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0部分阅读

作品:[洪荒]作死的菊花妖|作者:作者不祥|分类:其他小说|更新:2025-06-15 17:20:20|下载:[洪荒]作死的菊花妖TXT下载
  酥罟铰业氖贝?br />

  自从三百年前司年与孔宣封岛以来,瀛洲岛再也未曾出现在东海之上,三界中也再无人见过瀛洲一脉的弟子行走,就连在人界的国土之上,圣师护法的庙宇也是残破不堪,被人遗忘。

  今日,瀛洲岛内的气氛却是有些严肃,司年端坐上位,寒梅与白素坐于左方两位,第三位却是空着,6压坐在第四位,右边便只有白石与腾虎两人。

  看了眼众位弟子,司年笑道“这三百年的修行倒是让你等修为大进,为师很是欣慰。”

  这三百年,瀛洲弟子中6压与白石先后成就准圣之位,余下的寒梅、白素与腾虎也是在大罗金仙顶峰停住,随时都可突破,是以瀛洲岛一脉虽然人不多,但除却圣人外,实力确是最强。

  “老师,吾等何时可以出去?”寒梅撇着嘴,有些怨愤

  司年摇摇头,看了眼空着的第三位不语,白素知道老师定是想起了刑天,忙拉了拉寒梅衣摆,寒梅也吐吐舌头,不再出声。

  见这些弟子正襟危坐,司年淡淡一笑“这般严肃作何,今日乃是刑天脱劫之日,你等该高兴才是。”

  听闻刑天即将归来,众人也是露出了笑意,见得6压面色有些异样,司年心下一叹,道“6压,昔日巫妖一战乃是天意,如今二族皆剩残余,这仇恨便放下吧。”

  6压对巫族并无好感,但现下既同为师兄弟,也只得点点头,将脸瞥向了一旁。

  不多时,众人就见天外一道身影朝着瀛洲而来,转眼便到了岛上,正是那脱劫而出的刑天。

  见得老师与同门亲自迎接,刑天满脸羞愧,忙上前跪拜“不肖弟子刑天拜见老师,愿老师圣寿无疆。”

  “回来便好”将刑天拉起,司年仔细的看了片刻,满意点头“很好,这些年你却是未曾将修行落下。”

  “老师之言,不敢或忘“刑天搔搔头,正要开口,就感觉有道锐利的视线盯着自己,忙侧头看去,就见一旁站着一身火红道袍的青年,与自己一般,俱是准圣修为。

  能站在老师身旁,应当是新收的弟子,刑天笑道“这位师弟如何称呼?”

  6压哼了下未曾出声,寒梅忙上前拉着刑天小声道“他就是当日救下的金乌十太子,被老师收作弟子,现为瀛洲护法。”

  “原来是他!”刑天看了眼6压,意义不明的笑了笑,坐在了第三个位置上。

  众人也是巫妖之战前的人,自然知道当年那点事,但也不好插手,只得看向司年,看了看二人,司年也不理会,巫妖二族仇恨由来已久,非是三言两语便能化开,如今也只盼他们莫要生出事端才好。

  气氛一时有些沉寂,司年正欲开口,突然脸色一阵大变,就听得地仙界莫名响起了一阵梵音,又有人作歌曰“我等大弘愿,怜世人多苦;度天下有缘,行西方极乐;我等大弘愿,怜轮回多苦,证本心如来,证无上至道。今我等立西方教为佛教,当宣扬佛法。普度众生,助众生脱离轮回苦海!皈依我佛!。”

  这歌一字字犹如那暮鼓晨钟一般,敲打着众人心灵,如今人界正是诸侯战乱之时,百姓苦不堪言,听得准提与接引之声,心中之余下一个念头“逃离苦难,脱离轮回,皈依我佛,行西方极乐世界!”

  “还不清醒!”司年瞥了眼陷入幻境的众人,司年冷呵一声,撒下道道翠绿色的清气

  回过神来的众人对视一眼,都有些羞愧难当,正欲拜下,就听得司年已然出声“西方惯会用这等迷惑之法,你等也不必在意,以后若遇见佛门之人,只管小心一些便是。”

  “吾等省得”众人齐齐点头

  看了眼那布满天际的金光,司年摇头轻叹“这天要变了,西方二人选择此时昭告洪荒,用意何在?”

  八宝功德池边,接引与准提的讲道之声还未停住,二人也在这过程中不复道人模样,头发尽去,两耳随肩,正是那后世佛教供奉的两尊佛祖!

  这时,东海之地又有一道五色神光直指天穹,与这金光形成了相抗之势,地仙界与人界众人不明何事发生,只纷纷顶礼朝拜……

  见得这红光,西方二圣面色微变,接引脸现愁苦之色,叹息道“师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孔宣想来不日便能成圣,也不知此事对吾佛教有何影响。”

  准提想起当日三山关之事,也是长叹一声,“师兄,这孔宣既选择此时与我等相抗,便已表明态度,眼下圣人不可出,瀛洲岛一脉势力不可小觑。”

  接引收了金光,面上疾苦之色更深,却是未再出声

  碧游宫内,通天看了眼悬挂的四剑,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只喃喃道“又要多一个下棋之人,这西方二圣日子可不好过了。”

  玉虚宫中,原始瞥了眼西方,嘴角露出一丝嘲笑,复又看向了金鳌岛,手中三宝玉如意掂了掂,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那灵宵宝殿内,昊天王母正兴致勃勃地观看着一群仙女的舞蹈,突然看到这两股光芒,二人顿只觉意兴阑珊,浑然没了继续观看表演的兴趣,只伸手拂退众人,唤来了一众心腹。

  而此时东胜神州一条荒漠古道中,一位白发老者骑在一头青牛之上,,一位青年道士牵着青牛缓缓而行,正是那太清圣人老子与截教掌教大弟子多宝,老子看了眼空中那两道光芒,对多宝笑道“佛门的对手出来了,你谨记,此去佛门乃是为分走气运,若得空一二,便代吾等看住那些弟子便是。”

  多宝牵着青牛,抬头看了眼那五色红光,眼中有些笑意,朝老子点点头,未曾出声。

  老子看了眼多宝,心下也是叹息,封神一劫中,道门虽未损失惨重,但也是气运有所凋零,现下佛门大兴,想要分走气运,只能前去立大乘佛教,只是苦了多宝,得离开道门一量劫。

  老子心下有愧,便将手中太极图一扬,为多宝讲起了太清“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这一讲便是无数年过去,多宝只觉心旷神怡,道人模样也化作了佛子模样,出了函谷关,准提圣人早已在等候,见得二人,只深深看了眼多宝,笑道“大师兄此举倒是让师弟自愧不如。”

  老子面色平静的看了看准提,“天意兴佛,吾也只做该做之事,师弟切莫忘记一量劫之期。”

  准提点点头,将手中袈裟递给了多宝,多宝穿上后,对老子深深一拜“多谢大师伯一路相送,日后我为释迦摩尼佛。”

  话音刚落,却是天降功德,多宝凭借这些功德,修为也是大进,直达准圣中期,老子收下功德后,转身进了函谷关,不多时,就听得一人直呼“老师”

  这人便是听闻老子讲道无数年的尹喜,老子点点头,将他收做了记名弟子,道“先前所讲为吾悟得的太清圣人大道也!共九九八十一篇,前三十七篇为‘道’,后四十四篇为‘德’,可取名为《道德经》!”

  孔宣出了静室,就见得司年与一众弟子俱是等候自己,忙笑着上前拉住他“吾道已成!”

  众人大喜,忙出声恭贺“恭喜老师/师伯大道得成”

  “你等起来吧”孔宣笑着点头,拉着司年来到大厅,扫了眼众人开口道“道祖曾言‘大道三千,条条可证混元’此话并不是虚言,老子人教清静无为,原始阐教阐扬光大,通天截教破而后立,接引准提佛教西方极乐,吾之道却是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仁,礼?”司年咀嚼了这两个字,心下有些莫名,孔宣所悟出的道正是自己所熟知的孔子思想,莫非日后闻名的儒门便是出自孔宣之手?

  孔宣还沉浸在自己所悟当中,并未看见司年的异样,开口道“我以此为悟,得仁、义、礼、智、信、恕、忠、孝、九者也!仁者爱人、义者正气、礼者有德、智者聪敏、信者无妄、恕者宽容、忠者老实、孝乃是为人行事之基础!有此九项美德教化世人,当使洪荒万民修身养性,奋发图强,从而达到先天资质与后天教养一体,天人合一也!”

  想起日后闻名于世的孔子便在自己眼前,司年不禁一阵热血澎湃,心潮狂涌,笑道“既以仁德为中心,浩然之气为修养,便称作‘儒’怎样?”

  孔宣眼中一亮,拉过司年的手握了握,笑道“深知吾心,这道便称作儒!”

  正文 69石猴拜师

  八景宫中,通天气呼呼的瞪着老子,显然对他答应准提之求气不过,原始知道通天脾性,只得看向了司年。

  司年微微一愣,立马反应过来“通天道友,这西行之事乃是天定,即使吾等阻止也不过是将时间拖一拖,倒不如现下卖个人情给准提。”

  通天还是气不过“难道就看着他佛门大兴不成?”

  老子罕见的白了眼通天,道“盛极则衰之理,你难道还未曾悟透?他佛门能镇压气运的只有九品莲台。即使此次借得东方气运,也不过亡羊补牢之举。”

  “正是此理”司年笑得高深莫测“西行之路何止万里,取经人自该历尽劫难,吾道门也不是无事可做。”

  通天眼睛一亮,不怀好意的开口“若那取经人死在路上,这佛门脸面可就丢尽了。”

  “此事还需好生琢磨”原始有些为难的开口“天意兴佛,吾等即使有心相阻,恐怕也是神通不敌天数。”

  老子沉默片刻,点点头“正是此理,那猢狲乃天定佛门护法,不过他与女娲师妹渊源甚深,吾等自可从中下手。此事却还得劳烦护法出手才是。”

  女娲身具无量功德,手中又只有哪吒与6压这两个不算传人的传人,若谁能将那猴子收为门下,自可借得女娲气运为己用,是以当日石猴出世,准提才乐不可支的来到了方寸山等候这猴子上钩。

  “大师兄妙计”想通关键,通天与原始哈哈一笑。

  出了八景宫,司年有些失笑,自己来到洪荒,别的事没做,倒是一个劲的与佛门卯上了,也不知此事过后,准提会不会见着自己就想打杀。

  此时那猴子也正因拜师学艺一事,从东胜神州来到了西牛贺洲,不过因其模样古怪,吓得百姓纷纷逃避,只得朝着深山而行。 或是天意使然,这石猴所走的路正是前往灵台方寸山之路。

  这日,石猴正在赶路,忽见前方有一老者着蓑衣垂钓,忙想避开而行,就听得这老者已开口“小猴子,既见着老人家,为何又诸多闪避?”

  石猴愣了愣,慢慢来到近前,看着这老者问道“老人家,我这模样你为何不怕?”

  老者放下渔具后,仔细看了看这猴子才摸了摸他的头“不过是一只会说话的小猴子,有何可怕的?山长水远来到此地,可曾想过你父母会担心?”

  听闻老者谈及父母,石猴顿觉委屈万分,语气也有些哀怨“老人家,我乃是石头所生,没有父母”

  “荒谬”老者瞪着石猴道“万物生灵俱有父母,你怎会没有?莫非看我年迈好欺不成?”

  “老人家,我真没有诓骗你!”

  见这猴子急的抓耳挠腮,老者又笑了出来“就当你未曾欺吾,吾且问你,你来此地作甚?”

  “我是来寻仙的!”石猴双眼一亮,两手扒着老者问道“老人家,这山上可有神仙?”

  老者笑眯眯的摇头,高深莫测的开口“吾从未听闻此山有何神仙,倒是那东海之地,相传有一座瀛洲仙岛,岛主乃是人族圣师司年,若你想寻师,倒是可去寻寻机缘。”

  “太好了,多谢老人家!”听闻此言,石猴扒着老者亲了下,一蹦一跳的跑下了山

  “这泼猴”老者无奈笑笑,身形一晃便化作了一明黄道袍的青年,正是那人族圣师司年。

  斜月山星洞内,准提正默默的等着石猴来寻,忽然感觉这猴子与自己师徒情分正逐渐淡去,大惊之下忙一阵掐算,片刻,睁开眼的准提只气得勃然大怒“如此卑鄙,吾定不与你好过!”

  解决完石猴之事,司年正驾着云朝瀛洲而去,正来到东胜神州,就感觉一道无形的威压朝着而来。

  挡住这份威压,司年看着虚空笑道“准提道友,你又何必鬼鬼祟祟?”

  “司年,你端得不为人子!”现了身形的准提指着司年就骂,那模样当真恨不能将此人除去

  “道友当心犯了嗔戒”司年一脸坏笑,看向准提“早在弥罗宫吾就曾言,道友与吾瀛洲一脉因果尽消,此时道友挡住吾道路又意欲何为?”

  准提怒不可遏,就连手指也在颤抖“司年,你明知那石猴与吾有缘,为何又暗中使计将其蛊惑,坏了吾师徒之缘?”

  “道友此言好生没理”司年撇了撇嘴,无奈道“吾又不是圣人,怎会知道那猴子与你有缘,吾不过见得那猴子颇通灵性,一时生了收徒之念。况且看猴子也并未拜道友为师不是?”

  准提怎会相信这等鬼话,当即将七宝妙树掏出,“道友几番与吾佛门为难,真当吾这圣人是泥菩萨不成?今日少不得要将你教训一番。”

  “道友难道忘了道祖之言?”司年冷笑一声,看了眼准提“若想对贫道动手,道友还是先考虑如何向道祖解释才是。”

  鸿钧的可拍旁人虽然不知,但身为圣人的准提却是知道得一清二楚,当日只是一个眼神,就让五位圣人心中一阵无力,自己可不想去证明圣人是否不死不灭。

  准提也急了,眼看佛门大兴在即,好端端的佛门护法没了,自己向女娲借气运之事也成了泡影,这让自己如何向师兄交代?

  思来想去,准提只得闭上了眼,做了一件很是无赖之事,就是挡着司年的路,与他在此地干耗着。

  见准提铁了心拦着自己不让过,司年差点喷出一口鲜血,这哪里还是圣人,就连地痞无赖也比不得他脸皮厚。

  时间一点点过去,司年端坐云头看着眼前这尊巍然不动的大佛,长叹口气“道友,你也是一方教主,更是圣人之身,如此做法就不怕被众人嗤笑?”

  准提睁开眼,有些哀怨的看着司年,问出了多年来的疑问“吾与道友也算同袍,更同在紫霄宫中听讲,吾自问未曾做过任何对不起道友之事,道友又为何如此与吾佛门作对?”

  “这”见准提如此作态,司年也有些不好意思,毕竟这事还真是自己不对在先。

  “道友也是身具大功德之人,此事本也无关道友之事,道友又何必如此替那三清出头?”准提苦口婆心的劝道“此事关系吾佛门大兴之机,还望道友成全。”说完却是对司年行了一礼。

  见准提如此行事,司年吓了一跳,忙侧身闪过,“道友这是何意?使不得!”

  抬起头,准提目光有些深意“道友当真决心与吾佛门作对?”

  “哎”司年坐在云头长叹一声“准提,吾也不想与你兜圈子,吾几番与你作对,实属看不过你行事作风,尤其是三山关之下,吾与孔宣更是差点遭劫。”

  “吾也不过为西方着想”

  看了眼准提,司年摇摇头,有些好笑“道友为了西方大兴一事宁愿放下圣人面皮,这点吾确实敬佩,但道友可知为何这么多年来,你的实力一直排在圣人最末,就连女娲圣人也胜不过?”

  准提愣了愣,也有些脸红,圣人不死不灭,争斗中比的便是对天道的领悟,而自己多年来为西方奔走,对天道的领悟难免少了。但西方之事乃是自己心中执念,若不能真正见得佛门大兴,自己又如何能安下心来?

  “执念成魔”司年摇摇头,有些唏嘘“道友想必也是深知其意,佛门本就先天不足,凭借偷来的气运又能长久何时?下次量劫来临,你佛门又能剩下多少?”

  准提闻言却是沉默下来,面色几经变换,司年见得他如此,叹道“罢了,你既然不明吾意,吾也不用浪费唇舌,这石猴之事吾既然失了计较,便答应你,让他护送那取经人上路,让你佛门真正做到大兴。”

  “道友此言当真?”准提抬起头,不可置信的看司年

  “自然是当真”将准提逼得如此失态,司年也有些好笑,“不过你得答应吾,待得西游之事了结,你佛门不可留难。”

  石猴与西方因果已变得浅薄,准提本以为东进之事将要无限搁浅,现下听闻司年承诺,当即点头“吾定不留难,只要见得佛门大兴,吾也算了了一桩心事。”

  “如此便别过道友”司年笑笑,便驾着祥云飞向了瀛洲岛

  准提颇为唏嘘的摇摇头,正要朝着西方而去,却突然心有所感,又朝着方寸山而去

  刚回到瀛洲岛,司年就听闻寒梅气鼓鼓的说道“老师,岛外有只猴子来拜师,赶也赶不走。”

  这么快?司年有些纳闷,忙让寒梅将那猴子领了来,见得正是那石猴,问道“你来吾瀛洲岛所谓何事?”

  石猴见得上方端坐之人面色俊逸,仙风道骨,当即一喜跪下道“求仙长收我为徒!”说完还担心这人不肯收下自己,只一个劲的磕头。

  看着这猴子,司年有些好笑,手轻轻一托便将他扶起,柔声道“你也是大有来头之人,不必如此行事,便做吾门下五弟子吧。”

  顿了顿,司年又道“你且先向那人族圣母女娲娘娘行三跪九叩大礼!此间因果,以后再慢慢和你明说!”

  石猴虽不明其意,但见得这人答应收下自己,当即恭恭敬敬的朝着娲皇宫方向那三跪九叩大礼!

  娲皇宫内,女娲欣慰的看着那猴子,想到“这猴子能拜在此人门下也算是了了自己一桩心愿,毕竟瀛洲一脉属于道门,总好过去做那劳什子佛门护法”

  正文 7o各种谋划

  石猴顺利拜师后,司年倒是觉得原本这孙悟空三字佛意深厚,便决定将其唤作至尊宝

  收下至尊宝一事虽然看似小事,实则影响深远,佛门本就气运不足,准提便是打定主意收下猴子借取女娲气运,但如今这猴子归了瀛洲岛,佛门自然还是原本的佛门,只是在下一量劫中能走多远也只能看天意了。

  待得拜师完毕,司年想了想便唤来了刑天,这刑天如今也是准圣修为,更兼修巫族,巫族善斗,近身肉搏冠绝洪荒,自然更适合带这猴子。

  而此时地仙界,四大部洲也是各自为政,东胜神州与南瞻部洲乃是道门地盘,西牛贺洲为佛门所属,剩下的北俱芦洲便是巫妖人混杂而居。

  天庭与佛门暗地联盟,昊天自然关注着至尊宝的一举一动,自见得他被一阵怪风卷到了瀛洲岛,便知道不好,想要阻止却是被王母所拦。

  王母道“夫君,这件事暗自定是有圣人出手,我天庭实力不足,应该韬光养晦才是。”

  “那我等与佛门所谋之事?”

  “也只能先缓一缓了”王母微微一叹“封神大战后,道门虽然有所损失,但底蕴仍在,如今三界虽然势力众多,但真正能主导大势的只有佛门,道门与瀛洲岛,我天庭虽然秉承道祖正统,但可惜没有圣人坐镇”

  听闻王母此言,昊天也是心有戚戚“我天庭自不消说,道门有着三位圣人,且门下准圣也有几人,瀛洲岛有孔宣坐镇,更有三位准圣与三位大罗金仙,且他们与道门甚有牵连,实力极强,佛门虽说有两位圣人,准圣也是不少,但可惜运却是稍嫌不足,我等想从此三方中寻找平衡,无异于与虎谋皮啊!”

  “夫君也不必忧心”王母微微一笑“凡人尚且言‘富贵险中求’我等天庭也是道祖钦立,福源本就绵长,想要扬眉吐气,不铤而走险怎行?这次佛门大兴正是我等的机缘。”

  昊天静默片刻,指了指西方,有些不甚赞同“夫人,西方虽然实力雄厚,但终究是旁门,且西方底蕴不足”

  “夫君此言差矣”王母笑道“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正是因为西方势弱,我等天庭才更因援手,即使我等没有圣人坐镇,以后也不会让西方觉得我天庭好欺。”

  昊天也深知三界局势,天庭想要长久,始终都要与人合作,而佛门也确实是最为适当的选择,只是若然战败,恐怕将万劫不复

  王母与昊天相处无数年,怎不明他担心何事,只道“那佛门毕竟身处西方,即使进了我东土,也是鞭长莫及,再说佛教东进一事,也是不得不借助我等天庭名义行事,我等正好利用此次机会,扩大天庭在人界的威望才是。”

  “还是夫人心细”昊天恍然大悟,哈哈大笑

  佛门,八宝功德池旁,准提正满脸严肃的与弥勒佛与燃灯等人议事

  只听他言“我佛门此次虽然失了护法,但贫道也找到了一位不逊于灵明石猴之人,正是那善聆音,通六界的六耳猕猴。”

  弥勒佛有些不明,言道“佛母,这六耳猕猴虽然不下于石猴,但可惜出生不高,我等佛门失了女娲气运,又该如何是好?”

  “此事吾自有办法”准提笑了笑,手轻轻一挥,那一直悬挂的琉璃灯便飞到了他手中,琉璃灯中有一紫色灯芯草,正发着微弱的火苗。

  只见准提一手托灯,一手做法,那紫色灯芯蓦的飞出琉璃灯,摇身一变,便成了一个紫衣少女,生得鹅蛋脸儿,柳叶眉毛,端的一副好样貌。

  少女化形后,忙跪下行礼道“紫霞见过三位佛祖,多谢佛母点化之恩。”

  准提微微点头,笑道“紫霞,你乃是东胜神州中一株灵草,当日女娲圣人补天之时,有一五彩石遗落在你身旁,与你结缘,如今你虽然化形,但尘缘未了,劫难自然应运而生。”

  紫霞愣了愣,却是想起了自己与那石头之间的种种,准提见此略微一叹“痴儿,既是因缘而遇。自会因缘而聚。如今那石猴已然化形,你自当前去与其了结此番因果,只盼你紧守本心,早日斩断尘缘,皈依我佛。”

  天地间自有一种缘,不管是因缘还是孽缘,该来的自会来,紫霞聆听佛音数百年自然通透,只盈盈一拜“还望佛母指示,紫霞该如何行事?”

  准提朝着虚空一抓,便取来了一把宝剑与紫色风铃,道“这两件法宝乃是你本体所成,吾今日就将这紫青剑与紫风铃赠与你,你与那石猴乃是因缘而生,你也只需寻到他即可,去吧。”说完一挥手,紫霞便化作一道风,消失而去。

  待得紫霄走后,弥勒佛与准提也是满脸笑意“佛母,这石猴若当真能被渡化进我佛门,当是功德无量之举。”

  “此事吾也不确定”准提顿了顿,眼中闪过精芒“此事若成便好,若不成,吾也只能另寻他法了。”

  说完准提又取出两件法宝递给燃灯“此乃天定取经人之物,今便交予你,待得时机成熟便下界走一趟吧,三位菩萨与释迦摩尼始终是道门弟子,万望古佛莫要辜负吾一番苦心才是。”

  燃灯古佛双手合十一拜“为佛大兴,自是从命。”

  且说人界经过诸侯战乱后,又是群雄并起,孔宣见得七十二弟子已然深得儒门思想,便交代一番回了瀛洲岛。

  这七十二弟子又在人界广布儒门思想,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儒家思想终于深入人心,虽然此间又有智慧高绝之辈创出法家,墨家,兵家等几门,但也始终不及儒门思想影响深远。

  待得汉武帝时期,孟子大弟子董仲舒更是游走于高堂之上,汉武帝深受儒门浩然之气影响,当即罢黜百家,重用儒家学说。

  而以董仲舒为首的儒门弟子更是成为了朝堂之上引领人心的标志,即使有着佛门暗中支持的法家也是拜下阵来,自此儒家大成。

  又过得几百年,人界终于来到了唐代,自孔宣成圣后,白素便被司年派下界去寻找自己的道,白素本就蕙质兰心,入得人界后便开了一医馆,每日除了寻道便是治病救人积累功德。

  这日白素正在山中采药,忽见前方红光漫天,不时又有打斗之声传来,忙上前观之,就见一群修道者正在合力围攻一青衣少女,这少女身上已浸染鲜血,显然支持不了多时。

  以白素大罗金仙道行自然看得那青衣女子来历,见得乃是与自己同类,白素也是起了恻隐之心,忙化了一道灵气过去将那青蛇救下。

  围攻青蛇的乃是人界蜀山一门,这蜀山乃是老子记名弟子白眉传下的道统,也属太清一脉,可惜白眉心高气傲,又自喻正统,蜀山一脉更是深得白眉脾性,见得有人救下青蛇,带头的玄真子怒道”哪里来的妖孽,竟然阻止蜀山除魔?”

  白素闻言大怒,“你等既入道门,为何不上体天心,勤修功德,反而造下如此杀孽?”

  “妖孽,你哪来如此多废话?”玄真子见出手的不过一女子,自己又看不清她修为,也有些谨慎“吾蜀山乃是人界正统,你既救下这青蛇,想来也是妖类得道,还不快快报上你师门。”

  白素听闻蜀山一脉也是微微皱眉,她自然知晓蜀山乃是老子传下的道统,便不欲与其相争,道“吾师门与你蜀山也有些渊源,今日吾既有缘救下这青蛇,还请看在同属道门份上,不再计较罢。”

  听得这女子不愿说出师承何处,玄真子也是暗喜,想来这女子也不过山间野修,而自己背后却有整个蜀山,便道“既为妖孽之身,想来你老师也不过尔尔,吾今日便先将你除去,再去寻你那老师晦气。”

  瀛洲一脉弟子一直有个禁忌,便是听不得有人辱骂师门,现下这道人如此侮辱瀛洲岛,即使白素心善也是心中拱火,当即唤出太乙分光剑,斩出一道白芒。

  只见这道白芒瞬间闪过,偌大的森林中便齐齐开了一条口子,这些道人俱是被吓得跌坐在地上,玄真子动了动喉咙,哑声道“妖孽,今日你仗着宝剑锋利,吾自然不是对手,待得吾禀告师门,自有你苦头吃。”说完便拉着这些弟子化作一道流光远去。

  青蛇见得这些道人远去,也是大喜,忙对白素拜道“小青谢过前辈救命之恩,还请前辈受小青一拜!”

  见得这青蛇乖巧,白素心中一暖,便道“你我份属同类,你唤我姐姐即可!”

  小青大喜,当下便甜甜的叫了声姐姐,白素独自在人界行走数百年,一直孤苦无依,现下见小青如此体己,便点头将她收下,伴着自己一同寻求自己的道。

  正文 73各中因由

  这出现的身影不是别人,正是久未露面的女娲圣人,司年只得救星来了,率众起身一拜“恭迎女娲娘娘”

  女娲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笑意,然后看向了冷着脸的昊天与王母。

  昊天闭了闭眼,别有深意的开口“娘娘久未出宫,今日怎的有空前来吾天庭?”

  明眼人都知道女娲现下出现,肯定是为了那只妖猴,但昊天既然明知故问,女娲也只得顺着答下去“道友,吾来不过为求一个人情。那只捣乱天宫的猢狲与吾有莫大渊源,还望天帝看在贫道面上饶恕则个。”

  女娲既然想要求情,天庭自然要将面子做足,王母笑了笑道“娘娘此言好生没理,天庭乃是道祖亲立,天庭失了颜面,无异于道祖失了颜面,若开了这个先例,我夫妻二人却不好向道祖交代。”

  这话却有些过了,女娲暗自腹诽,你二人不过一守门童子,就算如今做得三界之主,也改变不了出生,老师又怎会为了你等来为难吾这亲传弟子。

  不过到底还是在天庭,女娲也不想彻底得罪昊天,想了想开口道“这猢狲乃是吾补天时遗落的五色石所化,身享吾之福源,却是打杀不得,不若让他待罪立功如何?”

  众人都未曾料到一只妖猴竟然有如此出生,羡慕的同时也看向了昊天与王母,有女娲在此显然猴子是杀不得了,天庭又该如何自处?

  昊天与王母一时也有些沉默,他们显然也知道道祖不会为他们出头,如今这架势难道真任由天庭损失颜面?

  他们二人沉默的同时,女娲也看向了司年,司年顿时会意,笑道“两位道友,今日乃蟠桃盛会,怎能让一只猢狲扫了众人雅兴,吾这倒有一两全之策,不知?”

  “道君不妨直言!”王母与昊天正愁无法解决此事,听闻司年之言俱是朝他看了过去。

  司年看了眼几位佛祖,缓缓道“此猴既得享圣人福泽,显然也有使命在身,吾前几日听闻准提圣人将要派遣信徒前往西方求取真经,不若让此猴一路随行,如此既造福万民,也显得天帝仁德不是?”

  “道君此言大善”昊天还未开口,弥勒佛已抢先开口,他认真的看了眼司年,头一次觉得他是如此顺眼。

  “还望天帝以仁德为本,赦免妖猴之罪!”弥勒乃是佛门未来领袖,他既已开口,其他几位也纷纷附和,毕竟佛法东进一事关系甚大,若真能成,佛门则将真正做到大兴。

  昊天沉默良久后,终于还是点了头,毕竟此事关系到圣人与佛门利益,自己能有个台阶下也没必要硬撑着。

  “天帝仁德,吾等不及也”司年带着道门一干人皆是一拜

  道门既然给了天帝面子,佛门也顺势将礼做了个足,而昊天显然很受用,满意的笑笑,吩咐蟠桃会继续,女娲既然来了,自然也落了座。

  而南天门这边得到昊天指令后,也都住了手,任由至尊宝带着紫霞离去。

  八宝功德池旁,静默的准提与接引纷纷露出笑意,显然已经算到西方大兴在即

  准提睁开眼笑道“师兄,佛门大兴之机已到,吾等也是时候做些准备了。”

  接引点点头,将金蝉子唤了来,这金蝉子乃是一只知了化形,因佛信深厚,准提便将其点化,让他做了燃灯古佛弟子。

  金蝉子平日里埋头苦修佛法,却是不喜修真。因此,如今才地仙中期修为,准提开口道“金蝉子,吾佛门虽广怜世人,但人界疾苦不断,你可愿下界为吾佛门打开东土之路,广布经文?”

  金蝉子双手合十,开口道“南无阿弥陀佛,弟子有一颗虔诚礼佛之心,如此造福万民之事,自当愿意。”

  准提满意的笑笑“如此,你便去吧!”说完却是手一挥,让这金蝉子入了轮回

  十日后,大唐洛阳白马寺外河流中飘来一块木板,木板上有一个婴儿,被寺中一陈姓长老拾获,遂将此婴孩取名陈玄奘!

  瀛洲岛内,司年正面无表情饮着杯茶,看也不看跪在下方吓得面色发白的至尊宝

  孔宣无奈的摇摇头,接过司年的茶杯道“不过些许小事,有何可气?这猢狲去天庭乃是我授意的,难道你也要生气?”

  白了孔宣一眼,司年哼哼两声,终于还是让猴子站了起身,“至尊宝,你天性好动,偷桃吾也不怪你,反而会奖赏于你”见至尊宝松了口气,司年又哼了声“不过吾却仍旧要罚你!”

  “老师,除了这件事,俺未曾再犯错!”至尊宝眨巴着双眼,可怜兮兮的看司年

  司年心里好笑,面色却是不显“吾罚你,却是因为你不自量力,天庭是何等地方,你小小一介金仙,竟然也敢大闹,不过你临危不惧,气势勇猛,却也未曾堕了我瀛洲一脉威名。”

  “俺自己知道斤两,当不得老师如此赞赏”至尊宝搔搔头,有些不好意思

  一旁的寒梅却是小声嘀咕“老师这是要奖还是要罚啊?”

  司年不满的瞪了眼寒梅,又摇摇头对至尊宝道“也罢,趁着今日吾也该将你之来历道来”

  司年便将那当初女娲圣人在不周山下用九天息壤造人族初祖,后又用同出一脉的九天息壤炼石补天,而遗失了一颗石子到花果山上的事情一一与至尊宝说了,只听得至尊宝目瞪口呆,半响不得做声。

  “就连你大闹天宫一事,其中也多得女娲圣人周旋”

  听得此言,至尊宝泪流满面,朝着天外娲皇宫方向跪将下来,拜道“原来我至尊宝非是天生天养,圣母女娲娘娘在上,至尊宝今日得老师指点,特来给你磕头了!我至尊宝生性顽劣,却也不敢忘记圣母孕育之恩与老师的教导之德!”

  天外天,娲皇宫,女娲面露慈祥,手轻轻一挥便有一道清风将至尊宝抬了起来,这股清风就好似慈母之手一般,抚摸着至尊宝。

  半响,司年又道“今次你之过虽然昊天不计较,但眼下仍有一件重担交予你”

  “还请老师示下,得老师吩咐,至尊宝愿赴汤蹈火”

  “吾要你赴汤蹈火作甚?”司年笑了笑“佛门为求大兴,当有一人前往西方求取真经,一路诸多险阻,你便去做其护法,一路护送他吧。”

  “谨遵老师吩咐”至尊宝点点头

  “吾不是要你真心护送”司年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如今佛道相争,佛门欲借此事打开东土大门,吾道门?br />电子书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