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8部分阅读

作品:邱晓悠然〖种田〗|作者:作者不祥|分类:其他小说|更新:2025-07-23 07:25:35|下载:邱晓悠然〖种田〗TXT下载
  直接拉到了瑞丽机场,在机场柜台处,买了一张最近时间到昆明的机票,把邱晓一直送进了安检区才转身离开了。

  邱晓挥别店老板,一个人过了安检,在询问过机场工作人员后,来到了自己将要乘坐航班的登机口,随便找个座位坐了下来。深吸了几口气,这时的邱晓才把一直亢奋异常的情绪稳定了一些下来。

  一百二十万啊!

  一百二十万啊!

  这可是一百多万啊!

  邱晓现在的思维还是很混乱的。从没有拿过这么多钱的邱晓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这也没什么,他有小智呢,找到翡翠很正常。在内心里,邱晓这么提醒着自己。终于慢慢冷静下来了。

  终于可以理智思考问题了。

  这时候,邱晓无比感谢那位店老板。如果没有他,自己刚才那种状态真的很容易出事的。被人“消灭”了,自己可能都没反应。因为现在邱晓已经不记得自己是怎么来到机场的,他刚清醒过来时半天都没反应上来自己现在这是在哪里。

  想了好半天才记起来,自己这是在瑞丽,

  今天去赌石了,

  赌石出翡翠了,

  卖翡翠赚大钱了,

  是店老板送自己来的机场……

  哦,自己原来这是在机场啊!?

  机场!

  坐飞机耶!

  自己只看见过天上飞的飞机,对于飞机既没近距离见过,更没有坐进过,这自己一会可是要坐着到天上飞呢!?

  嘿嘿,好神奇!(⊙o⊙)

  这时邱晓才转着头参观起来,嗯,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个机场到底什么样子滴。“土老冒”模式开启。

  晕乎乎地上了飞机,晕乎乎地下了飞机,飞行全称邱晓心里就记住了一点,空姐好像也没有传说中那么好看嘛。

  26第二十五章

  邱晓到了昆明后,很是奢侈地直接从昆明长水机场打车到昆明火车站。在售票大厅买票时,邱晓犹豫了。现在才是6月27号,回村里成绩也还没出来,而且自己现在“身携巨款”,心里有种要急切找人分享的念头,而目前最适合分享的人就是远在市的父母了。那自己现在是回村还是直接去市呢?

  邱晓只考虑一会就决定了,直接去买了昆明直达市的火车票,因为路程太远,邱晓买了硬卧票,虽然邱晓有时很财迷,但现在有了一定经济基础后,也不会再为了省钱而特意亏待自己了。

  在车站广场附近找了一个公用电话亭,先给父母打电话,邱家爸妈为了方便和邱晓联系,再者当时在大城市里一部最普通的手机也就四五百块钱,于是就配了一部手机。而邱晓这边在山里移动信号不好,固定电话装机又麻烦而且费用也高就没有安。平时有事都是去村里打或接的。

  邱晓告诉父母,自己想他们了,现在就坐车过去看他们,邱爸问成绩问题怎么办,邱晓答,已经嘱咐班主任代为转达就好,邱爸遂应允。

  之后邱晓又分别给学校和村里打了电话,分头让人带话给自己班主任小郭老师和李叔,告知自己去父母那里了暂时不回村了,成绩出来后请打父母电话告知即可。交代完事情后,邱晓就坐着火车直接向市去了。

  火车一路向北,等到了晚上时,邱晓躺在自己的铺位上,心绪仍不是很安宁,就闭起眼睛假寐,其实内里是让小智给他念英语辞典,自己跟着背单词。这是邱晓这一年来养成的习惯。虽然邱晓自从上了初中,学习成绩一直很不错,但中考的压力还是影响到了他,有时晚上会睡不着,他就想出了这么个方法来解压。效果居然不错,不仅人容易入睡了,英语词汇量也是一路飙涨,到现在那本砖头辞典已经背过一遍了。现在开始背第二遍了。就这样邱晓一路背着英语单词坐回了市。

  到达市后,邱爸还是亲自来车站接了自家儿子,虽然也疑惑怎么火车这次晚点这么多,到的这么晚,但在车站接到人时,也没说什么,拉着儿子就先回家了。

  进了家门,邱妈上来抱着邱晓就是一顿揉搓,毕竟又是半年没见儿子了。邱晓好容易挣脱邱妈的怀抱,扭头看到一旁桌子上已经凉透了的饭菜,心里升起一丝愧疚来。

  邱晓赶忙上去把菜拿到厨房去热,热好后端回来放好,和父母吃了一顿已经算是晚饭的“午饭”了。吃过饭,邱晓又主动去洗了碗。忙完之后,邱晓从厨房回到屋里,发现父母都坐在家里的二手沙发上,齐齐地静静望着自己,在他们的对面摆着一把椅子。邱晓知道那是给自己准备的。家庭正式谈话要开始了。

  坐到椅子上,邱晓双手相互交握,一时没有说话,想了想该怎么说。而邱家夫妻也没有催他,知道自家儿子,有这个姿态了,就是准备要告诉他们什么事情了。

  然后邱晓抬头望向父母说道:“爸,妈,我前几天去云南旅游了。”

  哦,是偷偷去旅游了,没和我们说所以整个人怪怪的?不过就这么个事似乎也不至于啊。——邱爸邱妈心里想。

  “那个,我……去赌石……”

  “赌石!!”嗯!这个臭小子他敢去赌石!邱爸火气直线上升……

  “嗯,那个,赚钱了。”

  “嗯??赚钱了,”赚了?那是好事啊。用得着把眉头都皱成个疙瘩吗?邱妈心说。

  “赚了多少?”

  “一百二十……”也不是很多嘛——邱爸邱妈心说。

  “一百二十万。”

  “_|||||……多,多,多少?????一,一百,一百二十万……万!!!”我的个老天爷,不行了,不行了,喘不上来气了我。

  邱晓和还算清醒的邱爸赶紧手忙脚乱的把已经呼吸困难的邱妈平放到沙发上,邱晓使劲扇着风,邱爸给邱妈拍着胸口顺着气。

  好半天,邱妈才把气喘匀,重又坐了起来。邱爸紧忙问邱晓,

  “你赶快说清楚,怎么回事,看把你妈给惊得。”

  邱晓就赶快用最简洁的语言把自己怎么去云南旅游,怎么到的瑞丽,怎么去的翡翠市场,怎么买了一堆石头,怎么就开出了翡翠,怎么卖给那家店老板,又怎么被店老板送到机场,自己怎么坐飞机到了昆明,怎么买票又从昆明直接到了市的事情始末都交代清楚了。只是把有关小智的方面隐藏了,而把发现翡翠的事,归集到自己走了狗屎运上。

  邱爸邱妈听完,半天都没有声音。沉默一直持续到邱晓都要坐不住了,在椅子上,屁股挪来挪去的。邱爸看到了,

  “你给我坐好了,动来动去的像什么样子。”邱妈也顺着邱爸的话回了神。

  得知儿子真的赚钱了,而且还是一笔大钱。邱爸邱妈心里有忐忑有得意。等大家情绪都稳定了,开始商量对于这笔巨款他们该怎么处理?

  邱爸问邱晓有什么打算没,邱晓就说了。

  “我想拿出来给你们开饭馆。”

  邱爸邱妈一听又沉默了。因为开饭馆一直是家里人都避免提及的事情。

  之所以“开饭馆”成了邱家的一种不能提的禁忌。原因还要从邱爸当年进城打工时说起。

  原来邱爸当年离开村里到外打工刚到市时,经人介绍就在一个同省老乡开的小饭馆里帮忙。刚开始的时候就是给端端盘子,后来炒菜的大师傅看他人心细,肯吃苦就叫到厨房给自己打下手,后来大师傅就把邱爸收成了自己徒弟。

  学了两年,邱爸在大师傅认为可以基本上算能出师了。当时大师傅年纪也大了,就想着自己退了让徒弟补上,但没有想到的是,正在这个时候,小饭馆所在的街道要拆迁了。说是要盖高楼修大商场,而作为饭馆老板的邱爸老乡来说,离开这地,到城里的其他地方重新开饭馆,成本太高了,租金他就付不起。因此决定饭馆不开了,准备回老家去。

  而这样邱爸的班就没接成,工作眼看也没了。这可怎么办呢?大师傅也不是本地人,之前也正准备把位置交给邱爸回老家养老的。现在也替邱爸发愁,考虑着就准备让他去考个厨师证,在城里有个证对没文凭的乡下人邱爸(那时候还是小邱)来说要好找工作一些,也能谈得上工钱一些。但一打听,考证之前必须要上培训班,不能直接考的,而培训班的学费是当时的邱爸绝对出不起的。大师傅本想给垫上,但邱爸坚决不同意,要自己赚。于是大师傅也回老家了,留下邱爸一个人留在了市。

  为了赚钱,邱爸来到市的一所大学外,每天早上卖煎饼果子。想着赚够学费就去考证,然后去当厨师,等赚了钱自己也开一个小饭馆的。结果没想到中间诸多原因,邱爸这煎饼果子一卖就是十几年一直到现在了。

  而邱妈也是在邱爸卖煎饼果子的时候认识的。原来邱妈那时候在这所大学里一位退休老教授的家里当保姆,后来老教授被子女接到国外养老去了,而邱妈则跟着邱爸一起卖起了煎饼果子直到现在。两人期间结婚生子,直到前几年攒够钱给老家盖了新房。而现在两口子又开始给儿子攒大学学费了。而开饭馆的愿望就一直这么拖了下来。

  27第二十六章

  既然现在邱晓说到了,邱爸也不再矫情以前的种种。很随和地和家人开始讨论开饭馆的事宜。一家人讨论了一晚上。邱爸作为一家之主,最后拍板决定了这笔钱的最终分配方案。在这一百二十万元中。

  首先,拿出十万元作为邱晓的大学教育基金,用来支付上大学时的学费和生活费,照现在这种物价发展趋势应该够了吧。

  然后,拿出五十万元作为邱晓未来结婚基金,虽然邱晓极力反对,但在父母两票对一票的强势下,邱晓最终屈服了。

  最后,邱爸决定只拿五十万出来开饭馆,把最后十万给邱晓自己拿着,儿子大了,而且这笔钱也是儿子自己赚回来的,他们对儿子是放心的,只是最终不免再次叮嘱邱晓虽然拿着钱,但不许乱花。

  一夜过后,邱家一家人早早起来,赶在银行开门营业的时候,就去把邱晓银行卡上的钱都取了出来,毕竟邱晓办的那张卡是瑞丽办的,在市和回老家使用起来都不方便。就先给邱晓先办了一张市的银行卡,在上面存了六十万。然后让邱晓回去后到县上再办一张当地的卡,邱爸到时再把那最后十万给他打过去。关于开饭馆的五十万邱爸则存到了自己的银行卡上。

  现在开饭馆的资金有了,那么接下来的头等大事就是——找开饭馆的铺面了。三个人分头行动,到市的各个比较繁华的地方去寻找铺面,最繁华的地是不会去的,因为租金太贵了,即便现在有了五十万也很难盘下来。

  一直到晚上天都黑透了,一家三口在家里回合了,相互交流了一下,并没有什么很好的目标。邱晓和邱妈就想着早点休息第二天再换地儿去找。而在这时,邱爸却发话了。

  只见他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张房产广告页来,拿给大家看,说如果找不到要转让的铺面,干脆租个新的。

  却原来,这张广告页上,说的就是邱家一直摆早餐摊的大学附近,经过几年发展在大学西门外,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商业圈,那家房产公司就在大学西门外不远的路边新盖了一顿商住楼,一楼和二楼是商铺,三楼以上是商品房。商铺被注明是可租可售的。那里地理位置优越,好像价钱也不是很贵,而且最近正在清盘促销,这样说不定他们就能或买或租下来了。于是全家决定,明天一早就去实地看看。

  当他们一家来到就在这个楼盘一楼的售楼部时,被告知只剩最后一间铺面了,是上下两层,一共16o平左右,现在售价因为算是最后清盘,优惠到一平75oo,如果能一次性付款的话还能再优惠5个百分点。邱爸他们一算总价要一百二十万,就算一次性付也要一百一十四万元,再退一步可以按揭的话,那付了首付,邱爸他们也没钱开饭馆了。关于邱晓的两笔基金他是绝对不会动用的。

  想过后,邱爸就继续询问如果不买只租的话,租金怎么算。工作人员还是很认真的解答了。如果是租用的话,一个月租金7ooo元,但现在公司有优惠,一则优惠是第一年的租金每月5ooo,一则优惠是,因为房子现在都是毛坯房,公司将免费根据租户要求铺设水电线路。邱爸一听,感觉能行,和邱妈邱晓一商量,当场就拍板了,把这个两层铺面租下来。

  工作人员一听客户要租商铺后,就马上准备了合同,现场双方签字,租赁合同签了五年,不签长点邱爸邱妈不放心,万一饭馆刚开个一两年,对方就把他们赶出来怎么办。

  邱爸让邱晓和工作人员陪着去最近的银行取了八万元现金,其中一年的房租六万元,一万租房押金,一万装修押金。交了钱,拿了合同。一家人都很兴奋,连忙让售房人员帮忙联系水电工师傅,尽快安排装修。

  事也凑巧,水电师傅今天没活,很快就来了,和邱家一家就到了邱家的新铺子里,看着现在还空空荡荡、光秃秃灰扑扑的房子,一家人都笑的傻乎乎的。在水电师傅的提醒下才回神,忙道歉,邱爸和水电师傅边看房子边安排怎么布线的问题。

  邱爸这些年看样子心里一直对开饭馆的事都放在心上,现在只是大致走了一圈就决定了那里是厨房,那里隔几个包间,那里给自己和以后可能的小工隔个住的地方。最后那个水电师傅也是个能来事的,提出如果邱爸他们放心的话,可以在走水电的基础上,把隔房间的活也可以揽下来,只会收一个比成本价稍高的价钱,条件是邱爸他们之后装修能够从他那里购买沙子和水泥等,当然质量绝对保证,价格也和市场上是一样的。邱家人听后,一商量就同意了,只要质量保证,能省钱就是好事。

  于是邱家人6月3o日签好租房合同,7月1日,水电师傅也很利索地入驻开工了,初步估计走水电要两天,隔墙要两天,隔好的墙刷了墙面至少要晾几天,否则到时刷墙或贴墙纸都不行的。最后估出了1号到7号,一共七天的工期。

  而这七天时间,邱家三口也没打算闲着。邱爸给一家人做了分工,邱妈就留在店里看着师傅干活,现在这装修没人盯着不放心,虽然邱妈什么也不懂,但多少也能起到一点震慑作用不是,顺便邱妈还能打个下手,和师傅们搞好关系了,师傅做活就用心一些不是更好。

  邱爸自己则先去考察市里的正在经营的同类型餐馆,看看人家都是怎么装修的,取取经。而邱晓则是去网吧上网查询一些跟饭馆装修有关的东西。邱爸表示,他们也是能与时俱进跟得上时代的不是。

  邱爸跑了一天回来,一家人吃了晚饭,把桌子收拾干净,围坐在一起开始相互交换一天的收获。

  邱妈表示,师傅干活都很认真,人也好相处,特别其中一个还是邱妈的老乡,所以相处很融洽,预计工程质量是可以放心了。

  邱爸也翻出自己今天一直带着的笔记本,把今天自己看到的餐馆装修样式做了汇报。

  最后,邱晓也拿出今天从网上所查到的各种资料信息。

  综合讨论后,决定不找装修公司和装修队了,花钱多不说,干的活好不好还两说呢。邱爸决定他们自己来装,遇到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可以请几位师傅,邱妈表示可以找她那位老乡帮忙的。再说了师傅干活的时候,他们也能帮忙打个下手。

  接下来就是怎么装的问题了。首先确定的是地面铺地板砖,成本低,效果好,以后也好打理。

  然后是墙面,邱爸说了,他今天看了很多都是贴的墙纸或板材,还有大理石的。后两种太贵不予考虑。墙纸和墙漆比较,墙漆,作为一家饭馆来说,容易脏容易显旧,需要不时重刷,费事费时。而墙纸脏了可以上抹布直接擦。而且图案颜色都多,出来效果好。会为饭馆填色不少。

  最后说道关于吊顶的问题,邱妈表示没必要,不装也不影响什么,而且要装的话价钱贵啊。邱爸和邱晓则认为,因为是标准商铺房,层高有三米多,如果不装吊顶,会显得房子里很空,而且采光也会受影响。于是,二对一,通过。

  既然决定要安装吊顶了,那装什么样的呢,现在有什么样的可以选择呢?嗯,咳咳,这是邱晓发话了。他今天可是在网上找了不少有用的东西。就说现在提到的吊顶,他就收集了很多的相关资料,首先,他向父母说明现在市场上的吊顶一般有pvc和铝合金两种材质的。pvc,优点是价格相对便宜,颜色样式多,缺点是本身材质易燃,对于一个全天都会有明火的餐馆来说危险指数高。铝合金,优点是本身不会燃,安全性好,而且安装出来效果好,上档次,缺点就是价钱要贵一些。邱妈觉得pvc的好,邱晓则认为铝合金的好,争执不下,两人一起看家主邱爸,邱爸沉默思考半天,再次拍板,选铝合金的,既然要开馆子了,就尽量往好的弄,再者还安全一些不是。

  于是主要的议题都已经有了定案,就看再天的行动了。

  7月2日,邱妈继续去店里盯着,邱爸带着邱晓去了邱晓之前在网上查到的一家据说在当地性价比最高的大型建材装修市场。

  父子俩先看地板砖,在进行了多家比较后买了一款价钱不高的浅黄|色大众款瓷砖,又根据厨房和厕所的特殊性分别选好了墙砖和地砖,因为是在同一家店买的,店家也给了一个不错的价钱。

  接下来是墙纸,父子俩挑花了眼,最后选定了一款淡绿色上面有暗色花纹正在搞促销的墙纸,这次邱晓砍价属性全开,最后愣是让店家在促销价的基础上再便宜了1o,另外还附赠墙纸胶和免费贴墙纸的服务。这让第一次看到如此“厉害”儿子的邱爸赞叹不已。

  接下来在买吊顶的时候,邱晓再次砍价属性开启,不尽拿到一个很优惠的价格而且让老板送了全套的配套灯具。不过人家老板说了,这套灯具如果居家办公是基本够了,但是要对外营业的话,最好再买些射灯配合使用,这样出来的效果会更好。父子俩感谢了老板,留了预约电话走人了。

  接下来的日子,邱妈每天去店里,邱爸和邱晓跑市场买东西。这时邱晓在网上的装修论坛里了解到的信息帮了大忙,不仅省钱了,更省了好多功夫。最后就连餐馆专用的厨房器具也是在网上找的一家公司买的。

  忙忙碌碌了好几天,饭馆的水电和隔墙们终于弄好了,邱爸这天没出去转,特地到店里去验收了。邱爸对施工成果很满意,果然“朝中有人”好办事,看来邱妈的那个老乡是起到了一定的好作用。

  之后,就是等着新垒砌的墙慢慢干了。在墙干之前,铺地砖是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的,邱妈的那位泥瓦工老乡又帮大忙了。这位老乡找了两个帮手给邱家用两天时间就把所有的地砖铺完了,当然厨房和厕所的墙砖还要等两天,墙面干透才能贴磁砖了。

  接下来的日子邱家全家都围着新店的装修转,在人家来贴墙纸、墙砖和装吊顶的时候就在旁边打下手,而且给装吊顶的师傅一百块钱,让人家把邱晓买来的小射灯们也和吊顶一起装好了。

  在铺好地砖,贴好墙纸,装好吊顶后,原来灰扑扑的毛坯房一下子亮了起来,视觉感受好极了!邱家人纷纷表示很满意!

  房子大体装好后,邱爸就联系之前定好的厨具、桌椅等可以送货上门了。邱爸定的是原木的桌椅,摆在那里泛着木料本色,感觉整个空间都透着一股清爽的气息。当然了这也是邱晓的功劳,谁让人家在网上一眼就看上了一张有原木家具的图片呢。

  大件们规整完,邱妈看着空空的墙面,转身回到家,把自己这几年绣的十字绣们都翻了出来。邱晓看着零零总总一大堆。其中有很大幅的《牡丹图》、《八骏图》、《荷塘月色》、《金陵十二钗》、《清明上河图》等,还有好些幅面小的点,不过邱晓算是看出来了,邱妈就是一个传统的中国妇人,绣的所有都是中国风,西式或现代一点的一幅没有。

  把这些绣图找出来,洗干净熨平整了,邱爸自己买些做画框的专用木条半成品,定了框架,在玻璃店裁好玻璃,一幅幅地都装裱好,把《八骏图》和《荷塘月色》挂到一楼,《金陵十二钗》、《清明上河图》挂到二楼,其他一些小件的什么京剧脸谱啊,花草啊,都插空找地方挂了。最后邱妈特意挑出四幅一套的“梅兰竹菊”竖长条幅分别挂进二楼的四个包间里,还给四个包间分别起了“梅苑”、“兰谷”、“竹园”、“菊圃”这么四个极具意境的名字,着实让邱晓对自家老爹刮目相看了一番。

  在这期间,邱晓被邱爸打发去布艺市场批了一批墨绿色方格的厚实布料,由邱妈踩着缝纫机做成桌布铺到餐桌上,之上再铺上一块与桌子等齐的透明的塑料桌垫,看上去又好看又实用。邱晓还从市场上买来一堆仿瓷的塑料小花瓶,插上一支娟制的梅花。嗯,感觉饭馆的档次一下子由路边小饭馆变成了有品位的中餐厅。

  邱爸从租下铺面后,就开始66续续地跑开店的相关手续,赶在月底前也都跑完拿到手了。再联系好了蔬菜肉食等供应商,招了一个帮厨和二个跑堂的服务员后,邱爸决定饭馆要开张了。

  终于,在7月28日这天,邱家的饭馆——迎客居,开张营业了。

  28第二十七章

  一开始迎客居刚开张的时候,生意并不太好,毕竟是一个新开张的馆子,大家不熟悉,也不了解味道如何,于是邱晓从网上又学了几招,全店搞开业大酬宾,开业第一周,一律68折,第二周,78折,第三周,88折,第四周,就恢复原价了。那时迎客居凭借着自身好味道,已经有了一些回头客了。另外到打印部打印了一些小广告传单,到周围小区、超市门口,繁华街口散发,效果还是不错的。人流量和营业额也是每日都有缓慢增长的。

  差不多半个月后,迎客居基本步上了正轨。而此时邱家父母决定该让邱晓动身回去了。因为邱晓今年中考完,9月份就要到县里去上高中了,早在七月初,李叔就打电话来道过喜了,邱晓如愿地考上了县中,成绩在全县都是排的上名次的。开学前这还有很多事需要提前回去打理的,原本夫妻俩还想回去帮邱晓打理的,但现在饭馆的生意却把他俩给拖住了。只能让已经很能干很懂事的儿子自己一个人去了。

  于是,8月12日晚上,邱晓回到了已经离开一个多月的石湾村。邱晓到了村里没有先回自己家,而是直接去了李叔家,因为之前电话里李叔说了,邱晓的录取通知书在他那里。现在邱晓还是对录取通知书很好奇很激动的,所以家门都没进就先去拿这张对他意义非凡的“纸”了。

  邱晓去的时候,李家已经吃过晚饭了,见到邱晓的回来,李婶又专门去给邱晓下了一碗挂面,面上窝了两个荷包蛋。邱晓吃了面,再和李家人聊了一会自己家新开的小饭馆后,拿着通知书高高兴兴回家去了。

  在自己的床上美美地睡了一觉起来后,邱晓挽起袖子打上水把自家院子和屋子好好收拾了一番,因为之前先是忙着中考后来又跑出去旅游再去了市,家里已经很久没好好打扫了。花了近半天功夫打扫完,邱晓又巡视了一圈自家的菜地,在自己不在的这段时间都是李婶他们在照看,毕竟已经修了灌溉渠,浇水方便,把地荒了就浪费了。邱晓看着菜地决定等自己去县城上学后,还是把这个菜地拖给李叔家,收了也算他们家的,自己如果回来有新鲜菜吃就行了,而且还能因自己不在而顺便看下家。想清楚,当晚又去了李叔家,说了这事,并且告知自己第二天就要到县上去了,想自己租个房子,已经可能都在县上住了,偶尔会回石湾看看的。李叔答应了下来。

  8月14日,邱晓大清早起来,锁好院子给李家打了招呼就往县城去了。

  邱晓先搭车到镇上,再坐了到县城的班车,快11点半钟的时候到了县城清澜镇。他先去银行给自己办了一张银行卡,又去中国移动办了一张手机号,拿出爸妈在市给自己买的升学礼物——一部彩屏手机,把si卡□去,装好电池,开机,给父母拨过去,让父母把号码记下来,以后就可以用手机直接联系了,这可比以前在村里联系方便多了。

  然后,邱晓给一个中考后把家搬到县城的初中同学打了电话联系。之前他拖人家到县城后帮自己找找看有没有合适的房子租。现在已经过去这么久了,应该会有消息了吧。

  中考前邱晓就想到以后如果要到县中上高中就不能在回石湾村住了,路程太远,当初大壮哥和二春姐考上县中后都是住校的。这轮到自己了,要么住校,要么租房,但因为邱晓是个身上有不少秘密的人,住校风险太大,还是自己租房要好一些。

  这位同学家里是做生意的,因他可能考到县中上学,他父母就提前把家搬到了县上。邱晓有时也很阴暗地想一下,要是最终没考上他父母会怎么办(⊙o⊙)?

  同学很热心,接到邱晓的电话很快就过来见他了,同时告诉他,没找到邱晓要求的有厨卫的单间,在这县城的民房是有租单间的,但厨房和厕所都是要和房东合用的,另外县城的楼房最少都是两室的,是没有所谓的一居室的。最后他还是给邱晓联系了一套面积不大的两室房。让邱晓先去看看再说,邱晓无法也只能跟着先去看了。

  路上邱晓通过同学介绍知道了,这套房子离县中不远,房子没有客厅,进门的地方是个很小的饭厅,有一大一小两间房,大间还用一个阳台,阳台没有封,是那种老式的用水泥条围起来的。这房子是同学新家对门邻居的一个亲戚的,那家亲戚举家到南方打工去了,把房子托给邻居,让其看着把房子租出去,也算是闲置利用有点进项。

  到了地方,房子不是临街的,邱晓想这样好,安静。跟着同学上了三楼,同学拿出管邻居借的钥匙打开门和邱晓走了进去。

  邱晓看到,房子却是不大,一间十四五平大的大间,一间不到十平的小间,一个一进门只有七八平的饭厅。厨房和厕所到是不太小还行。问同学租金怎么算,听到因为是熟人一个月两百块。邱晓看着房子确实还不错除了墙面比较暗外,其他门窗都还行,又想了想就决定租下来了。当时就和同学一同回家去找了同学的邻居,双方写了一个租房协议,又找了同学的父亲当了保人签了字。邱晓现场就拿出两千四百交上了一年的房租。这样邱晓在县城就有了住的地方了。

  签过合同付了租金之后,邱晓被同学父亲邀请留下来和同学一家吃了午饭。吃罢饭邱晓就礼貌地告辞离开了。他的新租房现在还是空荡荡的里面什么也没有呢,他得抓紧时间置办了。

  重新回到新租的房子,看看墙面因为时间长了已经发黑发黄了,窗户和门框等都是木制的,除了脱漆严重,质量还是很好的。邱晓决定先把房子重新粉刷一下,他去到县上卖涂料的地方买了两桶最普通的白色涂料,又买了配套的工具还借了一个可以独立支撑的梯子,准备回去自己刷墙,毕竟刚过去的一个月里,自己可是对装房子有了很多的经验的。现在简单地刷个墙没什么难度。

  因为房子不大,邱晓又是自己第一次一个人独立完成刷房子这么有意思的事情,干劲十足,不到晚饭的时候,邱晓就搞定了。虽然可能这质量嘛,不那么太过关,但之后三年就自己一个人住,凑合了。

  邱晓这时一问小智时间知道已经快六点了,今天看样子要回石湾村是不可能了,再看看空空的房间,晚上如果要在这里睡,一张床是必须的,至于铺盖什么的,邱晓来县上之前已经把家里能带的东西都装在空间里带来了。邱晓锁好门,上街找着卖床去了。

  邱晓在街上找人打听了一下,最后去的是县城的旧货市场,邱晓想着先随便买一张床把今天对付过去,不行以后再说。所以买旧的就比较划算了。进了市场找了一圈,发现大部分店都关门了。唉,小地方的人,日子过得就是悠闲,自家爸妈这时候正是一天最忙的时候呢。好容易向人打听到一家专门做旧家具生意的张老头的店,老板张老头晚上也是住在店里的,现在去敲敲门还是可以买东西的。

  邱晓依言找过去,还好张老头正在上门板,看来正准备关店呢,邱晓忙上前说明来意,张老头一听要买张床,也没二话,领着邱晓进了铺子,指着堆在一角的家具堆让邱晓自己看,转身又去上剩下的门板了。邱晓看着那堆在昏黄的灯光下黑影重重的一堆各种已显得破旧的床头和折叠床,看了半天也没找出一张自己满意的。

  转身去找张老头,张老头一听,也没说话领着邱晓穿过整个铺子,从后门出去来到一个院子里,邱晓发现这个院子还不大,院两边有好几间房子,都是双扇的房门,现在都锁着。张老头走到其中一间房门口,摸出钥匙打开门,伸手摸到灯绳把灯拉亮,让邱晓进去继续找,邱晓探头一开,好家伙!足有三十多平的房子里堆了比前面铺子更多的旧家具,其中床就不老少。邱晓走进去,慢慢看着,慢慢找。

  突然,邱晓被一张几乎压在屋子最里角的木头大床吸引住眼光。说是大床其实也不是很大至多就一米五左右宽,但是两头都是用木头做的很厚实的床头,一边比另一边稍微矮一些,床头整体是圆弧状的,两头各有一个伸出来二三十公分高的立柱,柱子顶端是用木头刻成的葫芦,葫芦尖正朝上。邱晓摸摸床头感觉木头很硬,凑近看依稀还能看出一些原来的漆色。感觉和电视里见到的解放前民国时候的家具有些像,说不上为什么,邱晓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张大床,忙不迭跑去找张老头询问。

  张老头一听,邱晓看上了那张床,半晌没说话,然后给自己点上一支老烟抽了几口后,这才开口,先是夸了一句邱晓的有眼光,然后说起这张床还是有故事的。

  原来这张床不是单另的,张老头这里还有一套的衣柜、梳妆台、写字台等。这原本就是成套的家具。当年鬼子侵略咱国家的时候,县上有户大富商家的两个儿子纷纷离家从军打鬼子去了,只是大儿子进的guo军,而小儿子则是gong军,后来两个儿子先后都死在了战场上。

  解放后,只剩老俩口的商家把大半家产也捐了,老两口相依为命,后来有小儿子的战友找到老两口,当时政府追认其家是军烈属,平时给些照顾这日子过得倒也平静。

  但不久运动来了,有人揭发他们还有一个儿子是guo军。老俩口的日子就不好过了,经常被拉出去pidou,老头子的身子就受不住病了,没钱看病,老婆子就偷偷来找当时就在做收破烂营生的张老头,说想把家里唯一还值得钱的家具卖了,给老头子看病。

  张老头那时候还不是“张老头”是“张家小子”,一开始他还害怕着不敢收,后来想到这老俩口挺可怜的,而且他家当年还受过这家人的恩惠,于是就收了,并多给了老婆子一点钱。这些家具张老头收了后也是不敢卖,更不敢让人知道,都偷偷拉回自己乡下的老屋里锁了起来。

  前些年这旧货市场开张,张老头搬进了这里,给自己捯饬了个大院子,就把那些家具拉了过来,但现在张老头就是想卖也卖不出去了,人们要么嫌弃老旧,要么又嫌弃“太新”算不上古董,值不上价,所以一直就在这库房里放着。还好这家具用料好,做工也好,现在除了有些脱漆和个别破口外,整体都是好的,稍事修整,使用的话完全没问题。

  邱晓一听马上让张老头带他去看这套家具的其他部分。衣柜和写字台都还好修修就能用,梳妆台邱晓觉得自己是用不上的,还有一套六边形的圆桌凳,就是电视古装戏里的那种圆鼓鼓的桌子和凳子,只是这套的桌面和凳面是六边形的,看着原来面上应该还是嵌了玉石或石料的。现在玉石不见了,留下了一个浅浅的凹槽。并且原本的六个凳子现在只剩四个了。邱晓一想正好,大床还缺两个床头柜,拿倆圆凳一配刚好,剩下桌子和凳子足够吃饭用了。之后又找出了一把样式差不多的木头椅子和写字台也配上了。

  邱晓心里盘算着,一张床两个床头柜(实为凳子),一张写字台和椅子,一个双门衣柜,一张饭桌和倆凳子,嗯,自己足够用了。于是和张老头谈价?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