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2章

作品:自杀未遂|作者:若三|分类:其他小说|更新:2025-05-13 00:09:01|下载:自杀未遂TXT下载
  觉绕到目的地,无论在哪都一样。

  就好像地图一直都在她的脑子里,但你问她,她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种高级住宅区,说白了就一个字:空。路上到处都没人,偶尔会看到停泊着的车子,长长的车道。鉴于大部分人没时间走这么长的路,这里的人都以车代步,所以早上上学的时候车子一定大排长龙。

  我有气无力地说着这一段废话的时候,九晴冷笑,“这个还需要推理?”

  “我没有推理,我只是很闲。”我吐槽了一下无聊的生活。

  电梯到了。

  地板和电梯里的四面镜子一样亮,我们走进去。再次开门,绕到门前。这栋大楼的电梯大堂很窄,如果是骨架大一点的人,可能还转不过身。和室内的宽大截然相反。

  谢女士开门,她穿着家常服,浅口高跟鞋。我说:“打扰了。”

  她点头,没有黑眼圈和泪痕,化了一点点妆,只是最基本的。“请进。”

  就和在死者回忆里看到的那样,屋里很大,明亮,干净,宽敞。一进屋,九晴就开始到处飘。她一样一样东西尝试,手碰到一样东西,空气里就开始播放影片,是和那一段物件相关的回忆。

  但有一些回忆,就像锁上了那样,打不开。九晴说过,当死者或者死者家属,不希望那段记忆被别人看到的时候,我们就看不到了。如果要认真又严格地解释这个设定的话,那是因为九晴的能力,首先要碰到死者的生命线才会开启,所以基本上,也和死者的灵魂,有一定程度的关联。

  不过那是她的事情。

  我说,“谢女士不怎么呆在家里?”

  我开始找一些无所谓的话题来填这段路上的空白,一边观察着路上的环境。屋子里很干净,是保姆收拾的那种干净,浴室里是两人的牙刷和嗽口杯,毛巾很柔软,就和死者的睡衣一样。

  明镜住的环境很好——资优儿童比寻常人敏感,他们会觉得衣服特别粗糙,或者嫌弃别的旁人习惯了的细节。那种高度敏感的人,一般都会讨厌在草地上打滚,因为感觉很脏很黏很湿。

  谢女士承认,一切理所当然,“我要上班。”

  但是她很用心,或者至少请了一个用心的保姆。我想了想,“我猜,你看过不少和资优儿童相关的书?”

  大多数人都会这样。她点头,她有一头顺滑的长发,染成黑色,已有白发,她说道:“我要照顾女儿。”

  在她看来,似乎没有炫耀,也没有自责。我们一路走来,最终走到了明镜的房间。她的房间很大,没什么卡通之类的东西,简洁,墙上挂着一幅画,仔细看,是一幅荷花池。

  屋子里的颜色不极端,浅灰浅蓝浅棕,家具大多都是原木,桌角有防撞的那种胶贴着,就算撞到也不会太痛。没有地毯。唯一一张书桌,还有书架。收拾得很干净,一目了然。

  书桌上的东西却不少,大大的桌上放了不少杂物。角落里摆着一个抽屉,它有四层。我一一拉开,在底层发现了一只似乎是压干的青草折叠而成的蟋蟀,还有一些彩色的竹签,几颗玻璃珠,像是小孩子小时候会玩的东西。

  旁边还摆着一本书,翻开书页发现了枫叶做成的书签,似乎是真的。我将书合上,听见谢女士在身后说道:“明镜不让别人碰她桌上的东西,一碰她就不开心了。”

  “从来没人碰过吗?”

  “没有。”

  我还在看。明镜的玩具很罕有,我小时候从来没有玩过那样的东西。我蹲下来,拉开抽屉。抽屉里有几本作业,似乎是明镜以前读小学时候的,被摆在这里留念。所有作业上的名字都被擦掉了,我打开其中一本。字迹端正,字体接口都没有破。

  我继续翻书桌和书架。很快翻到了一本笔记,我掀开看。这本笔记上的所有笔迹,比较像个十三岁的孩子。一直翻,接着我翻到了很极端的一页。

  一整页都是“为什么?”

  对,这三个字,写了整整一页。好像一个人在最绝望的时候,发出来的求救哀号。我抬起头来看谢女士,她的眼神有一刻闪缩,仿佛心虚。接着她礼貌地开口,“那是明镜的笔记……怎么了么?”她问。

  我摇头,“没什么,只是它有点特别。”我不知道。

  这个世界上的绝大部分问题,你都只能说一句“不知道”。我低头看笔记,那像是一个无比绝望的人,在现实留下的唯一记号。

  我合上笔记本,问了一句“这个可以带走么?”

  谢女士凝视了笔记本一会儿,没有问问题,就说了可以。然后,她开始回忆关于明镜的一切。我默默地听着,明镜和上一次案件的死者不一样,她没有上网的习惯,虽然玩手机,但手机里的应用程式并不多。

  她最喜欢的是数学,分数也还不错,前阵子高中组织到外地交流,她也跟着去了。谢女士不是个严苛的母亲,甚至可以说是温柔,她不太在家里,但却很关心明镜生活的细节。

  说到最后,她问了一个问题:“查到现在,明镜的死,有头绪么?”

  她望着我,目光如许,像是上一桩案子里的林先生。悲伤,但又带着一点点着急。良久,她望着远处笑了笑,有点凄楚,“我一直以为,她在学校里过得不错……但你说过,她没被人排挤。”

  对,这是真的。

  “我常常在想,是不是我做得不够好?”

  “……不,还好。”

  我继续翻书架里的书。很快就翻完了,里头没有什么字条,也没有什么照片。我还是没有找到那本童话书。九晴说过,‘回忆’是不会标明时间顺序的,我也不知道那本书到底是不是不见了,或者是送给别人了。

  我回头,决定问一问,免得自己走错了路,或许那本书其实半点不重要。“谢女士,你有没有看到过一本故事书?”

  她抬头,眼神疑惑,仿佛在询问原因。我说:“爱丽丝梦游仙境。”

  她仔细地回忆了一下,视线忽然有点惊慌不安。那些人说眼睛是灵魂之窗是有理由的,因为你看一个人的眼神几乎说明了那时候你自己的处境,还有你的情绪。但我很难从一个眼神判定她到底是不是说了谎——这太难了,又不是读心。

  最终她摇头,“没,”先是短促的一句回答,随后是一句强调:“我当然没有看到过。”

  我沉默片刻,确定先把这段回忆收起,先不要想这么多。

  最终我们告辞的时候,还是什么都没有查到。我清点了一下手里的东西:书包、文具盒、笔记本……为什么都是和书有关的?

  某些恐怖游戏,很喜欢拿日记来做线索——但那是因为,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文字是唯一一种,说明了当时人心境的东西。

  九晴表示:“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