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使用强制措施限制他人的人身自由。过了不久,死者家属情绪基本稳定后,公安干警他们就走了,他们对晴江他们说:“对不起!医疗方面的纠纷很复杂,我们没有办法帮你们,刚才我们接到指挥部的电话,我们还有其它任务,我们要先走了,看来这些事只能由你们为他们协商解决了。”说完他们就走了。
他们走后,晴江他们觉得有一种无奈和无助,是啊!公安干警是维护一方治安的,他们有他们的任务,他们的任务是神圣的,可晴江他们就不同了,他们只是一般的卫生行政管理人员,没有什么强制手段,社会上可能有许多人了解公安干警的工作性质,但有更多的人不了解卫生工作的性质、范围,这与卫生的宣传方式有很大的关系,自晴江开始喜欢文学以来,他还没有阅读过一本描写卫生行政部门工作性质的书,他想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是从事卫生行政管理工作的人们只对医学专业和有关的管理知识、国家对卫生的政策有所认识,他们不懂得怎样把卫生管理工作用文学艺术的方式来进行表达。
第五十章 医疗纠纷处理(2)
另一方面在许多人看来,卫生行政管理工作要与文学艺术相结合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们的很多工作都是零碎的,没有更多动人的故事可以以文学艺术的方式进行美化。再一个方面是虽然有许多的作家和艺术家他们懂得怎样把社会现实与文学艺术作品结合起来,可很多人对医学知识一知半解,他们对医学知识和卫生行政管理知识的贫乏认识不可能写出好的作品来,或者是在他们看来这些人的工作没有什么惊人的故事,不值得花心思去创作文学艺术作品。
大约三个小时后,中医院的医生才把病人的治疗、死亡过程介绍完,晴江边听边思考,遇到不明确的他也发问,凭着他对医学知识的认识和了解,他认为中医院的医生对病人的治疗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病人的病情发展、转归估计不足;二是对病人的病情诊断不明确,病历上只是诊断为1:胸腔积液待查,2:右第五肋骨骨折,3:头后枕部有皮肤擦伤。三是医生对病人的家属交待病情时,说话过于草率,欠周全。四是治疗的方案不恰当。晴江知道医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可他不能对病人家属说,等双方询问、介绍完病情,他才和云文单独商量,他和他说了他的看法,毕竟云文是学中医的,在这西医方面他比晴江要懂得少一些,他俩经过仔细分析,形成了一致意见。
意见形成后,他们心里就有了底,随后他们就开始做死者家属的工作,他首先要他们进行尸体解剖,查明死因。他的意见一说出就遭到了病人家属的激烈反对,他们不同意做尸检。其理由之一是他们是回族,他们的风俗习惯不允许做尸体解剖。二是他们不允许他们的亲人死了后,还要给他人划去划来的,这样做简直太残无人道,他们认为这是对死者和家人的一种不尊重。死者家属不同意这个正规解决方案,云文只好问他们说:“那你们认为该怎么办?”“我们不知道怎么办?我们不懂。”死者的弟弟说。“你们既然不懂,可又不听我们的意见,那这件事就无法解决,你们说呢?”晴江说。晴江说完云文接着又说:“我想总这样僵持也不是办法,人已经死了,你们也难过,你们在这里也不方便医院开展工作,你们还是一切商量一下,拿出个意见来,我们共同协商解决,怎么样?”经过做工作,他们同意商量,晴江和云文就走出了会议室。
等死者家属商量好后他们才进会议室,他们进去后,王云文就问他们商量的意见,那位六十多岁的老人代表死者家属说:“现在人已经死了,他们要医院赔钱。”云文接着问:“那你们认为要医院多少钱才能解决?”他回答说:“他们经过和死者家属商量要赔二十五万。”二十五万元钱对当时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数目,晴江和云文也不敢马上答复他们,再说这是医院出的事,赔多少还得医院领导定。云文只好对他们说:“你们的赔偿数目太高,这么多的钱我们也定不了,我们得和中医院领导商量。我想你们是不是先把尸体运回去处理了,赔偿的事宜改天再商量。”“不行,如果你们定不了,可以把医院领导请来,由他们来定,我要问他们死一个人二十五万钱多吗?”面对这种情况,云文和晴江只好又做工作,说医院领导今天去开会去了,不在医院。可经过多次做工作他们就是不听,一定要见医院院长要他给予解决。
这时已是下午四点多钟,大家都感觉肚子有些饿了,云文就提议先去吃饭,吃完饭再说,可他们不同意,一直在会议室里僵持着,他们不走,晴江和云文也不好得走,因为他们怕他们不在就出乱子,就一直陪着他们在那里耗时间,大家口也说干了,肚子也饿了,可就是没有办法解决。最后晴江就主动和云文商量由医院先预支给他们一点钱,叫他们先处理尸体。
大约到了下午五点左右,也许是他们也累了,又考虑到他们毕竟有很多人没有吃饭,就勉强同意由医院先预支一万伍仟元钱给他们去处理尸体。到了第二天早,医院又打电话来说,他们并没有处理尸体,尸体还在停尸房,他们还买了一口棺材摆在医院门口,医院要他们赶快去帮助处理,否则他们就无法正常的开展医疗工作了,他们只好又去做死者家属工作,他们又是哄,又是撮的,好话说尽,软硬兼施,用尽了各种手段,做了五天的工作,他们才勉强同意处理尸体。
对于医疗损害事件的发生和处理,因受高额医疗费用、药品虚高定价、商业贿赂和新闻媒体的不实暴光影响,社会上已经形成了一种不良恶习,就是很多患者和家属对医院的不合理收费有很多意见,他们把这种意见间接的转嫁于医院、诊所的医生,而不问医院或诊所有没有责任,只要有患者损害或者死亡,就去医院或诊所闹事,要医院或诊所出钱买平安,有时连政府也得帮助出钱才能解决,当病人家属把棺材摆在医院门口时,只有卫生行政部门的几个人在那里唱独角戏,能解决也得解决,不能解决也得解决。华人小说吧 电子站
第五十章 医疗纠纷处理(3)
按晴江的想法对于那些不明事理有意扰乱公共卫生秩序的不法人员,公安部门应该配合卫生行政部门采取强制措施进行制止才是,可事情却不是这样的,没有其他部门参与解决,更没有采取什么强制措施加以制止。有的人甚至还把医疗损害与一般的商品消费等同起来,认为病人就医就是应该像商品消费一样,一旦病人不满意就应该赔偿,可它能等同吗?病人是有病才去看病,你不像商品一切都是完好的,更何况人不是商品,他的生命是无价的,每一个医生他们的愿望都是为病人治好病,没有那个医生是有意去把病人治残、治死,你说是吗?
因上述不同原因的存在,以至于很多的医务工作者们谈起医疗故事就害怕,虽然近来有的省卫生行政部门与保险公司联合让医院或诊所买保险,以达到赔偿的目的,可没有经过医疗事故鉴定,保险公司又不赔钱,而那些患者和家属根本不去鉴定,他们只知道一旦人死或者有医疗损害就应该赔钱,而那些医院和诊所是有满肚子的苦水无处诉,一旦出医疗事故只能怪自己倒霉。亲爱的读者,你别认为作者是从事卫生行政管理工作的,就认为他是站在医院或诊所的立场上讲话,他并没有这个意思,他也承认有的医疗事故的鉴定是有偏向于医院的一方面,可并不能代表全部,本来现在的政府就是一个不讲诚信的政府,更何况是一个小小的卫生行政部门。你也知道人情是中国人为事的现实存在,那个时候都有关系存在,那个时候也有无情存在,谁也不能说没有,你说是吗?
死者家属把病人尸体处理完后的第六天,他们又来找晴江和云文了,那天云文和晴江都在办公室,他们一进门就满脸恕气的对云文说:“王科长,我看你是有意的偏向中医院,本来说好是我们处理完后事后,你们就应该给我们赔偿的,可你们一直在拖,在骗我们,中医院的领导也不过问一下我们的后事处理得如何?”晴江听死者的弟弟这样说,很是火冒,他就很气愤的对他们说:“你们不要太过分,你们是来解决问题的,不是来吵架的,再说又不是我们把你哥医死的,你吵什么吵?你再吵就给我滚出去?如果你们不想让我们解决,可以去找其它部门解决。”
“你这个狗东西,你什么意思?你给信老子今天废了你?”死者的弟弟开始骂道。“你敢你就来,老子今天豁出去了,你以为老子是吃素的?我会怕你?你根本不能把我怎么样?”晴江就这样指着他骂道。看到这种架势,那位老者就开口劝死者的弟弟,他才平静下来,云文也劝晴江不要再说了。其实云文很需要晴江这时候发火把他们震下去,这样他们才不敢每次来都傲慢无礼,这是他们配合解决医疗纠纷的诀窍,也是他们该硬的时候到了,不能软,否则就不能以平等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他们这样做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想杀杀他们的威风。二是既然死者的尸体已经处理了,他们就不可能掀起更大的波浪。三是他们只有找卫生行政部门解决此类纠纷,没有那个部门能够为他们解决,即时他们找律师来也无济于事,因为他们不懂医,他们只懂法律,律师再会说,他一时半会深入不了医学的领域,所以他们敢唬他们,很少有既懂医又懂法律的律师。
晴江把他们镇住后,云文就和他们谈有关死亡的原因和责任问题。他对他们说:“其实我们对死者的事还是很重视的,我们昨天早上还到中医院开会研究了有关的赔偿问题,以及死亡的原因,我认为病人死亡的原因主要是病人的病情太重,医生已经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医生做得不对的就是没有即时将死者的病情向你们家属交待,还有就是医生没有在你们的要求下给病人转院,在我看来即时你们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很难鉴定为医疗事故,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意见,不一定正确,不过你们可以参考。”
经过云文对死亡原因的分析,病人家属也没原来理直气壮了,其实真正的死亡原因晴江心理最明白,并不是这回事,医院是造成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当然这涉及到有关的医学知识,只有既懂医学知识又懂卫生法律知识的人才最清楚,只是晴江也不能把死亡的真正原因和赔偿的有关事宜告诉病人家属,因为这样做给赔偿带来麻烦,他不敢说,也不能说。
也许读者最关心的就是地区中医院,最后究竟赔偿了死者家属多少钱?是啊!那你认为应该赔偿多少呢?五万?八万?十万?二十万?
第五十一章 新局长之争(1)
却说晴江在药政中医科工作了二年后,元通地区要进行撤地设市,原来的元通地区行署要更改为元通市政府,地委也要改为市委,原来的县级市元通市也被改为新红区,地区行署原来是省的派出机构,它不是一级政府,而现在撤地设市后,元通市就成了一级政府,他的市长、副市长、部委办级的正职领导也要经过市人大选举产生,在这个过程中,原来的地区卫生局陈局长也因年龄快到退休而不能再担任卫生局长职务,接着就是新的元通市卫生局局长的任命问题,它成了元通市卫生系统的人们谈论的一个热点话题,特别是卫生局的工作人员个个人心浮动,这对一些人来说是一次机会,很多人都在揣摩新任局长会是谁?晴江、云文、冯高、郑云等很多年轻人都对新局长是谁充满了好奇。在这个让人迷惑的过程中,晴江、冯高和李云明关系最好,他们有时间的时候就去问他,他们之间毕竟在一起共事了一段时间,彼此比较了解和信任,并且关系也一直不错,他听到什么消息也会告诉他俩。
在第一次组织部门来民主推荐后,他们三个从会议室出来遇到一起,晴江就把他叫到了冯高的办公室。然后问他说:“老李,你认为新局长会是谁来当?”“哈哈!你也好奇?那个来当也不关你的事?你还不是照样当你的科员。”李总笑着说。他的笑声依然还是那样爽朗,没有含糊,只有信任。“你别装模作样的,还不快告诉我们。”晴江说。“你们还不知道是谁来当?按我的猜测,最有可能有是地区二医院的书记,殷兰。”李总笑着说。“可她不是学医的,能当卫生局长吗?”冯高有些疑惑的问。“有什么不能的?你们为什么对政治总那么幼稚?你以为非要内行来当,你没发现近来陈局长在多次的职工会议上都说,省外聘请什么心理专家当医院院长、卫生局局长吗?他还说人家是当的如何的好,这就是矛头,你们怎么这么笨,这也预料不到?”李总笑着调侃他俩说。
“我想恐怕不是这会事,你肯定是听到了什么可靠消息?别骗我们了,快说!到底怎么会事?”晴江不耐烦的说。“还是瞒不过你这个小贼,实话对你们说,我前两天去找陈局长谈一下服务公司的一些事,探了一下他的口风,从他的口气里他好像是想推荐殷兰当局长,他的意见可是很起作用的,所以我想将来的局长应该就是她。”李总肯定的回答说。“你不是希望董副局长来当局长吗?这不是不能如你愿?”晴江继续盘问他说。“据我所知局长候选人有三到四个,一个是现在董副局长,他也有可能,可她近来下乡的时候,不注意影响,经常去泡女人,影响很不好,我多次劝他,他也听不进去,另外他近来和陈局长的关系也不太好,我叫他去找找他们的老乡政协主席,他也不去找,我看是希望越来越渺茫。另一个就是殷坚,他原来在卫生局任当医政科科长,现在他又在三院当副院长,他也在活动,不过他到三院任副院长时间只有二年还不到,我想可能性也不大。我最近还听说要要从县上调一个县长来当我们的卫生局局长,反正现在是扑朔迷离,还说不清谁会来当这个局长。不过,现在最大的可能还是殷兰,他的实力最强。”李总说完晴江接着问。
“为什么?”“我听说她近来和新来的市委李书记关系很好,你们不知道现在要当官得有经济作为后盾,就像人们常说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哦,我明白了,他老公是地区二医院的药剂科主任,他们调来时我还在人事科,还是我帮他们办的手续,那可是个肥差。”晴江说。“你们也明白地区二医院每年的药品收入都在七至八千万左右,我可听说原来主任的没干几年,现在有几百万,早去加拿大定居了,现在他在那里好吃好玩的,这就是例子。明白了吗?小弟。”李总说完又是笑笑。
过了一段时间,经过市人大选举,果不出李总所说,殷兰妖身一变从地区二医院的党委书记变成了卫生局的新任局长,原来的卫生局副局长,一个在还没撤地设市前就调到了省防疫站当站长,另一个就是李总一直看好的董副局长,他被调到计生委当了主任。殷兰刚来卫生局时,她基本上不了解卫生行政管理工作,曾记得他来后的第一件医疗方面的事,是交给晴江和医政科的林燕去办的,在开局职工会时,她还表扬了他们,这件事让她对晴江和林燕有了好感,可晴江和林燕都是只会认情,不会认人的人,换了其他人绝对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至少殷局长对他俩印象很不错,可他们对这些他们表现得很无所谓。因为她对卫生管理工作不是很熟悉,很多事她都得问其他人,她问得最多的还是王云文,说实话她还是比较欣赏王云文的能力,云文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个性让很多人一看就知道他的能力很强,好像他的能力就写在他的语言和脸上一样,让人一看就知道和明白。
经过撤地设市,原来的地区级医疗卫生单位也都改变成了市直医疗卫生单位,如地区医院更改为市一院,地区二院、三院也更改为市二院、市三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防疫站等医疗单位也相应地作了更改。这一切结束后,就是卫生局副局长的人选还没确定,参预卫生局副局长竞争的人有殷坚、卫生局原来的办公室主任向正东、王云文、市妇幼保健院院长阳立诚,据最可靠的消息说,向正东是原来的陈局长在退位前就特别向新局长殷兰举荐过的,他的副局长职务基本上是铁定的,没有人能同他竞争得了。另一位副局长的人选就有很多的可能,这其中殷坚活动得比较多,他的关系也最硬。其次就是阳立诚,他哥是他们花溪县的县委书记,当然也有一些关系,另外就是王云文,他没有更多的社会关系,只是凭着他与原来的陈局长关系较好,新来的殷兰局长对他的印象还不错,有一点想推荐他的意思。
晴江在新局长还没确定以前,就听到一些小道消息说殷坚要来卫生局任职,至于任什么职他也不知道,不过他来卫生局很多年,他跟殷坚的关系还基本可以,他历来都是一个不喜欢搬弄是非的人,很多对于殷坚的工作马虎、喜欢泡女人、喜欢渴酒的传闻他只是左耳听右耳出,没有在意,更不会去到处乱说。这时的晴江在卫生行政机关已经混了很多年,想想自己也是一个三十出头的人了,一个人总不能永远像这样,什么也不为?什么也为不了?至少在他看来,他应该找个人当靠山,有什么事会有人为你说句公道话,在中国的行政机关工作惯了,每个人都会受机关的工作、权力环境影响,任何一个无欲的人都会产生对权力的向往。华人小说吧 m.hrsxb
第五十一章 新局长之争(2)
在晴江看来,权力在不知不觉中培养着人对权力的虚荣性,没有权力的人很多时候是被凌辱和奴役的,这里也有无形的压迫,如果你要想挣脱这种凌辱、奴役和压迫,只有去争取权力,这是每一个在权力机关工作的人唯一的选择。再说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名为利而来的,如果一个人连这点欲望都没有那就是不正常的,每个人在年轻时都是单纯的,像晴江这种没有经过高人指点的人来说,对官场充满了幻想,在以前他一直认为,只要时来运转,权力的光环会在自然而然的降落到自己的身上,他就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一切都会自然的来,从这点你就能看出他真的是对官场里的东西太缺乏认识了,这也是一种比较幼稚的认识,后来他慢慢想明白了,每一个人无论你涉入那一个领域,为官也好,做生意也好,除了你的悟性外还需要有高人指点,你才可能有所建树。可许多像晴江这样的人,他们没有人指点,只是凭着自己的一点点悟性在官场里闯荡,这无疑是一种盲目。
晴江和殷坚的关系有进一步的深入是有一次他从三院来卫生局办事,他们在医政科遇在一起,医政科有一个女的,她叫林燕,她在晴江后面一点从地区医院的普外科调来卫生局医政科,她也是个个性耿直的人,更明确的说他也像晴江一样没有更多的心计,只有人与人相处的真诚和善良,也许晴江和她是同一类人,他们都看不惯官场里的丑恶,慢慢地他们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成了比较好的朋友和同事,最早的时候晴江、云文、林燕他们关系一直不错,可后来云文变了,变得会欺骗朋友了,他和晴江、林燕的关系也就越来越不如从前,林燕原来一直和殷坚在一个科,她经常会在晴江面前说殷坚的许多事,她对殷坚的印象总的来说还不错。
这天晴江正和林燕在她的办公室聊天,殷坚走进了医政科办公室,他们三人刚好遇在一起,林燕就客气的微笑着对殷坚说:“领导,过来了。”接着她就去给殷坚倒茶水。等她把水送到殷坚的手里,她接着很真诚的对殷坚说:“听说你要回来卫生局了,我们也希望你能早点来,你来当卫生局的局长,我们可以协助你好好的做点事,自从你走后,我们感觉在卫生局是越来越没意思,我觉得还是你在医政科时,我们干得比较舒心。”她说完,晴江接着对殷坚说:“是啊!你能来是最好的,你在卫生局在了这么多年,比较熟悉卫生行政管理工作,平时我们都很信任你,你没有什么官架子,总是让我们觉得你很亲近,时常会让我们想起你在的日子。”
晴江说完,林燕又说:“小方说得没错,每次我们这些年轻人在一起的时候,就总是会想起你,你还记得我们每次有活动都要叫你来,就是觉得我们都很信任你,所以我们都希望你能回来,你来了,我们干着工作就会觉得有意思。”“我也想来,只是现在的事还不太好说,不过,我会尽力争取。”殷坚很冷静的对晴江他们说。“凭着你的关系我想应该不会有问题,前几天市委组织部来民主推荐卫生局局长,我们都是投你的票,真的是希望你能回来。”晴江说。
本来大家都是同事,一条战壕里的朋友,晴江和林燕一直鼓励着殷坚,他也不断的在努力活动,大约过了三个多月,另一个副局长的人选才算是有了一点眉目,这个消息还是殷坚明确告诉给晴江和林燕的。一天殷坚又来到卫生局,晴江和林燕看到他来,就把他叫到了晴江他们办公室,刚好王云文没在,进去后晴江就问殷坚说:“殷哥,我们听说王云文正在活动副局长的位置,是真的吗?”“是真的,不过,现在的事主要是看上面,他根本没有这个可能,这个杂种太不是个东西,从这次的竞争来看,他简直是坏透了,前几天市委组织部来考察干部,为了达到他的目的,他简直是在乱说,根本不考虑别人。”殷坚非常气愤的说。“这么多年,卫生局的人都知道他不是个东西,你别管他,还是自己尽量争取,我们都一直在盼望着你能快点来。”林燕说。“我还听说阳立诚也在活动。”晴江又对殷坚说。“是的,不过他也来不了。”殷坚坚定的说。
从殷坚的话里就能够明确的说明王云文和杨立诚已经被淘汰出局,在这其中王云文可能说了很多殷坚的坏话,这也很正常,每一个要想从政的人都必须要用尽各种手段,特别是像王云文这种没有后台的人来说,不择手段是他唯一的办法。经过这场权力角逐,殷坚和向正东在卫生局当了副局长,王云文依然在当他的药政中医科科长,阳立诚去二院当了副院长,过了二年他又当了元通市第二人民医院的院长。
第五十二章 事权划分(1)
新的市卫生局领导班子配齐后,就在两位副局长来了后的一天下午,按照以往惯例新的卫生局领导就请全局的职工吃了一段话,这也是让大家进一步熟悉和认识的一个过程。在饭桌上,殷兰局长也许是刚来,为了能和大家亲近一些,她和向正东副局长也喝了一点酒,殷坚也充分的表现出他喜欢喝酒的特点,卫生局所有的人他基本上是每个人敬了二杯左右,这也是晴江第一次亲眼所见他的酒量确实是很大,以前只是听人们说他特别能喝酒,早在七八年前,他在读卫生行政管理学院时就因为喝酒把胃都喝穿了,还做了胃大部切除手续。在饭桌上,三位领导无非是说了一些他们希望全局的工作人员能够给她们工作上更多的支持,祝在座的人们身体健康、家庭和睦的话。
晴江和殷兰局长在她刚从外地调来时就认识,算下来也有六年多了,但并不深交。吃完饭后,三位局领导都和全局的每一个人进行了亲切友好的握手,当殷兰局长和晴江握手时,晴江感到她只是用她的手指轻轻地和晴江的整个手接触,她的手表面让人感觉软绵绵的,就像一团里面带刺的棉花,实质里有许多不能碰的东西,手心里也透出一种力量,一种没有人能够战胜的力量,她天生就是一个喜欢主动和别人握手的人,就像一个特别懂得性交技巧的女人,很能讨人的喜欢,也能讨权力拥有者的喜欢。从她的这种握手方式里,晴江觉得她心胸狭窄,占有欲比较强烈,为人和做事是先静后动,以退为进,后发制人,凡事她只能让三分,她的内心深处有一种较为明确的自我规范意识,当外在的人和事冲击了她的这种自我规范界限的时候,她就会进行强烈的反攻,甚至是恶狠狠的报复,她的进攻性和主动行为表面上看是弱的,但真正从她内心里所释放出来的热情,是一种主动进攻的行为,她的这种握手方式很像美国的政客式握手,只是做给别人看的,对人与人的交往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她的表情让每个人都觉得很亲切,可她的眼神有些游离,她的个子很高,大约有米左右,她的体态丰满,显得有些胖,她的脸上挂满了虚拟的微笑,她不但天生就有一种让人觉得亲切的天赋,而且她还特别喜欢主动和认识的人打招呼,她的普通话说得比较标准,她一说话就让人觉得很甜、很滋润,她的这种亲切感让每个人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新的局领导班子配齐后,接着他们首先要办的事就是通过市政府协调与新红区卫生局的事权划分问题,为这事权划分两级卫生局闹得是撕破了脸,原来城区内的所有卫生机构是归原来的县级市管,也就是现在的新红区管理,可现在撤地设市后,按照市政府下发的文件是中心城区的所有卫生机构由市卫生局监管,新红区监管城区以外的乡镇卫生机构,可新红区的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认为不合理。在撤地设市以前,原来的县级市元通市就很不服元通地区管理,两级卫生行政部门时常会有一些磨擦。
晴江记得很多年以来,他们的卫生局局长一般不会来地区卫生局开会,他们根本不把地区级卫生行政部门放在眼里,现在他们认为市级卫生机构是在抢他们的地盘,他们当然不高兴,他们还是希望像以前一样所有的卫生机构由他们管理,为此两级卫生局为事权划分展开了争夺。刚开始的那段时间,元通市卫生防疫站按要求发的盖有元通市卫生局印张的《卫生许可证》,新红区防疫站的监督员尽然当着被管理人员的面把它撕了,而市防疫站也采取同样的办法,对新红区防疫站发的盖有新红区卫生局印张的《卫生许可证》也是统统进行没收。而那些相对管理人和机构就残了,他们不知道该办那家的《卫生许可证》和《健康证》,有的大一点卫生机构他们是办两套许可证,那家来检查就拿出那家的来给他们看,说起来也实在是让人觉得可笑。华人小说吧 电子站
第五十二章 事权划分(2)
这事权划分经过一段时间的扯皮,后来由市政府召集新红区政府、区卫生局、元通市卫生局等有关部门多次协商开会,才达成了一致意见,这个事权划分的意见就是从中心城区的中段划开,以北的归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以南的归新红区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卫生许可的事权划分一直在扯皮的原因,一是分管这块工作的向副局长是个温顺性格的人,他觉得不应该把两家的关系闹得过僵。另一方面是殷兰局长又刚来卫生局,她没有从事过卫生行政管理,对权力和地盘在行政机关里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或许是因为她本来就不想得罪新红区卫生部门的领导,不管什么原因她的态度有些暧昧。很多在卫生局工作的人都知道,在以前地区卫生局的人想在城区里办点事显得非常的难,因为地区级机关没有实权,什么事你都得去求原来的元通市,他们可以不料你,你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如果中心城区的所有医疗卫生监管机构都归市级管理,那么权力的位置就会发生实质性逆转,这个大家都明白,所以大家一直在争夺管理的地盘。
殷坚是原来的医政科科长,很多卫生系统的人都知道他,现在他来市卫生局当副局长,分管的是医政、药政,也许是碍于面子,也许是新红区的领导认为他的关系有点硬,也许是宁江人的个性和态度历来都比较刚强,对中心城区的所有医疗机构监管还是很顺利的划到了市卫生局进行管理,新红区只管他们区所辖的少部门医疗机构,如新红区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防疫站、街道办事处卫生所等,其它的市级医疗机构、社会办医机构(包括私立医院、诊所等)、还有中心城区的学校、厂矿医务室等,都划归市卫生局管理,刚划来时,因为新红区没有将所有的管理档案一起交来,只交来了少量一部分,医政科的龙长福科长、林燕、晴江在殷坚的领导下,一起对所有的档案进行了清理和建档。接着他们就组织医政科、药政中医科、市药品监督办的人员对中心城区的120多家医疗机构进行了清理,清理的主要工作是对卫生技术人员的行医资格进行核实和审查,同时还对医疗机构的房屋设施、消毒药剂使用情况、药品使用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由于前一段时间二级卫生行政机关事权划分不明确,出现了几十家无证行医的非法行医机构,对上述一些不符合条件的机构有的责令其停业,符合条件的则给予办理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在这个清理过程中,殷坚副局长除了开会或有其它工作外,基本上都参加了这次清理,他这时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由于他原来是医政科科长,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工作比较熟悉,工作方法得当,做出的指示也比较具体明确,加之参加清理的人员在殷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使这次医疗机构的清理工作进展比较顺利,通过清理他们发现靠近市医院附近的医疗机构比较多,大约每隔10至20米就有一到二家医疗机构,显得过于拥挤,且不符合医疗机构的设置规划要求。
对清理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他们就和殷兰局长进行汇报,也许是她刚来对工作不是很熟悉,还是她觉得这个工作应该谨慎一些,只能是一步一步的来做,免得闹出什么乱子来不好收场。在一次汇报会上,面对市医院医疗机构过多的现状,殷坚的意见是要他们尽快搬迁,且态度比较强硬,而殷兰局长的意见是先易后难,对不具备资格的给予取缔,其它的慢慢地再让它们搬迁,为此他们两个争得有些不高兴,殷兰的脸色都变了,等他们两个发表完意见,其他的人就沉默着,不敢说话,而晴江的意见也和殷坚的一样,他在会上说:“目前元通市的医疗市场比较混乱,他认为也应借此机会彻底的进行清理。”他还不识时务的赞成殷坚的意见,认为对市医院附近的医疗机构就是应该尽快让它们彻底搬迁,面对这种情况殷兰也不好再坚持。
第五十二章 事权划分(3)
社会办医机构表面上看它是个体医生为患者提供就医的场所,可实际上它是许多个体医生存的唯一之计,许多的医生只能靠它生存,要想不让它们存在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这是他们的饭碗,如果一个人没有了生存的饭碗,你想他会做出什么事来,谁会愿意把自己的饭碗轻易丢了。从这次清理晴江深该明白了几个道理,一方面是许多的社会办医机构他们把诊所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要想让他们停止行医难度非常大,有的人为了继续开诊所,他们有的态度恶劣,还和晴江他们吵,会识时务的他们就去找像殷坚这样的领导,当然也有可能送些礼物,或者钱财给领导。另一方面晴江是个性情中人,他只知道既然殷坚是自己尊敬的人,他对他只有一种真诚的情感,他只知道他要维护他的想法和利益,他不知道其实很多官场上的人是虚伪的,只存在利用与被利用。再一个就是他更不懂其实有的领导是不能轻易得罪的,他的想法很多过于冒失,像殷兰这样的女人是不能得罪的,一旦得罪了就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良后果。
再一个方面晴江想殷兰刚来卫生局,他没有自己的人,有的事他得不到其他人的支持,她也许也看出来晴江、林燕,还有药品监督办的秦健他们是一伙的,他们只能维护殷坚的利益和想法,因为他们对她没有信任感,再说她又不懂医疗机构的管理工作,像晴江这样的人他从的骨子里就是那种看不起没有能力的人,他甚至觉得殷兰根本就不应该来卫生局当局长,也不知道组织部门是怎么考虑的,会让一个外行来管理卫生,他觉得卫生局局长应该由殷坚来当才是最合适的,因为这些原因晴江对他有些反感。
晴江他们是边清理边办证,这时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意见是要把医疗市场彻底放开,外地和本地的人都可以在元通市开办诊所、医院。这样以来申请新办医疗机构的人是越来越多,他们就去一家一家的进行审查,在他们刚对这些准备新办的医疗机构进行审查时,有一次,殷坚带着大家一起去审查一家名叫群众的集体诊所,那家诊所的负责人是个内蒙古来的,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认识殷坚的,他和殷坚很熟。审查完,那位诊所的负责人要请他们吃饭,殷坚也没推辞。既然领导同意了,晴江他们也不可能有什么意见,也跟着去了。吃完饭,那位负责人就每人给了晴江他们一个红包,他是先给殷坚的。殷坚说:“不用了。”他的态度不是太坚决,那位负责人看他那样,又勉强了一会,他只好问他说:“不收不行嘎?”说完他就收下了,晴江从殷坚暧昧的态度里觉得,他以前肯定收过其他人的红包,不然他不会这样自然。晴江他们看到他收下,也只好跟着收下。回到家晴江打开红包一看有六百元钱,钱虽然不多,可还是让他觉得有些不安,但不知怎么办才好,他甚至觉得他这样做是不是一种犯罪。
晴江从殷坚收红包这件事情里,他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殷坚他肯定会受贿,晴江也不是个不识时务的人,他觉得现代社会,这些官场里的人不但需要情感上的交流,还有他对你的信任,更需要你适当的时候去表示一下,比如送点什么贵重礼物或金钱给他们,这也是一种沟通的办法。所以晴江每当到了过年、过季的时候,他就会去找殷坚,在他方便的时候就把八百至一千元的红包送给他,刚开始时,他还说:“他们弟兄之间没有必要这样?”这就像他做人一样很多时候只是随便推辞一下,没有真实的东西,后来也就不在推辞了,成了一种习惯。
在行政机关工作领导怎么做,你只能跟着做,不然领导会对你有想法,如果你不跟着他做同样的事情,他就会认为你不是他同一条道上的人,晴江以前在人事科、药政中医科时也会有人送东西,但送钱的他很少遇过,偶尔遇到他也是想尽一切办法推辞,他就是这样一个很谨慎的人,想到在公司时,他和冯高是最有机会捞钱的,可他们还是坚持自己的原则,不想因为钱的问题而出什么问题,这就是他真实的一面。往往想到这些他觉得现在社会有很多的人都想尽办法在捞钱,钱是什么?钱是一种诱惑,钱也是让人堕落和腐化的根源,它也是让很多人荣耀和辉煌的表象。一个在行政机关工作的人,只要你有一点实权就会有很多的诱惑,有时这些诱惑会让你分不清什么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就像这红包不收也不行,收了也不行,真是让人觉得无奈,一个人要想坚持自己的原则是那么的难,你也会因自己?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