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章

作品:宦海争锋|作者:僻处自说|分类:其他小说|更新:2025-05-12 12:03:39|下载:宦海争锋TXT下载
  《宦海争锋》

  第一章 村支部书记

  ps:新书《官僚》正在连载中,如果觉得还不错的话,请各位书友通过窗口右边的直通车点击一下,顺便收藏,谢谢!

  ————————————————————————————————————————————————————当年仅二十二岁的李家康风尘仆仆的扛着行李回到家乡江南省西部的龙唐县大兴乡龙阳村时,那清澈的眼睛里流出了滚烫的泪水,顺着那张俊秀的脸流下来,与汗水混做一团,流入了脖间的衣领里。

  远处的大龙山郁郁葱葱,连绵起伏十八峰,像一道屏风,紧紧的贴在龙阳村的后面,碧澈的清水河静静的流淌在村间,田间饱满水稻在乡间的微风吹拂之下“哧哧”作响,村头的牛羊在那里安静的吃着青草。

  曾经有看地的风水先生说过,此地依山傍水,背后有屏障,是个大兴之地。

  记得当年的李木然老村长在听到风水先生的话后,那双混浊的眼睛里激动的流出了泪水,硬是伸出那干枯瘦瘪的老手拖着风水先生吃了一顿饭以作答谢之钱。

  多少年过去了,龙阳村不但没有兴旺起来,反而越来越惨淡。

  乡间的道路越来越烂,种地的人越来越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更有那龙阳村的闺女为了给自家兄弟找个媳妇,便牺牲掉自己,通过兑婚的方式,以此来成全大家的幸福。

  久而久之,乡间便流传了一句话“宁为龙阳村的一条狗,也不做龙阳村的女”,以此来哭诉龙阳村的穷苦。

  面对着事实,李木然老村长即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都念念有词“天呐,我龙阳村到底做了什么孽啊?为何就是兴不起来阿?”

  想起李木然老村长的话就如同一把利剑一般,深深地刺痛了李家康的心。

  “老村长,家康会努力让龙阳村兴旺起来的,这是我的誓言”,李家康朝着埋有李木然老村长的大龙山方向,嘴里振振有词道。

  作为江南大学经济系的优秀毕业生,李家康确实是有着这样的豪气与底气。

  二零零年,李家康作为江南大学校队队长,勇夺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百米短跑金牌,打破了江南大学金牌零的突破。

  二零零一年,在江南市的“七·一二”家家多超市特大火灾事件之中,李家康深入火海连救十三人,荣获了当年“感动华夏十大人物”见义勇为奖,受到华夏主席的亲切接见与会谈。

  二零零二年毕业前期,李家康的毕业调查论文《论建设有华夏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直接摆上了内参的首页,成长了各大部门的参考方向。

  按理来说,原本这样优异的成绩,是不会回到龙阳村的,起码也会进入一个好的地方去发展。

  这一切只因为李家康的父亲李一跟他说的话“娃啊,做人一定要有良心,对自己的恩人一定要努力相报啊”

  这个读过一些书的老父亲的话是有道理的,而且这段话里还有着影响了李家康一辈子的事情在里头。

  在李家康十三岁那年,李一这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跑去挖煤窑,遭遇了坍塌事件。

  如果不是龙阳村的老老少少耗费整整三天时间挖出一条生命通道,把李一从阎王爷手里抢回来的话,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李家康了。

  李家康至今都还记得老父亲当年的那番话,那番行为。

  躺在地上奄奄一息的李一,挣扎着朝着乡亲们跪了下来,哽咽道“我李一上跪天地祖宗,下跪父母长辈,今天我却要给我的恩人下跪,你们不但挽救了我,也挽救了我的家啊”

  这样的一副画面深深的印在了李家康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所以,在面临征求意见的时候,李家康毅然拒绝了恩师,江南大学校长杨志推荐去江南省委财政厅工作的机会,直接参与省委组织部选拔优秀大学生到基层工作的活动,回到了龙阳村这个生他养他的地方。

  “如今,是该相报的时候了”,李家康扛起行李毅然朝着龙阳村里走去。

  “从明天开始,我李家康就是龙阳村的新任村支部书记,一切就从这里开始改变吧”

  龙阳村的路还是那样坑坑洼洼,道路里不断的落有牛粪以及鸡鸭的粪便,一股股屎臭味在这六月的天气里招引了一堆又一堆的绿头苍蝇。

  “嗡嗡……”,如同轰炸机一般的声音,着实让人感觉到厌恶。

  如果换作以前的话,李家康会认为这是家乡的气息,但是进入到了村支部书记的角色以后,则是把这个定义为环境脏乱差,是一个需要整治的环节。

  因此,李家康把它记在了随身的小本子上,准备到时候在第一次召开村委会的时候把问题提出来,以此作为修路以后的第二个整治的环节。

  记录完毕以后,李家康朝家里走去。

  李家康的家位于村西头的清水河边上,一座土黄色土砖堆砌而成的平房,就是它的全部。

  当李家康走到家门口,看着那熟悉的土房的时候,母亲吴子忆正坐在门口的木敦上筛着黄豆。

  看着母亲那慈祥的脸庞,听得“沙沙”作响的黄豆翻滚声,让李家康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温暖。

  都说,家永远是最温馨的港湾,当真不假啊。

  “妈,我回来了”,李家康丢下简单的行李,奔了过来,道。

  “家康,我的儿啊,回来了啊”,吴子忆听得李家康的声音连忙放下手里的筛子,站了起来,用手拽住洗得花白但是却干干净净的青灰色布衣袖轻轻的擦去了儿子脸上淌着的汗水。

  看着儿子那张被晒得黝黑的脸,吴子忆一阵心疼,道“黑了,也瘦了”

  “嘿嘿”,李家康摸头傻笑,道“爸呢?到哪里去了?”

  “哦!村东头的李达家里的牛发疯跑掉了,你爸帮着去找去了”,吴子忆道“家康啊,听临村的王大伯说,你被学校推荐到了省委财政厅工作去了啊,走,赶紧去拜谢祖宗去,是咱李家祖宗显灵了,保佑家康你一跃龙门,吃上了皇粮,可得好好珍惜机会,努力工作啊”

  “呃”,看着拽着自己朝家里大堂拉扯的母亲,李家康有些尴尬,心里暗道“王北这小子还真是个大嘴巴,什么事情都隔不了夜就被传递出来了,如今只怕这全村的人都知道了”

  王北就是这个王大伯的儿子,和李家康是高中同学兼老乡,不同的是,两人虽然同在江南大学,王北学的却是农业,因此虽然聚在一起的时间不多,却依然改变不了两人是铁杆兄弟的事实。

  “妈,确实是有这样的事,不过我没去,而是参加了省委组织部的选拔优秀大学生到基层工作的活动,回到咱龙阳村里来当村支部书记了”,李家康终于还是握住了吴子忆的手,把事情说了出来,反正都会知道的。

  李家康的话犹如一个晴天霹雳,让处于极度兴奋中的吴子忆一下子从天堂掉到了地狱。

  “什么?你疯了啊?放着省城的工作不要,你跑回来当什么破书记啊?就村里的这个官,不知道那张椅子上的灰有多厚了”,吴子忆一个踉跄,失声骂了起来,紧接着干脆瘫倒在地上痛哭了起来,一身洗得花白却干干净净的青灰色衣服沾满了地上的灰尘,看起来脏兮兮的。

  “妈,你这是干什么呢?我这是回来建设家乡,造福桑梓啊”,李家康连忙搀扶着母亲起来,解释道。

  “建设什么?当年风水先生说过咱龙阳村会兴,可是兴了起来吗?连风水先生的话都起不了作用,你一个愣头青就能够改变一切?”吴子忆甩开李家康的手,冲出了大堂,坐到了门口路边的石敦上,大声嚎啕起来。

  看着坐在阳光下嚎啕的母亲,李家康突然觉得很陌生,难道这就是我的母亲吗?

  抛开母亲的身份来说,她就是一个愚昧的乡村妇女而已,竟然会相信风水先生的话。

  看来,要想富,先修路的观念得添加上一点了,也要改变思想的观念在里头。

  第二章 开会

  龙阳村确实不小,因为连带着大龙山十八峰都是它的辖区。

  龙阳村也确实不大,从村东头到村西头也就一公里路的距离。

  整整一百零八户人家,一个下午就传遍了李家康回来当村支部书记的事。

  这样的一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一般震到了所有的人。

  原本以为这个龙阳村里走出来的唯一一个大学生能够有一番作为,能够为家乡增光。

  尤其是听说被推荐到了江南省财政厅去工作。

  所有的人都以为李家康会飞黄腾达了。

  可哪曾料到这样的一个有着大好前程的天之骄子居然放着金饭碗不要,直接跳到了米糠里,摔到了猪拦里。

  冷嘲,热讽,冷眼,旁观,所有的焦点全都聚集到了李家康身上,成为了龙阳村这一天津津乐道的话题。

  傍晚时分。

  天边的火烧云一跃千里,红通通的一片,家门口对面的大龙山上漫山遍野的树木在夕阳的照射下,仿佛染上了一身淡金色的彩衣,分外妖娆。

  远远的,李家康看见李一拖着那瘦削佝偻的身板走在田间的小道上,腰间挂着伴随了他几十年的青色劳动布旱烟袋不住的摇晃。

  等李一走到近头,能够看见那黝黑的脸膛已经干枯失去了水分,像一张拉糙的树皮,花白的头发证明这个年仅四十五岁的中年人在经历了岁月的沧桑以后,已经未老先衰了。

  看着在门口倚坐的李家康,李一并没有言语,只是提起腰间的旱烟袋递了过去。

  从来不吸烟的李家康破天荒的从满是污渍的烟袋里抽出一张烟纸,卷起了一缀烟草,做出了一根旱烟,递给了父亲李一,然后又做出了一根旱烟学着父亲的样子,“叭拉”起来。

  浓烈的旱烟顺着喉咙冲进了肺里,呛得第一次吸烟的李家康眼泪水直流,整个头也晕乎乎起来,尽管如此,李家康并没有停止,而是继续“叭拉”着。

  李家康的行为全被李一看在眼里,他知道儿子心里非常苦闷,事情也已经传到了他的耳朵里,从内心深处来说,李一也是希望李家康能够走上好的岗位,发挥出自己的才华,为社会做贡献。

  但是李一知道,这个想法是不能告诉儿子的,因此只能顺着他的意思,让他自己去闯。

  “只是,龙阳村实在是太穷苦了,真不知道家康能不能顶住,带来一番改变”,想到这里,李一瞥向李家康的眼神充满了深深地担忧。

  他不怕儿子失败,可怕的是儿子失败了一蹶不振。

  不明所以的李家康透过在自己脸前冒腾的烟气,看到坐在门口“叭拉”着旱烟的老父亲瞥向自己那担忧的目光,心里的倔劲冒了出来。

  “你们所有的人都在等着看我的笑话吧,那我偏要把这件事情做好了,要你们知道到底是风水先生带你们兴的龙阳村,还是我李家康带你们兴的龙阳村”

  夜色渐渐笼罩起龙阳村来,盛夏的夜空中,繁星点点,大地的余热蒸得躲在田埂之间的青蛙使劲的叫腾着,似乎也在倾诉这心中的狂闷一般。

  良久以后,李一站起身来,黝黑的脸望向了这漆黑的夜空里。

  “家康,既然回来了,那就好好干吧,无论到哪里,都要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李一收起烟袋,昏暗的双眼冒出了一股男人博大的气势,道“你妈一时没明白,是因为穷怕了,所以,你别跟她一般见识”

  李一的话如同一股暖流深深的温暖了李家康的心,原来父亲是担忧自己能不能够坚持住。

  他知道这个话少行多的老父亲其实在心里有着自己的一套处世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