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6部分阅读

作品:[洪荒]作死的菊花妖|作者:作者不祥|分类:其他小说|更新:2025-06-15 17:20:20|下载:[洪荒]作死的菊花妖TXT下载
  难过,此事却也有转机。”

  神农忙跪下,拉着镇元子衣角问道“仙长可有办法?”

  轩辕面色有异,忙走上前将神农拉起“老师既然说有办法便有办法,你也不用如此难过。”

  镇元子沉吟一番,道“你为天下共主,又有那教化之德,自然福泽绵长,女娃之事却是命中当有一劫,待得劫难过去自会脱身。”

  “多谢仙长相告”神农俯身一拜,虽然依旧有些悲伤,但想到女儿迟早会脱劫,自己父女还有相见之日,便也不再纠结。

  地皇一拜,镇元子如何受得,只得闪身躲过,开口道“你来有熊部落乃是为寻接替共主之人,贫道却是有一人为你推荐。”

  神农面色欣喜,忙开口相问“望仙长告知!”

  “此人便是贫道身旁之人”镇元子指了指愣住的轩辕,又说道“此人乃有熊部落的族长,天生神力,为人也是贤德,又得贫道十数年教导,可为接替之人。”

  共主之位乃是大事,神农虽然感激镇元子,也并不忙答应,只说考虑几天,镇元子也心知肚明,就随他去了。

  神农养好身体之后,便在有熊部落考察起来,遇见一人便询问轩辕之才,如此几日后,心下已经有了打算。

  这轩辕也不愧为天生人皇,随着年龄的增涨,又得镇元子刻意的引导,在教化民众之事上也是有了自己的见解。神农放火烧山再种植五谷的办法虽好,但若遇见逆风,不仅山烧不干净,有时还会将族人烧死,而且这样的田地耕种数年之后肥力会下降。

  轩辕发现人畜大小便埋入地中可以促进五谷的生长,便开始推广这种方法,这样既处理了人畜大小便污染食物而导致的疾病的发生,又减少了众人放火烧山所冒的生命危险;又按照树木漂浮的原理制造了舟船;用那树麻制成了衣、裤、鞋,使族人不再穿那兽皮树叶;轩辕还发明了舂、釜、瓯等日用器具,使百姓可以蒸饭煮粥等等。如此,轩辕名声也是越传越广

  这日,神农将轩辕唤道屋中,向他讨教了几个问题,轩辕都回答得很有自己的见解,且能想到自己所不能想到的,神农当即大喜“天皇伏羲有言,做得共主之人,应当以天下万民福祉为己任,你可做得到。”

  轩辕一挺胸膛,豪气冲云“当然能做到。”

  “小小年纪便能做出此多教化万民之举,又不失坚毅之心,以后成就定在我之上”神农抚掌一笑“快带我去见你老师,这件事便定下了。”

  镇元子面带笑意的收回神识,见得神农与轩辕到来,便笑“恭喜共主功德圆满,想来过些时日便能与天皇同聚了。”

  神农也很是高兴,这些天因为女娃之事一直苦着的脸也笑了起来,当即便定下了日期让轩辕接替共主之位。

  人族共主接位乃是何等大事,陈都广场自然又是被人族众人围了个水泄不通,神农依旧对着圣人画像,以及圣师护法挨个祭拜一番,才道“圣人见证,今神农传位于轩辕”

  轩辕也将画像轮拜一番道“圣人见证,今轩辕接替共主之位,当以万民福祉为己任,行那教化众人之德,若有违背,天诛地灭。”

  轩辕话音刚落,天空便飘来一朵祥云,玄都师带着太上圣人旨意而来,随着而来的还有乘着九龙辇车的伏羲。

  “得圣人旨意,神农造化万民有福,封地皇,随天皇伏羲一起前去那三十三天外火云洞一起修行”

  天上又是降下功德金光,又有一份飞向了瀛洲岛,伏羲面带笑意的对神农拱手“恭喜皇弟得以功德圆满!”

  神农谢过,接过旨意后又嘱咐了几句便同伏羲一起跨九龙辇车而去……

  轩辕继位后,便兢兢业业的为人族谋福祉,只是却又有人不服,便是神农的儿子榆罔,榆罔从小聪明好学,后来习文练武,成长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大将军。

  榆罔见得神农居然将共主之位传给一个外人,心中气不过之下便鼓动还未归顺的大小部落开始不服轩辕管理,有心人见得如此,也开始反叛轩辕,一时间各部族互相攻伐,战乱不止。

  轩辕见得如此情景,浑身气势凛冽,拍案而起“如此小人,竟然煽动群众造反,吾轩辕不诛杀于你,定食难下咽。”

  镇元子想起司年当日所言也是心下一叹,天地人三皇,伏羲儒雅,神农仁德,而轩辕因前世受杀伐之故,便多了一丝肃杀之气,若要成道却还是要经过一番杀伐才是,便说道“现下各部族蛮横暴戾,所行所为皆是不顾人族利益,你既然已为天下共主,当平定天下,替人族诛杀作恶之人才是。”

  轩辕拉了拉镇元子的手,声音平和下来“还好有老师在,轩辕定听老师之言,诛杀恶人,将天下平定送于老师。”

  镇元子面色红了红,抽回手道“切莫做那小女儿姿态,吾要这天下作甚,人族现下水深火热,正是你大展拳脚之时,难道老师白教你这些年了?”

  “听老师的”轩辕嬉皮笑脸的朝镇元子挤挤眼,镇元子不知该哭该笑,十几年教导,这红云却怎么长歪了,只得摇摇头出了大厅。

  镇元子出了大厅后,轩辕收回了脸色,周身杀伐之势大盛,当即唤了人进来“替吾召集兵马,吾定要将这些兴风作浪之人斩于马下,还人族一个太平!”

  正文 38刑天

  洪荒如今战乱纷至,轩辕得镇元子倾囊相授十几载,又有天生神力,不过数年,便将这些趁机作乱的部族打得心悦臣服,只余下那冥顽不宁且实力强大的九黎部落

  这九黎部落乃是在不周山之劫中存活下来的部分巫人与巫众,只是巫族式微,他们便隐居起来,号称九黎,与当地人族共同混居。

  经过数千年,这原本不过百人的九黎部族现下却已经发发展到千万之众,且大部分都是巫人,巫族崇武,是以部落中个个武艺高强,且不服管教,这一代的族长便是那蚩尤,已有大巫修为。

  蚩尤自小便听得族中长者讲诉那巫族纵横大地的故事,心中憧憬不已,现下做上了族长,心思更是大了起来,加上有心人怂恿,便与轩辕打起了擂台。

  轩辕一心想将人族政策向九黎部落普及,自己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族共主;而蚩尤则视轩辕人族为巫族发展大敌,巫族想要再现昔日荣光便只能将轩辕人族彻底驱逐出洪荒大地。

  瀛洲岛内,司年斜躺在孔宣怀中,目不转睛的看着两族交战,这轩辕虽然武艺高强,但手下之人多是普通武人,又怎能是那身居神通的巫族之敌,是以不过片刻便大败而回。

  孔宣伸手将司年紧皱的眉头揉开,道“若不放心,便让刑天去走一遭吧。”

  司年想了想也点头,当即便唤了刑天

  刑天好歹是也是存留下来的巫族,本身便修有巫族,又得司年悉心教导,现下实力已是瀛洲岛中除却白石外实力最强的。

  只是现下刑天却并不在瀛洲岛,而是跟着碧霄去了那三仙岛,听得司年传音,只得向碧霄露出歉意“老师有事相召,却是不能陪你玩了。”

  “你去吧”碧霄摆摆手,也不管刑天,拉着寒梅一旁玩去了

  刑天轻叹口气,只得回了瀛洲岛,见得司年早在大厅等候,便恭敬行礼“让老师久等却是刑天之责。”

  “你起身吧,我这里没那么多规矩” 这些年刑天刻苦用功,司年是大为满意,早先那一点顾及也抛到了九霄云外。

  “刑天,现下却是有一件大事要你去办”司年清清嗓子,开口道“三皇教化万民乃是天定大德,只是现下却有你巫族后人不思进取,妄图复兴你巫族荣光。”

  随着修为增涨,刑天自然也了解到当日巫妖之劫背后的因果,现下巫族之所以还能休养生息,乃是因为祝融与七位大巫执掌轮回,勤修功德之故,现下听得司年之言,当即怒道“老师,敢问是何人?刑天这就去将他抓回来。”

  司年摇摇头,轻叹一声“人皇证道须得历经杀劫,九黎蚩尤也是应运而生,你若是看不过去可警告一二,为师之意乃是让你拦住镇守祖巫殿的那批巫族,他们才是大祸啊。”

  “九凤?”刑天立马紧张起来,这九凤是与自己一同长大的好友,又是祖巫强良之妹,也是现下除却祖罗外仅剩的大巫,若然有何闪失对巫族而言都是损失。

  “你去吧,这蚩尤已将九凤等人请去了九黎部落”司年摆摆手,深深看了眼刑天“巫族有今日当属不易,望你好生珍惜。”

  刑天当即点头,急忙朝着九黎部落而去。

  “孔宣,我是不是有些残忍?”司年抬头轻问,却撞进了一双黑如浓墨的眸子里。

  孔宣揉着他头道“巫族本就是天道弃子,有今日之荣乃是地府之功,若然不思进取便只能是灭族之祸,如此安排又怎算残忍。”

  听得此言,司年无奈一叹“昨日弃子,今日棋子,又有谁能猜到自己是不是下一刻的弃子?”

  九黎部落中,蚩尤满意的看着下坐几人,此去除了留守祖巫殿的大巫祖罗之外,却是能人全都到齐了,当即对他们一拜“巫族蚩尤多谢各位前来相助,吾等一定可再现祖巫荣光。”

  河伯捻须轻笑“我巫族能出此等人才乃是大幸,你也不必言谢,先将战况细细道来。”

  蚩尤当下便说了当下难处,原来轩辕败走之际,九黎部众便乘胜追击,怎知阵营外突然亮起了一本古书,将轩辕大营牢牢罩住,这光罩牢不可破,两方便陷入了僵局。

  河伯雨师等人面面相觑,几人俱是后来才晋升的大巫,对于洪荒之秘不甚了解,只得齐齐望向九凤

  九凤沉吟片刻,吐出两个字“地书!”

  “是镇元子”河伯当即大悟,面色也犯了难“这镇元子乃是圣人之下少有的大能之人,这轩辕既有此人相助,我等如何是好?”

  九凤经过了巫妖大战后,原本火爆的性格也沉稳了许多,想了想道“那也未必,这镇元子既然只守不攻,想来也是逼于无奈,我等还是有希望。”

  蚩尤也疑惑了“有此等说法?”

  九凤轻笑一声,道“这镇元子与人族圣师司年交好,人族能发展至今也少不得司年道君相助,此次镇元子出手想来也是偿还昔日恩情。”

  雨师摇摇头,面露难色“这司年道君与我巫族有大恩,连镇元子都已出手,吾等与轩辕开战,若然他介入可如何是好?”

  帐内一时沉默,想起司年于不周山下救得祖巫与巫众,又立下地府让巫族得以容身,就连九凤也都暗淡了面色。

  “众位却是可以放心”蚩尤见得几人心生退意,忙道“那司年道君虽为人族圣师,但人族相互撕杀争斗乃是常有之事,他岂能事事都管?我九黎族千万百姓也是人族之人,他又如何管?”

  顿了顿,蚩尤见得众人侧耳倾听,又说道“这司年道君与祖巫交好,又收得刑天为徒,可见他也是在意我巫族,想来定然不会偏帮轩辕,至少也不会与我等为敌!”

  细细想来,这司年道君却是对巫族照顾有加,蚩尤说言也不无道理,九凤等人当即大喜,哈哈大笑起来“如此我等便一举进攻轩辕,好叫他知我巫族。”

  蚩尤压下心中喜意,正要开口道谢,就听得帐中响起一阵隐怒的声音“你等如此做法,当真想将我巫族置于万劫不复?”

  众人看着帐中显现的身影,面露骇色,这人何时来的,也不知在此听去多少,只有九凤见得这人,立马站了起来,扑过去道“刑天,你何时来的。”

  刑天仔细打量了下九凤,也有些喜意“你如此行事,我怎能放心”

  “那你也是来助我巫族的?”九凤久未见过刑天,拉着他满脸兴奋“有你相助,我祖巫胜算便更大了。”

  提起此事,刑天脸色立变,狠狠瞪了眼蚩尤,寒声道“我此次却是为阻止你等而来。”

  九凤愣了愣,还未反应过来,蚩尤便急忙开口“我巫族如今大盛,眼下只要战胜轩辕,便能重掌洪荒大地,大巫此言却是何意?难道要我等眼睁睁错过这难得的时机?”

  “你住口”刑天看也不看蚩尤,对几位大巫劝道“我巫族能有今日之荣,乃是祖巫与其余大巫永镇地府换来的,你等不知天时是以不知,这轩辕乃天定人皇,若与他作对,我巫族随时有灭族之祸。”

  九凤一听吓得面色煞白,颤抖着嘴问“刑天,你所言当真?可是那司年道君告知你的?”

  刑天叹息一声,揉了揉九凤的头,开口道“听我一句,这件事做不得,带着族人回祖巫殿去吧。”

  “刑天大巫”蚩尤面色难看,也不顾刑天修为高深,指着他道“我蚩尤在你眼中虽然是晚辈,也并不比你修为高深,但我蚩尤有你等已经丧失的,我巫族战天战地决不退缩的信念。为了我巫族的复兴我不会惧怕任何人和事,纵然真的消失在天地间我也无怨无悔,今日无论你等助不助我,这轩辕我打定了。”

  “刑天哥哥”九凤哑声开口,“我祖巫儿郎不惧天意战天战地,昔日是何等荣耀,今日机会难得,望你别抛弃我巫族。”说道最后,九凤却是已经跪了下来。

  “望大巫莫弃我巫族”河伯等人跟着跪下,目光紧紧盯着刑天,“蚩尤之言乃是我巫族立世根本,若然我巫族失去了信念与决心,与那苟且偷生有何两样,还不如轰轰轰烈战死来得痛快。”

  “你等”刑天面色难看的扫了眼跪下的众人,见得九凤眼中满是水汽,心中不忍,想起现下巫族近况,静默片刻后只得朝蚩尤开口“今日我便留下,他日我巫族若真有灭族之祸,我刑天便一人当了,你等快快起身。”

  众人对着刑天一拜,赶紧起身“多谢大巫”

  刑天冲他们笑笑,转过身对瀛洲岛深深一拜,摇头轻声呢喃“老师,刑天失言了,若然巫族真有何故,还望不计前嫌!”

  正文 41紫霄宫中定封神

  司年一路穿过混沌来到紫霄宫外,就见得女娲与三清已经在宫门前等候,相互作礼后,便静静的站在一旁,等鸿钧传召。

  不过多时,这西方二圣也到了,就听得宫内传来一个飘渺的声音“你等进来吧。”

  来到宫内,众圣向鸿钧行礼后各自闭目静坐,却是理也不理跪在一旁的昊天,昊天怨恨的瞪了眼众人,却也不敢多言。

  鸿钧高坐蒲团之上,将昊天的神情收在眼底,面无表情的道“你先回去吧,此事吾自会处理。”

  昊天面带喜色,也不理众人探究的神色,驾着云便回了天庭

  鸿钧扫了眼众圣与司年,开口道“今唤你等前来只为两件事,一则,昊天适才告知,言天庭空虚,无人管理三界众生,让我命三教弟子听命于他,二则三千年后,自有量劫生起,此次乃是道门大劫,天庭无人,便要行那封神之事,封分诸神,以供昊天驱使。”

  说得好听叫封神,实则不过是寻人去做那天庭的奴仆,这些二代弟子俱是圣人心血,一旦入榜,对于他们而言便是舍掉了,谁愿意去做那剜肉之事,因此,三清俱是暗自将昊天恨上了。

  截教号称万仙来朝,是以通天最是心急,忙问“老师,谁人为那替天封神之人?何人当上榜?”

  鸿钧缓缓开口道“封神共分为三等,根行深者,成其仙道;根行稍次,成其神道,根行浅薄,成其人道,仍随轮回之劫。”说完便从怀中取出一张古朴卷轴与一鞭递给老子,又深深看了眼司年,道“替天封神之人却是身具飞熊之相,你等商议之后便将弟子姓名填于其上。待寻到封神之人,此物便交予他。”

  老子将鸿钧目光看在眼内,心下了然,问道“老师,不知共需多少人上封神榜?”

  “按布周天,分掌各司,共三百六十五位”说完鸿钧便隐去了身形

  众圣面面相觑,如今洪荒修士多数出自圣人门下,只余女娲并未立教,她也乐得轻松,只在一旁看其余几位圣人争得面红耳赤。

  老子清静无为,虽立人教,但弟子只有玄都一人,是以也并不太担心,只将眼光瞥向一旁,瞧那司年。

  司年在鸿钧看向自己之时便知其意,见得老子也看向自己,忙叫脸瞥向一边,这时候出头,真当自己是傻的?

  其余四圣争论不休,就听得准提涨红了脸,怒瞪原始与通天“我西方教身处西方,老师也言此次大劫乃是你东方玄门大劫。”

  接引赶忙出声“我二人虽立教,但西方贫瘠,门下弟子寥寥无几,终究不能断我西方道统才是。”

  “你二人不是一直言这洪荒不应分得如此清楚?”通天面色嘲弄“现下大劫还未来临,便如此快速的撇得干净,当真不要面皮。”

  准提老神在在的坐着,也不理通天的嘲弄,西方本就人口稀少,此前二人终日奔波,也渡得一些修士入西方,虽然与三清结下些许因果,但大劫出自道门,他们也知道来此不过是走些过场而已。

  通天见此事难成,也是无奈,只得转脸看向原始,说来说去,到最后也只得两教出人,但出多少也是个问题。

  现下西方教并未入主东土,因此二教虽然门下弟子相处愉快,但多少也有些争胜知心,俱想本教做那洪荒第一大教。

  原始虽然对截教压过自己一头有些不喜,但最看不过的便是通天门下俱是披鳞带甲,湿生卵化的妖族,但顾及通天最小,也不愿先开口。

  二人就这么干瞪着,可急坏了了一旁看戏的人,这场大劫之后,道门势弱,却合该西方大兴,准提坐不住了,当即开口道“你二人均不开口,如此做下去何时才能完成老师的吩咐?”

  原始瞪了眼准提,心下有些不喜,自家人之事如何能让外人看去笑话,只开口道“吾门下十二金仙与南极,云中子,俱是福德深厚之人,不该上榜”虽然阐教还有一个燃灯,但他乃是带艺入门,算不得三清门徒,是以并未算上。

  通天一听愣了,尔后勃然大怒,阐教二代弟子全被算上去,三代也就几人,原始此言却是想让自己截教来出人?

  “师兄此言差矣”到底感情深厚,通天压下火气,想了想开口道“吾门下弟子众多,又各有旁枝,去些根骨道行差些的也不是难事,但师兄阐教想一人不出?这可说不过去。”

  原始本就碍于面皮开口,知道若再讲下去便只能徒增笑话,便转头对老子说道“兹事体大,不若吾等回去自行相商?”

  老子会意的点点头,“如此,便再行商定吧”

  西方二圣与女娲均为想到会商议出此等结果,正想开口,就见得司年已经出声“再争执下去只会徒伤感情,不若各自回去,将上榜之人写下,百年后紫霄宫再议如何?。”

  “善”老子双目微眯,神色也松了下来,暗自佩服鸿钧,原始与通天看了眼司年,也点点头。

  众圣无法,只得各自回了道场

  路上,通天想了想还是未曾放心,又朝着八景宫而去,只是刚来到门前,就见得原始也到了

  宫内,老子早已将封神榜与打神鞭放在跟前,见得二人已来,对一旁的司年说道“护法,老师之意吾等已经清楚,便说说你的意见吧。”

  原始与通天听得老子之言,哪能不明白这是在告知自己。这场大劫护法的作用,忙看向司年“还请护法告知!”

  司年刚走到一半便给老子请到了八景宫,现下他又将话讲明,只得无奈一叹“三界众生皆在圣人眼中,你等也已算到,这道门大劫乃是天意,吾又有何法。”

  “护法机智聪慧,常能料先一步”老子一脸驽定“老师既然暗示与吾,自有其用意,想来此次大劫,护法应该也有部署才是。”

  司年知道今日不说点什么这三人定不会放自己离去,只得开口“吾也是刚知此事,部署谈不上,但也有些心得。”说完,指了指天上。

  原始了然,手中法诀一捏,立马将天机搅得紊乱,“护法但说无妨。”

  司年想了想前世所了解的封神后,清清嗓子道“此次虽是玄门大劫,但你等却不可不防西方二人,这西方虽然贫瘠,但能出两位圣人,自有其不凡,这次大劫之后,也合该轮到西方当兴。”

  通天性格耿直,不以为意“这西方兴他的,管我等道门何事?”

  原始心思深沉,静默数息后开口道“依护法所言,此次封神,西方二人会从中作梗?”

  “依西方现下境地,下一量劫如何大兴?”司年摇摇头,颇有些怜悯的看通天“若他们不抓紧此次机会,以后就算天佑西方,也兴不起来。”

  “当兴与大兴可不同”老子双眼划过一丝精芒,冷冷开口“既然吾等已知其中利害,这二人就不得不防,尤其是通天。”

  被点名的通天愣了下,见得三人都看向自己,心下也有些发苦,自己知自己事,截教虽然表面号万仙来朝,但真正收入门下的也不过十来人,其余俱是记名弟子,这些弟子仗着圣人门下,也多有品行不端之人。尤其自己还没有镇压气运的灵宝。

  原始本就不喜妖族,当下立即开口“三百六十五尊神位,你教子弟多有根性不佳者,这些留在教中也是祸害,倒不如送上天庭,让昊天头疼去。”

  司年一听就乐了,这原始真不愧小心眼,昊天告状那破事还记在心上

  老子见通天犹豫不定,也加了把火“盛极而衰,你截教无灵宝镇气运,现下舍去一些人才是正理。难道你还想灭教不成?”

  “吾只是可怜他们得道不易”通天摇头叹息“吾门下良莠不齐虽是事实,但他们多为义气之辈,吾于心不忍啊。”

  原始双眼闭了闭,语气狠厉“与其生生见你灭教,不如恶人由吾来做,只盼你倒时别怪做师兄的心狠才是。”

  “师兄”通天双眼发红的看原始,原始却哼了声撇过头去

  老子无法,只得劝道“既然不舍,此事先就作罢,谁人上榜俱看天意,百年后,紫霄宫中再行商议吧。”

  原始与通天无法,只得叹口气,各自回了道场

  回到金鳌岛,通天看着这热闹的碧游宫,头一次心生萧索之感,当即唤了所有弟子,说道“三千年后便是吾道门大劫,从今日起碧游宫停止讲道,尔等各自回道场静诵黄庭,待得劫过再说。”

  听得要封岛,碧霄不乐意了,撅着嘴道“老师,吾等俱为仙道中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怎的还有劫数?”

  通天看了眼碧霄,见得坐下弟子面色疑惑,只得说道“封神之劫乃是天庭人手不足,不足以震慑一众修士,管理三界一切事物而起,吾等阐截两教弟子又身犯红尘杀劫,故未曾斩三尸均是劫数众人,若然尔等不听吾之言,出得岛去,便是咎由自取。”

  说完,通天似觉不够,袖袍一挥,宫门口又显出两幅对联,左为“紧闭洞口,静诵‘黄庭’三两卷”,右为“身投西土,封神台上有名人”。”

  此等情形也同样在玉虚宫发生,而司年回到瀛洲岛后,便拉了孔宣回内室,只因他突然记起孔宣与西方确是有缘

  正文 42五帝治世终至商

  封神劫中,孔宣以五色神光将燃灯、6压等人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更逼得姜子牙被迫挂出免战牌来,号称圣人之下第一人,只是最后却被准提收服,做了那佛教的孔雀大明王。

  司年一边回忆,一边盯着孔宣看,这一回因为自己所煽动的蝴蝶效应,孔宣以然提早出世,虽然并未成圣,但修为却不下于准提,若这二人真对上,一时之间胜负也是难定,只是那准提口中所讲的缘到底是什么?

  想遍封神种种,司年也没找出一点蛛丝马迹,只得开口相问“孔宣,你可知自己与西方教的因果?”

  细细想了一遍,孔宣摇摇头,疑惑的看了眼司年“吾并未去过西方,谈何因果?”

  难不成准提所讲的有缘只是他打秋风的口头禅?若真是那样凭孔宣的实力,身旁又有自己帮衬,未必敌不过一个准提。

  “又在想什么?”孔宣自然的将司年揽在怀中,轻声问道

  “封神大劫”司年细细的说了一遍,始终觉得有些不妥,又说道“虽然是大劫,但斩却三尸之人并不在劫中,你没事也别出去了。”

  “依你所言,只要不轻易沾染红尘便不会有事”孔宣握住司年的手揉了揉,笑道“我们瀛洲一脉皆在人族之上求得机缘,吾日日参悟紫气,却是偶有所感,这机缘也应在了人族之上。”

  天道果然已经安排好了吗?司年心下一叹,仍是不死心的开口“千年之后便是封神大劫,你的机缘却是在劫后,若真要入世,可否等待千年?”

  “你可是担心我?”孔宣轻笑一声,将手慢慢伸进司年道袍内,却被他警觉了拉了出来,只得遗憾的叹口气“这次大劫关乎三清道统,与吾并无任何干系,有何可担心的?”

  “没个正形”司年瞪了孔宣一眼,坐在一旁道“这准提可是耐不住寂寞的,今次机会难得,想必他也会横插一手,我等与他间隙颇深,不得不防。”

  “圣人又有何俱之”孔宣瞥了眼西方,仰天而道“即便准提亲自前来,也奈何不得吾!”

  孔宣本就是骄傲之人,此时更有一种指点苍生,笑傲天下的睥睨气概,司年见得他身上气势凛然,心中涌起一片豪情,暗自赞叹“真不愧是我看上的男人。”

  “兵来将挡,水来土淹”二人荣辱一体,司年站起身也笑了起来“我等联起手来,即便是圣人又有何惧怕,来招拆招便是,何必如此束手束脚。”

  二人相视一笑,抬眼望去,就见蔚蓝一片,白云玄鸟点缀其中,悠然写意;东海上烟波浩淼,仙山玉岛漂浮其间,若隐若现;洪荒处更是山陈河列,沃野千里,苍茫一片。

  如此气氛,心上人又近在眼前,孔宣坏心思一起,在司年耳边轻声一笑“吾还等着你主动呢,不若现在?”

  司年“”

  时间悄然而过。自轩辕离开后,便是颛顼登基,他沉静稳练而有机谋,通达而知事理。他养殖各种庄稼牲畜以充分利用地力,推算四时节令以顺应自然,依顺鬼神以制定礼义,理顺四时五行之气以教化万民,洁净身心以祭祀鬼神。

  后颛顼崩,而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高辛生来就很有灵气,一出生就叫出了自己的名字。他普遍施予恩泽于众人而不及其自身。他耳聪目明,可以了解远处的情况,可以洞察细微的事理。他顺应上天的意旨,了解下民之所急。仁德而且威严,温和而且守信,修养自身,天下归服。他收取土地上的物产,俭节地使用;他抚爱教化万民,把各种有益的事教给他们;他推算日月的运行以定岁时节气,恭敬地迎送日月的出入;他明识鬼神,慎重地加以事奉。他仪表堂堂,道德高尚。他行动合乎时宜,服用如同士人。帝喾治民,像雨水浇灌农田一样不偏不倚,遍及天下,凡是日月照耀的地方,风雨所到的地方,没有人不顺从归服。

  帝喾娶陈锋氏的女儿,生下放勋。放勋娶娵訾氏女,生下挚。帝喾死后,挚接替帝位。帝挚登位后,没有干出什么政绩,于是弟弟放勋登位。这就是帝尧。帝尧,就是放勋。他仁德如天,智慧如神。接近他,就像太阳一样温暖人心;仰望他,就像云彩一般覆润大地。他富有却不骄傲,尊贵却不放纵。他戴的是黄|色的帽子,穿的是黑色衣裳,朱红色的车子驾着白马。他能尊敬有善德的人,使同族九代相亲相爱。

  当时洪荒水祸为患,人民苦不堪言,帝尧听从大臣而言,得知鲧精通治水之术,便让他而去,而鲧却是只知堵不知疏,东边有水便堵东边,水从东流到西便又去西边堵,如此这般东堵西决,此堵彼溢,鲧忙碌了九年也不曾将水患治理好,直至找到了禹

  禹,名文命,是轩辕的的玄孙,颛顼帝的孙子,他为了治好水患洗刷父亲的耻辱立即与益和后稷一起,召集天下百姓前来协助。他视察河道,并检讨鲧失败的原因,决定改革治水方法,变堵截为疏导,亲自翻山越岭,淌河过川,拿着工具,从西向东,一路测度地形的高低,树立标杆,规划水道。

  当时涂山有一九尾狐,唤作女娇,却为禹治水的认真勤劳所吸引,遂嫁于他,大禹虽知女娇是妖族,但见得她美丽善良,勇敢大方,也心下喜欢,女娇见得禹治水辛苦,又叫了一众妖族好友相帮,使得禹治水更加便利。

  只是治水乃是耗时之事,当时鲧因堵截留下的祸患终于爆发,禹不得不离开新婚不久的妻子,重新踏上治水的道路,后来,他路过家门口,听到妻子生产,儿子呱呱坠地的声音,都咬着牙没有进家门。第三次经过的时候,他的儿子启正抱在母亲怀里,挥动小手,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儿挥了挥手,表示自己看到他们了,还是没有停下来。

  如此经过十三年的努力,他们开辟了无数的山,疏浚了无数的河,修筑了无数的堤坝,使天下的河川都流向大海,终于治水成功,根治了水患,禹也被所有人认识。

  而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也传扬开来,百姓们见得女娇善良勤劳,与当地一众人相处愉快,还经常互相帮助,即使知道她是妖族也并未有任何偏见,反而对妖族改观不少。

  舜帝也将禹定做了继承人,十七年之后,舜帝逝世,禹继承了天子之位,南面接受天下诸侯的朝拜,国号为夏后,姓姒氏,人们将其尊称为大禹。

  大禹为了巩固夏王朝,把全国分为九州,还用首山之铜炼制了九个大鼎,用来作为九洲的象征,大鼎铸成之日便有龙九子前来,将元神印在鼎上,担当守护九州神兽。

  原来女娲听得女娇之事后,为了加紧人妖两族的关系,便吩咐了龙族奉献出九子,百姓淳朴,这更使得他们对妖族友好起来,而妖族得到女娲命令,也纷纷下上融入人族中去。

  夏王朝自大禹起,历经十三代,十六传,历四百七十二年,待得夏桀即位后不思改革,骄奢滛逸,筑倾宫、饰瑶台,挥霍无度。他日夜与妹喜饮酒作乐,置百姓的困苦于不顾,百姓指着太阳咒骂夏桀。大臣关龙逢忠谏,他囚而杀之。四方诸侯也纷纷背叛,夏桀陷入内外交困的孤立境地,最后,被诸侯国商灭掉。

  商的首领叫汤,即位后便建国殷商,成汤在位十三年而崩,寿百岁,共历二十六帝五百多年,最后传至辛受德,号纣王。

  而这千年间,天上又有一事使得昊天对三教更是不满,便是他那妹妹瑶姬,瑶姬嫌天庭烦闷便下界游玩,也是天定孽缘,被他遇见了凡人杨天佑,二人心生爱慕,瑶姬便不顾天规私嫁凡人,还生下了二男一女,虽然做得隐蔽,但此事也最终被昊天所知。

  昊天虽然心疼妹妹,但天庭正是立威之时,如何能徇私,只得派人捉拿瑶姬二人,瑶姬虽然料到瞒不过,但也不知来得如此快,见得云端一群天兵,瑶姬只得全力相拼过,即便如此,也救不得杨天佑与大儿,只余下杨妙君与其妹被人救走。

  昊天自然认得救走杨妙君的是阐教门下玉鼎真人,因此对于阐教更是没有好感,想到封神之日,便也只有冷哼一声,

  失了面皮,昊天也是怒火攻心,当即骂道“贱婢,好不知羞耻,私配凡夫,将我脸面丢尽。今便将你压在桃山之下万年,以示惩戒。”失去了丈夫与儿子,瑶姬也不反抗,只暗自流泪,众天兵便一路将她带到桃山,将其压在山下,命土地看管。

  正文 45苏护反商司年寻人

  朝歌内,纣王自回宫后就如狸猫抓心一般,想起进香时瞥见的女娲之貌,再对比自己这三宫六院,真如尘饭土羹一般,不堪入眼,终日郁郁不乐。

  六宫妃嫔见得纣王不喜,为争夺圣宠,只将自己打扮的妖艳异常,时常出没于纣王身边,只是这一下,更是引得纣王不快。

  天子不快,众臣每日也胆战心惊,虽然明白是如何回事,但也不敢妄言,只期盼着太师闻仲能够早日班师回朝,劝谏大王。

  而大臣中又有两位心思活络之辈,为那御宣中谏大夫费仲、尤浑,二人因闻仲不在,也大胆起来,当即说道“陛下乃人中天子,富有四海,这天下皆在陛下统治之中,想要何人没有?陛下可传一旨,命四路诸侯,于每一镇择美百名,以充后宫,何愁无美人矣。”

  纣王本就被准提之术迷心,听得二人之言大悦,当即道“卿所奏甚合朕意,此事便交由尔等去办,待得事成,孤王重重有赏。”

  费仲尤浑正要领命,就

  免费电子书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