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3章

作品:我是你儿子|作者:两块|分类:其他小说|更新:2025-05-12 14:57:34|下载:我是你儿子TXT下载
  ###说,那就别打,电话费又不报销。

  杨树林说,我不是想和你说说话吗。

  ###说,为了告诉我加件衣服,你就大半夜地打啊。

  杨树林说,不仅仅是这事儿。

  ###说,还有什么事儿。

  杨树林说,还想告诉你,晚上睡觉多盖点儿,别冻着。

  ###说,我在被窝里睡得好好的,你非让我爬起来接你电话,冻不着才怪。说完打了一个喷嚏。

  杨树林说,那你赶紧回去接着睡吧。

  ###说,下回没事儿别打了啊。挂了电话。

  ###半夜被电话叫醒的时候,并不是每次都不乐意,因为有时候陈燕会在这时候打来电话。陈燕考入北京的另一所大学,两人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了进展,已逾越两人当初在电影院做的那些事情的阶段。

  接陈燕电话的时候,###精神抖擞,困意全无,两人能聊到该上课了。上高中的时候,因为杨树林在,每次两人打电话都不能尽兴,现在可以敞开打了,但每通话一次,都少吃好几顿小炒。

  每到周末,###便找各种理由不回家,要么班里秋游,要么去敬老院打扫卫生,或者开运动会。有时候是真有活动,有时候是因为去陈燕学校找陈燕,或者陈燕来学校找他玩,有时候是什么事儿也没有,就是不愿回家面对杨树林。

  到了元旦,###依然没有回家,理由是,快考试了,得复习。杨树林只好一个人在家过元旦,看了会儿晚会,没什么意思,关了电视,屋里一点儿动静没有,感到有点儿寂寞,想了想,拿起电话,给###打,但一直占线。又给沈老师打,她在家,两人说了会儿话。

  两人关系暴露后,杨树林曾问过###,说我一个人生活多年了,你也知道我和沈老师是怎么回事儿,现在你也上大学了,我俩想在一起生活,你同意的话,我就把她户口迁过来了。

  ###说,你的事儿,别问我,爱怎么着就怎么着。

  杨树林把###的话原封不动地告诉了沈老师,沈老师琢磨了琢磨说,如果###乐意的话,就不会这么说了,咱俩的事儿还是等等再说吧。杨树林和沈老师便依旧生活在各自的家中,隔三差五见次面。

  我是你儿子 第四部分(2)

  元旦放了三天假。第二天,杨树林决定去学校看看###,炖了一锅牛肉,盛在小盆里,骑着自行车,带上地图,向###学校蹬去——该学校坐落在城乡结合处,不好找,路都是近几年修的,之前杨树林只坐车来过一次,骑车不知道怎么走。

  到了宿舍楼下,杨树林让传达室的老头喊###下来。###以为是陈燕,女生浪漫,爱搞突然袭击,下来看见的却是杨树林。

  ###说,你怎么来了。

  杨树林说,来看看你,挺长时间没回家了。

  ###说,我又不是幼儿园小孩,几天不回家还需要看。

  杨树林说,这不是过年吗,怕你孤独。

  ###说,我不孤独,一宿舍同学呢。

  杨树林心里说,那你就没想想我孤不孤独。嘴上却说,那就好,那我就放心了。然后把套着塑料袋的一盆牛肉交给###。

  ###说,这是什么。

  杨树林说,给你炖的牛肉。

  ###说,学校什么都有卖的。

  杨树林说,还是自己家炖的香。

  ###还真不这么认为,但没有说。

  杨树林说,什么时候回家。

  ###说,考完试吧。

  杨树林说,宿舍暖气暖和吗。

  ###说,还行。

  杨树林说,有要洗的衣服吗。

  ###说,水房有洗衣机,我都洗了。

  杨树林说,学校的东西还挺全。

  ###说,还有事儿吗。

  杨树林说,没了。

  ###说,那没事儿我上去了。

  杨树林说,上去吧,抓紧复习。

  ###听了有点儿难受,他不回家的理由是复习,而刚才下来之前正和同学打拖拉机。

  ###端着搪瓷盆,上了楼,在二楼的窗口看了一眼杨树林,正蹁(pian四声)腿上车,蹬了几下,消失在学校的林荫道里。

  杨树林骑了一个半小时骑到家。在胡同口买了一个烤白薯,半张大饼,三两猪头肉,###不在家,他懒得开火。

  到了夏天,杨树林所在的胡同拆了,搬楼房了。杨树林得到的是一套六十平米的两居室,大的那间卧室给了###,采光好,###得看书。

  家是搬家公司帮着搬的,杨树林和###指挥调度。那天突然下起太阳雨,当时东西正堆在楼下,为了不把电脑淋着,###也动起手来。杨树林被###的行为感染,觉得自己不能袖手旁观了,同时为了表现自己并不老——之前搬家工人对杨树林说,老师傅您歇着,我们来——杨树林撸胳膊挽袖子,猫下腰,抬起一箱子书就要往楼上搬,只听身上嘎巴一声,杨树林哎哟一声,又放下箱子。工人问,怎么了老师傅。

  杨树林说,腰闪了。

  ###说,净逞能。然后搬起杨树林放下的箱子上了楼。

  杨树林觉得别人都在忙乎,自己什么也不干实在说不过去,刚搬点儿东西还把腰闪了,会不会在别人眼中显得很废物,为了改变留给别人的这种印象,杨树林拎起一个板凳,另一只手按着腰,艰难地上了楼。

  家搬完了,工人走了,雨也停了。暂时还开不了火,杨树林要带###下楼吃饭。

  ###说,你那腰行吗。

  杨树林说,怎么不行,刚才我还往楼上搬东西呢。

  ###心想,您搬的那也叫东西。

  两人下楼找饭馆。走了半天,没找着吃饭的地方。###向一个头发有点儿花白的人打听路:大爷儿,问一下,哪有饭馆啊。

  老头指着一个方向比划了半天,###没听明白,杨树林过来说,大爷儿,您再说一遍。

  老头一愣,看了看眼前的两个人,看不出是哥俩。

  老头又比划了一遍,杨树林似懂非懂,说了一句:谢谢您啊,大爷儿。然后带着###走了。

  ###问杨树林,你是不是觉得你还很年轻啊。

  杨树林说,怎么了。

  ###说,你管他叫大爷儿,人家比你大不了几岁。

  我是你儿子 第四部分(3)

  杨树林说,他看上去都快成老头了。

  ###说,你俩看上去差不多。

  杨树林说,是吗,我看上去有那么老吗。

  ###说,你不会认为你们还是两代人吧。

  杨树林听了很受打击,难道自己真的那么老了吗,刚才那个人背都有点儿驼了,脸上也有老年斑了,头发从远处看都是灰色的了,曾几何时,自己还年少轻狂,意气风发,浑身坚硬,现在却被儿子说成和他差不多,唉,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岁月不饶人啊。

  杨树林捏了捏自己的胳膊,果然没以前硬了。这个发现让他很伤感。

  从饭馆出来,太阳暴晒,街上巨热。###要吃冰棍,问杨树林吃不吃。杨树林本来不想吃,为了表现自己和###这个岁数的人一样,也吃了一根。两人一人举着一根雪人,边走边吃。###几口吃完了,杨树林嫌凉,吃得慢,被太阳一晒,雪人成了残疾人,流了一手黏汤儿。杨树林去舔,但是舔的速度没有化的快,手上越来越黏糊。###实在看不过去,说,吃根冰棍磨磨叽叽的,跟个老头儿似的。说完###觉得不妥,杨树林差不多已经是老头了,本体喻体不能是一样的。

  搬进来后,杨树林要把电视放在客厅,###没让,说杨树林看电视的时候声音太大,吵,让他放卧室,两人的卧室中间隔着客厅。杨树林说声音不大我听不见,###想,这可能也是杨树林开始衰老的标志,耳背。

  电视需要重新搜一遍台,杨树林不会,让###搜。###搜好了,没过两天,一些频道没了,杨树林又让###调,过了没几天,调好的频道又没了。居委会对此的解释是,新小区,信号不稳定。杨树林又让###调,###觉得不能这么下去,必须让杨树林独立,要不然他就像一个不会穿衣服不会吃饭的孩子,老得让家长伺候,于是教他怎么调,告诉他遥控器上按哪个键是手动搜台,哪个键是自动搜台,哪个键是微调,但是杨树林就是学不会。###说算了,以后还是我调吧,心想,孩子学不会穿衣吃饭也没办法,家长受点儿累,自认倒霉吧。可是杨树林看电视心切,有时候足球比赛看着看着突然变成一片雪花,他就着急,自己瞎调,经常把有信号的台调没了,加大了###的工作量。###说,等我回来调不行吗,你就那么着急。###拿起遥控器,趁他洗漱的工夫儿,调好了电视。杨树林进来一看,电视上有影儿了,便说了一句自以为幽默并能调节气氛的话:到底是大学生啊。

  ###下次再回家的时候,杨树林正躺床上看书,说,你回来得太及时了。###说,台又没了吧。杨树林说,现在频道多了,精神生活丰富了,也挺麻烦的。

  幸好没过多久小区的电视信号稳定了,###不用每到周末的时候就得回趟家了。

  大四毕业前,学校和电台做一期关于毕业生的节目,###被同学拉去参加。节目内容就是主持人和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互动,问一些诸如理想、职业方向、是否考研、是否出国这类的问题。最后一个问题是,大学是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哪些人给了你们较大的影响。有人说是霍金,自己日后也要投身于科学研究中,有人说是李嘉诚,自己的理想也是成为大款,有人说是学校的某个讲师,因为受女生喜爱,所以他要考研,争取留校任教。轮到###,###想,年轻的时候还受点儿港台文化和歌手影星的影响,现在觉得那帮人真就那么回事儿,教授大款科学家他觉得没什么的,仔细想了想,好像除了杨树林,想不出别的人了,于是###说,我爸。主持人问为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觉得如果非选一个人的话,只能是杨树林,并不是因为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或者被他的某种品质所感染,相反,###厌恶他的很多做法和习惯,但是,两人在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自己身上多少都会留下一些对方的印记,比如杨树林一直对当官的很有看法,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也对领导有了一种排斥。###觉得杨树林像一块磁铁,自己像一块铁,在一块久了,虽然没有变成磁铁,但也有了磁性。主持人又问,你父亲做的哪些事情影响了你。###开始回忆,在这一瞬间,他想到了很多往事,从幼儿园——大概是从那时候开始有记忆的——到现在,甚至到今天上午杨树林打电话问他工作找的怎么样了,杨树林的音容笑貌浮现在他眼前,想到这里,###声音哽咽了,他说,我想不起来了,反正我是这么认为的。

  我是你儿子 第四部分(4)

  主持人说,能不能说一说你和父亲一起生活时的情景,让我们感受一下那些温馨的场面。说着把麦克风往###跟前推了推。这个动作将###积累起来的感情淋漓尽致地释放出来,他觉得众人的注意力都在自己身上,包括现场的参与者,还有将来听这个节目的观众,于是对杨树林的那种微妙的感情莫名其妙地被释放,眼泪溢了出来,在眼眶里打转。这似乎是主持人想要的效果,出于对节目质量精益求精的要求,主持人觉得应该让###的眼泪掉下来,于是深情起来、似乎和###的心贴在一起,循循善诱:看来这位同学和父亲的感情很深厚,那么,你能不能对父亲讲几句话,或许你的父亲会收听这个节目。

  一想到杨树林会听,###积累起来感情顿时烟消云散,眼泪又像撒在海绵上的水,瞬间就不见了。

  主持人显然很失望,见###的状态也不像能回到刚才的那样了,便不再继续,开始说节目结束语。

  离开电台前,###特意询问了节目播出时间。到了播出那天,###回了家,将杨树林的半导体藏了起来,直到该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