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于保密与情报工作,公开的身份为经商。
司徒华与古道强、刘浩之先后作了湘军情报事宜及三地民团训练情况汇报后,二十位大哥开始议论纷纷。唐祖荣问道:洪福堂武馆与湘军情报站转国民政府,将在哪个部门立足呢?邓世耀答道:这个事情已经跟王建光商量过了,原湘军情报站暂定军委军情局,编制为华中站,100人;武馆编制为军委保密局华北站,33人。大家都说情报站这边名额是宽裕,基本上人人都可转过去,但是武馆这边名额太少,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可以入选。二十位大哥你看我我看你,问香长究竟怎么个选择。唐皆能马上替香长圆场:按解散武馆的要求,每个人都有出路,只是有部分人可能要去做生意而已。大家这才转忧为喜。
第二天,洪福堂继续开会,大家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既然李汉如、黄天明甚至赵云、唐祖圣、唐梓君、吴一甲等都是洪福堂出来的,洪福堂作为他们成长的摇蓝,有必要替他们的个人安危及荣誉着想,大家你说一句我说一句,最后定下来了以“政治挂帅”的重建方针。即洪福堂除了将各位董事重组之外,还仿效国民军建制,将总堂定为政治部,衡阳为政治分部,工作的重点为保护民国功臣,防止战争,减少牺牲;争取北方冯玉祥的势力,监视蒋介石黄埔系的力量和动向;搞好与共产党的联系,防止“三大政策”的失败。说到这里,邓世亲指出:共产国际与苏俄军事顾问在援助中国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共产国际援助的是共产党即广州联合政府,而苏俄则是秘密援助信仰“三大政策的”国民党的北洋政府军队,包括冯玉祥等愿意接受广州政府的军队,这势必造成南北实际上的分治。为了更细致地防止暴露洪福堂人员身份与保守秘密,大家又根据帮规推敲出了“政治人员行为示范”。
当天晚上,洪福堂的各路人马陆续离开唐家。只有司徒华、钟奎与唐皆能、唐祖荣留下来人整理会议纪要。根据决议,洪福堂的董事为:唐皆能、唐祖荣、李俊、曾晋前。政治部人员为:邓世荣、黄天明、李汉如;分部为邓世耀、唐士得、唐家龙、刘浩之、古道强;情报站负责人为司徒华,保密站为钟奎。洪福堂共计有政治情报人员100,政治保密人员30,商贩70人,各部单线联络,只有政治部人员使用私密电台,由桂花、小香、飞莹负责,密码由邓世荣发放。政治分部人员由邓世耀负责召集,洪福堂各部按照分工进行运作,而洪福堂的名存实亡也在唐皆能的意料中。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啊,唐皆能在整理完材料后对司徒和祖荣说。唐大哥可以说是功成身退啊!司徒与钟奎异口同声地说。又在说退一步的话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事你不干大把人抢着干,唐皆能苦笑着:要怪就得怪我把大家推上华山一条路。是啊,唐大哥,弟兄们这么一走,你可就轻松了,司徒说。作个消遥自在的老板,还要看我们流血流汗,钟奎跟唐皆能开玩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今天咱们不醉方休。
大年初八,唐皆能就回致函衡阳,他向大伯作了明确的表态:把自己继承父亲的200多田,全部上交祠堂作公田,用作小学校的开支和族人救济,唐候天虽然是一百个不愿意,但最后还是没擙过侄子。只是问他:看样子衡山这个家你是不想留的了,堂客怎么办?唐皆能说等送如意、吉祥上了大学,就让她去陪女儿。到了家,菊灵一家五口人过来给他拜年,他就问起外孙忠孝在哪所学校上学,学习成绩怎么样。忠孝高兴地跳起来:外公要发红包啰!显德说:在公立一小。岳父问:是唐文当校长的那个学校吗?百合马上在旁边答话:唐校长对他可好了,上个月来还说忠孝学习上进,象他爸。是吗?唐皆能有些扫兴:咱唐家的人可不是什么书香门弟,如意、吉祥你们没事就往亲家这边走走,沾点光。
客人走了后,唐皆能跟小燕说:你留下来,有事跟你说。小燕很奇怪:父亲一向不管自己,今天从乡下回来是怎么了。是不是刘叔他们看我没去看他不高兴?她问。不是这事儿,唐皆能说:你现在入了国民党,又是妇女会的活动份子,现在有些话,我不得不跟你说。什么事儿啊?小燕问。小燕父亲就严肃地说:这本行为示范,你这几天在家里给背下来,照着做;现在我们不是以前的小家庭了,树大招风,你今后的行为要收敛点,不该说的绝不能说,祸从口出;不该写的也不能写,这搞文字的是刀鬼你知不知道啊?小燕看着“行为示范”说:爸,我正想跟你说呢,现在找我谈恋爱的人可多了,还有《大华日报》里复杂的很,我也不知道他们的背景,但听说现在只要发国共合作的稿子,都有好处费。有这事?唐皆能很奇怪:听说已经有人写无产阶级专政的文章了,你们怎么就不发发?据说国共合作涉及到外交上的事,苏俄是要跟政府合作而不是跟共产党合作,如果政府连外交都掌握不了,还是个政府吗?小燕歪着头想了会:这个我还没想过,但爸爸的话我会记住的。
没过几天,广州的任命书就下来了,原来洪福堂的各路人马,纷给脱下长袍马褂,穿上了军装。情报站在北门外青草桥办公,保密人员则去了长沙。衡阳这时的国民政府也建立起来了,政府只有四个大局和一部:建设局、民政局、教育局、财政局和警备司令部,基本上都是国民党的人马,其中赵云、黄天明派系占了多数。
民国十五年5月,蒋介石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清理党务案”,规定共产党不得担任国民党中央的部长。而这个所谓的“王顾左右而言它”的议案,以期控制苏俄援共,竟然被国民党###张静江、戴季陶、吴稚晖和控制党务的胡汉民、汪精卫等人通过了,共产党人的有识之士,已经知道此时国共合作破裂,在国民党内没有资历的谭平山、林伯渠、毛泽东等人愤然辞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农民部长和代理宣传部长的职务,而这一切竟然没有引起一心想让蒋介石北伐的中共领导人陈独秀的抗议。对此,邓世荣的评价是蒋此人有过人的政治手腕,但是无法控制共产党迅速发展扩大的局面。事实也是,据洪福堂总堂邓世荣的线索:中共在军阀混乱的局面中,不断地从海参崴运进军火,蒋介石的如意算盘,算是落了半空。邓世耀接此情报,立即召开政治分部会议,通报情况。在政坛混迹多年的唐家龙这时也说:中共这不是装疯卖傻,逼人送死吗?唐士得也说:国民党倚老卖老固不可取,但初生牛犊不怕虎,实在是拿脑袋往枪口上撞啊!刘浩之和古道强说:现在不少土匪都打着共产党的旗号,要是这北伐成功了,能放过他们吗?邓世耀说:我担心的就是这个,好汉不吃眼前亏,据统计衡阳的共产党员人数目前已经发展到了上万人,如果这些人都武装起来的话,恐怕警备司令部都要垮台。那不是要造反吗?唐士得的眼睛都睁大了。所以我看趁着警备司令部刚成立,缺编得厉害,把洪福子弟都赶快招来,政治部那边世荣会打招呼的。于是乎,衡阳警备司令部成立了,唐家龙仍任副职,至于唐祖元、唐祖威和魏光弟、魏光明等人,也一溜的团职,此时的衡阳市政府,均是外来人当官,而新设机关多以国民党为主。唯独警备司令部成了水泼不进的铁桶,被政府讥作“衡山酒楼”。
此后,邓世耀等人就一趟密切注意着北伐。北伐军于民国十五年7月11日进入长沙,分三路攻取湖北。早已明晓利害关系的李汉如率第八军进攻,作为前敌总指挥,他把北伐第四军和叶挺独立团当作先头部队,称第四军英勇善战,授予“铁军”称号,并以此激励李宗仁的第七军。虽然北伐军连下汉阳、汉口、武昌,但是四、七军死伤达五分之一,基层军官伤亡三分之一。战后检讨会上,李汉如即推脱为总司令的决策,引起四、七军要求广州政府北迁和反对蒋介石担任国民党组织部长的运动。消息传到邓世耀那里,唐家龙有些不明白,邓说:老兄,这政府是国民党的,到你这儿蒋介石不批,当兵的说能没意见吗?唐家龙说:仗没打完就解散部队,换我也不干啊?问题是早些年国共合作时有些将领加入了共产党,要是蒋介厂来清党,他们可要在部队里打一辈子仗,非死在战场上不可,邓世耀说。
武汉政府成立后,9月17日,冯玉祥率部在绥远五原誓师参战。北伐军在两湖战事胜利结束后,四、七军主力迅速转入江西,协助蒋介石攻打孙传芳,11月初,北伐军对江西孙传芳部各据点发动总攻。8日占领南昌。北伐军于十五年12月间出兵福建,占领全省并向浙江挺进。这时北伐军已发展到20个军,拥有兵力25万人。十六年,由何应钦、白崇禧指挥的东路军于2月底占领了杭州及浙江全省。3月21日占领松江和龙华,稍后占领上海。面对军队和国民党内的一片反对这声,蒋介石亲自指挥的中路军于2月下旬攻打南京,并于3月24日占领了南京。
在北伐军胜利进军的同时,冯玉祥与国民军集体加入了国民党,担任了国民联军总司令。11月国民军占领甘肃、陕西两省,在北方策应北伐军的进军。不久,又入豫作战,消息传到长沙,钟奎一点冯玉祥的音讯也没有,他只有向邓世耀汇报,邓说王建光在南京,李汉如在武汉,黄天明在南昌,正犹豫着呢,看来总部那边也是摸不清方向,最好的办法就是你亲自跑一趟。
钟奎马不停蹄地到了武汉跟李汉如密谈,李说这三年前的协议,不知现在还有没有用?狡兔死,走狗烹,说不定过一向我就要离开部队,到湖南去了。钟奎马上说:这不行,到时候,换个后生点的,仗还是要打,说不定把警备都用上,我还能坐得住吗?李就要他马上找被张作霖和吴佩孚排过的冯玉祥。好不容易跑遍了开封,才把刚从北平南下的吴一甲找到。吴一甲说:你大老远地跑这来,俗话都说“远亲不如近邻”,怎么还不去跟张作霖、吴佩孚套套近乎呢?钟奎说,你别看蒋介石任黄埔军校校长后,在广州军队中的地位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黄埔军校的教员和学生大多资历浅,也没有什么党务工作经验。就是他已是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主席、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和中央组织部长,在用人方面给人的把柄也太多。首先是蒋介石把国民党组织大权全交给了因清理党务有功的陈果夫,这明摆着是用人唯亲。陈果夫拿着蒋的尚方宝剑,借精简之由,将组织部其他派系的人马全部调出,还特地把陈立夫拉进组织部,当了调查科主任,收集国民党内各派系的情报,另将cc系人马调进来,负责各科工作,这样一来,二陈虽然把持了国民党的组织人事大权,在国民党军队内形成了名副其实的“蒋家天下陈家党”,但是也使原来就四分五裂的国民党更加内讧。蒋介石这个总司令,不得不在政府的号令下,疲于奔命。这样下去,将来的政府还能站住脚吗?
吴一甲就说:不是武汉和南京又要闹分家吧?尽看你们南边闹笑话,我们这边更多。你看北平政府国务院国务总理摄行大总统职的颜惠庆、杜锡圭任,哪个不是饭桶?就是民国十六年6月上台的安国军政府、大元帅张作霖,简直还在睡觉,用的还是军人的那一套,没人愿意送死的,迟早要垮台。那你上头的意思是,同意北伐军北上,共同对付张作霖了?这只是一小步,大步子还在后面,如果打完仗,咱们都要整编,我想怎么都不能让出地盘来,打一打,至少要在政府里安排些人,吴一甲说:咱们总不能回家种地去吧?哦,原来是这个,你不说,大家都明白了。
回到湖南,虽然司徒华和钟奎想尽办法,了解4&;#8226;12上海###武装事件后,南京方面的情况,但都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只有邓世荣还时不时地通过绝密电台,发来点消息。这时大家才知道,蒋介石集团开始接受美英、日本等援助,条件是与共产党反脸和日本东三省利益。在此情形下,武汉国民政府形同虚设。武汉政府为了联合冯玉祥,决定第二次北伐,并于5月下旬占领了郑州、开封等地。这引起了扶持张作霖的日本人的担忧,在日本方面的邀请下,急需军援的蒋介石派出戴传贤赴东京与日本密谈东三省问题。而共产国际此时已经断绝了武器供应,武汉政府面临外交孤立,经济困难。蒋介石军事上的胜利,使他成为说一不二的独裁。
就在大家庆幸平稳过度时,安静的日子还没过几天,“清理党务案”又爆发了余波。5月17日,第35军军长何键所属独立14师师长夏斗寅公开叛变武汉国共合作政府投靠蒋介石,何键立即响应,在湖南各地进行工农自卫队及共产党人。消息传来,唐家龙去找唐皆能拿个主意,唐皆能说:都是三湘子弟,还未全国统一,就在自家门里搞残杀,未免太有些过份。唐家龙说那我这位子还坐不坐啊?我不坐,大把人想坐呢?唐皆能说:这明摆着是拿鸡蛋往石头上碰的事,但我们也不能逼人太甚,否则两败俱伤,莫如找个人把这些队伍,带到一个偏远的地方,或许能保住你的编制。唐家龙一听:对啊,这不还得剿匪嘛!
可是大家想来想去,都找不到一个人跟共产党熟络的。唐皆能说,不是跟毛泽东打过交道吗?唐家龙说:民国十六年1月15日毛泽东赴衡山考察农###动,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全国农委书记。鼓励农民夜校,做好统战工作,禁赌,加强农民自卫军的领导。共十天。唐家龙派人前去问毛泽东,民国十五年,衡阳总工会筹备处,追悼北京“三一八”死难烈士,组织7000人示威游行,遭到100多人袭击,70多人受伤,次日邱海岚组织建筑工人2000人罢工。这件事知不知道?毛说当时在广州,湖南这边的事不清楚。自此与毛泽东没有了联系。
最后还是司徒华找到了武汉的李汉如,才知道毛泽东于6月18日,返回了湖南,担任中央特派员,专门处理何健兵变事件。6月24日毛任湖南省委书记,司徒华好不容易打听到了毛在安源一带,人还没找到,就谁知湖南省部在新任书记彭公达领导下于9月9日,在长沙周边地区发动了秋收起义,任命毛为前敌总书记,原计划10天时间内攻取长沙,但因起义部队连续受挫,彭也走散,部队就在湖南浏阳县文家市集合等待毛泽东的指挥。
司徒华按藤摸瓜,于9月10日在江西省铜鼓县城萧家祠找到了毛书记,毛说:在中国共产党内,由于陈独秀单方面地依靠北伐军幻想苏俄援助的招牌,已经成为国民党和内部的出气桶;至于少部分激进共产党员,效仿苏俄革命,私设法庭,枪毙土豪,也确实造成了相当的混乱,不利于国共合作;但是,现在的国际形势已经开始变化了,蒋介石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迟早会拿共产党人开刀的,我们决不能放下武器,只能以枪杆子对付枪杆子。司徒华拿出李汉如的书信劝道:大家都是三湘子弟,受父老乡亲之托,实不愿自相残杀,但是好汉不吃眼前亏,还是请毛书记将队伍带远一点。
19日晚上,毛泽东在文家市里仁学校后栋教室主持了有师、团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前敌委员会议,否定了余洒度提出的“取浏阳直攻长沙”意见,做出部队沿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南下,经萍乡退往湘南的决定。9月20日,秋收起义部队在文家市里仁学校操场举行会师大会,毛泽东向部队作重要讲话。9月21日部队从文家市向萍乡方向前进
英美日等国承认4月18日南京政府,使得国民党总裁汪精卫不得不于6月19日到徐州与蒋介石达成清党###协议,7月15日在武汉实行“分共”。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最后破裂,国共两党合作进行的北伐战争夭折。
消息传到湖南,湖南省政府立即发给各地驻军和县政府的密电:“着令各地驻军监察农、工会,收缴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队的枪支”。衡阳城立即处于一片混乱中。衡阳县长徐方济在衡阳城寿佛殿坪召开大会,将收缴的农民自卫队的枪支,组织常备队团兵1500人,自称总队长,衡山县县与谭汉鼎等人,解散衡山县执行委员会,另组党务整理委员会,恢复团防局,“挨户团常备队”“清乡队”“铲共义勇队”捕杀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及工农运动骨干。
“马日事变”后,共产党人黄文标在衡阳准备武装暴动,事泄被捕,于这年12月24日与夏明翰之弟夏明寄同被杀害于衡阳小西门外。毛泽建到衡山,恢复党组织,陈芬任书记,毛负责女委员兼通讯联络等机要,传达87会议,发动武装暴动。次年2月,中共湘南特委遭破坏,毛到耒阳。5月26日被捕,用皮鞭抽、杠子压、灌辣椒水,烧红铁丝穿乳房,县长亲往劝降,不果,于次年8月10日,杀害于衡山县城马王庙坪,年24岁。而总工会执委邱海岚被###的挨户团列为“五恶”之一,悬赏通缉。对其恨之入骨的土豪劣绅,得悉他在衡阳东乡活动后,收买云集乡农会执委邱某,把邱骗回家,于8月2日被捕,邱不肯自首,于5日杀害于衡阳市小西门外演武坪。农协妇委员廖兆凤发动群众准备武装暴动,潜入衡阳城区,运载枪去弹药,不料被“青年倏尔部”被捕成员刘汉报告团防军警。何健、许克祥派要员来衡阳,对其进行秘密审讯,7月23日,被五花大绑押赴小西门外军路口北壕坝上,枪杀。十六年5月,女英雄刘琼海带领梭標队打衡山。三个中队的农民自卫军和农村协会几千人,从三面围攻县城,结果列伤惨重。民国十七年4月1日,国民党所属第21军第1师占领耒阳,当天就屠杀湘南起义干部群众1000人。
北伐战争胜利后,李汉如成为反对蒋介石武汉政府的军事主力。民国十六年11月12日在宁汉战争中他“败”给了蒋介石,前往日本。而黄天明于十五年被选为国民党第二届中委。同年黄天明任命为第六军军长,军代表林伯渠,下属三个师。北伐时,第六军攻陷南昌,但之後被孙传芳成功反攻,第六军损失过半。经重组後再战,并於1927年12月23日首先攻陷南京。武汉曾任命他为军事委员会委员,密电他逮捕蒋介石,黄深知不是对手,按兵不动。迁都武汉后,赵云任国民党中常委、中政会主席团成员、军委会主席团成员、国民政府委员、常委、武汉国民政府战时经济委员会委员。9月宁汉沪三方在上海成立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任大会主席。1928年2月赴南京国民政府任职。
显德回到衡阳后,省立三师范的老师们知道有个留了洋的工程师回到衡阳,都讲他去学校讲讲课。学生们好奇,都想私下里问显德。渐渐地,显德也认识了几个活跃的学生,其中有一个学生因为是共产党员,被学校国民党扣留,找到显德,显德听了:学生信仰自由,这算什么,二话没说就去担保公安局,把学生保了出来。
第24章 反叛蜕变为作戏 李汉如政治转胎
第二十四章
宁汉合流后,国民党各派再度联合继续进行所谓后期北伐,张作霖见大势已去,遂于民国十七年6月下令退出京津一带,向东北收缩。他本人在回沈阳途中,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弹炸死。6月8日,国民党军队进入北京,北洋政府在中国的统治最后结束。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接受蒋介石的领导,全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蒋介石北伐大获成功,权倾天下,与蒋同期出道的政治人士,纷纷感到危机,寻求出路。这时,洪福堂政治部的邓世荣接到军委王建光的个人密电,称军队编遣在即,因裁撤太多,料李、冯旧部要反,为个人安危之计,要立即做好李汉如、冯玉祥、黄天明部思想工作,将计就计,反对中央有关编遣计划;作为和应,国民党各派###必将调停,借此防止蒋因大权独揽,清洗同僚。
邓世荣深感事情紧迫,乃召集邓世耀面议。邓世耀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古今中外莫不如此,早在洪福堂预料之中。邓世荣说:以军事而言,冯、李、黄皆不是蒋之对手,但反叛则政治上可以得出路。邓世耀说:蒋突击提拨多为作战嫡系,洪福堂始终难登大雅之堂,若蒋顺利编遣,恐迟早将吾等弃之而去,为今后之计,策动冯、李、黄部反叛,可以牵制蒋,图洪福堂谋算之功。邓世荣也说:这正是我所忧虑的,战则损,必招怨,料蒋知难而退,仍与洪福堂共事。
果不期然民国十八年1月1日,南京政府召开“国军编遣会议”。《中央日报》发表评论称:北伐完成之际,国民革命军实际已扩充至八十四个军,三百个师,兵员总数超过二百二十万人,而东北、四川、云南等地方军队尚未包括在内。彼时国家年度收入总额为四忆五千万圆,但须逐年偿还满清和军阀政府留下的外债一亿圆,实际可资用者大约三亿五千万圆,但其中八成以上需用于军费。“中华民国意在军队国家化和削减军队及军费的决策,无疑十分正确。”蒋介石也在国军编遣会议上发言:“军费占了全国收入的十分之八以上,那国家是一定要破产的。如果到了十分之九,这个国家就象灭亡了一样了……现在我们军费的总数已经占了十分之八了;我们国家就是不能建设,经济亦没有一点基础,民生问题无法解决……我们把国家支出最多一部分解决下来,国家经济才可以稳定;经济稳定之后,政治和社会才可以上轨道。”然而,蒋介石在上面说,下面听者胡汉民、戴季陶、孙科、王宠惠、吴稚晖、朱培德、宋子文、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等人,都昏昏欲睡,关心的只是自己的部队在裁撤之内,能有多大余地。当时的军队虽然统称为国民革命军,但在各军将领中,军阀的派别仍多有承袭。为了保住自己的实力,各派系都加紧活动。
邓世耀派吴一甲就邓世荣等国民党###意见,跟冯说了,冯还不在意。在当时,包括冯在内的各派系都觉得蒋按集团军编制改编部队,没有不妥,顶多蒋只能控制八个编遣部队中的四个,但是,邓世荣从内部渠道得知,蒋派压力很大,势必要清除冯、阎、李等派系。等到蒋介石宣布成立编遣委员会,制定了《国军编遣委员会进行程序大纲》后,邓世荣即告之邓世耀,称蒋之决心已定。大纲规定:“从全国编遣委员会成立之日起,全国军队一切权力都收归中央。将由国民政府下令,正式撤销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各集团军总司令部,海军总司令部,各部队只能在原地驻扎,听候点编。”吴一甲立即电告冯,如若按此办法,冯只能就任国民党部委员,势力将荡然无存。
会议开到这个时候,冯跟阎、李通气,两人也觉得甚是道理,才顿时醒悟,自觉上了蒋介石的圈套。但是进行程序大纲已经制定,更改已无可能,阎、李一时成了哑巴,取消极抵抗态度。冯玉祥即召吴一甲面商对策,吴说莫如提议暂不编遣,以拖延时间,或可以后图战。于是第二天,冯提出动议:“现在刚刚打完仗,应当休整一个时期再编遣。”冯的动议赢得一片赞同声。蒋介石眼见一时难以使各实力派就范,只得同意暂不编遣。十八年1月26日,编遣会议在一片吵闹声中无果而终。
会后,黄天明赴上海散心。邓世荣盛情款待他, “编遣会议,总之是一个大失败”,黄天明说:根本原因是蒋介石受中央军压力,既不对4个集团军实施平均裁军,也不是第一集团军先裁军,而是编遣军队只遣他人,裁撤兵员,只裁他人。蒋介石的裁军充分暴露了中央派系的盲目坐大,野心膨胀,妄图以武力逼实力派就范,要冯、阎、李交出兵权,蒋自己则把军队作为实施党内独裁的本钱。黄天明则说:蒋介石为人相当复杂,他一方面想与各派军阀和平共处,甚至多次提出下野来避免军阀战争,但是在中央军的野心膨胀、磨刀霍霍之时,他没有在正确的时间以退为进,而是顺从手下通过编遣军队的办法来达到削弱和消灭异己、扩充自己力量的目的,这充分体现了他是军人的本质。邓世荣则笑着说:在党内###的反对下,中央军不仅没有达到编遣呼派的目的,反而激化了各派新军与蒋介石的矛盾。黄天明也点头称是:辛亥前,因谋炸清摄政王而名享天下的革命英雄汪精卫,自武汉政府并入南京后,一直在各派系中活动,或可以借其号召力,成为反对编遣的借口。邓世荣说:冯、李、阎诸部军队众多,打也是编,不打也是编,莫如打中求编,使中央军知难而退,或可全保。只是以汪为主,恐其反复,不得要领。黄天明叹惜道:临时抱佛脚,无善始善终之意,终非合作之对象。邓世荣安慰他:王建光当然知反不过是试试中央军的锐气,但是以情报人员的作用,绝不可使好战之军人,轻视之,如各派谙哑无声,情报部门与保密部门早晚在裁撤之内。黄天明说:王建光提出安抚各派条件,放在蒋公案头,不知何日可批照下来,中央军不付出血的代价,是不会知难而退的;再说湘军另一重要人物李汉如也表示,面对即将编遣的命运,他全力支持部将以死抗争,以争取党内支持。
十八年2月21日,为北伐作出重大贡献的李宗仁,也在王建光等策动下,出来反对编遣。李公然违反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关于不得以政治分会名义任免该特定区域内之人员”的规定,和“国军编遣会议期间,非编遣会议之命令不得擅自调动军队”的决定,以武汉政治分会主席的名义,免去湖南省政府主席鲁涤平的职务,同时派第五十二师师长叶琪与第十五师师长夏威率军进攻长沙,在“护党救国”的旗号下策成“湘案”,从而诱发了桂系军阀反叛中华民国中央政府的内战,首倡乱国之祸。年二至三月,李宗仁策成湘案,是为公开叛变的先声。3月9日,蒋曾亲自致书李宗仁,劝其赴京“开诚相商”,以弭其事。因李拒绝,蒋再于3月21日发表《宣告湘事真相》,指责李于“编遣会议”之后,“未及数旬,即擅自调动军队,扰乱湘、赣,又复擅自任免湖南省政府主席及全部委员,是违背五中全会关于政治分会之规定,以破坏政治之统一”。3月25日方下令“讨桂”。3月27日发表《讨逆时告将士文》,痛斥桂系军阀“盘据两广两湖之地,把持两广两湖之财政,劫持两广两湖之军队以自私,其割据行为已非一日……”特别申明“讨桂”的目的,乃在“###反抗中央之叛逆,以保障国家之统一”。中华民国政府及蒋介石本人“讨桂”战令既下,乃根据桂系军队据两广两湖直至河南河北之一字长蛇阵的特点,首先一举解决平、津两地的桂系驻军,然后合围广西。3月29日蒋亲赴九江督师,叛将何健立即向中央投诚。四月五日讨逆军收复武汉,桂系胡宗督、陶钧、夏威三人即联名通电下野,李、白乃逃广西与黄绍竑打起“护党救国军”旗号,由李亲任总司令,进攻广东。蒋乃急令广东陈济棠、陈铭枢迎战。六月二日讨逆军克广西梧州,李、白、黄通电下野,讨桂战争胜利结束,广西复为中华民国政府所统一。
是年三月,黄天明旧部、因表示拥护国民政府“讨桂”而重被任命为第四师师长的张发奎,突然拒赴陇海铁路监防冯军异动,通电“拥汪”,要求改组党务,并率军南下湖南,计划进攻广东,欲于广州另立中央。国民政府遂免张职,同时命四川及湖南军队堵张回粤,张遂败。四月,冯玉祥在钟奎等策动下,于中央军“讨桂”之际,提出“护党救国”,在开封召开师以上军官会议,并将散布在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六省数千公里战线的军队集中西撤,沿途破坏信阳关等地的铁桥与武胜关隧道,欲以重兵压迫阎锡山一道反叛。决意“如阎不从则先打阎;如阎从便先打蒋,后打阎。”时因桂系反叛败局已定,冯玉祥虽一边通电“###”桂系,一边命令韩复渠迅速向武汉推进。只因为没有料到韩复渠和石友三已被蒋系情报人员所收买,竟于五月十二日通电维持和平、拥护中央,第二天又两次通电拥蒋,才使冯玉祥第一次“反叛未成败先成”。十九年春,蒋因阎、冯叛乱之心已张,自知心理有愧,乃于2月9日,2月21日,2月22日,2月26日一再致电阎锡山,劝之曰:“今日中国危险已达极矣,救国之事与祸国之罪,皆由我两人实负其责……”阎则提出两人公开下野,交由国民党中央处理编遣事宜。蒋亲自覆电驳斥:“权力自当牺牲,义务不容委御。此时国难正亟,非我辈自鸣高蹈之时。若因反动者谋叛不已,而轻弃党、国付与之重任,以张若辈之气焰,是乃奖乱助争,与礼让为国者,适得其反……”而当阎、冯、李等大举叛乱信号已彰,蒋个人劝无可劝之时,十九年5月11日,中华民国政府###阎、冯、李联合叛乱的战争遂正式打响。蒋在中央军挟迫下,亲赴归德督战,虽几陷于冯手,仍坚持亲自指挥,并在七月中旬由津浦线开始反攻,于八月上旬击退叛军于陇海一线。8月15日政府军克济南,叛军乃溃不成军。9月6日政府军发动对叛军冯玉祥部的总攻。9月18日张学良眼见叛军大势已去,乃发表“和平罢兵”通电,阎、冯亦因最后绝望而通电下野。依叛促叛,于北平刚刚乱哄哄唱罢的汪氏“中央扩大会议”,和阎氏的“国民政府”,亦不过旬日便自崩自垮。这场中央军为保卫自己的势力和蒋介石为了保住个人权威的战争,终于结束。但是,兵连祸结六个月的中原大战,叛军动员六十万,政府军动员一百万,叛军死伤二十万,政府军死伤九万余,代价实在不可谓不大。事后,冯部虽然被收编,但得以全保,冯在国民党内威望仍在。
9月27日,广西省主席俞作柏和师长李明瑞与张发奎宣告独立。国民政府乃命陈济棠###。因桂军将领杨腾辉反戈服从中央,叛变遂败。10月10日,宋哲元、石敬亭等二十七名西北军部将,在冯授意下 联名反抗中央,明申反对“编遣国军”,公然反蒋以压阎。但因阎锡山仍不表示公开反叛,加之冯部将孙良诚不服从代冯为总司令的宋哲元指挥,一气之下竟将部队后撤,造成全线混乱,西北军遂不战而败。冯的第二次叛乱,又为“出师未战而先败”。
十九年1月,阎锡山因自虑“国军编遣”即“削藩”,其必不能免,再加上各地叛乱已导致其野心勃发,乃决心联合冯玉祥数十万人马与李宗仁四万残兵共同反叛。是年3月2日,阎通电逼蒋与其一道下野;4月1日,阎自任中华民国海陆空军总司令,正式发动军事叛乱。7月13日,阎锡山联合改组派、西山会议派和西北军初成协议,于北京怀仁堂成立“中央党部扩大会议”,并发表声明,以所谓“护党救国”名义联合反蒋。8月4日,汪精卫因阎锡山邀请并许以总揽党务,遂于两日内与阎会谈六次,达成协议。8月7日,“扩大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正式成立大会,任命中央常委和各部部长,图以“扩大会议”取代南京国民党中央,另组国民政府。9月9日,于叛乱败北的狼狈时刻,于北平成立“国民政府”,推要做“九五之尊”的阎锡山为“国民政府主席”, 汪精卫等伪国府委员并宣誓就职。面对冯玉祥三次称叛,蒋介石一面苦心劝阻,一面派兵加紧进攻冯、阎各部。年5月25日,冯在等待政府编遣无望,而陷于财政困境时,自称“护党救国军西北总司令”,对抗中央,扣留税款和公粮。蒋乃以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名义最后致电冯、阎、张三人:“护党救国军西北总司令电已出,于公为作乱,于为背信。兄不惜自隳革命之历史与人格,至此已极……但追念往昔之友谊,自咎规之未周,惋疚交萦,觉尤有不能已于言者,爰作最后之忠告,尤异能得全始终也……”
9月18日,张学良接受蒋通电发表“和平罢兵”, 阎锡山因败局已定,乃发表“退避三舍”通电,然后,遣散汪精卫等中央扩大会议成员。是年10月8日,冯、阎见面,共决下野。虽然此次反蒋历经六个月而彻底败亡,但为今后各派保存实力奠定了基础,中央军也忌于再战,而未对各派老牌军队进行彻底整编,所以在蒋介石以后的统治中,一直存在着中央军与地方军之别。
民国十八年4月,曾在武汉国民政府获重用的李汉如,流亡在日本,生活无着落,飞莹则返回衡阳,暂在仙姬巷十一号陪着桂花。飞莹整天哭哭啼啼:汉如在外,盘缠不多,能熬到几时?桂花说:世耀曾在日本,认识一些江湖朋友,可代为照顾。邓世耀回来,桂花就跟他说了。邓世耀即给浪人协会去电。浪人协会找到了李汉如,李正为前途不明而忧心忡忡。田中说:先生于北伐时期,为民国建树良多,应考虑重出政坛才是。李说:军事上,暂不是蒋的对手,但是政治上可以相互利用,前孙文总理逝世前,曾嘱西山人士,联合民国有功人士,共同建国,或可一博。田中就说:先生何不给蒋致信,称愿服从领导,以取荫蔽?李汉如即书致蒋信,托田中代为转达,同时给邓世耀致密电:若返国,愿为湖南各部编遣出人头第。不久,蒋复信,谓放却成见,以同属北伐之师和孙先生之追随者而共谋大业,李汉如接受了南京军委的任命,任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院长、第五路军总指挥,参加蒋介石与桂系军阀的战争, 10月参加蒋冯战争。
可惜,虽然李汉如为蒋如此卖力,以蒋为首的中央军还是容不下李。 民国18年12月即将编遣的李汉如得知自己不在中央军编遣名单内,王建光也通过政治部告之李:国民党的中央委员名单中,已经排除投靠蒋的李,要想不作蒋的炮灰,唯有抗争,或可得党内###派支持,重出国民党政局。十一月十六日,张发奎再一次于广西恭城通电,自称“护党救国军第八路军”总司令,声言要攻取广东。广西省主席吕焕炎及李宗仁残部竞相从之。国民政府乃命何应钦为广西行营主任,于是年十二月将叛乱削平。 十二月二日,原驻安徽的石友三,自封“护党救国军第五路军”总司令,拒绝协防广东,谋图袭击南京。十二月五日,重被起用并受命对冯叛军作战的李汉如,在钟奎等策反下,拒绝南下断叛将张发奎后路,于郑州通电称叛,自称“护党救国军第四路军”总司令,以响应石友三,同时标举“拥汪联张”口号,企图沿平汉路南下夺取武汉,后兵败于河南大雪之中。
李汉如战败后于次年初下野,早在事前预料中。虽然军事上,中央军南征北战,形成了事实上的统一,但是中党内对于蒋系这种排除异已这行为,已形成了反对的声音,故冯、李等人虽然下野,却并未被国民党开除党籍,更迅速上升为国民党###派与蒋介石搞衡的政治筹码。
在这些事件中,司徒华、钟奎等腿都跑断了,纷纷从长沙回来跟香长和唐皆能诉苦。对于王建光的举动,唐皆能有不同的看法?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