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他说完,高湛马上打断他:“皇兄业已登基。现如今您是大齐的国君。君臣之礼不可废。请受臣弟拜。”
说完立马跪下,要对高演行君臣之礼。
高演哪里肯,马上要扶他起来。
只是,高湛却坚持。高演毕竟体弱多病,力气没有高湛大,就这样让他行了遍礼。
高湛看着高演,高声说道:“从今往后,臣弟将鞠躬尽瘁,辅佐皇上,振兴大齐。”
高演无奈地看着高湛,心里非常感动。他知道阿湛是为了他。
他拉住已经站起来的高湛,拉着他面对群臣,说道:“今后,长广王就是皇太弟了。朕百年之后,就由长广王继承皇位。”
他又转过头面对高湛,情真意切地说道:“阿湛,今后你我兄弟齐心协力,大齐定能长治久安。”
群臣这时也附和道:“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长广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而目睹他们兄弟情深的娄太后,几乎要气疯了。她勉强说了几句,就回宫了。
高湛心中叹,对于皇位,如果说他不心动,那是假的。可经过慕容建中的番话,他明白,现在的大齐不能乱。他不能为了己之私把大齐拖下深渊。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他带头承认皇兄的帝位。这样也能减轻流言的危害。再者,对于高演的情义,他也是无法割舍。
他带着复杂的心情回到他的寝殿。
高湛的近侍元禄看到高湛安然无恙,非常高兴,连忙追问他是怎么脱险的。
高湛看着元禄微微有些不好意思,他和慕容建中居然都忘了通知元禄和忠叔。
他向元禄讲了他这几天的经历,不过,他没有说陆贞的名字虽然此时的民风很开放,但男女大防还是有的,不过穿越女不讲究这个。,只说得到贵人相助,之后又得到武卫大将军慕容建中的帮助,这才顺利进入宫城。这才赶在皇上颁布旨意的时候出现。
元禄不禁拍马屁道:“王爷,还是您想的周全。要我说您就是没拿扇子的孔明,剃了胡子的萧何。真是神机妙算啊!在外面等到皇上颁布完旨意的时候进来,句句又扣着储君的位置。我当时看太后娘娘的脸色,真是精彩纷呈呐!”
高湛听后,只是会心笑。
但刚刚办完事回来的慕容建中也恰恰听到元禄的话,他的脸瞬间阴沉了下来。
第4章 慕容建中慕容三藏4
( 元禄说这番话是为了迎奉高湛。个奴才讨好主子,说些奉承的话投其所好其实很正常。可是,慕容建中听着这番话,却怎么听怎么不是滋味。他甚至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真实历史上,武成帝高湛和佞臣和士开的那段堪称经典的话。
和士开奉承高湛道:“殿下非天人也,是天帝也。”
高湛回言:“卿非世人也,是世神也。”
就凭这这段话,和士开就足以在历史佞臣榜上名列前茅了。他是每个心存忠义的臣子除之而后快的对象。
虽然慕容建中早已经知道这是个电视剧,跟原本的历史有出入。元禄的原型也未必是和士开,但他还是忍不住往这方面想。
也许是慕容建中的目光太凌厉,原本说得很开心的元禄突然戛然而止。
这时,高湛也注意到了他。
高湛马上站起来,说道:“建中,你来了。”
慕容建中冲着高湛行礼,道:“参见长广王殿下。”
高湛虚扶下,说道:“不必多礼。”
又问道:“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慕容建中说道:“比想象中的要好得多。虽然外面还有谣言肆虐,但已经可以控制住了。”
高湛松了口气,微笑着说道:“那就好。今日,在朝堂上,我已经当众承认了皇兄的皇位。想必等明日消息传出来之后,谣言会即刻退散。”
对高演的帝位最有发言权的高湛都承认了他们之间的君臣关系,那些有心兴风作浪的人自然就会慢慢退散了。
慕容建中高兴地说道:“殿下深明大义,真是我大齐之福。”
高湛确实敬谢不敏,谦虚道:“若不是建中提醒,我未必会这样做。毕竟这皇位的诱惑”
说到这,高湛有些黯然。虽然他为了大齐的安定,放弃了皇位,只争取到了储位。但他毕竟是错过了次举登顶的好机会。就算他的心再宽,终究还是感到失落。
慕容建中连忙劝慰,高湛脸色稍霁。
看到高湛脸色转好,慕容建中这才说明了他的来意。
“殿下,大齐正值皇位交替之际,臣恐宇文周会趁机来犯。王爷和陛下要早作防备啊。”
高湛奇怪地问道:“古云:哀兵必胜。吴王阖闾欺越国国君新丧,举兵攻打。越人皆愤,奋起发抗。于是吴军大败,代霸主阖闾也含恨而终。此时,周国岂敢侵犯大齐?”
慕容建中却摇摇头,说道:“殿下言之有理。但现在宇文周掌权的是宇文护,此人可不能以常理推测。他就是个疯子。”
最后句,他几乎是字顿地说出来。两晋南北朝时期,什么奇葩都有。可要论疯狂,没有个人及得上宇文护。这是有根据的。宇文护可以称得上是中华上下数千年绝无仅有的“屠龙之王”。他居然三年杀了三个皇帝,堪称古今屠龙第人。没有什么是他不敢做的。而且,最关键的是,他刚刚又杀了个皇帝。
慕容建中说道:“探子来报,宇文护已杀了宇文毓北周孝明帝,这已经是他三年间杀的第三个皇帝了。周国已经有些乱了。即使他再怎么权倾朝野也要顾及下影响。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转嫁矛盾,举兵攻打他国。胜,则宇文护的威望更盛;败,则周国上下齐心,寻思报仇。不管是胜是负,对于宇文护来说都有利。他何乐而不为呢?”
高湛深吸口,不由地问道:“他难道不怕损兵折将吗?”
慕容建中说道:“所以我才说殿下乃齐国之福。宇文护跟殿下可不同。他如果能为国家着想的话,就不会干出弑君的事情,而且,还连干了三次。他在乎的是他的权势,计较的是他个人的得失。而且,周国此番突然来犯,即使损兵折将,但也绝不会伤筋动骨。反倒是齐国,虽举哀兵必能大胜宇文护,但若没有防备,齐周边境的百姓定会遭殃。这可是大大的不利啊!”
高湛深思了下,不得不承认,慕容建中说的有道理。他不禁为现在的局势感到担忧。
见此,慕容建中马上主动请缨:“王爷不必忧心,古有毛遂自荐,今日建中也斗胆自比毛遂,恳请殿下同意让末将去抵御周师。”
高湛深深地看着正跪在地上的慕容建中。面对如此大事,慕容建中首先来和他商议,而且没有向高演这个正牌的皇帝请缨,反而先向他请缨。这在他看来是要正式效忠他的信号。他时有些举棋不定。面对这个向他表示拳拳忠心的人,还是个大才。他实在没办法拒绝。
如果慕容建中知道的话,定会大喊冤枉。他根本没有这个意思。他只不过是想捞点战功。如果能战成名当然更好了。至于找高湛而不是找高演,那是因为他跟高演点都不熟。高演身体虚弱,常年在深宫之中。皇宫可不是他随便能进去的。哪怕他是武卫大将军,是皇城侍卫的统领。
不过,高湛最后还是点了点头,表示定会帮忙向皇上引荐他。
慕容建中高兴地告退了。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他另个麻烦马上就来了。
他刚退下,直在边当布景板的元禄突然开口说道:“王爷,依元禄看,武卫大将军与您未必是条心的。”
高湛不由地有些诧异,疑惑地看着元禄。
元禄解释道:“王爷,你仔细想想,这位慕容将军直说王爷深明大义。我虽是个奴才,但也知道这是臣对君的态度。这皇位本来就是王爷的。他说这样的话又是何居心?”
高湛不以为然地说道:“元禄,是你想多了吧!我看慕容将军不是这样的人。再说了,他此番来找我不正是因为他将我放在心上吗?”
元禄更着急了:“王爷,他来找王爷,是利用王爷,为的是他自己。而且,人心隔肚皮,谁知道他是不是包藏祸心。”
高湛听,马上喝止他,厉声说道:“好了。不要说了。以后也不要说这样的话。”
“是。”元禄愤愤不平地说道。心中对慕容建中却是更加不满。
要说慕容建中和元禄不过是第二次见面第次在漳水,话都没有说句。元禄为何这么敌视他呢?
这就不得不提慕容建中进来之后看元禄的眼神。这个时候,他正想到和士开,而且还不由自主地把元禄跟和士开想到块去了。看向元禄的眼神实在不是多友善的眼神,甚至还带着点杀气。
元禄是什么人?那是个太监。生理上已经不是个正常人,心理上也有些不正常。对别人的态度非常敏感,最忌讳的正是别人不屑的眼神。而且,他跟着高湛多年,被其他人追捧惯了。哪里受得了慕容建中那样的眼神。
于是,他就此记恨上了慕容建中。
而高湛虽然不认为自己会看错人,还喝止了元禄,但心中终究还是埋下了怀疑的种子。就是不知道它会不会发芽,或者说什么时候发芽。
...
( 不管元禄如何忌恨慕容建中,他这个当事人这个时候也无从知晓。他现在正兴高采烈地回府,等着高演的圣旨。他想到他马上就可以指挥着强大的军队,打败宇文护,挫败周师,名留青史。这样想来,还有点小激动啊!
不行,不行。不能再意滛了。口水要流出来了。
他回到了家里。没想到还有另个好消息在等着他。
下人向他禀告,他派往中山今正定的人回来了。正带着客人在客厅等他。
慕容建中这下更是喜不胜收。
他派人到中山去是为了找个人。个很有用的人。他未必有多大的才能,但他的作用却十分巨大。甚至可以说,北齐要想打败北周,非他不可。
他叫独孤罗。他本身并不出名。但他却有个名垂青史的妹妹,还有个流芳百世的父亲。他妹妹叫独孤伽罗,他的父亲叫独孤信。
独孤伽罗是隋文帝杨坚的皇后,她堪称女中豪杰。即使在后世,也被很多女生奉为偶像。她不仅持家有道,而且还深谙政治。隋朝开国,还有隋朝初的“开皇之治”,她功不可没。不过,后人对她印象最深的是她的“妒”。杨坚的“惧内”也加深了世人对她的印象。她与杨坚伉俪情深,但她坚决不同意杨坚纳妾,为此还杀了尉迟女。因此,她也被后人评为千古第奇妒。
至于独孤信,那也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他是关陇集团的重要成员,也是独孤家族的开创者。宇文泰能顺利在关中扎根,他功不可没。他是当世名将,权倾时。他的七个女儿有三个是皇后。他的家族影响中国历史长达百年。不过,这位仁兄最为人称道的却是他的容貌。即使把中国古今所有的美男子起来排列,他也能进前十。他被世人称为“侧帽郎”。原因是他有次外出打猎,归来时有些晚了。为了赶在城门关闭之前回家,他策马疾行。头上的毡帽被劲风吹到侧。但人们却发现,这样的独孤信反而更有魅力。宋晏殊赞他“侧帽风前花满路”。
慕容建中饶有兴致地打量着眼前的独孤罗。当年,独孤信抛妻弃子,只身追随魏帝入关中。独留在关东的家人。独孤罗也因为他受了不少罪。慕容建中派人去找他的时候,他过得很贫苦。他现在身着麻衣,衣着朴素,身上也没有什么饰品,但他的身风华却不会让人看轻了他。他的容貌俊美,虽看得出历经风霜,但却让他看上去更加成熟,更有魅力。从他脸上依稀可见独孤信侧帽郎的风度。
慕容建中首先开口:“罗仁独孤罗的字兄,可想过有朝日再见家人。”
独孤罗却平静地说:“我还有什么家人呢?母亲早逝。三年前,他,也死了。”
独孤罗说的他自然就是独孤信。三年前,他被宇文护逼迫,被迫自尽。虽然对独孤信曾经抛弃他的行为难以释怀,但独孤罗对他父亲的感情还是很深。
慕容建中再接再厉,说道:“你有没有想过为他报仇?”
独孤罗冷冷地看着慕容建中,说道:“不用这么拐弯抹角。慕容将军还是说说,你找我来有什么目的吧?”
慕容建中也不尴尬,直接道明了缘由:
“宇文护又杀了个皇帝,他为了稳定有些不稳的朝政,定会转移百官和百姓的视线。而此时齐国正值新君登基,根基未稳,他定会来侵犯齐国。我即日就会领军与周师交战,到时候,我希望罗仁兄能在我军中。”
独孤罗想都没有想,马上拒绝:“在下才疏学浅,恐怕要让将军失望了。”
慕容建中不以为然道:“罗仁兄何必如此?你的才能我岂会不知。你还是不要推辞了。”
独孤罗看着慕容建中,叹了口气,说道:“因为他的事,我直被高家□,直到三年前才释放。你觉得齐国皇帝会让我出仕吗?”
慕容建中自信满满地说道:“只要是胸有沟壑的人都不会计较这些,只要心怀天下的人都不会放过独孤兄。”
独孤罗嘲讽道:“是不放过独孤家在关中的势力吧!”
慕容建中并不反驳,因为事实就是这样。他只是问:“那独孤兄答不答应?”
独孤罗坚定地说道:“答应。不过,我有条件。”
慕容建中说道:“我答应了。”
独孤罗微微怔,问道:“你不问我是什么条件?”
慕容建中说道:“不就是取宇文护的项上人头吗?那不过是暂时寄放在他脖子上的。你我随时可以取得。”
“我要的可不止是宇文护。”独孤罗嗜血地说道:“我要血洗宇文氏。”
慕容建中皱皱眉头,这确实有些为难。如果北齐真的灭了北周,俘虏了北周皇族,那么定先安抚番。等关中彻底安定之后再考虑是不是要斩草除根。而看独孤罗的意思,是想要斩立决。
慕容建中考虑再三,斩钉截铁地说道:“我答应了。”
独孤罗怔,他没有想到慕容建中真的会答应。
慕容建中见此,又补充道:“放心吧。我绝不会食言。”
独孤罗嘲讽道:“你如今还没有掌兵,就敢枉言生死。是不是太狂妄了。”
慕容建中笑道:“你不是选择和我这个狂妄的人合作吗?你也不简单嘛!”
说罢,两人相视而笑。
第二天,慕容建中果然接到份圣旨。
高演在圣旨上封他为豫州刺史,领豫州道行台相当于唐朝的节度使。领兵五万,抗击周军。
他接旨后,立即向高湛高演推荐独孤罗。
高湛和高演商量后,同意他的请求。
只是,高湛看他的眼神却颇有深意。
军情十万火急,他当天就带人出发去豫州了。而陆贞听说慕容建中要领军出征的消息后,就拿着高湛给她的信物急急忙忙地去找高湛。
她自然不是怕慕容建中出什么事,她是怕慕容建中从此尾大不掉,最后威胁到阿湛的江山。
她绝对不允许!
第5章 慕容建中慕容三藏5
( 脑补过度的陆贞急急忙忙地去找高湛,想要让他收回成命。她虽然没有学过政治,也不懂官场那套套的。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句话,她还是知道的。她认为,只要慕容家掌握军队,就定会起异心。何况慕容建中现在是去山高皇帝远的豫州。到时候天皇老子也管不到他,正好适合他造反。
她从来没有想过慕容建中是站在高家这边,真心帮助北齐的。在她看来,姓慕容的不想着复国,那他还是鲜卑慕容氏吗?
为了报答陆贞上次的帮忙,高湛特意给了她个玉牌,告诉她,有什么事可以到沈嘉彦或者慕容建中的府上找他。
陆贞当然不会去慕容建中那里,她直接到了沈嘉彦的府上。
很凑巧的是,高湛此时正在和沈嘉彦商议事情。听说陆贞找他,虽然有些诧异,但还是叫人把她请进来。
陆贞见到高湛,马上着急地对他说道:“阿,长广王殿下。”
陆贞心中有些懊恼,她本是想叫他“阿湛”的,可现在却只能叫他殿下。她在心里发誓,阿湛定是她的,她以后都要叫他阿湛。
高湛没计较陆贞的失礼,反而带着微笑问陆贞:“陆姑娘,不知你这么着急找我有什么事吗?”
陆贞说道:“我听说慕容将军要领军出征。”
高湛点点头。
陆贞又说道:“请您收回成命。他,他不能出征。”
高湛皱皱眉头,诧异地问道:“为什么?”
陆贞这时又纠结了。这让她怎么说?难道她直接说慕容建中图谋不轨,要造反不成?
她知道慕容氏直没有放弃复国梦,可阿湛他们不知道啊!她现在这么说,慕容建中完全可以告她诽谤。这事还没有个影儿呢!你也知道啊!
陆贞纠结在那,不知道说什么,只能诺诺地努努嘴唇,说不出话来。
高湛和沈嘉彦看着她是头雾水。
而这时也在客厅的沈嘉敏看到这幕,却副了然的样子。看着高湛和沈嘉彦两个人头雾水的样子,她实在看不下去了。她马上凑到沈嘉彦的耳边,对他说了通。
沈嘉彦听,马上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高湛好奇,想要问问究竟怎么回事。
谁知沈嘉彦这时直接对陆贞说道:“姑娘的来意我们知道了。我们会和殿下商量的。姑娘放心,你担心的事情绝对不会发生的。姑娘就先回去吧。”
陆贞茫然地看着沈嘉彦,她什么都没说啊!
她将信将疑地看到沈嘉彦兄妹,见他们都副了然的样子,她怎么觉得他们看她的眼神有些暧昧啊!
她马上又摇摇头,怎么可能?定是她想多了。
陆贞稀里糊涂地走出了沈府。怎么也想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这姑娘显然忘了有个词语叫脑补。至于沈家兄妹是怎么脑补的
高湛在陆贞出去之后,马上问沈嘉彦:“到底是怎么回事?”
沈嘉彦笑道:“殿下还没看出来吗?这位陆贞姑娘这是有意于慕容将军啊!”
高湛疑惑地看着沈嘉彦。
旁的沈嘉敏接口说道:“殿下试想下,哪个未出阁的女子会担心个跟自己没关系的外男。除非,除非这名女子钟情于这名男子。因为这样,所以她才会为男子担心。”
高湛这时感觉心塌了下,他没有在意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听了沈嘉敏的解释,他马上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要说沈家兄妹为什么会脑补成这个样子呢?
不得不说,陆贞那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实在太具迷惑性了。她听到慕容建中出征的消息,马上急急忙忙地来找高湛,不想要慕容建中去。还脸担心的样子。也难怪沈嘉敏会误会。
北齐的民风很开放,沈嘉敏不由自主地就联想到什么才子佳人的事了。而听她这么说,沈嘉彦和高湛也找不出什么其他理由来,就真的以为是在这样的。
见高湛恍然大悟的样子,沈嘉敏得意地看着沈嘉彦,副我很聪明吧快夸奖我的样子。
估计看到沈嘉敏这副表情的陆贞要郁卒了。沈嘉敏的脑子究竟是什么回路的。她是从哪里看出她钟情于慕容建中这个家伙的。
不过,陆贞现在还无所知,自然也不会郁闷。等她知道沈嘉敏如此想法的时候,已经是几个月之后的事了。陆贞郁闷的同时,对慕容建中更是怨气十足。这却是后话了。
宇文护的进攻在即,慕容建中和独孤罗带着五万大军路急行军,赶往边境集结。两日后,到达黄河。但在大军渡过黄河的时候,慕容建中却突然下令大军转向,往洛州洛阳进军。
独孤罗奇怪地问道:“我们不去汝南吗?”
豫州道行台的驻地是在汝南,而这也将是周军其中个主攻方向。现在慕容建中不去汝南布置防线,反倒跑去洛州。
慕容建中笑着看着独孤罗,说道:“你不是也很乐意去洛州吗?”
独孤罗沉默不语,只是他的手却紧紧地抓着缰绳。
他当然想去洛州。因为洛州直是周齐两国争斗的焦点。每逢两国交战,洛州定会成为战场。它直是周军的主攻方向,也是齐国在河南指黄河以南最重要的据点。而宇文护也定会出现在那里。
独孤罗平复下心情,又问道:“我自然是想去的。可你又为什么”
慕容建中直接打断他的话,说道:“因为,周军的主力在洛州,而豫州只会出现路偏师。此番大战,关键在于击败宇文护。只要击败了宇文护,攻打豫州的周军只要不想被包饺子,就会马上撤离。而如果没有击败宇文护,那么,即使我们消灭了那路偏师,对大局还是没有影响。”
独孤罗笑着看着慕容建中,说道:“我看,你是想去抢功劳吧!你不怕到时候皇帝怪罪下来吗?”
慕容建中并不否认,他理直气壮地说:“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独孤罗又问道:“你难道不怕豫州沦陷吗?”
慕容建中神秘地看着独孤罗,说道:“我在出征之前已经给守备豫州的去了封信。只要他们按信上说的去做,那么豫州定会没事。”
独孤罗不禁好奇地问:“你有什么好主意?”
慕容建中只是笑笑,就在独孤罗以为他不会说的时候,他突然说道:“我让他们开城投降。”
独孤罗个不稳,差点没摔下马。
他稳稳身体,哭笑不得地说道:“你这是什么馊主意?你不怕有人弹劾你吗?”
慕容建中却认真地说道:“只要我们这边能打败宇文护,豫州自然会回来。而且,直接开城投降的话,豫州反而不会有什么损失。”
独孤罗反问道:“你这么肯 ...
(定?”
慕容建中点点头,说道:“放心吧。豫州不会有事的。因为出兵豫州的定会是权景宣周将。他可不是什么残暴的人。”
权景宣确实不是残暴的人。恰恰相反,他很得民心,对他治下的百姓都很好。即使他占领了豫州,也定不会苛待豫州的百姓。所以慕容建中有恃无恐。
独孤罗已经想明白慕容建中的计划了。他是想先战略性放弃豫州,集中兵力解决宇文护,然后再回师豫州,豫州自然就可以收复。
这个计划是完全可行的。
但是,这个计划虽好,但却不是没有漏洞。
慕容建中的设想是建立在打败宇文护的基础上的。到时候,如果慕容建中久攻不克,就会出现大麻烦。豫州方面,权景宣虽然不会苛待百姓,却可以收买人心。时间长,豫州的百姓的心就会偏向宇文周。即使最后能收复豫州,那不过是出“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戏码;而邺城那边也会给慕容建中压力。高演刚继位就失地,这让他这个皇帝的面子往哪儿搁。
至多两个月。两个月内,慕容建中没办法打败宇文护的话,他马上就会被革职,而且还是永不复用的那种。
独孤罗深吸口气,说道:“没想到,你的胆子这么大。”
慕容建中笑道:“我是自信。”
独孤罗翻白眼,说道:“是自负吧!”
慕容建中说道:“随你怎么说吧!时间会证明切。”
独孤罗笑道:“我拭目以待。”
他们又是路疾行,终于在第三天傍晚,到达洛州。
洛州刺史独孤永业鉴别了他们的身份后,让人开城门将他们迎了进来。
独孤永业吩咐副将安顿士卒,他自己则带着慕容建中和独孤罗到自己的府上。期间对独孤罗嘘寒问暖。
要说这位独孤永业将军,他本姓刘,只是他母亲姓独孤,自幼又是跟母亲过的,这才改性独孤。算算辈分,他还是独孤罗的叔叔。独孤罗在中山的几年也得到过他的照顾。但因为独孤罗的身份,他也不敢太亲近。现在独孤罗已经得到齐国的认可了,他也就没有什么顾忌了。
独孤永业看着独孤罗感慨道:“若是赵国公独孤信在天有灵,见到你过得好,他会很欣慰的。”
独孤罗沉默不语。
独孤永业知道独孤罗心中还是有心结。当初独孤信抛下独孤罗母子,选择投奔西魏。他理解独孤信的选择,西魏确实是他展翅腾飞的地方。何况大丈夫何患无妻。只是,这件事对独孤罗的伤害确实巨大的。本来的天之骄子马上沦为阶下囚。要不是此次有慕容建中的推荐,他恐怕要终生不仕。
慕容建中见气氛有些尴尬,马上转换话题:“独孤将军,军情紧急,我们还是先谈公事吧!”
独孤永业点点头,向慕容建中说明了现在的情况。
宇文护的大军也是在今天到达的。只不过他们比慕容建中要早个时辰。兵力高达十万人。现在正驻扎在金墉城洛阳卫城,此时还在洛阳西北角以西四十里处扎营。
慕容建中皱皱眉头,问道:“可知宇文护这次带谁起来的?”
独孤永业说道:“从旗号看,宇文护带来的人应该有尉迟迥,宇文宪,贺兰祥,尉迟纲等人。”
这几个人,宇文宪是宇文氏的宗亲大将,尉迟迥是宇文泰的死党。而贺兰祥和尉迟纲则是宇文护的党羽。
慕容建中不禁问道:“韦孝宽和达奚武还有杨忠都没有来吗?”
独孤永业说道:“杨忠此时应该在北地镇守,防备突厥。而韦孝宽和达奚武据说在称病。”
慕容建中笑道:“看来,宇文护本次出兵周国也有很多人反对啊!他现在也就能调动自己的亲信还有宗亲了。”
独孤罗冷笑道:“那是他多行不义。他刚杀完皇帝,马上又启战端。焉能没人反对?”
慕容建中笑道:“这不是便宜了我们吗?少了他们几个,这场仗要好打多了。”
慕容建中面上直带着自信的笑容。实际上,他心里直在打鼓。毕竟对方阵营里可是有好几位名震天下的名将。现在下子少了三个,他心里不由自主的松了口气。
现在宇文护帐下,真正的名将只剩下宇文宪个。而尉迟迥勇则勇矣,却并不擅长谋略。剩下几个,他更是不放在眼里。
而且,更重要的是,宇文宪如今不过十六岁,虽然刚刚率军平定蜀地,但他远远没有达到巅峰,还稚嫩得很。对付起来也容易多了。
慕容建中眼珠子转,马上想到了个主意。
他对独孤罗说道:“独孤兄,我马上写封战书,约定三日后决战。麻烦你将它送给宇文护。”
独孤永业皱眉,忍不住说道:“不可,宇文护有十万大军,洛州城内原本只有三万人,即使加上你们刚带来的五万人。兵力上我们还是战劣势。岂能与他正面决战?还是先坚守等待战机吧!”
慕容建中冷笑着说道:“十万?哼,马上就变成八万了。”
见独孤永业还要再说,他马上又说道:“独孤将军放心,建中自有分寸。切等罗仁兄独孤罗字回来之后再做说明。”
独孤永业见他坚持,只得无奈地闭上了嘴。
独孤罗倒是很好奇慕容建中到底有什么主意,竟然有把握让宇文护下子损失两万人。他可不觉得慕容建中在吹牛。
慕容建中写好信,把它交给独孤罗。临行前,他又叮嘱独孤罗:“罗仁兄,你这次去周营,观察下宇文护的帅帐和尉迟迥的位置。”
独孤罗点点头,表示明白了。
独孤罗以齐国使者的身份去周营,禀明身份后,很快就被带到宇文护的帅帐。
乍见独孤罗,宇文护惊呼:“独孤信!?”
独孤罗的相貌跟独孤信有七八成像,也难怪宇文护会认错。
对此情况,独孤罗早有心理准备,行了礼,说道:“在下齐使独孤罗。拜见大司马。”
宇文护这时也镇定下来,正襟危坐,问道:“齐使此次前来,有何要事?”
独孤罗说道:“我家将军早闻大司马威名,早想与大司马较高下,于是派在下送战书。约定在三日之后,全军出动,在洛水之畔决战。”
说完,双手递上战书。
随侍赶紧将诏书递给宇文护。
宇文护翻开看,只见上面写了个大字:三日之后,洛水河畔,两国交兵,不死不休。慕容建中书。
宇文护大笑道:“哈哈哈,果然虎父无犬子。慕容小子也有些慕容绍宗的胆气。只是不知他有没有他老子那样的运气呢?”
宇文护此话分明是在暗讽慕容建中。慕容绍宗哪里有什么运气?生怀才不遇不说。好不容易被重用,被指派攻打颍川。他派人在洧水筑坝,以水灌城 ...
(。本来此事已经是十拿九稳了。破城指日可待。慕容绍宗乘船视察堤坝,不料突起大风,吹断了缆绳,大船顺风向颖川城飘去。城中的西魏士兵见有送上门来的大鱼,赶紧用长钩钩船,并乱箭齐发。慕容绍宗为了不被俘虏,跳水自尽。可谓是倒霉到极点。
宇文护看着独孤罗,说道:“回去告诉慕容建中,本座答应了。三日之后,本座必备锦盒与他决战。”
“哈哈哈哈。”慕容建中哈哈大笑,问独孤罗:“这老匹夫真这样说?”
独孤罗点点头。
慕容建中冷笑道:“哼,我倒要看看,那个锦盒到底装着谁的头颅!”
独孤永业忧愁地问道:“真的要在三日之后决战吗?”
“当然。”慕容建中肯定地说道。
他见独孤永业脸苦相,笑道:“独孤将军,让兄弟们好好休息。今晚,我们去偷营。”
独孤永业和独孤罗阵错愕。
独孤永业提醒道:“慕容将军,你不是刚”
“刚刚下了战书对吗?”慕容建中说道,“战书上写的是三日之后决战。可我又没说这三日免战啊?”
慕容建中笑着说道:“宇文护定想不到,我刚刚跟他下完战书,马上就来抄他老窝。”
“可是这”独孤永业有些无语,这根本不和规矩啊!
慕容建中这时却乾坤独断,大手挥,道:“就这样吧。好好准备下。我要让给宇文护个终身难忘的夜晚。”
独孤永业无奈,只好去准备。他和慕容建中虽然都是刺史,但慕容建中还领着豫州道行台的职位,他辖制的可不仅仅是豫州州。他镇守的洛州实际上也受他辖制。
当天晚上,月黑风高。正是杀人放火的好时候。
此时的周军大营片漆黑。
慕容建中带着最精锐的八千人骑,悄悄地靠近周军的大营。
偷营的人不宜过多,所以他只带了八千人。而独孤永业则带着三万人在二十里出接应他。
如果事情顺利的话,独孤永业会接应他撤退;万是不可为也能够帮助他突围。
事情果然如慕容建中所料,宇文护根本没有想到他会这么无耻。周军根本就没有防备。
慕容建中杀进周军大营的时候,周军士兵还在酣睡。
“杀!”
慕容建中见此,哪里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他马上带人冲进去,往里面杀去。
他没有执着于杀人,而是尽量制造混乱。而且,他冲击贺兰祥和尉迟纲的军帐,有意把他们的士兵往尉迟迥那边赶。
尉迟迥勇冠三军,胆气过人。有次,周军见齐军渡河而来,都散退。唯有尉迟迥敢以数十骑反冲。这在白天或许是件好事。周军见到主将英勇,定会士气大振,返身杀敌。但在晚上可不见得是好事。
慕容建中刻意驱赶周军士兵,周兵正在仓皇逃命,突然发现前面有队人向着他们的方向冲杀过来。在黑暗中看不清对面的人,下意识地以为也是敌人,也下意识地拿刀捅向对方。而尉迟迥这边的人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但为自己的小命着想,也拔刀捅向对面的人。就这样,他们开始自相残杀。
慕容建中看着正撸成团的周军,面继续冲杀周军,面在心中计算着时间。
他让独孤罗观察尉迟迥和宇文护的营帐就是为了算好在什么时候撤退。
宇文护惜命,他的帅帐防守肯定是最严密,他就算偷袭成功也难以全身而退。宇文护反应过来之后,定会带着他的亲兵聚拢士卒。宇文护可不像尉迟迥那么鲁莽。到时候,他也只能撤退了。
时间点点过去了,周军也渐渐聚拢。
慕容建中突然大喝:“冲啊!”
周军立马变得更加紧张了。
而慕容建中却带头往营外冲去。
这是他事先计划好的。也跟士卒打好招呼。
当宇文护收拢好士兵的时候,就是他撤退的时候。这个时候,如果他喊“撤退”的话,周军搞不好就会冲杀够来,咬着他。但如果他喊“冲”的话,周军就会下意识地站成防守阵型。当他们意识到敌军是要撤退时,为时已晚。攻守转换之间,慕容建中已经带人跑了。
眼睁睁地看着慕容建中快马离去,已是追之不及。再看着混乱的大营,宇文护气得肺都快炸了。
宇文护只好吩咐人重新安顿好士卒,并令人清点损伤。
伤亡人数很快统计出来了。
此战损失竟真如慕容建中事先说的那样,伤亡人数高达两万。其中大部分是周军自己互相残杀造成的。
宇文护听到伤亡竟如此惨重,更是怒不可遏:
“慕容建中,本座定要将你五马分尸,方解我心头之恨!”
第6章 慕容建中慕容三藏6
( 宇文护在中帐里暴跳如雷。洛州城内却欢天喜地。齐军的士兵大多数是鲜卑人或胡化的汉人,崇拜英雄。如慕容建中这般,带着区区八千人偷袭十万人的大营,不仅大量杀伤敌军,而且还能全身而退。最重要的是,自身的伤亡不大,跟战果相比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慕容建中看到周围士兵投向他的那种崇拜的眼神,顿时阵飘飘然。这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享受。他穿越不就是为了这个吗?
成功者书写历史。这句话果然没说错。慕容建中不顾道义,刚送完战书,马上就去劫营。本来最反对他的独孤永业这会儿也抛开了那些有的没的,使劲拍着他的肩膀,不断说他“有乃父之风”指慕容绍宗。
回到城里,独孤永业立即下令要彻夜狂欢。独孤罗马上制止他,还说立即去布置防御。
独孤永业疑惑地看着独孤罗。
不等独孤罗解释,这会儿,慕容建中也从喜悦中冷静下来,说道:“我们刚劫了宇文护的大营,以宇文护的气量定不会善罢甘休。定会伺机报复。我们现在确实应该好好防备才是。”
独孤永业还是不敢相信,问道:“周军刚刚被偷营,伤亡惨重,士气也非常低落。宇文护怎么可能会如此不智?”
独孤罗接口道:“因为他是个疯子,还是个冷静的疯子。他盛怒过后,定会马上想着让我们也跟着吃亏。看到城中在欢庆,守备松懈,他定觉得这是个可趁之机。这样的好机会,他岂有白白放过的道理?”
独孤永业还是不信,说道:“即使我?br />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