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水师的十万先锋四十艘战船,到现在只剩下是十七艘巨舰没有被点燃,还能够在船上奋战的不到八百人,但在他们身后有更多的吴越水师战船冲了上来,大量的小舟也开始了登陆战的准备。从一开始吴越水师的水师将军一直就在担心,担心六郎有后续埋伏的军队,可战斗了过一个时辰,六郎却依旧没有援兵派来,让这位本来就不支持强攻的水师将军很是不安,但既然进攻已经开始了,他就只能试着派出登陆的士兵,吸引六郎可能出现的援兵,一旦情况不妙,他还能够马上指挥大半水师撤退。
接到登陆的命令,指挥进攻的士兵与军官都很激动,正在交战的敌人已经很疲惫了,只要冲上去就能够取得首级,换取战功,负责直接进攻的吴越水师士气高昂,快速地划着小舟向前冲,有些人还是直接涉水冲到岸上,先借着礁石进行休息,然后等人多了,就准备冲锋。
十万人援军很快就赶了过来,看到援军的出现,其他战船上的军官观察到后都有些担心,不过吴越水师将军却安心了,对方只有看样子十万人,吴越这边一直得到的情报就是
手上实际的兵力一直很少,只有这些兵力的话,吴越败六郎并不成问题,唯一比较难的就要如何杀掉六郎,一个不小心就会让六郎跑了。
江岸上聚集的敌人越来越多,更多的吴越水师战船冲了过来,六郎终于是等到了机会,一直没有动弹的另外一百辆攻城秤车终于是动了,一百块巨石呼啸着飞出,停泊中的战船成了最好的攻击目标,飞落的巨石狠狠地砸在了船身上,引起一阵剧烈的晃动,被巨石砸得到处乱飞的碎木四散,深深地钉在了人的身体上,众多的惨叫响起,但这只是第一波攻击而已。
一轮又一轮地飞石成功地命中了停泊的战船,虽然身后不断有巨大的声响与同伴的惨叫声,但还是有众多的吴越水师士兵在不断向前,没有一个人能够后退,荣华富贵就是靠命拼出来的。不然就只能永远地当一个小兵,最后什么都没享受过就死在战场上。
上了岸的敌人开始冲锋了,离开了礁石的保护,所有人只能发了疯地向前冲,几乎所有人的兵力都是盾牌与钢刀,弓弩都留给了还在战船上对射的同伴,那些超长枪就算运过来也只能是累赘,起不到什么作用,连运过来都成问题,因此所有人能够用到的兵器就只有盾牌与钢刀。
对于六郎的士兵来说,冲过来的敌人完全是来送死的,所有的弓弩都继续集中射向吴越水师的战船,只有五千士兵快速地离开原有的位置,以小队为单位,利用鸳鸯阵快速地结阵,利用手上兵器的优势,直接迎向了敌人。在盾牌与盾牌的撞击过程中,巨大的山斧从敌人的头上落下,长枪从身边刺出,两翼的敌人则与后方手持钢刀的士兵战在了一起,只是一照面的交锋,吴越水师的士兵就倒下了一片,不管怎么说,这些人都只是水师的士兵,并不是专业的陆地作战士兵。
倒下一批人,又有另外一批人冲上来,吴越水师的士兵并没有被一开始的伤亡所吓倒,更多人在进行冲锋,因为他们还有胜利的希望。至于六郎这边,看到吴越水师的主力全部集中到了右岸,雷凡马上指挥部分山字营的士兵绕道赶过来支援,而孟良和程世杰都有自信,自信将会把冲上来的敌人全部消失,不过六郎却没有这样继续硬拼下去。
“传令!吹动进攻号角,点燃烽火!”六郎终于是下令让所有士兵赶过来,他要以兵力上的局部优势,一次吃掉所有靠近的敌人,有的时候,人是要知足的,能够吃多少就吃多少,打仗最忌讳的就是太贪心与太骄傲,熟练的老兵对于军队才是最珍贵的。
听到了响亮的号角声,还有那正在燃烧的烽火,一直在鏖战的吴越水师将士们似乎想到了什么,很多人终于是开始担心了起来,而就在这个时候,洞庭湖水师那边已经是越打越顺手,越来越接近胜利,吴越水师的百艘艨战船已经损失了一半,小舟几乎是全军覆没了。
决定这场水战的胜负关键还是在小舟与车舟的战斗上,车舟依靠自身的优势,一次又一次地撞翻着吴越水师的小舟,或者是用三弓弩在近距离直接射穿小舟,没有了小舟的吴越水师士兵虽然还可以在水下作战,但已经失去了很多优势,人也不可能一直待在水里,在水中的体力更是快速地消耗,很多人浮上来换气时就被弓弩射中或者被长枪刺穿,没有一点保护也没有可以休息的地方,最后指挥车舟的焦赞取得了胜利。
第691章
决定这场水战的胜负关键还是在小舟与车舟的战斗上,车舟依靠自身的优势,一次又一次地撞翻着吴越水师的小舟,或者是用三弓弩在近距离直接射穿小舟,没有了小舟的吴越水师士兵虽然还可以在水下作战,但已经失去了很多优势,人也不可能一直待在水里,在水中的体力更是快速地消耗,很多人浮上来换气时就被弓弩射中或者被长枪刺穿,没有一点保护也没有可以休息的地方,最后指挥车舟的焦赞取得了胜利。
消灭了吴越水师的小舟部队,焦赞马上就指挥着所有的车舟开始进攻艨战船,五艘车舟为一组,从多个方向攻击一艘艨战船,虽然不能用火,但却可以从多个方向破坏艨战船,甚至是潜入水中破坏艨战船的底部。一直与洞庭湖水师大船僵持不下的艨战船船队终于是支撑不住了,一艘又一艘的艨战船被攻下,还有一些战船开始进水,真的是撑不下去了,就算要拼命,也没有办法抵挡住如此多处的攻击,而且从一开始,吴越水师虽然船数上占据着优势,但人数上却处于劣势。
最终,残存的十七艘艨战船终于是收起了船帆,让战船顺着水流逃出了裕溪河,而同样伤亡不小洞庭湖水师也追着冲入了长江,开始从侧翼攻击吴越水师的主力!
很多人都观察到了,那是漫山遍野的旗帜,正有大量的士兵向这里赶来,更加致命的是洞庭湖水师从侧翼地攻击,之前洞庭湖水师因为内裕溪河内太过拥挤,不敢使用火攻,可如今出了裕溪河,进了长江,洞庭湖水师的车舟开始疯狂地放火,艨战舰与“鱼龙舰”、“黑鲨舰”上所射出的也都是火箭,受到攻击的侧翼不断地有战船被点燃。
再不撤退就来不及了,因为最前面的战船已经开始搁浅了,江水正在慢慢地退却,长江正在退潮,最前面的战船已经无法撤退了,原本想要放手一博才让战船如此的靠近,可现在已经没有办法了,虽然嫩够下达的就是撤退的命令。
“全军撤退!传令前方无法撤退的战船,将战船直接点燃,无论如何都不能留给六郎,点燃战船后马上撤退,不管是坐小舟还是游,都撤到能够离开的战船上。传令所有能够离开的战船,不要再管岸上的敌人,只需要躲避巨石,集中力量对付侧翼的洞庭湖水师,就算要撤,也要在江上让洞庭湖水师付出代价!”
为了保存实力,吴越水师将军下达了最明智的命令,也是六郎想要的。硬拼下去的话,六郎可以消灭吴越水师的大部士兵,但自己也要付出巨大的伤亡,这对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以现在的形势,六郎所追求的也很简单,以极小的代价来消耗敌人的实力,不需要一口吞下全部,可以一次咬上一大口,一口一口吃到完为止。
“传令!打旗语,洞庭湖水师不要与撤退的吴越水师接舷,一旦吴越水师全力攻击洞庭湖水师,马上退回裕溪河!”搁浅的吴越水师战船一艘又一艘地被快速点燃,六郎阻止不了,也没有去救的意思,那样只是在白费力气,烧就让它烧好了,战船完全可以自己建,更何况洞庭湖水师这次也夺取了众多的艨战船,不过六郎现在最担心的,也就是洞庭湖水师。
洞庭湖水师现在还处于发展阶段,很多人可都还是种子,一旦损失巨大,那本来可以生根发芽的种子可就全毁了,既然是在两淮,那六郎就必须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水师,进可攻退可守,也是图谋吴越扩大地盘的本钱,总之不管怎么说,现在的洞庭湖水师尽量都不要有大的损失。
在六郎的命令下,原本想一鼓作气继续冲上去的洞庭湖水师被迫减慢了速度,与吴越水师保持了距离,郑家兄弟这个时候虽然很不甘心,但六郎的命令就是一切,而且他们也发现吴越水师有向他们这里集结准备战斗的意思,发现如此的情况,孟良马上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如果再继续纠缠下去,其实洞庭湖水师在之前的战斗中已经很疲惫了。
吴越水师就这样损失了一半的战船,死伤了和抛弃了一半的士兵,剩下的战船和可以带走的士兵都快速地离开了,很多一直在岸上撕杀的士兵看到敌人跑了,都坐了下来,还有赶来的援军,他们可是一路跑过来的,而且是全副武装地跑过来,他们也很累,也需要休息。不过还是有一些人没有办法休息,因为他们要处理二十万初头的吴越水师俘虏。
洞庭湖水师在之前的战斗中,战船损失并不严重,可人员却伤亡了二十万五千多人,其中有四百人战死,两百人重伤残废,如果继续战斗下去,伤亡绝对会过半,看着逃掉的敌人,郑家兄弟不仅内心不甘,同时也都松了一口气,但不管怎么说,他们是胜利了,所有人都在欢庆着今天的胜利。
士兵们很高兴,可当太阳下山聚餐的时候,他们却发现一件有些扫兴的事情,那就是从地方上运来的犒劳食物中,牛羊都够,可偏偏就是酒少,而且六郎还直接下了命令,军中一人只能喝半壶酒,不许多喝,否则军法严惩。这让很想痛快地喝够个的将士们都有些扫兴,但六郎的命令就是命令,没有人敢去触犯军法,六郎手上的执法队可是越来越厉害。
“主公,为什么不让辛苦的将士好好地喝个痛快,只喝那么一点酒,真的很不够,士兵们也需要好好地休息一下,喝醉了刚好能睡个安稳觉?”在帅帐的庆功宴上,孟良喝了三杯之后,在程世杰与雷凡的眼色下,终于是提出了这个问题,不过六郎却在想,如果这个时候孟良和老马头在,估计要闹腾的更厉害。
着大声地问道:“主公,这么一点酒,真的很不够,喝起来劲都没上来,不上不下的真的很难受,请主公你干脆下令,让我们水师的人喝个痛快吧,大家可都拼杀了一天,真的是太累了。这酒可是去掉江水寒气的好东西,再怎么说我们水师的将士也该多喝一点!”
孟良对于弟弟的无礼,并没有多说什么,其实所有人都知道,六郎并不是一个吝啬的人,对于一些简单的要求,六郎都会同意的,而且六郎对于忠心与他的将士们,也一向是很慷慨。当然了,一切都要有制度,对于无理的要求,六郎就会直接训斥,同时所有的军队都不能干预地方上的行政,军中的后勤物资也都控制在文官手上。
六郎发觉帐篷内的所有人都在看着他,也就慢慢地夹起三片牛肉,放进嘴里咀嚼了一会,最后才开口说道:“现在只是中场休息而已,酒喝多了就办不了正事,现在一人半壶我都觉得有点太多,因为有些人的酒量其实并不怎么样,喜欢喝又很容易喝醉。总之就先这样吧!”
中场休息,帐篷内似乎没有人明白这词的意思,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头的雾水,不过很多人都猜测到,六郎对吴越还有下一步的动作,结果大家干脆再次把目光集中到了孟良的身上,意思很明白,就是请孟良再问清楚点。孟良很无奈,谁让他是最早跟随六郎的,只能是硬着头皮继续问道:“主公,什么叫中场休息?你是否还有其他的计划?”
六郎一阵不说话,因为这个时候烤鱼已经做好了,被厨子送了上来,这烤鱼当然是要趁热吃,众人就这样一直看着六郎吃烤鱼,其实六郎吃起鱼来并不需要多长的时间,因为六郎要吃的只是鱼身上那最嫩最没有刺的地方,到后面那些多刺的,六郎就不想吃了,虽然有些浪费,但六郎真的很不喜欢鱼刺,众人也就这样静静地等着。
“中场休息,其实也很简单。这一次我们引诱吴越水师主力来战,从战斗开始到战斗结束,只是前半场而已。打了一天,我们都累了,所以我们需要休息,这就是中场休息。而当今天晚上众人都休息好了,我们还有后半场要拼命,各位难道就只是想打败吴越水师,然后保住两淮吗?”
虽然很多人对六郎的解释感觉有些怪,但最后六郎的意思他们都明白,在座的所有人也当然不想就只是保住两淮而已。这些人跟着六郎从死人堆里不断地征战,可不仅是要保住这看起来有些大,但又感觉有些小的两淮。跟着六郎其实就是在造反,就已经成了叛逆,既然已经反了,那就要反得彻底一点,虽着六郎势力的不断扩大,众人的野心也在不断地增加,他们的内心都期待着自己日后能够封侯拜将,在史书上成为一代名将,恢复往昔家族的辉煌,甚至是自己建立起一个辉煌的家族。
“我等愿意追随主公征战天下!我等现在就去监督手下将士,不能多饮!”孟良带头,一群人赶紧表了一下忠心,然后回去监督手下的将士,不过也是赶紧将之前准备偷偷要发的酒给收回来,现在这个酒的确是不能多喝,喝多了就要坏事,还好众人的手快,酒还没有发下去,其实他们之前只是认为跟六郎提几句,六郎就会解禁,没想到六郎却有新的安排,众人之前其实也预料到六郎可能还有新的计划,可没想到是如此之快,只休息一夜,明天就要开始行动。
众人都出去了,帐篷内突然变得很静,有些冷清,六郎也不想再多吃,让亲兵将食物拿下去,保存好了明天早上再热一热,他这个时候真的很怀念柳玉蓉,也不知道家里的女人和孩子们怎么样了,两个女儿真的很乖,但最让人挂心的就是那个小坏蛋,一个不小心可就会磕到碰到,真的是够调皮的。而这个时候如果柳玉蓉在自己的身边,最起码还能陪着自己喝点酒,说些情话,可不管再怎么说,年幼的孩子身边还是有亲生母亲在最好。
第692章
风字营这一次没有在老马头身边,还有六郎手下最勇猛的勇士孟良也不在六郎的身边,一开始所有人都认为,六郎之所以留下风字营的人,为的就是依靠风字营的善战来镇住两淮内部的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可到最后,所有人终于明白六郎为什么要留下风字营不出战的理由。
风字营的老马头有自己的任务,就在六郎等人在裕溪河与吴越水师鏖战之时,老马头的风字营已经到达了淮西的和州,按照六郎的命令搜集与征调所有可以用来制作浮桥的物资与小船,同时和州的十万卫戍也全部听从老马头的调遣,一旦六郎前来会合,马上就会直接从和州抽调五万民壮,并且征调所有可以渡河的船只。
六郎真的要再次感谢吴越的那些大人物,吴越从准备谋反到称帝征战的这段时间,一直对自己的吴越水师很是信任,也一直是认为六郎是一个值得利用的人,结果吴越叛军一直没有派兵攻击和州这个大吴越北的重要渡口。到了如今吴越水师损失惨重,吴越大多数军队都僵持在了湖广,就更没有能力来进攻和州,从而确保金陵的安全。如果一开始吴越吴国就直接进攻和州,那六郎现在可就要很麻烦了。
和州紧临长江,隔岸就是是采石矶!“古来吴越有事,从采石渡者十之九!”也就是说,从地图上无论怎么看,要直接进攻吴越,都是从和州到采石最近,更重要的是,在和州与采石之间,要架设浮桥也是最容易和最快的。同时六郎也很清楚,就在采石矶的东北面,刚好就是马鞍山,在马鞍山内,有大量的矿产资源,储量极大,尤其以铁矿最为富足,六郎扩充军队所需要的生铁、熟钢不能全部依靠陶三春,他必须有自己控制的丰富矿脉与冶炼场。
只要采石一破,六郎的兵锋就能够直指吴越吴国的京城金陵,但到时候就不关六郎什么事了,最好是陶三春与朝廷都派出重兵,六郎只要太平府,帮着陶三春与朝廷的联军到达金陵城下就可以了,然后就是坐看双方杀个你死我活,这就是六郎的下一步,后半场在太阳升起之时正式开始了。
精锐水师、火字营所有能够继续战斗的士兵清点过后还有八万人,全部跟随六郎快速北上,目标和州。雷凡的山字营则留在两淮,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比如说吴越水师或者吴越军队直接来攻,或者是朝廷与陶三春突然决定动手。六郎当着众人的面对雷凡说道:“我们的家还有家里人就全部都交给你了,一旦情况有变,马上点燃烽火,如果我们这些人没了家,没了家人,那就只能跟李煜是一样的下场,拜托你了雷将军!”
面对六郎的再一次重托,雷凡没有再多说什么,他马上回去指挥军队,安排好伤兵与俘虏,先率领山字营一半的兵力返回合肥城,这里将留下另外一半的山字营士兵还有地方上的卫戍进行防守,一旦情况有变,雷凡将与留守的官员一起调动两淮的所有军队,特别是地方上的卫戍。
郑家兄弟的洞庭湖水师将先带着所有战船返回洞庭湖,将需要维修的战船留在洞庭湖,再从洞庭湖的水师军营中抽调五千正在训练的新兵,整编十万人率领主力战船进入长江,最后与六郎和州的长江边上会合,一起攻打采石矶。
那五千新兵很多人都还算是孩子,那是洞庭湖水师要为自己保留的种子,在之前的战斗中,洞庭湖水师的众人一直在担心洞庭湖水师在长江上全军覆没,如果真的是那样,那这五千新兵就是他们最后留下来的种子,有了这些种子早晚都有洞庭湖水师再次重建的机会,而如今因为战争的需要,这五千新兵也终于是上了战船,准备好了战斗。
从吴越吴国立国称皇封王到现在,好像就一直没有好消息,而且很多都是与六郎有关的坏消息,原本期待着吴越水师能够彻底消灭六郎的洞庭湖水师,继续控制长江水道,消灭所有潜在的危险,保证吴越自身的安全。可结果吴越四王等来的,却是吴越水师战败,损失过半的坏消息。
而且坏消息还不仅是一个,在接到吴越水师主力损失半过的坏消息前,吴越叛军首先接到的是长江下游地区突然遭受到陶三春水师的偷袭
水师偷袭了松江府,四万陶三春的军队松江,一路疯狂地烧杀掠夺,并且与地方上的豪门世家联手,强迫大量掳掠的百姓强攻击地方县城,松江府知府无力抵抗,只能是死守松江府治所。
吴越地区终于是受到了攻击,得到了这个消息后,吴越四王马上让皇帝派出五万金陵的禁军前去支援,他们都在害怕进犯的陶三春军队只是陶三春大军的先锋而已,同时命令留守的水师十万人从顺长江东下,寻找陶三春的水师主力,妄图再次击溃陶三春的水师,从而确保长江下游接近东海一带的安全。
可就在禁军与水师全部都派出去后,吴越又接到了另外一条要求增援的坏消息,之前被击败的南唐水师攻入鄱阳湖,偷袭了吴越水师在鄱阳湖的水寨。一切来得太突然,吴越水师主力被调走,留在水寨里的不过是一群新兵蛋子和一些已经无法出征的老头兵,没有人会想到,之前被重创的南唐水师进入到吴越的腹地,吴越水师的重要据点鄱阳湖,结果一夜的偷袭下来,水师营寨全部被烧,停泊在营寨的新老战船也全部沉进了水中,留守的新兵更是死伤过半。
按照情报,陶三春水师与南唐水师应该是与六郎的洞庭湖水师会合,就算不会合,也会在长江上等待洞庭湖水师与吴越水师战斗的结果,甚至是看到洞庭湖水师受到攻击后,马上逃回自己的老巢,可结果所有人都猜错了!吴程世杰都在反省,他们之前似乎真的太自傲了,吴越多年富足与表面上的强大让很多人都忘乎所以,而他们现在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再次派出禁军,指挥地方上的军队从岸上去攻击进入鄱阳湖的南唐水师,吴越水师如今已经到了无兵无船可派的地步。所有人都还在幻想着,在两个坏消息过后,能够听到吴越水师主力胜利的消息,那么之前的两个坏消息也就不算太坏,就当是消灭洞庭湖水师的代价。
第三个坏消息也很快就到了,这个打击可够大了,用来保卫吴越不受北方军队进攻的吴越水师,吴越吴国最自豪的水师,用金山银山打造起来的吴越水师,再一次败在了六郎的手上,死伤过半,丢掉了过半的战船,其中巨舰更是损失极大,这样的一个结果,吴越四王之一最年长的,也是身体最不好的,当场就缓不过气来,其他三人赶紧叫太医来,用金针和人参汤终于是拉了回来,而接下去,坏消息还没有停止。
南唐水师的十万精锐偷袭得手了,第四个坏消息是在深夜,距离天亮还有一个时辰的时候传来的,那个时候吴越四位家主都没睡,他们正在商讨对策,这个时候并不是追究谁要为吴越水师战败而负责的时候。所有人都知道,长江不保,整个吴越就会直接受到北方军队的攻击,到时候吴越就会乱,很多一直隐藏起来的人就会跳出来,依附朝廷、依附陶三春,甚至是依附六郎。而四大家族走到了这一步,已经没有后路了,一旦失败,整个家族就彻底完了,谋反是要被株灭九族的。
听到第四个坏消息,这一次不再是一个人昏过去,而是两个人一起昏了过去,还好身边有太医一直伺候着,很快就救了回来。负责进攻湖广的吴越大军粮仓被身份不明的军队偷袭,粮仓失守的时候附近的军队根本就不知道,等到粮仓起火后,这才惊动了附近的军队,可那个时候偷袭的军队已经撤离了,现在吴越大军正在一边忙着灭火,抢下还没有被火烧的粮食,同时派出骑兵全力追击偷袭的敌人。
被烧的粮仓,那里可是存放着足够十万大军两个月所需要粮食还有大量的物资,这么一把火烧下去,最后能够救下来的物资,也就最多四成而已,更要命的是对大军士气的打击,那么大的一场火,很多士兵从远处就会看到,一旦传开了,各种流言就会马上出现,到时候士兵们就会害怕,而害怕的士兵又如何与湖广总督的大军作战。
本来因为被封为王,成功起事,幻想着能够一统天下而意气风发吴程世杰,从来没有如此的害怕过,虽然表面上吴越吴国还很平静,可却已经到了风雨飘摇的时候,越是如此,四大家主就越是要团结,守住了吴越才能守住一切。
放火的人将粮寨内的大量兵器、箭支还有火油、烈酒当成了助燃物,火势无法控制,也无法扑灭,最后还是死伤了上百的士卒才抢下来了三成被烤焦的粮食与物资,前线的士气开始动摇了。
第693章
要安抚士气,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更多的物资运到前线,只要不饿肚子,有大量的物资,士兵们的士气就能够很快恢复,军心也就可以稳定下来,这一次吴越四王可是从自己家族的府库中拿出了大量的银子与粮食,之前所动用的,那可都是吴越地方官府的储备,不到万不得已,这四人还真的很难动用到自家的东西。因此这些物资都是自己家族的,而不是吴国的。
可事情会如此的简单吗?六郎此时已经上了洞庭湖水师的战船,人就站在船头,利用望远镜观察对面的采石矶。采石矶又名采石山,是著名的长江三矶之一。位于马鞍山的西南长吴越岸的牛渚山北山脚,与牛渚山本山相距仅一里。采石矾矾头临江,山势险峻,绝壁悬崖,兀立江流。长江下游的江面以采石矾附近最为束狭,形成咽喉,并且矶头突入江中,既便于登陆,也易于设防,可谓是“采石之险甲与东南!”
如果吴越大军把军营驻扎在牛渚山上,那六郎还真不好进攻,就算成功登陆也很难扩大战果,光是强攻牛渚山就会付出极大的代价,而太平府的卫戍援军也很快就会赶到,到时候六郎就得被再次赶回长江,惊动吴越吴国的反贼,在采石矶驻扎重兵。
还好,吴越吴国的军队太过自信他们的水师无敌,也觉得把军营驻扎在山上太过麻烦了,干脆就把帐篷一次排开,驻扎在了江面上。驻守的士兵情报传来是只有二十万人,全都是老弱残兵,这些人平时无所事事,也不训练。有一部分人还弄来了小舟,直接在江边打渔,上等的鱼卖掉赚点酒钱,普通的也就自己吃掉,一点警戒心都没有。
再过一个时辰就要退潮了,六郎没有选择在清晨进攻,因为清晨是捕鱼的好时辰,那个时候刚好有很多鱼浮出水面换气,寻找食物。如果那个时候进攻,船队很容易被正在打渔的敌人发现,而快要退潮的时候,刚好采石矶的守军开始松懈,很多人都准备着吃饭喝酒,然后就是睡觉,或者是偷偷离开军营,到外面去找女人。
偷袭的战船已经都准备好了,这个时辰江上讨生活的渔家差不多都已经回家去了,那些收获不好的,就算再多待一些时候也不会有鱼了,还不如早些回家休息,明天早上早点来,说不定就会有好运气。
洞庭湖水师的艨战船就这样很顺利地冲向了采石矶,这一次所使用的都是从吴越水师那边缴获的艨战船,六郎让郑家兄弟挂着吴越水师的旗号,试图以此来迷惑敌人,快速靠近而登陆成功。不过事情似乎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当五艘艨战船就要接近江边,直接冲上岸的时候,采石矶上的守军突然射出弓弩,因为太过顺利而放松警惕的洞庭湖水师士兵多人中箭,最后不得不撤了回来。
似乎吴越水师与吴越的军队之间有一些暗号,是用来联系与靠岸的,之前偷袭的五艘艨战船不断地看到对岸有守军士兵在挥舞旗帜,可洞庭湖水师这边却不知道该如何回复,最后才成了这个样子。
既然偷袭失败,那就只能强攻!那五艘撤回来的艨战船六郎也不想责备,而是通告全军:“传令下去!有进无退,一个时辰内无法攻上采石,所有的战船就会搁浅,到时候就算是游也要游上去,我六郎将亲自为众人擂鼓!”说着,六郎就亲自走到了战鼓边上,拿起了鼓锤,重重地敲响了进攻的命令。
十艘艨战船向采石矶发起了进攻,对面江岸上的敌人已经被全部惊动了,就算他们这些人是老弱残兵,但却依旧占据着地利上的优势,他们有礁石可以掩护,有大量的弓弩可以使用,射出来的箭多如飞蝗,越是接近江岸,水下的暗礁就越是危险,战船上的士兵发箭反击,绝大部分都被礁石与盾牌给挡住了。
艨战船上中箭的士兵很多,这十艘艨战船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洞庭湖水师,尽量是登陆作战,那么战船上最起码有一半的士兵
因为之前火字营与精锐水师都有战斗过,因此这一次力是老马头的风字营,如今风字营的将士们正不断地使用连环弩反击江岸上的敌人,等待着战船冲进浅滩处准备登陆。
也就在这个时候,江面突然再次刮起了东风,形势开始不利于洞庭湖水师,东风一起,水流与风向都不利于战船冲击,战船速度一慢下来,江岸上的敌人马上就使用火箭,靠着东风的帮助江岸上的敌人能够将箭射得更远了,孟良在无奈之下,只能是下令强攻的十艘艨战船撤回,在那种情况下改变船帆真的很危险,一个不小心就会被火箭点燃战船。
六郎并不管战局如何,他只要结果,因此他什么都没有多问,再进攻的十艘艨战船撤回来后,他就不再敲打战鼓,而是等待着新的战船冲上去,那样他就会继续将战鼓敲响,身边的亲兵递上来了一碗热水,让六郎喝下恢复点力气,这一次出征六郎可是连刁霖都没带在身边。
六郎不问,孟良内心却依旧着急,采石矶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内攻下,否则太平府的援军就会赶到,到时候将无法再进行强攻,孟良终于是忍不住在战船上走来走去,必须要想出新的策略进行新一轮的攻击。
其实之前的一次偷袭与一次强攻并不是没有作用,白白牺牲。最起码前两次的偷袭与进攻,弄清楚了敌人兵力的分布,弄清楚了靠近采石矾的水下暗礁,消耗了敌人的箭支与体力。现在就差一次成功的进攻,孟良很清楚,再一次的强攻必须要成功,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
“大哥!让我去吧!艨战船做掩护,主力用车舟攻击,实在不行就游上去!”关键的时刻,焦赞主动请缨,这一战必须要胜利,不然之前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威信就会全部丢失,洞庭湖水师将再次被陆军的四个营看不起。
“俺也要去,刚好舒坦一下筋骨,水上水下俺不是你们水师的对手,可只要冲上岸,俺谁都不怕!”孟良终于是忍不住了,之前三个营都打过仗杀过人,只有风字营没动手,现在终于有了机会,孟良也多少了解现在的情况,因此从进攻一开始孟良就跑到了孟良的旗舰上。
“好吧!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如果连你们都失败了,我就只能指挥巨舰直接冲上去,就算死再多人也要攻下采石矶。来人,转告主公,请主公擂鼓,新一轮的攻击马上开始!”
又是十艘艨战船,不过这一次与之前不同,在艨战船身后,是二十艘车舟,跟在艨战船身后利用艨战船作为掩护,当战船进入江岸守军的射程范围之内,再次迎来了多如飞蝗的箭雨,江岸上的二十万守军估计已经是人人手持弓弩了。这一次艨战船没有做多少反击,而是全力冲向了岸边,等到了能够反击的区域,这才直接抛锚,调转转身压制江岸上的敌人,掩护身后的二十艘车舟登陆。
焦赞与孟良都在同一艘车舟上,两人都是一手持盾,另外一手焦赞持的是擅长的鱼叉,而孟良所使用的则是一杆长枪,车舟靠着船内士兵的全力踩动,以最快地速度冲向采石矶,从天上落下的利箭,都被站在船头的焦赞还有孟良给挡下了,不过这么两人站在车舟的船头,真的很成问题,这艘车舟现在可是很勉强地保持着平衡。
岸上的敌人就在眼前,甚至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采石矶的守军长的是什么样子。忍了很久的焦赞终于是有了机会,手中的鱼叉在瞬间掷出,一下就贯穿了一名正在指挥士兵想要冲上来的百户。紧接着孟良更是怒吼一声,掷出了手中的盾牌,同时一跃而起,飞身上矶,手中的长枪连续扫倒五人,几乎没有一个敌人能够挡住孟良的一击。
“杀!”拿起了身后水师士兵递过来的钢刀,带着所有的士兵全部冲了上去,与孟良联手,一群人硬是打开了一个缺口,两人联手撕杀了片刻,身边倒下的都是敌人,两人也很快都成了血人,敌人的鲜血喷满了全身,二十艘车舟,将近两百人全部冲上了岸,之前还在不断死战的采石矾守军所面对的几乎是一场一面倒地屠杀。
鼓震天,六郎更是脱掉了上衣,用鼓锤猛敲战鼓,江面上一直等待的大小战船全部向前,一齐冲向了采石矶。
采石矾上的守军彻底溃败了,之前的勇猛都是靠着地利上的优势,如今敌人已经冲了上来,根本就无法抵挡,他们只是普通的士兵,一群老弱残兵而已。当兵只是为了混一口饭吃,让全家人都能够吃饱,已经到了这种情况,真的不能拼下去了。
所有的人扔掉了手中的弓弩,扔掉了头上的头盔,为了跑得快些,还有人一边逃一边脱掉身上沉重的盔甲,面对这样的逃敌,孟良与焦赞都懒得去追了,两人虽然都是性急好杀之人,可也知道事情的轻重,现在关键的就是快速地控制整个采石矶,接应后续的部队全数渡江。
一身是汗的六郎终于是放下了鼓锤,亲兵送来了毛巾,这个天气还是挺热的,不过流了这么多的汗,擦完了之后等下就必须赶紧把衣服穿上,江上水气太重,几阵江风吹过来,一个不小心就是风寒,如今采石矾一破,渡江的将士们有进无退,吴越吴国的主力又不在此,六郎内心一直紧绷的弦松了那么一点点。
第694章
“传令!放信鸽。所有战船靠岸之后,风字营众将士迅速下船集结,洞庭湖水师马上返回,协助对岸的精锐水师与火字营将士渡江,而后再将所需要的物资全部运来。同时派出车舟在江面警戒,以免吴越水师集中所有军队前来!”
三只事先准备好的信鸽被快速地放出,六郎已经攻入了吴越,现在不能就靠自己一个人跟数十万吴越叛军作战,而且这一次六郎还要在长江上架设浮桥,让朝廷与陶三春的联军有彻底消灭吴越叛军的机会,如此大的一个利益六郎不相信朝廷与陶三春会不动心,不上钩。只要谈好了,之前与朝廷和陶三春之间的小问题都可以被暂时放在一边。
风字营十万精锐首先上了岸,在长江对岸,众多准备好的大小民用船只也都开始渡江,可六郎等不了了,那些逃走的采石守军早已把消息送到了太平府的知府手中,甚至还会有逃兵跑去给太平府知府报信,以采石矶的重要性,太平府知府一定会匆忙集结军队前来增援,或者是不顾一切要来夺回采石。六郎不喜欢死守,死守只会被动挨打,所以六郎选择了出动出击,所能动用的人马就是他的三千亲兵与十万风字营精锐。
六郎手上是一张杨玄一给他的地图,上面很清楚地标示着太平府治所到采石矶的必经之路。杨玄一真的是一头狐狸,他已经猜测到了吴越吴国的败亡,采石矶与太平府都是攻打金陵的前提,所以故意在逃亡之前准备了这张地图,其实也不是要专门送给六郎的,这张地图也可以送给陶三春,也可以送给朝廷,无论哪一边都是大功一件。
除了地图之外,风字营的士兵手上还有另外一些东西,孟良现在就在摆弄着一面旗帜,那可不是六郎两淮军队的旗帜,而是陶三春军队所用的旗帜,除了陶三春军队的旗帜外,还有河南官军、湖广官军,外加朝廷禁军的旗帜,孟良弄不明白,六郎弄来这么多不是自己军队的旗帜要做什么?!
全都准备好了,更多的士兵正从江对岸过来,六郎带着由孟良指挥的风字营十万士兵,还有自己的那三千亲兵快速地离开采石矶,在地图上杨玄一已经写清楚了三处最佳的埋伏地点,六郎选择的是中间那一处,虽然中间的埋伏点只是一片小的丘陵,无法隐藏大军,也无法安排众多的陷阱,但那对六郎来说的确是最好的埋伏地点。
第一处埋伏地点是一条小溪,附近有足够用来隐藏的植物与石头,如果半渡而击的话,会取得不错的战果,可惜现在赶过去似乎太晚了。杨玄一在六郎出兵时候曾经把自己对太平府知府的了解告诉六郎,太平府知府虽是一个普通的世家子弟,但在一些事情上还是很有决断的,采石矶一旦受到攻击,不管是什么时辰,什么样的状况,太平府知府一定会集中其所有能够指挥的军队赶来增援采石矶或者是夺回采石矾。
第三处埋伏地点距离采石矶比较近,虽然有足够的树林掩护,可敌人在那个时候会有很强烈的防备之心,天黑之后人就会对黑暗产生恐惧,看到树林也会觉得有敌人埋伏在里面
六郎选择了第二处埋伏地点。
当六郎众人到达埋伏地点的时候,敌人还没有到达,可就在所有人都布置好了,都进入了各自的隐藏地点时,太阳正准备要下山,刚好是日落黄昏之时,远处出现了大队的人马,这些人已经点燃了火把,从火把的数量与地面的响动判断,最起码有五万人。
“看样子太平府知府是倾巢而出了,他一个知府能够在吴越这里拉出个五万人,的确不容易。这样也好,吃掉了这些人,太平府也就好打了。”六郎十分清楚,吴越吴国的主力都拉出去进攻湖广和福建了,为了防止吴越的中小豪门世家反叛,地方上的豪门世家子弟与私兵几乎都被抽调到了前线。
风字营的士兵打埋伏,那是在熟悉不过了,六郎现在就期待着能够在天黑之前结束战斗,如果天黑之后还在打那就比较麻烦了。来自于太平府的援军就这样快速地进了六郎的包围圈,这五万人似乎觉得这附近很安全,六郎是看着太平府军队的探马全部被派到了前面,到更远的地方去侦察是否有敌人埋伏。
十万风字营的士兵还有三千六郎的亲兵都在等待着响箭的射出,而响箭就在六郎的手中,二十万把连环弩也准备好了。六郎发现,进入包围圈里的敌人,最起码有一半只是普通百姓,因为这群人身上只有普通的布衣,连最简单的皮盔甲都没有,手中拿着的也只是简单的长枪,一看就是被临时征召来的壮丁,这场仗看来赢定了!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