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 15 章节

作品:花吻在上全集|作者:未知|分类:辣文肉文|更新:2025-05-12 23:20:15|下载:花吻在上全集TXT下载
  路上,有些学生视若无睹地漫步。

  秋风习习,枝叶在树林里摇摆,空气中散发空气中散发出一丝丝凉意。

  我们顺着林间小路前行,我们无心欣赏果园的景色,试图横穿果树林。

  “老乡,我是来请你出山的!”

  “此话怎讲”

  “是想让你协助我们一起抓好学生会的工作。”

  “可是我对你们学生会的情况一无所知呀”

  我感觉有点突然,便睁大自己的眼睛问。看出我吃惊的样子,他解释着说:“学生会对我们工科院校来说,是不很起眼的,但是它还是要我们用心去做:组织学校的活动,办校刊,编排文艺活动等,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这需要有组织能力,有专长和学识的人去参与。”

  我们一边走路,他一边向我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会工作的分工细节。

  我的心开始动摇了,便打断他的话说:“你认为我能胜任学生会那样工作呢”

  他看着我认真的样子,便说:“你的写作能力很强,在办公室工作是能够胜任的。”

  我谦虚地回答说:“老大哥,你过奖了,其实我写点东西可以,要说组织能力,就不能让人恭维了!”

  “你就别过谦了,我已向学生会提议,让你做秘书,经过一段时间,你一定会胜任的!”他鼓励我说。

  “那以后希望你多指教哟!”

  “我们一定会支持和帮助你的。”

  听他这么说,我感到眼前一亮,精神也为之一振。

  他接着说:“其实,起草文件很简单,按照一定的格式,将学生会的工作安排和决定填写清楚就可以了,我们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要让你去做:就是让你协助团委,策划校刊《喷博》杂志。”

  继而,他拍了一下我的肩膀说:“我们一起好好干吧,将来会有所作为的。”

  三十六

  三十六

  学生会设立在一撞三层的办公大楼里一楼两间办公室里面。办公大楼前有一片隔着铁拦栅的绿化隔离带,里面花香四溢,绿草青青;楼后是一片茂密的树林,此间环境优美,风景秀丽。

  包括我在内,学生会共有七个成员,除了文艺部长是女的外;其余都是男性,每个人都是各系、各专业里挑选出来的班干部,均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与专业特长。

  学生会改组后的第一次会议由主席高小华主持。他中等身材,西装笔挺,戴有一副近视眼镜,气度不凡。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具有一种天性的震慑与号召力,他声音洪亮,口齿伶俐,滔滔不绝的讲演让人无与伦比。

  与会期间,他从《校学生会章程》谈起,再到学生会的状况,工作重点及目标,始终在一种轻松,热情洋溢的气氛中进行着。他才思敏捷,讲话井井有条,他对我们的工作安排有条不紊。就象一团面粉,在一个大师傅的手里,熟练地变成一碗热气腾腾的兰州拉面一样简单流畅。

  通过这次会议,我对这个很有才华的老大哥无比崇拜,并试图从他的言行中吸取有用的精髓。

  由此看来,我对学生会秘书这项工作还是很满意的,我几乎一字不漏地记录下了他的谈话内容。经过整理,成为我有生以来起草的第一份学生会文件,我以不同的方式设想着这文件散发到同学们手里的情景,我将自豪地对他们说:“这是我写的!”

  然而,这样司空见惯的东西,在同学们手里还不如一张草稿纸那样实惠,我对自己的成就不被人认可感到惭愧了。

  校学生会全体成员,在学校大门口照的一张全家幅,至今一直保存在我那本发黄的像册里,它是我大学时代的骄傲,我每每带着一种无尚的荣耀翻开它时,都情不自禁地回味那段和大家在一起工作时候没有报酬的幸福时光。

  在团委、学生会的倡导和共同努力下,我校第一部校刊《喷博》杂志,在紧张的筹备过程中。

  几天后,我将最后一篇校对稿件交给主编陈兴林手里,然后一起将样刊的装订成册的时候我们的心情无比激动。

  “校刊明天就可以印刷了,一起出去庆祝一下”他高兴地握着我的手说。

  “这是应该的,不知道我们以什么方式庆祝”我问。

  “要不,出去喝一杯”

  我摸了摸自己囊中羞涩的口袋,很难为情地说:“我看今天就算了,还是改天吧!”

  “为什么”

  “没,没什么,只是不方便!”

  他看出我的心思,爽快地说:“别推辞了,今天由我请客!”

  他将我从办公室里的凳子上拉起来说:“走吧!”

  我便随他走出了校门。

  他个头与我一般高,显得有点胖,戴着近视镜,很有书生气。他是从湖北省武汉考来的学生,生活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由于受父母亲的影响,学识渊博,为人和蔼,处处礼貌待客,深受老师的喜爱。

  然而,他不是班干部,无缘进学生会圈子,是团委和学生会招聘来,负责《喷博》杂志编辑工作的主编。我便理所当然地成了这杂志的副主编!

  我们在一家挤满了食客的小饭馆坐定后,老板笑容可掬地来到我们跟前,递给我们一本菜谱。陈兴林随意点了几个菜后,交到我手里:“你看喜欢吃什么东西,尽量点,千万不要为我节约”

  “够了,吃不完很浪费的!”我说。

  “那好,我们喝点什么酒”

  “啤酒!”

  他将菜单还给老板说:“先来两瓶黄河啤酒,菜上快点!”

  老板高兴地将菜单交到厨房后,给我们摆了两副碗筷和两个玻璃杯:“二位慢用,需要什么请尽管吩咐。”

  他始终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让人感到特别亲切。

  “你别看这个饭馆很小,生意却很兴隆!”,他向我介绍这间饭馆的情况,看来他是这里的常客。

  “你知道人的生财之道是什么吗”他接着问我。

  “不知道是什么呢”

  “诚恳待人,与人为善,和气生财!”

  他摆出一副很懂生意经的样子。

  待菜上齐之后,我们各自往杯子里边斟满啤酒,然后举杯共饮。

  “你知道我为什么将你写的《十五的月亮》放在校刊首要位置”乘借酒兴他问我。

  “不知道,该不是给我开绿灯吧!”

  “你错了,是你的文笔流畅,故事情节感人。你以‘中越自卫还击战’中一对新婚夫妇的爱情故事为背景:丈夫战死疆场,妻子空对十五的圆月痛不欲生。它如实地再现了战争年代中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将人性的情爱与战争融为一体,深刻地再现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不得不发人深思。”

  我感慨地说:“战争是残酷的,它让多少人离失所,让和睦的家庭妻离子散。然而,战争可以终结一个时代的统治,它无法抹去战士们鲜红的血迹。”

  “所以,人类希望和平,不需要战争!”,他举杯向我祝贺说:“我认为你这篇文章一定会在校园里引起争议的!”

  “承蒙你的夸奖!”,说完,我们碰杯欢庆。

  那天我们破天荒地喝了不少的酒,我们把所有喜悦的心情,都凝集在大家共同用心血浇灌出来的《喷博》校刊上。我们的友谊也逐渐加深!

  校刊《喷博》杂志印刷出来之后,如期在同学中间传开了,我的《十五的月亮》果真迎来了很好的评价。

  没过几天,我的一首小诗《两棵树》也被编辑部采纳,站立在教学大楼前的一排玻璃框板报里边:

  两棵树

  孤零零地站在

  贫瘠的山丘守候那

  一望无际的草原

  嘴对嘴的倾诉

  根与根的交融

  粗壮的树干上

  枝叶枯黄

  久久地凝视对方

  那张饱经风霜的脸

  讲述草原血雨睲风的历史

  看得见草原上碧绿的清草

  听得见成群结队的牛羊欢呼

  望得见朦胧的村庄上

  燃放着的缕缕轻烟

  两棵树

  慢慢地靠拢

  并肩走过的日子

  凝聚成如诉如泣的恋歌电子站

  三十七

  三十七

  果树园里的苹果熟透了,红橙橙地挂满枝头。

  堂弟金刚庆来信说他在六老表的帮助下,顺利地进入到了县重点中学,并表示自己一定要通过一年的努力考上大学。金城商学院的王静波来信说:他们这学期的学习较忙,宿舍里边除了她和段丽萍没有谈朋友以外,其余的都各自找到了自己的对象,夏梅正如火如荼地品尝着爱情的甜蜜。她很尊重和我们宿舍建立“友好宿舍”来的那段友谊,希望在适当的情况下来我们宿舍拜访。

  我们宿舍的叶兵正全心全意

  第7部分

  快捷c作:按键盘上方向键←或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ener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可回到本页顶部!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quo;收藏到我的浏览器&quo;功能和&quo;加入书签&quo;功能!我们宿舍的叶兵正全心全意地与周伟谈恋爱,再也没有与军区总院的护士小姐陈红书信往来。自此,学校又多了他和周伟形影不离的身影。其他几个室友则按部就搬地在学校里平静地学习和生活着。我由于学生会工作的原因,很少回宿舍看书。

  时光飞逝,初冬的脚步逐渐临近。秋风席卷下的尘土在校园的上空飞舞;粗壮的树枝上投落着片片黄叶,杂乱地散落在校园的林荫道上。

  一天下午,我正往校学生会办公室路上走,突然听见后面有人叫我。

  “你的信!”,姜峰喘着粗气想我跑来,说:“你小子真成了大忙人了,白天连影子都看不到!”

  “哪里,我又不是大人物,有什么不好找的”我笑着问:“信是从哪里发来的”。

  他把信和一张二百元的汇款单交到我的手里,说:“你看了不就知道了吗”

  我接过信,按照信封的地址看了老半天,脱口而出:“呀,可能是我哥从林城寄来的!”

  “我可从来没有听你说过你有个哥在林城呀”他惊异地问。

  “我哥与我已经有两年多失去了联系,我对他的情况一无所知,所以没有向你提及他!”

  我一边回答他的问话,一边将信拆开:

  亲爱的弟弟:

  我们在家一别,又是两年多的光景。在得知你考上大学的消息后,我为你高兴了好一阵子,你给我们的家庭带来了荣耀,我无数次地为你祈祷过。

  然而,为兄在外漂流,对你在经济上无能为力感到愧疚,我时常回味着我们在一起度过的十多年那段美好的时光。

  你知道,我是因为婚姻不幸才离家出走的。在外生活的两年时间里,我的生活是很艰苦的,在我来到林城的时候几乎身无分文。后来,在一个朋友的帮助下,做起了提着蓝子偷偷摸摸地在火车上卖水果的生意,经常在火车上被值勤人员象狗一样的追赶,跑快了万事大吉,跑慢了水果全部被没收。

  我经常在火车站候车室里席地而坐到天亮,在饥寒交迫的生活中苟取偷生,时常在朝不保夕的生活中挣扎,人海茫茫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走到尽头。

  然而,天无绝人之路,人有时来运转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在火车站调度室工作的一个老乡,在他的帮助下,我承包了站台上买食品的两辆推车,该食品供火车停站时南来白往的旅客享用。

  现在,我的生活也开始稳定下来,经济上也有了好转,总希望自己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你提供点帮助,好让你顺利度过大学四年的时光。

  我每月暂寄两百元生活费给你,如果有什么困难,请写信告诉我,我急切希望得到你的回信!

  你的哥哥庆书执笔

  看完信后,我的眼睛里布满泪水,脑海里立即浮现出我和他在一起的生活情景:

  他比我年长十岁,在我们兄妹之中排行老大。小时候,他既象大哥,又象父母一样照顾我,为了我的学业他作出过不少的牺牲,吃了不少的苦。

  然而,他的婚姻是不幸的,结婚不久就和我们分了家,为了躲避嫂嫂无休止的纠缠,他在我考上大学的头一年,便离家出走了。

  二百元一个月的生活费对我这个只靠十六元助学金生活的人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这样的条件,在当时的大学生中还是为数不多的。

  “你哥在信里边说些什么”姜峰关切地问。

  “他说以后每月给我按时寄来两百元生活费!”

  “那你以后就成了我们宿舍的款爷了”

  “其实,我觉得不好意思用他辛辛苦苦挣来的钱。”

  “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兄弟又不是外人”

  “那你是花谁的钱呢”

  “当然是我的父母亲呀,他们是双职工,我还有个弟弟在上高中,我觉得他们每月给我的一百元钱生活费够紧张的了!”

  他是第一次向我吐露了自己家庭的一些情况。

  说实话,进校以来他对我的帮助不少,在我生活拮据的时候,他伸出过援助之手,有时候还替我无偿地买菜买饭,没想到他的生活条件也不是很好的。

  我总想有个适当的机会报答这位难兄难弟。于是,我将手里的汇款单扬了一下,说:“今天晚上我请你吃饭!”

  他爽快地答应了。

  “有钱的感觉真好!”我想。

  三十八

  三十八

  吃过晚饭,我们从七里河区铁路文化宫繁华的街道上往学校回走。

  姜峰身穿一身黑色西服,显得非常英俊潇洒,和我穿的那件皱巴巴的黄色中山装相比,简直是大相径庭。眼前不时有一群打扮入时的男男女女从我们身边穿过。

  我们默默地行走了好一阵子。突然,他上前替我理了理衣领,直言不讳地说道:“你现在已经是学校一个公众人物了,我觉得你在着装方面应该有所讲究!”

  我虽然在他面前有点自残形秽,但还是为自己辩驳道:“我的条件不好是众所周知的,穿着打扮朴素点是可以理解的呀”

  他皱了一下眉头,认真地告诉我说:“朴素固然是一种传统美德,但是对一个处处抛头露面的人来说,着装不仅仅代表自己的形象,它还代表一个团体的声誉,你身为学生会成员和班干部,参加活动时难道没有一点感慨吗”

  我觉得他的话有道理,便问:“你认为我该怎么打扮呢”

  “用你哥哥寄来的钱先去买一套衣服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