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分节阅读_172

作品:奇门相师(全本)|作者:小相师|分类:其他小说|更新:2025-06-16 04:13:01|下载:奇门相师(全本)TXT下载
  对手可比”古老眼力惊人,发现秦学兵格斗经验不足,但直觉敏锐,反应迅,每每都能躲过致命的攻击,一时间并无危险

  秦学兵参战多次,杀人无数,但多是用奇门秘术解决对手,几乎不与肉搏,真正的贴身近战的机会并不多,肯定要吃亏

  不过秦学兵也不是没有优势,它的优势就是敏锐的直觉自从得到玉笔,他的直觉就无比敏锐,即使相隔很远也能感觉到危险,即使修为相差很多也能感受到对方身上的力量

  这种直觉不是每个人都能具备,如同对方,古老和师天南气息内敛,他就完全感觉不到否则他根本没胆子走进这座大院

  正是这种敏锐的直觉帮秦学兵好几次脱离险境

  秦学兵没有脱离战圈用奇门秘术与对方周旋,他确实需要这样一场生死之战提升自己的战力,日后难免会与高手贴身近战

  拳脚越来越快,厮杀越来越猛烈,叶梓菁在一边嘀咕着:“这人到底哪冒出来的?如此违反常理,简直就是奇葩”

  “你还真没错,这一脉传人都是奇葩”

  师天南突然笑了起来,总算让他想起对方的身份:“盗墓四大流派中最神秘,最违反常理的搬山道人”

  相传,搬山道人与茅山派略有渊源,但因为理念不容,所以互相排斥,少有交往,甚至交恶

  搬山道人这一脉出现比摸金校尉、卸岭力士、发丘中郎将都要晚,风水这一块并非其所擅长所以他们独辟蹊径,彻底无视奇门、盗墓行规,并没有善恶观民族感,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所以能够与摸金、卸岭、发丘三脉相提并论

  但形势荒诞,终究要遭到同行排斥,所以他们极少表露真实身份,以道士的身份周游国内各地,渐渐才有搬山道人这一称呼

  搬山道人行事不择手段,做事也极为怪异,分明懂得奇门秘术,偏喜欢用格斗;明明懂的机关阵法,却喜欢以外力破坏墓穴

  可以,每一个搬山道人都是格斗高手,在奇门中也算独树一帜,让人感觉古怪

  “对于这个门派,我也略有耳闻”古老想起一件往事,打小鬼子的时候,在他行动的军区附近就有搬山道人活动据搬山道人盗取一座大墓,将文物卖给小鬼子,最后却被小鬼子乱枪打死

  “这不奇怪,善恶观,民族感在搬山道人眼中狗屁不是,他们在乎的只有自身利益当自身利益受外界因素影响的时候,他们便会不择手段解决外界因素”师天南作为与搬山道人有仇的茅山传人,对搬山道人这一脉的传承非常清楚

  “这种规矩为什么会一直传承下来?难道他们对每一个门人都进行洗脑教育?”叶梓菁有些好奇,善恶观是人类思维的根本组成部分,除了洗脑教育,她真的很难想象,到底有什么办法能够洗除人类的善恶观

  “这得从他们这一脉的起源起”

  准确地,搬山道人并不是一个流派,而是一个民族,扎格拉玛部落在他们部落存在一个鬼洞,相传在古老的东方,有一只金色的玉石巨眼,可以看清鬼洞的真相

  于是他们就模仿着造了一只同样的玉石眼睛,用来祭拜“鬼洞”,从那一刻起恶运便降临到这个部族之中

  在那以后,扎格拉玛部落灾祸不断,族中作为领袖的圣者认为,这必是和“鬼洞”有关,灾祸的大门一旦开启,再想关上可就难了,为了躲避这些可怕的灾祸,不得不放弃生活了多年的家园,向着遥远的东方迁移,逐渐融入了中原的文明之中

  他们融入汉文化中,但渴望回归家园于是,他们开始寻找传中那颗金色的玉石巨眼

  多少年之后到了宋朝,终于找到一条重要线索,在黄河下游的淤泥中,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青铜鼎,该鼎为商代中期产物

  扎格拉玛部族的后人们,发现的就是这样一件记录着重大事件的青铜鼎,当年商代第三十二代君主武丁,曾经得到一只染满黄金浸的玉石眼球,据这只玉石眼球是由一座崩塌的山峰中找到,同时发现的还有一件赤袍

  商王武丁认为这只古玉眼是黄帝仙化之后留下的,无比珍贵,将其命名为“雮尘珠”,于是命人铸鼎纪念,青铜鼎上的铭文记录仅限于此,再也没有任保多余的信息

  扎格拉玛部落认为这只染满黄金浸的古玉眼球,就是天神之眼只有用这只古玉眼球来祭祀鬼洞,才能抵消以前族中巫师制造那枚玉眼窥探鬼洞秘宓惹出的灾祸

  于是他们分散到各地,在古墓中寻找“雮尘珠”,最终就成了四大盗墓门派中的一支

  “厄运,让这个民族没有资格去同情,所以他们没有善恶观他们本来就是一个外在民族,并古老相传,牢记脑中,自然没有民族感”师天南叹了口气,这是一个长期在矛盾中挣扎的民族,理念根本不可能与正常人应一致

  战斗已经进入白热化状态,搬山道人突下狠手,一拳打中秦学兵胸口但他也没占到便宜,秦学兵突然一脚踢出,踢中他的胸口

  一拳换一脚,谁也没占到便宜,全都倒飞出去,咳出一口鲜血

  “学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