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这仗不会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抗战以来,八路军各部特别是在具有“游击专家”之称的刘伯承指挥下的129 师,进行了系列的伏击战袭击战,使鬼子吃尽了苦头。成功的伏击战的例子很多。
但是伏击过程中的个小插曲,却值得提,因为它充分地表现了徐向前临机处置指挥若定的大将风度。
3月30日夜,徐邓率师主力3个团冒着霏霏细雨泥泞的道路逼人的春寒东进到响堂铺,设好了伏击圈。
切都在按计划进行。
第二天凌晨6 点,在这个时间,本该是在伏击阵地的前方出现的日军,却从772团伏击阵地的后方出现了。
这个情况绝对是意料之外,它使伏击部队的上上下下都表现出丝不安的气氛。
原来第772 团接到下属部队报告:后方马家峪苏家蛟两地突然出现敌情。772团认为敌人发觉了伏击企图,这是派兵来迂回伏击部队侧背,截断退路的,于是772 团立即将情况上报给了陈赓,386 旅面转报师前方指挥所,面准备转移。
后路被截的消息报到师前方指挥所,气氛立即变得紧张起来。
如果真是这样,这次作战就下会是场伏击战,而变成了场防御战,同时八路军也由包围者的有利地位变而为被包围的不利地位。
面对这情况,徐向前端坐在张长方形的小桌前,没有说话,略略思索了会,他转身跟邓小平说:“我看先不忙撤退,进步核实下敌情再说。”徐向前的想法和邓小平不谋而合,邓小平点了点头:“好就按你的意见办。”徐向前马上对作战参谋说:“通知各部队继续隐蔽待命,令第772 团派个营进到马家峪监视敌人,并火速查明当面敌情,敌人兵力多大,有无后续部队查明后立刻报来。”徐向前又让作战科长邓仕俊化装,赶往东阳关,了解关内日军的动态。
7 时多,第772 团的报告来了。说经查证,苏家蛟并未失守,前来进攻的敌人已被击迟,撤回东阳关去了,看来没有发现我军的伏击企图。马家峪方向的敌情属误传。马家峪至东阳关前的道路上没有日军开来,第:营正在马家峪带警戒。
时间不长,邓仕俊也赶回来报告:通过内线得知,关内敌人没有出动迹象,汽车未集中,弹药未出库,也未见到翻译官到日军队部去。
这些情况使徐向前把心放了下来,对参谋下令:“通知各部按原计划行动。”对于当时的情况,陈赓在日记中写道:772 团派到苏家蛟担任警戒的个步兵连,被汉向东阳关寇军告密。寇军当即出动二百亲人,由汉好率领,企图乘夜围我而歼灭之。该连警戒疏忽,竟被其包围而不知,发觉后,连长指导员各率部殊途突围,仅损伤7 人,苏家蛟被敌占领。
第二天早晨6时,陈赓又接到772 团报:东阳关之敌二百余进到马家峪。
又报:长宁东南高地有敌二十亲人向我马家峪前进,似为侦察部队。判断敌人似发觉我军企图,欲从我右翼侧击,并截断我后路。所以,陈赓决定:边“电告向前,决转移主力回到庙上村鸭儿山之线消灭此敌。”边“电771 团即刻收回路南的两个连,各团即准备转移。”由此,就有了徐向前处乱不惊的个小插曲。
应该说,这也是次“战斗”,它是自己和自己打,是战胜自我的场战斗。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徐向前经受住了考验,力取得响堂铺之战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第二天,4 月日,陈赓又在3月31日的日记后补记了段:
苏家蛟的个连,据该连长报告:敌人围着时,他们并未动摇,也未突围,而是坚决抵抗,把敌人击退,毙伤敌450人,苏家蛟始终保持在他们手里。昨日关于苏家蛟的记载,不是事实,是个通讯员乱说的,该团不察,即以报告,几至酿成我决心的动摇。
“个通讯员乱说的”的消息,险些酿成大错。
上午9时,战士们等待多时的时刻到了。
前天才汇合到黎城的日军第14 师团辎重部队森本山田两个汽车中队从东阳关开到了响堂铺。
日军的汽车开到碎石路上,不得不减慢速度,200 余辆汽车足足拉了10里长,“活像条缓缓蠕动着的长蛇”。右翼的771 团将车队放过大约半给772 团“吃”,留下半自己“吃”,当771 团的第声枪响后,激烈的战斗就此开始。
时间,机关枪步枪手榴弹响成片,不时还有迫击炮弹划着道道弧线飞向汽车,转眼间,日军的整个车队全部湮没在尘土之中。
毫无防备的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吓得手足无措,部分日军还没搞清是怎么回事,就伴随着枪弹的爆炸声而命呜呼。没死的则负隅顽抗,或躲在汽车后,或藏在公路边,向公路的两侧射击。
八路军战士则乘着汽车爆炸的硝烟,冲上了公路。有的端着刺刀,有的端着被日军称为“长剑”的矛子,嘴里喊着响亮的杀声冲向敌群。
在八赂军强大的攻势下,不到两个小时,公路上的日军大部被消灭,只有30多名日军攀上路南边的悬崖逃走了。
黎城和涉县的日军闻讯前往增援,在半路上被早已等待多时的772 团和769 团的阻援部队候个正着,不得不缩回老窝。
当天中午,已回到师后方指挥所的刘伯承看着徐向前邓小平发来的电报激动不已:
黎城敌汽车共有30 辆,涉县敌汽车百余辆已被我截击,烧毁者约180 辆,约计缴获步枪300 支以上,轻机枪10 挺以上,迫击炮4 门,弹药甚多。我伤亡200 人左右,现正解决敌之增援队。请速动员至少400 以上民夫驮驴赶来秋树垣搬运胜利品及伤员。
这次战斗有个值得记住的小插曲,但这是个标志着八路军进步的小差错:在这次战斗中,步炮协同上出现了问题。由于战斗过程进展很快,第771团炮兵在开始向预定目标射击之后,没有及时前移阵地,因此误打了自己的步兵,造成20余人伤亡。说这差错标志着进步,是因为它虽是个差错,但它已标志着八路军从单的步兵作战,简单的步炮协同发展到复杂的步炮协同,是属于前进中的夫误。这次战斗受到刘伯承的高度赞扬,他总结了5条经验:侦察判断正确;伏击地区良好;伏击布置妥当;出击突然,猛烈干脆;撤退敏捷严整。刘伯承在这次总结会上的最后段话,对徐向前在指挥中的出色表现,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当时风传在我后路上苏家蛟有敌人到来,但我们老练的高级指挥员能沉着判断其不确,因而未放弃这胜利的战斗。”4月4日,129师举行了全师徘以上干部祝捷同乐会,情绪热烈,会上,宣传队跳舞演剧,颇受观众欢迎。
徐向前:粉碎日军对晋东南的九路围攻
1938 年4 月,华北日军为摧毁我刚刚建立起来的晋冀豫抗日根据地,调集3 万多兵力,以分进合击的战术,分9 路对晋东南地区进行“围剿丹。我八路军第129 师115 师344 旅决死1 3 纵队和各基干支队地方武装,以及驻晋东南之友军,在朱德总司令和彭德怀副总司令的直接指挥下,经过半个多月的浴血奋战,彻底粉碑了日军的围攻,取得了歼敌4000 余人的重大胜利,有力地巩固和发展了晋冀豫抗日根据地。
反九路围攻前的晋冀豫根据地
1 937 年11 月上旬,日军侵占太原之后,又继续南犯,华北大部地区相继沦入敌手。50万侵华日军中,在华北即达9 个师团又5 个旅团约30 万人。国民党在华北虽有兵力60 万之众,但由于执行消极抗战路线,迭失重地,华北局势十分严峻。
当时,**同志对华北战局作了精辟分析。他说,在华北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争已结束,以我军为主体的游击战争已开始转人主要地位,日军不久即将移主力向山西内地各县之要点进攻。**同志井具体指出了日军向山西内地进攻的要点是:晋西北的神池宁武静乐,晋东北的五合盂县蔚县广灵灵丘,晋东南的昔阳和顺,辽县晋城,晋西南的离石中阳孝义灵石,蒲县。毛择东同志还指出,国民党为保卫河南,在晋城临汾未失守以前,晋军不至于退出山西,国民党川军刘湘部亦有开入山西的可能。但是,不能指望国民党军队长期支持战争,必须以八路军为全山西游击战争的主体。他要求八路军各部队发扬独立自主精神,放手发动群众,扩大武装,多打小胜仗,以影响全国。依据这个分析,中央军委将八路军的3 个主力师部署在3 个战略支点上,1 15 师在吕梁地区,120 师在晋西北,12 叫币在晋东南,准备充分力量,长期坚持游击战争,对付日军向内地的进攻。
从1937年底到1938 年4 月,我山西境内八路军各部队,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在八路军总部的直接指挥下,对日军的作战和根据地的创建,都取得了很大胜利。
我129 师大刀阔斧地展开了创建以太行山为依托的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工作。3 个多月的时间里,取得了显著成绩。
是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抓紧根据地建设。那时,晋东南各县,差不多都有我党掌握的“牺盟会”即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组织,但各县区乡级政权还未得到根本改造。这些政权的头头脑脑,多属阎锡山的骨干,对八路军不信任不支持甚至有刁难限制破坏的,给我们的筹粮筹款扩大兵员发动群众带来了许多困难。不解决政权问题,根据地建设就是句空话。在那几个月里,我们组织了不少小分队,到各地去宜传群众,组织群众。很快,大部分县区乡都建立了抗日政权,建设根据地的工作进展迅速。
二是建立军分区和各月氏区的游击支队,迅速发展抗日武装。晋冀豫抗日根据地,是指同蒲路以东黄河以北正太路以南平汉路以西地区,也就是太行山地区。在这里,先是建立4 个军分区,继而由师参谋长倪志亮同志负责,组建晋冀豫军区。同时,我们派出约2 3 的兵力,般以连为单位,配上营以上干部,分散到各县区,组织游击支队。较早建立起来的批队伍有秦基伟赖际发支队,汪乃贵支队,赵基梅涂锡道支队,谢家庆张国清支队。还有平定游击队,长凝游击队,祁县游击队,太谷游击队,榆社工人游击队,寿阳游击队等。游击队成员,主要是农民,也有工人和学生,还包括部分收编的国民党散兵。那时,晋东南带,跑散的国民党官兵甚多。他们打着“抗日军”“游击队,的牌子,为非作歹,马蚤扰百姓。这是大祸患,直接危害我抗日根据地的开辟与巩固。为此,我们发表了告散兵书,欢迎他们加入八路军。条件是打日本强盗,为民族解放,不侵犯民众利益,共同艰苦奋斗。不愿留者,则发给路费,开具证明,让他们走。这件事对我们非常有利,有的散兵编入游击队以后,经过政治训练,很快成了骨干。为了加强游击队建设,我们还办了1 所晋冀豫军政学校,重点培养游击队骨千。游击队的建设,开始就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所以,在后来的抗日游击战争中,游击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积极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抗战初期,我们主要是运用游击战法,打击与捎耗敌人。游击战,每战战果不大,但积小胜为大胜,具有战略意义。从193 了年底到反9 路围攻前,129 师先后取得了凤凰山战斗长生日战斗神头岭战斗反6 路围攻和响堂铺战斗的胜利,累计歼敌2500 人。响堂铺次伏击战,就歼敌400 多,打掉敌人汽车180 辆。
四是开展统战线工作。当时国民党在山西境内的驻军除阎锡山的部队外,还有曾万钟的第3 军,李家枉的第47 军,武士敏的第169 师,米怀冰的第94 师,还有冯钦哉的第14 军团,骑兵第4 师,以及汤恩伯率领的第31 集团军。这些部队,数量是可观的。可是,蒋介石的政策不对头,虽拥有重兵,但消极避战。尽管这样,我们还是努力做争取团结的工作,巩固和扩大统战线。象汤恩伯,他退到了榆社,不敢与日军接触,整天想着到黄河以南去。伯承小平和我到他那里去同他交谈,劝他以大局为重,留在山西携手抗日。但没有留住,反9 路围攻之前,他就率部跑到河南去了。我党在建立统战线的同时,还利用统战线关系,组织和发展武装力量。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就是在我党与阎锡山合办的军政训练班国民兵军宫教导团的基础上形成的,实际是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薄波同志是主要领导人。杨秀峰同志还以国民党河北民训处的名义,组成了冀西游击队。
抓紧政权建设扩大抗日武装坚持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展统战线,是根据地建设的重要内容。到反9 路围攻前,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已初具规模。几百万人发动起来了,游击队白卫队抗日民主政权以及工会农会青年救国会妇女救国会等群众组织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生长起来。巍巍的太行山上,抗日运动风起云涌,到处都是埋葬日军的坟墓。这就为反9 路围攻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反九路围攻开始的战场形势
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游击战争的普遍开展,特别是我在军事上的重大胜利,搅得日军昼夜不得安宁。为解除我军对他的威胁,日军遂于938 年4 月初,以其第108 师团为主力,纠集第6 师团20 师团 帕师团及酒井旅团各部,计10 多个联队其中8 个步兵联队,骑兵炮兵工兵辅重各至两个联队,由邯郸长治大道上的涉县长治,临汾屯留公路上的屯留,正太路上的平定,同蒲路上的榆次太谷洪洞,平汉路上的邢台,以及元氏赞皇昔阳祁县等地,分9 路向晋东南地区发起大规模的围攻,妄图以“分进合击”的战术,速战速决,将我军围歼于辽县榆社武乡地区。日军方面进行欺骗宣传,方面疯狂地对根拐地人民进行烧杀抢掠,他们所到之处,烟火滚滚,尸横遍野。从缴获的文件中,我们已发现了敌人“4 月上旬有较大攻击”的企图。朱德.急司令和彭德怀副总司令,及时在沁县小东岭召开东路军各部队高级将领军事会议,制定了粉碎敌人围攻的作战方针,指示我们采用运动战游击战的作战原则:在日军未进人我“利害变换线”以前,采用内线作战,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当打敌路时,余路籍制之,当日军进入我“利害变换线”内时,则从敌间隙中转到外线作战,袭击敌之侧背,亦求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并作了具体兵力部署。4 月6 日,我129 师在西井召开团以上军政干部会,讨论反围攻的具体作战方案。刘伯承师长认为,我们要先发制敌,与友军起分头截击敌人,特别要抓紧平汉正太同浦诸线和白晋公路,先粉碎其新计划,推迟其围攻,再给以更大打击。当时决定,先在涉县武安间打敌路。会后,邓小平政委和陈锡联同志去辽县,指挥北方各部,动员群众,“空舍清野”,布置后方工作。伯承同志和我率部执行涉武作战计划。原定在涉县武安间的鸡鸣铺山地设伏,打个伏击。后因敌情有了变化,正太线之敌占了襄垣,八路军总部命令我们西移,配合国民党曾万钟第3 军作战。这时,晋东南各部队,包括友军,在朱德彭德怀同志指挥下,各自都进入了作战地域。
反围攻开始阶段,主要进行游击战,消耗疲惫敌人,并寻找有利战机,在运动中给予打击。因此,敌人的各路围攻,大都受到了八路军与友军的不同程度的抗击。
敌第20 师团77 联队,由洪洞进犯安泽沁源,被我1 15 师部决死 纵队和友军高桂滋部给堵住了;酒井旅团的 个步兵联队附骑兵工兵炮兵和辍重各部,由太谷祁县进犯子洪口,在东西团城地区,遭到友军武士敏和朱怀冰等部的阻击。敌第109 师团两个大队由太谷榆次,经长凝,向阔郊马坊进攻,以偷社为目标,前进没多远,就受到我秦赖支队的籍制。敌第16 师团兵分4 路向我围攻,第1 路是 个联队,由平定昔阳经和顺,向辽县进攻,这路由于友军没有积极抗击,使敌人顺利到达辽县,第2 路也是 个联队,由平定昔阳经皋落,向辽县进攻,在松烟镇附近,被我曾国华汪乃贵两支队截击,颇有伤亡;第3 路是 个大队由元氏赞皇西攻浆水,被我 个支队和地方武装迎击,第连路是两个大队,由涉县攻麻田,遭到了友军骑兵第4 师和我师部的箱制。敌第108 师团 个联队由长治经襄垣西营下良进迫辽县,步兵工藤联队附骑炮工各 个大队,由屯留砚亭,向沁县进攻,被曾万钟军打了下,没有堵住,即占领了沁县武乡,逼近偷社。这后两路均为苫米地旅团长指挥,是此次向晋东南围攻的主力。
粉碎九路围攻的关键仗
那时我任129 师副师长,随师部从鸡鸣铺撤出后,经偏店桐峪左会石门,13 日到贾豁镇。根据八路军总部命令,伺机在武乡榆社间打歼灭战。
这时,敌17联队进占武乡,并以主力北犯榆社,企图与太谷榆社南犯之敌会合。但在我总部特务团和115师344 旅部阻击下,感到深人危险,又退回武乡。估计他们有两个企图,是向西,增援从子洪口进来陷于苦战的敌人;二是向东,退走长治。我们判断,敌人向东的可能性大。于是,决心消灭这路。15 日,我部进至马妆胡家缩型庄长庆凹带。黄昏后,武乡之敌开始向襄垣方向撤退,遂急令386 旅和115 师之689 团尾随追歼。我们赶到武乡时,武乡县城处于片硝烟火海之中,当即命令部队帮助群众救火。
386 旅旅长陈赓同志将部队分为左右两路。772 团689 团在左,771 团在右,769 团为预备队,尾左路之后,沿浊潭河两岸山地猛追。陈赓同志率772 团先行。经武乡小河黄红坡,16 日晨,在南窑科地方,发现巩家地有敌侧翼警戒部队四五百人。为避免暴露企图,该团即在山下牛家庄隐蔽起来。敌来发觉,继续东行。
这时,敌人大部已过长乐村,其辐重尚在白草延附近,而我了771团也到达白草延对岸之郑峪村张庄以北高地,与772 团两岸平行。这是个好机会。遂令两团相对突击,将敌拦腰斩断。敌之辐重人马被压制在长乐村以西之型村李庄白草延马庄线的个狭窄的河滩隘路上,无法展开。在我两侧部队猛烈地攻击下,敌人丧魂落魄,欲战无力,欲逃不能,人马尸首和辆重遍布河滩。战至中午,已过长乐村之敌主力1000 余人返回解围,被772 团部和680 团截住,战斗十分激烈。为争夺要点,我们的部队反复冲锋七八次,才将敌打退。中午,敌105 联队从辽县蟠龙方向来增援,向我主阵地实施反突击,炮火十分猛烈。此时,国民党第3 军曾万钟部,就在蟠龙附近。如果他们能在蟠龙线截击援敌,我们的压力会小点。可是他们没有尽力。原定是我们配合他们行动,结果是我们唱主角,他们却成了观战者。事后,陈赓同志讲,这次战斗若得到曾万钟第3 军的很好配合,将苫米地旅团歼灭是无疑的。未将该旅团全歼,是最可惜的件事。
由于曾军不能配合,我军弹药消耗很大。为避免过大牺牲,遂以769 团和689 团各部布成游击网,扭击与迷惑敌人,主力撤至云安村合壁村带隐蔽待击。场恶战始告结束。这就是有名的长乐村战斗。
这次战斗,消灭日军1 500 多人。但由于敌我双方反复争夺,我们的部队撤出战斗匆忙,缴获甚微,只有60 多支步枪,3 挺轻机枪,战马10 余匹。战斗中,689 团和772 团都曾夺过大炮,但又被敌人夺回去了。
这次战斗,我们伤亡800 多人。772 团团长叶成焕头部负重伤,两日后牺牲。这是我们的大损失。他作战勇敢,为人忠厚,能团结人,对革命事业忠心耿耿。开追悼会那天,大家都很悲痛,许多同志流了泪。
长乐村战斗结束后,蒋介石还给我们发来了“嘉奖电”,但对贻误战机的曾万钟却没有点制裁,
长乐村战斗是我粉碎日军9路围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仗,敌人在这里遭到歼灭性打击后,共他各路纷纷回窜。我军各部乘胜追击,又在沁源以南及沁县沁源间,辽县和顺间,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先后收复了辽县黎城,潞城,襄垣屯留沁县沁源高平晋城等县,使长治之敌陷于孤立。4 月下旬,长治之敌经白晋公路和曲沃高平公路向同蒲路南段撤退,又被我344 旅决死1 纵队截击,伤亡近千。至此,日军的9 路围攻被我彻底粉碎。
粉碎敌人的9 路围攻,意义十分重大。
其,经过以我军为主的反围攻作战,不仅打破了敌人企图用分进合击战术驱逐或消灭晋东南我军的计划,而且歼灭日军4000 多人,收复县城18 座其中我军收复12 座,友军收复6 座,最后将日军全部赶出晋东南。以太行山为依托的晋冀豫地区,基本上为我所控制,这就进步奠定了晋冀豫杭日根据地的慕础,为游击战争的大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其二,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加看清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狰狞面目,进步密切了我军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日军此次围攻,采取了大烧大杀的手段,所到之处,烧光杀尽方休。洪水武乡蟠龙等镇,均化为灰烬。蟠龙镇为辽县武乡间之大镇,平时商业颇繁盛,此次日军经过,火焚之。少数房屋末着火者,门窗家具也毁坏殆尽。对人民群众的屠杀更惨不忍睹。武乡境内的马村,被杀者的多人,妇女多是好后再杀死,连七八岁的幼女也不放过,修景难书。敌人用血与火教育了群众,人民从屠刀下醒悟过来,认识到“不抗日活不成”, “不把日寇赶出去,大家不得安宁”。同时,人民群众也进步看清了八路军才是真正抗日的队伍。于是,纷纷起来,协助我军作战。在反围攻过程中,晋东南人民,在各地党组织的领导下,空舍清野,困扰敌人,给我们带路送信,报告敌情,运送伤员,使我军耳聪目明,行动自如,能适肘地集中兵力打击敌人。
其三,反围攻的过程,对以往根据地建设的工作,是个很好的检验。在襄垣武乡带,为了避免同国民党的磨擦,反围攻前收回了我派出之工作人员。这样,原先建立起来的游击队的建设就受到些影响,加之成分复杂,所以,在此次反围攻中,这些游击队和各村之白卫队没起多大作用。而在正太路以南平汉路两侧之昔阳辽县临城赞皇等地却相反,由于我们坚持了正确的领导,这些地方的游击队基干队游击组,在反围攻中发挥了很大作用。这就告诉我们,根据地建设,必须实行独立自主的方针,坚持党的领导。任何犹豫和动摇,那怕是微小的,也会招至损失。
晋东南大捷
1938年2月中旬,日军分别从同蒲大同风陵渡平汉今北京汉口道清道口今博爱铁路线向晋西晋南地区发动进攻。中国第二战区国民党军队节节溃退。至3月上旬,日军先后侵占了临汾汾阳离石风陵渡黎城长治等重要城镇,打通了同蒲铁路南段和邯郸至长治公路,进入晋东南和晋西吕梁山地区,并向晋西黄河各渡口进犯。为了牵制日军向晋南和晋西的进攻,八路军第129师第115师第344旅和第5支队奉八路军总部命令,于3月上旬由正太铁路今石家庄太原转移至晋东南的襄垣武乡辽县今左权县地区,面发动和组织群众,创建抗日根据地,面以主力捕捉战机,打击日军,在邯长公路上连续取得神头岭响堂铺等战斗的胜利,给侵入晋东南日军的后方补给线造成严重威胁。4月初,日军华北方面军为了解除后方的威胁,以第108师为主,并调集第16第20第109师各部,加上骑兵炮兵工兵和辎重兵共3万余人,在第1集团军司令官香月清司统指挥下,由同蒲铁路上的榆次正太铁路上的平定,平汉铁路上的邢台,邯长公路上的涉县长治及临汾至屯留公路上的屯留等处,分九路向晋东南地区大举围攻,企图将八路军第129师等部和在这地区的国民党军队围歼在辽县榆社武乡带。第二战区于2月将在山西省的部队分成东南北三路军。其中,晋东南的部队为东路军,以八路军为主,包括山西新军和国民党军队,八路军总司令朱德任总指挥,副总司令彭德怀任副总指挥。朱德彭德怀从八路军缴获的日军文件中,获悉日军围攻晋东南的企图后,立即进行反围攻的准备,决心以部在地方部队和游击队的配合下,牵制疲惫各路日军,集中主力,相机于运动中歼灭日军路,以粉碎日军围攻。3月2428日,朱德彭德怀主持召开了东路军将领会议,就反围攻作战方针统思想,部署各部队的任务。会后,八路军各部积极做好反围攻作战的准备,包括对指战员进行深入的政治动员,派出政治工作干部协同地方党政机关和群众团体动员民众转移并实行空室清野,加强县区村人民武装,组织担架队和运输队支援部队作战等。
4月4日起,日军第108师3个团由长 治屯留和平定出动,南北对进,分三路向沁县武乡和辽县进攻;第20师1个团由洪洞向沁源进攻;第 109师2个营由祁县太谷和榆次分两路向沁县和阔 郊马坊进攻;第16师部由元氏赞皇邢台和涉县分三路向九龙关浆水镇和辽县方向进攻。当各路日军开始出动时,朱德彭德怀令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和第385旅第769团及第115师第344旅第689团,由辽县以南转移至日军合击圈外的涉县以北地区,隐蔽待机;令留在内线的八路军部队和山西新军国民党军各部积极阻击袭扰和疲惫日军,为转至外线的部队创造战机。同时,令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和第120师各以部分兵力向平汉同蒲正太铁路线出击,牵制日军,配合晋东南地区部队的反围攻作战。10日,朱德彭德怀给东路军编成内的国民党军第3军军长曾万钟第97军军长朱怀冰第169师师长武士敏等发出粉碎日寇围攻战役战术的指示,要求各部以连或营为单位对前进的日军,采取运动防御姿态,配合本地自卫军游击队昼夜袭击疲惫和分散敌人,迷惑敌人主力,出敌不意地突然袭击而消灭其部。至11日,由榆次出动的第109师2个营,被八路军第129师独立支队阻滞于阔郊马坊带;由祁县太谷出动的第109师1个团攻占洪子镇后,被防守该地的国民党军第94第169师和当地游击队阻止于东西团城地区;由洪洞出动的第20师1个团,被山西新军第1纵队和国民党军第17军第84师包围于沁源地区;由屯留长治出动的第108师第117第105团分两路,击破国民党军第3军的防御,从南面侵入沁县武乡和襄垣辽县;由涉县出动的第16师2个营,被国民党军骑兵第4师阻滞于麻田地区;由邢台出动的第16师1000余人,被八路军第129师先遣支队等部阻滞于营头浆水以东;由元氏赞皇出动的第16师1个营,被八路军第129师游击支队和当地游击队阻滞于赞皇以西地区;由平定昔阳出动向和顺辽县进攻的第108师1个团,在八路军第129师秦基伟赖际发支队汪乃贵支队和第115师第5支队等的不断阻击和侧击下,多次变更进攻路线,于14日进至辽县芹泉地区。至此,九路日军,除屯留长治平定出动的三路外,其余六路分别被阻于马坊东西团城沁源麻田浆水以东九龙关以东地区。而进入晋东南抗日根据地腹地的日军第108师3个团,由于不断遭到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和当地游击队的打击,加之广大群众实行空室清野,陷入了饥饿疲惫和被动挨打的困境。在此情况下,八路军总部即令第129师主力及第689团由外线转入内线,进至武乡以北地区,伺机歼灭进入腹地的日军。
4月15日,侵占武乡县城的日军第108师第117团及配属的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兵3000余人,北犯榆社再次扑空,兵疲意沮,只得折回武乡,当日黄昏又放弃武乡,连夜沿浊漳河东撤。八路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和副师长徐向前,决心抓住这有利战机,集中优势兵力迅速发起追击,在运动中歼灭这股日军。
其部署是:以第772团和第689团为左纵队,第771团为右纵队,沿浊漳河两岸山地实施平行追击;以第769团沿武乡至襄垣大道跟踪追击。
16日晨,在武乡以东的长乐村将东撤的日军大部截住,迅即发起攻击,将日军截为数段,压缩到狭窄的河谷里。已过长乐村的日军,为解救其被围部队,以1000余人回援,向第772团的左翼戴家垴阵地猛攻。防守该阵地的第10连与日军激战4小时,其中1个排全部牺牲,阵地被日军占领。12时,第689团赶到该地,向日军猛烈反击,几经拼搏,将阵地夺回。14时,由辽县增援的日军第105团1000余人,向第689第772团阵地猛攻,但均被阻止。17时,又有日军千余人从辽县增援。此时,第129师部队已将被围困于河谷里的日军基本歼灭,遂主动撤出战斗。
此次战斗,歼灭日军2200余人,第129师部队伤亡800余人,第772团团长叶成焕牺牲。长乐村战斗的胜利,对挫败日军的围攻起了决定性作用。此后,各路日军纷纷撤退。八路军山西新军和国民党军立即转入追击。八路军在沁源以南及沁县沁源间,在辽县和顺间,又各歼日军部。27日,困守长治的日军向南撤退,在高平以北的张店张度岭和高平以西町店,又连遭八路军第344旅和山西新军第1纵队的截击,被歼近千人。至此,日军对晋东南地区的“九路围攻”破产。是役,历时23天,八路军共歼日军4000余人,收复沁县榆社武乡辽县沁源屯留长治黎城等县城18座,巩固和扩大了晋冀豫边区抗日根据地。
向守志回忆771团
抗日战场上,向守志随129师转战太行山,享受了太多胜利的喜悦。
神头岭伏击战,机枪连连长向守志打得鬼子叽哇乱叫,他和战友们毙伤俘日军1500余人。日本东亚日报随军记者本多酒沼在脱险记中写道:“神头岭战斗大伤皇军元气,八路军的灵活战术,实在使人难以琢磨。”
1938年3月,为了破坏日军向晋南晋西进犯的交通运输线,刘伯承邓小平根据日军处受袭他处必援的规律,决定以385旅769团为左翼队袭击黎城,引诱潞城的敌人来援;以386旅为右翼队,在潞城与浊漳河畔潞河村之间设伏,迎击增援黎城的日军。
21岁的向守志时任386旅771团2营机枪连连长。
向守志分析指出:“这种战法,在孙子兵法上叫做攻其所必救,歼其救者。”
战前,刘邓首长并没有给386旅设定具体的伏击战场。386旅旅长陈赓政委王新亭召开作战会议,作战参谋通过仔细研究作战地图,致决定将伏击战场设在神头岭。
从地图上看,位于潞城县城东北125公里处的神头岭确实是个打伏击战的好地方。那里有条深沟,公路正从沟底通过,两旁山势陡险,既便于隐蔽部队,也便于出击。
但是,陈赓没有马上做结论,而是环视下会场,然后问道:“神头岭的地形谁看过”
会场阵沉默,参谋们没有人察看过现场地形。
陈赓宣布散会,立即带领侦察警戒小组前往神头岭。
现场情景令所有人大吃惊:实际地形与地图标示的完全两样,公路不在山沟里,而在山梁上。路两边,地势比公路略高,但没有任何隐蔽物。山梁宽度不过二百米。显然,这样的地形,是不大适合打伏击的。
向老将军说:“在共和国十大将中,有种说法,那就是打仗最精数陈赓。”
回到旅部,几乎所有的人都反对将伏击战场设在神头岭。然而,“最精”的陈赓再次令所有人大吃惊:“我看,这仗还是在神头岭打好。”
接着,陈赓分析说:“般讲,神头岭打伏击的确不太理想。但是,现在,却正是我们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的好地方。正因为地形不险要,敌人必然麻痹。山梁狭窄,兵力确实不易展开,但敌人更难展开。”
向守志叹服地说:“事实证明,旅长确实高人筹。”
“杀猪地点选定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杀猪了。”向守志说。
向守志所在的771团在左,772团在右,都埋伏在路北;补充团设于对面的鞋底村带。陈赓还决定由771团抽出支小分队向潞河村方向游击警戒,相机炸毁浊漳河上的大桥,切断两岸敌人的联系;由772团3营担任潞城方面的警戒,断敌退路。
向守志回忆说:“上面的作战方针确定后,接下来就要靠我们下面的脚板了。我们要先于敌人赶到伏击地点,然后才能杀猪。”
阵强行军后,向守志率领机枪连赶到预定地点。伏在工事里,向守志既兴奋又紧张。他说:“兴奋的是眼看着又可以打场大仗了;紧张的是敌人会不会如我们预料的那样行动计划实施中还会碰到什么问题等等。这些都令人担心。”
3月15日,担负“钓鱼”任务的左翼769团在团长陈锡联的率领下,对黎城展开了猛烈攻击。
3月16日,驻潞城的1500多名日军,慌忙赶往黎城支援。上午9时,当他们赶到神头岭附近时,看到公路桥被毁,知道中了八路军的计。
“但为时已晚,他们已经进了我们的伏击圈。就在他们掉转回头时,我们已从正面和公路东西两侧实施夹击。”向守志扶了扶眼镜,挥舞着拳头说。
日军就地展开顽抗,但为地形所阻,重火器不能发挥作用。向守志指挥机枪连的6挺马克沁重机枪,向日军猛烈射击。“我们打得鬼子叽哇乱叫,尸横遍野,枪弹满地。当时,几个鬼子受武士道精神的毒害较深,呼天唤地,被我用机枪送上了西天。”老将军说到这里,异常兴奋。
这次战斗,八路军毙伤俘日军1500余人,缴获长短枪500余支和骡马600余匹。刘伯承认为是很成功的“吸打敌援”战例;日军统帅部称它为八路军“典型的游击战”;在伏击战中逃跑的日本东亚日报随军记者本多酒沼在脱险记中写道:“神头岭战斗大伤皇军元气,八路军的灵活战术,实在使人难以琢磨。”
向老将军说:“神头岭,成为日军的伤心岭。”
响堂铺伏击战,向守志掌握打汽车的诀窍,他和战友们歼敌400余名,毁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