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26章

作品:二十四孝老爹|作者:吻火|分类:其他小说|更新:2025-05-12 07:03:19|下载:二十四孝老爹TXT下载
  永姬急了,狠狠踹开脚下的太医,大怒:“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找个说话清楚的出来回话!”银珠落地,字字铿锵有力,空旷的乾清宫却无一人敢回话。永姬恼急,不想再等,干脆自己疾走昭仁殿。

  “公主,您不能进去啊!”这时被永姬踹开的太医爬过来紧紧抱住她的小腿哀声哭泣,四周的太监宫女也齐声苦求:“公主,求您止步——公主求您止步——”顿时乾清宫像炸开了锅一样。

  永姬脚上使力要挣脱太医,不料被抱得更紧,她只觉得一团火窝在胸口快气炸了:“你们造反啊!和阉侨扛竟笃鹄矗桓谖窀蟪忌罄怼!?br/>

  和烀骸霸绷熳偶父鍪涛谰鸵葱杏兰y拿睢:斡裰诱讶实畛隼匆豢醇庋樱ビ匆簧α每ぷ咏械溃骸胺钍ド峡谮停殴搪锥嘶酃鹘钐汀?br/>

  永姬踹开太医,一旁何玉柱忙弯腰伸出手腕,让永姬搭在他手上,两人飞速进入昭仁殿,福

  昭仁殿内悬乾隆御笔亲书:天禄琳琅匾额,对联:风奏南熏调玉轸,霞悬东壁灿瑶图。看到乾隆的墨宝,永姬眼眶一湿,又连忙擦干。福康安拳头紧握担忧的看着她,想上去劝慰,但是最后只能放弃停在原地注视着她的背影。

  “公主,您停在这儿吧,这是皇上的口谕。”何玉柱停下,恭敬的道,他放开永姬的手撩开前面一层明黄纱帐进去。永姬还想跟进,被福康安拉住,他盯着永姬摇头道:“皇上在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你还是等在这里吧。”永姬担忧望向明黄的纱幔,里面主治的太医来来往往,把她的心提到了最高点。

  她紧握着双手来来回回的兜转,又是看向纱幔又是紧张的回头,阿玛,阿玛……”一句话说了不下三遍,可是没有一遍说的完整的。

  福康安长叹一声,温柔的看着她,坚定道:“一定会没事的,相信我永姬。皇上身上担负着大清社稷,千万黎民百姓。上有佛祖庇佑,下有紫气护体,一定会没事的。”

  真的会没事吗?永姬心中暗叹,前几天阿玛就头疼,腰背部酸痛,自己当时还没在意,以为是长期的政务使阿玛身心劳累,给他拿捏了几下,还应了阿玛的要求接了大部分的折子回去批改。可,可没想到昨儿个还好好的,今天怎么会,怎么会病的这么严重?这到底是什么病?为什么大家脸色都这么苍白?还带着白布。难道是某种传染性疾病?永姬第一时间想到天花!顿时脸色大变。

  自从顺治爷死于天花,宫里早就做好了一系列的整治,出了天花的阿哥格格必然要抱到宫外养着,里里外外也整治的很干净,而且最近阿玛又没出去怎么可能得天花?宫里十几年来也没再出过天花,这怎么可能?而且历史上也没听说过乾隆得过天花?那这到?

  永姬敛下心思,一横,大步跨前,一把拉开明黄纱幔直直进去。福康安这才发现惊呼一声也跟进去。

  何玉柱看见永姬进来吓得哭叫:“我的姑奶奶哦,,快出去——”众人见到永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儿跪地请安:“固伦公主吉祥,奴才给公主请安。”

  永姬只盯着乾隆又连着数步,越过何玉柱,扑到龙床上。看到乾隆的苍白的病容她顿时泪流而下,她硬是平复内心的激动,哽咽着轻声呼喊:“阿玛,永姬回来了,您醒醒。睁开眼睛看看永姬——”

  她小心的摸上乾隆脸上一颗颗暗红色小丘斑,心疼的泪水直流,一滴两滴三滴滚落到乾隆脸上:“阿玛——您睁开眼睛看看永姬啊——看看永姬啊——”但是许久仍是不见乾隆醒来。

  等待的期间永姬早已泪流满面,何玉柱看着自己从小看大的公主心里也疼的厉害,可是皇上的命令他不能枉顾,公主以后命系天下苍生决不能再出任何差错!他狠下心肠大呵一声:“圣上口谕,无需端慧公主亲侍驾前……把,把公主拉开!”

  昭仁殿的太监对视一眼,鼓起勇气上前对着永姬呼喊一声:“公主,小的放肆了。”他们用力掰开永姬的手拼命往外拉,永姬皱着眉头闭上眼,眼泪啪嗒啪嗒生生砸下,双手长长的护甲深入床沿,啪嗒一声,顿时玉甲禁断,昭仁殿上悄然一片。

  何玉柱扑通一声跪地,叩头哀求:“公主,您放开吧。皇上刚才醒了说要见您就一定会见您的。您放手吧,您看手指都紫儿了……”他用力磕头,脑门上叩出一片青紫。

  永姬倒吸一口气,用力掰掉断掉的指甲,过深,血扑哧一下流出,她疼的厉害哽咽着哀求:“阿玛,您答应过永姬,要护着永姬一辈子,不让人欺负的。您答应过永姬的的……额娘走的早,如果连您也走了,我该怎么办?永姬该怎么办啊……阿玛,您醒过来看看永姬,看看永姬……”她十指与乾隆紧紧交缠,鲜红的血液滴在明黄的锦被上,触目惊心。

  何玉柱扭头不忍再看,狠下心肠呜咽一声大叫:“即刻把公主送回长春宫。”旁边又走来几个小太监,和着原先那两个要掰开永姬的双手。福康安紧捏拳头紧紧盯着永姬的背影,已经做好出手的准备,谁都不能伤害她。

  伏爬的身影慢慢站立,不知从怀中掏出什么,鲜红的血液顺着皓腕流下。只见她慢慢转身,脸上一片寂静,泪痕早擦看,这种表情福康安觉得熟悉,似乎和十年前的那次一样,绝望中透着坚强。

  永姬高举九龙玉佩,直视他们的双眼,一个个扫视过去。遇到永姬的眼神,众人莫不颔首臣服。

  她高高在上俯视众人高声道:“九龙玉佩在此,逼本宫者一律按逼宫处理,诛九族,决不轻饶!”

  众人臣服,纷纷跪地叩头大声呼唤:“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门外也传来高呼万岁的声音,里外呼应此起彼伏,有地动山摇之势。

  远在坤宁宫的皇后心头巍巍一颤,晃来身边的宫女问:“外面怎么回事?”宫女低头:“回皇后娘娘的话,端慧公主在乾清宫。”皇后一怔,放下茶碗,望向远方叹息:“可惜了——”?

  “太医院士在哪儿?出来应话。”永姬坐下,回头看了一眼乾隆道。

  林太医赶忙爬过来,撑起身子应话:“微,微臣在,在。”永姬微眯,把玩着手上的九龙玉佩,轻声问:“皇上到底得的是什么病?你最好充实招来,不然宁古塔的披甲奴等着你全族!”声音不急不慢却吓得林太医满头大汗。

  他吃不消的吞了一口口水,颤颤巍巍的回道:“回,回公,公主的话……皇,皇上是出

  果然!永姬脚上不稳倒退数步,按住手边的茶几案子,眼眸微暗,心中的思量已经千问:“可以治吗?”

  “回,回,回……公,公,公主的,的,的……”林太医舌头打颤,他实在不敢说,不知道。

  永姬闭上眼睛,心已经沉到谷底,她冷静下来缓缓开口:“喜儿你去请太后懿旨,下令民间,不准炒豆,燃灯,泼水,皇帝病重,除十恶不赦之外其余各项罪犯全部释放。何玉柱午时着军机处各大臣乾清宫觐见。今后所有的折子由军机处领六部商议后送到昭仁殿由本宫最后定夺,如有违抗定—斩—不—赦!”

  众人一惊,全部跪地叩头不敢应声。昭仁殿顿时陷入长时间的寂静,不是他们不想应,而是不敢应,不能应,即便公主拥有最高贵的血统,拥有皇上钦赐的九龙玉佩,可这是朝廷大事,从来没有公主领政之说!

  其实永姬也很难熬,她闭目养神,嘴角的颤抖宣泄了她内心的害怕——这是她这辈子最难打的战,最难过的关卡,一定要熬过去,一定要熬过去!

  一时间两方僵持,众人皆沉默不语,这时龙床上却传来乾隆虚弱的声音:“就,就照公主的意思下去办吧——”。

  永姬睁眼,瞬间泪下,呜咽一声扑到他身上哭喊:“阿玛——”乾隆紧闭双眼,可眼角却溢出两行泪水,他伸手想抚摸永姬的额头,可是升到头顶的手却徒然放下,不能碰……?

  “永姬,答应阿玛一件事儿……咳咳咳……”乾隆绷着气儿,气喘吁吁的说着。

  永姬坐在地上,靠在他胸前点头:“阿玛,您说,永姬听着……”

  “不,咳—咳咳——永姬,阿玛要你答应,阿玛要你当着所有的人答应——咳咳——”乾隆咳的上气不接下气,两颊赤红。永姬一怔,爬起来呆呆的看着乾隆许久不应声。

  福康安看着倔强的父女两微微摇头,手搭在永姬身上道:“答应皇上吧!”永姬喉咙处哽咽着,回头看他。她眼里的迷茫揪的福康

  “答应皇上吧!这样皇上才能安心养病,才能放心。”福康安加重力气,又重复一遍。永姬昂头对天,深深吸了一口气,让眼泪倒流,红肿的双眼闭上,回过头向乾隆深深点头:“阿玛,我答应你——”

  乾隆露出一股满足的微笑,连声道好,他深深的望了一眼永姬,看向众人笑道:“固伦端慧公主敏粹中宫,性成夙慧,圣母皇太后因其出自正嫡,聪颖异常,钟爱最笃,朕亦深望教养成立,伴朕左右。今朕不意以出痘,特着军机处与六部着力辅助端慧公主临朝。皇天后土实所共见,咳咳咳……咳咳……”

  太医面面相觑,小心劝鉴:“皇上,这,是不是有违祖制?历朝历代从来没有公主临朝之说,还请圣上裁夺!”

  “咳咳咳——朕心意已决。端慧公主即日不准再亲侍左右,应以朝政为重……咳咳……”乾隆在下旨意。

  “阿玛——”永姬摇头哭诉:“阿玛养女儿十有四年,今日阿玛身患重病,永姬为人子女者岂能弃之不顾道理?还请阿玛收回成命,让永姬陪侍左右,已慰额娘在天之灵!”永姬声泪俱下,众人无不感动。

  乾隆悲戚难耐,闭眼,眼角泪水滑过:“为主,咳咳……几日后西藏土司来见,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你退下吧!”

  何玉柱悲切的看向永姬泣声喊:“公主!”永姬深深的看了一眼乾隆,闭眼,一行泪水滑过嘴角,阿玛一定不会死,不会再这个时候死,临朝六十年,还有二十八年!

  她坚定信念,缓缓起身,握拳,下达第一道命令:“儿臣身为女儿,不能亲侍父亲左右,已属亏欠。自今日起,朝物事必躬亲。日常生活如无需要,珠钗尽除,只着素服。每日只食瓜果蔬菜,为阿玛祈福。”

  永姬吸了一口气,决绝的看着乾隆的后背,继续道:“众卿家定定要集结毕生所学,全力救治,待到阿玛圣体安康之日,本宫定重重有赏!如违此誓就如此布!”

  永姬抽出怀中的小刀,割破长袍,众人皆惊,久久不能平复。

  “传皇上口谕,紫禁城内阿哥格格娘娘全部避痘。着九门提督东暖阁立即觐见。军机处,六部满蒙汉十八位尚书南书房候旨。”

  正式接管

  福隆安着从一品麒麟补服于南书房觐见。乾隆身边的另一大太监吴书来引见。

  南书房他来的不多,皇上多在西暖阁召见外臣,只见南书房的布置与西暖阁的相差无异,内殿悬挂着皇上亲笔提书的“奉三无私”匾额,南书房殿上悬雍正帝的御笔楹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左右两边窗台明朗,暗香浮动,主位上一袭黄帘罩着,正中央端坐一人,身影婀娜但庄重有余,身边两个太监侍候,一个提刀侍卫站立帘前。

  福隆安敛下心思甩下马蹄袖,恭敬跪地叩头请安:“臣福隆安叩见固伦端慧公主,公主千岁千岁千千岁——”

  “是福隆安吗?”帘子里传来甜美的嗓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