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他对外婆说嬷,我女朋友说明天来看你,好不好?
嬷说景景有女朋友了。然後就笑了。
邱景岳从十岁後就没有哭过,那天外婆把脸转过去,又开始呻吟的时候,他怎麽都忍不住了。
他尝到眼泪的滋味,咸得发苦。他擦了又擦,好像十几年份的悲伤一起变成了水,从身体里涌出来,却怎麽也流不干净。
第二天他打电话给张宁,让她过来看看外婆。她说没关系的,你自己看著就好了,我们又还没办婚礼。
邱景岳说我外婆快死了,她想见你。
张宁哦了一声。
邱景岳觉得身体发冷。他对她说你来吧。你以後爱怎麽怎麽,我不管你。我求你今天过来一趟。
张宁说那我辞职吧,你跟我爸说你养我,跟他要点钱。
邱景岳说好。
张宁说我以後上哪,你别问我了。
邱景岳说好。
她满意了。她来的时候像视察工作,对外婆、父亲、母亲问了好,坐了一小会儿,说工作忙,要回去了。彬彬有礼,像个客人。
後来母亲告诉了当时在北京念书的弟弟,弟弟很快就过来了。父母见邱景岳没日没夜忙,脸色很差。外婆也在他们面前掉眼泪,说拖累了他,看他瘦得不成样子,心里不好过。於是让邱景岳晚上不要守著了,回去好好上班。
镇痛药在家乡已经从非甾体类升级到了曲马多,不管用後又升级到了口服吗啡、注射呱替啶。外婆住院过程中一天比一天虚弱,消化内科的同事暗示邱景岳没搞头,再不拖回去怕回不来家了。邱景岳和父母商量,父母说这麽回去,怕外婆有什麽预感,心里不好受。邱景岳说那再住几天,我和她说说。
到那时,疼得不行的时候外婆还是会怀抱希望地对父母说:实在不行的话,就开刀吧,切掉就不痛了。
在老人的观念里,开刀可以治好一切的病。
邱景岳不知该怎麽对她开口没有开刀,不可能开刀。那等於夺取她最後的希望。弟弟回北京去忙毕业的事後两天,邱景岳对外婆说嬷,我们回家了。
外婆问他不开刀吗?
邱景岳说不能开刀。
外婆没有再问什麽。她似乎明白了。
多年以後,邱景岳遇到什麽说不出口的话,都能想起当时。他对最亲的人,说出了最残忍的话。没有人敢说,他却不得不说的话。他记不起自己一辈子面对过多少次这种时刻,理由就是他的职业应当比别人更坚强。
外婆回家後不久就过世了。邱景岳请了丧假,奔丧的时候没有叫上张宁。他那时很庆幸没有告诉家里人他们已经结婚了。
丧礼过後的家冷冷清清,外婆住过的一楼被清空了,她用过的家具、衣物在坟头烧尽,只留了一张遗像,那张遗像是她疼痛了一段时间後照的,母亲担心她一病不起,就给她照了相。那张相片看不出任何不适,就像他们见惯的外婆,脸上只有笑容。他想,人一生的疼痛都藏在这样的笑容背後,除了自己谁也不知道。
18
外婆过世以後,他时常会做关於她的梦,做的最多的,是外婆在楼下做饭,他又惊又喜,觉得好久没见到她了,拉著她的手说嬷你回来啦。她就朝著他笑。她的笑容那样熟悉。
醒来後他能想起的,都是遗像上的那个笑容。
有时他会梦见她病危,他对她说不能开刀的那个时刻。他不记得她的表情。那时她似乎也没什麽气力做出什麽表情。有时会梦见她摇著拨浪鼓,唱著催眠曲,温暖又让人安心。而他醒来後,记忆中却并没有那样的场景。
那之後邱景岳很少回家。七月初忙於肝胆病论坛一事,忙得不可开交,他就住在他租的小房子里,开会过後他开始做老总,开头是三天值一次班,到了年底,胃肠外的那位医生做满了时间,就变成了两人轮班。邱景岳一点儿也不在乎,能忙到没有时间想事情是好事。
廖敏轩在下半年回来了。他的岳父退回科里,说是要再做一年才退休,但被请去了分院坐门诊、做手术。外科医生的退休相当凄凉,除非是真正撼动不倒的大牌,做行政一路高升,真正上去了,否则退休了,基本上没有人请去返聘。毕竟这个职业是一半的体力活,年纪大是会被嫌弃的。
他忽然明白院长催促张宁和他结婚的心情。他想把女儿交到可靠的人手中,想让她的下半生有所依著。
张宁和他联系过,关於她想辞职的事情。他又想起她之前在那种时候的威胁,心灰意冷之余陪同她去找了他父亲,听著她和他谈条件。说什麽景岳现在刚起步,她想辞职做点小生意,家里经济困难,想向他要点钱。邱景岳听得心里难受。
张宁的父亲一听女儿的话就生气了,说什麽辞职,好端端的工作辞什麽。她就说我不都听您的话,乖乖嫁了一个医生吗?您非要我说那麽白?
那句话让旁听的邱景岳终於认清了自己的地位。院长似乎惧怕了女儿的威胁,转眼就妥协了。
邱景岳不想见到张宁,依然长期住在租来的屋子里。他想起张宁就难受,他觉得自己真的不聪明,他想不通她的心情。他也没办法就那麽拿得起放得下。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过年之後他和师弟季师益关系好了起来。他因为妻子的事情烦恼,他的妻子甚至会打电话找他同事询问行踪。虽说这种行为也十分不妥当,邱景岳却情不自禁有些羡慕。
师弟季师益是看上去很温和的人,个子很高,一看就知道是外科医生的身材。他以前在读博士的时候就听人说过这位师弟很受女孩欢迎,说是外科第一的帅哥。他有些好奇,想象中觉得应该是个飞扬跋扈的人,但真的见面後才觉得他其实是个性随和的人,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还要小上一些。邱景岳刚上临床那段时间,没有人可以拜托,麻烦过他不少事情,他也从不嫌烦。
因为都有烦心的事,邱景岳觉得和他聊天後相互都好了很多。邱景岳的好友都是初中、高中、大学的同学,都远在天边,男人之间除了有正事也不会闲聊,邱景岳印象中,在开始交往了女朋友之後,很少和同年龄的男人坐在一起好好聊天。和季师益都是同行,聊的时候常常能聊得很起劲。他的临床经验没有季师益丰富,有时会问问关於临床上的疑问,季师益也会向他询问做科研的事。他知道季师益在考虑博士启动基金的事,於是在帮廖敏轩写标书的同时也帮他找了不少文献。
由於用的是职工账号,登陆学校图书馆时十分的慢,他时常等文献打开下载,等到睡著了。那段时间睡眠依然不够,季师益说他看起来瘦了很多。邱景岳倒是感触不深,胃口依然很好,睡少了关系也不大。只是後来屡次在季师益面前就睡过去了,他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廖敏轩回来後,如同料想的那样,对他的态度十分恶劣。邱景岳觉得那是咎由自取,只是被骂的时候总能回想起从前他不厌其烦教导自己的样子,心里就开始难过。如果他要细数这辈子做的最後悔的事,这件事一定算一件。但人生是没有机会後悔的,大多数选择一生只有一次。
和季师益在一起十分放松,他是个很细心的人。如果他不在,邱景岳值班的时候经常半夜还要醒来找被子。邱景岳时常忙得忘记吃饭,他总会帮他订饭。有时邱景岳会想就这麽当老总当下去也挺好的。回到病区以後,他们见面机会肯定会变少。
如果廖敏轩得知他和季师益关系不错,没准儿季师益也遭殃了。
邱景岳觉得那段时间稍微愉快了一些。他开始回家去住,看见了张宁,她似乎也在家里住了段时间。他们像没发生过什麽事情那样生活了一阵子,谁也不提及先前的事,邱景岳开始觉得先前的痛苦都只是做梦罢了。张宁还是那个温柔贤淑的太太。
季师益很欢喜地告诉邱景岳他太太怀孕了,邱景岳祝贺他之後的那天夜里,梦见了外婆说看不见曾孙的样子。他开始想要孩子,他担心如果是这种婚姻,他的父母可能见不到孙子,但他不知该怎麽和张宁开口。
而张宁忽然又一周不回家。邱景岳以为已经消失的愤怒又来了。他无法控制自己,他於是喝了很多酒。喝完後就给张宁电话,说你不回来我告你爸了。
他不记得他们多久没行房了,他借著酒劲儿,很是愤怒,她是他的妻子,他却不能碰她。
邱景岳意识到自己真的出问题就是那个时候。他以为过去的事情都没过去,他以为他可以停止烦躁,但事实上不能。他逃掉的那段时间,张宁和他的事情根本没有解决。
在确定张宁怀孕之後,他对张宁说如果你觉得欠我,那就生下孩子。如果孩子没生下来,那我们离婚。
张宁不能和他离婚,那样她会没有经济来源。他知道她用钱是为了那位穷困潦倒的画家,为了他她曾经和家里闹得天翻地覆满城风雨,但她始终嫁不了他,她也离不开她父亲的掌控,因为他们没有钱。他觉得他掌握了她的弱点。而不得不利用这个弱点,使他觉得自己已经很有问题了。那段时间他的情绪都是负面的,以至於经过那段时间後回头看,他觉得那不是个理智的正常的人做出来的事情。
他就那样过了许久。有孩子不能不办婚礼,一个各自心知肚明的婚礼中,他们做出开心愉快的样子。他向认识的不认识的人敬酒,走到父母的那一桌时,简直不敢正眼看他们的脸。後来他走到季师益那一桌时,他感觉到季师益一直在看著他,他也不敢看他。季师益不知情,这件事他从没对他说。但如果对他说了,这个人会不会瞧不起他?
他那天只记得给季师益发了短信,让他帮忙送一下家里人。他们的婚礼使张宁的父母和他演得都很累,只有张宁不疲劳,她一直都在演,早就习惯了。因为那麽累,他们几乎忘了这个婚礼不是两个人的,不是她家的,还有邱景岳的家里人。
然後他就什麽都不记得了。
他醒来後发现在季师益那儿。他疑心季师益什麽都知道了,也惊讶於自己无意识中找的人是他。但他什麽都不提。
离开他家的时候,他从电梯里看著季师益朝他微笑的样子,也对他笑著。他看著那个笑容被门慢慢关在了外边,忽然觉得一阵难过。
不知有多久,除了他,没人对他这麽笑过了。好像就算知道他的全部,也能好好包容的笑。
就像他以为张宁那麽笑过的那种。
他认命地觉得,他迟早会失去那种笑容。
19
邱景岳觉得渐渐不能分辨自己什麽时候笑的是真的,什麽时候是假的。当然只是笑而已,他也不能露出别的表情。他觉得如果他不笑,就会有很多人看他笑话。廖敏轩骂过他後他也笑,回家後发现张宁不在他也笑。他时常想起外婆遗像上的那个笑脸。
就像有人拿起了相机,你不得不笑,不管你是不是在痛,是不是不想笑。而他觉得无论何时,相机都在对著他。
张宁生完孩子出院回家那天,邱景岳的母亲也到了他们家,她打扫了屋子,做了一桌丰盛的晚餐。他只得笑。他看著自己的孩子被妻子抱在怀中,不知该喜悦还是该难过。在母亲面前扮演著忙碌而开心的丈夫和父亲,夜深的时候他睡在不知道心思的妻子身旁,想起明天那位会那麽对他笑的人要走了。他拿起手机,想和他好好道个别,最後还是放下了。
他们的人生各不相同,他羡慕他的勇气,却无法知道他的难处,无法体谅他的疼痛,他也不知道季师益的笑脸之後到底藏了些什麽,也许就是流在他外套上的那些眼泪。
对於这样的他,邱景岳实在不忍心让他那麽对著自己笑。对他说一路平安,对他说好好干,他一定会回他一个笑脸,就像之前他回的所有短信那样。
那一天邱景岳在黑暗中说对著空气说了一路平安。好好干。
时间久了,生活渐渐没有那麽令人烦闷了。邱景岳想起一句话:真的在被生活强奸了,与其歇斯底里寻死觅活,不如闭上眼睛好好享受。在带著妻子孩子送母亲回家,又返回了广州之後,他和张宁形同陌路,他请了保姆照看孩子,她一样隔三差五不回家。她对孩子很冷漠,一般也不抱他。孩子认得爸爸,认得保姆阿姨,却不太认得她。
邱景岳这一次回来过年,孩子寄放在了保姆家里。因为邱景岳给的薪酬优渥,保姆待孩子很好。邱景岳观察过,孩子很喜欢她,於是也就少了许多担忧。
家里的晚饭大家围在一起吃,母亲很疼爱谢敏,时常给他夹菜,从来没被这样对待过的邱景岳有点惊讶。印象中母亲并不是那种会给别人夹菜的人,看来他们相处十分融洽。饭桌上谢敏笑著说:“上回哥婚礼的时候,您的同事载我们回宾馆,说你们三兄弟长得真像,一眼就看出来了。”
邱景岳仔细地看谢敏,和弟弟确实有几分神似,於是笑著对母亲说:“不用受痛,又多了个儿子,真好啊。”
“那是很好。”母亲乐呵呵地说,“谢敏比你们俩乖多了。”
据母亲说谢敏逢年过节都记得送礼,父亲、母亲生日的时候都隆重对待──以往两兄弟时常忘记父母生日,光凭这一点,就足够抢走父母的宠爱了;何况他和容若搬走後,每个周末都会回家,带著父母上山游玩寺庙、赏菊花,如果天冷,没什麽事儿,就抱台暖扇陪他们在家里唠嗑。父母如果生病了,总会及时带他们看病;父亲退休後有时上按摩馆,他就特意买了台按摩椅放在家中厅里。如此种种,不胜枚数。听母亲的话之後,邱景岳有时会产生自己是个不孝子的感觉。由於时间总是不够用,他除了往家里寄钱之外,并没有做过其他什麽。
母亲会对张宁不满是自然的,他瞒得再好,她的态度是瞒不过的。回想起来,他真的觉得自己愚蠢,爱或不爱,关心不关心,这种一眼就看出来的事情,他却当局者迷了那麽久。
“说到你那个同事,他现在怎麽样?他人挺热心的,开车送我们,还一路介绍广州有什麽好玩的好吃的。”母亲问。
“他出国了,可能就快回来了。”
季师益出国接近一年了。邱景岳每回打开邮箱,会特意看看有没有来自他的邮件,但他似乎是不喜欢发邮件的,出国後就没有联系了。邱景岳尝试过发了几封邮件给他,问他现在过得怎麽样,也没有收到回音。
邱景岳想起最後那几天他喝得失态,不知为什麽季师益又在家中,认为自己一定又做出过什麽让人不舒服的事情。可能又是打电话找他过来,对他喋喋不休地说了些不著边际的话。
邱景岳想人都是喜欢和生活幸福的人来往的,会反感他这样的人也正常。
吃饭过後邱景岳发现谢敏去陪母亲洗碗了。谢敏平常举止都是堂堂男子汉,却意外的细心,这一点和季师益倒是挺像的。容若坐在客厅里帮父亲泡茶,邱景岳看著他们,觉得自己好像个客人。
直到弟弟抬起头,对傻傻地坐在饭桌边的邱景岳说哥,过来喝茶吧。
福建人酷爱饮茶,三餐过後都会喝茶。他们家就有这个习惯。邱景岳早就不习惯这个习惯了。
兄弟俩和父亲坐在客厅里喝茶,父亲和弟弟聊天。父亲喜欢和人谈天,他记起当时他初中高中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念书的时候,父亲时常在客厅泡茶,弟弟坐在一旁睁大眼睛听著,他却只是路过而已。
弟弟对他说:上次村里出来的叔叔伯伯们一起把老家的新楼修好了。邱景岳想起那个木板断裂、几乎走不通的走廊,问:“怎麽修的?可以走了吗?”
“换了梁,重铺了木板,上了瓦,补了墙,杂草全清干净,都可以住人了。”
邱景岳说真想回去看看。容若就说那明天就回去吧,隧道开通以後,回去只要二十分锺就可以了。
次日邱景岳随同家里人回了一趟乡下老家。那个地方和前几年比,稍微变了一些。以前记忆中种满水稻的田现在有些搭起大棚种了蔬菜,有些围起池塘养鸭子。容若说去年番鸭叔回来养鸭子。母亲补充说,他养的都是番鸭。“番鸭”是母亲堂弟的外号,他以往都在城里打工。
他们去了番鸭叔的池塘,番鸭叔从木棚里拉出沙发椅请他们坐,泡了茶请他们喝。邱景岳跟著谢敏容若去看鸭子,他们一走近,本来在岸上抢饲料的鸭子就纷纷下水,他们离开稍远些,鸭子就回到岸上继续吃,如此数次,邱景岳恍然大悟:这就是所谓的赶鸭子。
後来他们又去了大宅子,母亲说今年除夕的时候,母亲在城里的堂兄弟们都到大宅的厅堂吃了年夜饭,他们一家子也回来了,吃过饭後就在蒙蒙的细雨中放烟花,他们村好久好久没有这麽热闹了。
邱景岳想象母亲描述的场景,绚丽的烟花在完全没有灯光的夜空绽放,不知会是怎样的盛景。
新楼确实休整好了。三四年前的春天,他曾经回来过,新楼的门口草已经比人还高,他们没有进来,再之前的七八年,他进来过,走到门廊就进不去了,因为走廊的木板全都腐朽了。仔细算一算,他离开家乡已经十四五年了。
新楼的走廊像弟弟描述那样,廊梁换了,已经铺好了松木,栏杆钉上了胶合的松板,虽然不够美观,好歹已经不存在危险。屋顶的椽也重换了,顶瓦也用了和原先一色的瓦铺好。
他们走在冬天的青石坪上。小时候觉得这块坪很大,从这一头到那一头可以跑好久,现在发觉那竟是不到二十米的距离。坪外是另外一口池塘,里边有鱼,据说是高坡上的七叔公养的。他们上坡给七叔公拜年,七叔公已经不太认得兄弟俩了,也不太记得兄弟的数目到底是几个。只是说著小名的时候发觉好像有一个叫不出小名──他以为邱景岳是容若,以为谢敏是邱景岳,似乎还是按身高来认的,然後指著和谢敏一样高的容若,叫不上来。谢敏纠正了老人的错误,并告诉他他是敏,七叔公疑惑了一会儿,然後拍拍大腿恍然大悟,说民儿,你是二姑家的民儿。
父母对此事不予置评,七叔公是唯一一个从来没有去城里住过的村里人。他住在高坡的房子里,已经好几十年,他的儿子们出了城里打工,如今又回来了,鱼塘的鱼就是他二儿子养的。
在家里住了四天三夜,邱景岳乘坐初六晚上的火车回广州。离开家时弟弟送他去了火车站,笑著对他说将来开了高速铁路,回家就只要三个小时了。邱景岳说不知什麽时候才能开到龙岩的高铁,弟弟说不远了。
远处鸣笛声传来,弟弟轻轻地拥抱了一下兄长,并没有说什麽。邱景岳回抱了一下弟弟,用力拍了拍他的背。
他知道弟弟想说什麽。容若是在对他说:哥,不要勉强自己,累了就回家来歇歇。邱景岳只是对他说:我没事,照顾好爸妈。
邱景岳躺在火车的下铺,窗外漆黑一片。他自从去了广州,每年回家,或从家里去广州,坐的这趟火车总是漆黑一片。他从不知道这一路到底有什麽风景。就像他迄今为止的人生一样,在不断的努力中取得他人的羡慕和赞扬,稍有止步休憩都是不应当的。他从来没有仔细看见过,人生到底有怎样的风景。
他有些疲劳,而後他睡著了。他做了个奇怪的梦。他梦见他和家人在老家的屋子里喝著热茶,天空中飘著雾一样的雨,忽然绽放出银色的烟花,洒满整个夜空,他看著,外婆父亲母亲都在,弟弟在,连谢敏都在。然後他回头一看,看见了微笑的季师益的脸。
20
季师益在四月初回国了。走的时候静悄悄的,回来的时候也静悄悄的。某个周一,没什麽特别的一个早晨,他到一区参加了交班。周一的交班是医生护士分开交班的,当时参加交班的本院职工只有一区的陈教授和邱景岳,其余都是轮科的住院医生。季师益来得不算早,在邱景岳坐定之後,接近八点的时候才走进办公室。邱景岳抬头看见了他,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他朝邱景岳笑了笑,又起身对进来的陈教授问了好。陈教授大吃一惊:“你回来了?”
“是的。”
交班的时候邱景岳没怎麽仔细听,他打量著季师益,他觉得雀跃,就像小朋友见到了分别不久的自己最好的朋友。一年的时间,他似乎没怎麽变,就好像昨天还坐在这儿交班。
交过班之後,住院医们各自散开,拿病历的拿病历,打验单的打验单。陈教授、季师益和邱景岳回到上级医生的办公室,陈教授就问季师益什麽时候回来的。
季师益说周五就到了,来这儿转了一圈,到领导那儿报道,之後就回去休息了,休息了两天,时差还没完全倒过来。
陈教授说你还呆一区啊?我这边没主治,你要不过来?
季师益说全看领导安排。
陈教授哈哈笑道:“领导不一定肯放你过来。”
陈教授喝了会儿茶,就去上门诊了。办公室里剩邱景岳和季师益俩人。邱景岳向季师益抛了一支烟,他愣了好一会儿,竟然没接住,邱景岳摇摇头:“身手变慢了。”
季师益笑著捡起掉在办公桌的那支烟,却不抽,就往白大褂口袋里放。邱景岳问:“你戒烟了?”
“没有,抽得少了些。”
当天不是领导的手术日,他们查完房也没什麽事可干。邱景岳问季师益是不是回来管原来的病床,季师益说他也不知道,领导让他先回一区,具体管什麽病床还要等安排。邱景岳有很多事想问季师益,但真正到了嘴边,却一句话也问不出来了。季师益很快就说今天要先回去了,邱景岳说晚上跟我一起吃饭吧。
季师益那时看了他很长时间,邱景岳想起他有时会这麽看他,但不知是在想什麽。他等著季师益的回答。季师益说:“不了,你回去陪陪太太和孩子吧。”
邱景岳想起自己邀请季师益吃饭,没有一次成功过。他含糊一笑,心想原来季师益真的不知道他的情况。
那段时间科里有两个临床课题交给了邱景岳,他带著陈教授的研究生做那两个课题,当天是病人预定的回访日,邱景岳走不了。那天下午看完病人以後他就开著车回家了。
虽是四月初,气温又降到了十几度。前两天儿子穿了件薄衫满地欢跑,今天早上保姆让他多穿的时候他有些不情愿。小时候总是不情愿添衣服的。邱景岳想起母亲说自己小时候不愿意多穿衣服,父亲就把他放在摩托车的油箱上,出去溜达了一圈,回来後挂著两管鼻涕的他跑到母亲面前说妈,我要棉袄。
有了孩子以後想起父母,心情和以往是不同的。原来养小孩并不是丢在那儿就行了。吃、睡、拉、撒,穿衣、活动、生病,它没有一样可以自理,它离不开人。儿子在九个月大时曾夜里发烧,哭闹不休,邱景岳当时才明白父母那个时候是很无助的,它不会表达自己的意思──哪怕一个给成年人看病的医生恐怕也弄不清到底怎麽回事。当时不好意思吵醒保姆,邱景岳在半夜把儿子抱去医院急诊科後,在医院里过了下半夜。清晨他忍不住打电话问了父母,母亲说你小时候晚上还真没少生病,晚上发烧、晚上咳嗽、晚上拉肚子,你都不记得去医院打针的事情啦?
邱景岳笑著问母亲那时候我多大呀?母亲说从六个月到八岁,你就是个病秧子。八岁发了通高烧,後来就再没病过。邱景岳问那都是谁带我去医院?母亲说我和你爸呀,还能有谁?你嬷在家就看你弟,你弟倒是从小就没生病过。唉,一生病就得结核,真不知怎麽说。
他抱著儿子在医院急诊科时,看见的都是母亲抱著孩子,父亲在一旁护著,心里又有些难受。他以前把婚姻想得多麽单纯──你和我,两个人的事。现在觉得,当时的自己简直就是个傻子。
回家之後,保姆已经把饭做好了。儿子坐在客厅的地毯上搭积木,听见他开门就爸爸爸爸地颠著跑过来抱他的腿。儿子喜欢被高高抱起坐飞机,邱景岳就把他举起,呼──呼──,模拟著飞机,叫了两声,他非常欢快。
保姆是个三十多岁的女性,她有孩子,但在家乡。现在住在邱景岳家当全职的保姆:带小孩、做饭、打扫屋子。她很能干,邱景岳和她关系也很好。除了张宁偶尔回来,气氛有些尴尬,家里都是很好的。
晚上哄孩子睡觉後,保姆在自己的房间看电视,邱景岳则在书房写文章摘要。本年度的肝胆会议在不久之後就会接收投稿,领导要求每个人都要投稿,他自然不敢怠慢,他手头的一个省自然基金现在由陈教授另外一个硕士生做,已经初步有些结果。
这几年肝胆科招的研究生都是科研型的,廖敏轩规定他们只能做实验,不准上临床;当年邱景岳也度过了这样的五年,不过他倒是自己选择的结果。他当时有机会去临床,但自愿做更多的实验。当时的自己也是冲劲十足,就想做出些名堂来。
他想,从结果上来说,他确实是利用了张宁。
那天不知为什麽思绪散漫,他写了会儿,就把电脑合上了。点了支烟,抽烟的时候盯著手机看了半天,最後打开它,找到了季师益的号码。
他可能已经换号了。邱景岳这麽想著,就打了过去。
手机不是空号,接电话的人是季师益。
“你没换号啊?”听见他的声音,邱景岳忽然有些手足无措起来。
季师益顿了一秒,还是两秒,笑著问:“我换号了,你打过来找谁?”
“我以为会是‘您所拨打的是空号’。”
“你这麽想听那个声音吗?”季师益在电话那边说,“您所拨打的号码是空号。”他的声音从来都很好听,学的声调也很像。
然後就不知该说什麽了,两个人都沈默了一小会儿。
“找我有事?”季师益问。
“嗯??想问问你??”邱景岳搜肠刮肚,问道,“你家小孩这麽大时穿开档还是闭档的?”
季师益轻咳了一下,说:“师兄,我才刚回来,您带孩子应该比我有经验吧?”
“怎麽又师兄啦?”
“好吧。”季师益停了很是一会儿,开口叫道,“景岳。”
景岳两个字又低又哑,又犹豫又曲折,又欢喜又无奈。听在耳中,好像根本不是他的名字。邱景岳听到那声“景岳”,手一抖,手机掉在了地上,他觉察到了非同寻常的高温,从额头到脸颊,再到手心,甚至到了口腔。他发了一会儿愣,疑惑於奇怪的反应。他捡起手机,季师益在那边问:“怎麽了?”
“手机掉地上了。”
“没事,你那款机经摔。”
听著季师益的笑声,眼眶忽然也热了。邱景岳对季师益说:“我好像感冒了。”
“流鼻涕了?”
“不是,发烧,眼睛烫。”
“量个体温吧。不会是流感吧?”
“流感就惨了,我儿子前不久才感冒,咳了好久。”
他们於是就在电话里聊天,邱景岳问你去美国过得怎麽样。他说还可以,没想到基础实验这麽繁琐,而你竟然做了五年,真是太佩服了。邱景岳说我觉得还挺好玩的。後来又聊起季师益做的实验,邱景岳听得津津有味,季师益说完後问:你听这些不觉得无聊吗?邱景岳说:不会,再无聊总比没人说话好。
季师益似乎轻微叹了口气。邱景岳问他你怎麽了。季师益说没什麽。然後季师益问:“你太太呢?还好吧?”
邱景岳愣了一愣,不知该怎麽说出口。他不想对季师益撒谎,也不太想被他得知自己落魄的样子,於是他含糊地说:“能有什麽好不好,就那样吧。”
季师益在听筒的那边又沈默了一会儿,然後说:“时候不早了,你要不要休息了?”
邱景岳说:“那好,明天见。”
21
季师益在一区待了三天,每天下班时邱景岳都会邀请他一起吃饭,第一天季师益说家里已经做好饭等他了。第二天他说领导要他明天做工作汇报,没时间。第三天他说今晚答应儿子陪他看恐龙战士,恐怕不能食言。邱景岳很是沮丧,对他说,你什麽时候有空出来吃饭就告诉我吧。季师益笑著说你怎麽这麽有空,老婆孩子不用人陪了啊?邱景岳说偶尔出来吃个饭,也没什麽吧。
第四天领导忽然意识到自己组待著两个主治,於是就让邱景岳滚到二区去。他真的是用“滚”这个字眼的。
在和廖敏轩同组的一年多当中,邱景岳历经常人不可历的嫚骂,脸皮早已厚如老母猪。他甚至觉得自己之所以心情渐渐好起来,是因为有廖敏轩锲而不舍的责怪、催促,使他对很多事渐渐麻木了起来。当那种责骂变成一种习惯之後,他甚至产生一种错觉,除去那些责骂,他和廖敏轩的关系和以往还是一样的。
只是季师益回来之後,他就立刻被叫滚了,这点又使他充分认识到自己那个想法确实是错觉。
科里的教授都是老院长的学生,在廖敏轩上台的两三年当中,每年都有一位主任撤离他们科。一位做科研的一把手在前年走了,去了北京;一位科内原来的副主任因受不住廖敏轩当著全科室人对他进行的责骂,向廖敏轩叫板“你有本事拿我怎麽办”,於是去年被丢到分院去了。邱景岳出於礼节,逢年过节还是会拜访岳父,他总对他摇头叹息,江山已经易主。
邱景岳抱著儿子去岳父家时,张宁总是不在一起的。但岳父从来没有问起,似乎在刻意拒谈女儿的事情。邱景岳也没提过张宁如何。他们处於一种心知肚明却装聋作哑的状态。
最近的一段时间,邱景岳想到了离婚。但事实上离婚不离婚对他来说并没有差别,反正张宁不回家,他眼不见为净,心情也坏不到哪儿去。而且经过张宁的重创,邱景岳对和女人恋爱结婚的事心灰意懒,甚至有些怀疑起,婚姻可能就是这麽回事儿,没碰对人,结几次都是错的。如果离婚,他对张宁和院长都没有了利用价值,院长很有可能会要求外孙的抚养权,他无论如何不想把儿子交出去,但那可能将是一场纠缠不清的官司,想到这些,他就觉得也没必要离婚。
时间就那样过了半个月。在季师益回来的那半个月当中,邱景岳除了头三天每天邀请他吃饭被拒绝之後,竟然都没机会碰见他。周末时邱景岳曾经试图发短信再度邀请他吃饭,他很久都没回短信。等到邱景岳在家把晚饭吃完了之後,季师益才回信说:不好意思,才看见短信,我都吃过了,下次吧。
他的婉言拒绝次数多了,邱景岳有些低落起来。他感觉是证实了一点,季师益实在懒得奉陪他。於是他开始度量自己的天真,尽管在科室里,他并未到达人人喊打的地步,但确实是被畏而远之的。季师益从不畏到畏,也只是变得和其他人一样了,是十分正常的事。
自张宁走後,他滴酒不沾。当天晚上却又拿出酒来,在儿子睡著之後,一个人在客厅自斟自饮。喝到最後想起弟弟那个拥抱,拿出手机,把弟弟发送给自己的那几张漫山遍野好像红云一样的樱花照片翻出来,看了许久。保姆可能是发现客厅的灯没关,出来却看见男主人独自坐在沙发上,不免有些尴尬。问了一句:邱先生你还不睡觉吗?邱景岳抬头笑了笑,说:今天都不怎麽困。你先休息吧。
邱景岳觉得酒也毫无味道。
他把酒瓶放回酒架,打开窗让客厅的酒气散开。他看著夜空闪耀的霓虹,觉得这个城市真是热闹,去哪儿、什麽时候都有这麽多的人。抬头看见同一角天空,低头又各自做著毫不相干的事情。
邱景岳在到了二区两周之後的周一早上,由於儿子早晨不肯穿衣服,很是费他了一番功夫。於是他在七点五十九分才到办公室。到那儿的时候所有人正襟危坐,连护士们也都出现了。然後邱景岳就发现廖敏轩坐在他常坐的椅子上,脸色很差。
廖敏轩看了看锺,八点整。他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大牌呀。”
在场的人不敢说话,邱景岳想找张椅子坐下,发现没有椅子了,他只好站著。
由於值班医生不敢开口,到了八点三分,交班还没开始。廖敏轩说:“开始交班。”
廖敏轩平常是在一区的,他从来不到二区交班。邱景岳预感他今天来一定是找茬的。果其不然,在夜班医生战战兢兢交班的时候,他开始翻看病历。而後在交到术後病人之时,他忽然把病历往邱景岳方向一砸。邱景岳避开了,病历砸在他身侧的地面上,整个架子都散开,里边的文书全散出来了。
廖敏轩脸色发黑地瞪著邱景岳,邱景岳避免和他目光直视──这麽久的挨骂生涯,他当然知道冷处理可以尽量不延长他的愤怒。
“你看过你管的病人病历吗?”
邱景岳没回答他。
“研究生开的医嘱,你签名没有?”
邱景岳知道廖敏轩对病历要求十分严格,因此他特别交待过,还没有拿到证的医生如果开医嘱,一定要及时找上级医生签名。他每天下班前都会检查组里的所有病历,及时把名签上。
那位夜班的医生战战兢兢地插话:“邱博士都签名了,我昨晚值班,找不到人签名。”
“谁让你说话了!”廖敏轩怒吼,指著邱景岳说,“我问的是他!”
全办公室鸦雀无声。
“你没管教好下面的人,就是你的责任!谁说晚上值班就不能找他签名?谁告诉你检查的人不会一大早就来?我跟你说,你不要以为你了不起,你以为你有功劳对不对?”廖敏轩火力全开,指著邱景岳转头对全办公室的医生护士说,“不要以为有功劳就可以嚣张,我告诉你们,你有再大的功劳,只要你做错一件事,你该滚就得滚!”
廖敏轩转头指著邱景岳上级医生杨教授,说:“你,杨怀河,不要以为邱景岳出事,你可以没事。我告诉你,他出问题,你也吃不了兜著走!”
杨怀河也低著头,在廖敏轩面前,资格再老的教授都像幼儿园里犯了错误的小孩。邱景岳一时弄不清楚,廖敏轩这次来找茬,是针对他的,还是针对杨教授的。自从他在廖敏轩那里扮演了这个角色之後,信息来源几乎被隔绝了。
“今天以後,夜班值班的是没拿到证的,要是再被我发现没签名,就不是这麽简单了。”廖敏轩撂下这句话後,终於站了起来,在众人的注目之下离开了医生办公室。离开前回头说:“邱景岳,你半个小时後到我办公室一趟。”
廖敏轩走後,所有人都避免提到刚才的事,等到杨教授、张教授、谢主治离开办公室後,邱景岳最後走出办公室,就听见住院医生们在哀号:“谁半夜打电话叫人来签名啊,不被恨死才怪!”
“就是啊,那夜班不开医嘱啦?”
“没证的不排夜班不行吗?”
“那就剩两个人值班了,想让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