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章

  《穿越红楼之我爱林妹妹》作者:宇小天

  于青,现代家庭主妇一枚。老公体贴儿子聪明,今生复何求?一朝车祸从天降,居然穿越了。莫非是读红楼太入神惹的祸?为什么女子变男儿,还是高富帅?多情公子贾宝玉!

  既穿之,则安之。看小爷我斗恶妇,护佳人,力挽狂澜。

  说什么金玉良缘,我自有双玉奇缘。

  冷面贾政变慈父 ,佛爷娘亲焕发第二春。

  我师兄是好汉。

  我师傅是大侠。

  我姐夫,是皇帝!

  中山狼,无情兽,是拿来虐着玩的。

  忠顺王,没牙的老狐狸,你咬我一口试试?

  臭和尚,坏道士,让我丢下林妹妹回大荒山去?

  你问问我师父同意不?

  顺便说一句,我师父说他是盘古大神!

  神马都是浮云,唯有情最真。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

  内容标签: 性别转换

  搜索关键字:主角:贾宝玉(于青)林黛玉 ┃ 配角:贾府诸人,北静王等 ┃ 其它:红楼梦,穿越,性别转换

  ======================================================================

  文章类型:衍生…言情…架空历史…小说

  作品风格:轻松

  所属系列:无从属系列

  文章进度:已完成

  文章字数:108368字

  第1章 奇遇

  于青是被哭声吵醒的。

  撕心裂肺铺天盖地的哭声。

  分不清耳边有多少人在哭。只觉得耳朵里嗡嗡作响,脑仁儿突突的疼。

  恍惚记得在路口等红灯,一辆黑色帕斯特发疯一样冲了过来。

  于青只来得及把身边一个穿校服的八九岁小女孩拼命狠力推开,自己瞬间卷入一股狂暴的漩涡之中。

  全身神经都被狠狠地撕扯着,脑袋更是疼得要炸开一般,偏偏喊不出来。

  好在没过多久,所有的痛苦骤然消失,睁眼发现身处一个奇异的空间。

  周围都是一颗颗闪着不同颜色淡淡柔光的星星,或大如桌面,或小如鸡卵,形状也是千奇百怪,缓缓移动。

  有时就擦着手边过去,想要捉住一颗才发现一根手指也动不了。

  于青漂浮群星之中,仿佛鱼儿回归了深海,温暖舒适,又无比安宁舒心,一时忘记了所有的烦恼,心想这莫非就是天堂吧。

  一时困意来了,渐渐的睡着了。

  睡的正香,不知从哪里传来一阵阵哭声,由远及近,越来越清晰。

  听得一个苍老的声音嚎啕大哭道:“宝玉啊,你这是要摘了我的心肝去啊!”

  又一个嗓音一行呜咽一行数落“苦命的儿”。

  还有许多年轻女孩子的啼哭之声,并许多杂七杂八吵吵嚷嚷忙忙乱乱,一时也分辨不清。

  吵的心烦意乱,偏偏口不能言手不能动,眼皮似有千斤重。

  积攒了一会儿力气,费劲儿的支起眼皮,眼前人影逐渐清晰。

  一个鬓发如银的老妇人,一个中年美妇,自己并不认识。

  奇就奇在她们的穿着打扮,一眼看去就是古装电视剧里的人物。再看周围拥了一圈古装美女。

  一个美女眼尖惊喜的喊了一声“二爷醒了!”

  哭声立止,倒像按了暂停键,十几双泪目齐刷刷看过来。

  于青心一慌,扯开嗓子大喊:“我不在这儿,我要回去!”

  好吧,暂停取消,哭声继续播放。

  于青喊出这一句已经耗尽力气,再也说不出一个字来。可是脑子却越发清楚明白,寻思这怎么这么像电视剧红楼梦的场景,这是哪一集来着?

  等等……宝玉,二爷,这是??

  突然之间无数信息纷纷扬扬从四面八方一股脑潮涌而来,大观园,林黛玉,潇湘馆,……一时间头痛欲裂,恨不能立即死了。

  好一会儿,头痛稍减,冷不防一个难听的公鸭嗓子极不和谐的插进来道:“老太太也不必过于悲痛。哥儿已是不中用了,不如把哥儿的衣服穿好,早些打发他回去,也免些苦。只管舍不得他,这口气不断,哥儿在那世里也受罪不得安生。”

  头一句还强做悲痛,越说越掩不住得意,到后来几乎就雀跃了。

  听了这话于青终于确定这是穿越了,一穿就穿到曹公的石头记里来,还是主角,天下无双多情公子贾宝玉,这正是魇魔法姐弟遇五鬼一章。

  接下来就是赵姨娘被贾母唾骂被贾政喝退。

  贾母又哭喊要把做棺材的拉来打死,诸人苦劝,乱糟糟一团。

  于青这里勉强理清了思路,脑仁儿疼得越发厉害,且晕眩起来,心口烦闷欲呕。心里头盼着一僧一道来救命,却迟迟不来。

  趁着还有一丝清明,把舌尖用力一咬,,拼力张口说道:“赵姨娘害我,被子底下有恶鬼,通灵玉救我。”,

  也不管有没有人留意到,反复念叨。

  自觉脑子里针扎一般,力气一点点被抽干,终于完全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这边终于有人发现了于青的异常,那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心思细密的丫鬟袭人。

  袭人抽噎着喊道:“二爷嘴在动”一面附耳细听。

  贾母诸人齐齐止了哭,屏声敛气。半响果然听到宝玉口中念叨恶鬼被子通灵。

  贾母有年纪的人,哪有想不到的,立刻吩咐把宝玉身下被子里细细搜寻,哪里找得到。

  忙乱中一个丫鬟呀了一声道:“该不是在吧!”

  贾母等看时却是一向机灵的晴雯。

  晴雯不等贾母发话忙忙的出去了。这边平儿如漫天里掉下一根救命稻草来,喊了一声:啊“哎呀,我们奶奶莫非也是被歹人暗害的!”也急急的往外就走。

  贾母王夫人贾政诸人又惊又喜一叠声吩咐下去。

  须臾晴雯领着几个小丫头满头大汗跑来,。回说果然在中宝玉的床上褥子下翻出五个纸的青面獠牙恶鬼并一个纸人订在一起,纸人背后写着宝玉的生辰八字。

  随后贾琏和平儿也在凤姐的枕套里翻出了同样的鬼,并写有凤姐生辰八字的纸人。

  众人又惊又气。贾母强自平复一回,命人将纸人恶鬼至于观音相前供桌之上;把宝玉颈上取下通灵玉来镇压其上。亲自焚香祷告。

  片刻宝玉凤姐二人果然睡安稳些,摸摸额头也不那么烫了。

  众人心下稍安。

  到了晚间,宝玉凤姐二人烧退了,喂水喂饭也吃得一些。

  凤姐有时清醒片时说得一两句话,宝玉仍是沉沉的睡着。

  二人呼吸平稳,面色也渐渐恢复红润,其情景就如同平日安睡一般。

  宝玉甚至在睡梦中微笑起来。忽而长叹一声,眼角淌下一行泪来。贾母王夫人等又是一阵揪心。看他神色安详,口角含笑,倒似是了结了大心愿的光景,又稍放下心来。

  百般琢磨不透。

  贾政王夫人再三苦劝贾母回房休息。

  贾母支持了三四天,一时松懈下来只觉疲惫不堪,叮嘱了一回方命丫头搀扶回房,尤睡不安稳。不时遣人来问。

  贾政定下心来,吩咐一番,自带了贾琏诸人,去后院审问赵姨娘。

  这一审问,几乎气破了肚皮。

  作者有话要说:

  每天两更,上午八点。下午两点。第一次写文,请朋友们多指教。本文已完结,新文【梦幻西游之取经的猫】更新中,欢迎指教!

  第2章 恶妇除

  穿越之我爱林妹妹(2)恶妇除

  早在宝玉说出赵姨娘三字之时,赵姨娘早慌了。

  本是称心如意春风得意的时候,变故陡生。一时如五雷轰顶,不知所措。

  王夫人先想起前日贾环之事,顿时怒火攻心。不等贾母贾政有所反应,先就上去狠命抽了两个嘴巴

  即刻命人将赵姨娘捆了,暂且关押房中,着两个力壮的婆子看守。

  待宝凤二人安稳了,贾政亲送贾母回房。安抚了王夫人,只带两个贴身小斯来赵姨娘房内。

  赵姨娘双颊红肿着,早哭哑了嗓子。一见贾政,哪里用着审问,跪伏在地磕头如捣蒜,一五一十都招了。

  贾政气得发怔。

  早知道赵姨娘脑子不灵光,却不料如此愚不可及。

  贾政懒得多说,即刻命林之孝带人速去捉拿马道婆。

  一面命贾琏拿了帖子去府衙报案。

  知府不敢怠慢,即刻升堂,遣衙役捕快速去拿人。

  话说那马道婆躲在家里连日做法;眼看功成,内心窃喜。

  不想渐渐的不对劲起来。

  心中惶恐,恐怕生变,忙忙的收拾细软要逃命。

  可笑这马道婆,天性贪得无厌,视财如命,这些年颇敛了一些不义之财。忙了半日竟收拾了好大一个包裹。

  临出门刚好撞上林之孝等人。

  林之孝喝命揪住捆了,一顿拳打脚踢,打得马道婆鬼哭狼嚎。

  须臾贾琏带了官府的人来。

  来的捕快是一个经年的办案高手,又在马道婆房内密室搜出许多纸人布偶。或心口头顶钉了铁钉,或咽喉背后扎满银针,触目惊心。

  押至府衙大堂,一顿审下来。马道婆养尊处优惯了的,哪里经得起拷打,原原本本都招供了。

  又有许多曾吃过其大亏甚至被她弄的家败人亡的,之前或畏惧其淫威忍气吞声或蒙在鼓里,闻听讯息都聚齐了来大堂上喊冤叫屈。

  人证物证俱在,无可抵赖,判斩立决,即刻行刑。家产抚恤苦主。

  一时间街头巷尾人心大快。

  有知道根由的添油加醋一说,人人都道,荣国府公子的通灵宝玉除魔去祟法力无边。

  更有人说宝玉是天君下凡,有神明护佑。

  甚至有好事者编成了曲子,当做一段佳话传唱。

  诸如此类,沸沸扬扬数月有余才慢慢淡了。

  此是后话。

  次日贾政回明贾母,贾母恨得骂了一顿,又骂赵姨娘,命立刻打死,全家发卖了。

  贾府上下没有一人说情,唯有探春苦求贾母,情愿自身受罚换赵姨娘活命,在贾母房外跪了一天一夜,头都磕破了。

  后来连王夫人也颇为不忍。

  贾母无奈叹道“好孩子,难为你”。遂发卖了赵国基一家,赵姨娘远远的送到庄子上作粗活。

  赵姨娘养尊处优惯了的人,哪里经得住磋磨。不由又悔又愧又恨,不上半年郁郁一病死了。哪里有人在意,不过草草埋了。

  探春知道了,偷偷的哭了一场,烧些纸钱,也不敢让人知道。

  诸事尘埃落定,贾母王夫人等人却高兴不起来。

  原来到次日凤姐便清醒了,吃些饮食,精神见长。调养了三五日,眼看无甚大碍。

  宝玉呢,却是一味的沉睡。

  每日喂服些汤水,有时候睡梦中咕咕哝哝说些话,众人听着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

  府上几个太医瞧了都说脉象一切如常,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贾母诸人日夜忧心。

  这日贾政正在烦闷,人报北静王府上人来访。

  贾政忙命快请。

  却是北静王闻听宝玉有恙,特遣府中一个脉像极好的太医来瞧。

  贾政忙忙称谢,连说不敢劳动,命丫鬟看茶。

  那太医道,王爷着实记挂,不敢耽搁,诊过脉再吃茶不迟。

  遂请入王夫人上房。

  众女眷回避了。

  早有小丫头拿过大迎枕来。

  太医先看左脉,宁神细诊了半刻功夫,又换右手脉。

  片刻口中轻咦了一声,又换左手,反复再三。低头沉思。

  诊毕看茶,贾政忙请教端由。

  太医道:“依下官看应无大碍。从脉象看,令公子一切如常,论常理早该清醒才是。奇就奇在,貌似公子自己不肯醒来。

  莫非公子小小年纪,又生的如此人物,尚有何大不如意之事?实在费解。

  不如平日里由令公子素日亲近在意之人相陪,多与他说说话,或可早日苏醒。”

  茶毕告辞道王爷等着回去复命。

  贾政道“有劳王爷记挂,改日命小犬登门扣谢”等语。

  忙忙回去禀贾母。

  贾母等早在屏风后听明白了。

  听得太医疑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