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童话大师真实生活:安徒生传 作者:丹麦詹斯安徒生
丹麦亲王写的序言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的童话是超越时代的,它们面向大众,极富洞察力,这种特质就是在今天仍然激励着许多人。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读者将这些童话视为快乐受到启发和影响的无尽源泉。中国人对安徒生的喜爱根源于对安徒生高质作品和他本人的深深崇敬。
丹麦和中国从历史和社会的角度看也许会有很大的区别都对这位深受丹麦皇室和我本人喜爱的艺术家有着同样的欣赏和钦佩。我们都很熟悉他的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小人鱼也许最著名的还是丑小鸭。然而,几乎没有人知道安徒生的生活,以及他是如何进行写作的。
詹斯安徒生先生通过他值得称赞的安徒生传记,以种与众不同的方式向读者展示了安徒生的生。书中描述了安徒生怎样在最贫穷的环境中成长,在学校怎样被机械地甚至有时是无情地对待。尽管如此,他仍然具有超乎寻常的崇高意志超群智力,且心胸宽广,但是这种品质在他的特质中却表现得非常复杂,而且常常充满矛盾。他的生活在社会身份和价值方面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从极度贫困到得到高度认可,从工人阶级到上层人物,从文盲迷信民间传说到发达的世界大同主义文雅的文化艺术,从在丹麦个朴实的小镇度过的童年期到在欧洲精彩的大都市度过的成年期。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在中国所受到的喜爱绝不逊色于他在自己的故乡。感谢中国人对他的欣赏,因为这更让丹麦人认识到了这个天才人物的品德,这种品德是世界所公认的。为此,在世界范围内庆典安徒生诞辰200周年之际,以中文来出版这部生动厚重的安徒生传记是再合适不过了。
九州出版社的成功不仅在于让安徒生和丹麦文化受益,更在于它将加强中国和丹麦之间的文化交流。
我热切欢迎这部传记的翻译出版。
丹麦亲王
前言1
在哥本哈根郊区腓特烈堡的贝克胡斯博物馆里,有只不起眼的展示柜,柜中陈列着张纸片。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用几乎难以辨认的草体在纸片上列出了“那些名字结尾带有的聪明人”,讲述了早年自己如何增强自信和自己的成名之梦。这些名字非常显眼,安徒生自己的名字排在第三位,在欧登塞主教马尔斯克斯蒂格安徒生和詹斯安徒生贝亚德纳克之后。
在丹麦,“安徒生”这个名字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极为普通的名字,因此它并不代表任何新奇之意或高贵血统。在很小的时候,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就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与众不同,他多么渴望能把自己童年的社会背景抛诸身后。因此,对于个像他这样的人来说,“安徒生”这个名字似乎是个耻辱。正是现实和环境的不断暗示,使这位作家不可能逃出自己的出身环境,即使他在自己的许多作品中曾竭力尝试,可仍是如此。
然而,他从未忘记自己与普通百姓民间故事和自己在小河旁度过的童年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是“安徒生”这个名字赋予他的,也是他所有的著作天赋和独特个性的基础。安徒生从未刻意隐瞒过这个事实,同样也从未更改过自己的名字,并且以极大的热情捍卫源于自身的切。有时,上层社会中的良师益友对他提出忠告时,会触及他的下层出身,每当这时,安徒生便会本能地回答道:“我就是这样,您就将就些吧”如果有人对此有任何疑义,安徒生便会这样回答道甚至在他完全依赖上层人士的资助时期:“让我做任何改变都是违反我的本性的。”
本书旨在呈献给大家位最本真的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他是个人个男人和位作家。自从1875年安徒生去世后,与其生平和著作有关的文章不计其数,其中许多流传几十年被几代人用于评价安徒生的观点,都是建立在些神话的基础之上的。这些神话由这位作家自己创造并使其成为永恒,在某些方面,远离了其姓氏所反映的真实出身。
在这本书中,我将试图对这些神话进行仔细深入的研究,其目的并不是要揭露安徒生是个说谎者,而是为了洞悉他所依靠的内在和外在的力量。
在本书的某些部分,我详细考察了安徒生令人困惑的性行为。即使在我们这个开明而又解放的时代,他的这种性行为在某些人看来都是古怪而又完全不正常的。这事实可能会使些读者感到不快。我的目的不是要把安徒生从宝座上拉下来或是对其进行侮辱,抑或为了引起轰动,尽管这些做法并不少见。相反,我尽力按照其本来的面貌进行描述,以表示对人性的多样性和变化无常特性的尊重。这正是安徒生本人所赞同的,并在1831年的游记影子中表达了这点。当时,他首次周游世界并对人性进行了思考:
“既然没有片树叶是其它树叶的复制品,那么作为个自然界的人,他应该是个复制品吗”
虽然生命始于尖叫,止于叹息,但我却选择以这种方式来构思安徒生生平的故事,即以安徒生喜欢称之为自己生日的日子1819年9月6日作为故事的开端。那天,14岁的安徒生来到了哥本哈根,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他的童话人生也由此开始。接着,读者要耐心地倾听安徒生的童年,直到第7章。第7章涉及19世纪40年代,当时安徒生首次决定公开对自己童年的详细描述,即1847年出版了他的自传我的真实人生。这本自传只有德语版,成为1855年我的童话人生的蓝本。
第10章是本书的最后章,汇集了前几章中安徒生生活和著作的所有主线,包括他对艺术爱情两性信仰科学自然及自己天真本性的看法。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十分清楚当时社会教育发展的趋势,因为19世纪20年代,他进入所学校,接受了大量的智力课程的教育,并且屈从于种非常流行的知识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过程中,他那无法控制的情感不断屈服于理性和自律,但也保留了些在文化上让人震惊的东西,从而受益匪浅。相当有预兆的是,他在当时的本散文集中写道:“自由和纯真是我们运用想象力的种天生的方式,也是人类开始踏上自己生活道路的方式;但是,当事情奇怪地交织在起时,切都被卷入到种永恒的斗争和马蚤动之中。”
我引用原始数据,并非是在给读者增加理解上的难度,或是使安徒生远离我们这个时代,而是种尝试,种保留某种真实性的尝试,是要尊重丹麦黄金时代的语言方式和写作风格,同时也反映出安徒生极具个性又不总是正确的语言用法。安徒生的写作风格不仅非常口语化,而且充满了想象,因此经常被当代人贴上“缺乏美感”的标签。这种写作风格赋予内容以更大的价值,但对于特定的形式却没有太多的要求。安徒生的著作中充满了拼写错误和标点符号错误。在这些方面,他也是独行其是,并以之为荣。
前言2
本书各章均以斜体字中文本变为楷体字。译者注段落作为开始,这是安徒生生活的缩影,从自传和学术角度来看与本书其它部分略有不同。这样的缩影有10个,可能并不完全像我所叙述的那样,但其中的确包含着现实中的素材经验和陈述。这些缩影的来源以及所有引用的其它参考书目都可以在本书末尾的注释中找到。读者可以选择略过这些斜体部分,或者把它们当作每章正文之前的开胃酒。
在本书4年的写作过程中,我受益匪浅。除了要感谢主人公之外,还要感谢近百年来极具启发性的安徒生研究。正如我在注释和传记中所表明的,本书从中借鉴了许多。还要感谢下列机构和个人,他们不仅使这本书的出版成为可能,而且通过讨论批评和指导等方式给我提供了许多帮助:
卡尔斯堡基金会圣卡塔尔多协会丹麦挪威合作协会皇家图书馆欧登塞市立博物馆贝林时报英格尔安徒生埃达科林格特鲁德科林贝尼迪克特科林弗雷德里斯克森科尔斯顿德雷尔卡尔斯顿埃斯基尔德森乔基姆格拉夫拉尔斯汉德斯顿约翰德迈勒斯尼尔斯奥克森瓦德热根斯克尔克安妮格鲁姆施文森布鲁诺斯温德伯格和亨利克威维尔。
同时,特别要感谢汤姆阿尔辛埃纳阿斯克加德克劳斯莫顿森约翰尼斯里斯摩根斯鲁迪格我的全家及朋友,以及安德斯凯瑟琳马赛厄斯和杰特。
詹斯安徒生
2003年8月
英文版前言
由于这本书是献给英语读者的,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著作的标题均用英文表述,但目前可能还无法完全做到这点。书末附有原丹麦文标题的列表。些引自安徒生的日记书信和著作的段落,全部由我自己翻译,其中包括引自他童话中的段落,这些段落大多数引自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的童话集。这本书由我翻译,维京出版社将在2005年出版。我对文中翻译的其它丹麦文和德文段落负责。
翻译诗歌是项艰难的任务,翻译具有特殊韵律的诗歌更是如此。在这本传记中,安徒生的诗句常用来说明其生活和精神状况的方方面面。因此,我觉得尽可能地贴近安徒生丹麦文的原意十分重要,这就意味着为了充分地表达诗歌的内涵,我们不得不以牺牲其韵律为代价。因此,呈现为无韵诗的英文译文可能不会完全真实地反映出作为诗人的安徒生的本来面貌。
非常感谢詹斯安徒生先生,在我翻译他的著作时,他十分愿意回答我的问题。在语言方面,我也从史蒂文默里那里得到了非常大的帮助。同时,我也非常感谢奥弗卢克出版公司的编辑戴维马尔鲁尼和联合发行人特蕾西卡恩斯对本人的工作所提供的支持。
蒂娜纽纳利
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
2004年10月
目录
第章 来到哥本哈根18191822 1
自然之子6
拥有天赋需要勇气11
舞蹈学生17
迈入黄金时代24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的女作30
异教徒的自然观35
女人39
第二章 在学校18221827 41
灌输教育的艺术47
从天堂到地狱,到赫尔辛格52
诗集58
宗教信仰与诗歌方面的成熟63
垂死的孩子69
解放74
第三章 诗人的狂野18271832 79
慈父科林85
希伯来人穆勒90
阿迈厄岛的浪漫之旅93
剧作家和大学教师100
影子,里伯格沃伊格特107
安徒生的修女法则115
亲爱的路易丝小姐117
第四章 我唯的错误就是爱情18321836 123
浪漫主义男人128
痛并快乐的兄弟133
合二为的灵魂135
用“”称呼我138
爱德华科林描写安徒生的作品143
无名之爱149
我也想有个人吻我153
我们的孩子阿格尼特160
个雌雄同体的人168
即兴诗人174
科林家的婚礼178
第五章 童话王国18351840 183
第部童话作品194
对儿童生活的膜拜202
神奇的宣言207
童话故事从哪里来210
克尔恺郭尔和安徒生218
永远的对手224
第六章 遥远国度18401846 231
与批评界针锋相对235
与“铣刀协会”共进午餐238
皇家剧院的成功242
海博格夫人245
“炫耀”248
乘火车游历欧洲251
媒人256
世袭大公卡尔亚历山大261
爱上詹妮林德266
魏玛重聚271
是他不是她274
第七章 生命之水18461850 279
德文版自传285
童年故乡288
只是个提琴手中的沼泽293
堕落的菲英岛299
他是国王的儿子吗304
自由的鞋匠与自由的思想家310
古怪父子314
上帝或拿破仑317
安妮玛丽安德斯达特320
菲英岛个具有先见之明的女人324
母亲的求助信和病逝329
姐姐卡伦333
1847:多姿多彩的伦敦336
遥远的政治风云343
第八章 从自然通往上帝之路18501860 347
黄金时代的新突破352
可爱的德累斯顿355
瓦格纳与李斯特360
考尔巴克和马克斯国王365
背叛奥斯特369
与查尔斯狄更斯失和374
第九章 和弟兄在起18601870 381
恢复青春的旅行387
18621863:与乔纳斯科林在西班牙392
两个怪人399
知己云集404
颠簸的旅途409
1866年:葡萄牙之旅414
巴黎家妓院417
第十章 月亮上的人18701875 423
文字和图片的拼贴画427
许多本图画书432
用剪刀写作437
美丽的意大利444
那不勒斯的情449
宗教般纯洁452
童年的信仰455
上帝在我们心中458
作家与死神461
吗啡465
最后的旅程470
真正的野蛮人1
“今晚敬请光临,您将有机会见到位年轻的天才”
这是贝尔福夫人在1819年的个秋日发给卡尔奥托医生的邀请辞,这位年轻的医生早年曾大胆地捍卫自己的博士论文。尽管时间紧迫,但他还是立即接受了邀请。奥托医生正在为欧洲文化之旅做最后的准备,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将会接触到当时许多伟大的艺术家和自然科学家:歌德让保罗洪堡,尤其是外科医生纪尧姆杜普特。数百名法国医学学生曾目睹了纪尧姆杜普特医生在巴黎所做的手术,他们都在等待着这仪式般时刻的到来:伟大的杜普特医生切除了病人身体的某个部分,然后用仔细计算过的手势把它扔向排排的长椅,那边,学生们叫喊着扑向这些滴着鲜血的宝物。
在自己的行医过程中,卡尔奥托很少碰手术刀。古希腊人用赤裸的眼睛和心灵的力量来研究大地或天空。像他们样,卡尔奥托梦想通过临床研究来探索人类的本性。这位年轻的医生深信颅相学,他完全相信用“头盖测量器”测量出前额骨和顶骨之间以及后头骨和太阳岤之间的距离就能确定个人心理特征某些最重要的方面。他正在对人类的头骨进行科学的收集,而且在其文化之旅之后的几年里,他创办了份颅相学杂志,出版了数本关于头骨研究的著作,其中些是关于罪犯头骨的研究。这些人包括:投毒犯彼得汉森尼森,他用鼠药毒死了自己的亲戚;杀害了5个孩子的谋杀犯安妮尼尔斯达特;焚烧了哥本哈根孤儿院的7个联合纵火犯。奥托医生花钱买通了迈厄格议会的刽子手,在这些犯人被执行死刑后得到了他们的头颅。
卡尔奥托医生具有浪漫的时代精神,是位天生好奇的收藏家。他确信那种浪漫的时代精神并不是在众多普通的腓力斯人身上,而是在精神病患者怪人和那些拥有“天赋与狂热”的人身上,他确信自己将会发现人类的命运,这种命运脱离了时代,而且能够告诉他某种关于自然的全新之物。为此,在1819年这个秋日里,奥托医生坐在了诺基思盖德的贝尔福夫人公寓前排的座位上,以便“精确”测量位少年的头骨,这个少年刚刚来到这个城市,他的女主人称他是“个纯洁的年轻人”。奥托医生希望这个男孩能够拥有某种天才的特质,自然哲学家亨里希斯蒂芬斯曾经讨论过这种天才的本质:天才不仅是个打破自己面前所有规律的人,而且始终是时代的先锋。
奥托医生没有失望。这个丑陋的男孩约6英尺高,不仅身材瘦高,四肢宽大,而且行动笨拙。他是个来自社会最底层的典型,身上裹着破旧的褐色外套,袖子几乎裹不住长长的胳膊和手指,胳膊和手指下垂,指着双破烂不堪的大靴子。他围着条俗气的棉围巾,围巾紧紧地缠着细长的脖子,使他那长着金发的脑袋看起来好像要脱离他的身体。他苍白憔悴的脸上有双狭小和深陷的眼睛,似乎有点像猿猴。他的头骨看起来不像是从又软又圆的婴儿脑袋发育而来的。奥托医生断定,他的头骨周长大约25英寸,大脑大约3磅重,均匀分布在后脑和前脑之间。后脑是兽性本能的居住地,而前脑则是智力和道德的中心,也是能够发现人的精神构成的地方。
这个男孩非常自然和坦率。他天真无邪地朗诵着各种戏剧和诗歌的片断,丝毫不为别人对他的观察和研究感到不快。他唱着朗诵着,狂热的即兴表演源自他的内心深处。贝尔福夫人的客人们被吸引住了,都注视着这个男孩的表演。当客人们起身要去吃晚饭的时候,这个男孩蹒跚地走向门坎。在餐桌上,他高兴地把三明治塞进嘴里,当他迷惑地环顾四周的时候,几次碰掉了自己的刀叉,嘴里还嘟嘟囔囔地冒出连串狂热的话语。
“天才是神秘的象形文字。”奥托医生多年后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观察着这个脑袋,他想把它列入自己所收集的众多19世纪的丹麦人头骨之中,这些头骨都被他捐赠给了哥本哈根大学。在1819年的那个秋夜,显然,这个有着副饱经沧桑的面孔和双深陷的小眼睛的男孩可不是当时众多的江湖骗子和魔术师中的员。他无法使集市上烘烤的羊头发出哀鸣或者使雪球燃烧,也不能吞下满桶火焰和讲出各种谜语,比如:“当你们动脑筋寻找我的行踪时,我是某种东西,可旦你们发现我时,我就什么也不是了。请问我是什么”
是的,他是谁这个陌生的男孩是谁他来自哪里又将去向何处这就是卡尔奥托医生的好友,作家切斯特马赛厄斯蒂勒某天问自己的话。那天,他正坐在位于甘默尔斯特兰德的住所里,记录自己从农民那里收集来的民间传奇和故事。这时,突然传来了很响的敲门声。
“请进”蒂勒说。他背对着门坐着,继续写着。敲门声更大了。会儿,门开了,进来了或者实际上是感觉到进来了个高个瘦弱的男孩。他的样子十分古怪,站在门口看着蒂勒,然后突然摘下帽子,用力挥着胳膊。“请问我可以用我自己写的首诗来表达我对戏剧的感情吗”
.b2.
真正的野蛮人2
蒂勒还没来得及回答,他的这位小客人已经开始背诗了。他在朗诵完最后句时,深深地鞠了躬,然后没有任何停顿或过渡,更不用说介绍,便开始表演亚当奥伦施拉格的戏剧海格巴特和西格纳中的个片断,并且人饰演所有角色。这个男孩忘却了自己周围的环境,完全沈浸在虚幻世界之中。蒂勒言不发地坐在那里,惊诧不已,却又沈醉其中。他以让人透不过气来的节奏表演到了结尾,然后以即兴创作的收场白圆满地结束了整场表演,紧接着是个舞台表演式的深鞠躬,随后,他抓起门边的帽子,悄然消失在楼梯中。
这位民俗学者从未忘记这次令人惊讶的偶遇,那个男孩虽有点胡搅蛮缠,却又天真可爱,就像蒂勒本人样,是乡村民间故事中无穷想象与大城市沙龙之间的使者。在大城市的沙龙里,矫揉造作的人们探讨的是人性的历史和自然之源。
直到这次突如其来的拜访过后几天,蒂勒才知道这个陌生的男孩是谁。在镇里的次晚宴上,其它客人碰巧提到与个14岁男孩不期而遇的经过,这个男孩自称是“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是个已故鞋匠的儿子。最近,他抛下欧登塞的贫穷母亲,背起了行囊。行囊中,只有在皇家剧院表演的梦想对上帝的虔诚和对英雄总在最后获得胜利的故事的深信不疑。他说,成为名演员是他生活中唯想做的事情。如果不成功,那么芭蕾舞和唱歌将不得不成为他的职业。无论如何,他决定要登上舞台。
剧院当时的领舞安妮玛格丽特沙尔也被称为“沙尔夫人”诗人兼评论家克努德林恩拉贝克和弗雷德里克康拉德冯霍尔斯坦男爵是皇家剧院理事会成员,他们都见到了这个男孩。每当安徒生穿着满是破洞的大靴子,登上这座城市上层家庭的门阶,获准见面时,他那单薄憔悴的外表与其直言不讳的态度以及像牛样倔强的决心显得有些不太协调。独舞演员不准他入内,认为他是个疯子,而非天才;剧院的理事们也对他不感兴趣。霍尔斯坦认为,这样个瘦弱的家伙不适合登台表演。正如在自传中所讲述的那样,年轻的安徒生对此的大胆回答是:如果阁下以每年100银币的薪水雇用他,无疑他会迅速胖起来的
最后,非常重要的是,这个来自欧登塞的男孩在吉亚塞普西伯尼位于文加德斯特拉德的家里找到了这位皇家剧院新上任的指挥家兼导演。那天,西伯尼碰巧在家里举行场盛大的晚宴,知名的客人包括诗人詹斯巴格森和作曲家韦斯。5点锺,正当客人们坐在餐桌前时,这个男孩敲响了前门,随后便被赶到了厨房,在那里有人给了他些吃的东西。这也带给了他向指挥家的管家倾吐心声的机会。他对管家简短地讲述了自己漫长而又令人同情的生活经历。跟大多数的浪漫故事样,这个男孩的故事不仅具有教育意义,而且像他脖子上戴着的琥珀心样,充满了信心希望和宽容。男孩说,成为皇家剧院的演员是他的目标。实际上,这正是他现在穿着用他已故父亲的外套改成的在坚信礼仪式上才穿的褐色夹克,坐在指挥家厨房里的原因。他还穿着条长裤,裤腿勉强能塞进靴子里,但时常从靴子里跑出来;衬衫则是皱巴巴的,帽子好像是从街上捡来的,遮住了他的小眼睛。
这个叫汉斯克里斯蒂安的男孩讲述了自己家的故事:欧登塞个鞋匠的家庭虽然卑微和贫穷,但却充满了欢乐;他14年前出生在这个家庭的婚床上,那张婚床是用位已故的伯爵的灵柩台做的。最近,他的口袋里装着几个硬币,肩上背着捆衣服,离开了自己的家乡。男孩回忆着欧登塞自己那慈祥年老的祖母,在自己离开那天,她站在城门口向他挥手告别。她总是说,男孩子应该成为职员,因为“那是相当高贵的事情”。他至少可以获得晋升,成为比他那可怜的祖父更有出息的人。的确,他的祖父曾经在乡下拥有座农场,但是他疯了,现在在欧登塞的街道上流浪,戴着由金纸做成的皇冠,试图将他用木头雕成的奇形怪状的小雕像卖出去。男孩的父亲几年前就死了,他和蔼聪明,认为自己的儿子不应该被迫去做什么,而是应该成为他想成为的那种人。对于这个男孩的父亲来说,他宁愿整天读书和参加对拿破仑的战争,也不愿年复年地钻进天花板很低的屋子里修补木底鞋,而这个天花板很低的屋子不仅充当卧室和客厅,也是工作间。这个男孩的母亲现在同另个鞋匠结婚了,她认为汉斯克里斯蒂安应该成为个木匠裁缝或装订工人,因此,母亲对他的成长有着不同看法。她允许自己的儿子离开家乡,只是因为她非常信任的个聪明的女人在这个男孩的坚信礼仪式上预言说,有天,菲英岛的首府会被盛大游行队伍的火炬照亮,以向她的汉斯克里斯蒂安表示敬意。
真正的野蛮人3
这就是瘦高的男孩要讲述的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管家擦干了眼泪,去餐厅收拾桌子,然后低声向西伯尼讲述了她刚刚听到的故事。不久,餐桌上的所有人致同意要见见这位奇人。
这不仅是个绝对君主制的时代,也是个充满慈善的时代。对于某个人身上的非凡之处,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和知识分子会有种复杂的感觉和警惕的目光。在这时期,能够给予任何人的最高荣誉,就是称他为“天才”或“怪人”,这种最高荣誉不仅是理性主义的,也是浪漫主义的。
这不仅是这个穷男孩出现在西伯尼的厨房的主要原因,也是他1819年9月突然出现在哥本哈根其它许多地方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他在诅咒和辱骂的冰雹中没有被赶出去的主要原因。这种被赶出去的经历他在童年小城的街道上早已习以为常了。他经常受到同龄人的嘲笑和蔑视,因为他与众不同。这个男孩很久以前就学会了件事情:如果他获准进入上层资产阶级家庭或豪华住宅,他会发现人们对像他这样的人不仅有种完全不同的理解,而且有种完全不同的兴趣。当杯盘从餐桌上撤下,西伯尼家中的人们彼此交谈时,他可能是个“真正的野蛮人”。
自然之子1
1819年9月的个夜晚,小安徒生在西伯尼的家里成功地向人们介绍了自己。无论如何,出现在客厅对于这个男孩的命运和事业来说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甚至可以说他的事业在开始之前就已经处于危险之中。他的钱已经全部花光了,他马上就不得不带着极大的耻辱回到欧登塞的家里。要么是举成名,要么就是惨败而归,因此,当这位即席演讲人被允许在唱诗班指挥的家里进行演讲时,他全心全意地投入了进去。那天晚上,他唱的歌朗诵的诗和表演的戏剧似乎就是种具有文化素养和街头表演的大杂烩。不管是在年轻时还是在后来的生活中,这都是安徒生所喜爱的艺术形式,而且经常运用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中,尤其是在舞台表演的时候。比如,1853年为大受欢迎的卡西诺剧院所创作的狂欢节开场白:
女士们先生们谦卑和高贵的人们,
这里,有位你们必须要认识的人
我的名字回荡在欧洲的街道上
我的曾祖父
是菲利普斯奥里亚卢斯
西奥弗雷斯特斯博姆巴斯提亚斯帕拉塞尔瑟斯医生
我是他的子孙,但更是个天才
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这样说。
14岁的安徒生可能不会以这样种自信和老练的方式介绍自己,但那天晚上,这个男孩的保留剧目是种既庸俗又高雅的奇怪的混合物:段他在拜访哈默小姐之后回到欧登塞的家中学会的来自民歌戏剧中的独唱,几段取自路德维格霍尔伯格戏剧中的内容丰富的戏剧,以及些自己创作的诗歌。无疑,这些诗歌听起来不仅土里土气,而且没有什么价值。根据安徒生的回忆录,他表演结束时泪水夺眶而出,完全被那天突然之间降临到他身上的善意所征服。但是,年轻的即席表演者难道没有可能被他自己的艺术和情感所征服吗无论如何,他的表演方式体现出了赫德所说的话。歌唱是野蛮人自身的反映:
“所有未开化的人都唱着歌干活儿。他们无论做什么都要唱歌,把故事唱出来文字压迫着他们,自然便赋予他们唯种安慰方式;我们享受着所谓的人生幸福,自然便赋予他们唯种替代品:自由闲适欢乐和歌唱。”
正如前面所述,那天晚上,西伯尼的客人也包括诗人詹斯巴格森。他是1800年至1820年这时期丹麦的文学明星之,在与亚当奥伦施拉格竞争丹麦的桂冠诗人时,他失败了。这个古怪的自然之子表演完后,诗人紧紧握住男孩的手,并且问他是否害怕被嘲笑和批评。这个仍然在抽泣的少年用力摇了摇头,巴格森便环顾了下其它客人,谨慎而庄严地说道:“我预测有天他会取得成功的但是,当所有观众为你喝彩的时候,不要让它冲昏你的头脑”此外,当巴格森断言,这样位不寻常的客人令人回想起纯粹的真正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人们的言谈中已经失去了的自然性时,所有人都点头表示同意。西伯尼立刻承诺要培养这个男孩高亢嘹亮的歌声,而这并非没有可能。这个晚上其余的时间,大家直在传递只盘子,韦斯用它为这个古怪的歌手募集了七八十个银币。这个古怪的歌手便以这样种令人惊讶的方式登上了这座城市上流社会的宴会。作曲家也毅然表示会承担起责任,保证把钱付给这个男孩,这样他就可以学习德语和基础教育课程。指挥家西伯尼认为,这是在皇家剧院获得成功的根本前提。
毫无疑问,见多识广的吉亚塞普西伯尼同时也是个政治流亡者,他知道自己正在说些什么。他以前是个男高音歌唱家,不仅在维也纳和伦敦演出过,也在米兰的拉斯卡拉歌剧院演出过。他信守诺言,免费给男孩上课,尽全力培养这个男孩的歌唱才能。第二年,当小安徒生的嗓音开始发生变化时,此项计划不得不取消了。但直到那时,当这个男孩每周两次来西伯尼家里吃“剩饭”时,他找到了家的感觉。尽管他在为西伯尼他的意大利厨师和家里的女仆做完各种差事之后,才能在女仆的屋里吃着唱诗班和乐队指挥家桌上的剩饭。有天,当有人吩咐安徒生把道菜送上餐桌时,西伯尼站了起来,走进厨房,告诉所有的仆人说安徒生不是家里的仆人。那天真是个伟大的日子,从此这个男孩更加频繁地出现在客厅里,与西伯尼和他的家人逐渐接近,其中也包括指挥家那喜欢绘画的侄女。她在这个古怪的男孩身上发现了些有趣的地方,尤其是当她给安徒生穿上西伯尼的天蓝色长夹克和绣有金线的紫色长袍时,她觉得更有趣。西伯尼1819年首次在哥本哈根演出莫扎特的歌剧提图斯时,穿的就是这身。既然汉斯克里斯蒂安已经被允许进入客厅,当皇家歌手们聚在起彩排或者西伯尼指挥歌剧时,这个男孩便有机会聆听指挥家的音乐。免费的德语课程曾是西伯尼的要求之,由韦斯安排,法弗盖德位名叫布鲁恩的教师同意教授安徒生。布鲁恩与其它人样,被这个男孩离奇的故事所吸引,甚至后来都没有索要这些课程的报酬。
小说上传分享
自然之子2
当小汉斯克里斯蒂安站在西伯尼的画室中时,他看起来就像是个有着野性外表的孩子,而启蒙时期的人们乐于接受和培养他们,想把他们培养成“高贵的野蛮人”。从外表上看,他们肮脏污秽,褴褛不堪;但从内心来看,他们比所谓的“文明人”更加纯洁和高贵。似乎所有的文明都完全忽略了这位有卓越即兴创作才华的少年。切与教养道德基督教和传统习俗有关的东西,似乎最终都没有影响到他,他似乎对此也无所知。在这个自然之子身上,显然没有任何遗传或先天的文雅气质,有的却是种纯粹的没有掺杂任何东西的真诚。他的独特之处就是纯朴与自然。正如詹斯巴格森最初曾经指出的那样,这是次检验鲁索和费希特自由和人性教育理论的绝佳机会。在18世纪末的丹麦斯特鲁恩西时代,这些教育理论曾经在丹麦昙花现。当时,他们曾揭露绝对君主制的人性观毫无价值,还揭露了其中许多压迫性的手段。
18世纪70年代,鲁索根据人类个体和整个时代,把未受过教育的儿童的状况解释为某种曾经失去的东西。这个菲英岛的男孩简直就是18世纪“汉诺威的彼得”在丹麦的化身。“汉诺威的彼得”曾经在德国汉诺威附近被发现,然后被送到英格兰国王乔治世的宫廷里。在那里,这个从未受过教育的男孩被当作种宠物和小丑,而且引起了启蒙运动中的作家哲学家和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再近些的例子是“艾维伦的野孩”个10岁或11岁的男孩,1800年出现在法国南部森林中,后被送到巴黎。在巴黎,拿破仑世时法国所有可以想得到的自然科学家医生教师和人类学家都试图研究并教化这个男孩。同样的情况后来也出现在神秘的弃婴卡斯珀尔豪瑟身上。这两个例子在浪漫主义时代引起了广泛关注,再次引发了启蒙运动时期关于人与动物关系的讨论。探险家们对这种争论起到了尤其重要的推动作用,他们远涉世界的偏远角落,回国时带来了与猩猩曾被认为是人类野人霍屯督人和曾经被动物扶养长大的婴儿有关的奇闻轶事。
这个笨拙却又才华横溢注定生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14岁的男孩,现在站在雅致的资产阶级家里,向首都充斥着享乐和懒散的精神与社会生活提出了挑战。这种挑战不仅很有意思,而且受人欢迎。丹麦几十年的绝对君主制1807年在战争中惨败于英国。1813年,国民经济破产,使哥本哈根变成了座精神监狱。正如当时另位年轻艺术家在传记中所说:
“我们对政府的智慧没有任何怀疑,我们手里拿着帽子,弯腰向政府官员鞠躬。我们平静地接受了不可避免或无论如何也不能避免的东西,甘愿变得麻木,在这种麻木中,任何事情都不曾发生,也终究事无成。”
艺术家和科学家们更是对这个自然的未经雕琢的天才抱有极大期望。这正是在绝对君主制的哥本哈根观察和讨论的某种东西,某种吸引理性主义者共和主义者和浪漫主义者的东西,其中也包括教授兼诗人弗雷德里克霍格古尔德伯格先生,他是这个男孩过去在家乡的最大资助人克里斯蒂安霍格古尔德伯格中校的兄弟。在哥本哈根,他曾为安徒生募集了捐款,这个男孩也因此再度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当他坚持要亲自四处感谢自己的资助人时,般是给他们献上些简短而热情的即兴表演,就像曾经为切斯特马赛厄斯蒂勒所表演的样。如果他知道如何到富人家中表演,那么他也肯定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这与当时流行的论调不谋而合:“孩子,如果你想在世界上获得成功,那么就鞠躬吧”
所有这些“战略突袭”很快将安徒生引到“巴克胡斯”,这个知识界的会所和文化的中心。在那里,所有与丹麦黄金时代的艺术和科学有关的人士经常跟屋子的主人艺术家卡玛和克努德林恩拉贝克夫妇聚会。当时,巴克胡斯位于哥本哈根城外,距市中心有段漫长的路程,坐落在瓦尔比山附近的大自然中。在那里,每个人都能够抛却社会阶级或血统,享受同样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在前往这个乐园的路上,汉斯克里斯蒂安必须步行穿过韦斯特伯罗,经过众多喜剧剧院动物园射击场和狂欢节货摊,见到大力士和女巨人澡盆里活生生的小海豹长着两个脑袋的牛犊以及长着五条腿的羊羔。继续往前走,他先后经过了亚当奥伦施拉格出生的房子帕尔大街上的餐馆和腓特烈城堡。每逢周日,几乎有半的哥本哈根人都要聚集在宫殿外聆听宫廷音乐,观看皇室成员在运河上乘船航行,国王腓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