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013预言

作品:恋栀|作者:沐砃|分类:其他小说|更新:2025-05-12 18:14:32|下载:恋栀TXT下载
  当日她抱着白风回府后,惊吓之余恍惚昏睡不起,爹爹打开第二个锦囊,上写『未至及笄,深居保安。』此后,她再无机会出门,直到日前偷溜,果真铸成大错。

  是错洁儿也不在乎,她哀求道「总之,你若不收牠,我一离家,牠準被卖到香r店。」

  展丰轻抚洁儿手腕淡疤「白风这幺重要,我怎会不收我不依的是……忘了妳,重新过我的人生。」

  「这对你我都好……」洁儿脱下手腕玉镯递给展丰「玉镯还给你,来日,齐大哥找到心爱女子,再为她戴上。」

  「在展丰心中,早认定这玉镯主人只会是洁儿妳。」展丰回握她手心及玉镯「戴着,当我陪着妳好吗」

  洁儿苦笑推拒「洁儿只能光身进g,什幺也不能带,我不想珍视的玉镯被人糟蹋。」

  洁儿离开客栈后,展丰独自坐在桌前,怔怔望着手心里的白玉镯,直至当晚将军府来轿接他回去。

  另一边差点贴出悬赏寻人告示的丞相府,府内上下议论纷纷。

  「小姐都失蹤三天了,老爷还不贴告示找人」

  「就是说啊,累得我们似无头苍蝇乱找。」

  「对外说多疼小姐都是骗人的吧」

  「这妳们就不懂了,小姐就快进g了,若是偷跑的消息传到g里,被说成抗旨,到时连老爷都有事,妳我还能在这说长道短。」

  「闭上你们的嘴,得闲嚼舌g不如出去找小姐。」

  魏丞相这些天,反覆想着爱女经历的祸福,在在应验仙人李幽所赐的锦囊,如今是否得开最后一个

  那仙者李幽亦是中土兆国人。自幼离群索居,长年深山修行,不惑之年练就看透前生后世医治病痛之天眼神手,有缘得助者口耳相传,十数年间往者不辞千里求助讨教。唯晚年好堪舆之学,四围云游,居无定所,传人极少,仅依天数点化有缘人。

  魏丞相接任宰相大位前曾是史部尚书,关于兆国兴衰亦未敢忘……

  「师父,让弟子随行照料您起居。」跪在李幽跟前是得意门生兼关门弟子章缙。

  李幽左手贴背,右掌抚鬚,抬眼观天悠悠道:「兆国气数未尽,用得上你,去吧。二十年后返回听命。」

  兆国史书记载,立国一百七十年间,天显异象,旱涝连年,王上兆衍袀忧劳成疾,国事渐倚枕边耳语,开起后g干政之端,王储间结党谋位之说不逕自走。

  李幽先人嫡传弟子章缙当时贵为镇国国师,担忧兆国难逃李师口中「两百年改朝换代」之天数。依约入山寻师求解未果,仅得故居墙上预言......

  章缙细细抹去墙灰,凝视恩师笔墨似于眼前挥动,下笔苍劲收势圆稳,祷声朗朗。

  『为求后安谨现行入夷缘生保国存更传莫眷天地留后立劫尽还复族』

  国师默读后闭眼细参寓意。炷香烟袅未尽即顶礼数拜,起身毁墙而去。

  此后十年间,兆国王上龙体日衰,明知后g与王储暗势恶斗,却已无力制止。

  章缙严守李师预言,谨守立国纲纪,清心修祷国昌,终未参与王室争斗。兆王知其忠心可依,拟遗诏时除依祖制召来右丞左将外,特请国师代笔落印。

  当兆王唸及传位皇子名讳兆祈瑊,国师沉稳複诵,挽袖直书。

  坐于国师两侧的右丞左将却躁动不安,瞠目对望。

  三年后,兆祈瑊终登大位,章缙坚辞国师,临别前荐举右丞相悬位由史部尚书魏长安接任。

  魏长安区区尚书,竟得国师主动荐举只因其为太后远房侄亲,兆王纳闷。故问:「国师,右丞相一职,总理内政百官千制,除魏卿外,可还其他属意人选」

  太后在旁听出圣上的不满,唇边的笑意瞬间收束。

  国师屈膝跪下回应:「微臣斗胆,提荐丞相职,虽应天命之势,自知有违权属,望圣上准予卸去国师一职。」

  「国师言重,既是顺应天命,朕明白。卸职一事,休再提起。起身回话。」

  章缙起身朝圣上又作一揖「臣蒙先帝及圣上厚爱,自当竭力报国,为祈新主昌运绵延,请容微臣寻觅适者,继己之位续效皇命。」

  太后见章缙执意请辞,便开口「国师可是担忧新主罢黜旧臣」

  张缙再次跪下,急道「天地为鉴,臣从未有此想法,圣上乃真命天子,举措皆应天示,非关私情。」

  圣上听毕笑应:「好一个应天示非私情,朕会谨记国师及母后教诲,静听天机待其成,起身退下吧。」

  章缙荐举右丞所言之天命,亦是源自恩师李幽。因其仙逝前最后指点的有缘人即是魏长安。

  那年国难当头,魏长安却终日心繫染病十岁幼女,四处求医而疏于政事。因他愧疚爱女不足七岁即随他移居邪瘴出名的秖地,暗地进行奉派考察邻国史料。女娃八岁时左肩遭怪虫叮咬后伤口溃烂不癒,反覆发寒发热,隔月秖国竟为兆国覆灭,魏长安回乡后带女遍访名医数月,终得传闻神医秘方,于家厅苦劝哭闹拒服汤药的幼女开口。

  一位自称李幽之人忽登大堂,那人形瘦颖长步履轻盈,鹤髮白衣面色红润,开口便说此药下肚其女必死无疑。

  此话一出惊得魏长安当场摔落汤碗,接着李幽缓缓道出女娃姓名生辰家世病因,并将其大掌腾空覆于其伤口足半时辰,女娃如如不动忽睡忽醒,脸色由青转红再转白,最后笑着伸出小手抓着先人大掌。

  魏长安起身欲跪地称谢,却感双膝僵直,眼前李幽微笑不语,一手轻抚长鬚,另手伸抬至魏长安前,示意他取走掌心三锦囊。魏长安接过锦囊凝视片刻,再抬头时李幽已无蹤影。

  魏长安怎也料想不到,手中的三个锦囊中的预言,牵动着未来十数年间兆秖两国万计苍生之命运。担心爱女安危的她,只视仙人为神医,锦囊为解药,匆匆解开囊身绣有壹字的锦绳。

  里头有一两指宽型的鸢型晶石,昏暗处仍隐现内蕴深红泛紫,光下翻转周身菱角折s着深浅金亮耀眼光泽。

  魏长安转着晶石思索着理不出的熟悉感,再度端详发现晶石上下尖端各有1细小凹槽,该是曾镶嵌于器物上的宝石,极可能为祭祀礼器之用。他心念一转,不如请国师章缙鉴定。

  在起程路上,怀抱希望的魏长安终能定心细想,这才惊觉那仙人李幽不正是国师的师父,而那晶石他肯定见过。它并非兆国中土产物,是镶嵌在秖国祭典圣杖上宝石之一,当时虽然隔着数十尺的距离仰望,但那晶石受祭司祷词感应,令天地风云变色的金紫红光同样震摄人心。

  风尘僕僕的魏长安在国师府前厅坐定,福泰的他举袖擦着夏日午后赶路而热出的额角汗水,等着章缙接见。

  原本章缙不顶乐意接见魏尚书的,自新王登基平内乱除外患,在在都超过预想,以致心力交瘁,实在无暇招呼王室以外的文武百官。

  如今他唯想参透恩师预言末两句「更传莫眷天地留后立劫尽还复族」。听到有人带来恩师的消息,哪怕是招摇撞骗的市井小民,他也得见上一见。

  「国师,您师父李仙人所赐的就是这锦囊,请您过目。」章缙看了眼锦囊,立即用双手恭敬接至眼前,抚触着上头熟悉的字迹。

  章缙身边也有数个类似的锦囊,立辨真实的他未有解囊动作,反问魏长安道:「恩师交给你锦囊后,有无交代其他」

  魏长安摇摇头,大略讲述起李幽现身始末。章缙听毕起身,将锦囊交还魏长安,说是恩师天机终需有缘人自行参透。魏长安见国师不愿帮忙,慌乱起身解开锦囊及忙翻出晶石给章缙看。

  「国师,至少帮在下看看这晶石为何物吧,小女靠它救命吶。」

  章缙拜李幽门下十三年之久,见多了因缘巧合,深信顺应天理,不忮不求。当下也不再坚持,回坐接过晶石握于左掌心,顷刻上移至眉心前一吋,接着闭眼唇齿震动,默念咒语。

  魏长安不敢惊扰国师,望着那晶石由其指缝流洩出幻彩异光,竟回想起身处秖国时记载过的种种奇幻巫术,不禁毛耸寒慄。于是收回视线,想着把锦囊袋内外翻正,这才得见内面写有1排图画般小字。

  秖国文字魏长安先试读其音,跟着译其义为「回、主、病、全」

  而此时,章缙重睁双眼,似神游了数年回魂,脸色青白,晶石也收束光芒。魏长安见状好奇却也不敢多问,收袋晶石后,便开始叙述刚发现的文字与揣测。

  章缙听着又好似没听,待魏长安话尽,只淡淡说道:「魏大人,有恩师提点,令嫒定能逢凶化吉。」跟着又语带玄机感叹道:「天地不仁,即是苦了中间人,所为何哉,了悟于归。」

  隔月,魏长安果真在章缙荐举下,坐上悬空已久的右丞相位,更匪夷所思的是,王上推行的新制出奇顺当,犹如风行草偃。一向善战的上大将军也少见附和休养生息以蓄国力。

  国泰民安的祥和气氛中,最高兴的该属八月中秋佳节正逢五十寿宴的魏太后。从后g斗争失利开始,先是被陷罪拔去皇后头衔,嫡子甫立为太子即奉派挂帅出战,险些丧命。左右两派贵妃扶植的皇子朋党,更趁先皇病重昏迷之际各自领军逼g。若非国师先知先觉,布署禁卫j兵镇守皇g,与死里逃生的太子里应外合歼灭叛党,登基后大刀阔斧斩去朋党余孽,扫除外患。今日又岂能开创此等太平盛世。

  母凭子贵此话不假,但太后更相信命数,当她得知章缙有意辞去国师,不免担忧少了天佑之力,兆国国运将生变数。如今接任国师的人选虽是章缙得意门生,但其归化身分总令太后担忧不忠。

  倒是否极泰来的圣上怀开阔,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广设各式专项官职,如换血般大量徵招进用才志之士。

  中秋前夕,王g张罗着太后寿宴,走马上任不满三月的魏右丞,準备依前国师章缙所示,带着幺女进g向皇太后祝寿,并将锦囊中的晶石交给为洁儿施药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