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23章

作品:幸福有多远|作者:冰点沸点|分类:其他小说|更新:2025-05-12 19:48:45|下载:幸福有多远TXT下载
  临终时母亲的心愿

  小时候我妈妈出去参加活动,回来时总是给我们带回两个面包。那会儿的面包也是稀罕物。是参加活动者的加餐,她舍不得吃。等我长大以后,一想起那么多人都在吃面包,只有她干瞪眼地看着,我就很心酸。我想,即使我把天下最好的面包全都买给妈妈,也抵不上她带回来的那两个!这就是我对母爱的诠释。如果能够对母爱做一些补偿,如果再给我一些时间,我真希望能够为母亲再多做点什么。哪怕是为她受罪吃苦,我都愿意。

  我妈妈的最后心愿就是死在家里。她对我说,我就一个儿子,对我怎么样你也知道。你的三个姐姐就是有心留我,可是,她们有孩子,你姐夫们也胆小害怕死人,我不能死到她们家里去。我反复想了想,只有你那里是我的归宿,可不知道小王嫌弃不嫌弃?我说,妈,甭管他嫌弃不嫌弃,要嫌弃,就离婚!我就不信我自己承担不了你!当初我怎么承担我爸爸的,今天我就怎么承担你。我要让你干干净净体面地走。于是,我把这话原原本本地和我爱人说了。他说,你怎么这么看我?你不怕,我大老爷们怕什么?于是,我们把她接来,雇了保姆。他对保姆说,你什么都不用管,只要把老太太伺候好了就成。如果老太太身上有臭味,或者老太太对你不满意,我就辞退你。他并没有因为我对他说了那样的话生气,还挺佩服我的。如果他自私,当时为这个跟我离婚,我绝对不后悔。我妈妈死了,我连死都不怕了,还怕什么离婚?正是我的坚决态度,使他和保姆对我妈妈特别好。

  临死的人身上都有气味,何况我妈妈得的是子宫癌。可是,自从来了以后,一点气味都没有。我和保姆每天给她洗几次。虽然我妈妈已经不能吃饭了,可是,我们总是把餐桌摆在她床前吃饭。守着她,让她感觉我们爱她,一点都不嫌弃。我爱人挺爱干净的,可是,为了给我母亲最后的尊严,他每天都和我、保姆一起守着妈妈吃饭。等星期天大家来了,我姐姐要求在门厅吃,因为,我姐夫不愿意守着。我说,我老公能做到的,他为什么不能?嫌弃就回家吃去!我那时候简直疯了。

  就在母亲临死前的两天,她说她想大便,可是,她太虚弱了,已经没有排便的劲。我们几次把便盆放在她身子底下,又几次抽出来。她痛苦的呻吟声像一根根利刃划在我心上。我说,让我帮您抠出来吧?她摇头,她知道我坐在轮椅上不方便。我说,我行。她还是摇头。我让保姆帮我把她身子底下铺上一次性纸床单,和二姐俩人轮流趴在床沿为她一点一点地抠大便。保姆几次想帮我,我谢绝了。我感觉,这是我最后的机会,也许,以后再想这么伺候她都没有机会了。果然,隔了一天,她咽气了。每当我想她、思念她的时候,这件事情就能够抚平心里的一些愧疚,感觉安慰很多。

  让我欢喜让我忧的宝贝

  女儿说她信基督教,离家门不远的地方就有一座教堂,除了没受洗礼,其他所有的全做过。家庭分裂的悲剧,在她的心中已经投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她试图在宗教中找平衡,但在当今这个喧嚣动荡的社会中,一个年轻的女孩儿,是根本无力抵挡来自各方面的诱惑的。

  我喜欢天蓝色,它代表自由,我珍视自由胜过其他;我也喜欢绿色,它代表生命,因为我曾经和死亡做过吻别。我理解,生命只有在蓝天中自由地飞翔,才有它存在的意义,否则,就是一具空壳。离婚后,我再没对婚姻抱过幻想,除了前面谈过的不具备诸多条件外,还有一个我认为很关键的原因——怕失去自由。残疾与健全本身就是对立的,当这对立体结合到一起,并能够长期稳定,势必要能够做到相互妥协。事实上,残疾的本身就需要你付出代价和妥协来弥补,可我做不到,我把妥协偏执地理解为是自由的付出。肌体残疾的本身,使你无法真正与健全者讲什么人格意义上的平等,这是不争的事实。

  一切为了女儿

  其实,讲自由也是相对意义上的,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我在前面谈到过,离婚后很愿意同前妻保持一种朋友式的关系,毕竟致残前,我们曾有过一段感情融洽的美好时光,这是做朋友的基础;当分裂的悲剧已无可挽回时,朋友的关系至少能够弥补孩子心灵上所丧失的一点爱,这是做朋友的目的;孩子在成长时期,更需要来自父母双方的关爱和教育,这是做朋友的需求。应该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双方都做了不少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我们却越来越陌生,直到今天这样的结局。这种结局,使我感到自由被人无情地剥夺了。当我有要事急需与女儿商谈的时候,不得不让护理员拨通女儿家的电话,如果是她妈妈接的,护理员就要撒谎说是打错了电话,如果是女儿接的,她妈妈又在家,我就得简洁地只说不问,最好是迅雷不及掩耳。这种境遇,何止是自由的丧失,连自尊也没了,可我依然还是妥协了,一切都为了女儿。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妹夫家的一对远亲。夫妻俩过不到一起,但为了孩子,却不去离婚,双方在外,都有自己的情人,互不干涉。这虽说是一种畸形的婚姻,但比起我来,人家也算是自由的天使了。

  可怜可爱的女儿

  我女儿对她妈妈的态度确如你所描述的那般,她甚至在去年和我聊天时,就曾“诬陷”她妈妈是更年期,但从总体上我感觉女儿还是很懂事的,她与妈妈的对立情绪并没那么尖锐,她爱她的妈妈,有时让我感到“嫉妒”。今年她妈妈过生日前,她就曾发来邮件征询我的意见,送什么样的礼物合适?我敢说,她至今也不知道我的生日,因为没人告诉过她。事隔不久,父亲节那天,我正好在网上碰到她,她向我祝贺,我有些“不平地发难”:“就想着给你妈过生日,还记着你爸爸呀?”她连连道歉,不一会儿给我发过来两个贺卡。女儿真的很可怜,尽管她从没正面诉过苦。今年六一,她发来一个秀卡,说她真想过一个圆满的儿童节!我明白,她这是怀念自己的童年,那童年的儿童节,距今已经有近15年了。看着秀卡上那个喊着妈妈和爸爸的幸福孩子,我的心像针刺一般。在回复信中我这样写道:“你曾经有过幸福的童年,当然也就有过幸福的六一儿童节。在爸妈眼里,你永远是孩子,我们会永远给你过节。虽然不幸把亲情的爱在形式上一分为二,但有幸的是,你又努力地把这份爱在内容上合二为一,因此,你既不缺父爱,也不缺母爱,爸爸真的很感激你!”几天前,女儿到她姑夫的照相馆拍了一套艺术照,那效果好得人人都说是哪位电影明星,自然她美得嘴都合不拢了,这个年龄的女孩子不都是这样嘛。我让她把从小时候100天到现在的照片选一些效果好的,托朋友给她做一张vcd影集光盘,光盘的背景音乐,我原打算选几首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可女儿说要自己选,我没有想到她会那样认真地做这件事,所选的歌曲真可谓意味深长。按照影集的排序,分为童年、少年和青年,她选了三首歌曲。

  童年部分选了赵薇的《拨浪鼓》:直到现在我才知道什么是爸爸说的甜蜜的负担/天晴朗那花儿朵朵绽放/闻花香我想起年幼时光/……彩虹桥路弯弯牵着手儿不怕摔/爸爸说你们是甜蜜的负担。

  少年部分选了伊能静的《流浪的小孩》:应该要往哪里走找到一个地方属于我/不需要勉强虚伪心像风一样自由/告别青涩和无知不希望自己变得太成熟/成人的谎言太多梦也渐渐被现实夺走/我要出去走一走年少的心有勇气追求/……流浪的小孩泪为自己流/流浪的小孩笑发自心中……

  青年部分选了羽泉的《最美》:baby为了这次约会/昨夜我无法安然入睡/准备了十二朵玫瑰/每一朵都像你那样美/无声无息不知不觉让我追随/baby这次动了情/彷徨失措我不后悔/……你在我眼中是最美……

  女儿是让我幸福的宝贝

  现在,我很在乎女儿。有一次,竟情绪失控,做了一件很不理智的错事。为了写这篇东西,为了证明前妻剥夺我和女儿往来的自由,我与女儿在网上有目的地聊了两个小时的天。事后想来,这种证明真是完全没必要的,可以这样讲,几乎天下所有离异子女探视受阻的原因都是大同小异的。即便为了证明这一点,如果适可而止也就罢了,可我又忍不住地做了一通任人皆知毫无意义的辩解。这是我在同前妻的关系史上,所做的一件事后恨不得抽自己一顿大嘴巴的傻事,这也是我第一次违背自己的做人准则,它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了我女儿写了那篇非常伤感的随笔《请给我一点爱》。我会汲取教训的,这是惟一的一次,也是最后的一次。

  与女儿的交流是件很幸福的事,她说她信基督教,离家门不远的地方就有一座教堂,除了没受洗礼,其他所有的全做过。我问她为什么要信基督?她说基督教宣扬爱,能净化人的心灵。这一点我肯定了她。虽然我是个无神论者,但我很理解信仰宗教的人,甚至有时很羡慕他们。因为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在种种的磨难面前,当原有的信仰被摧毁后,我们就好像站在了荒漠之中,没有了一种精神的依托,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女儿信仰基督,没什么不好,如果能做个像林巧稚那样的基督徒,倒是天大的福分了!只可惜,女儿的信仰连个准信仰的水平都没达到,我送了她一本中英文对照本的《圣经》,并相约她要讨论这方面的问题,最终,我们还是没有讨论起来,原因很简单,她掌握的那点知识还少得可怜。但我多少能感觉到,家庭的分裂悲剧,在她的心中已经投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她试图在宗教中找平衡。但在当今这个喧嚣动荡的社会中,一个年轻的女孩儿,是根本无力抵挡来自各方面的诱惑的。她要买手机,一个月的通话费就能干掉二百多;她要上网,追星追上了安妮宝贝;听说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将在人艺演出,就有点按捺不住;可你说《切·格瓦拉》的话剧也不错,她轻蔑道:“他们反,已经是时代的落伍者,比尔·盖茨才是当代的英雄”;她还要时常地与同学、同事开party,眼见着囊中羞涩也要充大头。——这,就是我的宝贝女儿,让我喜欢让我忧!

  悲喜人生

  12年前的6月12日我蒙难摔瘫;11年前的6月12日我与妻离婚;10年前的6月12日我第一次给热恋中的女孩过她27岁生日;9年前的6月12日我第一篇小说处女作发表。人生苦短,福祸难料,幸福的陶醉总是一时的,前途光明,道路还曲折。

  爱是美丽的流星雨

  今天,一位坐轮椅的残友问我看没看凌晨的狮子座流星雨,他说他看到了,是隔窗而看的。我很是后悔,因为我从小就是个天文迷,三年前因为误报了时间,使不少为避开城内污染,大半夜跑到远郊去观看流星雨的人空欢喜了一场。那次,我凌晨一点开始上网,直到三点半,才先后挤进紫金山天文台和北京天文馆的网站,却都被告知已经人满为患,不能再进入了。这次,我不大相信那预报,却着实错过了三十三年才莅临一次的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