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1部分阅读

作品:宫廷医术秘典|作者:guozhou1|分类:玄幻小说|更新:2025-05-20 17:03:57|下载:宫廷医术秘典TXT下载
  '功 效'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化腐生肌,收敛止血。

  '验 证' 我用《新中医》1982年第2期刊登的固齿散治好了多年的牙病,并把这一方法介绍给另一患者,均得到满意疗效。我自1971年3月患牙病,症状为口热、牙痛、牙齿松动,牙眼出血等,初以为小恙,未加介意。后用多种药物治疗效不显,又用止痛片、抗生素、维生素等药物治疗亦未效。1974年到医院拔掉左下第一臼齿,病仍不除。此后多方求医,服许多中西药,症状仍不见好转,1982年起更加严重,如刷牙、漱口、舔眼,均有出血,牙眼部轻度化脓,牙根暴露,满口牙齿松动,饮食极为不便,喝水食饭,其痛难忍,多方用药只见小效。1982年夏初病情又加重,惴惴不安,遂横下一条心向书本寻方,翻阅了十多本医书及6种中医杂志,后从(新中医)找到了“固齿散”一文,颇受启迪,遂于10月16日起用本方治疗,至18日症状大减,20日即不再出血,26日停药l天,继用到31日止,牙病诸症悉除,迄今l年多未复发。

  另一患者冉x ,女,36岁,邻居。每见我用药粉刷牙,询问缘由。当得知治牙痛时,即诉说患牙痛十多年的苦衷,且索药以求一试,同病相怜,乃慨然与之。10月25日起至11月4日,喜告曰:牙疾已愈,祈再赐药以巩固。病愈后一再向我致谢。

  2 .引火散风汤治疗牙痛

  '方 剂' 破故纸10… 12克,白蒺藜9…12克。

  '加 减' 痛甚加防风、荆芥各6克;血痕加桃仁9克,红花、川牛膝各12克;便秘加大黄9…12克;小便黄赤加栀子6…9克,竹叶6克;牙齿松动加玉女煎;牙龈肿痛,口气臭秽加清胃散;小儿龋齿加生石膏15…30克,细辛2 …5克,熟地10…20 克;伴发热加银花30…60克,连翘12…30克,玄参15克;夜间口咽干燥加熟地30…60克,巴戟天12…20克,麦冬10克,茯苓9克,五味子5克;牙痛昼轻夜甚加当归15…30克,知母15克;遇冷痛剧加麻黄10克,制附子6克,细辛3克。

  '制用法' 水煎服,每天一剂。

  '功 效' 消炎、去痛。

  '验 证' 陈xx ,女,印岁,1984年6月16日诊。右侧牙龈肿痛,痛无休止,右面颊部肿胀、拒按,张口困难;伴恶寒发热,大便秘结,舌红、苔薄黄,脉弦数。予上方合清胃散加味。处方:白蒺藜10克,升麻、黄连各6克,当归15克,破故纸、生地、丹皮各12克,金银花60克,连翘、生石膏各30克,大黄9 克,3剂药后痛减热退,能进食软食。原方加僵蚕巧克,续服3剂而愈。嘱服知柏地黄丸善后,随访2年未复发。

  3 .石地丹黄汤治牙痛

  '方 剂' 生石膏30克,鲜生地12克,丹皮10克,川黄连9克。

  '制用法' 每天1剂,痊愈为止。

  '功 效' 消炎、去痛。

  '验 证' 《新中医》1983年1期介绍的“治牙痛有效验方”,笔者重复使用治疗15例,全部治愈。

  4 .牙痛散治牙痛

  '方 剂' 人中白、玄明粉、制硼砂各30% ,地力粉(与上药成比例)、血竭、朱砂各10% (和匀研细加入)、新梅片(以上药总和量基础上1%细人)。

  '制用法' 上药共研极细末,瓶贮备用,勿泄气。以药棉裹药末如蚕豆大放于病灶上(即蛀孔内),上下牙咬紧即可。

  '功 效' 解毒活血,杀虫止痛。龋齿痛(牙龈肿痛)。

  '验 证' 屡用特效,止痛效果显著。

  '备 注' 引自《百病中医诸窍疗法》 。又用大冬1枚(去核)纳信百石1克,煨煅存性,取出待冷,研成细末。每取适量纳龋齿中。一般药后10分钟疼病立消。

  5 .解脐散治牙痛

  '方 剂' 牛膝(去芦)500毫升,木津1250毫升,黄茄(细切)20个,郁李仁640克,麝香空皮子细挫100 个。

  '制用法' 以上5味捣碎人罐子内,上用瓦片盖口,留一小窍,用盐泥固济,烧令通赤,候令白色,即住火,以新土埋一伏时取出,后入下药,升麻、细辛(去苗)各500 毫升,上药俱为细末混匀,贮瓶备用。以少许涂敷患处。

  '功 效' 固齿止痛。牙痛动摇,风火疼痛。

  '验 证' 屡用神妙。

  '备 注' 引自《和剂局方》 。用此药在很短时间内用温水漱口,临卧更贴少许,咽津亦无妨。

  6 .霜梅乳没散治牙痛

  '方 剂' 白信、川黄柏、甘草各5克,红枣50克,青黛10克,硼砂20克,乳香、没药各2。5克,冰片7。5克。

  '制用法' 先将红枣去核切片,白信研末加人拌匀于瓦上,以炭火炙至信枣烟尽为度,取出候冷研细,其他各药则分别研细除冰片外皆调匀后收藏,先将患部洗净,然后把收藏的药加人冰片后,取少许撒敷患处,每日5或6次。

  '功 效' 清热解毒,化痕止痛,祛腐生肌。牙疳。

  '验 证' 屡用效佳

  '备 注' 引自1959 年《 浙江中医杂志》 (5 )。

  7 .牙痛小降丹治各种牙痛

  '方 剂' 防风、细辛、荜茇、荆芥、硫黄各6克,冰片33克。

  '制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取玻璃杯1只,砂纸1张,将砂纸包在杯口上,系之,将药粉放在砂纸上,堆成圆柱形,然后在顶上点火,令药粉慢慢燃烧,待烧到药堆琴底部(注意不要烧到砂纸)把药灰和砂纸除去,刮下玻璃杯内壁上的降丹,贮瓶备用。取降丹少许放在棉花中,再将药棉贴于牙痛处,咬紧即可。

  '功 效' 祛风、消炎、止痛。各种牙痛。

  '验 证' 临床应用多年,治疗各种牙痛均有较好的止痛效果。一般用药l次,8分钟后即可止痛,效佳。

  '备 注' 引自《百病中医诸窍疗法》 。

  8 .独头蒜煨熟治风虫牙痛

  '方 剂' 独头蒜2…3 头。

  '制用法' 将蒜去皮,放火炉上煨熟。趁热切开熨烫痛处,蒜凉再换,连续多次。

  '功 效' 消炎杀菌,解毒。用治风虫牙痛。

  '验 证' 赵xx ,女,27岁,用本方数次后痊愈。

  9 .姜矾粉止牙痛

  '方 剂' 老姜、枯矾等份。

  '制用法' 老姜用瓦焙干,研末,枯矾研细,与姜末调匀。涂搽病牙。

  '功 效' 止牙齿疼痛。

  '验 证' 据《普济方》载:“有人日夜呻吟(指牙痛― 编者注),用之即愈。”

  10 .韭菜根花椒止龋齿痛

  '用 料' 韭菜根10根,花椒20粒,香油少许。

  '制用法' 洗净,共捣如泥状,敷病牙侧面颊上。

  '功 效' 止痛。

  '验 证' 据《千金方》载,敷此方“数次即愈也。”

  11.胡椒绿豆治牙痛

  '用 料' 胡椒、绿豆各10粒。

  '制用法' 将胡椒、绿豆用布包扎,砸碎,以纱布包作一小球,痛牙咬定,涎水吐出。

  '功 效' 清热,止痛。用治因炎症和龋齿所引起的牙痛。

  '验 证' 据《韩氏医通》载,用此法可“立愈”。

  六十六、口疮

  复发性口疮亦称阿弗他溃疡,乃系口腔沽膜清疡反复发生的一种口腔枯膜疾病。其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自体免疫性有关。由于体内细胞内存在自体抗原,相应抗体不能与其直接结合,一旦附吸于细胞上病毒或酶使其二者结合,形成可溶性复合物,而作用于肥大细胞,每当感触激震,释放出活性物质遂产生炎症,如此循环反复。临床表现,主要为口腔粘膜反复出现溃疡,有单发、多发,任何部位均可发生。

  1 .口疮断生饮治疗复发性口疮

  '方 剂' 生黄芪15克,太子参30克,当归10克,生地30克,麦冬10克,甘草15克,肉桂3克(研分3次冲服),细辛3克,肉苁蓉10克,赤芍30克,生蒲黄6克(布包),银花15克,连翘衣15克,黄柏6克,凤尾草10克,升麻6克,柴胡6克,木通3克,薄荷6克。另肉苁蓉9克(研末),五倍子10克(沸水泡)。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3次分次服。30剂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服肉苁蓉末,每次3克,每日3次,五倍子水漱口,每日3…5次,连用1个月。

  '功 效' 益气升阳,清热养阴。

  '验 证' 胡某某,女,27岁,职工。口腔溃疡反复发作4年余,常以锡类散、维生素氏等中西药内外治疗,始终未能控制发作,每一月或两月发作一次,有时儿乎无明显间歇期。查口腔舌尖、齿颊、齿眼及下唇内缘均有绿豆大小圆形溃疡,呈淡黄色,表面凹陷,边缘微凸,周围红晕,散在分布约10余个,唇颊有少数点状疤痕。此次发作已近2周,热辣样疼痛,痛甚时口角流涎,不能进食,每日下午洒浙身寒,全身不适;测体温37c ,’ 脉弱,苔少舌红,大便时塘时结,小便正常。诊为复发性口疮:(重型)。证属脾虚阴亏,血疲热结。方用口疮断生饮:生黄芪、甘草、银花、连翘衣各15克,太子参、生地、赤芍各30克,当归、麦冬、肉苁蓉、凤尾草各10克,肉桂(研分3次冲服)、木通各3克,细辛5克,生蒲黄(布包)、黄柏、升麻、柴胡、薄荷各6克。上方共服30余剂.又以苁蓉散内服及五倍子漱口液漱口连用2 月余口疮愈合。追访1年未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