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25部分阅读

  思冥想得不到的女人,我谷子现在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正当我洋洋得意准备采取进一步行动的时候,突然传来一阵“哎哟哎哟”痛苦的叫唤声,这声音被静谧的夜晚放大,便显得格外刺耳,简直是惊心动魄!这叫声把正处在亢奋状态中的我吓了一大跳!我立即停止行动,循声寻去,原来这叫声是从老太太嘴里发出的。

  这老太太不是梦呓,肯定是病情加重,疼痛得受不了,才大声哼哼。老太太许多儿女,身边竟然没有留下一个亲人陪伴,一个人孤零零的。

  同情之心,人皆有之。我赶忙爬起,连外衣外裤也没穿,把灯开着,走近老太太身边,只见老太太眉头紧皱,口不能言,只发出“哎哟哎哟啊啊啊”的声音,脸上没有一丝血se,痛苦的缩成一团,黑衣黑裤,看上去像一只大老鼠。

  事不宜迟,我赶紧往值班医生室那里跑。值班室里没有医生,也没有护士,鬼都没一个,静悄悄,空空如也。

  每个病床头上都设有紧急呼叫设施的,如有紧急情况,病人或家属就可以按下这个通知值班医生,想必老太太是按过紧急呼叫的,只是值班室没有人,当然没有人能听见。我看着那张空着的那张椅子,心里涌出一份强烈的不满,人命关天,怎么可以擅离职守?

  那时还没有手机扣机等先进的通讯设备,我只能呆在这里等这位不知因何事擅离职守的值班医生,我信手翻阅着一份报纸,有心无心地看着。等了大约二十分钟,才有一个中年女人走进来,想必这就是值班医生了。

  我压抑着心头的不满,尽量用平和的口气对她说:“医生,某某床病人有情况,请你马上过去看看。”

  “我不是医生,我是护士。”

  这个中年女人不紧不慢回答我,神se有点冷漠。

  “哪医生呢,哪去了?值班医生怎么可以离开自己的岗位?”

  我带着责备的口吻,因为这个医生的离岗,也因为这个护士冷漠的态度,让我压着的火气窜上来。

  “稍等一会,医生马上就过来。”

  我严峻的脸se和强烈不满的责问式的语言让自觉理亏的护士脸se和缓一些,语气也礼貌一些。

  当我们和医生护士赶回病房时,老太太呼吸都困难了。嘴里嚅嗫着,也不知说的啥。

  医生把脉、听诊,护士量体温、量血压、输氧,接着,护士给老太太打了一枚强心针,老太太原来是侧卧的,护士把她翻过来,仰面朝天,然后又扶起她的头,不知让她服下几粒什么药片。折腾一会,也不见效果,老太太呼吸更弱了,身子依然蜷缩成一团,好像怕冷的样子。

  陶洁也爬起来,偎在我身边。

  医生摘下听诊器,顺手也摘下口罩,神情严肃地问我:“你是家属?”

  我摇摇头:“不是。”从医生的表情和语气,我知道事情不妙。

  “你是她什么人?”

  “什么也不是,只是同房的病友。”

  医生又转向护士:“病人家属呢?”

  护士没有停下手里的活,低着头回答医生:“白天有时能看见,晚上没有人陪住。”

  医生就生气了:“这样的重病人,怎么可以没有人陪着?”

  医生生气时,两道眉毛拉近距离,紧紧绞在一起,鼻翼缺氧似的抽动着。

  虽然不是我的亲属,这老太太与我没有任何关系,但我还是关切地问:“医生,情况怎么样?是不是很糟糕?”

  “已经不行了。你看,都点头呼吸了,时间不多了。”

  陶洁轻轻尖叫一声,脸上充满恐惧,紧紧依偎在我身上。

  我们看着老太太断气,护士拔下针头,取下吸氧面罩,又在老太太身上盖上一块白布,护士按部就班做着这一切,很熟练,也很沉着,没有一丝慌乱。

  老太太被推出去了,房间里只留下我和陶洁。

  第183章告状

  我始终觉得,如果那天值班医生不擅离职守,如果抢救及时,也许老太太还能活过来,想起那晚我在值班室焦急的等待,想起医生护士他们冷漠的面孔,面对垂危的病人老油子一样慢慢悠悠的动作,愤懑的情绪就会油然而生,就有告发他们的冲动,但我又不能告发,只能把这种念头扼杀在心底,因为这事情闹大了,对我们也不利,调查来调查去,陶洁和我共睡一床的桃se新闻也会成为副产品立即传开。老太太的死像一道yin影笼罩在我心头,而且,短时期内不会散去。

  尽管我和陶洁还没有真正“出轨”,但我们彼此都知道,一捆干柴,一团烈火,燃烧是迟早的事。我和陶洁在婚外恋的路上越走越近,我浑然不知,有人在偷偷关注着我们。

  一天下课,林教授在教室门口等着我,一张脸刀刻一样毫无表情。

  “林谷,去我房间,有事找你。”

  我就跟着他去了他房间。

  林教授放下手里的备课纸和粉笔盒,回过脸看着我:

  “林谷,有人写了一封信,一封告状信。”

  “告状信?告我什么?”

  我疑惑地盯着林教授瘦削的脸。

  “告状信说,说你和陶洁关系不正常。”林教授伸长脖子,像是竭力吞下卡在喉咙里的鸭蛋。

  “那是造谣是污蔑!”我一听是这样的事,不禁怒从心头起。我不知道是哪个王八蛋闲的没事干!

  不要说至今为止,我和陶洁关系还没有越出雷池,就是越出雷池,这又碍着谁啦?

  “说常常半夜时分,陶洁从你房间里出来。”

  “这有什么呀,这能说明什么呀!”我大声嚷嚷,虽然我和陶洁是有点说不清道不明,但还没有做成熟菜,就觉得自己理直气壮,再说了,就是做成了熟菜,只要没人直接把你*裸堵在床上,我也可以打死不认账。

  林教授那两道浓浓的眉毛皱在一起:“林谷你嚷什么,你要嚷得全党校都知道吗,嚷得全世界都知道吗?自己没做什么事,一封告状信就让你火烧脚一样一蹦三尺,你是不是也太沉不住气了?”

  “这样的事,我能沉住气吗?完全是无中生有恶意中伤嘛!谁说的?谁他妈造的谣?”

  “你冷静一点好不好,林谷!”林教授刚才拧在一起的眉毛这时更是打成一个死结。他的声音不大,低沉,透着一股威严,这样的威严可以震慑其他人,但我谷子不怕。

  “林教授你告诉我,我得罪了哪个王八蛋,要这样我诋毁我?是谁是谁到底是谁?”

  “冷静点,林谷!”

  “我冷静不了!”我一反平ri的温文儒雅,脸红了,脖子粗了,我谷子又回到十几年前的野孩子状态,全然不像是一个有经历有地位的副县长。

  “别这样嚷好不好?”

  “我就嚷!”

  “再嚷你就给我出去!”

  林教授的脸发白,气的。

  “我就不出去,我要你告诉我这个王八蛋是谁!”

  林教授这时气呼呼地站起来,两手放在胸前,好像要推我出去。我用一只手扳住桌子的一只角,假如林教授真的“动武”,我准备负隅顽抗。我的嘴巴抿的紧紧的,我的眼神是倔强的,是无所畏惧的。

  倒是林教授,先软下来,我想一定是我坚毅的眼神让他软下来,让他取消了“武力干涉”的计划阻止。

  我们就像两只好斗的公鸡,围着一个中心气势汹汹兜了几个圈子,才不情愿地暂时停歇下来

  收起因愤怒而*的颈毛;等待下一个机会的出现。

  林教授坐下来,头扭向一边,不看我;脸冷的像覆盖了一层霜。

  ……

  一阵难耐的沉默。

  最后还是林教授先开口:“林谷,你知道吗,你知道有多少学生被我从这里撵出去吗?”

  我看他一眼,依然没有说话。

  “你还记得开学第一堂课我给你们说了什么吗?如果你忘了,我在这里再重复一遍,我不管你们现在是哪一级干部,也不管以后能爬到哪个位置,既然来到这里学习,在我眼里,我就是老师,你就是学生!”

  “还有,不要以为我的手下留情看成示弱,虽然你比我年轻,你信不信,只要我愿意,我可以像拎小鸡一样把你拎出我的房间。我可以告诉你,我的父亲是个武术教练,我从三岁开始就跟父亲习武。”

  我看着林教授那身瘦瘦筋筋,我信,林教授也不是那种夸夸其谈的人。但是,我谷子从小在农村长大,也练就一身好气力,轻而易举就能把我像小鸡一样拎出,说破天我也不信。

  林教授的粗暴脾气以及他对付一些学员的粗暴行为,我当然早有所闻,知道有一个副厅级学员,因为上课,被林教授说了两次,还看,林教授就毫不客气用粉笔头子飞过去,不偏不倚,正好落在这位先生毛发不多的头顶上,听说林教授和那个学员当时的距离至少有十米之遥,我不得不赞叹林教授手法的jing准。

  “林教授,其他我都可以忍受,但无中生有,在我头上扣这样的屎盆子,我能冷静吗,我能无动于衷吗?”

  我口气缓了一些,目光却还是气势汹汹,我这样的目光逼视着林教授,逼视林教授皱在一起的两道又粗又黑的眉毛,仿佛往我头上扣屎盆子的就是他。

  “林教授,你一定要告诉我,究竟是谁与我有这样的深仇大恨,要这样恶毒地诬陷我!”

  “林谷同学,你还是先出去吧,两天之后冷静下来,再来找我!”

  我知道,我就是在这里站上一天一晚,林教授也不会把我想知道的告诉我。我只好悻悻离开林教授的房间。

  我回到自己的房间,倒大树一样横在床上,蒙头便睡。

  这一觉从中午两点多,一直到晚自习时间结束,我才因为咕咕叫的肚子才勉强爬起。

  我没有吃零食的习惯,房间里没有“存粮”,我决定在附近的副食店买点饼干什么的填肚子。

  打开房门,就看见门口徘徊的陶洁。

  “林县长,下午没看见你上课,晚自习也没看见你,没想到你到享福,躲在房间睡大觉。怎么,身体不舒服?看你脸se,没jing打采的。是不是病了。要不要去看医生?”

  陶洁一连串的是不是、要不要,关切之情,溢于言表。事情因她而起,本来我心里存着一丝不痛快,但看到她眼神里的焦急,听到她言语的关切,那丝不痛快立即烟消云散。可恶的是嚼舌头的人,又与陶洁何干?

  “是有点小感冒。”

  我扯了个谎。

  “那我们去看医生吧?”

  “睡了一觉,好多了,没事了。再说,是药三分毒,吃多了药对身体没好处的,扛一扛就过去了。”

  “我都来三次了,看你门关着,又不敢敲你的门,再没见着你,我就想找到康明山他们撬你的门强行入室了,呵呵!”

  “是不是怕我自杀?”我笑着看着她。

  陶洁为我担心的表情,还在我门前徘徊三次,这种关心,很是让我感动,心里顿时暖融融的,像喝下一口热咖啡。

  陶洁也笑,还朝我眨眨眼:“不排除这种担心。”

  “放心,我谷子坚强的很,阎王爷不勾我,我不会主动去报到。”

  “你还没吃饭吧?”

  陶洁一提醒,我的肚子条件反she地又“咕咕’响起来。

  “真的,还没吃晚饭呢。肚子饿了,正准备出去找食呢。”

  “我那里正好还有两只面包,还有一些饼干,你要不要?这些东西也不知能不能吃饱?”

  “行,对付对付,难道还奢望跑到城里吃大餐?”

  “那你等等,我去拿过来,帮你对付对付。”

  陶洁说完,格格一笑,一阵风似的飘走了。

  陶洁拿来那些食物,帮我倒了开水。

  初冬的天气开始变冷,来自西伯利亚的冷风第一次南袭我省,寒chao来了。

  陶洁做完这些,yu转身去关门,我拦住她,我说,不要关,吹吹新鲜空气,闷了一下午了,心里缺氧呢。我就是故意让别人知道,陶洁现在就在我房间,你们去猜疑吧,妒忌吧,去林教授那里告状去吧,我谷子不怕。我当时就是这种逆反心理。

  学校也够节约的,宿舍的电灯规定不能超过25瓦,好在我的视力还行,躺在床上还能勉勉强强看清楚书上蚂蚁一样的细字。

  灯下看美人,越看越迷人。

  橘黄的灯光,朦朦胧胧照在陶洁的脸上,陶洁俊俏的脸温润如玉,散发出青chun女xing特有的一层光泽。

  寒chao刚刚来袭,陶洁还穿着那身暗红se的连衣裙,合身的连衣裙勾勒出她袅娜迷人的身段,高挺的胸,翘起的臀部,该突的突,该凹的凹,少妇十足的妖娆和韵味,尽显其中。

  一样的面包,现在吃起来,特别香甜。渴时白水如甘露,饿时

  面包乃美食。当然,还有美女陪在身边,更让我胃口大开,食yu大振。我一口气把那些食物消灭干净,抹抹嘴,朝一边盯着我看的陶洁笑笑:“陶洁,我是不是吃相很难看?”

  “不会呀,”陶洁迷人一笑:“小时候跟我nainai去猪圈喂猪,我还记得,猪就是这种吃法。”

  “是猪就好了,省了许多烦恼。”

  “林县长,你是不是遇上什么麻烦了,我看你心事重重的样子。”

  我摇摇头:“这样的破事,不说也罢。”

  “什么破事,说说嘛,你没听说吗,把幸福告诉别人,幸福就增加一倍,把忧愁告诉别人,忧愁就减少一半。”

  “我把真相告诉你,只怕没有减少我心里的忧愁,反而弄得你伤痕累累。”

  “是吗?不妨说出来,看看什么事会把我陶洁弄伤。”

  陶洁这样说,仄着头看着我,脸上露出一丝俏皮。

  我也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我心想,一会儿等我把这个事情说出来,你陶洁就笑不出来了。

  “陶洁,不知到哪个王八蛋,到林教授那里去嚼舌头,说我们两个……”

  “我们两个怎么啦?”

  “说我们关系暧昧,不正常,说你常常半夜从我这里出去,还说你在医院陪了我一夜。”

  “就这些?”

  “就这些。”

  我盯着陶洁,没有我预计的那样义愤填膺、咬牙切齿、怒发冲冠。却是一脸平静,像一汪波澜不兴的湖水,闪着青chun光辉的柔和的脸上依然挂着迷人的笑容。

  “这样的谣言,纯粹是恶意中伤。想我谷子,平时待人不薄,更没有与谁积怨,他们这样做,又是出于什么目的?”

  “林县长,”陶洁说话的时候,长长的睫毛一动一动,很是迷人,“记得我们的鲁迅先生说过一句什么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他们嚼他们的舌头,伤不了我们一根毫毛,更不会到伤痕累累的地步。更何况,他们也不是纯粹的谣言啊,你看,我现在不就是在你的房间里么?那天,我不是在医院陪了你整整一夜么?如果不是老太太那个事,我们兴许就。”

  陶洁说完,还朝我撇撇嘴巴挤挤眼,还是一副小孩子样的调皮。

  陶洁的态度,绝对不是玩世不恭的那种。

  这样的绯闻,伤害最大的还是女人,陶洁尚能淡定,我谷子却暴跳如雷,还在林教授那里大发雷霆,是不是显得太没有城府了?

  “林县长,你是不是害怕了?”

  “我怕什么?”

  “怕我这个坏女人坏了你的名声,影响了你的前途?”

  这时陶洁川剧换脸一样换了一副面孔,变得严肃起来,俏皮悄然从陶洁脸上滑落。

  名声?我谷子不完全是在乎名声,而是觉得背后捣鬼的人可憎可恨。

  “我不怕。你怕吗?”我看着她的脸,“你是不是怕不怕因为这事影响你的前程?”

  陶洁笑而不答。

  不答,就是不怕,就是不在乎,这让我心里觉得宽慰,告状信在我心里形成的yin霾散去不少。我又接着问:“陶洁,你这以后,还敢来我房间吗?”

  我这样问,心里竟有些期期艾艾。

  “你不腻烦我,我就来!”

  第184章女人的敏感

  我没想到,一次剃头的机会,让我意外获知那个别有用心往我头上扣屎盆子的人是谁,在林教授那里大撒泼赖没有得到的东西,在一个理发店不费吹灰之力轻而易举就得到了,我把全党校的人包括教职员学员都猜个遍,上至校长书记教务长,下至司机门卫炊事员,也不会想到竟然会是他。

  党校门口有一个小小的理发店,纯粹的理发店,只有一个师傅,没有徒弟,更没有小工。师傅是个男xing,姓沈,沈阳的沈,沈师傅就是这样介绍自己的,人家问起:“师傅贵姓?”沈师傅就面带微笑回答:“免贵姓沈,沈阳的沈。”还不要说,这个“沈”字除了沈阳这个地名,还真一下子想不起跟那个词搭配,如果沈师傅不知道有沈阳这个地方,他又会怎样回答?

  党校附近,没有新chao的*,没有那种洗头按摩兼剪发的*,所以沈师傅的生意出奇的好。因为党校几百号人,每天总有人头发长了需要打理打理的。

  我是党校报到后的第四十天走进这间理发店的,之前的一次理发是在省城,办事之后还有空余时间,就顺便把“头顶大事”给办了。

  我进去的时候,已经有一个人坐在那张特制的漆成黑se有点像太师椅可以三百六十度旋转也可以垂直升降的理发椅子上,头发已经打理完毕,沈师傅正在镗剃刀,准备给他刮面毛。

  镗剃刀就是把剃刀来来回回在一块油光铮亮的剃刀布上磨蹭,貌似简单,其实很有讲究,镗老了会卷刃,镗嫩了又不快,下刀时就不麻利,容易刮痛脸皮。

  沈师傅的手艺相当好,剃刀在人脸上游走,沙沙地,如chun蚕吃桑叶的声音,刮在脸上麻麻酥酥的,惬意的很。还有掏耳朵,就更是一手绝活,耳朵耙子伸进去,轻轻一卷,就把一串耳屎木屑一样给掏出来,然后用棉签轻轻伸进去,旋转着,力度恰到好处,不轻不重,让你有一种飘飘yu仙的感觉。难怪有人这样说:人生三大好,拉屎做

  爱挖耳朵。沈师傅的挖耳朵,真是一种别样的享受。

  当然,知道沈师傅高超的技艺,之前是耳闻,今天才是去正式享受。

  沈师傅和我打声招呼,继续专心致志镗他的剃刀。我看看那个等着刮面毛的学员,不认识。

  与其坐在那里等,还不如外面转转。但是又不能走得太远,就怕别人中间插进来,那又要等得更久。

  附近有个千余人的钴冶炼厂,听说里面厂区坏境不错,像一个大花园,还没去过,就趁现在的空闲,转过去溜溜。

  我刚要抬脚走,就听沈师傅说:“小伙子,别走,快了,稍等片刻。”

  我犹疑着。

  沈师傅又说一句:“等会别人来了,别让他们占了先。”

  我就不好走了。

  沈师傅想的周到,备了一些报纸杂志,给那些等待理发的人打发时间,我拿过一份省报翻了翻,有心无心地看着。沈师傅一边手脚麻利地给人刮面毛,一边和那个人聊着天。叽叽咕咕,我没在意他们都聊些啥。我就知道,沈师傅也是个话痨。

  终于,沈师傅做完全套动作,最后张开十指的两手在那个人肩膀上和背上敲着,十指并拢时发出“啪啪啪”清脆的响声,那人便眯着眼睛享受着这温柔的一击。

  “好了,安书记。”

  那个被称为安书记的人就站起来,说声“谢谢”,从口袋里掏出两元钱拍在沈师傅手上,就出去了。

  “来,请这里坐,领导。”

  沈师傅把椅子上的坐垫翻一面,我坐上去,问:“刚才那位安书记是哪个单位的?”

  “县纪委书记,xx县的。”

  沈师傅和蔼地笑,这样回答我,一边把已经不太干净的白裙子围在我脖子上。

  那个县是与我们相邻的一个县,但我不认识这个纪委书记。

  “领导您贵姓?”

  “免贵姓林,双木林。”我答道。

  “我姓沈。沈阳的沈。”沈师傅自我介绍。

  我笑一笑,说:“沈师傅大名,我早听说了。”

  沈师傅理发很少用推子,用剪刀的时候更多,这样理出的头发更有型。

  “领导,你认不认识一个叫林谷的学员?”

  我暗暗吃一惊,几百号人,沈师傅怎么偏偏说出我林谷的名字?

  “认识啊,他怎么了?”

  “听说他不仅是领导,还是个作家,已经写了几本书,很了不起。”

  我心里暗笑,嘴里说道:“听说过。”

  “你看过他写的小说吗?”

  “看过的。”我轻描淡写地。

  “里面有许多爱情故事。”

  “好像是吧,改革开放了,现在的小说都离不开这些。”

  “听说那些都是他的亲身经历。”

  “不会吧,那毕竟是小说啊,又不是自传。”

  我为作者辩解,更是为自己辩解。

  沈师傅神神秘秘地说:“听说他还没有结婚,就已经和几个女人好过了。”

  我身上温度骤然上升,突然有出汗的要求。

  “我还听说,”这时沈师傅放下推子,换了剪刀。

  我心神不宁地等着下文,我不知道这个沈师傅又听说了什么,但结合上文,我知道决不会是什么好事情。

  “听说他还和党校的一位女学员好上了,嘿嘿,真有本事,才多久的时间?”

  我的汗就渗出来了,额头上,密密的一层。

  “你听谁说的?”

  我尽量装得平静,我克制着内心的激动和愤怒。

  “叫什么处长,姓什么,我忘了。这个人也是第一次来我这理发,我对他不熟悉。我问过他姓名,他没说,是刚好有个学员进来,叫了他,我才知道他是处长。”

  “是不是姓孔,叫孔处长?”我头偏一下。

  “领导,您别动,别让刀片划伤你。好像是姓孔,”沈师傅回忆道,“那个学员好像是这么叫的,对对,没错,是叫孔处长。”

  剪完头,刮过面毛,还没掏耳朵,我就把两元钱放在面前那张长条桌上。

  “领导,还没掏耳朵呢。”

  “不用了,我还有点急事要去办。”

  我三步并作两步走出理发屋,走到门口,沈师傅追出来,把我忘在那里的外衣帮我拿过来。

  我没有马上回学校,我朝相反的方向走去。

  迎着逆风方向,冷风吹在刚刚刮过的脸上,生痛生痛。但更痛的是我的心。

  真是画皮画肉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给林教授写匿名告状信的一定也是他了,写完告状信,又在被学员们戏称“党校舆论发布中心”的理发屋故意散布对我不利的言论,孔令培你是何居心?你这不是存心想搞臭我林谷吗?

  我思来想去,孔令培这样做唯一的缘由就是吃醋,没错,就是吃醋,除此之外,没有第二个理由。他自己对陶洁垂涎三尺,早有非分之想,却又没本事把人家弄上手,屡屡设计,屡屡受挫,又看陶洁跟我比较亲密,怀疑我已经独占花魁,于是就恼羞成怒,醋意大发,于是就对我谷子背后使绊子,一箭双雕,搞臭陶洁,也搞臭我谷子。这家伙心眼太小。心理也实在太yin暗!

  我厘清思路后,不免悲从中来。记得富兰克林说过这么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三样东西靠得住,老婆、狗和现金。看来确实是这样,什么狗屁朋友,当面是朋友,背后打黑枪!

  真想马上找到孔令培,当面对质。但我没有这样做,我不想样做,我谷子虽然也嫉恶如仇,但天生善良,就是这个时后,也还想到孔令培的种种好处,想到他曾经派车千里迢迢送我回家,想到他多次请我们进城解馋、娱乐。

  得饶人处且饶人,忍气饶自消。尽管孔令培对我不仁,我却不想对他不义,不想扯开脸皮和他闹翻脸。我不知道我这样是宽容还是软弱。

  我没有去找孔令培扯个“是非曲直”,而是找到陶洁,哀哀怨怨告诉她谣言始作俑者不是别人正是平时跟我们关系密切的孔主任孔令培。

  “不会吧?真是他?”第一反应,陶洁也像我一样愕然。

  “真是他,肯定是他。”

  “你怎么知道是他?又是谁告诉你的?”

  “剃头的沈师傅。”

  “这样的事情,沈师傅怎么会知道,又怎么会冒冒失失把这个事告诉当事者?”

  “是孔令培故意把这个桃se新闻‘透露’沈师傅的,他就是妄图通过理发店这个‘舆论发布中心’搞臭我们,自以为做的神不知鬼不觉,没想到一个学员不经意的一声招呼出卖了他。”

  “那那个剃头师傅又怎会把这个事告诉你?他不知道你就是桃se新闻的中心人物么?”

  “不知道,他还问我认识不认识一个叫林谷的学员,然后在我面前大发议论。真是曹cao面前论曹cao。”

  “真是画皮画肉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这个孔令培,相貌堂堂,没想到会做出这样龌蹉的事。”我摇摇头。

  “那你打算怎么办?”陶洁抬起头,眼睛瞧着我。

  “没想怎么办,凉拌?”

  “什么意思?”

  “我们不理睬,装作没事人一样。”

  “你咽得下这口气?”

  “当时咽不下,现在咽下去了。这样的事情越想扯清楚就越扯不清,林教授是对的。”

  “林教授怎么说?”

  “他劝我冷静,当时我很不冷静,还差点和他拍台子,现在我冷静下来了。”

  “林县长,这我就放心了。”

  陶洁长长舒了口气。

  “原来,你是在试探我的态度?”

  我发现陶洁听到这样的结果,没有恍然大悟,更没有义愤填膺,一副早有准备的模样。

  “林县长,不瞒你说,我当时就隐隐约约猜到是孔令培,外人谁会管这个闲事啊,听你这样一说,那就更肯定了。我就担心你会受不了,会去跟孔令培拉拉扯扯,纠纠缠缠,闹个天昏地暗,现在看到你这样冷静,我就彻底放心了。”

  陶洁说的有道理,不是利益相关,谁会管这样的闲事?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一层?我当初怎么就没有想到孔令培?

  你不得不承认,有时候,女人就是比男人敏感,比男人冷静,这个陶洁,看来也不是等闲之辈。

  我看着陶洁那张平静的脸,轻声说:“陶洁,谢谢你。”

  “谢我干嘛?”

  我由衷地说:“谢你让我冷静、克制。陶洁,真的,有些方面,我林谷要好好向你学习。”

  “林县长这样说,陶洁我简直无地自容。谁不知道林县长是一个谦谦君子,林县长的待人接物那才是堪称典范呢。”

  陶洁低下头,那张俊脸在灯光影映下更显得娇羞动人。我的位置比陶洁高一些,当陶洁低着头的时候,透过领口,浅浅的*风光无限。

  我真有一种想立即拥抱她的冲动,但我克制住自己,及时收回贪婪的目光。

  陶洁说的没错,如果那晚不是老太太的死搅的我们没有心情,我们在小小的病床上就做成了那事。这样的机会不知何时再有?

  第185章老于头的故事

  对于我们这些官员学员,反腐倡廉教育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使这堂课上得生动一些,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学校请了一位退休老干部用现身说法给我们讲课。

  这位老干部不是别人,正是我们饺子店遇见的那位老者。我们这时才知道他的身份,他叫于水耕,是从省政法委副书记位置上退下来的。别看他貌不惊人,牛着呢。

  我半开玩笑对陶洁说,幸亏我们没有冒犯这位大人,要不然,我们就死定了。

  在我想象中,这位书记大人无非也像那些老长征老干部那样,级别高文化不高,但于书记却让我刮目相看,这是一位级别高(副省级)理论水平也高的官员。

  于书记并没有如期搞一个“现身说法”,虽然这位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解放军老战士的廉政事例多次见诸报端,虽然于书记是个人品和学问极佳的官员,一个女儿下嫁农村,两个儿子也没有封个一官半职,一个是文化局的一般干部,一个是供电部门监测科的普通技术人员。

  于书记说的是另一个实例,是一个建设厅长落马的实例。

  这个建设厅长因为受贿金额巨大,被纪委检察院查处,被判无期。他的“事迹”我们都知道,只不过知道的没有于书记知道的那么详尽。

  让我们感兴趣的,不是落马厅长的故事,而是于书记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我们和于书记闲聊的时候,于书记讲给我们听的。

  于书记显然认出了我们,老熟人一样很热情地和我们打着招呼,我和陶洁还有几个同学很随意和于书记聊着天,于书记就给我们讲了这个故事。

  于老头开口就说,“我有两个老婆。”他这个大实话,弄的我们大家一愣。

  于老头说,他原是“四野”的,随军南下,留在这座城市。那时还是一个野战军某军部直属机关一个营职干部。渡江战役,总指就设在这座城市的一所民居,所处比较偏僻,却两次受到敌机的轰炸,后来搬了一处,又遭到疯狂的轰炸,所幸人员撤离及时,损失不大,但这样jing确的轰炸,肯定是地面有人指挥,而且这个指挥天上的人物不是一般的人物,很可能是打入我们内部的高级间谍,才对我们的情况那么熟悉。

  于老头那时当然不是于老头,还是年轻小伙,很灵气的一个小伙,头脑灵活,又有点文化,懂无线电,更重要的是政治可靠,别看年纪轻轻,已有三年党龄,于水耕被军长指名道姓负责侦破总指被炸事件,负责挖出藏在我们身边的定时炸弹。还给了一个助手,本地人,姓潘,叫潘明华。

  你们后生不知道战争的残酷,不知道一个隐藏在革

  命队伍的高级间谍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怎样的不可估量的损失。

  于老头说这番话时,神情严肃,比刚才给我们上课时还严肃。

  我当时就下狠心下决心,不把这狗ri的间谍挖出来,我于某人就誓不为人!

  我整夜整夜不合眼,等待那幽灵一样的不明电波的出现,我分明感觉那家伙离我不远,似乎伸手可及,我甚至感觉得到他的呼吸,他的狞笑,但又毫无踪影。潘明华对我说,首长,也许这家伙被流弹什么的打死了。我说,凭我的直觉,这狗ri的还活的好好地,什么时候,就跳出来祸害百姓,为非作歹。

  七月八ri,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个ri子。

  那一天,敌机又在我们上空出现,颗颗炸弹准确无误落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毫无疑问,这又是那个间谍的功劳。

  如果这不算耻辱,那什么才算是耻辱?我甚至听到那狗ri的得意的叫嚣:姓于的,来抓我啊,我就在这里!

  我就像一头被激怒的困兽,每天带着潘明华在城里野狗一样乱钻,试图找到一点蛛丝马迹。

  不久,省城解放了,人们欢天喜地,锣鼓喧天,庆祝胜利,当我却一点高兴不起来,那个犯下滔天罪行的间谍就像一片粘在我牙齿上的菜叶,让我浑身不自在,不,这样的形容还轻了,这家伙简直就像长在我身上的毒瘤,不除掉它,我食不甘甜,睡不安稳。

  解放了,人们把那个间谍渐渐淡忘,可是我忘不了,因为我发过誓,因为我一闭眼睛,那些惨死的灵魂就成群结队呈现在我面前,虽然他们不会张口说话,但强烈的报仇yu望展现在他们苍白的脸上。因为我一闭眼睛,就像有许多无形的刀片在我面前飞舞,刀刀剜在我的心头。

  我常常一个人爬上省城那座海拔最高的象山,爬上那个山头,那里可以俯视省城全貌,我俯视那些火柴盒子一样密密集集的房屋和蚂蚁一样爬行的人群的时候,我就有感觉,那个狗ri的一定还躲在哪座房子,躲在哪个人群中,我看不见他,他却时刻注意着我,那副得意的模样,我都可以想象出来。

  我被上级任命为公安局长,负责省城的治安,但我仍然没有放弃对那个间谍的搜捕,我甚至把jing力和工作重点都放在这里,局里的工作推给了一个副局长。潘明华也被我留在公安局,担任治安科长的职务。

  潘明华没有我耐心,多次劝我:“局长,算了,现在太平盛世,那个间谍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再说,这家伙也许早就离开人世,或者随着老蒋逃到台湾去了。”

  但我的直觉告诉我,他没有死,也没有走,他就在离我不远处,幸灾乐祸地看我的热闹。我们就像两个互相较劲的马拉松运动员,不过,他已隐身,是在暗处,我是在明处。

  九月三十ri,国庆前夕,深夜,我又收到那个不明电波,这证明我的直觉是对的,没有错,我的对手依然留在省城,我浑身上下顿时充满干劲,你想啊,如果对手没有了,我这场赛跑就成了一个人的跑步,哪还有什么意义?我又如何实现我的誓言,我又如何给那些在炸弹下惨死的人们一个交代?

  我破译了那份发向台湾的电报,大概是,大陆解放了,他已经事可干,请求返回台湾。台湾那边没有回音,大概是把这个家伙给忘记了。

  国庆那天,我结婚了,妻子不是别人,就是我过去的助手我现在的部下潘明华的妹妹,她的名字叫潘素华。

  结婚后,我过了一段相对安定的ri子,妻子当然也知道我和那个间谍的故事,也劝我放弃,不要再折腾了。说我再这样折腾就是钻牛角尖,毫无意义浪费时间,浪费青chun。我不这样看,我一定要揪出那个罪恶滔天的家伙,我要一直把这场看不见的赛跑进行下去,直到分出胜负!

  我因为对这个事太上心,对其他工作就冷淡了,难免会有些影响,有些耽搁,潘明华也是出于好心,看劝不住我,就向上级也就是市委反映情况,市委书记亲自找我谈话,要我放弃继续寻找,把这个事告一段落。刚好那个时候搞三反五反运动,市委书记对我说,也许这个人已经当成反革命被*了,你就不要再cao这个心了,一门心思做好本职工作才是正理。

  那时搞三反五反,抓了很多人,都是有这样那样问题的人,城里的几家监狱都爆棚了。我没事不再攀爬象山,而是跑监狱,每个监狱我都去,每间牢房我都不放过,一个一个犯人挑xing口一样仔细查看,(我是公安局长,我有这个便利)虽然我们彼此互不相识,但我有一种直觉,也有一份自信,只要他出现在我面前,我一眼就可以认出他来。结果,我没有找到他。证明这家伙隐藏很深,这样大规模的运动竟然也能安然无恙,我不得不再一次钦佩我这个高强的对手。

  我表面上有所松懈,内心一刻也没有放松,甚至,更有了一种紧迫感,时间越来越长,难度就越来越大,希望就越来越渺茫,再拖下去,真的怕就会成为我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