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8部分阅读

作品:锦医(完结) 天然宅|作者:外协患者|分类:玄幻小说|更新:2025-05-21 08:02:10|下载:锦医(完结) 天然宅TXT下载
  虐斓乃桔印

  举子的学问肯定是比秀才高的,锦卿的第一想法是送到举子办的私塾那里去,老师等级高,对学生也有好处。

  刘嬷嬷叹气道:“可我听说那举子最是嫌贫爱富,对有钱学生关爱的很,处处照拂,对家境不好的学生就不管不问。王夫子虽然是个秀才,听说为人不错的,对学生也一视同仁,很是尽心。”

  锦卿默然,要真是这样,那她绝不能把锦知送到举子那里去读书了,老师若是品行不端,能教出来什么样的学生。

  徐斌和刘嬷嬷一路打听,先把锦卿和锦知送到了王夫子的私塾门口,离祁昌堂有两条街的距离。

  天色还早,私塾并未开门。看格局,前院是店铺,隔了一个小花园便是上课用的私塾了,私塾有自己的大门,跟前院不相干。

  锦卿牵着锦知沿着私塾走了一圈,觉得这样布置挺好,有了花园,学生读书不会受到前院商铺的干扰,也有了活动身体的地方。

  锦卿牵着锦知的手,在王夫子的门口等了好一会,天渐渐亮了起来,门才被打开。

  见有人开门,锦卿连忙扯着锦知躬身行礼,说道:“在下顾锦卿,求见王夫子。”

  开门的人上下看了锦卿和锦知一眼,说道:“我就是王夫子。”

  锦卿抬头一看,面前的男子三十上下,面容清瘦,个子不高,一身半旧的青布罩袍,看人的眼神却是温和的。

  锦卿把锦知拉到王夫子跟前,说道:“王夫子,这是我的弟弟顾锦知,想送到您这里来拜您为师。”

  王夫子摸了摸锦知的脑袋,露出了一个和蔼的笑容,问道:“你叫顾锦知是吧?之前可上过学?”

  锦卿连忙说道:“虽然不曾上过学,可我教他学过不少字。”又推了推锦知,催促道:“快写几个字给夫子看看。”

  并不是是个孩子夫子都会收的,若是太笨的或者是太顽皮的,夫子也是会婉言拒绝的,怕影响到其他孩子。若是有钱人家还能自己请个西席,若是锦知被拒之门外,恐怕就没机会了。

  如果锦知表现的聪慧,有些基础,想必夫子也会对他格外关照一些。

  王夫子诧异的望了眼锦卿,想不到这小姑娘居然还会教弟弟认字。

  锦知知道表现的时候来了,连忙捡起地上的树枝,蹲在门口写了几个字,王夫子瞧锦知的字,一笔一划写的倒是工整。

  王夫子满意的点点头,问道:“你还会什么?”

  锦知有些害羞,低着头不敢说话,锦卿推着他温言催促道:“快给夫子背诗啊,捡你平时最拿手的背!背不好夫子以后也会教你的。”

  锦知鼓了鼓勇气,刚开始还有些结巴,背了四五首之后就越背越流利了,面对着夫子鼓励的眼神,小脸上满是兴奋。

  “好了,就背到这里吧。”王夫子满意的点点头,抬手止住了锦知的背诗,“明日一早,带齐笔墨纸砚过来就行了。”

  锦卿高兴的连忙扯着锦知向王夫子行了礼,离了王夫子家,锦卿就带着锦知去文具店里买了笔墨纸砚,又到城东的点心店里称了几包糕点。

  第二日一早,锦卿便带着锦知到了王夫子的私塾门口,锦知的书包里放了新买的文房四宝,关切叮嘱着锦知要听夫子的话,认真念书。

  等王夫子开了门,锦卿送了锦知进屋,便去了祁昌堂。

  自此,徐斌和刘嬷嬷依旧每日上县城卖菜,而锦卿和锦知也搭了徐斌的板车,一个去学医,一个去念私塾,等到下午的时候,徐斌再来一趟接他们回家。

  生活总算安定了下来,日子这么波澜无惊的过了下去。

  ’);

  第33章 ,锦卿打了个寒战,拢了拢袖口,天气是越来越冷了,马上就要过她来到这里的第一个冬天了。

  好在店铺里有一个取暖的炉子,锦卿才不至于觉得难熬,一想到店里暖烘烘的炉子,锦卿顿时觉得身上更冷了,恨不得脚下生风,瞬间就飞回到祁昌堂里去烤火。

  等锦卿跺着脚跑进了店里,李婶已经走了,孙掌柜今日也没来。天气冷,店里也没什么人,两个坐堂大夫围着炉子翻看着医书,丁临河斜靠在柜台上,懒洋洋的拨弄着算盘珠子。

  待瞧见进来的人是锦卿,丁临河又低下头去,嘴角露出了一丝得意的微笑。

  锦卿搓着手问道:“李婶呢?回去了?那给我留的饭呢?”

  两个坐堂大夫对视了一眼,异口同声的问道:“你还没吃饭?”

  锦卿奇怪道:“当然没有了,师父嘱咐过不准在病人家吃饭的,省的给人家添麻烦。”

  两个大夫听了锦卿这话,便不约而同的看向了丁临河。

  丁临河笑嘻嘻的抠了抠指甲,漫不经心的说道:“哎呦,那真是不赶巧了,我想着顾大大夫去上门诊病,这得是多大的荣耀啊,病人家怎么都得管饭啊!所以,李婶给你留的饭,我怕放坏了,就给倒了。”

  锦卿瞧着丁临河那幸灾乐祸的样子,气的胸脯一起一伏,手用力的攥成了一团,丁临河分明就是故意的,他又不是不知道汪祁昌定下来的规矩!再说这冬天里,饭哪那么容易就放坏了。

  丁临河看到锦卿生气,更加得意了,叉着腰哼着小调,斜眼看着锦卿,一副你能奈何的样子。

  锦卿又冷又饿,加上来了月事,肚子也疼的难受,眼下她一点力气都没有,盯着丁临河看了一会,便默默转头进了东屋,放下了药箱。

  丁临河原以为锦卿要和他大吵一架,谁料到锦卿苍白着脸一声不吭的进了东屋,丁临河心里直打鼓,暗暗悔恨这次是不是做的过分了。

  其中一个大夫叹气道:“临河,你一个男子汉大丈夫,何必跟人家小姑娘过不去?”

  丁临河原有的一点愧疚心理立刻烟消云散了,哼了一声梗着脖子回敬道:“关你什么事?”

  说话的大夫摇头叹气,丁临河是掌柜的外甥,他们也不好说些什么。

  锦卿在屋里暖和了一会,觉得手脚不那么冰凉了,便寻思着去哪里找些东西填填肚子。就在她打算出门的时候,听到大堂里王大夫喊道:“顾锦卿,有人找你!”

  锦卿以为徐斌来了,赶紧跑了出去,掀开帘子却发现是两个月未见的闲,又临近中午,收拾了下桌子就等着李婶来送饭。

  在锦卿坐在椅子上晃着脚翻看医书的时候,就听得刘嬷嬷在门口焦急的唤她。

  锦卿抬头看刘嬷嬷脸上全是惊惶之色,心下一惊,连忙站起身三步并两步上前去,拉着嬷嬷到了一边,“嬷嬷,你这是怎么了?”

  刘嬷嬷抹了把脸,一肚子的话想说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我,我被人看到了!”

  锦卿弄糊涂了,拉着刘嬷嬷钻到了祁昌堂附近的小巷子里,“到底怎么回事?徐叔呢?”

  锦卿心下有些不安,刘嬷嬷虽然有些胆小,可也不是什么不当事的人,锦卿还是第一次看到她吓成这样。

  刘嬷嬷一拍腿,咬牙说道:“徐斌去接锦知了,锦卿,你快同汪大夫告个假,回家嬷嬷有话对你说。”

  锦卿颇有些莫名其妙,但见刘嬷嬷紧张不已,还是宽慰她道:“嬷嬷先放宽心,天塌下来有个子高的顶着。”

  刘嬷嬷瞧着锦卿一脸轻松的样子,苦笑不已。锦卿怎么都猜不到刘嬷嬷到底怎么了,去店里同师父告了假,出来时便看到徐斌驾着车带着锦知到了祁昌堂门口。

  到了家,刘嬷嬷像是终于放下心来的样子,关上了大门,对锦卿和锦知说道:“今天在菜市场上,我被你们父亲的一个下人认出来了。”

  一句话没头没脑的,锦卿费了半天的劲才弄明白是什么意思。

  “我爹……还活着?”锦卿迟疑的问道。不是被山贼一刀捅死了,剧情没开始就领便当了么……

  刘嬷嬷讲了一下午,锦卿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自己早死的母亲叫顾瑜真,原本是长安人士,家里算不上是宽裕,父母双亡,只有一个哥哥顾瑜文相依为命。

  顾瑜文中了举子,因为不愿离开京城,加上家里也没有门路,一直赋闲在家。早先娶了妻,却在生下了女儿后不久便撒手人寰,顾瑜文大受打击,也断了再娶的念头,只和妹妹女儿三人一起过日子。

  锦卿和锦知的亲生父亲袁应全,在进京赶考时被贼人偷了盘缠,又饿又渴昏倒在了顾家门口。

  顾瑜真带着当时还是丫鬟的刘嬷嬷出门时发现了袁应全,从此就成就了一段美人救才子的佳话。

  但故事却远不止于此,在袁应全和顾瑜真成亲后,不久便中了进士,而顾瑜文见妹妹有了依靠,此后不用再照顾妹妹了,便卖掉了家里三进的宅院,大部分留给了妹妹做嫁妆,自己则带着掌上明珠四处云游去了。

  顾瑜文走后,袁应全就带着顾瑜真去地方赴任了,只是到了地方,已经怀了锦卿的顾瑜真才知道,等待她的,不是美好的生活,而是一场噩梦。

  袁应全早已娶妻,是自己的表妹魏氏,并且在袁应全进京之前,魏氏也已经怀上了身孕。

  刘嬷嬷抹着眼泪骂道:“袁应全的良心都被狗吃了,当初若不是小姐救了他,给他银子让他去考试,他早饿死在长安街头了!他骗婚让小姐从正妻变成妾也就罢了,只要对小姐好,我们就当吃个哑巴亏,可到了司州,他就翻了脸,整日里看到小姐不是打就是骂!”

  锦知已经快十岁了,他早就懂事了,低着头闷闷的问道:“娘不是救了他吗?他为什么要这么对待娘?”

  男孩子的心里对父亲,总是有那么一丝带有英雄色彩的期盼,锦卿原本不想让锦知听到,可后来觉得,既然是事实,那锦知必须得承认,他们的父亲就是这么的不堪,为了钱财,为了前途去骗婚。

  锦卿淡淡的说道:“那大概是因为娘见证了他最潦倒、最不堪、最丢脸的时刻,看到娘,他就会想起来他曾经做过乞丐,靠着向一个女人的乞讨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总会有种……屈辱感吧。”

  正在抹泪的刘嬷嬷闻言愣了下,喃喃道:“我怎么就是没想到,姑爷竟然是这心思。”

  锦卿努力深吸了口气,问道:“然后呢?母亲带着你我就逃出来了?然后生下了锦知?”

  刘嬷嬷点头,“小姐要逃,不只是因为袁应全对她不好,也是为了你们,魏氏先生了个闺女,袁应全宝贝的跟什么似的,等到你出生了,袁应全见还是个闺女,就不理不问的,你可没少受罪,你还小,恐怕都记不起来了。

  后来等了两年不见魏氏和小姐再生孩子,袁应全又纳了个妾,好像姓秦,倒是生了个儿子,可惜是个天生残疾的,腿生下来就是变形的,不能走路,老天也还算是长眼,报应总会来的!”

  “后来,小姐又怀上了锦知,就怕是个男孩,魏氏没个儿子,肯定要抱走,就算是个闺女,小姐也不能再让这小闺女跟你受一样的苦了,就趁着谁也不知道小姐怀孕了,带着你和我逃了出来。”刘嬷嬷道。

  锦卿搂着锦知,只觉得一股气闷在喉咙口,恶心的不行,这亲爹袁应全既然看到顾瑜真心里就不痛快,刺的很,为何还要同她……以至于怀上了锦知,真不是一般的渣。

  “那嬷嬷说的,被下人认出来,是怎么回事?”锦卿问道。

  “今日菜场卖菜时,有个人一个劲的盯着我看,还来问我是不是刘翠,我也认出来他是当年袁府的下人,徐斌把他呵斥走了,可他肯定是认出来我了。”刘嬷嬷道。

  徐斌也万万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内幕,沉默了良久,突然说道:“锦卿,你想怎么做你决定吧,毕竟那是你父亲,若是你想认祖归宗,也随你的意。”

  刘嬷嬷顿时急了,“锦卿,可不能啊!你娘费劲千辛万苦逃出来不是就为了你和锦知吗?”

  ’);

  第35章 见魏氏

  锦卿心里也是乱糟糟的,在她的认知中,她和锦知就是无父无母的孤儿,靠着刘嬷嬷拉扯才长大的,如今突然告诉她还有个当官的父亲,而且和自己的亲娘关系是如此的恶劣,锦卿脑子抽抽了半天才强迫自己冷静了下来。

  “嬷嬷放心,我和锦知就是你的孩子,我们哪都不去。”锦卿扯出来一个微笑。

  锦知也大声叫道:“我听姐姐的,哪都不去!”

  锦卿脑子里来回打了几个转,有个当官的爹固然是好,谁不想当官二代啊,可先不说这个爹会不会认他们,退一万步说,即便是认了他们,他们在袁家的日子当真会好过吗?

  倘若锦卿是魏氏,丈夫跑出去赶考,却带了个大肚子的女人回来,自己当然是恨不得撕吃了这女人和她的孩子,哪里还会笑脸相迎?可若是魏氏没有儿子,想借锦知来傍身,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但不管哪一种情况,袁应全和魏氏或者会欢迎锦知,但锦卿自己都不会讨袁应全和魏氏的欢喜,他们又不是没有女儿。

  她如今四肢健全,有医术傍身,一个月三两银子一家人都能过的有滋有味,干嘛去自讨没趣认祖归宗啊?自己又没同袁家人一起生活过,感情无从谈起,他们也不一定就这么容易的接纳自己。

  刘嬷嬷相当欣慰,小姐教导的就是好啊!还没等她欣慰完,又发愁道:“可那人若是回去告诉你爹,可怎么办?”

  锦卿拉着刘嬷嬷的手,“嬷嬷先安下心,说不定是你认错了人,那人不也不确定是不是你吗?即便是知道了,我和锦知都这么大了,还能强抢不成?”

  徐斌却紧皱眉头,半晌一言不发。

  锦卿说的轻松,心下也在打鼓,眼下生活好了起来,却又出了这样的事情,若袁家非要自己和锦知认祖归宗,在这个父权大如天的年代,她还真是毫无办法。

  第二天就这么相安无事的过去了,锦卿绷了一天的神经也渐渐放松了下来,许是自己家自作多情了,人家压根不待见自己,说不定根本没想与自己相认。

  第三天上午,锦卿看完了一个病人,开了方子嘱咐他去柜台抓药,立刻就有一个四十上下的中年婆子站到了锦卿的桌前。

  锦卿笑着朝她点点头,伸手道:“请坐,哪儿不舒服?”

  中年婆子笑起来一团和气,上下打量了锦卿一番,说道:“您是锦卿小姐吧?我家夫人想见见您。”

  锦卿以为是这家夫人生了病,不方便出入公共场所,便起身道:“那稍等,我去取药箱。”

  中年婆子移步上前按住了锦卿,笑的意味深长,“锦卿小姐,我家老爷姓袁,不知您还记不记得?”

  顿时,锦卿的脑子就嗡的一声,立刻站定了,重新审视起了面前的婆子。

  这婆子笑的一脸和气,任锦卿上下看了几遍,才福身道:“锦卿小姐,老奴姓游,您叫老奴游婆子就行,一直在夫人身边服侍。夫人自从知道了您和锦知少爷,一直想见见您,这不,就在街头的茶馆里等着您呢!”

  锦卿垂着眼睛,这么说来,袁家已经知道了锦知的存在了?锦卿抬起头,也是一脸微笑,爽快的说道:“还有劳游嬷嬷带路了。”

  游婆子没料到锦卿态度这么友好,一时间愣了下,随后笑眯眯的领着锦卿去了街头的茶馆。

  游婆子带锦卿走上茶馆二楼,自己先进了包厢,锦卿低着头站在外面候着,只听到屋里传来一声“叫她进来吧”。声音淡淡的,不喜不怒,辨不出情绪。

  游婆子出来后,拉着锦卿的手,亲热的笑道:“小姐放心,夫人最是慈善,你有什么话都能跟夫人说。”

  锦卿低头抿嘴笑笑,点了点头便推门进去了。

  房间里窗户都大开着,光线明亮,小几上放着的香炉里飘着袅袅的熏香。坐在小几旁的妇人面容白净,保养得宜,一身掐金边的宝蓝色襦裙,绣着大朵的银丝牡丹。

  见锦卿进来了,原本坐在小几旁的妇人微微转过头,发髻上的金步摇随着她的动作颤悠悠的晃动个不停。

  “你就是锦卿?”妇人上下看了锦卿一眼,问道。

  “是,我就是锦卿。”锦卿谨慎的回答道。

  妇人脸上顿时就显出了一个慈爱的笑容,招招手让锦卿坐到她的身边,拉着锦卿的手叹道:“好孩子,这一转眼,你都这么大了。当年我抱着你的时候,你才这么大。”

  妇人说着用手比划了下桌子的高度,感慨万千。

  锦卿心下便猜想这人就是魏氏了,按说魏氏也应该是三十好几的人了,可看她的面容,说她二十多岁,锦卿也是信的。

  只是她对锦卿的态度,锦卿反而琢磨不透了,想到魏氏这般的当家主母,习惯了高高在上的态度,自己不知道她的来意,还是少说话为妙,只是低头小声的笑道:“都记不清楚了。”

  魏氏点头,摸着锦卿的头,说道:“现在我们一家人可算是团聚了,你们母亲不在了,我便是你和锦知的母亲,随我一起回家吧。家里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到时候你们姐姐妹妹的还能玩到一处去,多好!”

  锦卿低头不语,这魏氏,言谈举止就是一个慈祥的母亲,然而语气却是不容拒绝,直接挑明了她来的目的。

  见锦卿不说话,魏氏悠悠的叹了口气,“我不知道刘翠在你们姐弟面前说了什么,可既然是袁家的子孙,就断没有骨肉分离、流落在外的道理。”

  锦卿沉默了会,小声问道:“那父亲是什么意思?”

  魏氏见锦卿语气有了回转的意思,拍拍锦卿的手,笑道:“他还不知道,这几日他到下属县城检查去了,等他回来看到你们姐弟回来了,不知道得有多高兴呢!”

  锦卿心下急转,这么说来,袁应全还不知道自己的存在,只是魏氏一个人的主意?这么大的事情,若不是魏氏成心瞒着袁应全,袁应全哪会有不知道的道理?

  锦卿抬起头,有些捉摸不定,带着忐忑的语气,说道:“这,这不好吧,父亲万一不喜欢我……”

  魏氏呵呵笑了起来,亲热的把锦卿搂进了怀里,“真是个傻孩子,你父亲就是个面冷心热的,他看到自己的闺女儿子都长这么大了,指不定欢喜成什么样子了,哪会不高兴啊!”

  锦卿低头想了想,魏氏要真来强的,她也没办法,只笑道:“锦知还不知道,等我回去跟他说说吧。”

  魏氏点点头,嘴角扬起一个弧度,拉着锦卿的手,心疼道:“你这孩子,这些年过的得多辛苦啊,看看,手都糙成什么样了,回家后母亲好好给你补补,咱们袁家的姑娘,得过千金小姐的日子才行!”

  说着,魏氏从头上拔下那支金凤含珠的金步摇,小心的插到了锦卿的发髻上,左右端详了下,满意的笑道:“真是个俊俏的好孩子,好好打扮打扮,就是个美人!”

  等锦卿从茶楼出来,已经是午后时分了。

  游婆子眼尖的瞧见了锦卿头上晃动的金步摇,笑道:“小姐,明日这个时候,老身还在这里等您。”

  等送完锦卿,游婆子连忙急火火的上了包厢里,侧身坐在了魏氏旁边的小凳上,问道:“夫人,这丫头如何?”

  魏氏闲适的端起冒着热气的茶盅,揭开盖子吹了吹,说道:“不是个好糊弄的。”

  游婆子哼道:“老奴想着也是,一个乡下丫头片子,小小年纪就混成了坐堂大夫,可见不是笨的。”

  见魏氏神色略有不虞,游婆子赶紧笑的一脸谄媚,“再聪明也比不过夫人和大小姐聪明,再能蹦q,日后她要怎么样,还不是夫人一句话的事?”

  魏氏冷笑了一声,重重的放下了茶盅,不悦的说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如今他们姐弟没了娘,我这做母亲的若是有薄待他们的地方,还不知道怎么被人戳脊梁骨子骂,传出去不定被人编排成什么样。”

  游婆子马屁拍到了马腿上,心里懊悔的恨不得扇自己两个耳光,赤红着脸讪讪说道:“老奴一时心急,多嘴说错了话,该死!该死!”说完,瞧着魏氏的脸色,狠心打了自己两个嘴巴。

  见魏氏的脸色稍缓,游婆子知道魏氏没真生自己的气,又笑道:“遇到夫人这样的母亲,是这丫头的福分!真不知道是修了几辈子才得来的。”

  魏氏听着奉承,心里头分外舒坦,又听游婆子说道:“要说那男孩,老奴远远看见过一次,长的跟老爷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似的。”

  魏氏不由得想起了早死的顾瑜真,悠悠道:“顾瑜真也是个可怜女人……我让你去朱家村打听,可打听出来什么了?”

  游婆子冷不防魏氏的话转移到了这方面,连忙说道:“打听过了,说起来也邪门的很,那乡里人说几年前锦卿小姐摔破了头,都以为快不行了,谁知道又突然好了,好了之后就背起药箱给人看病卖药,说是她娘留下来的书里学的,后来就被祁昌堂的大夫给收为徒弟了。”

  魏氏皱眉沉思了半晌,“可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也合该这丫头命不该绝。看这丫头浑身上下连件像样的首饰都没有,可想过的十分清苦。我给她找门好亲事,多准备些嫁妆,让她风风光光嫁人,后半辈子吃穿不愁,过上富贵生活。这也算是对得起顾瑜真了,也不枉她伺候老爷一场。”

  “夫人可真是菩萨心肠啊!”游婆子赶紧奉承道。“不过夫人,何必劳烦您亲自跑这一趟呢,您找几个人,把这两个孩子带回府里不就成了?”

  “游嬷嬷,做事好好动动你的脑子,那锦卿都十五岁了,锦知也十岁多了,他们能不记事吗?若真把他们强带回去,怕是一辈子都记得他们是被我这个母亲绑回来的,哪还会认我这个母亲?”魏氏斥道。

  游嬷嬷慌忙点头称是,心里却是不以为然,反正夫人主要是想要那个男孩,不过十岁的孩子,能懂什么。

  ’);

  第36章 秦氏

  锦卿回到祁昌堂,一下午都心不在焉的,丁临河瞧她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掐着腰不咸不淡的刺了她两句,锦卿把头扭到一边去,只当没听到。

  所幸下午没什么病人,徐斌接锦卿的马车一到门口,锦卿便匆匆的跳上马车走了。

  路上,锦卿搂着锦知,对徐斌说道:“徐叔,今日我父亲的妻子魏氏来找我了。”

  锦知吓了一跳,立刻抬头看向了锦卿,黑葡萄般的大眼睛里满是不安。

  徐斌从板车前面回头,问道:“她可说了什么?”

  锦卿叹口气,“魏氏说要我和锦知随她回袁家。”

  锦知读了三年书,早明白道理了,闻言连忙焦急的扯着锦卿的衣袖,说道:“姐,那我们怎么办?”若是父亲发话一定要他们回家,那是违抗不了的,否则传出去,就是他们目无尊长,不敬孝义。

  锦卿拍了拍锦知的肩膀,说道:“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情,徐叔见多识广,我想问问徐叔的意见。”

  徐斌沉默了许久,任凭瘦马拉着板车飞快的在田间小路上跑着,说道:“按理说,你父亲既然已经找到了你们,便应该回去孝敬父亲,况且你父亲做了官,你便是官家小姐,日后你找婆家,至少也得是家境殷实的官宦人家,更重要的是过些年锦知考科举,也会比现在要容易。”

  锦卿搂着锦知沉默了,道理她懂,可一旦入了袁家的门,花着袁家的钱,享受着袁家小姐的权利,那她的人生便不会再操纵在自己手中了。何况,她在乡野间“放养”了这么多年,让她去过千金小姐的日子,她当真能过的下去吗?

  锦卿并不担心锦知,他是袁家的儿子,袁应全就算再痛恨顾瑜真,也不会亏待了锦知。

  锦知咬牙道:“我不认!他骗财又骗婚,是品行不端之人,我才不认!”

  锦卿摸了摸锦知的头,锦知也长大了,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了。

  “锦知,你将来娶了妻,一定要好好的对待她,不能像父亲那样。”锦卿叹道。

  锦知没料姐姐突然把话题转向了这里,顿时红了脸,看姐姐一脸认真,低着头闷声应道:“我不会像父亲那样的。”

  等到了家里,锦卿把今日的事情和刘嬷嬷原原本本的说了,刘嬷嬷抹着眼泪,喃喃道:“终究还是逃不过去啊……”

  锦卿见刘嬷嬷这样,心里也是难受,刘嬷嬷跟亲娘一样照顾了他们这么多年,到现在一夜还起床几次看他们姐弟俩有没有盖好被子,她实在不忍心看刘嬷嬷难过。

  “嬷嬷,若魏氏真的来接我和锦知,你就不要跟我们去了。”锦卿说道。

  刘嬷嬷吓了一跳,胡乱擦干了眼泪,急急的说道:“那怎么行?你们姐弟身边没个能帮你们的人,要是被人欺负了,可咋办?”

  锦卿拉着刘嬷嬷的手,情真意切的说道:“嬷嬷,锦知你尽管放心,袁家不会亏待他的,至于我,若是袁家对我好,你去也是一样,如果袁家对我不好,我自己回来便是,你和徐叔还在这里等着我,到时候我们俩相依为命过日子。”

  刘嬷嬷不由得笑了,“傻孩子,那袁应全好歹也是司州的大官,他如何能让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锦卿低头笑笑,“嬷嬷,我是个什么脾气您还不知道么?他们官宦人家讲规矩讲礼仪的,肯定忍受不了我这乡野出身的,迟早把我赶出来。”

  刘嬷嬷瞪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