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会不知道秦家的打算,单看他对秦家二老爷的处置就明了了,这半年来,秦家可是费了不少力气想把秦二老爷从西北弄回来,可一直没得逞,若不是皇帝私底下拦着,谁敢得罪后族。
她满腹心事地跟在太子屁股后头进了安平宫,赵诚谨居然还在陪太后娘娘打牌,两只大眼睛放着光,一旁的宫女发了张牌,赵诚谨一顿,眨了眨眼睛,有些不好意思地手里的牌往桌上放,小心翼翼地道:“胡……胡了……”
“又胡了?”太后娘娘有点不敢相信,凑过来仔细看了两眼,尔后又掩嘴笑起来,指着赵诚谨道:“我们顺哥儿手气可真好,今儿从头胡到尾,简直跟你父王一模一样,他小时候玩叶子牌也特别厉害,后来你皇伯父都不跟他玩了。”
“皇叔也玩这个?”太子进屋时恰恰好听到这句话,顿时讶然,给太后行礼请安后便急急忙忙地问。
太后娘娘笑道:“何止是你皇叔,你父皇小时候也照样爱玩,可被你皇叔欺负惨了。”
屋里众人俱是笑起来,太子也笑,“那孙儿可不敢跟顺哥儿玩牌了,若是输了,回头父皇定要骂我折了他的威风。”
太后娘娘不愧是正牌祖母,对这两个孙子简直是犹如春风一般温暖,那眼神那语气,绝不是秦家那个老婆娘能比的,许攸怀疑其实太子也能察觉到什么,他在太后面前要明显活泼多了,甚至还会跟赵诚谨一样撒撒娇,把智商拉到跟赵诚谨这个年纪的孩子一样。
两个孩子陪着太后说话,直把太后哄得合不拢嘴,到赵诚谨临走时,皇帝陛下和皇后也来了,跟着一起的还有九皇子,皇后亲自抱着进的屋。
许攸悄悄打量太子的神色,发现他脸上并无半点异样,甚至在看见九皇子的时候还情不自禁地朝他眨了眨眼睛,微微地笑,看来他不仅不知情,甚至不曾对九皇子备受母亲宠爱的这种事实一点也没有羡慕嫉妒。
“顺哥儿要回家了吗?”皇帝陛下没看许攸,一脸温和地拍了拍赵诚谨的脑袋。
赵诚谨乖巧地点头,“再晚宫门就要落锁了,父王和母妃会担心。”
皇帝陛下朝他微笑颔首,又吩咐刘公公亲自送他。
许攸心里图有鬼,也不敢看他,大眼睛朝四周乱瞟,一会儿瞅瞅太子,一会儿又瞄一眼九皇子,最后,跳进赵诚谨的怀里还把脑袋给埋了起来。
一直等到出了宫,上了回府的马车,许攸才忽然一个激灵从赵诚谨的怀里跳起来:九皇子……好像……也不是屁股下巴……
(修)
正文 54五十四
五十四
许攸觉得这个世界简直是太奇幻了,她已经接连被这可怕的事实震撼得连气儿也喘不上了。赵诚谨拨了拨她的爪子,不见她有反应,有些担心地朝沈嵘问:“阿嵘你看,雪团怎么了?”
沈嵘也伸手过来勾许攸的爪子,许攸茫然地看了他一眼,没动。
“好像在想心事。”沈嵘道,他一点也没觉得一只猫想心事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地方。赵诚谨似乎也似乎很坦然地接受了他的这个解释,托着腮幽幽地道:“阿嵘你说雪团在想什么想得这么入迷?”
沈嵘有点为难,猫在想什么,谁又能知道,更犯不着去猜,因为,猜也猜不到。
“喵呜——”许攸听到两个孩子的对话,终于把自己从深深的震撼中拉了出来,娇滴滴地朝他们俩叫了一声,赵诚谨这才高兴了,兴致勃勃地跟沈嵘和许攸说起下午怎么样大杀四方的战绩来,一直到临进府门之前,他又忽然想起什么似的,伸出手指头朝沈嵘“嘘”了一声,道:“千万别告诉我父王和母妃。”
沈嵘点点头,温和地笑。
可许攸一点也笑不出来,如果说太子的身世是个手榴弹的话,那九皇子的身世就是个深水鱼雷了,许攸甚至不敢去想他是不是皇帝亲生的。反正听秦家老婆娘说话的语气,她一点也不怀疑她们敢做出混淆皇室血脉的事来。
她该去告状吗?
整整一个晚上,许攸几乎都没怎么睡着,她变成猫以后从来没有这么为难过,就算上次被老五找的人抓走,性命攸关的当口她也都沉得住气,可现在,他甚至不知道自己一句话会不会断送许多人的性命。秦家那个老婆娘还好说,九皇子到底无辜——万一是她的生物学得不靠谱弄错了怎么办?万一小九只是基因突变怎么办?
她深思熟虑了一个晚上,决定还是暂时不要去告状,换了他是皇帝,突然跳出来一只猫说你小儿子可能不是你老婆生的,还有可能是别人家的种,第一反应肯定是把这只妖言惑众的猫烧死。
但是,对于秦家的不怀好意,许攸还是决定去提醒一下皇帝,虽然他有可能早就已经知道了,但她多说一句至少不会犯错。虽说秦家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九皇子身上,但那孩子才多大,而且皇帝明显对太子比较宠信,最起码短时间内不会出问题,万一她料错了,到时候她再去提醒皇帝也不迟。
她这样安慰自己后,心情终于平和了许多,第二天索性在王府里狠狠睡了一觉,把晚上消耗掉的精力给补回来。
赵诚谨年岁渐渐大些,功课也越来越多,好在他脑子好使,除了回府后要多写几张大字外,其他的好像应对得游刃有余。瑞王爷甚至还给他请了个画师教他学画画,赵诚谨很感兴趣,学了几日便蠢蠢欲动地要给许攸画一副画像,可画了好一阵,总觉得不满意,都偷偷收起来并不给她看。
不过许攸是谁,她可是无所不能的女王猫,趁着赵诚谨进宫读书的空儿,她立刻就把那几幅画儿给翻出来了。毕竟只是七八岁的小孩子,许攸也没指望他能画得有多好,待打开一看,不由得想笑。
许攸其实大概知道自己现在是个什么样子,她偶尔从梳妆镜前一闪而过的时候会瞥见镜子里的那只肥猫,赵诚谨的画作很能抓到她的精髓,雪白皮毛,湛蓝眼睛,还有丰盈的体态,虽然笔画稚嫩,但还是一眼就能看出画中那个就是她。
许攸朝四周看了几眼,确定没有人,遂悄悄伸出爪子在画纸的角落里盖了一个章,又仔细将画卷起来收好,这才装作若无其事地出了门。
茶壶在院子里欢乐地跑来跑去,没心没肺地追着一只花蝴蝶,二缺鹦鹉跟它老婆卿卿我我,许攸一扫昨日的消沉,爬上屋梁,扯着嗓子大吼了两声,引得茶壶和二缺鹦鹉纷纷回头看她,她这才满意,抖了抖毛,扭扭脖子,出去散步去了。
再次进宫的时候,许攸就悄悄去了一趟御书房,找了本书出来,用爪子沾上墨汁在书里做上记号,尔后不等皇帝回来,她就溜了,之后她便再也没有进过宫,皇帝陛下也没有假借太后的名义来找过她。
倒是齐王,总趁着赵诚谨不在的时候找许攸出去玩儿。大部分的时候,许攸总要矜持一下,但在王府里关得久了,她也会受不住诱惑跟着齐王殿下出去看看热闹。猫咪其实是向往自由的动物啊。
于是,在入冬后的某一个下雪天,许攸又一次被齐王殿下拐上了马车。
雪后的京城别有一番景致,整个城市都被厚厚的冰雪覆盖,极目望去,入眼的全是一片极致而纯粹的白。齐王府的马车很讲究,舒适又温暖,马车里放了个烤火的炉子,炉子上方还用镂空鎏金的半圆罩子盖着,不用担心猫咪会不小心掉进去,如果胆子大,甚至可以懒洋洋地躺在上头烤一烤火。
齐王殿下就这样招呼许攸,“雪团你要是怕冷就坐这上头,上头暖和。”
许攸斜睨了他一眼,抖了抖身上长长的猫毛,又不屑地看了一眼齐王身上披着的狐狸披肩,没动。
齐王立刻就抑郁了,他好像又被猫咪给鄙视了。
不过,他已经习惯了!
齐王殿下虽然立下大功扭转了自己在京城里的纨绔形象,但他骨子里爱玩爱闹爱新鲜的性子却是改不掉,今儿他带许攸来的地方便是京城一家新开的酒楼,不算大,但生意一向不错,酒楼的招牌是古董熏,许攸刚开始还特别期待,以为是什么高大上的玩意儿,等伙计把锅和各种小菜往桌上一送,她才晓得原来居然就是火锅。原来古代人民依旧开始吃火锅了!
许攸表示非常惊讶。
吃火锅这种特别讲究自己动手的饮食活动,居然带上一只猫,齐王殿下是想要伺候到底吗?许攸顿坐在热气腾腾的锅边,一边忍不住舔了舔嘴巴,一边朝齐王殿下看过去,还傻愣着做什么,赶紧伺候啊!
齐王殿下一点也不觉得受到了侮辱,他还挺高兴,一面娴熟地把各种食材往火锅里扔,一面自言自语地跟许攸说话,“怎么样,没吃过这个吧?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还属我对你最好,干嘛死心眼儿跟着顺哥儿那个小屁孩儿呢,他整天都要去上书房读书,自个儿都顾不上,哪有时间陪你玩?哪有我这么好还总带着你出来散心……”
他巴拉巴拉地说了一大堆,所有的话都不离开一个中心,就是想撬墙角把许攸弄到齐王府去。许攸反正当没听到,实在被他聒噪得受不了了,就伸出爪子在桌子上轻轻拍了拍,齐王赶紧把锅里煮熟的羊肉捞起来放到它面前的小碟子里,又给她仔细调了料,这才道:“吃吧,小心烫着。”
客观地说,齐王殿下待她还真不错,在她面前一点王爷的架子也没有,估计他在美人面前也没这么殷勤。许攸一边想,一边小心翼翼地吃了一口羊肉,立刻就满足地闭上了眼睛。嘴贱的齐王见她这幅模样,忍不住笑起来,“瞧你这没见过世面的模样,总关在王府里,活该!”
许攸也不生气,飞快地把面前小碟子里的东西吃完了,又挥起爪子拍了拍桌面,示意他再给自己夹点菜,于是齐王又赶紧过来伺候,嘴里还啰啰嗦嗦地道:“我跟你说,这全天下能让本王亲自伺候的没几个,你这是烧了高香了……”
他其实也带了侍卫和随从,可都没让进屋,一来有外人在他和猫咪说话都得有点顾忌,二来,他这幅殷勤伺候的样子实在不大好被外人瞧见。
一人一猫在屋里正吃得欢呢,外头忽然传来敲门声,齐王眉头一皱,有些不悦,低声喝道:“什么事?”
那门竟赫然被推开了,从外头探进来半个脑袋,是个娃娃脸的年轻人,许攸看着有点眼熟,但一时却想不起他的身份来。
“真是你啊,”娃娃脸笑眯眯地推门进了屋,又朝身后招了招手,道:“快进来快进来。”
齐王的脸色立刻就抑郁了,十分不痛快地瞪着娃娃脸,偏生那娃娃脸不知道是脸皮厚还是神经粗,就跟没看到齐王的臭脸似的,嘻嘻哈哈地就进了屋,然后,又有个苗条纤细的身影也跟了进来,许攸抬头一看,顿时乐了,是个小美人呢。
“王爷怎么一个人出来吃?”娃娃脸大大咧咧地在齐王对面坐了,见许攸大刺刺地蹲坐在桌上连眼皮儿都不朝他扫一下,觉得有点怪怪的。他也喜欢猫猫狗狗,府里头养着好几只,但就算再怎么喜欢,也从来不曾像齐王这样把猫弄到桌上来吃饭,而且看这屋里的情况,居然还是齐王殿下亲自上阵伺候它……这未免也太惊悚了。
齐王斜睨了他一眼,没好气地道:“不是还有猫陪着吗?你们自己没地方,跑我这儿来作甚?”
他的态度显然不热络,娃娃脸一点反应也没有,倒是那小美人明显有些受伤,委屈地朝齐王偷瞄了两眼,见他根本不看自己,愈发地落寞。
“王爷你什么时候养了猫?”娃娃脸脸皮厚极了,笑呵呵地想伸手去摸摸许攸的脑袋,刚刚接近,就被它的尾巴给扫了一下,娃娃脸顿时惊讶地笑起来,“哟,看不出这小家伙脾气还挺大。”
齐王得意道:“那当然,雪团可聪明了,以为都是你们家那些笨猫蠢狗,像你这样没见过的,根本就不搭理。”
娃娃脸立刻就看出许攸在齐王心里的地位了,瞅着她看了半晌,摸了摸下巴,小声道:“我怎么看着它好像有点眼熟?哦——这是顺哥儿的猫吧。”
齐王顿时就蔫了,没好气地白了娃娃脸一眼,小声嘀咕道:“你见过?”
娃娃脸笑,“远远地见过一回,顺哥儿把它抱在怀里,只瞅见一片雪白的猫和半个脑袋,也没怎么看清楚。”他顿了顿,又道:“原来王爷喜欢猫,蓉蓉不是也养了猫,就是不大听话,特别淘气,上回还把她屋里伺候的丫鬟胳膊给抓伤了。王爷您可得给我们仔细说说这猫要怎么样?”
那个叫蓉蓉的小美人立刻就来了精神,水汪汪的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看着齐王,满脸期待。
齐王笑笑,“我家里头没养猫,以前养过一只狗,都送给顺哥儿了。你们想知道怎么把猫养好,该去问顺哥儿啊。宛平是顺哥儿表哥,你亲自去问他,他保准不隐瞒。不过养猫的事儿都是他院子里的丫鬟们干的活儿,我觉得你还是去问翠羽和雪菲比较合适。”
咦?这个娃娃脸是顺哥儿的表哥?难怪长得仿佛跟瑞王妃有些相像。好吧,看在瑞王妃的份儿上,许攸决定不再高冷了,歪过脑袋朝娃娃脸咧嘴笑笑,还难得亲切地“喵呜”了一声,齐王顿时就笑起来,伸手过来在她鼻梁上摸了摸,道:“你倒是耳朵尖,一听说是顺哥儿的亲戚立刻就变脸。”
娃娃脸微微吃惊,瞪大眼不敢置信地看着许攸,“它……它能听懂我们说话?”
齐王这才意识到自己好像说得有点多了,支支吾吾地想搪塞过去,“猫猫狗狗聪明的多了去了,能听懂人话也不奇怪。你不信,下回自己也去养只猫。”
娃娃脸跟没听到他的话似的,好奇地把脑袋凑到许攸面前,睁着一双大眼睛朝她眨了眨,又试探性地伸手想摸摸她的爪子,许攸这回没用尾巴扇他的脸,很客气地跟他握了握爪子。
娃娃脸愈发地来了兴趣,他甚至要了双筷子给许攸夹了块切好的苹果放在她碟子里,讨好地小声道:“猫儿你吃这个解解腻。”
许攸从善如流地咬了一口,又朝他喵呜了一声,表示感谢,那模样简直乖巧得不得了——齐王看得眼睛直抽抽。
小美人见他们俩光鼓着逗弄猫不理她,有些受伤,偏又不敢当着齐王的面发作,想了想,咬咬唇,小声朝齐王问:“明年陛下南巡,王爷也会去吗?”
“去吧。”齐王心不在焉地回了一句,“憋在京城里没意思。”
“您也去!”小美人顿时喜出望外,声音也高了一些,娃娃脸忍不住抬头看了她一眼,小声道:“去的人可不少呢,猫咪会去吗?”
许攸已经完全被南巡这个词给震撼到了。这是皇帝要下江南的意思吗?就像电视里头演的那样,看看风景,吃吃小吃,泡泡妹子,不要太美好哦。可是,赵诚谨肯定去不成,由此可以推出:她也去不成!
“它当然去了,”齐王理所当然地道:“它跟我一起去。”
许攸不吃东西了,抬起头白了他一眼,那不屑的小眼神儿连娃娃脸也能看出来,齐王立刻就不说话了,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有些不甘心地摸着许攸的脑袋道:“你怎么这么死心眼儿呢,跟着我出去,吃香喝辣,见一见世面多好。憋在京城里头无聊死了,错过了这次机会,你这辈子说不定去不成江南。”
你这乌鸦嘴!
正文 57五十七
五十七
许攸在床上又躺了近一个月,直到身体渐渐好转,家里人这才让她下地走动。
由于病的时间太长,这个身体几乎都停止了生长,不仅瘦,而且矮小,所以许攸能动了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拉着阿初一起运动。
孟家家境尚可,虽住在城里,却有个不小的院子,院子四周是高高的围墙,打开院门则是一条幽深的巷子。因为听阿初说城里胡人多,而且凶暴无礼,所以她不怎么敢出门,小跑也都在院子里。阿初刚开始没什么兴趣,但他实在找不到别的玩伴,就硬着头皮陪许攸跑了几天,到后来,便是许攸不叫他,他自己就主动跳出来了。
除了小跑,每天晚上许攸还在床上拉拉筋,做一套普拉提,就这么过了小半年,她终于渐渐康复,有了正常小孩的样子。二婶也不像之前那样总拘着她在院子里,早上出去买菜的时候偶尔还会叫上她一起。
云州跟京城很不一样,城里的房子都不高,人也不多,自然也比不得京城热闹。街上随处可见妆扮各异的胡人,大部分尚称和善,但也有一些十分嚣张跋扈,简直是用鼻孔看人,张口喊打、闭口喊杀,四周的百姓俱是敢怒不敢言。
虽然对这种现状很愤怒,但许攸却不能不努力地适应。雪爹和二叔在衙门当差,每天早出晚归,有时候甚至就直接宿在县衙里,孟老太太也是早出晚归,家里头只有二婶一个人忙前忙后,阿初年纪小还帮不上忙,可许攸却不能还假装病人,身体一好转,便开始帮着她做家务。
阿初见状,也过来帮忙。孟家二婶顿觉欣慰,不吝夸奖地表扬了他很多次,阿初愈发地得意。
有时候阿初会叫上许攸一起去附近邻居家窜窜门,左邻右舍听说孟家卧病数年的女儿终于病愈了,俱是好奇,纷纷上门来看热闹,见许攸果然能走能跑,俱是称奇,隔壁家一个头发花白的婆子一边啧啧称奇一边朝许攸道:“你这丫头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才生在孟家,这几年下来,你爹砸在你身上钱都够打个金人儿出来的。”
许攸也不知该如何反应,只是笑。她心里有点难过和愧疚,雪爹那么疼爱的女儿其实早已经不在了,现在活在她身体里的却是另一个人,她甚至一点也不能表现出来,只能假装一切如初,这样,雪爹也许才会好过一些。
傍晚的时候,孟老太太和雪爹、二叔一道儿回的,老太太在路上摔了一觉,所幸没伤着,但雪爹和二叔怎么都不肯让她再出去干活儿了,还叮嘱许攸和阿初看着老太太,学弟道:“小雪年纪也不小了,也是该学女红的时候,母亲就留在家里头教她好了。”
纳尼!许攸险些从饭桌边跳起来,“绣花!”她为什么要学这个!
孟老太太好像忽然才想起这个问题似的,扭过头来看许攸,抚掌笑起来,“也对,我们家小雪都十岁了,可不能像以前那样傻乎乎的,明儿阿婆就教你女红,咱们也不学多难的,会裁衣做鞋就成,总不能以后嫁了人连自己家的衣服都做不来。”
他们三言两语就把这事儿给定了下来,许攸一点插话的余地也没有,其实,真让她去说,她也不知道用什么理由来反对。
等到真是开始跟着孟老太太学女红,许攸才发现这并没有她想象中那么可怕。孟老太太是个特别有生活智慧的人,还不到半百,如果放在现在,绝对的社会中流砥柱,她能独自一人拉扯两个儿子长大,还能把儿子教好,光是这一点,就已经足够让许攸钦佩不已。
也许是察觉到许攸对女红有点抵触,孟老太太并没有一上手就急急忙忙地催着她学,而是翻出很久以前她做的花样给许攸看,待引起她的兴趣来,才教别的。学上两天,孟老太太还会找点别的事做做,正是一年中最好的春光,山里和水边的蕨菜长得好,这天早上,孟老太太便叫上许攸和阿初,三祖孙一起出城采蕨菜去了。
这是许攸第一次出城,她在家里头憋了小半年,现在好不容易出来一趟,看什么都新鲜。跟她一样的还有阿初,这小家伙本来就话多,这出来的一路上尽拉着孟老太太问东问西,孟老太太性子也好,见多识广,一点小事儿都能说得活灵活现,就连许攸都听得入了迷。
“……想当初那些胡人刚进咱们云州的时候,可比现在要跋扈多了,在大街上拿了谁家铺子里的东西都不给钱,你爹气不过,跟县老爷打了声招呼,就领着一群捕快把那几个作恶的胡人抓进了牢里,这回可捅了马蜂窝……”
许攸听得有些兴奋,她没想到雪爹看起来听沉着稳重的一个人,居然还有这么冲动的时候,忍不住疾声问:“那后来呢,县老爷没把爹交出去吧。”
“怎么会,咱们县老爷可是个硬汉子,当初秦家老匹夫在的时候都没从他手里讨到好,那些胡人又敢把他怎么着。云州城到底还是汉人多,胡人也不敢乱来。胡人闹了几场,最后还不是老老实实交了银子赔给人家铺子里,这才放人。”孟家老太太显然对云州的县老爷评价甚高,接下来的一路上,她都在跟许攸和阿初说这位官爷的英勇事迹,许攸年纪大些也就罢了,阿初却已将那位素昧谋面的县太爷当成了偶像。
祖孙三人一边说话一边进了山。这一片山并不高,山上密密地长满了树,树下则是大片大片的小灌木和各种春草,因前几日刚下过雨,蕨菜长得正肥,只是因为这片山就在城外,早已有人进山采过一批,山脚的位置几乎已经见不到蕨菜的踪影。
孟老太太早有准备,从篓子里翻出两个制作简易的竹哨分给许攸和阿初,道:“一会儿我们进了山得往深山里走,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走散了,若是找不着阿婆就吹哨子,阿婆听到哨子马上就能找到你们。”
阿初好奇地拿着竹哨左右翻看了一阵,送到嘴边狠狠一吹,立刻被那尖锐的声音吓了一大跳,“啊!”地叫了一声捂住耳朵,一脸无辜地看着哈哈大笑的孟老太太,眨了眨眼睛道:“好大的声音。”
许攸掩嘴而笑,拍拍他的脑袋,道:“你仔细把哨子收好,不要一会儿不见了,找不着我们,晚上就有野兽把你叼走。”
阿初一点也不怕,抱住孟老太太的腿道:“我跟着阿婆,才不会丢呢。要丢也是你丢。”
三人很快进了山,跟着孟老太太的脚步往深山里头走。果然,越往里走,蕨菜就越多越肥嫩,简直让人惊喜交加。刚开始,许攸一点也不觉得自己会跟孟老太太走散,可真正摘起野菜来,就根本不会注意这些事,才走了不多久,她忽然想起来朝四周看一眼,就已经不见了孟老太太的身影。
“阿初——”许攸喊了一声,四周没人回话,显见并不在附近。许攸也不着急,这片山并不大,地势也不算崎岖,阿初虽然才五岁,但胆子一向很大,人也机灵,出不了什么事。正想着,居然又听到了他的回应,“姐,小雪姐姐——”
许攸循着他的声音找过去,才发现这个小家伙居然在路边找了个破破烂烂的小棚子坐下了,见许攸寻过来,还朝她招了招手,道:“姐,你也过来坐。”
“累着了?”许攸把背上的竹篓卸下放到一边,又探着脑袋看了看阿初的小竹篓,里头居然也有不少肥肥嫩嫩的蕨菜,甚至还有野芹菜,“阿初真能干啊。”她坐到他身边摸了摸他的脑瓜子,表扬道。
阿初立刻高兴起来,道:“我一直采,一直采,都没有停。后来实在走不动了,就停下来歇歇。阿婆呢?”
“兴许去别处了,不着急,现在还早呢。”许攸把竹篓里的馒头翻出来,给了阿初一个,自己也拿了一个,二人举着馒头不急不慢地啃,正吃得香,忽听得山上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二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瘦瘦高高的少年人像阵风似的从山上冲了下来,许攸都没来得及看清他的长相,那个少年人就已经冲过去了。
“他干嘛呢?就好像后头有狗追他似的。”阿初小声地问。
许攸盯着那早已空无一人的山间小道看了半晌,摇头,“谁知道呢?”她觉得自己好像有点魔障了,就这么匆匆地瞟了一眼,居然会觉得那个少年人跟赵诚谨长得像,她根本就没看清那个人的样子,而且,赵诚谨怎么会出现在云州的山里?这也未免太奇怪了。
她三两口把手里的馒头吃光了,拍拍屁股起了身,又听得山上传来嘈杂的脚步声,还有大声说话和喝骂的声音,阿初眨了眨眼睛,忽然拉了拉许攸的衣袖,有些激动地小声道:“姐,我好像听到我爹的声音了。”
他的话刚说完,许攸就瞧见二叔和一群捕快打扮的男人出现在山路的上方。瞅见她们姐弟俩,二叔也微微意外,快步冲到她们俩面前问:“你们怎么会在这里?”
阿初抢先回道:“阿婆带我们出来采蕨菜,阿爹你在抓坏人吗?”
二叔的脸上微微一僵,神色不大自然,勉强笑笑,道:“是啊。”
后头有个高个汉子走过来朝许攸和阿初扫了几眼,似笑非笑地问:“是孟捕快家的孩子,还是头一会见呢。”这男人的五官深邃些,不像是汉人。
二叔也似笑非笑地回道:“小雪是我大哥的女儿,就这么个命根子,平日里都关在家里不让出门,元捕头没见过也不奇怪。”
这个元捕头似乎对雪爹有些顾忌,态度依稀有些变化,脸上居然还挤出一丝笑容朝许攸点了点头,又“和颜悦色”地问:“小姑娘刚刚可曾瞧见有什么人从这里经过?”
许攸点头,“有啊,有个老头从这里跑下去了。”
他们说话的这会儿,山下方向居然又来了人,许攸扭头朝那边看了一眼,瞬间险些岔过气去。
赵……赵诚谨……真的是他!
这简直就跟做梦似的,许攸咬了咬舌尖,立刻吃痛。并不是梦,赵诚谨,他还活着,而且,就在面前。
他跟以前的样子有很大的不同,以前的小圆脸拉长了些,线条依旧柔和稚嫩,眼睛长得像瑞王爷,长而锋利,藏在英气勃勃的眉毛下方,微微低垂,敛去了目中的神采,穿一身八成新的宽大儒装,风一吹,那衣服就在身上打荡。
他仿佛这才瞅见面前这一群人,有些意外,又有些惊慌,瑟缩了一下,身体就有些不稳,怯怯地朝他们看了几眼,不大敢往前走,活像个胆小怕事的书生。
二叔他们是在抓他?
许攸心中一个激灵,立刻就明白了。
“小子,你干什么的?”那元捕头朝赵诚谨身上扫了一眼,眼珠子一转,立刻有了注意,遂一马当先地冲上前扯着嗓子朝他吼。
许攸悄悄掐了阿初一把,深吸一口气挺身而出,“顺哥儿你怎么才来?都等你半天了!”
元捕头一愣,回头看许攸,“小姑娘认识他?”
许攸笑,“是顺哥儿啊,跟我们一起上山的。”说罢她又气呼呼地朝赵诚谨大吼,“你这书呆子,又把竹篓扔哪儿了?成天不着五六的,连阿初都不如,再这么笨,下回我跟阿婆说不带你来了。”
赵诚谨虽然不明白她为什么要帮自己,但他又不傻,自然晓得顺着台阶下,傻乎乎地摸了摸后脑勺,生怕挨骂似的怯怯地朝许攸看了一眼,唯唯诺诺地小声回道:“我……我摔了一跤,篓子就……就……”
二叔笑着插话,“不过是个竹篓子,掉了就掉了,小雪你吵什么。”说罢,又顿了顿,略带责备地朝许攸道:“都说了你多少回了,要叫小顺哥,成天顺哥儿长,顺哥儿短的,小心被阿婆骂。”
许攸露出不服气的神情,不敢冲着二叔发火,遂狠狠地瞪赵诚谨。赵诚谨愈发地瑟缩不安,低着脑袋,时不时悄悄地瞟她一眼,那样子可怜极了。
阿初不明就里,朝他们看了几眼,最后,居然也老老实实地朝赵诚谨叫了一声,“小顺哥。”
既然都是熟人,元捕头便是想把罪名往赵诚谨身上安,这会儿也没法施为,僵着脸朝赵诚谨哼了一眼,又朝孟二叔道:“孟捕快,咱们可没时间再叙旧了,抓不着那老狐狸,回头挨了批算谁的?就算山脚下设了伏,难保他不会识破找了别的路溜走,你说是不是?”
孟二叔笑笑,“是,是,我们赶紧走。”说罢,朝许攸深深地看了一眼,领着一群捕快下了山。
正文 58五十八
五十八
待二叔领着那群人消失在山路的另一头,许攸她们几个这才松了一口气。赵诚谨微微皱着眉头看她,仿佛想问什么,却又没开口。虽说是三年不见,但对许攸来说,却只是一场大梦,忽然睁开眼,那个清澈得犹如溪水一般的男孩已经长大成了少年。
这个时候的赵诚谨不再瑟缩怯弱,身体站得很直,眉眼也都舒展开了,顿时便有了凛然的气质,但并不让人难以接近。阿初好奇地睁大眼睛看着他,轻轻地拉许攸的衣袖,小声道:“姐,我不认识他。”
刚刚被喝破名字的时候,赵诚谨一颗心险些跳出来,若不是这几年经历的事多了,恐怕当即就要惊得落荒而逃。待那些捕快走远,赵诚谨这才仔细看了许攸两眼,仿佛有些眼熟,但想不起在哪里见过。于是他朝阿初笑笑,目光又落在许攸身上,问:“姑娘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因为我是雪团啊!
可这种事,说出来也太奇怪了。许攸按了按眼角,作出单纯可爱的少女姿态,“你不认识我了?”
赵诚谨无端地抖了一抖,眼睛抽了抽,很用力地想了半天,摇头。
“亏得我还把小马车送给你,你这么快就把我给忘了!”许攸没好气地提醒他。
赵诚谨终于恍然大悟般地瞪大眼,指着许攸半天说不出话来,“你……你你……你是小雪……”
许攸咧嘴笑,高兴极了,又问:“你怎么会在这里?”秦家那场叛乱持续的时间并不长,许攸曾向孟老太太旁敲侧击地问过,不过小半年皇帝就把叛乱给镇压下去了,圣上仁慈,只判了秦家满门抄斩,并不曾牵连无辜,皇后虽然被废,太子却未易主,瑞王爷也立下大功,王府地位愈发稳固。赵诚谨身为瑞王府世子,既然能从那场混乱中活下来,怎么沦落到这种地步。
赵诚谨苦笑了一下,摇摇头,“回头我再跟你细说。”他顿了顿,又笑笑,有些不敢置信地道:“我还以为自己变化挺大,便是以前王府的人见了也不一定能认得出我,没想到只跟你打了一照面立刻就被认出来了。”
许攸一怔,连连挥手,“其实,”她的目光落在赵诚谨右手的手腕上,声音顿时变得很低,“我是看到了这个……”那是她的猫牌,沉香木做的那个,反面还刻了她的名字。许多年没见了,那猫牌的颜色愈发地内敛低沉,仿佛经常被人把玩过。
赵诚谨的眼眶没有任何预兆地忽然就红了,他转过身去不让许攸看见,过了好一会儿,才低着头又转过来,声音顿时有些沙哑,“这是雪团的猫牌,就是我的那只猫,难为你还记得它。”
“雪团是谁?”阿初小心翼翼地问,他看了看赵诚谨,怯怯地去拉他的手,小声道:“小顺哥,你哭啦?”
赵诚谨没作声,眼睛愈发地红,好像随时可能哭出来。
许攸心里难过极了,她真想脱口而出“其实我就是雪团啊”,可是,这样的话,会被当做妖怪吧。赵诚谨也不一定能接受一个人形的猫。
于是许攸赶紧把话题岔开,作出好奇的姿态问他,“我二叔他们是在找你吗?你怕山下有人逃不出去,所以你就假装是从山脚上来的?他们嘴里的老狐狸就是你?”
赵诚谨有点不好意思,红着脸道:“我之前被山里的土匪抓了去,为了活命,就给他们出了一些主意,所以……”
敢情他跑到土匪窝里给人家当军师去了,难怪被人追呢。可是,他才多大,还不到十二周岁吧,就能给土匪当军师,果然是……有文化,真可怕!
他们说话的时候,孟家老太太找过来了,大老远就瞅见赵诚谨,顿时就来了兴趣,一眨也不眨地盯着他,待走得近了,老太太才哈哈大笑,打趣道:“哎呀这是谁家的后生,模样长得还真俊,我这老太婆都看直了眼。咱们云州城从来没见过这样俊俏的。”
“是姐姐认识的人。”阿初小声地插嘴,“他叫小顺哥。”
“是赵顺。”许攸纠正道,她并不打算瞒着老太太和家里人,可是,这里可不是说话的地方,万一那个元捕头忽然又折回来呢?瑞王府的世子爷可是了不得的身份。
赵诚谨似乎已经习惯了被人夸赞,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羞涩和腼腆,他朝孟老太太恭恭敬敬地行礼,又叫了声“阿婆”,孟老太太欢喜得只恨不得抱着他叫乖孙了。
“阿婆,”许攸挽着孟老太太的胳膊小声求道:“顺哥儿他没地方去,我们把他带回家可好?”
赵诚谨一愣,旋即立刻朝许攸看过去,脸上有微微的震动。孟老太太没有任何犹豫,高兴地回道:“那敢情好,咱们家还是人太少了,家里头不热闹。顺哥儿快别愣着了,赶紧收拾东西跟阿婆一起回去。”
赵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