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虽然有错误和“可怕的腐朽势力”,却是种显赫的丰功伟业,德国人终于有了自己应有的地位。
德国不是所有国家中唯建立在纯粹力量的政策基础上的帝国的杰出榜样吗帝国的胚种细胞普鲁士是由于赫赫的武功,而不是由于金融的操纵和商业的买卖而建立起来的,而帝国本身又完全是积极进取的政治领导和视死如归的军人气概的光荣结果
第二 帝国的创建本身好像被件振奋全国人心的事件的魔力增添了光辉。经过了系列无可比拟的胜利以后,诞生了个留传给后代子孙的帝国这是对不朽的英雄主义的酬报这帝国的存在不是由于议会各派别的勾心斗角,它的建国的崇高方式,使它超绝于其他国家之上;因为宣布我们的意志,宣布德国人,不论贵族平民,都决心要在将来建立个帝国,再次把帝国的地位升高到无上的高度,这个庄严的行动,不是在议会的舌战的嘴叨声中,而是在巴黎郊外前线的隆隆炮声之中完成的俾斯麦国家的创建者不是逃避兵役的胆小鬼,而是置身前线的将士。
这种独特的诞生方式和炮火的洗礼为帝国增添了只有最古老的国家但是为数稀少才能自夸的历史性的光辉。
现在开始了步步上升的历程
外部的行动自由为内部提供了每日的面包。国家在人日和物产方面都富97饶起来。国家的荣誉和全国人民的荣誉受到了支可以极其明显地表现出与以前德意志联邦不同的军队的保护。这就是希特勒决心要恢复的德国。在我的奋斗中,他详尽地讨论了他心目中的德国覆亡的原因:容忍犹大人和马克思主义者中产阶级贪图物质享受和自私自利的思想霍亨佐伦王室周围“阿谈奉承之徒”的恶劣影响同腐化堕落的哈布斯堡王室和不可信任的意大利人结盟而不同英国结盟的“为害极大的德国结盟政策”缺少项根本的“社会的”和种族的政策。
他保证,这些错误是国家社会党定要纠正的。第三帝国的思想根源但是除了历史以外,希特勒还从哪里得到思想上的启发呢他在德国国内外的反对者不是太忙,就是太笨,没有在尚不太晚的时候注意到这点,但是他却像许多德国人样,兼收并蓄地汲取了19世纪德国思想家各种各样不负责任和狂妄自大的思想。这些乱七八糟的思想,希特勒都是从阿尔弗雷德罗森堡这样糊涂的冒牌哲学家或者他那醉醺醺的诗人朋友狄特里希埃卡特那里拾来的牙慧,却以个初入门者的满腔热情来奉为至宝。更糟糕的是,他决心要把这些思想付诸实行,只要有机会。
我们前面已经谈到,紊绕在希特勒脑际的这些思想是些什么思想:对战争和征服的歌颂,极权主义国家的绝对权力;认为亚利安人即日耳曼人是主宰种族的信念,对犹大人和斯拉夫人的仇视;对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的蔑视,这些思想都不是希特勒独创之见虽然实行这种思想的方式后来证明是他的独创。这些思想来自在希特勒出生前个世纪内支配德国思想界的批无奇不有的学问渊博然而头脑有失平衡的哲学家历史学家和教育家。后来事实证明,这些思想不仅对德国人,而且对很大部分人类也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后果。
毫无问题,在德国人中间,曾经出过西方世界在思想和精神方面最崇高的些人物诸如莱布尼兹康德赫得洪堡莱辛歌德席勒巴赫和贝多芬等而且他们对西方文明都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但是,正好与从俾斯麦直传到希特勒手中的普鲁士德国的兴起同时,在19世纪开始占优势的德国文化的主要支柱首先是菲希特和黑格尔,后来是特莱希克尼采理查德瓦格纳,以及批较为次要的人物,奇怪的是,在后者这些人物中占重要地位的还有个古怪的法国人和古怪的英国人。这些人终于造成了德国在精神上与西方的分裂;这种分裂状态至今还没有弥补过来。981807年,普鲁士在那拿屈辱地被拿破仑击败以后,约翰戈特利勃。菲希特开始在他担任哲学教授职位的柏林大学的讲坛上发表他著名的告日耳曼民族书。这些演讲深深地激动了和鼓舞了个陷于四分五裂的战败国家的人民,它们的响亮回声即使到了第三帝国时代仍旧隐约可闻。对于个战败国的意气沮丧的人民来说,菲希特的教导是种醉人的烈酒。在他看来,拉丁民族特别是法国人和犹太人都是腐朽种族。只有日耳曼人才有中兴的可能。他们的语言是最纯洁的,最与众不同的。只有在他们的影响下,历史才能展开个新的纪元。这个新纪元将反映宇宙的法则。它将由批为数不多的社会精华来领导,他们没有任何“个人”性质的道德观念的约束。
这些思想就是我们上面已经看到的希特勒写在他的我的奋斗中的部分思想。
菲希特1814年逝世后,他在柏林大学的讲座由格奥尔格威廉弗雷德里希黑格尔继任。黑格尔是个思想敏锐观察深刻的人,他的辩证法启发了马克思和列宁,因此对**思想的确立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把国家颂扬为人类生活中至高无上的主宰的思想,为惮斯麦的第二帝国和希特勒的第三帝国铺平了道路。在黑格尔看来,国家就是切,或者几乎就是切。
他认为国家是“世界精神”的最高表现;它是“道德的宇宙”;它是“伦理概念伦理思想认识和思维本身的体现”;国家“对个人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个人的至高无上的责任是做国家的分子因为世界精神的权利是超越切个人特殊权利的”那么个人在世界上的幸福在哪里呢黑格尔答复说,“世界历史不是幸福的帝国。幸福的时期,”他宣称,“是历史上空白的篇页,因为这些时期是和谐致没有冲突的时期,。战争是最伟大的纯洁剂。在黑格尔看来,它有益于“为长期和平所腐化的各国人民的伦理趁康,正如刮风使海洋去除长期平静所造成的污秽样”。
任何传统的道德和伦理观念都不得影响至高无上的国家或领导国家的“英雄”。“世界历史占有个更高的地位不相干的道德要求绝不能与世界性历史性的功业及其实现发生冲突。绝不能以喃喃连祷的那些个人品德了谦虚仁爱宽容来反对它们这样强大的种形式 国家 必须践踏许多无辜的花草压碎它的前进道路上的许多东西。”
黑格尔预料德国在恢复了它的天赋才能以后就会建立这样个国家。他预言,“德国的时辰”将会来到,它的使命将是振兴世界。谁如果读过黑格尔的著作,就不难了解希特勒像马克思样从他那里得到了多少灵感的启发,哪怕这是经别人之手而得来的。尤其是,黑格尔在他关于“英雄”那些由于神秘的天意而命中注定要执行“世界精神的意志”的伟大人物的理论中似乎就以他自己的强烈的使命感启发了希特勒,这点我们在本章结99尾时就会谈到。
海因里希冯特莱希克是稍后来到柏林大学的。从1874年起直到他在1896年去世时为止,他直在那里担任历史学教授,很受学生欢迎,讲深时座无虚席,热情的听众中不仅育学生也有参谋总部的军官和容克官僚。他在19世纪末期对德国思想界的影响很大,这种影响直存在到威廉二世的时代,甚至直到希特勒的时代。他虽然是萨克森人,却是个竭力主张普鲁士化的人。他比普鲁士人更加普鲁士化。像黑格尔样,他也颂扬国家,视之为至高无上,但是他的态度更加粗暴:人民,臣民,在个国家里不过是奴隶而已。“只要你服从,”他宣称,“不用管你怎么想。”
在宣称战争是人类的最高自我表现方面,比起黑格尔来,特莱希克有过之无不及。在他看来,“军事荣誉是切政治价值的基础;而在德国的丰富的荣誉宝库中,普鲁士的军事荣誉是颗明珠,其价值之高,不亚于我们的诗人和思想家的杰作。”他认为,“盲目追求和平已经成了我们时代的思想和道德的耻辱。”
战争不仅仅是种实际上的必要,它也是种理论上的必要,种逻辑的要求。国家这概念意味着战争的概念,因为国家的本质是权力要在这个世界上永远消灭战争不仅是种荒谬可笑的希望,而且也是极其不道德的希望。这将造成人类灵魂。的许多基本的和崇高的力量的萎缩个国家的人民,如果执迷于永久和平的幻想,就必然要因为在超然孤立中衰败而不可救药地灭亡。
尼采像歌德样对德国人民评价不高, 而且在其他方面,这个狂妄自大的天才的些言论也与19世纪德国沙文主义思想家有所不同。的确,他认为,包括菲希特和黑格尔在内的大多数德国哲学家都是“不自觉的骗子”。
他嘲笑“康德老头儿的塔杜夫 作风”。他在 何等的人
中写道,德国人“点也不知道他们多么卑鄙”,他的结论是,“凡是德国力量所到的地方,它都要破坏文化”。他认为,世界上所以存在“奴隶道德”,基督教徒同犹大教徒同样要负责;他从来不是个反犹主义者。他有时担心普鲁士的前途,在他晚年发疯之前,甚至怀有欧洲联邦和世界政府的思想。
但是我认为,在第三帝国生活过的人,没有个不对尼采的,100 影响有深刻印象的。正如桑塔亚那所说,他的著作中可能充满了“愉快的蠢话”
和“孩子气的咒骂”。但是纳粹文人还是乐此不疲地颂扬他。希特勒常常到魏玛去参观尼采博物馆,大事宣传他对这个哲学家的尊敬,让记者拍他出神地瞻仰这个伟人胸像的照片。
把尼采当作纳粹世界观的创始者之是不无理由的。这个哲学家不是曾经用尽其精辟的警句格言,来大力反对民主和议会制度宣传权力的意志赞美战争宣布主宰种族和超人的来临吗,几乎在任何想象得到的问题上,个纳粹党人都可以得意地引用他的话,而且事实也确实如此。关于基督教义:“是最大的不幸,是最重大的根本错误我称它为人类无法洗雪的污点这种基督教义不过是社会主义者的典型说教。”关于国家权力和人类的丛林世界:“社会向认为美德不过是取得力量。权力和秩序的手段。
国家是有组织的不道德是打仗征服报复的意志社会无权仅仅为其本身的缘故而存在,它只能充当下层建筑和脚手架,为让精选的种族得以借之上升,担负更高的责任所谓生活权利工作权利幸福权利这种东西是根本没有的:在这方面,人类同最低贱的蛆虫没有区别。” 他颂扬超人是肉食猛兽,“杰出的金发碧眼野兽,虎视眈眈地等待扑向猎获物和胜利”。
那么战争呢在这个问题上,尼采采取了19世纪大多数其他德国思想家的观点。这位哲学家用旧约那种宏亮的语言来写作琐罗亚斯德如是说人他在书里面喊道:“你们爱和平应以它作为新战争的手段,爱短期和平应胜过长期和平。我劝告你们不要工作,要去作战。我劝告你们不要和平,而要胜利你们说,和平是甚至使战争也变成神圣的事业我对你们说:只有战争才使切事业变成神圣。战争与勇气所做出的丰功伟绩,大大超过慈悲。”
最后,尼采还预言未来的社会精华人物将统治世界,超人将由此产生。
在权力的意志 r书中,他宣称,“个大胆的统治者种族正在加强自己目的应该是为在[101 ]智力和意志方面天赋最厚的种特别强壮的人准备根据新的原则估计价值标准。这种人和他周围的精华人物应该成为地球的主人”。
德国最有独创之见的位思想家的这种狂言大语,在希特勒的混乱的头脑中定引起了强烈的共呜。总而言之,他把这些狂言大语不仅是这种思想,而且连这位哲学家的过分夸张的痹好,甚至他的措辞都据为己有。
“地球的主人”是我的奋斗中常见的话。希特勒最后认为自己就是尼采所预言的超人,这点是无可怀疑的。
“凡是要想了解国家社会主义的德国的人必须了解瓦格纳。”希特勒常常这么说。 这可能是基于对这位伟大的作曲家的某种误解,因为,虽然理查德瓦格纳像希特勒样对犹太人怀有种疯狂的仇恨,深信他们要用金钱来统治全世界,虽然他蔑视议会制度民主主义资产阶级的追求物质利益和庸俗习气,他也热烈地希望德国人能够“以他们特殊的天赋”,“成为世界的改造者,而不是统治者”。
不过,促成产生现代德国的神话,使得现代德国有了种日耳曼式世界观,以致希特勒和纳粹党不无理由把它接过来据为己有的,不是瓦格纳的政治著作,而是他的伟大的歌剧,这些歌剧生动地再现了日耳曼人的远古世界,它那英雄式的神话,它那战争的神祗和勇士,它那恶魔和巨龙,它那流血格斗和原始的部族礼法,它那宿命观念,它那以爱情与生命为光荣以死亡为高贵的观念。
希特勒从早年时代起就崇拜瓦格纳,甚至在他濒死的时候,在俄国前线附近大本营的阴暗潮湿的地下室里,在他的天下开始崩溃和他的雄图化为泡影的时候,他还喜欢回忆他听到瓦格纳的伟大作品时的切情景,回忆这些作品对他的影响,回忆他从拜罗伊特音乐节从无数次访问这位作曲家的故居瓦恩弗雷德别墅时所得到的灵感,在这所故居中,作曲家的儿子齐格菲瓦格纳和他的英国出生的妻子温尼弗雷德仍住在那里,他有个时期曾是希特勒所敬重的朋友。
“瓦格纳的每部作品都给我带来莫大的愉快”1942年1 月2425日夜里,在德军第次在俄国遭到惨重失败后不久,希特勒在东普鲁士腊斯登堡的“狼岤”地下防空洞中同他手下的将领和党内助手其中有希姆莱
谈话的时候曾经感叹他说过这么句话。在防空洞外面,遍地白雪皑皑,寒冷彻骨,这是他最痛恨和害怕的两个因素,也是造成这次战争中德国第次军事失利的两个因素。但是在暖和的地下防空洞中,至少在这个晚上,他的脑子里想到的是他的生命的伟大灵感泉源之。“我还记得,”他说,“我第次踏进瓦恩弗雷德时的感情。说我受到了感动,还不足以表达我的102 感情于万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他们从来总是支持我的,甚至齐格菲瓦格纳。我同他们都很熟,相互直呼名字。我爱他们家人,我也爱瓦恩弗雷德这所房子拜罗伊特十天音乐节永远是我生命中最幸福的日子。想到我将来总有次重饬这个圣地,我就非常高兴在拜罗伊特音乐节结束后那天我感到非常悲哀,就像你把圣诞树上的装饰卸下来的时候样。”
虽然希特勒在那个冬夜的独白中再说,在他看来,特里斯但和伊莎尔德r 是“瓦格纳的杰作”,但是为德国,特别是为第三帝国提供这么多的原始日耳曼神话的,还是那部了不起的尼伯龙根的指环b r,这是连续性的4 部歌剧,取材于日耳曼民族伟大的史诗尼伯龙根之歌b,作曲家为了这部作品花了25年的心血。个民族的神话往往是那个民族精神和文化的最高级和最真实的表现,这种情况在德国是再确实不过了。席林甚至认为,“个民族是有了神话以后才开始存在的它的思想的致性亦即集体的哲学,表现在它的神话里面;因此,它的神话包含了民族的命运”。曾经用现代语言写过尼伯龙根之歌的当代诗人马克斯梅尔宣称:“人本主义希望希腊诸神对我们文化发生深刻影响,现在这种影响已经很少了
但是齐格菲和克里姆希尔德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灵中”
齐格菲和克里姆希尔德勃隆希尔德和哈根都是许多现代德国人喜欢引以自喻的古代神话中的男女英雄人物。就是同他们起,同这个野蛮的多神的尼伯龙根人的世界起,个尔虞我诈暴力横行血流成河,最后以rr诸神的末日告终的非理性的英雄式的神秘主义的世界,在沃旦历经盛衰之后纵火焚烧瓦拉拉时,在场自我毁灭的狂乱中化为烈焰,同归于尽。这种毁灭,直使德国人的心灵着迷,直使他们在精神上满足了某种渴望。这些英雄人物,这个原始的巨人的世界,用梅尔的话来说,直活在“人民的心灵中”。在这种德国人的心灵中,我们可以感觉到文明的精神与尼伯龙根人的精神的斗争,而在本书所涉的时期里,后者的精神似乎占了上风。1945年,希特勒企图与沃旦媲美,手造成了德国的毁灭,想使德国同他起在场大火中化为烈焰,这是点也不奇怪的。
瓦格纳是个有惊人天才的人,是个气魄雄伟的艺术家,他的成就远远超出了上述几点。指环歌剧中的冲突,常常围绕着贪图黄金这个主题,作曲家把这点同“现代资本主义悲剧”相比,并且怀着恐惧的心情,眼看着它消灭了自古以来传下来的些美德。尽管他的主人翁都是异教徒,但是他并没有像尼采那样,对基督教义感到绝望。他对犯了错误的自相残杀的人类还是有着悲天悯人的胸怀。但是希特勒说,要了解纳粹主义,必须先了解瓦格纳。这话并不完全是错的。103]瓦格纳曾先后与叔本华和尼采相识,并受到他们的影响,虽然尼采后来与瓦格纳发生了争吵,因为尼采认为瓦格纳的歌剧,特别是在派西法尔r中,表现了太多的基督教徒的克制。瓦格纳在他长寿的多事的生中,结识了另外两个人,个是法国人,个是英国人,这两个人对本书所叙述的历史所以有重要意义,与其说是由于他们对他个人的影响固然其中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不如说是由于他们对德国人思想的影响,因为正是他们的影响,使德国人的思想导向第三帝国的出现。
这两个人,个名叫约瑟夫,阿瑟德戈平瑙伯爵,是个法国文人兼外交官,个名叫豪斯顿斯蒂华张怕伦,是有史以来英国最大的怪人之。
不过话得说在头里,他们两个人都不是江湖骗子。他们两个人都是博学多闻,游踪极广之士。但是他们两人都创造了极为荒唐的种族理论。这种理论,除了德国人是唯例外,没有人甚至他们本国的人加以认真对待过。
但是在纳粹党人看来,他们的颇成问题的理论却成了福音书。说张伯伦是第三帝国的精神上的创建人,也许并不过分夸张,因为我曾听到不止个希特勒的追随者这么说。这个古怪的英国人把日耳曼人看成是主宰种族,是未来的希望。他崇拜理查德瓦格纳,最后娶了瓦格纳的个女儿为妻。他起初拥戴威廉二世,继而拥戴希特勒,他是他们两个人精神上的导师。在他的怪诞的生命快结束的时候,他竟认为,这个奥地利下士是上帝派来领导德国人民走出荒野的人,这件事发生在希特勒上台之前,或者说有任何上台希望之前很久的时候。因此希特勒把张伯伦看成是个先知,并非偶然,后来事实证明张伯伦的确是个先知。
在这两个人的著作中,究竟有些什么东西在种族问题和德国的命运问题上把种疯狂思想灌输到德国人心中呢,戈平瑙的主要贡献是1853年到1855年在巴黎出版的四卷集人种不平等论 r ee r。说也奇怪,这个法国贵族在皇家禁卫军当过军官以后,却以亚历克西斯德托基维尔内阁的秘书长身份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托基维尔是美国的民主r r书的著名作者,曾在1848年担任过很短个时期的总理职务。戈平瑙后来到汉诺威和法兰克福去当外交官,他的种族不平等理论是从他同德国人的接触中,而不是从他同托基维尔的接触中形成的,不过他曾经承认,他写这部著作,部分原因是为了要证明他自己的贵族祖先的优越性。
根据戈平瑙在这部作品中给汉诺威国王所写的献辞,在他看来,历史和文明的关键是种族。“历史上切其他问题都受种族问题的支配各种族的不平等足以说明各国人民的命运的整个情况。”主要人种有三个,白种黄种黑种,其中以白种为最优越。他认为:“历史证明,所有文明都起源于白种人,没有白种人的合作,任何文明都不能存在。”而亚利安人是白种人中间的明珠,“这光芒四射的种族,是白种人中间最高贵的种族,”他们的起:104 源,他直迫溯到中亚细亚。不幸的是,据戈平瑙说,当代的亚利安人同些劣等种族混血通婚,这在当时的南欧就可以看到。但是,在西北方面,大致上沿着塞纳河向东到瑞士的条线以北,亚利安人虽然远远谈不上非常纯粹,但还保持着是个优秀的种族。他们包括部分法国人,全部英国人和爱尔兰人,低地国家的人民,莱因河流域和汉诺威的人民,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人民。戈平瑙似乎把住在这条线以东和东南的大部分日耳曼人排除在外,这点,在纳粹党人提倡他的学说的时候,马马虎虎地掩饰过去了。
即使如此,在戈平瑙的心目中,日耳曼人,至少是西部日耳曼人,也许仍然是亚利安人中最优秀的,这点纳粹党人并没有加以掩饰。他发现,凡是日耳曼人足迹所到之处,都带来了进步。甚至在罗马帝国中也是如此。征服了罗马人和击溃了他们帝国的所谓野蛮的日耳曼部落,对文明做出了个杰出的贡献,因为到4 世纪的时候,罗马人比退化的杂种好不了多少,而日耳曼人相对地来说,却是血统纯粹的亚利安人。他宣称:“亚利安种日耳曼人是强大的种族因此,他们的思想言论和行为有着很大的重要性。”
戈平瑙的思想,在德国很快被接受过去。瓦格纳在1876年这个法国人已届晚年他于1882年去世的时候认识了他,热情地提倡他的学说,不久之后,德国各地纷纷成立了戈平瑙协会。
豪斯张伯伦的奇异的生和著作
德国戈平瑙协会的热心会员中有个豪斯顿斯蒂华张伯伦,他的生和著作,是导致第三帝国的兴起和覆亡的无情的历史进程中最令人莫测的奇怪事件之。
张伯伦于1855年生于朴资茅斯,他的父亲是位英国海军上将,他的叔伯之中,有个是英国陆军元帅尼维尔张伯伦爵士,有两个是英国陆军将军。他最后成了理查德瓦格纳的女婿,本来是要送他参加英国海军或陆军的,但是因为体弱多病而放弃了这个打算,家里送他到法国和日内瓦受教育,法语就成了他的第语言。在15岁到19岁之间,命运使他结识了两个德国人,从此之后,他就对德国往情深,最后成了德国公民和德国最杰出的思想家之,他写了许多著作,”全部都是用德语写作的,其中有好几部著作对威廉二世阿道夫希特勒以及其他无数较次要的德国人发生了种几乎是头晕眼花的影响。
1870年,张伯伦15岁的时候落在个名叫奥托孔策的杰,105 出家庭教师的手里,孔策是个最最普鲁士化的普鲁士人,在他担任家庭教师的4 年中,他把英勇尚武战无不胜的普鲁士式的武功和显然没有想到两方面的尖锐对照贝多芬歌德席勒瓦格纳那样的艺术家和诗人的杰作深深地打入了张伯伦敏悟的心灵。张伯伦19岁的时候疯狂地爱上了安娜霍尔斯特,她也是个普鲁士人,年纪比他大10岁,同他样,也极其神经质。
1882年他27岁的时候,离开了在那里曾经埋头3 年,研读过哲学自然史物理化学医学的日内瓦,到了拜罗伊特。在那里,他遇见了瓦格纳,据他说,后者成了他生命中的太阳。他还遇见了作曲家的妻子考西玛,他在此后生之中,直对她保持了热情的奴隶般的忠诚。1885年,他同当时已成了他的妻子的安娜霍尔斯特起,到德累斯顿去住了4 年,从这年起,他在思想上和语言上成了个德国人。1889年他到维也纳,在那里住了10年,最后在1909年又回到拜罗伊特,直住到1927年去世。他在1905年同他原来崇拜备至的普鲁士妻子离了婚:当时她已60岁了,在精神上和体质上都比他病得更严重据他说,他因为不得不分居而极感痛苦,几乎发疯。3 年后,他娶了爱娃瓦格纳为妻,在瓦恩弗雷德附近定居下来,因为在那里他可以就近照顾他的岳母,受尊敬的和意志坚强的考西玛。
张伯伦是个非常敏感的神经质的人,神经官能症常常发作,据说他能看到恶魔,这些恶魔往往无情地驱使他从事新的方面的研究和继续不断的写作。个接着个的幻象驱使他从研究生物学改为研究植物学,又改为研究艺术音乐哲学传记历史。有次,在1896年,他从意大利回来,在个恶魔的驱使之下,他中途在加尔顿下了火车,租了间旅馆房间,关起门来有8 天之久,放弃了他原来想写的关于音乐的文章,而紧张地写了篇生物学论文,终于得到了从此以后贯穿在他的全部著作中的中心思想的萌芽:种族和历史。
不论他有什么样的缺点,他的思想的天地确是极为广阔:文学音乐,生物学植物学宗教历史。政治,无所不通。正如让雷勒所指出的,在他的全部著作中,有种深刻的灵感的致,这些著作的前后贯性极为突出。由于他自己觉得受恶魔的驱使,他的有关论述瓦格纳歌德康德基督教义和种族的著作,都是在种可怕的热病袭击下,种真正的神志昏迷的状态中,种自我陶醉的境界中写成的,因此,据他自己在自传生活的道路b中所说,他常常认不出这些东西是他自己的作品,因为它们超过了他所预期的程度。神经比他正常的人后来推翻了他的种族理论和他的许多历史见解,而且在埃德蒙凡尔梅尔这样位法国日耳曼学家看来,张伯伦的思想基本上是“卖膏药的”,但是在希特勒的传记作者反纳粹的德国作家康拉德海登看来,虽然张伯伦的种族学说所造成的影响使他[106 ]深感遗憾,张伯伦仍然“是德国思想史上具有最惊人的才华的人之,是知识和深刻思想的个宝库”。影响德国思想最深刻的作品,使得威廉二世大喜若狂和为纳粹党人提供了种族谬论的作品,是张伯伦1897年4 月1日到1898 年10月31日之间的19个月时间中在维也纳在他的个“恶魔”驱使下写的部长达1200页的巨著19世纪的基础r rr。这部著作是在1899年出版的。
同张伯伦所钦佩的戈平瑙样,张伯伦发现,历史的关键,的确也可以说文明的基础,在于种族。要了解19世纪,也就是说当代世界的现象,人们必须首先要考虑二下古代的遗产。张伯论认为,古代的遗产有三:希腊的哲学和艺术罗马的法律基督的人格。遗产的承受人也有三个:“两个血统纯粹的种族”犹太人和日耳曼人,以及地中海带的杂种拉丁人张伯伦称他们为“各种民族的大混杂”。只有日耳曼人才配继承这份光辉的遗产。
不错,他们在历史上出现得很迟,到13世纪时才出现。但是就在这以前,他们已灭亡了罗马帝国,这就证明了他们的价值。他说:“有人说,野蛮的条顿人造成了所谓中世纪的黑夜,这种说法是不确实的。相反,这个黑夜是垂死的罗马帝国所造成的人类不讲种族的大混杂在思想上和精神上破产以后降临的。要不是条顿人,全世界就会笼罩着永恒的黑夜。”在他写作的时候,他把条顿人看成是世界的唯希望。
张伯伦把居尔特人和斯拉夫人都包括在“条顿人”中间,不过条顿人是最重要的成分。但是,他的定义是相当含糊的,有次他说,“凡是行为像条顿人者,即条顿人,不论其原来种族是什么”。也许他说这句话是因为他想到自己的非日耳曼血统,无论如何,根据张伯伦的说法,条顿人是“我们文化的灵魂。每个民族今天作为种活着的力量,其重要性取决于它的人口中纯正条顿血液的比例只有在条顿人用他的灵巧的手掌握了古代遗产的时候,真正的历史才开始”。
那么犹太人呢19世纪的基础中最长的章论述了犹太人。我们已经看到,张伯伦声称,犹太人和条顿人是西方仅有的血统纯粹的两个种族。
在这章中,他谴责“愚蠢的令人反感的反犹主义”。他说,犹太人并不“次”
于条顿人,仅仅是“不同”而已。他们有他们自己的伟大之处。他们认识到,人类的“神圣职责”是保持种族的纯洁。但是在他进而分析犹太人的时候,张伯伦也陷入了他谴责别人持有的非常庸俗的反犹主义中,这种庸俗的反犹主义最后发展到希特勒时代尤利乌斯施特莱彻在冲锋队员中丑化犹太人时所用的滛猥粗鄙的谩骂。的确可以说,纳粹党的反犹主义的“哲学”基础有很大部分是从这章来的。107 张伯伦的见解望而知是荒谬绝伦的,他宣称,基督的人格是古代传给现代文明的三大遗产之。他接着着手证明耶稣不是犹太人。张伯伦认为,耶稣出生于加利利,他不能正确地发出亚拉姆语中的喉音字母,这些“明显的迹象”,都说明了耶稣有“很大比例的非闪族血统”。他接着说了句典型直截了当的话:“凡是说耶稣是犹太人的人,不是傻子,就是说谎耶稣不是犹太人。”
那么他是什么种族的人呢张伯伦答复道:很可能是个亚利安人如果不是由于血统的话,那么也毫无疑问地由于他的道德上和宗教上的说教,因为这种说教同犹太教的“唯物主义和抽象形式主义”截然相反。因此,很自然地至少在张伯伦看来基督应该成为“生命力旺盛的年轻的印欧民族的上帝”,特别是条顿人的上帝,因为“任何其他民族都没有具备像条顿人那么好的条件能够听到这神明的召唤”。接着他写了自称是犹太种族详细的历史,从闪族或者说沙漠中的贝都因族与圆头的长着“犹太鼻子”的希地族混血开始,最后到与属于亚利安人的亚摩利人混血为止。不幸的是,亚利安混血种即亚摩利人,据他说是金发碧眼体格魁梧仪表堂堂的来得太晚了,不能对改进“腐化的”希伯来血统起什么真正的作用。从此以后,这个英国人与他的犹太种族血统纯粹的理论自相矛盾发现犹太人成了种“消极的”种族,是“杂种”,因此,亚利安人“否认”以色列是有理由的。他甚至责怪亚利安人,不该把“实际不存在的荣誉”给予犹太人,他接着发现犹太人“没有真正的宗教信仰到了可悲的程度”。
最后,在张伯伦看来,救星在于条顿人和他们的文化,而在条顿人中间,日耳曼人是最有天赋的,因为他们继承了希腊人和印度亚利安人的最优秀的品质。因此他们有权做世界的主人。“上帝今天完全指望日耳曼人,”他在另外个地方写道,“这是我的心中蕴藏了多年的认识,肯定的真理。”
19世纪的基础书出版后轰动时,使这个古怪的英国人在德国举成名。尽管因为张伯伦是个刻意求功的艺术家,这本书有它的独特风格,而且不乏滔滔的雄辩,但是读起来却很费劲。但是它不久之后就在上层阶级人士中间很为流行,因为他们似乎在这本书里发现了他们愿意相信的东西。
10年之内,它再版了8 次,销了6 万册,到1914年第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销数已达10万册。在纳粹党统治时期,它又行销时,我还记得,在1938年时曾经宣布它印行第24版,当时己销了25万册以上了。
这本书最初和最热情的读者之是德皇威廉二世。他请张伯伦到波茨坦宫中见面,见之下就互相倾倒,两人的友谊直维108 持到张伯伦在1927年死去。他们两人在第次会晤后就直通讯。张伯伦给德皇共写了43封信,德皇回了其中23封,其中有部分信简直就是长篇文章,德皇在他的些激烈演讲和声明中曾经加以采用。“上帝把你的书送给了德国人民,把你送给了我。”德皇在头上几封信中曾经这么说。张伯伦在这些信中竭尽其阿谀谄媚之能事,到了令人作呕的程度。“陛下和陛下的臣民,”他写道,“是生在神圣殿堂的。”他还告诉威廉,他在书房里把威廉的肖像放在里昂纳多画的基督肖像对面,他工作的时候,就可以常常在他的救主和他的君王之间来回踱步。
但是张伯伦的奴才气并不妨碍他向这个性格暴烈刚愎自用的皇帝不断进言。1908年,威廉颇不得民心,以致帝国议会竟敢责难他过问外交造成不利后果。但是张伯伦劝告德皇说,舆论是白痴和贼制造出来的,可以不必去理会它,威廉则答复说,他们两个人将站在起“你用你的笔;我用我的口舌和利剑”。
这个英国人直提醒威廉不要忘记德国的使命和命运。“德国旦有了力量,”他在第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说,“我们可以满怀信心地预期它能够得到力量它必须立刻执行种科学的天才的政策。奥古斯都曾经有计划地改造世界,德国也必须如此有了进攻性和防御性武器的装备,有了像军队样严密的组织,在艺术科学技术工业商业财政,总而言之,在切方面都优于任何国家,也就是说,自己成了世界的教导者舵手先驱,它的每个人都坚守岗位,每个人都为神圣的事业贡献出最大的力量在这种条件下,德国必将由于内在的优越性而征服全世界。”
张伯伦在战争中途的1916年归化为德国公民。由于宣传他所归化的国家这样个光荣的使命,张伯伦得到了德皇枚铁十字奖章。但是受到这个英国人影响最大的还是第三帝国。虽然第三帝国到他死后6 年才出现,但是他早已顶见它的到来。纳粹党人把他奉为他们的个先知,继承了他的种族理论,继承了他的炽烈的德国人和德br >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