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2部分阅读

作品:血玲珑|作者:澜槿夕|分类:玄幻小说|更新:2025-05-22 00:47:36|下载:血玲珑TXT下载
  但这一次,面对着无底洞一样的双眸,薄香萍心慌胆虚,佯作生气转守为攻道:“谁吃饱了撑的,说你不能好了?

  他有胆量,你让他到我跟前说一个试试……“老奶奶不忍看着薄护士为难,出援手道:”小姑娘家家的,想得倒多!你看我多大年纪了?阎王老子那儿,掐头去尾,不要老的,不要小的,是把咱们忘了……“

  要是大人,早就看出这一唱一和的破绽来了。小姑娘没那么多心眼,按着自己的思绪往下说:“可是我吃了这么多的药,我喝过的药,比我从小到大喝过的所有汽水都多了,可是我怎么越来越没劲了啊?一输血就有劲,邪不邪门啊?

  刚开始我以为,输了男人的血,所以我有劲。可是不对啊,后来我输了女人的血,我也有劲……我就害怕了,是不是我自己的血坏了……“薄香萍倒吸一口凉气,直辣嗓子。这不是孩子,是人精!

  她气得拍打女孩柔弱的小脑壳,说:“你想哪儿去了?男女还分得挺清,又不是上公共厕所!再说啦,你怎么知道给你血的人是男人还是女人啊?我这个当护土的,都不记得!

  瞎猜!“”怎么是瞎猜?“小女孩清秀的眉毛拧起来,”输血的瓶子上,不是写着献血人的姓名吗,那个叫什么志强的是不是男人?叫淑贞的是不是女人?“女孩子振振有辞。

  “可是……也有的人的名字,并不是一下就看得出男女来的啊?”薄香萍顽强地反驳着。

  “是啊,比如叫什么常福的,我就分不出他的男女来,所以我就没算他啊。”夏早早表示她的公正。

  “你已经输了这么多次血了啊?”薄香萍话一出口,顿生悔意。护士不该这样问,会刺激病人。因她一天忙着各病房转,并不是单护理夏早早一人,所以胸中也无数。

  “是啊,我已经输了好多人的血了。我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夏早早了,变成了一个不男不女的杂烩人了。阿姨您说是不是啊?”

  天啊!这孩子再住下去,原来的病好不了,脑子也快出毛病了。

  薄护士正不知如何招架,老奶奶再次援手:“小孩子家,别胡说。你当然还是以前的早早了,还是你妈妈的乖孩子啊。就像海棠果长着长着,颜色由青变红,个头由小变大,从涩变甜,熟了呗!可你能说这个海棠果,就不是以前的那个海棠果了吗?”

  这都是哪儿和哪儿啊!薄护土苦笑,但此一招确实解了围,小姑娘思绪转移,“奶奶,等我出了院,给您买一大筐白海棠,不要紫的那种,光好看,酸!我知道您最爱吃海棠了,白海棠甜!”夏早早腻在梁老太的怀里,好像小猫和老猫。

  “唉哟哟,你听听,小嘴多会说!一大筐白海棠,还不得把奶奶最后的一颗牙给酸倒了?”老奶奶装作得不偿失。

  薄护土急忙掉转身,想到别的病房去看看。她知道,按照惯例,这两人,都没有活着走出医院的希望了。

  “薄护士。麻烦您留一下。”梁奶奶突然褪去脸上的笑容,很正式地要求。

  “有事吗?您哪里不舒服?”薄护士走近老奶奶身旁。

  “早早,你到外面玩一会儿好吗?”老奶奶布置道,显出即将开始的谈话不同寻常。

  早早看出奶奶是有意把自己支走。她很想知道她们要偷偷说些什么,可是你有什么办法?

  病房的门虽是虚掩着,但走廊里是人来人往,不可能躲在外面偷听,她只好充满遗憾地走开。

  老人倚靠在被垛上,突然有些不好意思:“我想儿子了。

  帮我打个电话,找他来看看我。

  这不是一个难满足的要求。在住院登记上,都记载着家人的联系电话。

  “他不是前天刚来过吗?走的时候还特意和我们说,他要到边远地区出差,一时半会回不来。他没和您说吗?”薄护士说。梁奶奶的儿子探视的次数不是很勤,那是因为忙,而不是不孝。

  “他都说了。可是我就是突然想他了。嗨,我只有他的手机号,一大堆码子,拨了前头忘了后头……”老人沉默了一会儿说。

  老小孩老小孩,人老了就是像小孩一样,全然不管正常的安排。薄护上想起自己的父母,便有些迁怒眼前的老人。

  幸好刚才悲天悯人的情绪还未完全消散,于是不曾发火,基于职责问道:“他给您留下出差的地址和电话了吗?

  “没有哇。”老人低下头,仿佛这是自己的过错。

  “也没有给我们留下。不过您甭急,一个大活人,终是找得到的。您安心等着听信吧,我就去给您办这事。”薄护士说着,走了。

  今天不是探视的时间,整个医院里显得很宁静。黄昏降临了,笼罩医院的白色加上夜晚的发蓝色,混合成一种沉闷的压抑。几只乌鸦从远处飞来,绕着高大的杨树盘旋着,好像在忽远忽近地欣赏着自己建筑在树梢上的家。那些杂乱的小树枝和旧毛线搭成的破筐似的窝,实在与温暖和精致相差甚远,但这也是家啊。无数住院的病人的目光,扫视过这些乌鸦窝,由衷地羡慕它们。

  “真想回家啊。”一个苍老的声音自言自语。

  “真想回家啊。”一个稚嫩的声音重复着。这是夏早早,薄护士一走,她就溜回来了。

  梁奶奶叹了一口气。

  夏早早也叹了一口气。

  梁奶奶突然意识到了某种责任。她打起精神说:“小小的孩儿,你叹的什么气?

  夏早早反唇相讥:“那您叹的什么气呢?

  梁奶奶说:“我想我儿子了。”

  夏早早如法炮制:“我想我爸爸妈妈了。”

  老奶奶说:“是你爸爸对你好啊,还是你妈妈对你好啊?”夏早早说:“要说好,还是我爸爸对我好。他从来就没大声说过我。要是我考试成绩不好,或是打坏了什么东西,闯了什么祸事,就得先跟我爸爸说。他总是跟我一伙,甭管出了啥事,反正会护着我。要说我妈这个人,心里也挺爱我的,但嘴比我爸爸凶。她从来不当着我的面亲我,可是有一天我半夜醒来,发现她正站在我的床前,一动不动地看着我。吓了我一大跳,心想怎么啦?妈妈一看我醒来了,转身就走了。

  后来我听她对别人说,不能当着孩子的面亲他们,要不他们就太娇气了。我觉得我妈说得不对,要是我以后有了孩子,我一定天天亲亲他们。奶奶,您说是不是啊?“

  梁奶奶开始听得蛮有兴致,听着听着就变了脸。眉头怪怪地皱成一个疙瘩,嘴角也不由自主地抽动起来。

  夏早早自说自话,并没有注意到老人的异常。见老奶奶不回话,以为老人累了,也就乖巧地闭了嘴。

  梁奶奶坚持着,努力不使自己发出呻吟,挣扎着按响了床头的红灯。护土翩然而来。

  已换了另一位面庞黑黑的护土值夜班,她俯下身问:“您怎么了?”

  “我……没什么……只是有些害怕……‘”梁奶奶又觉得自己好些了,想到自己害得护主白跑了一趟,心中内疚。吃力地说:“劳驾你,我只是想问一下,我的儿子什么时候能来?”

  护士说:“这事,薄护士交待过了,已经到处在找他,只是还没能通知到。我们去抓紧的。您还有什么其他要紧的事吗?”黑面皮的护土特别强调了“要紧”。那言外之意,便很明白。

  饱经沧桑的梁奶奶,像咸鱼似的张了张嘴,迟钝地摇了摇头。

  护土就走了。

  夜幕深了。

  夏早早已经睡着了。每逢输过血的第一天,她的精神准是出奇的好,睡得也格外香甜。

  梁奶奶又把床头的红灯按亮了。

  护士又三步并作两步地赶了来。

  “您又哪儿觉得不舒服?”声音已不是问候,带着冷冷的刺激了。听到这种语调,你真恨不得自己心肌梗塞大发作,才对得起护土的辛劳。

  “我没有哪儿……不舒服……”梁奶奶更不好意思了,结结巴巴地回答。

  “那您两次三番地叫我来,总得有点什么理由吧?”护士的厌烦已经很明显,要不是老人家的满头白发即使在黑暗中,也反射着雪似的银光,她就要给她上一课“狼来了”。

  “我只是想问问我的儿子……”老奶奶的头颠动着,眼睛执拗地看着窗外。

  “您儿子的事不是同您说过了吗,今天晚上是找不到他了,他的手机一直没有讯号,也许到了山区……”护士提高了声音。

  “找不到他,就算了……我想……能不能让我今天晚上……住在别的地方去?”梁奶奶鼓足了很大的勇气,才说出这个请求。

  “为什么?深更半夜的,您跟谁换房间能成啊?怎么也得等到天亮啊。”护上很惊讶。

  “不为什么。只是……我有些怕。”梁奶奶恐惧地说。

  “怕什么呢?您是一个老病人了,又不是第一次住院,对这里的情形不熟悉。不要紧,睡吧。要是实在睡不着,我给您服一点安眠药……”护土像哄小孩子一样地说,心里巴不得老人会接受。要知道医学用药物催眠——古代叫把人“麻翻”,是很常见的。

  “不……我不要安眠药……我只是害怕……好了,我不怕了……”梁奶奶仿佛突然下了一个很大的决心,冲护上摆了摆手,就坚决地不再说什么了。

  黑面护士就很安心地走了。她实在是很忙的。她不怕忙,护主要是不忙,就像渔民捕不到鱼,百无聊赖了。但护土不能无价值地忙,是不是?如果你快死了,护土为你忙,就忙得其所,忙得心甘情愿。要是你虚张声势,让护土白跑腿,护士就会恨你不尊重她。

  护土恨一个病人,是很容易的事情,而且她很直率,一定让你尽快地感觉到,让你知趣。

  人若一把什么事扯到尊重上,不但复杂而且微妙了。老奶奶是何等人呢?她有一个聪明的儿子,她怎么会不明白这一点呢?明白了这一点,她就放弃了再次打搅护土的决心。

  睡到半夜,夏早早听到一种奇怪的声响,好像许多气泡从一个瓶口挤出来,被吹向天空。被风一扫,噼噼啪啪地破碎了……

  她揉了揉小鼻子,翻了个身,不由自主地用被子蒙住了脑袋,虽说这是很不卫生的,但人在半睡不醒中,通常顾不了那么许多的。

  “早早……啊……”

  她迷迷糊糊地听到有人叫她。

  这声音潜进地的梦中,变成了一只陷在泥潭里的小猪在向她呼救。

  “你等等啊,我马上就来救你!”睡梦中的小姑娘大声地回答,但实际上她只是在床上踢了一下脚,把被子踹开了。

  她伸出了手,把梦中小猪救到岸上了,泥巴溅了一身,很奇怪的泥巴,有矿石的味道。

  实际上,那声音是梁奶奶发出来的。无数鲜血涌出了她的喉咙,弥漫在她的口鼻。

  她无力揿动墙上的紧急按钮……

  梁奶奶有一种预感,她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她急切地想看看她的儿子——他是她惟一的亲人。

  她还有一个深深的顾虑,怕临死前的挣扎,吓坏了早早。所以她想换病房……但是护上忽视了她的呼吁。她应该再三坚持这一恳求,可惜她没有经验。她感到事态有些不妙,但她没有死过,这世界上最有经验的老人,也没有亲身经历过这事。这就使得她对自己的生命进程没有十分的把握。她又是一个很不乐意麻烦别人的人,这种性格在她的一生中,帮了她不少的忙。她就因此很宝贝这个优点。但这一次,这一优秀品质,让她不得不抱歉地死在这间与孩子合住的病房里了。对不起孩子啊……这是她临失去知觉以前的最后一个念头。

  死神把它的黑袍子降落在这间房子的半边空间,睡得沉沉的小姑娘没有一点感觉。

  半夜,护士进行例行巡视的时候,才发现了这个悲惨的局面。她虽说见到过许多死亡的场面,还是被狠狠地吓了一跳。梁奶奶的脸上布满了血泡沫,好像有一只巨大的红蟹,蛮横地到此一游。她一时无法判定老人是否还有抢救的希望,赶忙去叫值班医生。

  年老的女医生粗略地检查了一番,散淡地说:“已经没有任何希望了。”

  黑面护上很紧张,病人毕竟是在她值班的时候,无声无息地死亡了。

  “不必太在意。血液病的病人,是很容易突然死亡的。尽管不停的输血,病人表面上还可像正常人一样,但他们的生命是借来的,十分脆弱。关于这种结局,早在他们入院的时候,就同家属交待得一清二楚。所以不会有人找医院麻烦。

  俗话说,医得了病,医不了命。放心好了,要是有什么大不了的,我会为你说话的。

  “女医生朝黑脸护上摆摆手。

  人们通常只知道官官相护,其实医医相护,更是司空见惯。说到底,也是自保。白衣使者们可能会在小事上红脸,到了这种需要枪口对外的时候,定会同仇敌忾。

  护士长吁了一口气。她生怕有人说这是她的失职。

  “谢谢。”‘护土很感动。

  没道理的话。她照管的病人不知不觉中死了,医生什么也没干。谢谁呢?好在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之中。

  “人死在医院里不是最正常的事情吗?死在家里,死在路上,那才不正常呢。赶快把尸体送到太平间去吧。尽快通知家属……”医生说。

  “正好。昨天觉着事情不大好,我们就到处找她儿子呢!

  有这铺垫,他儿子可赖不着我们。“护士说。

  她们在梁奶奶的尸体前,很体己地说着话,一回头,就不吭声了。

  住在对面床上的小姑娘,大睁着一双充满泪水的眼睛,直射在墙壁上,像x光一样穿了出去,注视着一个成人看不到的地方。

  第三章

  自打女儿住院,卜绣文锁骨突出,颈项拉长,猛地瘦下去了一圈。她并不常在医院泡,更多的时间在办公室熬。女儿住好病房,用贵重药,吃中西补剂……病是修在金钱上的上层建筑,有钱才有命。她必须抑制住悲痛挣钱。

  卜绣文刻意打扮自己。

  没有人愿意和一个面色晦暗精神萎靡不振的女人谈生意,那样不但是感官上的恶刺激,而且会使对手对你的财务状况和判断能力,发生整体的怀疑。在生意场上,信任就是金钱啊。

  好在被悲痛折损最重的几个部位——肤色的苍白、口唇的焦躁、眼睑的浮肿、眼周的暗圈……,对现代的美容术来说,遮盖和修饰它们,并非太困难。只要抽出一点宝贵的时间,在小姐的妙手之下,你就可瞒天过海了。至于人变得瘦削,那更是当今时尚。

  如果你看到某位女士迅速地减小了自己所占的空间体积,你万不可忧心忡忡,你只能向她祝贺毅力坚强减肥成功。于是,在不明底细的人眼中,卜绣文不仅没有一蹶不振,反倒是更精干果决了。

  “你去医院看孩子的次数,能不能再多一些?”夏践石一天从医院里回来后讲。他的脸有一种病态的虚胀,泛着不自然的油光。他对付焦灼的法宝是不停地喝酒。他又没有多少酒量,只能大喝啤酒。古人的以酒浇愁获得成效,主要是酒糟的效力。啤酒的度数低,在浇愁的结果上也是大打折扣,愁未见扑灭,只见肚皮膨出。直把个好端端的大学教授,熏成日渐臃肿的蹒跚之人。除了学校里有课,非他不可,其余只要是探视时间,夏践石是一定到医院里去的。

  “每周两次,不可能再多了。”卜绣文抱着头说。只要一说到孩子的病,就有一只铁指在髓瞩里挖,太阳穴一蹦一跳地疼。

  “我每次离开的时候,早早都说,让妈妈快来看我。你也太狠心了。”夏践石垂着头说。他愿意总呆在医院里,只有在女儿身边,他才觉得心里踏实。女儿是一个活蹦乱跳的生命,那些可怕的话,都是医学家们吓唬人的。只要和女儿守在一起,死神就没法把它的黑手伸进来。

  自打女儿病了,这个家就不成为家了,成了冰窖。下班回来,没人搂着你的脖子叽叽喳喳撒娇。没机会在女儿的作业簿上签上“夏践石”三个字了。不会再拿着油印的二指宽的小纸条,到学校开女儿的家长会了。早上不用看着表,举棋不定是马上叫她起床还是让她再多睡五分钟。晚上突然起风的时候,不用担心她是不是踢了被子……

  女儿走了,他才发现这个小小的生命,好似柔软的丝绸,无所不在地充填了他生命中那么广大的空隙。猛地抽空了,遗留的无数大大小小的黑洞,嗖嗖地透出森严的冷气。

  这个家庭的结构粉碎了,他不知和妻子怎样谈话。他们的脑子里,天天盘旋着女儿这个话题,无时无刻不在围绕着她旋转,但两人都极端小心地避开这个题目。除了必不可少的商议,他们如两只饱受惊吓的小兽,跳跃着躲开利刃的陷阱。

  谈话不投机。

  “我也愿意每天守在医院里,眼皮不眨地盯着她,可这救得了孩子的命吗?救不了。”

  卜绣文冷冷地说。她一天在外强颜作秀,回到家里,精疲力竭。现在横遭指责,心中十分委屈。

  夏践石长叹了一口气说:“听医生的吧。听说魏医生的医术是不错的,他的老师钟百行先生也是很有名的权威。我们只有求他们尽力了。”

  卜绣文冷笑道:“就算医生有什么妙计,没有钱,说什么也白搭!现今得病,第一比的是运气,第二比的就是钱了。你天天守在她身边,有什么用呢?输血得要钱,化验得要钱,就算医学上有了什么新疗法,那也是拿钱堆出来的。你以为我就不想女儿吗?

  我就不愿意一天什么都不干,死死地守着女儿吗?可咱们俩都这么干等着,孩子怎么救?

  你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够一管营养针呢……你太没用了,孩子有一天真有什么三长两短的,就是你的罪过……“她越嘈叨越痛楚,巨大的压力找到了一个出气孔,这就是丈夫夏践石。悖论啊,在世界上,在灾难中,他们本应是最相濡以沫的两条鱼,没想到却互相咬得鲜血淋淋……夏践石连连摇头。这摇头是什么意思呢?他自己也说不清楚。是后悔自己一不留神捅了马蜂窝?还是不满妻子的失控?是惭愧自己薪水微薄?还是不同意医疗金钱化的观点?他自己也不想搞清,凄楚如浓雾包裹着他,他失望地想到,疾病真是个魔鬼。让他不但失去了健康的女儿,也失去了贤惠的妻子。

  卜绣文嚷着嚷着,突然噤了声,泪水无声地淌下来。她不知自己刚才说了些什么?

  丈夫让他多看看女儿,这有什么过错呢?难道她不是每次从女儿身边离开的时候。都撕心裂肺地惨痛吗?她看着垂头丧气的丈夫,丈夫是一位学者,他的学识换不来丰厚的报酬,这不是他的过错。女儿重病在床,在这个世界上,最撕心裂肺的就是他们了,可他们还要无休无止地争吵!这是为什么?!

  夫妻进入了冷战。各自睡在自己的床上,如同陌路。

  卜绣文的毅力经受着双重考验。一边是女儿的病,一边是她的业务。近来,她开始进入自己并不很熟悉的期货交易,这是风险很大的买卖。特别是与她合作的匡宗元,是一只老狐狸。但她别无选择。因为她需要帮助,需要合作者。

  连深知她秉性的秘书姜娅,都为她捏了一把汗。卜绣文和匡宗元涉足金属期货,无异驶入了黑海洋。金属,那些坚硬而闪着冷漠光泽的物质,蕴含的利润和风险,比柔和的绿豆喷香的小麦和清澈的橄榄油,要大得多。谁都可以想见,一有什么风吹草动,人们最先储备最先抛售的就是贵金属。

  道理显而易见,金属价格高又易保存。一只集装箱的贵金属,折成同等价值的绿豆,能占一个足球场。

  做期货的人,神经高度紧张,这是四两拨千斤的行当,赚得狠,赔得也快。若有差池,就是倾家荡产。

  这个行当里很少有女人,特别是卜绣文这种上了年纪的女人。但是姜娅知道自己的老板可不是普通的女人。孩子病了,并没有影响她做生意的情绪,出手下单的勇气反倒更凶更猛了。

  “请你把这些材料给我准备出来。”卜绣文把一张纸递给姜娅。

  姜娅低着头接过来。她以为是需要某种金属的长期价格走势资料,没想到上面写满了书名。

  “给你三天的时间,把这些书都给我搞到。能快,更好。”

  卜绣文干脆地说。

  姜娅仔细看去:内科学、实用血液病学、世界最新的血液病学学术资料、中医学……姜娅失却了平日的爽快,长久地睃巡着纸上的字。

  卜绣文说:“怎么,难吗?

  “不。只是,这些书,看起来会很可怕的。”姜娅说的是真心话。她偶尔在新华书店看过医书,出于好奇随手一翻,就吓得不轻,后来每次再上书店,都要绕过那片书架。

  现在老板在如此繁重的商业运作之中,还要深入研究自己爱女的病症。乖乖!

  “没什么可怕的。求人不如求已。自己的命,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牢靠些。”卜绣文说。姜娅正要退出,卜绣文说:“还有一件事,我一直想叮嘱你。不要同人说早早有病的事。”姜娅有些慌,说:“我不是有意的。主要是您代理的有些客户在交易的日子里,突然找不到您,您的手机又不开,就找到我。

  我只是如实说您到医院里看女儿去了。他们问您女儿是什么病,我就告诉他们了。

  我总想,多一个人知道,要是打听到了什么秘方,早早的病也就能好了。真的,我没有别的意思卜绣文的眼光注视着别处,说:“我并没有怪你。姜娅,我知道你是好意。但以后不要说了。众口烁金,那么多的人都在说卜绣文的女儿病了,这也许会形成一个场,早早的病就更不易好了。也许这是一种迷信吧,但我没法让自己别想……”

  姜娅不知说什么好,毕竟她还年轻,不完全懂得一个母亲心中的悲哀。但她还是被深深地感动了,她说:“我一定尽快地把您要的书找到。

  姜娅把书备齐了。她把书交给卜绣文的时候,迟疑了一下,还是说:“卜总……也许我想的不一定对,您还是别看这些书了……我翻了一翻,太恐惧了……太残忍了……”

  卜绣文冰冷的手指拂过书面,感受到烫金字特有的凸凹感。她实生奇想,觉得自己像一个盲人,在摸索未知的世界。书籍有新有旧,看来借的买的兼而有之。姜娅细心,按照书的大小,分类摆放,规整地像一包包整装待发的炸药。

  “谢谢你。”卜绣文闭上眼睛说。这表示她再也不愿进行任何讨论了。

  夏践石那天到医院,看到早早对面的床空了。他是一个迟钝的人,未曾注意到空气格外压抑,随口问早早:“梁奶奶呢?溜弯儿去了?”

  一个中年人正在梁奶奶的床前忙着收拾东西。听见这话,抬头狠狠地看了他一眼。

  夏践石知道他是老奶奶的儿子。当然,说他是个中年人可能不贴切,或许他的年纪要小一点?他的脸庞由于长期的风吹日晒,粗糙于涩。这使人对他的年龄判断,易失之准确。

  早早放声痛哭起来:“梁奶奶昨天晚上死了!”

  “死了?死了!”夏践石如五雷轰顶。不但是那个慈祥的老人遽然离世,让他无法接受,更主要的是早早的神情,有一种骇人的苍老。

  “不会吧?不能吧?怎么能这样呢……”夏钱石感到一种突如其来的悲痛。他想梁奶奶之死这对女儿来说,实在是一个恶性刺激。却忘了自己这样不冷静,对女儿更是重大打击。

  “喂!我们到外面谈谈好吗?”那个人收拾完东西,冷冰冰地说。

  夏践石拒绝:“我要陪女儿。”那人可能想聊点什么吧?

  丧母之痛,夏践石可以想见。但他觉着自己的意志已千疮百孔,实在无力再承受劝慰别人的担子。

  “您现在这个样子,我看不适宜陪女儿。‘那人说。

  夏践石还想说什么,夏早早说:“爸爸,您和梁叔叔出去吧。我不要紧,哭一会儿就好了。我只是想哭……”

  那人说:“您有这么一个懂事的女儿,真是福气。”说着,不待答复,率先出了门。

  夏践方只好跟着走了。他很重面子,也怕让别人下不来台。

  那人站在回廊里,铁青着脸,眉头挽个黑疙瘩。看到夏践石跟了出来,他说:“对不起。”

  夏践石出于条件反射地说:“没什么。”说完了,自己又觉得诧异,对方有什么对不起他的地方?

  他探究地看着对方,那神态像是在课堂上提问一个学生。

  “我是为我离世的母亲请求您原谅的。我叫梁秉俊。当然我的名字对您来说没什么意义,但我的母亲曾郑重托付与我。我要把母亲的愿望完成。”那个人看着回廊外萧瑟的树林说。

  夏践石点点头。这点头是什么意思,他自己也说不清。

  梁秉俊长时间地沉默着,好像忘了他约夏践石出来的初衷。

  “据我所知,您的母亲并没有什么对不起我的女儿的地方。老人家已经过世了,我们就不必再说这件事了吧。”夏践石惦着女儿,预备告辞了。

  “您,慢走……我有点走神,好像母亲就在身边。你知道,就在这个位置,我和母亲进行过一次谈话。病了多年,她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想过了。对自己如何走,她有打算。原来我试着让她别想,不管用,后来就由她了。她说那一定是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个人孤独地走……我说,不,不会是那样的,我一定在您的身边。她说,不一定啊。

  傻孩子,世上有些事不是你想怎样就能怎样的……“说到这里,梁秉俊热泪盈眶,但他很坚决地抹了一下眼睛,不愿自己沉浸在感伤的气氛里,顽强地说下去,”死,她不怕。

  我信。后来,同你的女儿住在一起了,她喜欢这个小小的聪明的人儿。也多了一个担心,怕那个时辰来的时候,会吓坏了您的女儿。她说,她一定想办法在死之前搬到其他的房间去。我猜,母亲尽力试着做了……

  “但是,很遗憾,她没成功。您女儿还是受惊了。这就是我要向您道歉的地方……”

  梁秉俊又抹了一下眼睛。

  “这……别说了,死毕竟是谁也无法预料的事啊……死者为大,别放在心上了,老人家也不是有意的……我们不要再说这件事,好吗……”平时在课堂上侃侃而谈的教授变得语无论次,哀求着。

  “好了,这个话题就不谈了。还有一句话,是我的母亲一定要我告诉你的……”

  “什么话?”夏践石突然很紧张。听一个业已去世的人的遗言,有一种森然感。让人害怕那种属于死亡的智慧。

  “我的母亲要我告诉你——”梁采使沉吟了一下,仿佛是在考虑怎样把话说得更妥贴明白。夏践石屏住气。

  “那就是您的女儿夏早早不能光靠着输血维持生命。总有一天,血会不管用的。我妈妈住过多年的血液病房,她见过许多这样的病人,最后无一例外……早为孩子想办法……就这些。”梁秉俊说完了。

  夏践石木鸡似地站着。他知道,输血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医生也说过这个法子总有失效的。但以后的事情,他不愿去想,也不敢去想。他祈望冥冥之中出现一个奇迹。

  夏践石很恼怒面前这个忧郁的男人。他一身晦气,把那个朦朦胧胧但是异常严峻的现实,提前摆在一个父亲的面前了。

  “您把我从女儿身边叫出来,就是为了同我讲这些话?”

  夏践石说。

  “遵母命而已。”梁秉俊说。

  “我还以为您的母亲有什么秘方要传给我呢!”夏践石说。他真的是这样猜测过,失望就更大。

  “如果真有什么秘方,我的母亲自己就不会因此去世了。”梁秉俊长叹一声。

  “那我们现在来说这些还有什么意义呢?”夏践石不耐烦了,他急着回去看女儿,每次的探视时间是有限的。

  “母亲说,她在天上会保佑您的女儿的……”梁秉俊在他的身后说。

  “谢谢。”夏践石头也不回地走了。

  梁秉俊意犹未尽。他很想同谁说点什么,在这种特别的时刻。虽然早就知道有这一天,他和母亲无数次地讨论过,虽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当这一刻真实到来的时刻,他还是感到巨大的悲伤失落。他缓缓地走着,他就要走出医院的大门了。大门外,是沸腾的人群,没有人知道一个名叫梁王氏的老人过世了,她曾经那样受尽苦难。梁秉俊闭上了眼睛,有两颗蕴含了很久的雨滴,从天上落下。

  “你好!”突然,有人拍拍他的肩膀。

  梁秉俊睁开眼睛,是魏晓日。

  “不知道……对你说什么好。在这种时刻。”魏晓日说。

  “什么都不说。就好。

  魏晓日就什么都不说,陪梁秉俊站着。

  两个男人,默默地站着,一言不发。很久很久,直到梁秉俊脸上的雨滴被风干。他递过一张名片,挥挥手说:“魏医生,以后,你若是有了什么不顺心的事,就找我。咱们一块喝酒,聊聊。

  魏晓日看了一眼名片,那上面写着——古生物学家。

  回到病房,薄护士正在给早早量体温。女孩怯怯地看着爸爸,好像自己犯了大过错。

  “爸爸,我觉得冷……”早早牙齿打着抖说。

  “好孩子。是爸爸不好,没想出好办法把你的病早些治好……”夏践石痛苦地说。

  “嗨!没什么谁好谁不好的。依我说,谁都没过错。得了病,就好好治。想那么多干什么!”薄香萍假装不耐烦地说。

  这当然是不很礼貌的事,但任他们凄凄惨惨地说下去,于病情更不利。

  薄护士抽出孩子腋下的体温表,水银柱窜得老高。这孩子发高烧了。

  “我发烧了吗?”早早问。住院的人都对自己的疾病极为关注。早早虽说是孩子,也养成了高度的警觉。

  “有一点。”薄护士故意轻描淡写地说。你不可能骗她,久住院的人,你是骗不过的。来点真真假假虚实结合还比较可行。

  “多少度?”女孩子不是好骗的。

  “低烧。”薄护士很不耐烦地说。那口气使人没法再次发问了。

  早早疲倦地闭了眼睛。薄护士端着治疗盘走出病房。

  夏践石快步赶了出来。

  “护士,求求您,对我说实话,早早烧得怎样?”夏践石喘着粗气问。

  “高烧。”薄护士说。

  “怎么会这样?!”夏践石握起拳头,好像要同谁拼一场。

  “病到了这个时候,就会这样。出现高烧,还有一系列的感染症状……我要赶快向医生报告病情的变化……”薄护士走了。

  夏践石呆呆地站在医院的走廊里,听凭嗖嗖而过的冷风把他花白的头发吹得蓬乱。

  魏医生来了。

  夏践石以为他会进行详细的检查,没想到他只是简单地听了一下心肺,看了看眼皮,又开了一张x光拍片的检查单,就离去了。

  魏医生刚回到办公室,夏践石就跌跌撞憧地跟进来。

  “魏医生,我的女儿在发高烧,您为什么不做处理?”夏践石强压着焦灼,尽量温文尔雅地说。

  “谁说我没作处理?我做了所有应做的事情。”魏医生表示惊奇,以反衬出夏践石问话的不合理。

  “可是我的女儿现在还在发烧!”夏践石气急败坏。

  “原来是这样。对不起,原谅我说句很冷酷的话,您的女儿以后很可能还有更大的意外。我们都要做好准备。”魏医生恢复水一样的平静。

  “你们什么都知道?”夏践石尖刻地反问。

  “是的,都知道。关于这个病。你们家只碰到了这一位病人,觉得很特殊。但是我们作医生的,已经遇到过无数这样的病人,什么病,到了什么阶段,会出现什么样的症状,都是一定的。这就像是一个被解了许多次的难题,你完全可以不信,用另外的方法再解一遍。但答案是一样的。”魏医生喝了一口水。当医生的一般不习惯当着病人和家属喝水,他们有洁癖。但这种谈话实在是很累人,无论怎样老练,目睹着豆芽一样新鲜的生命萎缩,不可能无动于衷。但你也不能惊慌失措,病人家属还要从你身上汲取力量呢。

  “那她以后还会怎样?”

  “所有该发生的都会发生。比如……”

  魏医生刚想评说疾病晚期的症状,夏践石突然用双手捂了耳朵,说:“我不听!我不听!我不要听你说那些可怕的话,那都是假的!是你们编出来吓唬人的。我的女儿永远不会死的……”他说着,踉踉跄跄地跑了出去。

  魏医生苦笑了一下。这样的剧烈反应,一般多见于女性家赂。堂里男子汉,还是大学教授,少见。看来以后有关的情况,还是同这孩子的妈妈谈吧。

  一个病人从住院到死,要不断地同家属交流情况。苦差啊。想到夏早早的母亲,魏晓日心里涌上一股异样的感觉。

  那是一个奇怪而难缠的女人。他决定近期要同她好好谈一下,不然万一出了什么事,医生不好交待。

  第四章

  魏晓日在走廊口遇到了前来探视的卜绣文,表示有话要说。楼梯就成了谈话场所。

  魏晓日原本个高,又站在高的台阶上,更成了俯视之势。

  “通常我都是和病人家里的男人说这些事。”魏晓日说。

  这话可作多重理解。在一个以男权为中心的文化氛围里,把一个女人比作男人,是夸奖的意思。但对卜绣文的丈夫,就有了轻微的不敬。

  卜绣文低两个台阶,半仰着头,这使她生出强烈的寄人篱下之感。可你有什么办法?

  她点点头。这个动作也是寓意模糊的。

  是同意把自己当成一个男人?还是同意谈此类严重问题,还是以找男人为好?不知道。在人们的匆匆交往中,有太多不能细细推敲的涵义。

  于是两人在不平等的姿态中,开始交谈。

  “您的女儿,患有不明原因的再生障碍贫血,是最严重的那一种。就是说夏早早自身的骨髓,几乎完全罢工,不造血了。”魏晓日的语气尽量平和。

  医院的墙壁很可疑,虽说粉刷过的时间不是很长,但绿色的油漆墙围上,抹着某种稀薄液体的手指印和喷溅状的血滴遗痕。对于这类藏有他人身体信息的印迹,卜绣文平回避之惟恐不及的。此刻,顾不得了,不管脏不脏地倚了上去。

  冷冷的墙壁,支撑着卜绣文的身体保持直立。她已经从医学书上了解了许多有关知识。不过,书上的文字是哑的,不敢看的时候,可断然合上。亲耳聆听一名身穿行业制服的医生,向你宣判亲人的病变,那打击和震荡,又当别论。

  “为什么?”她悲痛欲绝仰天而问。当然,她是看不到天空的,看到的只是医院楼道昏暗的天花板。近在咫尺,魏晓日清楚地记住了这个女人的绝望和恐惧,生出深深的怜悯。

  他很想给她一个宽心的回答,如同一个热敷,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能为她减轻一星半点的苦楚也好。不知她指的是这病的起因,还是灾难为什么偏偏落在自家头上?

  “因为一个我们现在还不了解的病因。”魏晓日只能按后一种理解回答。

  “那要你们这些医生是干什么的?白吃饭的吗?!”卜绣文歇斯底里地发作。

  魏晓日怜悯地看着卜绣文,说:“医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万能。”

  “人无时无刻不能离开血液。如果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