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 6 部分

作品:万维宇宙|作者:未知|分类:女生小说|更新:2025-05-19 12:41:43|下载:万维宇宙TXT下载
  快捷c作:按键盘上方向键←或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enter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可回到本页顶部!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收藏到我的浏览器”功能和”加入书签”功能!短呢

  结论:情感对称,而感受不对称,这是个情感之谜。

  五、对称本元

  1.绝对对称

  万维宇宙是绝对对称的,单元宇宙对称和不对称的现象实际是反映万维宇宙奇点特征的两面:它既是“有”也是“无”。

  万维宇宙“无”的一面说明:万维宇宙是相当于0,世界最对称的东西就是0,因为没有,所以才能无限的对称,是绝对的对称。

  根据“无”的特征,万维宇宙中包含的所有单元宇宙、静元宇宙之间形成绝对对称。空间对称:宇宙空间是任何方向规律一致,这说明是球体的特征。物质对称:正电子对称负电子,正质子对称负质子,中子对称反中子(中子与反中子是通过自旋方向来区分)。已经知道的所有基本粒子都是具有反粒子的。

  现代物理学家目前困惑的原因是有一个对称没有敢想,那就是能量对称。物质对称,即物质与反物质对称,但是物质与反物质一旦见面就会湮灭,形成了能量,这就说明能量是守恒的。能量守恒就会面临为什么宇宙会有这么多的能量的问题,比如现代物理学认为宇宙的基本粒子是1088个。这个结论只是观察结果,不能说明为什么是1088个,必然要导致谁决定宇宙有这么多数量的问题。

  粒子的数量这么多,我们又认为宇宙诞生时的奇点是无限小的,就必然导致无法解释奇点是什么所以根据万维宇宙“无”的特征,必然存在负能量的物质。

  云寒认为所谓反宇宙应该有很多种:

  一是空间相反,即我们的宇宙是膨胀的,他们的宇宙是收缩的;

  二是物质相反,即我们的宇宙是由正物质组成的,他们的宇宙是由反物质组成的;

  三是能量相反,即我们的宇宙是正能量,他们的宇宙是负能量,这样的宇宙物质与我们的宇宙物质见面,就会消失,什么都没有。

  综合分析,与我们这个单元宇宙对称的反宇宙有无数个,我们这个单元宇宙有多少特征就对应多少个反宇宙,而且存在一个绝对相反的单元宇宙。

  结论:万维宇宙“无”的一面说明万维宇宙是绝对对称的。

  2.相对对称

  万维宇宙“有”的一面说明:万维宇宙相当于两个对称无穷大的单元宇宙,它能以对称方式形成两个对称的宇宙,即正宇宙和负宇宙。这样的对称导致万维宇宙整体结构仍然符合“无”的特征,但所产生的任何一个单元宇宙就表现出“有”的一面。

  单元宇宙可以看成万维宇宙一种“有”的形式,它必然表现出不对称性。因为真正与它对称的是另一个单元宇宙,所以单元宇宙不仅存在各种物体,也存在物体的各种特征,有总电荷、总能量、总质量等等。

  单元宇宙的不对称表现两个方面:一方面存在能量、质量、时间、空间等参数就说明它是不对称;另一方面存在这些参数的变动,即单元宇宙的能量、质量只是相对守恒,在不同的静元宇宙中是不一样的,只是差距很小,我们观察这种差距有难度。

  所以单元宇宙的起源并不需要什么物质对称破缺的理论,因为不能解释为什么正粒子比反粒子产生的几率大,而且正好是大10亿分之一。真正的原因是单元宇宙是与它的负宇宙一起生存,这才是真正的完美对称,但是真正的完美对称是不能在正宇宙中看到的。

  结论:万维宇宙“有”的一面说明单元宇宙是不对称的。

  3.见对非对

  单元宇宙是不对称的,它是处于万维宇宙中,作为它的一个成员,因为受到其他单元宇宙映s的作用,单元宇宙的事物经常以相对对称的形式来反映了万维宇宙绝对对称的特征。单元宇宙为什么能出现对称,核心是静元事物的映s导致单元宇宙出现相对对称。

  因此,单元宇宙是相对对称的,我们看到的任何一个对称物体也只是相对对称,比如人的左手和右手对称,实际这只是近似对称,没有任何人的两只手完全一样,原子数和原子结构全部都相同,不可能。

  结论:单元宇宙事物,对称是相对的,不对称是绝对的。看到对称的事物,要明白这只是近似对称,实质是不对称。这就是见对非对的解释,也符合宇宙异质论原理。

  4.美的本元

  我们对美感有两种感觉:一种是对称美,另一种是不对称美。

  人的形体是对称的,设想一个人少一只眼、或嘴歪在一边,那一定被认为不是很美的。人类对对称的偏爱不难理解,英国诗人布莱克曾说对称是一种美,诗人们寻找韵律的对仗和整齐的叠句,正是出于对诗歌形式美的追求。

  对称是混乱世界里的一个路标,但过多的对称会让人厌倦。很久以来,绝大多数人已不再生活在原始森林里,而是生活在一个越来越人工化的世界里。这个世界不再杂乱无章,而是井井有条:林荫大道、屋前的花园、卧室里的布置,还有桥上的栏杆等等,视线所及,无不是对称的影子。

  卢梭认为“对称是自然和多样化的敌人”,并支持打破古典主义的模式,倡导浪漫主义运动。艺术家们很早就意识到过多的对称形式所隐含的危机。雅典卫城中的巴台农神庙被视为对称的典范,然而,若我们更仔细地观察该建筑物,就会发现建筑师在很多地方为它安排了不对称的形式。比如,柱子不是直立的,而是向里有些倾斜。有时,对称性或者平衡性的某种破坏,哪怕是微小破坏,也会带来不可思议的美妙结果。

  虽然对称性反映了不同物质形态在运动中的共性,但是,只有对称性被破坏才能使它们显示出各自的特性。这正如建筑一样,只有对称而没有对称性的破坏,建筑物看上去虽然很规则,但同时却一定会显得非常单调和呆板。只有基本上对称但又不完全对称才能构成美的建筑。

  不仅在自然界,即使在崇尚完美的人类文明中,绝对对称也并不讨好。一幅看来近似左右对称的山水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但是如果一幅完全左右对称的山水画,呆板而缺少生气,与充满活力的自然景观毫无共同之处,根本无美可言。

  生物界里的不对称是绝对的,而对称只是相对的,这是由于细胞内原生质的不对称性所引起的。从生物体内蛋白质等物质分子结构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一般呈不对称的结构形式。不对称原生质的新陈代谢活动能力,比起左右对称的化学物至少要快三倍。由此可见,不对称性对生命的进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宇宙充满了对称,宇宙同时也充满了不对称或被打破了的对称。y态水分子有一种球性的对称,这是水能流动的奥秘所在。当水受冷结冰时,这种完美的对称就被破坏,而转变成了低层次、如雪花晶体般、六边形的新对称。

  维纳斯雕像残缺的双臂上肢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美,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或许完美并不意味着绝对的对称,恰恰是对称的打破带来了完美。

  结论:对称美和不对称美其实美的本元都是一样的,是人类潜意识对万维宇宙的回归映s。对称反映万维宇宙“无”的特征,它是一种圆满美;不对称反映单元宇宙的生命之力,不同就说明有生机,它是生命个体的差异美。我们的追求永远是差异追求,即追求不同的生活方式,没有人对自己的生活全部满意,我们一直是尝试改善生活,所谓改善就是追求新的生活。

  对称中含有不对称的差异,不对称中又有对称的影子,对称与不对称的奇妙变换,这就是单元宇宙残缺的对称美。

  六、因果本元

  1.宗教传说

  世界多数的宗教是有因果报应的说法。

  佛教:有因必有果,种什么因,结什么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基督教:一个人播下什么种子,就会有什么收获。上帝会依照他的行为而判决的。

  印度教:没有种植,什么也收成不了;只有你种树,树才可能长大。

  犹太教:慷慨的人才是富有的人,供水者,别人也将供给他水。

  因果论并不是宿命论,宿命论认为:一切得失成败,由命运之神掌握,努力是没有用的;因果论则认为:所有的果报,不管善恶,都是自己造作出来的。

  从社会道德角度,强调因果论,对社会是有益无害的。如果人不相信因果报应,那么人遵守社会秩序就要完全取决良心,一个人要是不相信报应,又抱有反正就是一死的决心,那么干什么坏事都不害怕。

  结论:科学的发展将人从宗教思维束缚中解放出来,但也破坏了因果论。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敢大肆贪污,很多富人比古代的财主还要贪婪小气的多呢根本原因是现在人多数不相信轮回,不相信因果报应,单凭良心、道德的约束,社会风气能有多好呢法律永远是事后的公平,而且是逮住后才能公平,何况多数人在干坏事的时候,心中总是希望自己是漏网之鱼呢

  2.映s因果

  那么到底有没有因果报应呢

  云寒认为从万维宇宙绝对对称的特征来说,因果报应是肯定存在的,如果出现一个静元宇宙是你杀他人,那么必然对称存在另一个静元宇宙是他人杀你。

  但是就单元宇宙来说,存在因果不对称,即你的行为未必马上就会有报应,因为完全对称的静元宇宙是很难立即连接的,这样的情况会导致生命丧失意识,单元宇宙就完全乱套了,它就形成不了生命体。

  另外还有数量的不对称,即出现你打死一个蚊子的静元宇宙,是否存在一个蚊子把你打死的静元宇宙呢

  云寒认为不是不存在这样的静元宇宙,而是如果存在,这种对称的出现也是不对称的,因为蚊子和人是不对称的生命,将这样的事件立即对称的结果仍是不对称的。

  这个问题与蚂蚁和大象的悖论一样,同样不好解释。云寒设计这个悖论是为了打跨因果定论的说法,因为因果定论等于否定自由意志,等于迷信,应该否定。真正因果报应和对称如何设计,这不属于因果思维能理解的范围,因为因果思维已经受到因果律的控制,它又怎么能解开因果本元呢

  只有宇宙映s论才能真正圆满地解释因果本元,因为映s理论是真正的无因无果理论。万维宇宙是绝对对称的,是存在因果报应的,但是因果报应具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所谓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结论:单元宇宙中存在因果不完全对称,其中因果数量也是不完全对称。单元宇宙因果有限对称才符合万维宇宙有无合一的特征。

  3.无边之狱

  宇宙是否存在地狱

  这个问题先不研究,不过从维护人间善良的本愿来说,宇宙应该有地狱,这样能给作恶的人以警示,给行善的人以安抚。因此,云寒祈求万维宇宙应设无边之狱,其狱无边,其苦无上。

  古人曰:不敬师尊,天诛地灭;误人子弟,男盗女娼。

  教育学生是老师的天职。不懂乱教,是小罪;明知道自己不懂,还装懂,还糊弄学生,是中罪;自己水平不如学生,就乱讲,甚至打压学生的才华、剽窃学生的作品,是大罪;如果以老师的便利条件,对学生干起男盗女娼的行为,那么这是无边大罪,应下无边之狱。

  古人曰:医者父母心。

  医生水平不行,误人治病,是小罪;知道自己不行,还在装自己能治病,是中罪;因为拿了回扣,就不管什么人,胡乱开药捞钱,不是治病而是为了捞钱,这是医生吗,这和魔鬼又有什么区别是大罪;如果为了自己捞钱,反而导致病人从小病变成大病,从大病变成死尸,倾家荡产,呼天喊地,那么这是无边之罪,应下无边之狱。

  古人曰:皇帝是天子,为苍天之子,万民之父。

  所谓当官就是百姓的父母,对待人民应该像对待子女一样好。如果自己没有能力,干不好实事,是小罪;如果没有能力又想当官,又抵抗不了送礼的诱惑,是中罪;如果不分清白,任人唯亲或任人唯钱,给国家造成损失,是大罪;如果自己贪污巨款,明知道要出事也不管,造成上亿元巨额资产的流失甚至生灵涂炭,那么这是无边之罪,应下无边之狱。

  结论:云寒诚心祈求万维宇宙设立无边之狱,如果无边之罪的人都不入此狱,云寒愿下此狱。既然没有天理,那么我下此狱又有何妨

  章结:本章通过因果悖论,引出自然、人体、语言、数学、物理、规律、情感等对称现象,说明对称是普遍存在的。通过手性、宇称、粒子、时间、情感等不对称现象说明看起来对称的世界,实际是充满不对称的。

  依托宇宙本元论,阐述对称本元和美的本元,并对因果本元进行初步论述。

  本章核心:阐释对称非对的本元,揭示因果对称的现象。 电子站

  第六章 宇宙循环论

  第六章 宇宙循环论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老子

  一、大小悖论

  数学中关于数大小的定义为:负数小于零,零小于正数,最小的数是负无穷,最大的数是正无穷。那么这听起来似乎有道理,实际也是荒唐矛盾的。

  神学家兼数学家阿尔诺提出悖论,反对负数。比如,…1:1=1:…1,这个等式是符合数学定义的,如果仔细分析是有问题,前面是较小的数与较大的数之比,后面是较大的数与较小的数之比,怎么能一样呢负数和正数到底谁大

  数学家瓦里斯提出悖论,当a是一个正数时,比值a/0是无穷大,那么把分母变成负数,即在a/b中,b为负数时,这个比就应该大于a/0,因为分母比0小,这个比就应该是大于无穷大,所以瓦里斯认为负数大于无穷大同时小于零。

  那么现在问题是负数与正数到底谁大呢

  是正数大,已经出现悖论,是负数大,更是荒唐,就好比说一个人自己有亿万财产没有负债,结果你说他比一个身无分文却背有亿万债务的人穷,这不是胡扯吗

  如何解释正数大,还是负数大

  二、循环万相

  花开花谢,月圆月缺,单元宇宙的万物到处都是循环不息的现象。

  1.运动循环

  物体的运动循环:

  我们已经观察到的地球、月亮、行星、太阳、星系等所有宏观物体,都是具有自转和公转的现象。

  自转即围绕自身的一个轴进行不断旋转运动,地球转一圈就形成一天这样的时间概念。公转即围绕其他星体进行运动,地球围绕太阳转,转一圈就形成一年的时间概念;月亮围绕地球转,月亮转一圈就形成一月的时间概念。哈雷彗星每隔七十年必回来一次,它绕过地球上空然后飞走。太阳带着一群行星绕着银河系中心旋转,而且银河系又绕着更大星系群中心旋转——以此类推,无穷无尽。

  宇宙中的公转并不是单一的公转,而是万维公转,即月亮不仅围绕地球公转,同时也围绕太阳、银河系中心等一切星体旋转,月亮只是因为与地球最近,受到地球的引力最大,所以对地球的公转是最明显的。

  微观物体:已经知道的所有粒子都存在自转的现象。电子、质子这样的基本粒子都有自转轴,它们都是围绕自身的轴进行高速运动,正是因为电子有自转轴,所以才会存在保利不相容的原理:即同一个电子轨道,可以容纳两个电子,但是必须是自旋方向相反的。

  电子及其他粒子也存在公转,即电子围绕原子核或者质子转,粒子的万维公转同样存在但是不明显,因为它们的质量都很小,万有引力作用很微弱,主要是遵循异电荷引力。

  地球上的水循环:

  从海洋蒸发出来的水蒸气,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凝结为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发返回大气层,其余部分成为地面上山泉、小溪、江河、湖泊,这些水流汇合形成更大的江河,奔腾不息,最终回归海洋。

  地球上的生命循环:

  自然界存在食物链,水中的食物链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吃水草,草依靠光合作用和营养成分生存,那么大鱼死后也是被微生物吃掉,最终它的营养成分是被水草吃掉了。陆上的动物也如此,最凶猛的老虎、狮子死后还是要被细菌吃掉,最终回归大地。

  结论:万物运动是循环的,循环是最基本的规律。

  2.人类循环

  人的追求循环:

  人的一生究竟为何奔波,说白了就是围绕“名”和“利”转,而“名”和“利”也可以合并成一个更大的“利”。有的人追求名其实也是为了得利,有名往往利就跟来了。当今社会各类的知名人物都很有钱,如果说某位知名人物没有钱的话,恐怕主要原因还是不太出名。至于古代的隐士、圣贤看起来是为名不为利,其实还是为利,只是他们心中已经用名完全取代利了。

  人类的食物循环:

  早期人以吃多为荣、以吃r为好,主要原因当时食物很少,当然吃多为荣,r很贵,当然吃r为好。中国越穷的地方喝酒越厉害,有些地方酒规是单敬你酒,自己不喝。因为以前很穷,酒是粮食做的,敬酒给客人喝是尊重。可现在经济条件好了,有些地方还是你喝酒,这就是文化的惯性。

  云寒小时候,家里很穷,好不容易家里吃条鱼,我吃鱼身,父母吃鱼头和鱼尾;长大后发现,鱼身是最不好吃的,反而是鱼头和鱼尾味道不错。想想好笑,自己小时候怎么尽把吃亏的事情往身上拉,明明自己不是孔融,怎么干的事情有点像孔融呢

  为了增产增收,科学技术不断改变农业产业发展方向,优质种子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改善品种,农药可以帮助农作物防止病虫,化肥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大棚生产可以改变农作物生长季节,激素可以使农作物提前生产、变大。结果各类粮食、蔬菜产量是上去了,问题也多了。农药残留多,土地被过度利用,牛都已经耕不动地,蔬菜、水果的品质不断下降。现在搞什么无公害粮食、蔬菜,其实就是采用以前的种植方式生产粮食、蔬菜,即最初的种植方式现在变成最好的种植方式。

  大规模的养猪场、养j场的出现,导致现在各类r食品已经是供不应求,可r的味道却是越来越差,原因这些动物吃的是人工生产的饲料,又被关在狭窄的圈内,不能自由活动,丧失了动物自然的本性。严格来说这些动物都谈不上是动物了,所谓养殖场就是生化反应的发酵罐,即将饲料投进去转换成为各类r。

  因此现在人说什么土j、土j蛋、土猪等,其实就是用以前养殖方式放养的j和猪等,只是现在真正的土j、土猪、土鱼已经太少,不过即使是假的,只要假的不狠,就是比养殖的好吃。

  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中国人多数已经不知道,他们每天吃的黄瓜、西红柿,根本没有自然产品所应有的清香、醇郁的口味,使用激素、抗生素生产出来的猪r、jr,也没有自然产品所特有的鲜味和富于弹性的质地。

  人类食物循环是被迫的,即为了解决人多食物少需求矛盾,先提高产量,后追求品质。但不管是什么原因,食物循环现象是真实发生的。

  人类的性a循环:

  早期原始社会是不存在爱情观念的,性本能是人生理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目的是繁殖下一代,也确实没有什么要对性害羞的理由。因为早期性a是不固定的,所以人生下来只知道母亲,不能完全确定父亲是谁,当然就形成了母系社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稳定的家庭观念能更有利于下一代的生存、发展,因此开始逐步建立较稳定的男女关系,稳定的性a就产生所谓忠贞不渝的爱情观念。家庭的稳定导致父亲是确定的,又由于男性比女性相对强壮,很自然社会结构由母系社会转为父系社会。

  当男性控制社会时,为了确保自己的基因能被遗传,所以产生对女性贞节的要求。贞节要求被lunli学家进一步强化、提升,在中国就形成了三从四德、贞节牌坊等新事物,最典型的贞女是手被其他男人摸一下,都嫌弃弄脏了要砍掉,至于因被qg而自杀的就更多。

  随着经济发展,男主外、女主内的局面被打破,共同就业必然带来平等的思想,所以男女平等就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夫一妻制度已经成为世界多数国家婚姻法的基础。

  性解放是随着女性地位不断提高的产物,本质是将性回归到人最初的本能,所谓食色性也,这样的观念变化实际是性理解的一种循环。然而这样的循环并没有结束,随着性的泛滥,各类性病也开始惩罚人类,性的放开也导致了家庭的不稳定,对孩子的成长处于不健康的状态,因此又开始新的循环,强调贞节,减少性伴侣等。

  未来社会,当人类可以用克隆的方式来生产孩子时,所谓爱情、性就会出现更大的循环变化。

  人类的生活循环:

  人类的发展就是改造自然的过程,工业化一方面是物质财富增加的过程,另一方面是自然环境被破坏的过程,世界各国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有多少原始森林、湿地被破坏,多少的历史名胜被摧毁,现在仅存的自然原貌已经成为旅游名胜。

  我们的住宅越来越钢筋混凝土化,城市越来越大,人类离自然越来越远。小时候夏天可以出来乘凉,云寒特别喜欢看满天的星星,偶然看到一颗流星划落在夜空,感觉很美,也很伤感,因为乃乃说每一颗流星的坠落意味人间一个生命的消失。可现在一般的城市晚上已经看不到星星,很多学校已经没有办法开展天文观察活动,因为空气污染和亮灯工程已经影响我们欣赏宇宙美丽的夜景了。

  中国著名的西递宏村现在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其实它们也就是原先的徽派建筑,我们将祖先的住宅创新发展成为摩天大楼,认为这是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后来才发现最美丽的建筑其实是最符合自然的建筑。

  《读者》2007年第10期载:英国查尔斯王子在庞德伯里镇进行传统而环保的居住方式的实验,当初查尔斯抛出庞德伯里计划时,建筑师、规划师和经济学家有多少人激烈反对!现在,庞德伯里已是一个闻名遐迩的传统人居模范镇,国内国外来这个偏远小镇朝圣的人群络绎不绝。

  在这个镇,不仅能看到地热利用和雨水收集设施,也能看到用芦苇席过滤排泄物的传统做法。除了几家不大的工厂以及学校、邮局外,全是居民房。这些房子是按照传统农舍的样式,沿几米宽的小街修建起来的,所有的材料大多是当地使用了上千年的传统材料,连人行道也是用鹅卵石而非水泥铺成。路面十分狭窄,大多数道路其实只是巷子,只够步行者和骑自行车者通行。人们购物只需要步行或骑自行车,因为这里没有超级市场或购物中心,只有遍布各处的方便商铺。

  孩子们要想出去玩,一出门便可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树木、山丘、草地、河流和有机管理的农田。由于房屋密集,一出门便会碰到熟人,所以这里邻居之间交往频繁,孩子们绝不会像现代化都市里那样缺乏玩伴,这里能找到现代生活方式的是使用互联网。

  查尔斯王子实验成功,说明人类对生活方式也存在循环认同现象。

  结论:人类的循环包含一切,短时间内观察每一次变化都是合理的,可长时间观察仍然是循环。

  3.万相循环

  国家的合分循环:

  中国的历史就是循环史,正是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商朝分天下为诸侯八百国,周武王刚平定天下,又将天下分成诸侯七十二国,经过春秋战国的动荡战争合并形成战国七雄。秦吞六国,本以为是统一天下的开始,称自己为始皇帝,原来是想千秋万代,一统华夏,没有想到秦二世才登上宝座就出现陈胜、吴广起义,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结果群雄争夺天下,后来形成楚汉风云。

  汉得天下,又将天下分给功臣和自己的骨r,结果内乱不止,最著名的就是七国之乱。东汉后期经过多次战争,演变成为三国鼎立。晋合并天下,后来又形成南北朝时代。隋统一天下,很快就出现分裂割据。唐朝平定后算统一的时间较长,中间也经过安史之乱,节度使拥兵割据,后来又经过五代十国。最后宋统一中国等等。

  世界历史也如此,有很多次大的统一战争,古代罗马帝国、蒙古、大英帝国等,这样的强国盛世时能跨越几个大洲,真正的想法是统一全球,只是在统一的过程中,因种种原因受挫没有完成统治者的心愿。

  结论:未来社会随着太空领域的拓展,星球大战的故事将不是科学幻想,而是真实的预言。

  企业的发展循环:

  企业做大的方法都是通过专业化先发展起来,选择时机介入其他行业成为多元化发展,所谓兼并、重组等手段就是为实现这样的目的而创立的方法。一旦企业出现危机时,就会采取收缩战线、精简副业、转让资产等行为,甚至包括分立上市也最终会因控制力不够,形成实际是分裂结局,至于合作者之间出现矛盾分家就更寻常。

  中国著名民企——德隆集团,以行业整合、资本运营等方式大手笔收购其他企业。德隆的发展史可以说就是收购企业的历史,鼎盛时它控制了1000多亿资产,几十家上市公司,多家金融、证券机构,连大股东自己也搞不清楚到底有多少钱和多少子公司。2004年德隆出现危机时,一块一块的资产被转让,可以说膨胀的速度有多快,衰落的速度就有多快。

  结论:万相循环是人类往往忽视的宇宙规律,真正的宇宙规律是不分有形和无形的。

  三、循环特征

  1.物极必反

  日月运行,寒来暑往,万物盛极就会衰老,否极就能泰来。

  一个饥饿的人,给他一碗饭吃,他会很开心;给他两碗饭吃,他会很满足;给他三碗饭吃,他会感觉很饱,丧失了继续吃饭的兴趣。这样他原有饿的感觉已经被饱的感觉代替,进入原先感觉的对立面。如果你继续给他吃饭,他会很反感,就如同他饥饿的时候你不给他吃饭一样的不高兴,如果你他继续吃,他最后会撑死。

  人人都爱钱财,一般的穷人,给他一万元,他会感恩戴德;给他十万元,他会关上门怕别人偷;给他一百万元,他甚至会激动过度而丧失生命。贪心大的人,给他一百万元,他会激动不已;给他一千万元,他会担心被绑架被杀,给他一千亿元,他会整天生活在保镖世界,对谁都怀疑要谋害他,他的幸福感觉已经完全被担心所耗尽。

  好色的男人,给他一个美女,他会心花怒放;给他两个美女,他会自鸣得意;给他十个美女,他会英年早逝,就算他身体再好,突然送给他,也照样受不了。

  地球上任何一点,你认定这是正东,从这点你向西走,走了半个地球就到了正西,这时候你再前进,就是向东走,因此在地球上累积向一个方向走半个地球就到达相反对称的位置。

  真理也如此,浅显的道理学问,容易顿悟,大呼聪明;稍微深一点的道理学问,当时不信,经过一段时间实践领悟后,大惊天才神仙;太深的道理学问,因为无法描绘,若说出来却被看成疯子、傻子、神话等异端邪说,过于领先的东西即使正确,如果时机不行也是错误的。

  结论:物极必反,说明物体变动的累积会进入变动的对立面。

  2.亢龙有悔

  子曰:“高而无位,贵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这就是亢龙有悔,亢者高也,高到极点。中国的哲学,皇帝自称“孤家”、“寡人”,位置到了最高处,就很寂寞,听到的都是好话,简直听烦了。唐太宗为什么喜欢魏征,因为他敢于说实话,听起来是不舒服,可毕竟也有风味。

  经常大吃大喝的人,已经丧失了对美味的感觉,偶尔吃一点家常咸菜,味美无比。过惯现代科技生活的人,离自然其实很远,国外搞天体运动(l体运动)、无c座生活(没有电的生活),均是因现代生活过度离开自然,本能产生回归自然的yuwang。这样的回归自然,也只是一种类似的回归,如果真要与老虎猛兽同居,相信是没有人能做到。

  我国历史一直演义合分,每次的结果只能是类似,而不可能完全重合。中国历史上并不存在两个朝代的国家君主、疆土、经济、人口等都一样的情况。

  辩正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遵循否定之否定,认为循环特征是上升的曲线循环。这个观念是有问题的,单从人类的经济发展等角度看,每一次人类都是进步的,但这样的思维仍是单元宇宙的思维。

  从万维宇宙角度考虑,所谓进步也是相对的,它仅是对单元宇宙特定的观察主体来说,对于其他主体就不一定。比如人类改造自然,实际也是破坏自然的过程,对于动物来说,这个地球就不是一天天进步的地球。另一方面,即使对人类来说,短期内是不断进步的,那么无限的时间同样存在进步的极限是什么的问题,最后会发现所谓进步也逃不过循环的控制。

  结论:亢龙有悔,说明物体变动的累积会回到类似原来的。

  3.永无止尽

  宇宙循环意味物体的运动类似转一个圈,但这个圈并不是完整的圈,物体的循环回来只能到达类似的,而绝对无法到达完全相同的。

  因为万物都在运动,所以运动的轨迹仅仅是近似的圈,物体回到类似的意味新的循环开始,另一方面循环的也会不断的变化,导致循环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

  运动循环的表像可以用电子云来概括:电子绕着原子核高速旋转,我们无法准确判断电子的位置,不仅因为它高速缘故,更重要的是它无时不在改变轨道。我们所指的原子半径仅是一个出现电子的几率高的径向半径,也可以说电子根本就没有固定轨道。万物的循环有时连核心都不要,遵循长期无规律、短期有规律的循环。

  地球过去和现在的自转速度、公转速度、轨道和形状都是不同的,包括自转轴也发生变化,这就导致地球的南北极磁场也发生较大的变化。根据大陆漂移学说,地球表面是由几大板块不断移动的,板块的运动形成海洋和高山的变化无定。

  月亮和地球的距离、运动速度也是不断变化的,目前对月亮的观察轨道是不断地升高,这样的变化每一次是很小,让你感觉不出来,当时间以万年为单位计算时,差距就明显出现了。太阳就更不用说,从原始星云旋转成为发光的恒星,在这变化过程中意味太阳的自转速度是不断加快的。

  循环回到类似的,而不是相同的点,这就导致单元宇宙永远是由不同的静元宇宙连接而成的,万维宇宙是无限发展的。

  结论:永无止尽,循环是无限发展的,不是简单重复,也不是上升。

  4.飞龙在天

  事物的发展有循环运动的规律,但也不能认为就一定要遵守循环规律,因为循环是多重的,存在大循环和小循环之分。

  比如人在地球上,必然与地球一起自转,我们遵循地球的运动规律。你用力向上跳最后必然还是要落在地下,这是因为地球的引力迫使你呆在地面上和它一起循环,但也不是说你一定不能打破这个循环。

  如果我们以第一宇宙速度运动(公里/秒),那么我们就可以不必一定要呆在地球上,可以绕地球轨道飞行,不下来了,这就是人造卫星运动的原理。

  如果我们以第二宇宙速度运动(公里/秒),那么就可以冲出地球,不再遵循地球的运动规律。这是嫦娥一号能奔月的原理。

  如果我们以第三宇宙速度运动(公里/秒),那么就可以飞出太阳系,不再遵循太阳系的运动规律。

  因此,事物的运动循环是可以破坏的,循环破坏后要遵循更大规律的循环,小的循环就可以不遵守了。

  万物都如此,企业发展也如此。企业的发展会经常遇到瓶颈。比如一个老板将企业做大,到一个阶段就会出现台阶,这个台阶就是原先思维和管理模式相对应的循环规律拐点,那么如果不突破这样的瓶颈,往往就使企业面临巨大的压力,会衰落甚至破产。

  因此,如果企业发展中出现台阶现象,就必须要有大动作,不进行重大调整改变,就会受到循环的压力,逐步变的衰落。只有重大的创新才能解决持续发展的问题,只有重大的创新才能将组织提升奔向更大的循环。

  但是企业发展中的台阶突破,本质是管理模式和思维的再造过程,这个过程最大的困难是核心领导人的问题,而不是员工的问题。企业的升级首先应该是领导人的核心能力升级,如同计算机升级首先是cpu升级,如果cpu不升级,其他的东西升级又有多大用途呢

  人最大的弱点就是很难改变自己,自己原先就是这样成功的,要打倒自己以前的成功模式,是很能接受的,成功后又有几个人能真谦虚呢都是口谦心不虚。

  人性的弱点是:一方面不愿意承认是自己的问题,另一方面又不断将责任推到外面,失败时会找各种次要的理由为自己解脱,其实最重要的理由是自己的问题。历史证明,大部分人都是被自己给打败的。

  结论:飞龙在天,当出现循环变点的时候,打破循环才能奔向更大的循环。

  四、循环本元

  1.对称限制

  单元宇宙相对性是造成事物变化呈循环性的根本原因:因为当量变累积到一定范围时,事物就进入原有标准的对立面,成为所谓质变,从运动角度上看表现为循环往复。

  单元宇宙的物体为什么会出现循环现象呢

  应归元于万维宇宙的奇点特征。根据宇宙对称论,万维宇宙是对称的,所谓对称就意味存在运动的最大限制,那么超过这个限制就会导致循环现象的出现。

  比如地球,它追求自身的变动,它从一个点转动,开始可以认为是从东向西运动,当这个点转动一半时,原先它的位置是东,现在却是西,变成从西向东运动,因此就出现转动循环的现象。

  地球自转为什么出现循环呢

  原因地球是对称的,而且体积是有限,一个体积有限的物体自身运动受到对称作用就导致循环出现。

  结论:单元宇宙物体的各种参数都是有限的,物体有限的参数受到对称的限制就必然导致循环出现,这是循环第一本元。

  2.公转之谜

  地球围绕太阳转,也围绕月亮转,也围绕银河系转等等。我们通常说月亮围绕地球转,这样的描述只是为了便于理解,实际上任何两个星体之间都是互相转动,只是看谁的质量大。质量如果差不多就会表现互相转动的现象,比如恒星中存在双星系,即两颗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