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2部分阅读

作品:漂泊家传奇--漂魂|作者:movepp|分类:玄幻小说|更新:2025-05-20 15:30:35|下载:漂泊家传奇--漂魂TXT下载
  黄鸾饩鑫侍狻7裨颍鲜钦庋坏跋斓诙斓难埃哺蠹掖春芏嗦榉场!

  大家点头称是。周勿说:“那么我们先由各班的寝室长逐一和同班同学做工作,然后,有这方面习惯的同学用书信写好,并封口,只能由我们四位副主任以上的委员知道,而且我们四个人不能够阅读本班同学的信件。为什么各位委员不能知道,因为他们可能跟部分同学在一个班,那些同学会因此有恐怕恐惧心理,而不敢告知实情。”

  肖骁霄发现,七位委员的脸色明显地有了变化,可能是心里不舒服,凭什么不让我们知道呢?肖骁霄看了看李辰钰,期待他能够安抚七位委员的情绪。李辰钰沉吟了一下,说:“我认为周勿的担忧是可能存在的,我想请求七位委员的理解,这么做绝非是要把大家排斥在外,而是要给同学一个心里踏实,让他痛痛快快地说出自己的内心障碍,这样,我们的工作就好做的多了。”

  既然“大内总管”的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七位委员纷纷表示配合工作。肖骁霄最后提了一点:“我们最好和校医取得联系,因为有些障碍可能需要医学咨询甚至治疗,而且有这样一个校医老师,可能会保险的多。”

  大家没有异议,于是就开始分工。七位委员自然是去做自己班级的工作,宣传和说明,鼓励某些同学说出自己的难言之隐。李辰钰负责和校医联系,负责各种治疗方案。肖骁霄、杨思想和周勿,分别对来信进行初步的分析和判断,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思路。最后,四人开会统一讨论,在校医的监督下,付之实践。

  正当肖骁霄他们在为同学想方设法的时候,仨斯之首凌峰纠集了同党也在学校田径场的小树林里密谋一场报复计划。凌峰说:“可恶,这个肖骁霄,居然胆敢跟老子来真的,总有一天要收拾了他。”

  胡涛看上去有点泄气,说:“老大,算了,我们也太狠了,把他打的也不轻了,况且他一直没有出卖我们,如果他要是出卖我们,我们三兄弟早就被学校处理了。”

  王学兵质问胡涛:“怎么啦,你就这样放过这小子?”

  凌峰也用有点阴险的眼光瞧着胡涛,看来他要清理门户了。胡涛急忙反驳:“我也恨这个小子,可是你们也看到了,他也是很讲江湖义气的,况且现在三班四班那三个家伙和他团结在一起,硬来恐怕是不行的,万一这小子再和我们对着干,肯定要出大祸的。难道你们没有看出这小子不怕死吗?他不是我们平常欺侮的那些软蛋!”

  凌峰继续阴着脸,他内心异常痛恨肖骁霄,恨不得把他生吞活剥了,以解心头之恨。

  仨斯密谋良久,终究想不出来什么万全之策,既教训了肖骁霄,又出各自的心中恶气,学校也查不出来,甚至学校和肖骁霄都不知道是他们仨斯干的。

  胡涛似自言自语说道:“看来,我们不能来硬的,只能来软的,就是想个计策什么的,把肖骁霄这小子狠狠地教训一顿!”

  王学兵有点害怕凌峰的阴险,甚至隐藏内心深处的恶毒,他很担心凌峰把肖骁霄往死里整,那么这样自己也脱不了干系,于是,赶紧附和胡涛的注意:“老大,我们还是想个计策,教训一下肖骁霄就行了,也不要惊动三班四班的人,出口气就算了。”

  凌峰对这两斯有点鄙视,就这种鼠胆,也想在江湖上混。他决定独走江湖,于是,他说道:“这次你们就不要瞎掺和了,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老子自己收拾肖骁霄去。”说罢,甩头就走了。

  胡涛和王学兵同时喊道:“老大,不要乱来!”

  但是,凌峰已经被内心的狭隘屏蔽了一切理智的劝解之声,他要去实施他的复仇行动!

  在“肖李杨周”四位的努力下,工作按照预定计划进展。一周后,总共收到三十七封信件,看来,问题还是没有想像的那么简单,当然也不是十分地复杂。阅读所有的来信,至少可以排除生理疾病方面的因素,一般都可以归纳为“从小就这样上厕所,习惯就是这样”。

  特别有意思的就是,一位同学写到:我从小生活在大山里,我们那里的人,随时随地可以随着自己的性子大小便,而我则养成了深夜大小便的习惯,因为那样可以在屋后的树林里畅酣淋漓地大小便了。

  四人和校医一起讨论治疗办法。校医言简意赅说:“很简单,这是一个生活习惯问题,只要稍加调理,就能够解决问题。第一,要求他们确定一个白天最觉得轻松的时候上厕所,一定要蹲到彻底拉干净为止,同时也使得他们在心里上将大便拉干净。第二,要求他们多吃青菜,每天至少有一餐是多吃青菜的,这个主要是有了植物纤维,能够促进肠胃蠕动,拉大便顺畅。第三,每天早上起来,喝一杯白开水,可以促进血液流动,也能够促进肠胃功能。第四,每天晚上睡觉之前,一定要将小便排空。总归说来,就是心里上要有彻底改变这个毛病的决心就行了。”

  肖骁霄建议,四人努力给三十七位同学回一封短信,主要是三层意思:第一是感谢他们对自己的信任;第二是告诉他们改变习惯的办法;第三是鼓励他们。

  三人一致同意,觉得这样能够让大家感觉到温暖。于是,利用两节自习课,四人在学生处办公室分工合作,当然各自回避了本班同学的信件。

  他们很快就写好了三十七封信,并一一封好,封面上写好了收信人姓名和班级,由各寝室长转交给各自的同班同学。李辰钰再三叮嘱寝室长, 一定要回避其他同学才交给他们。

  各寝室长走了之后,四人意犹未尽,就总结起这段时间的工作来。这也是四人风云际会后第一次这样交流。周勿提议,各自用一句话说出自己的工作体会,大家一致称好。

  于是周勿先来,他说:“民主与科学!”

  三人称赞,说的真好。李辰钰说:“方向和细节!”

  自然,大家是认可的。杨思想说:“爱心兼耐心!”

  大家齐声附和,没有异议。最后是肖骁霄,他沉吟了一会,说:“谋略加勇气!”

  说毕,四人就大笑起来,四只手依次紧紧地窝在一起,一齐说道:“肖李杨周,英雄首领!”这个时候,肖骁霄才知道,大家都是精通长河远古的传说的。

  看来,现在的四位兄弟,心中都有一个相通的――英雄的梦想!

  第二章 笑泯恩仇

  两周后,经过高一宿舍管理委员会的统计,晚上上厕所的同学呈直线下跌的趋势,晚上要求开门上厕所的同学几乎绝迹。看来,已经达到预期效果。这个工作成绩得到了肖剑云老师的认可。在一次学生处的工作会议上,就“肖李杨周”四人的优异表现给予了极高的表扬。特别是对他们的工作方式进行了推广,要求学生后勤干部学习这种科学的工作方式,服务好同学的同时,也使得自己的能力得以提升,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这对于肖骁霄而言,虽然可以是一次个人能力的体现,但是更大的成就还在于自己能够认识并且认知了三位志趣相投、同怀英雄梦想的朋友。肖骁霄已经多次主动邀请了李辰钰、杨思想和周勿一起在课余聊天散步,高谈阔论,畅谈现实,直抒胸怀。

  由于同学的生活质量的提升,宿舍的环境明显改观,尿骚异味已经绝迹,男生宿舍难得一见的清爽干燥也呈现出来了。这样一来,至少肖骁霄也喜欢躺在床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真是舒适人生的景观。

  这一天,肖骁霄在阅读从图书馆借的《长河志》的时候,不知不觉就到了上晚自习课的时候了。等到自己发觉的时候,宿舍里好像就剩下自己一个人了。然而正当肖骁霄准备起来赶去上晚自习课的时候,穿着夹克衣、牛仔服的凌峰已经悄无声息地堵在了他的床边。

  肖骁霄感觉到不能够强行起床,只好躺着,眼睛死死地瞪住凌峰,双手暗自积蓄力量,大脑高速运转脱身之策。仅一秒之间,肖骁霄拿定注意,如果他用非君子行为动武,那么自己首先一拳就要击中他的“二弟”,然后用头猛撞他的腹部,将他顶倒。管不了那么多了,死活在此一搏。

  然而,不妙的就是,脸色阴沉的凌峰从夹克衣里摸出了一把匕首,匕首发出寒光,人眼里流露出了极端的仇恨,心灵在阴暗激烈地抽搐,准备将刀子扎在肖骁霄的肉体里。

  肖骁霄骤然紧张起来,看来这斯十成是疯了。怎么办?如何对付一条疯狂的狗和一把掌握在疯狗手里没有长眼睛的锋利匕首。这对肖骁霄而言确实是一个后果很严重的问题。然而肖骁霄还是准备好了对策,无论如何不能够让匕首扎在自己的身躯上,一定要用手臂挡住,虽然手臂会受伤,但是较之其他部位而言,这是值得的。最为关键的就是,就是尽量在他的匕首发挥作用之时,对他的睾丸部位进行致命一击,这样兴许还能够安全脱险。

  但是,在事实上,肖骁霄的床边还是一张床,是通铺的,只要自己迅速打个滚,就可以逃脱。但是潜意识里没有“逃跑”二字的肖骁霄,根本不会想到这一点。

  凌峰的手慢慢地用力,手腕慢慢地抬高。肖骁霄决定先发制人,右脚迅速弯曲,准备出击。正当他果断并且死命地蹬上凌峰的裤档时刻,凌峰的后边已经冲来了李辰钰、杨思想和周勿。杨思想和周勿各自抓住了凌峰的左右手,并用力反剪到他的背后。李辰钰对着凌峰的后膝盖踢了两脚,凌峰就跪倒在地,杨、周两位乘势就把凌峰摁倒,让他狗吃屎一样贴在地上。凌峰的匕首也洒落在一边。肖骁霄这才松了一口气,即时他就瘫软在了床上,额头上霎时冒出来了冷汗,心有余悸地说:“好悬啊――”

  话刚落音,肖剑云带着保卫处的老师来了,他喝道:“凌峰,你居然持刀行凶,现在人证俱全,你还有什么说的,啊?!”

  凌峰干嚎:“肖老师啊,我只是想吓唬一下肖骁霄的啊,我根本没有想到要杀人啊!”

  肖剑云显然无奈,大声说:“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保卫处的两位老师将凌峰押走,并很专业地用口袋里的手帕小心地包起匕首。这时候,凌峰突然嚎道:“胡涛、王学兵你们这两个叛徒,居然把老子出卖了,老子我放不过你们这两个混蛋!”

  此时,肖骁霄才明白,原来是胡涛和王学兵通风报的信,这才使得自己躲过一劫。他望着李辰钰、杨思想和周勿三位好友,两行热泪沿着眼角落了下来。

  学校觉得棘手,作为省属重点中学,出现学生持刀行凶事端,委实是丑事一桩。况且雪峰中学连续十多年都是省里的“德育教育标兵”,如果这件事情传了出去,那么省里的一系列荣誉至少是在今年泡汤了。而且学校的书记和校长,日子就不好过了。因此,校党委决定:内部处理。

  这样一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肖骁霄了。倘若肖骁霄不追究,或者就是说不向有关机构起诉凌峰,那么事情就好办得多了。不过,在这些老师看来,肖骁霄未必能够想到这一层。关键是肖骁霄的家长,只要做通家长的工作,那么,意味着学校的危机就能够度过去了。

  于是,学校党委书记兼校长宋成才指示肖剑云老师安抚肖骁霄,并对李辰钰等知情的同学做出指示:绝不允许外传,否则校规严厉处罚。并且指示肖骁霄的班主任周东源,尽快邀请肖骁霄的父母来学校一趟,协商处理事情。

  学校显然不能把凌峰移交给公安机关,只是通知凌峰的父母,来学校将凌峰领回,一周之后,带着孩子重返校园,和肖骁霄的父母亲协商处理结果。

  肖骁霄的心里素质显然很好,很快处于平静当中,安心地进入正常的学习生活状态。确实,他没有往太多的方面去想,更没有想到要到公安机关或者法院这类机构去报复凌峰。只是想到,一个礼拜后,父母来了,还是要和凌峰和好,毕竟都是同学,抬头不见低头见。但是没有想到,父亲在听到班主任的通知后,当晚就赶到了学校。

  肖骁霄觉得父亲有点小题大做,怎么这么冒冒失失就来学校了,不是搞得自己在老师面前很没有面子吗?于是左劝右劝,前哄后哄,就把父亲劝回去了。然而,父亲在县司法局有一个几十年交情的朋友,就是现任司法局局长。父亲找到他,咨询将凌峰依法制裁的法律依据和手段。

  肖骁霄很担心父辈们无尽止的纠缠,这样大家都学习不成了。但是这个时候肖骁霄也明白了,其实只要自己能够主动和凌峰化解仇恨,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况且根据自己后来的判断,凌峰确实可能只是出于吓唬自己的目的才持刀威胁的。要不然,他尽可以使出阴招,那样自己根本就没有还手的机会了。

  为此,肖骁霄特地找到了胡涛和王学兵,一是感谢他们的侧面救助,二也是通过他们了解凌峰更多的情况。

  胡涛和王学兵倒也很好说话,虽然有点流里流气,不过本质并不坏。但这两斯听说肖骁霄还是要和凌峰和平共处的时候,胡涛挺感激地说:“我就知道,肖骁霄上次都没有出卖我们,这次也不会害凌峰的。”

  王学兵对肖骁霄说:“哥们,好样的,你放过了凌哥,表明我们向学校告诉凌哥报复你的计划是对的,这样大家都好过了。”

  胡涛还赶紧补充:“肖骁霄,凌峰这个人其实并不坏的,只是有时候太要强,吃不得亏,有点报复心太强了。但是,他总归还是一个好人啊。学校处理的时候,你就手下留情吧。”

  肖骁霄觉得凌峰这小子还真他妈运气好,碰上了两个并不太坏的朋友。和他们两个闲扯了一阵,觉得自己能够平和地处理这件事情了。

  一周后,学校会议室,在肖剑云老师的接待下,肖骁霄和父亲,凌峰和父亲先期见面了。同时在场的还有各自的班主任。在等候学校刘副书记出面做调节工作的时候,肖骁霄奇怪地发现,自己的父亲和凌峰的父亲总是在暗暗地瞄对方,似乎在探寻对方什么似的。

  一会儿,两位父亲的手同时伸了出来,肖父惊喜地叫道:“老凌哥!”

  凌父也惊喜喊道:“肖老弟啊,怎么是你?”

  肖骁霄和凌峰愣住了,这两个老头子,干吗呢?怎么认识?

  肖父和凌父四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肖父有点感叹地说:“老凌哥,我们整整有十六年没有见面了吧?”

  “是啊是啊!”凌父赶紧接话,“我们哥俩因为工作调动分开那年,他们这两个小子都才三岁啊。”

  肖父拉过肖骁霄,说:“霄儿,快,来认识你凌叔叔,快,叫凌叔叔!”

  凌父也同时急着招呼凌峰:“臭小子,快点过来,向你肖叔叔认错!”

  肖骁霄很机灵,赶紧乖乖地叫了一声“凌叔叔!”

  凌父双手按着肖骁霄的双肩,仔细地打量着他,满意地说:“长大了,长大了,都长这么高了,好,好!”

  肖父自是对凌峰也有一番称赞:“嗯,小凌啊,你也长成一条汉子了,真没有想到,十六年后才见到你啊。”

  肖剑云老师感觉到,这个事情好办了。他赶忙招呼双方坐下来,刘副书记也到了,于是协商正式开始。刘副书记讲了一些期待双方父母从孩子长远之路着想的和气话,意思明摆着就是:要一团和气地解决问题。

  刘副书记话刚落音,肖父就抢过话头,说:“刘书记,您放心,孩子们的路还很长,我们都会替孩子的前途着想的,我看这个事情就这样吧,孩子认个错就算了,就到此为止,让孩子们好好学习就行了。”

  凌父也赶紧说:“刘书记,孩子年纪小,不知天高地厚,这次我在家里已经狠狠地教训过他了,我想他以后也不敢了。”

  刘副书记其实也只想让双方父母息事宁人,既然双方都这么说了,看来问题算是圆满解决了。于是就对凌峰说:“凌峰,这次的事情确实是很严重的,经学校党委决定,依然保留你的学籍,看你今后的表现,再做相应的处理。”

  凌父严厉地对凌峰说:“凌峰,向肖骁霄道歉!”

  凌峰看了肖骁霄一眼,站起来,向他鞠了一个躬,低声说:“对不起!”

  肖父说:“老凌啊,我看他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就不要责怪他了。”

  凌父叹了一口气,说:“老肖啊,还是要对他严厉一点好,不要太为他开脱了。”

  接下来,凌父和自己的儿子一起,向凌峰的班主任表示歉意。凌父并对刘副书记表示感谢,感谢学校挽救了自己的孩子。

  总算从学校办公室走了出来,凌父邀请肖父到外面的餐馆吃饭叙旧,两个孩子自然跟随。四人坐定,聊了开来。肖父笑着说:“老满,你知道吗,当年啊,你可是在你凌叔叔的脖子上尿过尿啊。”

  凌父哈哈一笑,说:“老肖啊,这个事你还记得啊?唉,孩子们太小,他们可能不明白。”

  是的,肖骁霄和凌峰两个人确实是云里雾里的。原来,十多年前,肖父和凌父都是一个单位的,就是在那个长河大山子水电站。大山子水电站地处雪峰山余脉大山深处的一个叫罗溪镇的小城镇。凌父是罗溪镇附近的月溪镇上土生土长的,当然不妨预先交待一下,两个镇之间隔着区政府所在地江口镇。而肖父是长河另外一个乡的人。后来,肖父要调走了,就这样两人分开了。在那个水电站,肖父和凌父,是要好的同事兼哥们来的。至于肖骁霄尿尿在凌父的脖子上,那是肖父一次回老家探亲,回单位的时候,带着肖母和肖骁霄到单位去。而那时候,交通不是十分地方便,由于山洪爆发,冲毁了一段山里公路,凌父就到另一端接自己的同事。他让肖骁霄骑到自己的脖子上,翻山越岭,到另外一端去乘汽车。山路很长,肖骁霄就在他脖子上睡觉了。那时肖骁霄才两岁,不知道怎么自控小便,结果就尿了一泡在凌叔叔的脖子上。肖骁霄觉得很不好意思,连忙给凌父倒茶,表示赔罪。

  凌峰显然开心不起来,尽管这件事情在出乎意料当中暂时平息了风波,可是,毕竟还是自己在这件事情当中理亏,一时间郁闷之极。凌父对凌峰说起了一件事情,他说:“凌子,当年骁霄还救过你的命啊,要不是他,也就没有现在的你了,老爸我也不知道怎么活啊。”

  肖骁霄和凌峰又一次云里雾里起来。原来,也就是他们两个小子在三岁的时候,两个父亲经常带着他们各自的宝贝儿子到水库边的马路上去散步。一天傍晚,两个父亲聊的开心,一不小心疏忽了两个小混蛋,等到想起来了的时候,俩小子不见了。找了一会儿,就听见稚嫩的肖骁霄在嘶喊着“爹爹,爹爹……”两个心急火燎的父亲飞奔过去,在马路的一个拐弯处,看到了这一辈子他们不能够忘记的一幕:斜坡上,凌峰两只手死死地抓住肖骁霄的一只手,而肖骁霄另外一只手死死地拽着一刻小松树,嘴里在着急地喊着“爹爹”。而在凌峰的脚下,就是深不可测的水库。倘若一个小孩子掉下去,就是神仙也没得救了。

  两位父亲拉起了两个孩子,他们才发现,那棵小松树的的根已经松动了,再迟到一会儿,恐怕两个都没得救了。三岁的孩子已经能够说清楚事情了,原来,两个小家伙玩得开心,也不知道怎么就逃离了父亲们的视线范围。到了这个隐藏于密林深处的马路,两个人就有点慌张了。两人也搞不清楚方向,不知道往那里走。这时候,小凌峰脚底踩到了路边的一个石头,跌了一跤,就滑到斜坡上,自己抓住了一棵松树,吓得哭喊起来。而肖骁霄则去拉他上来,不小心也滑了一下。于是,小凌峰又往下滑了一段,肖骁霄只好自己一头死死拉着凌峰,另一头死死拽着那棵小松树,同时大声喊叫。

  就这样,凌峰这斯现在才知道,自己和肖骁霄在十多年前还有这么多的渊源。更没有想到,十多年以后,两人竟然是在冲冲打打中认识的,有种说不出的味道。他看了看肖骁霄,很想找出十多年前两人那种完全单纯和无私的生命之交,但是,尽管两人现在在父辈眼里仍然是孩子,但是,毕竟多了一些其他念头了,也就是说,复杂了。肖骁霄伸出手,要和凌峰握手,凌峰有点迟疑地伸出了手,他不知道肖骁霄要干什么。肖骁霄握住他的手说:“凌峰,我们是不打不相识,我们继续十多年前的友谊,继续做好朋友吧!”

  凌父称赞地说:“老肖,你看,你看,还是你的这个小子懂事情。”

  肖父也很欣慰,说:“孩子都能这样,我们也可以放心了。”

  人生当中,能够有如此传奇梦幻一般的际遇,谁不能够感慨呢?当肖骁霄和李辰钰、杨思想、周勿三位好友说起和凌峰这些父辈们还没有遗忘的经历时,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李辰钰说:“看来在人世间,总有一些事情或者一些经历,都是能够感动人的。”

  杨思想呵呵说道:“真好,肖骁霄,你的事情提醒了我,我也要回去问问我老爸,看看有没有类似你的这种经历,我也要去寻求一个不平常的童年!”

  漂泊家传奇--漂魂(5)

  周勿起哄,说:“最好是个美丽的女孩,你曾经在小时候救过她,而且还使坏亲过她的小脸蛋!”

  肖骁霄故做夸张地说:“那么,我们三个不是很快就会拥有一个漂亮的嫂子了吗?”

  四人打打闹闹,赶往教室,上晚自习去了。

  这是一个天色朦胧的时刻,当大家出完早操的回到宿舍的时刻,三班有人喊叫起来:“不好了,昨天晚上我丢东西了,我箱子里面的钱和饭票、菜票都不见了!”

  这句话仿佛提醒了大家,纷纷检查自己的财务,很快,二班、四班也有人叫了起来,都是丢了现金、饭票和菜票。

  “大内总管”们迅速反应,李辰钰纠集各班寝室长统计损失,肖骁霄负责要求大家尽量保护现场,杨思想带着几个人四处寻找小偷作案痕迹,周勿赶往保卫处报案并通知肖剑云老师。

  肖骁霄很清楚,这无非两种可能,一种是外贼,另外一种是内贼。不过,除非有绝对的证据,才能够怀疑自己的同室室友的,否则,谁也不能够枉加揣测。大家的思路相当一致,集中力量,寻求小偷的蛛丝马迹。很快,杨思想一组发现了三班处的窗户有被撬动的痕迹,很显然,这是外贼所为。因为大家看到,撬动的痕迹在窗户的外面,基本排除室友作案伪造现场的可能。匆匆赶来的保卫处老师也确定了这种判断。大家知道,似乎到此为止了。小偷年年有,今年少不了。大家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接受现实。

  李辰钰发现,丢失东西的极为室友看上去都是农村来的,于是和肖骁霄、杨思想和周勿四人开了一个短会,决定在吃晚饭回宿舍的时候,号召大家为他们捐献一点饭票,原则是一人捐献一张四两的饭票。不要求捐钱,因为在雪峰中学这个小天地力,甚至包含学校门口的小摊贩和小饭铺都是接受四两饭票充当现金的。

  吃饭前,“肖李杨周”四人一路小跑赶到宿舍门口,摆出中午制作的“捐票箱”,四人轮流向室友说明,号召大家捐献一张饭票。

  室友们都很配合,纷纷捐献。凌峰、胡涛和王学兵也来捐献,每人都说要捐十张,肖骁霄还是建议他们只捐献一张,因为这样才是室友们力所能及的。整个晚饭时分,寝室门口始终弥漫着温暖的气氛,大家渡过了一个美好的时刻。

  但是,在“肖李杨周”看来,治理一个寝室和治理一个社会是相通的,小偷不除,室无宁日。预防小偷、铲除小偷,是寝室当前最大的“政治”。在四人看来,虽然缺乏公安专业,但是有一颗逮贼的红心,这就够了。

  于是,李辰钰召集各寝室负责人开会,商讨逮贼的办法。一番讨论下来,总算弄出了一个办法。小偷进入寝室行贼成功,必须满足这四个条件:一是在寝室无人或者同学深夜熟睡的状态下;二是不会通过寝室唯一的大门入内;三是他有安全进入和逃跑的路线;四是他必然经过耐心的侦察。

  那么,在这次成功偷盗的前提下,他肯定还会找机会重新光顾。“蠢马要吃回头草”的前提是:他会认为学生不会认真对付这次偷盗,无非在学校保卫处“风紧”一段时间之后,又会是他偷盗的黄金时机。那么,逮贼之法就很容易了:先期在这四个环节一一设置明显的措施,然后慢慢松懈,但是在实际上是外松内紧,宿舍始终有人在暗处或者总有人在同学熟睡的时候是清醒的。同时在可能进入和可能逃跑的路线上设置隐蔽的物件,准备痛击小偷。

  不用宿舍管委会和保卫处协商,保卫处果然加大了对高一宿舍巡查力度和密度。学校治安巡逻队员是由各班男生轮流担任的,一般说来,有保卫处老师监察的时候,就会认真。一旦老师疏于管理,那么这种巡逻基本上就连“花腿绣拳”也不如了。

  借助保卫处的高度戒严之机,宿舍管委会也配合这项行动,搞得有板有眼,宿舍防范相当严密。二十四小时配备有保安措施:大门紧锁,窗户紧闭,上课有老师巡逻,下课有学生把守,一刻也没有松懈。

  这样一个礼拜之后,宿舍管委会进入外松内紧之状,白天一般小偷不敢光临,主要是在晚上,宿舍管委会组织了几个积极的同学,轮流窝在被窝里观察敌情,守株待兔。

  一个礼拜过去了,两个礼拜过去了,三个礼拜过去了,小偷始终没有光临。这时候,雪峰山开始刮起了阵阵寒风,肖骁霄才感觉到,冬天来了。可是,小偷始终不出现,逮贼积极性极高的同学开始出现了厌烦的情绪,加上期末考试临近,肖骁霄明显感觉到,大家在期待结束这种无谓的工作。四人给大家打气,这个时候,坚持就是胜利,但是,这是无用的了。

  经过探讨,四人认为,除了小偷可能在继续侦察以外,不排除还有内应的可能。那么现在要做的工作就是,加大保密力度,宣布解除“戒严”,其他宿舍管委会成员也不能知道,而且更不参与了,但是外松内紧,四人继续轮流监控,不能疏于防范。直觉告诉肖骁霄,小偷应当要出现了。

  又是一段时间过去了,天空飘起了鹅毛般的大雪。从雪峰山银妆素裹,到廻龙洲雪舞苍茫,肖骁霄知道,寒冬腊月,逮贼良机。如此寒静的夜,保卫处睡觉了,巡逻队也躲进小屋烤火驱寒去了,同学们深夜的小便也一滴不漏地憋在膀胱里,总之,寒夜里,除了被窝里有人,其余到那里也看不到人影了。坚持就是胜利,肖骁霄用这句话激励自己逮贼的意志。狭路相逢勇者胜,肖骁霄用这句话鼓舞自己逮贼时刻的斗志。

  大约凌晨四点钟,肖骁霄当班时刻,终于发现离自己最近的窗户隐约有黑影在晃动。肖骁霄热血沸腾,兔崽子,你终于出来了。肖骁霄趴在被窝里,让被子露出一条缝,眼睛死死地盯住窗户。

  小偷轻手弄开窗户,又轻脚爬了进来。肖骁霄的眼睛死死地跟着小偷的猫影,但是他没有发现后面还有一个正在爬进来。

  正当第一个小偷猫脚走过肖骁霄的床边时,肖骁霄猛一掀被子,断然扑上小偷,并大喝一声:“抓小偷!”这声音,响亮而豪迈,宿舍哄地一声喧哗起来。肖骁霄扑倒小偷,把他摁倒在地,但是小偷的力量很大,很快就反扑把肖骁霄摁倒在地上。一来一回,两人就交手几个回合。

  可悲哀的就是,临近的同学没有人及时迅速地援助,后面的小偷一拳打在肖骁霄的脸上,肖骁霄忍住疼痛,再次用力翻身,压住小偷。殊不知,后面的小偷抽出刀子,准备捅人。

  危机时刻,但见一个人穿着内裤和背心、光着脚疾速赶来,飞跃而起,一脚踹向持刀的小偷,“咚”地一声,小偷整个人狠狠地撞在了床樑上,接着慢慢地瘫软下去了,刀子跌落在一旁。肖骁霄大为振奋,狠狠一拳揍在另外一个小偷的脸上,小偷终于在这一击老拳下,放弃了反抗。

  借助积雪的光亮,肖骁霄这才发现,来人就是凌峰。肖骁霄看着他,充满了感激和敬意。这时候,其他同学赶来了,逮住小偷,押解着他们两个混蛋,往保卫处赶去。肖骁霄隐约有点遗憾,怎么没有发现李辰钰、杨思想和周勿赶来。不过,很快又释然了,他们值班了,现在肯定睡的死猪一般。

  这个时候,肖骁霄和凌峰的手终于紧紧地握在了一起,肖骁霄感动地说:“兄弟!”

  凌峰同样感动地说:“兄弟!”

  第三章 南国佳人

  雪峰山大地,是一块巾帼不让须眉的土地,同样,这也是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刘梅生在了这样一块土地上,也身处这样一个幸运的时代。父母从小就对她进行“忆苦思甜”式的教育,无非是“生正逢时”,要比父母更有出息。

  但是在刘梅看来,这是父母典型的不负责任,将自己童年没有实现的理想转嫁到自己身上来了,所谓“女承母业”莫不如此。不过,从自己的童年到现在,刘梅对父亲总有一种陌生的感觉,在省城做文化工作的父亲,虽然疼他,可是毕竟缺乏耳濡目染的亲情。

  初中就在雪峰中学度过的刘梅,已经为自己攒足了资历。高一一开始,就象理所当然地成为雪峰文学社的女头目:社长兼总编辑。在她任内主管的文学刊物《雪峰文学》更加受到同学们的欢迎,投稿数量成倍增长,最为特别的是,稿件质量明显提高了。

  临近期末,刘梅和编委们策划了一期长河乡土文学专栏,主题是要反映淳朴的长河山民和刚健的雪峰山精神。冬天的日子,没有太多的同学能够热烈地关注这个消息。吃过中饭赶往教室的肖骁霄却在这个消息前停留了一会儿。这个时候他才想起,自从来到雪峰中学,因为忙于适应新的环境,居然没有去关注文学了。正好,这个时候可以投投稿子啊?应当说,高一学习不是很忙,可以考虑一下文学爱好的。于是,到了教室,酝酿感情,回忆自己在乡村度过的童年、小学和初中,以及来到雪峰中学的变化,慢慢地,诉说的欲望就来了,笔尖不由自主地流淌起来:

  黄色的土地,给了祖祖辈辈黄色的皮肤

  祖祖辈辈就生活在这贫瘠的黄土地上

  一直到了

  父辈的眼睛也变成了干涸的黄浊色

  黄土地用父辈黄浊色的眼睛透出了黄色的幽灵

  黄色的土地它一直没有变绿也在顽固地传宗接代

  一代,一代又一代

  企图也把我彻底同化了让我拥有了黄色的皮肤

  但是我的黑色的眼睛清澈透亮

  将永恒地用它寻求着永恒的绿旋律

  十行诗,肖骁霄想着要给她一个名字,不由自主,“黄土地&;amp;#8226;黑眼睛”六个字就接踵而出。按以往写诗歌的习惯,誊写一遍,不再做任何修改。翻出一个信封,装了进去。上完晚自习课以后,肖骁霄“顺便”路过雪峰文学社信箱前,将稿子放了进去。很快进入了自己设想的内心生活当中。

  刘梅和虾兵蟹将编辑们在处理来稿,这真是一种如临大敌的境况,刘梅的宗旨是,试图对每一封来稿负责,这是自己获取读者垂爱的唯一的有效办法。稿件还真不少,熟悉的名字和笔迹也不少。

  突然,编辑袁丹凤叫了起来:“哇塞,肖骁霄也投稿了!”袁丹凤就如她的名字,一双丹凤眼,迷倒班上无数欲望蓬勃的男生。

  刘梅歪头瞄了瞄袁丹凤,不太在意地说:“就是那个风靡一时的宿舍大内总管?”

  袁丹凤赶紧回答:“是啊是啊,就是他,想不道他也会写诗歌耶!”

  刘梅边向袁丹凤要过肖骁霄的稿子边说:“不就是一个好武斗的粗鲁汉子嘛,写了个诗,至于你那么夸张吗?”接着挤眉弄眼笑着小声说:“哎,是不是早就芳心默许、就差以身……”

  袁丹凤急得跳了起来,笑着要找刘梅算帐。

  打闹停息,刘梅认真看起肖骁霄的稿子来。十行字,她看出了一个雪峰山小伙子刚健而又淳朴的灵魂。诗歌的意境质朴而单纯,就像那双眼睛,清澈而又透亮。几个编辑在关注着刘梅的脸色反应。

  刘梅发现他们的奇怪的眼神的时候,脸微微红了。怔了微妙的片刻,稿子往桌子上一撂,说:“诗歌版头首,发了!”

  群编“哄”地一声笑了起来,一切都在不言中。最后发稿前,刘梅想写一个“编者按”,将自己对这首诗歌的心灵领悟和意境概括写出来,但是,诗歌对于不同个体的个性,将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自己显然不能够去左右这种虚无缥缈的诗歌感受。看来,还是交给读者吧,自己的读者应当各有身手,领悟不同凡响的境界。于是,讨厌的“编者按”就掐灭了。

  散发着油墨香味的又一期《雪峰文学》传发到各个班级,显然,肖骁霄没有想到自己的诗歌居然是在诗歌版的头首,这在班上也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

  语文老师汪海洋也在课堂上对肖骁霄的这首诗做了一番评析,他觉得,肖骁霄的诗歌对眼睛写出了另外一番境界。先前有一个诗人写到“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求光明”,这是对眼睛某种极高境界内涵的诠释,可是毕竟有些绝望的呐喊。而肖骁霄的“将永恒地用它寻求着永恒的绿旋律”,却是通过眼睛诠释了人生追求理想的极高境界,而且丝毫没有感觉到过去曾经的绝望,也没有现在的绝望和未来的绝望!

  所谓文章千秋事,是丝毫来不得半点马虎的。肖骁霄没有想到语文老师给予了这么高的评价,真是有点受宠若惊,也有一点疑虑,自己真的写的那么好吗?也许是语文老师为了鼓励自己吧。毕竟,心理学表明,在这个年龄阶段,老师的表扬总比老师的棒喝好。这样一来,自己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贵姓了,也就释然,坦然对之了。

  刘梅忽然发觉,自己好像对这个“好武斗的粗鲁汉子”感兴趣了,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变化,难道自己已经默默在寻求一个梦中的男孩子,而且就是这个先前在校园声名远扬的“武夫”?刘梅在高一&;amp;#8226;六班,很容易知道肖骁霄就在高一&;amp;#8226;七班,看来,自己已经被这个“邻居”吸引住了,剩下的,就是寻找什么接触相识的机会了。

  只要有心,就不怕没有机会。临近年终,县文联决定,在雪峰中学组织全县中学文学社团联谊总结会,并且邀请主管文化工作的县领导人莅临参加。作为东道主,雪峰中学负责组织工作,刘梅理所当然就是组委会执行主任了。

  作为执行主任,自然就有调兵遣将的权力。刘梅特地在社委会议上提出:“我们不要将这次联谊座谈会变成官僚会议,而是要充分发动文学爱好者积极主动性,让他们参与到组委会的工作当中来,尽量通过他们的参与,将本次在我校的联谊座谈会变得丰富多彩,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