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3章

作品:生生不息|作者:淘气|分类:其他小说|更新:2025-05-12 02:34:56|下载:生生不息TXT下载
  此总编辑对她极为青睐,短短几个月就在报社站稳了脚跟,不到两年已经是亚洲版的首席记者了,手下还有五六个实习生。她这个位置竞争激烈,得来更是不易,因此明明做了手术可以在家里休息两个星期再上班,她却不想落人口实,只休息了不到五天就狠狠心上班去了。

  周一的上班总是最忙乱的时候,殷永希打卡进楼的时候已经距离规定的上班时间只差2分钟了。打了卡总算是放松了下来,她先到大堂的咖啡吧那里买了一杯热咖啡,端着进电梯的时候看见了匆匆而来的顾莹。她头发蓬乱,手里拽着包包狂奔,尖尖的鞋跟砸在大理石地面上,随即刺耳的声音就像一把钻子扎在众人的心里。

  殷永希不顾众人的眼神,淡定地按下延时开门键等着顾莹,见她进来才关上电梯。顾莹是殷永希的同学同事兼死党。按说同学做了同事一般都会成为冤家,但顾莹和殷永希的友谊可以追溯到两人穿开裆裤时代,两人之间的关系早已不能用铁来形容,简直是到了不锈钢的程度。

  孔令凯刚追到殷永希的时候,还曾酸溜溜地问她俩是不是在搞拉拉,为什么她们俩每个星期不管多忙总要见一次面,而且见了面就有说不完的话,就算是恋人,也没有她们那么多的话。顾莹对此嗤之以鼻,骂孔令凯是小心眼的男人,让殷永希不要爱上他。孔令凯气得跳脚,却无法破坏这两个女人之间的友谊。

  顾莹拉着殷永希出了电梯才问:“希希,你怎么来了?我还打算今天下了班就去看看你呢。这种变态的地方,能逃离一刻是一刻!你还上赶着的往这儿来!不要命了你!”顾莹上个星期去上海采访中网公开赛,昨天晚上才下飞机。

  殷永希边走边和她说悄悄话:“一个小手术而已,要是真让我正儿八经地在家躺一个星期,我哪里受得了!”

  顾莹顿了一下才说道:“也是。”随即又悄悄地说:“你知道吗,据可靠消息,咱报社又有了两个去哥大进修的名额。你还不好好争取一下?有个海外背景比什么都强。”

  殷永希烦躁地说:“没用,这种事哪儿是你想争取就能争取得到的?去哥大进修读的是硕士,我已经有r大的硕士文凭了,上回我去打听的时候,人力资源处那女的就阴阳怪气地说:‘像你这种已经有国内硕士文凭的就不要再报名了,把机会让给更多的年轻人吧!’你听听,什么屁话?我才26岁哪里就老了?不想让我去也别用这种恶心人的借口吧?”

  顾莹深有感触地点头:“领导想让你去的时候,你就算66他也会照样让你去,领导不想让你去的时候,你就算16也没用。”

  两人走了一阵终于到了编辑大厅,然后分道扬镳——顾莹往体育部走,而殷永希往新闻中心走。刚走了几步,她的手机就响了:“希希,我今天晚上要加班,你吃饭不要等我。”殷永希叹了口气挂上了电话。

  孔令凯硕士毕业后就去了一家外企做软件研发,五六年间三次跳槽,现在已经是朗森电讯的技术总监,年薪二十五万。朗森电讯是国内知名企业,孔令凯正处于事业的上升阶段。但是做技术支持唯一的坏处就是随时随地有可能需要加班,孔令凯加班已经成了家常便饭了。

  报社的中央空调开得很足,尤其会议室又是空调的终端,温度格外低,殷永希连着开了两个会,到中午吃饭的时候,已经明显体力不支有感冒的迹象了。她赶紧穿上放在椅子上的针织开衫,但已经晚了,到了下午下班的时候,头痛鼻塞都来了。

  她恹恹地收拾好东西,早上还是孔令凯送她过来的,现在孔令凯明显忘了这事,她只得拎着包包挤地铁回家。

  地铁里人潮汹涌,殷永希等了好几班地铁才挤上去,各种狐臭和汗味又熏得她恶心欲吐,好不容易出了地铁站回到家,已经是华灯初上的时候了。

  殷永希拿钥匙开门的时候却发现门自己开了,她吓了一跳,以为自己早上没有锁门,赶快走进去一看——黑灯瞎火的客厅里坐着一个人!殷永希吓得毛骨悚然,刚要开始尖叫,就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不悦地说:“瞎喊什么?是我!”

  殷永希打开灯一看,婆婆孔老太太正一脸严肃地坐在沙发上,她退休前是一所中学的政治老师,常常脸上带着那种标准的马列主义老太太的表情,严肃、刻板、冷漠。

  她惊魂初定,边换鞋边问:“妈,你怎么不开灯啊?你什么时候来的?怎么也没跟我们打个电话?”

  “一个人开什么灯啊,不知道现在电费多贵吗?”孔老太太不咸不淡地说:“不是你们让我来伺候你的吗?怎么我来了又怪我没有打电话给你们?你们到底想怎么着啊?”

  殷永希气血上涌,闭着眼睛把这股火气压下去才道:“妈,你吃饭了吗?”

  “吃什么饭哪?冰箱里啥也没有,你让我喝西北风啊?令凯呢?他又加班去了?他加班你就不知道心疼心疼自己的男人,给他做点好吃的……”

  殷永希不再答话,自己去了厨房。平时负责做晚饭收拾屋子的钟点工阿姨上午打电话给她,说家里出了点事,要请几天假。

  殷永希一时也没找到合适的人代替她,还好刚才进小区的时候路过菜摊顺便买了点菜,再继续跟孔老太太废话下去,明天也吃不上晚饭。她就没指望过婆婆能给她做饭。在孔老太太心里,只有儿子女儿是自己人,儿媳妇什么的都是外人,她是不会专门给外人做饭的。

  殷永希会做的菜有限,只会炒个土豆丝,鸡蛋炒西红柿之类,再多的她也弄不出来了。平时工作日的晚饭都是钟点工阿姨给他们做好再走。要是馋了他俩就去外婆家,舅妈会给她做好吃的。等她花了半个小时炒了两盘菜出来,婆婆已经把她的专用菜倒出来了:一小碟醋泡的花生,几片醋泡的姜,电视上说这两样吃了对心脑血管有好处——孔老太太心脑血管有问题,平时饮食严格按照电视上“养生堂”节目教的进行,吃各种稀奇古怪的粉末、糊糊、醋泡品。

  孔老太太看了看殷永希炒的菜,发现没有她每餐必吃的芹菜立刻发作道:“芹菜呢?怎么没有芹菜?没有芹菜我怎么吃饭?芹菜能降血压,你不知道我每顿饭都要吃芹菜吗?”孔老太太这两三年吃的芹菜少说也有一千多斤了。

  殷永希心里嘀咕:“我也不知道您要来啊!”她没有嚷嚷,平心静气地对孔老太太说:“妈,我昨天才从医院回来,今天菜摊上已经没有芹菜了。”

  孔老太太一时语塞,过了一会儿才嘟囔道:“什么破菜摊,连芹菜都没有,这卖菜的干嘛吃的……”

  殷永希充耳不闻,快速地吃完饭,逃也似的进了自己的卧室。再跟婆婆待下去,真的要折寿。

  第4章

  第四章她的人生摆满了杯具

  殷永希的婆婆孔老太太是个悲剧性的人物,而且,她的悲剧大部分都是她自己造成的,与其他人无关。

  孔令凯家就在京郊县城,他的父母当年都是大学生,大学毕业后孔母当了中学教师,而孔父则去了政府机关当公务员。两人婚后第二年就有了孔令旋,等到孔令凯出生的时候,孔父已经随着当时的“下海”大潮,办了停薪留职离开政府机关去外地做起了生意,到了九十年代初已经很赚了一笔钱,盖起了当地最豪华的小楼。

  但是事情往往峰回路转,孔母不知从哪里听到风声,说孔父在外面有了外遇。于是生性多疑的孔母开始了漫长的侦查、大闹、再侦查、再闹的过程,带着孔令凯在孔父谈生意时去哭闹寻死,唆使当时已经十二岁的孔令旋到她认定的“狐狸精”家里去泼粪……折腾了几年,孔父停薪留职的那个工作也丢了,生意也赔了。等到豪华小楼被银行收走拍卖还了债,两人终于离了婚。孔父净身出户,再婚的对象就是当时他做生意时认识的一个女人,孔母则带着两个孩子和全部的家产独自生活。

  殷永希当初像听故事一样从孔令凯嘴里听来的孔家父母的前尘旧事,觉得很稀奇,对她未来的婆婆充满了同情:这是一个多么典型的男人有了钱就变坏的例子啊!而她的婆婆简直可比秦香莲,含辛茹苦地给陈世美照料儿女,而陈世美发达了就将糟糠之妻弃之如敝屣。她还不停地感慨,怎么当时连个包青天都没有,就让她公公那样的人物逍遥法外?

  但是,当殷永希和孔令凯谈婚论嫁,真正和公公婆婆双方都有了实质接触的时候,她才发现,孔父性格非常温和,待人真诚,是个很值得信任的长辈。殷永希以前想不通为什么他要和当年颇有姿色的孔老太太离婚,再娶一个相貌平平、没有北京户口也没有正经工作的外地女人。直到和孔父有了更多接触才深深地觉得,她公公的这一决定实在是对他后半生最负责的体现。

  殷永希的婆婆性格非常内向,而且敏感多疑,又情绪化严重。这么多年独身下来,已经到了性格乖张、脾气暴躁的地步。她还保持了一个习惯,从离婚的那一天起,二十多年里从不间断地发短信、打电话给孔父的再婚妻子,谩骂、指责、羞辱她,而对方已经习惯了,从不做任何回应。

  孔老太太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哪怕一天,她的人生里只有猜疑、背叛、怨愤、诅咒、复仇。她没有任何朋友,跟娘家人也很少来往,据说最亲近的人只有孔令凯的一个小姨。

  殷永希第一次去孔家的时候,孔老太太当着她的面诉说了她婚姻的不幸,然后就开始大骂孔父有多么花心,那个狐狸精有多么可恨,两个孩子失去父亲又有多么可怜……

  殷永希当时听了倍感同情,觉得她的婆婆真可怜。她伸出手小心翼翼地安抚婆婆瘦弱抽泣的肩膀,笨拙地安慰她道:“妈,你别难过,这么多年都过去了,你不如放下吧,没有了爸爸,你还有我们,我跟令凯会好好照顾你的。”

  当时婆婆不置可否地瞥了她一眼,让她有点手足无措,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就是那一眼让殷永希印象深刻,经过几年和婆婆的“亲密”接触,她终于理解了那一瞥的含义,那原来是一种深深的蔑视:“你算什么呀?我用得着你来照顾吗?”不过,当殷永希终于明白了以后,她也不屑于去和这个脑袋像花岗岩一样的老太太去计较了。

  当殷永希第一次把孔令凯的事告诉家里人的时候,舅妈和外婆问起他们家的情况,殷永希并没有考虑太多,她开开心心地说:“挺好的呀,他们家人挺简单的,他妈他爸离婚了,他跟着他妈过。哦,对了,他还有个姐姐比他大八岁,不过早就嫁出去了,所以他们家就他妈和他两人呢。”

  其他的情况殷永希一问三不知。舅妈听了就皱眉,外婆当场就不同意。

  舅妈是医生,性子清冷,不喜欢闲谈,但每句话一定说在点子上。殷永希是她从小带大,她疼爱殷永希的心不比任何人少,当外婆和舅舅坚决不同意,殷永希在家里又哭又闹时,舅妈说了一句:“希希,孔令凯家庭复杂,他又是寡母独子,还有个比他大那么多的姐姐,你嫁给他,这家庭关系就够你绕的。结婚是两个家庭的事,你可要想清楚了。”

  结果殷永希振振有词地说:“我是嫁给孔令凯,又不是嫁给他妈他姐,关他们家什么事啊?”舅妈听了直叹气,外婆骂她是“糊涂猪油蒙了心窍”,最终却拗不过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同意了他们的婚事。

  婚礼的前一天晚上,殷永希睡到半夜上厕所,迷迷糊糊见到外婆房间里还开着灯,舅舅和外婆似乎在说话。她稀里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