到时候就可以把撤兵的原因推到天气上,所有人都有台阶下,顺顺当当撤兵皆大欢喜。

  至于所谓的明年再来,不过是说说而已。今年败成这个鸟样,西夏真不知道还有何本事明年再来。

  众臣听了都是同声附和,三路偏师前几次战报都在说交战不利。不过伪造几个战报不是难事,大家都是为了撤兵。想来太后也是心知肚明,大家都是为了遮掩面子。

  谁料想就在此时,早不来晚不来,帐外传递战报的使者到了。而且还是加急战报,使者背着黑旗,竟然是情况紧急的标志。

  不会吧,屋漏偏逢连阴雨,偏偏这个时候来了?

  众目睽睽之下,使者呈上文报,梁太后不看则可,一看之下顿时情绪失控,气的破口大骂哭出声来,几乎要当场撕了去,由于文报乃是绢书所写,没有撕动,气急之下掷书于地。妹勒都逋急忙拾起仔细一看,只觉气苦难耐,心中诅咒老天不公,当真祸不单行,脑子里只是回响着四个字「大势已去」。

  韦州军团再次大败!

  布沁所部汇合嵬名济派来的援兵反扑宋军,结果惨败之下全军崩溃。现在整个韦州,已成宋军天下。

  宋军大破夏军于韦州之后,嵬名济遣骁将嵬名特克济沙率精锐铁骑五千赴援,与韦州败军合兵一处声势复震,布沁自率主力守田家流,嵬名特克济沙率部据白地,互为犄角。张诚遣徐子平、刘法率精兵猛攻白地,鏖战一日夜大破夏军铁骑,夏军死伤过半,兵仗牛马损失万记,为宋军重重围困。

  布沁得知嵬名特克济沙处境危急,自以为宋军主力皆在白地,便遣援兵二万前往解围。谁料宋将刘安趁田家流空虚,抛下步兵主力,率精骑一千八百趁夜轻兵急袭田家流,以少胜多大破夏军万余,斩首级一千六百余级,余者皆溃,布沁仅率数百骑突围至白地。刘安率轻骑穷追,至白地与徐子平、刘法挥军夹攻,夏军军心动摇全线溃败。

  布沁收拢残兵不足两万,欲退往割踏寨,路过期戬泊时又遭宋将张诚指挥的宋军主力的邀击,抛尸数千具,全军溃散,布沁下落不明。

  现在宋军前锋的散兵游勇,已经出现在了七百里瀚海的边缘。一旦他们顺着灵州川北上,恐怕要不了两天就会抵达翔庆军了。只是因为天降大雪,才是他们停下了脚步。

  盼天盼地希望盼来个好消息,结果真象是老天爷有意作弄。

  这等坏消息,实在是在西夏君臣本已不堪重负的心防上面再次的沉重一击。

  现如今,韦州全局崩溃,布沁生死不明。嵬名济也被在白土川为河东宋军击败,龟缩三岔口,平夏局势也是危急。中军御营败于平夏城,伤亡惨重士气低迷。妹勒都逋也自东山退回,仁多保忠孤军深入,音信全无。

  诸路大军,皆是情势败坏。仅剩驻守卓啰和南军司的驸马罔罗一路,还未有消息传来。但是众臣都是心中打鼓,心想今天定是出门没看黄历,犯了太岁,倒霉事扎堆,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他们的潜意识中,都把这仅剩的一路当作了最后的希望,真的是不希望在从这里传来任何的坏消息了。

  然而,便在来自罗萨岭的求援使者满身是血的出现在御帐门口时,众人心沉到谷底了。

  当真是天不兴党项啊……

  「你说什么,全军……大败?保康公主为宋军所获?」梁太后的声音完全都是颤抖着的,几乎都面容扭曲了。周围的妹勒都逋等重臣们听了,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本以为不会有更坏的消息了,结果还真是只有更坏没有最坏。

  五日前,罗萨岭就败了。

  之所以消息没有及时传回来,实在是因为败的太彻底。熙河地区下雪较早,几日前就大雪纷飞,谁都以为宋军不会在这种天气下犯境,谁料熙帅孙路遣熙河副都部署王憨率军二万冒雪入界,与夏军会战于罗萨岭下,以少胜多大破罔罗。

  夏军死伤数千,全军溃散,残部退入卓啰城,余者散布山野。王憨遣第四将王詹、第五将李澄康驻兵济沙谷,监视卓啰城。自己与第七将雷秀率兵扫荡四野,数日内冒雪转战八百余里,斩首级一千五百余级,掳掠人口五百余,尽焚数百里族帐蓄积,得牲畜近三万,并擒获西夏保康公主。现如今宋军兵压卓啰城,这个使者乃是军中骁将,冒死闯连营突围前来求援。

  保康公主便是驸马罔罗的妻子,乃是已故老梁太后最宠爱的女儿,当今梁太后的表妹。她的身份可是真真正正的金枝玉悠如同泥塑在马上颠簸慢行,空气中却传来尖利的呼啸声。

  这是箭矢破空的声音吗?

  是幻觉吗?

  在如此的大风雪之中,射箭根本不可能射准。

  接着一只利箭直接穿透了他的脖子,他只是摇晃了一下,便栽下马来。周围的夏军士兵甚至都没有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只是呆呆的看着已经变成尸体的军官。

  接着就是号炮连响。

  两侧雪岭山坡中埋伏的宋军掀掉白布和草木伪装,爬出藏身壕沟,伴随着狂野的呐喊漫山遍野的冒了出来!

  「啊?宋兵!有埋伏!迎敌!迎敌!」十几个武官总算没被严寒冻傻,用冻僵的手指握住刀柄,用尽全力大声呼喊。接着看到士卒们都呆呆的没反应,带队的游监将领还想再喊,在风雪中飞来的另一枝箭射穿了他的胸口,剩下的武官们不约而同拨马夺路便逃。

  所有的西夏士卒都已经被严寒折磨的丧失意志了,便是看到敌人凶猛的冲过来,他们也只是愣愣的看着,只有部分人想起来举起兵器抵抗,严寒已经让他们的思想都变得麻木了。

  当刀枪砍进人体、血肉飞溅的时候,他们才知道战斗开始了。

  刀光剑影,血肉横飞。

  宋军几乎是立刻占据了上风,将夏军队列截为数段,宋兵士卒挥舞各色兵刃,好像虎趟羊群一样闯入夏军人群之中横杀乱砍。

  这些宋兵都是步兵,虽然穿着宋军衣甲,但是却不像宋军传统的战法那样结阵厮杀。倒更像是西夏横山步跋子那样的战法,几乎不使用弓弩,精于近身格斗击刺,甚至还有闪展腾挪的江湖功夫,也没啥队列阵势,只是一窝蜂的向前冲,混战乱战。

  不像是大军野战,倒像是绿林流寇械斗。

  饥寒交迫、疲病交煎的夏军没一会儿就彻底崩溃了,人群好像没头苍蝇一样大乱了起来,哭喊连天,那些试图抵抗的被砍杀的人仰马翻,剩下的人都在四散奔逃,甚至很多人都第一时间跪倒求饶。

  何灌拿着大弓,轻蔑的看着一触即溃的西贼,他的旁边站着折月茹。

  「西贼这般不堪一击?是否有诈?」折月茹实在不能相信眼前的乌合之众就是横行西北的党项精兵。她虽是将门之女,但是却并未上过战场,对于行军打仗的事情,只限于听族内兄弟长辈们诉说。面对实战,不免疑神疑鬼。

  「西贼为大雪所害已是强弩之末,我等以逸待劳,胜之易如反掌。宋江的情报果然不差。」

  「他人呢?」

  何灌等到想起来,才发觉宋江不知何时已经消失了。这厮什么时候溜走的?本想趁机将他灭口,他却见机得快。算他捡回一条命。

  「大人,所获果然是正点子!」一名部将跑来禀告,身上厮杀的血迹未干,怀抱一具神劲弓献给何灌,兴奋的满脸通红。

  天助我也!

  何灌心中欣喜若狂,端详片刻交给折月茹,折月茹感叹于这等神兵利器,想想这等利器即将用于辽人身上,就凭那些根本没见识过神劲弓的契丹蛮夷,自以为是镔铁之国兵甲坚利,狂傲自大,等利箭穿透他们的铠甲,射死他们的皇帝,他们才会知道时代已经变了。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计划成功的时刻,尽管那时候自己九成九已经死了,但是自己死的一定是重于泰山!

  契丹,你们这些蛮夷侵占的汉家河山,不会再久染膻腥。

  不止是燕云,还包括辽东北庭,这些中原王朝强大时的地区,都曾经是汉人的领土!

  甚宠无如使北行,曾同万里听边声。

  黄金台下嘶宛马,木叶山前度汉旌。

  才到关南逢雁尽,重来海上见波平,

  故人临月应相望,一夕寒光特为明。

  「大娘子,立刻将所有神劲弓和虎崩炮全部运走,某在半路与你会合。」

  按照计划,是由红娘子所带来的几百人先行转移这批货物,然后自己率部返回,当然对帅司的行文上是没有遇到任何西贼空跑一趟。随后回兵河东时,在半路和红娘子合流,以官兵身份掩护将这批军械神不知鬼不觉运回河东去。

  「这些俘虏如何处置?」部将问道。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大胜,光是抓获的俘虏就多达一千好几百人,雪地里黑压压跪了一大片。至于那些逃跑的,在这种风雪天,饥寒疲病折磨的半死不活的夏兵根本不可能有体力跑出去多远,宋军只要想追定能一网打尽。

  这可是斩俘数千的大捷,而宋兵自己只有三个轻伤,连阵亡的都没有。这是何等的奇功!

  甚至此次大战诸路大军都没有这样悬殊的战绩。

  便是不要俘虏全杀了也是数千颗首级,野战一战获数千首级!这可是无人能比的辉煌战绩。折可适洪德寨大捷、贾岩扬威神堂堡,都没有这么多的首级。首级是什么?首级就是实实在在的战功。

  何灌看向折月茹。

  「舍不得功劳?」折月茹笑问。

  「做大事者,当知取舍。」何灌终于还是做出了选择。

  「全都杀了,一个活口也不能留。咱们今天没有出现在这里,明白吗?」折月茹凤眼含煞,转向那指挥使,语气冷酷之极。

  「遵命。」

  *** *** *** ***

  第二日,伏牛岭。

  此地乃是熙宁寨至天圣寨山路余脉,当地土人谓之伏牛岭。此时大风已停,但雪已变小,但小的有限,漫天雪花依旧飘扬纷纷,一片白雪覆盖的世界里,两个小黑点在山头间移动着。

  唐云和韩月二人牵着马,在雪地里缓慢前行。

  两人都带着毡帽斗篷,内里是禁军的服色,上面覆盖满雪花,高一脚底一脚的走的很不顺畅。马上驮着包袱兵刃弓箭,看样子像是出远门的打扮。

  自唐云意外出现在韩月面前之后,韩月喜出望外之余便义无反顾的当了逃兵,唐云既然不打算回宋军方面,韩月对于宋人也没什么感情,他只想快点离开平夏城这个兵危战凶之地,唐云去哪儿他就去哪。唐云提出他要去寻找那批军械,韩月便凭记忆画出了那份秘图,陪他一同上路。

  本来二人混入军队的时候都是刺募进来的,不过好在刺的不是脸面而是右手虎口忠勇二字,便于遮掩。而且当时大宋朝遍地都是贼配军,有一两个身上带记号的实属平常事,也没人注意他们两个冒充禁军的逃兵。

  二人连续两天翻山,体能消耗很大,不过总算是距离目的地要近了。韩月时不时拿出图来看,确定方向是否正确,一路走走停停。

  「哥哥,你非是宋人,何必管这闲事?宋人的军械丢了,丢了便让他丢去,须不是丢的自家东西。」两人坐下歇息吃干粮的时候,韩月忍不住问道。

  「我虽非宋人,然终究是汉人。」唐云说道,「父亲乃是西夏忠臣,某自然也是西夏臣子。然我终究是汉人,岂能眼看事态不利?」

  「何以见得。」

  「第一次平夏城大败,梁太后便急于得到这批军械,可进必有所图。由此知端倪,这批军械的归属权显然是某个计策的重要一环,说不定便是对付大宋的阴谋。我岂能坐视?而且我希望通过这件事弄清楚梁太后到底在玩什么花样。」

  「哥哥既以西夏臣子自居,又何必管它宋朝。」

  「此事乃是梁太后亲自策划,想必是有助于她巩固地位的,只有这一条理由,对我便已足够。我是西夏的臣子,岂能看着梁家权奸继续猖狂?嗯……那是什么?」

  唐云突然神色一紧,搭眼一看,韩月也时发现了异端,两人看了半天对视一眼,同时看到了对方眼中的警惕,前面地上有个雪包,形态很不自然。

  下面有人!

  此地乃是一处山谷,两人是翻山过来的,正处在谷底,猛然意识到这个地形若是有人伏击,实乃绝地。两人不约而同拔出兵刃,警戒四周,却无动静,雪依旧在静悄悄的下着。四野无声。

  唐云摘下弓箭,张弓搭箭对准那雪包射了一箭,却没动静。

  韩月摘下马槊,离老远戳那雪包,拨散了积雪,露出下面的尸体。

  「是夏兵?」看衣甲样式,确实是西夏兵无疑。

  两人这才注意到,以此延伸至谷内,星星点点到处都是这样的雪包,难道底下都是尸体?

  却见山谷内尸体已被大雪掩埋,却仍能看出端倪,无数雪包隆起,有可知有大量人畜或坐或卧,都已被冻成僵尸,还有翻倒的大车。尸体星罗散布铺满方圆几里范围,一直延伸到东北方的山谷,数量根本数不过来。

  「这……这全是,西夏兵?」

  唐云和韩月牵马小心翼翼走在这处战场遗迹之中,兵刃弓箭已经握在手中,随时准备开打。如此多的尸体,这里必定曾经发生过非常惨烈的战斗,而且就在这几天。据仁多楚清说仁多保忠领兵掠镇戌军,莫非这些是仁多族的士兵?

  小心翼翼检查了半天,总算确定没有活人。检查了一些尸体,可知这些西夏兵都不是冻死的,而是战斗死亡,身上都有伤口。

  能消灭数千兵甲俱全的西夏军,天下没有任何盗贼办得到,只有可能是宋军所为。

  莫非夏军在此遭到了伏击?但是为何没有宋军的尸体?

  宋军打扫战场一般会将胞泽尸体就地掩埋或是焚化,但是在这雪天显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