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用法' 煎汤服。
'功 效' 治痢有神效。
'验 证' 刘xx ,小儿,证见痢下赤白,红少白多,血色不鲜,伴有乳白色粘液,饮食如常,睡时露睛,舌苔白。曾处以理中合芍药汤加减治疗,效不佳。其父与一单方:红糖60克,红枣5枚,煎汤服。连服2次而痢下赤白自止。
'备 注' 本方健脾温中,大建中气,并有活血之功。用此方治久痢不止的虚寒痢甚效。
6 .燮理汤加鸦胆子治热痢
'方 剂' 生山药25克,白芍18克,银花15克,牛蒡子(炒捣)、甘草各6克,黄连、肉桂各1。5克。
'制用法'1 .热痢下重数天者可煎服此汤,另加鸦胆子(去壳)40…80(去壳时仁破者不用),用温开水分两次圆圈吞服。通常服1…2剂,大便即由赤转白,腹痛、里急后重也可大大减轻或消失。2 .如属热痢下重已久,或迁延失治,造成肠粘膜严重损害,所下之痢色紫腥臭,杂以脂膜,则宜加三七粉9克,温开水分两次吞服。多能止住脓血。
'验 证' 本汤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 ,为治热痢下重的良方。用此方临床治疗90例,痊愈82例(脓血便停止,腹痛、里急后重消失,大便形状恢复正常),好转5例(脓血便减少,腹痛、里急后重减轻),无效3例(各症均无改善)。
7 .二菜秦皮汤疗下痢
'方 剂' 委陵菜、铁苋菜、秦皮各30克。
'加 减' 发热、大便脓血较多、苔黄腻、脉数者加黄连10克。
'制用法' 每天l剂煎2遍和匀,日3次分服。
'功 效' 急慢性细菌性痢疾,下痢大便带脓血;粘液,里急后重者。委陵菜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有抗菌治痢的作用;铁览菜消炎收敛,有保护肠粘膜的作用;秦皮清热燥湿“主热痢下重”,现代研究对痢疾杆菌有强大抗菌作用。三药合用相辅相成,方简而效宏,为热毒下痢(菌痢)之良方。
'验 证' 刘xx ,男,25岁。就诊日期:1980年6月15日。患者病起2日,下痢脓血便日5…6次,每次量不多,腹痛里急后重,低热38c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左下腹明显压痛,大便镜检每视野白细胞10个/高倍,诊为热毒痢(菌痢),予本方治疗,连服3剂后热退痢减,每天大便l…2次无脓血,诸症均减,苔薄白,脉弦滑,大便常规阴性,再予原方3剂以净余焰。
'备 注' 症状消除大便正常后须继续再服3剂,以求彻底治愈。
8 .马齿苋汤疗下痢
'方 剂' 马齿苋每次30…60克(鲜的加倍)。
'加 减' 如发热较重加黄连10克同煎。
'制用法' 煎服每日3次。
'适应证' 急慢性细菌性痢疾,下痢大便带脓血粘液,里急后重者。
'功 效' 马齿览味酸性寒、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治热痢便脓血,疗效可靠,为治疗菌痢之良药。现代药理研究,水煎剂对志贺氏、宋内氏、斯氏及费氏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验 证' 王x 、,男,35岁。就诊日期:1959年8月15日。患者昨日起发热38。5c ,腹痛下痢脓血便,日7 …8次,里急后重,舌苔黄腻、脉沉而数。证属热毒痢。予本方服2天后热解,下痢次数减为日2… 3次,服4天后大便成形,无粘液,日l次。连服1周痊愈。
'备 注' 症状消除大便正常后须继续再服3剂,以求彻底治愈。
二十六、便秘
便秘指大便干结、排出困难、排便间隔时间延长,通常两三天不大便,有便意,但排便困难者。本病发生原因常有燥热内结、气虚传送无力、或阴虚血少等。临床常用的有效的偏方主要如下。
1 .黑芝麻治便秘
'方 剂' 黑芝麻500克,糯米250克。
'制用法' 先将黑芝麻炒熟,糯米炒至黄色,混合研成粉末。然后对药粉洛1汤匙,加白蜜半汤匙,于空腹时用开水冲服。每天1次,连服l月。
'功 效' 用于大便燥结(习惯性便秘)、产后及热性病后期便秘,坚持服用1月可愈
'验 证' 笔者验证于临床,经治7例,确有实效,兹附典型病例如下。病例:李xx ,男,52岁,1990年9月4日就诊。主诉:大便干燥,难以解出2年余,屡服中西药效果不佳。证见面色苍白,眩晕心悸,舌淡苔白,脉细。即用贵刊介绍便秘验方治之,服用20天,大便正常,症状消失。
'备 注' 引自《新中医》 。
2 .达原饮加味治疗便秘
'方 剂' 厚朴8克,槟榔10克,草果6克,知母、黄芩各12克,白芍、玄参、石解各15克,甘草5克,桑堪、花粉、麦冬各20克。
'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功 效' 用该方治疗大便秘结一年以上者31例,均获痊愈。并经一年后,随访,均未复发。
'验 证' 齐xx ,女,36岁,1985年9 来诊。自述于1984年7月起,大便干燥,需三四天才能大便一次。每当临厕,虽然用力排便,但觉干硬难下,实为痛苦。曾多方求治,其病仍不得解。现已六天未大便,故来就诊,就诊时,其脉弦且微数,舌苔黄腻,面色少华,口干。此证属外邪留于膜原所致。遂投上方16 剂后,每天傍晚大便一次,呈条状软便。一年后随访,未曾复发。
3 .升润法治疗虚证便秘
'方 剂' 黄芪、当归、灸甘草各20克,升麻、防风各10克。
'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功 效' 升阳润燥,补气益血。
'验 证' 以本方治虚证便秘32例,显效20例(大便畅通,每日自动排便一次,2月以上未复发);好转11例(大便畅通,每日或2日自动排便1次,2月未复发者);无效1 例(治疗中自改他法治疗)。马xx ,男,72岁,1983年11月20日就诊。患便秘多年,大便5 …6 天一行,便秘甚时需服麻仁丸。近7天来又不大便,腹微胀,服麻仁丸罔效,故前来就医。证见咳嗽喘气,纳呆,口干欲饮不多,神疲乏力语音低微,面色不华,形体消瘦,肌肤甲错,舌偏红,苔薄少津,脉虚细。治用增液汤加味,服2剂后病情不减,大便9天未行,伴烦躁寡言。又用急则治其标之法,于上方加厚朴、大黄。服1 剂,腑气未通,大便仍未行,精神极差。自诉虽有便意,但临厕努挣乏力,挣出汗出短气而喘。细辨此证非热结大肠,亦非单纯津枯肠燥,实属脾气不升,推动无力,并津枯肠燥。法当升举阳气,养血润燥,处予基本方1剂,药后次日解出棉条状软便1次。守方3 剂,大便自调,日行l次,纳增,精神转佳。再服3 剂以巩固疗效,并嘱饮食调养,追访2年未复发。
'备 注' 气虚甚者重用黄茂或加太子参;血虚甚者重用当归或加熟地、首乌;若兼虚火上炎者可加肉桂引火归源。
4 .香蕉蘸黑芝麻治大便秘结
'方 剂' 香蕉500克,黑芝麻25克。
'制用法' 用香蕉蘸炒半生的黑芝麻嚼吃。每天分3次吃完。
'功 效' 润肠通便。
'验 证' 据《医学之窗》杂志介绍该方效果甚好。
'备 注' 患有高血压病的人,可经常吃。
5 .马铃薯汁治便秘
'方 剂' 马铃薯。
'制用法' 将马铃薯洗净,在搅肉机中挤压,将液汁用纱布滤过。每早空腹及午饭前各服半玻璃杯。
'功 效' 和中养胃,利湿解毒。用治便秘。
'验 证' 据《中级医刊》 1954年第1期介绍,用上法曾治疗料例长期便秘,其中74例为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5例为慢性肠炎,4例为慢性胆囊炎,l例痔疮,全部获愈。大部分在服用2…4天内见效,个别服用20天才有效。
'备 注' 发芽的马铃薯禁忌食用,因为芽眼附近含龙葵精,这是一种有毒物质,吃后轻者泻痢,重者发生恶心呕吐,甚至麻痹痉厥,应特别注意。
6 .生花生仁治便秘
'方 剂' 生花生仁30克(1次量)。
'制用法' 空腹咀嚼生吃,早晚各1次。忌食辛辣及饮酒。
'功 效' 润肠通便。用治大便干燥费力,大便间隔时间延长的习惯性便秘。
'验 证' 据山东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苗xx 介绍,服用此方大多在第2…3天大便开始变软易解,以后坚持长期服用,并根据大便质地适当增减原用量,以不稀薄为度。临床治疗获满意疗效
'备 注' 气虚甚者重用黄茂或加太子参;血虚甚者重用当归或加熟地、首乌;若兼虚火上炎者可加肉桂引火归源。
根据大便质地适当增减原用童,以不稀薄为度。临床治疗获满意疗效。
7 .猪肚苡米汤以补为通
'方 剂' 猪肚、苡米各适量。
'制用法' 分别煮烂,当主食吃。
'功 效' 补虚劳,益血脉,利肠胃。用治大病后空存皮骨、大便燥结。
'验 证' 据《中国新医药》 1955年5期介绍:“一妇女30许,大病新愈,空存皮骨,不能转侧,奄奄一息,大便极度困难。医生惟恐一放润滑剂,元气随脱而止、诸医束手,不敢下药。一老医出一方,以补为通,乃定一猪肚芭米汤:猪肚一具,芭米五合,分煮极烂。初服撇去浮油,专以此为食物,诸症一一见效,不月而愈。”
8 .益气润肠汤治习惯性便秘
'方 剂' 炙黄芪15克,潞党参15克,炒白术30克,当归15克,熟地30克,升麻6克,炒枳壳6克,柏子仁10克,郁李仁6克,肉苁蓉10克,桔梗10克,火麻仁10克,桃仁10克,杏仁10克,松子仁10克,橘红6克,沉香3克,天花粉10克。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服。1个月为1个疗程。亦可制丸服。
'功 效' 益气助运,生津润肠。
'验 证' 邱某某,男,78岁,市民。反复发作便秘、腹胀5年余,用中西药物时,吃药后仅缓解一时,过后症状如故。食后腹胀甚,微咳气喘,无烟酒嗜好,有时便次间隔5…7天,粪质硬结,艰涩不爽,常因此不敢多进食。形瘦面悴,脉细涩,苔薄白,舌淡红而质瘦,x 线胸片示肺纹理增粗,两肺稍有透亮度,肛检一期子痔,余未见明显异常。诊为习惯性便秘伴“慢支”及轻度肺气肿。证属肺脾气虚,津亏肠燥。方用益气润肠汤:灸黄芪、潞党参、当归各15克,炒白术、熟地各30克,升麻、炒枳壳、郁李仁、橘红各6克,柏子仁、肉苁蓉、桔梗、火麻仁、桃仁、杏仁、松子仁、天花粉各10克,沉香3克。上方连服30剂,腹胀已除,大便每隔3…4 天一次,质软,再以前方制丸续服3个月以巩固疗效。2 年后追访,便秘基本未复发。
9 .贴敷方治便秘
'方 剂' 1 甘遂3克。2 巴豆1克,肉桂l克,吴茱萸3克。
'制用法' 上2方均为细末,备用(均为1次量)。均用生姜汁调敷。方1 敷支沟、天枢穴上,方2 炒热敷足三里,神胭穴上。上方均可用艾卷隔药悬灸。
'功 效' 1 泻通。2 温通。
'验 证' 一般药后6…24小时气通排便。效佳。
'备 注' 引自《外治汇要》 。
10 .通便药条治便秘
'方 剂' 牙皂末、蜂蜜各6克,麝香0。3克。
'制用法' 上药和匀为药条如手指状,备用。用时取药条插人肛门内。
'功 效' 通便。
'验 证' 一般药后5分钟即通,效捷。
'备 注' 引自1988 年《 医学文选》 (l)中祖传秘方验方集。
11 .大戟红枣膏治便秘
'方 剂' 大戟1。5 克(研末)、红枣肉5…10个。
'制用法' 将上药捣如膏状,备用。用时取上药膏贴敷神胭穴,外用纱布攀包扎固定。
'功 效' 补中通便。
'验 证' 一般1次,最多2次即通。
'备 注' 引自《理瀹骄文》 。
12 .大黄膏治便秘
'方 剂' 大黄适量。
'制用法' 研为细末,备用。用时取药粉10克,以酒调成软膏状,敷于脐部,外以纱布盖上,胶布固定。再用热水袋在膏上热敷10分钟。每日换药1次。
'功 效' 泻下通便。
'验 证' 据报道:治疗小儿便秘30例,病程l周以上,用药1…3天,治愈28例,另2例症状也有所改善。
'备 注' 民间方。临床验证,用治热秘,效果亦佳。
二十七、肝炎、肝脾肿大
肝炎分慢性肝炎和急性肝炎,属祖国医学的“黄疸”; “湿阻”; “胁痛”; “虚证”和“症积”等病范畴。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且病程缠绵,根治颇难。病由实致虚,终成肝郁脾虚,肝肾不足,脉络痕阻等虚实挟杂的病理表现,肝压作痛,头昏乏力,面色少华,肝肿大,口苦肋胀,胃脘腹胀满,或纳谷不香,或形体消瘦,或便澹,或睡眠不佳、肝功能异常等。
1 .泥鳅治疗急慢性肝炎
'方 剂' 泥鳅若干条。
'制用法' 泥鳅放烘箱内烘干(温度以100c为宜),达到可捏碎为度,取出研粉。每次服15克,每日3次,饭后服。小儿酌减。
'疗 效' 用治急性或亚急性、迁延性肝炎。
'验 证' 据《食物中药与便方》介绍,辽宁省盖城县医院用此方治疗传染性肝炎35例,其中黄疸型犯例,病程最长者达7个月,通过12…16天的治疗,痊愈33例,明显好转2例。
2 .白丁香治黄疸
'方 剂' 白丁香(即雄雀屎)。
'制用法' 温开水化服之。
'功 效' 清热解毒。
'验 证' 据《食物疗法精萃》 介绍,雄雀屎一名白丁香,一端细尖,一端圆尖,雌雀屎两端均圆。雄雀屎性苦温有小毒,治目痛。陈藏器说:“急黄欲死者,汤化肠之立苏。”余以本品治疗黄疸颇有效验。
3 .南瓜治肝炎疗效惊人
'方 剂' 南瓜粉适量。
'制用法' 将南瓜蒂去掉,以手工或机械将南瓜粉碎成稀浆,用100目的网过滤,待滤液自然沉淀后,次日倾尽清水,取出晒干,并压碎成粉备用。每日冲食数次,可经久食用。
'功 效' 治慢性肝炎、肝硬化、肾炎及糖尿病,有惊人的疗效。
'验 证' 经化学成份分析,南瓜含脂肪,蛋白质,维生素b 、c ,葫芦巴碱,腺嘌吟,精氨酸,天门冬素,胡萝卜素,葡萄糖,蔗糖,多缩戊糖及南瓜氨基酸等多种元素,对预防和治疗上述疾病的作用,已被公认。
4 .甜瓜蒂保肝退黄治肝炎
'方 剂' 甜瓜蒂适量。
'制用法' 将瓜蒂置于烘干箱内烘干,研成细末,取0。1克分成6份。先以2份从两个鼻孔深深吸人,约40分钟后,清洁鼻腔再吸2份,再隔40分钟又吸2份,前后共吸3次,将0。1克吸完。间隔7日后再用同样方法吸0。1克,吸完0。4克为一疗程。慢性肝炎一般两个疗程即可,肝硬化则需三至五个疗程。吸药后从鼻腔流出大量黄水,每天可达l000毫升。吸药时,离者头须向前俯,使黄水滴入碗内,切勿吞咽,以免引起腹泻。有时会出现头痛、畏寒发热,类似感冒症状,或肝脾区疼痛增加,约1天左右即可自然消失。
'功 效' 用于黄疸或无黄疸型肝炎、肝硬化。
'验 证' 据沈阳部队后勤部卫生部编《新医疗法手册》 介绍,此方经某部医院治疗130例。在住院病人15例中,有8例痊愈,7例好转。门诊115例,一般反应良好。
5 .猪油治肝脏肿大
'方 剂' 猪板油90克。
'制用法' 将猪板油溶化晾凉。l次饮服。
'功 效' 用于黄疸型肝炎之肝脏肿大。
'验 证' 据《江苏中医》介绍,某女患此症,令服猪油后,大便泻数次,肝肿即消,肋下亦不痛,隔数日黄亦退,后未再发。
6 .三草煎剂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
'方 剂' 白花蛇舌草30克,金钱草20克,益母草10克。
'制用法' 上药加水600毫升,浓煎去渣取汁400毫升,加糖适量,每天3次,每次服100毫升,连服2周为一疗程。儿童剂量减半。
'功 效' 清热解毒,利疸退黄,散结消肿。
'验 证' 共治93例,治疗1个疗程后检查,治愈叩例,显效 例,总有效率达100%。3年后,笔者随机对其中的71例作了追访,未发现慢性或迁延性肝炎病变及其他肝外损害,肝功能多次复查未见异常。
7 .益肾清解汤治慢性乙型肝炎
'方 剂' 巴戟、肉苁蓉、制首乌各20克,仙灵脾、菟丝子、丹参、黄芪、白芍、黄柏各15克,虎杖、旱莲草各30克,晚蚕砂,郁金各10克。
'制用法' 水煎服,每天1剂。
'疗 效' 据医学杂志介绍用此法治疗6例乙肝病人,疗效很好。
'验 证' 彭xx ,男,60岁,农民。不思食,恶闻油气,口渴,喜浓茶,心烦,腹胀,小便黄,精神不振,面色萎黄、暗滞,形瘦,经多方治疗,未能控制症状。后来采用“益肾清解汤”; 服药30剂,上述症状消失,面色转华,形休转胖,精神佳,食量大增,小便清,能参加正常体力劳动,经多方化验为阴性,一切如平人。
8 .五子汤治疗慢性肝炎
'方 剂' 川楝子18克,女贞子20克,枸杞子15克,菟丝子12克,蛇床子12 克
'制用法' 水煎服,每天1 剂,30天为l疗程。
'疗 效' 用本方法治疗慢性肝炎20例,降酶效果好。谷丙转氨酶降至正常的天数短于水飞蓟(德国)和甘草甜素(日本),而且不像联苯双酉旨易反跳。
'验 证' 范某,男,18岁,近10个月来自觉全身乏力、食欲欠佳,小便微黄;6个月前作肝功能检查:黄疽指数10单位、锌浊14单位、麝浊8单位、麝絮(+ + )、谷丙转氨酶200单位以上。经用肝泰乐、维生素c 、齐墩果酸、联苯双醋和间断服中药半年,疗效欠佳,特求余诊治。查舌质黯红、边有癖点、舌苔少,脉细涩。复查肝功能:黄疽指数8单位,其它同上;b超提示:肝光点增粗,脾厚4。5 厘米,门静脉。5厘米。临床诊断:慢性活动性肝炎。中医证属:肝肾阴亏,肝郁血痕,投五子汤加郁金、茵陈。每天l剂,水煎分服。另用鸡内金6克,炙鳌甲10克研末冲服。上方药进20剂,症状消失,肝功能检查正常。再以上方改2天服1剂,再进10剂巩固疗效。后多次检查肝功能未见异常。
9 .芜菁子治黄疸型肝炎
'方 剂' 芜菁子。
'制用法' 将菜子晾干,研末。以开水调服,每次服10…15克。
'功 效' 清热,祛湿,润肠。用治黄疸、便秘。
'验 证' 钱xx 。女,37岁,患黄疽性肝炎,经服上方22剂愈。
10 .紫茄大米粥治黄疸型肝炎
'方 剂' 紫茄子1公斤,大米150克。
'制用法' 将茄子洗净,切碎,同大米共煮粥。服数日。
'功 效' 清热,祛湿。用治黄疸型肝炎。
'验 证' 据《 生报)反映,此方效果良好。
11 .米醋猪骨汤治病毒性肝炎
'方 剂' 米醋1000克,鲜猪骨500克,红糖120克,白糖120克。
'制用法' 置锅内以醋共煮(不加水),沸后30分钟取出过滤。每次成人30 …40 毫升,小儿10…15毫升,每日3次,饭后服,l个月为一疗程。
'疗 效' 用治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对有高热者不适用。
'验 证' 经临床应用,治疗15例显效12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100%。
12 .猪肝珍珠草汤防治肝炎
'方 剂' 猪肝60克,珍珠草30克。
'制用法' 共煮煎熟。可食肝饮汤,日服2次。
'功 效' 清热,利尿。用于防治病毒性肝炎。
'验 证' 据《老年报》报道,此方效果良好。
二十八、肝脓疡
肝脓疡,古谓肝痈。多因忿怒抑郁,木失条达,肝火内生,肝胆不和;嗜食高深厚味,醇酒炙搏;或痢后肠受阻,运化失常,湿痰内郁,燥结肝胆之浴;或用力过猛,闪挫跌仆,以致气机失畅等致气滞血痪,痰湿交阻,郁积成痛所致。发病或急或缓、恶寒发热或无全身症状,期门穴初起隐痛,继而胀痛{增剧,胁肋膨满,肝脏肿大,表皮挛急,局部肿块皮色或白或紫红,进而中软成脓。或伴有面目发黄,形体消瘦,精神萎颓,口苦纳呆,时时汗出,或咬嗽,舌苦由白转黄,脉弦滑转数。
1 .华佗治肝痈神方加味治肝脓疡
'方 剂' 当归、生甘草、柴胡、龙胆草各10克,金银花60…100克,连翘、蒲公英、白芍、茵陈各30克,栀子15克。
'制用法' 水煎服。
'功 效' 治肝脓疡神效。
'验 证' 张x 、,男,2岁,反复寒战高热,右胁疼痛10余天,伴口苦口臭,食欲不振,大便秘结,小便短赤。体温39。8c ,肝区叩击痛(+ + + ) ,肝肋下4厘米,压痛明显。超声波检查见右腋前线第8肋间至腋中线第9肋间,可见一液平段。粪检3次;未发现阿米巴原虫。诊断为肝脓疡。经用青、链霉素及红、氯霉素等治疗,未见好转,而求治于中医。来诊时舌质红赤、苔,黄厚腻,脉弦数。此为肝胆湿热,结毒成痈,乃用上方治之,3剂后热退,右胁痛减轻;再进3剂,超声波检查液平段已消失。再以上方去栀子、龙胆草、加沙参、麦冬调治l周痊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
二十九、肝硬化腹水
肝硬化是一种或多种致病因素反复作用损害肝脏所引起的慢性肝脏疾病。肝硬化腹水则为肝功能失代偿期的一种特殊表现。少量(100毫升以下)时,可无任何症状。中等量以上的腹水则有腹胀及一些不适感。
1 .甲鱼炖大蒜治疗肝硬化腹水
'方 剂' 甲鱼1只(500克左右),独头大蒜125克。
'加 减' 呕吐不能进食者加入生姜10克;气滞腹胀甚者加入白萝卜200克;大量腹水者配合双氢克尿噻、氨苯喋啶,每次各服25毫克,每天3次。
'制用法' 将甲鱼宰杀后洗净、去内脏,同去皮大蒜清炖(勿放盐),炖至烂熟,即可食用。2天1次,15次为1疗程。
'功 效' 治愈8例(腹水消退,自觉症状消失,血浆总蛋白上升达6。00克/dl 以上,白蛋白达3。80克/dl 以上,比值≥ 1。5 : 1 ,停药后3个月内无反复者);显效14例(腹水消退,自觉症状缓解,血浆总蛋白、白蛋白上升接近正常,原a/g 比值倒置转为正常,停药后3个月内有轻度反复者);有效7例(腹水部分消退,自觉症状减轻,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均有上升,a/g 比值有一定改善者);无效3例(腹水不减,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出现严重并发症,血浆总蛋白、白蛋白、a/g 比值均无改善者。)
'验 证' 夏某,男,44岁,于1984 年7月2日以腹部胀满、四肢浮肿一月为主诉而人院。腹围89。5 厘米,面色晦暗,左侧面颊及胸部可见蜘蛛痣4…5处,腹部静脉曲张明显,腹水征阳性,舌黯红、苔白腻,脉弦细。西医诊断为肝硬化腹水。先服双氢克尿噻、氨苯喋啶每次各服25毫克,每天3次,3天后开始服食甲鱼炖大蒜,共服食13次。住院40天,于8月11日痊愈出院,随访一年未再复发。
2 .猪胆绿豆丸治肝硬化腹水
'方 剂' 猪胆4个,绿豆面500克。
'制用法' 将猪胆阴干或烘干,研末,同绿豆面加水捏成豆丸。每服6…9克,每日3次,服完为止。
'功 效' 疏肝健脾、利二便。用治肝硬化腹水。
'验 证' 据《常见药用食物》介绍,某男,患肝硬化腹水3年,服上方。后症状基本消失。
3 .葱白外用治肝腹水
'方 剂' 连头葱白5根,甘遂末适量。
'制用法' 葱白捣烂,加入甘遂末拌匀,再捣。使用时,脐部先用醋涂擦,以防止感染和刺激皮肤,然后将药适量敷在肚脐上,再用,纱布覆盖,固定即可。一般2…4小时即能排尿或排稀水便。
'功 效' 泻水通阳。葱白味辛性平。可通阳利水,宣通脉络,治小便闭胀;甘遂味苦,性寒,泻水逐饮,治大腹水肿。二药一苦一辛,合用外敷,消腹水有良效。
'验 证' 据《赤脚医生》 1977年第9期介绍典型病例:张某,男,成人,患肝硬化腹水如鼓,大便不解,小便不利。用上方敷肚脐,3小时小便自利。后以调理肝脾而腹水消尽治愈。赵某,男,成人,患肝硬化腹水,大便不解,小便不利,腹胀甚剧:用上方3次,腹水消尽。后以调理肝脾为主,使疗效得以巩固。
'备 注' 据《中药贴敷疗法》介绍,如无甘遂可用商陆代替,中药房有售。文中指出,如病人畏寒怕冷,可加少量肉桂粉,对症疗之。
4 .鲫鱼赤小豆治肝硬化腹水
'方 剂' 卿鱼(或鲤鱼)1条(约500克),赤小豆500克。
'制用法' 将鱼去鳞及内脏,同赤小豆加水共煮至烂熟,不加任何调料。每晨服用,只趁热饮汤,不吃鱼、豆,连续服饮。
'功 效' 利水消肿。用治肝硬化腹水,久服排尿量明显增加。
'验 证' 据《新中医》介绍,本方治疗腹水疗效极佳。
5 .西瓜疗法治多种腹水
'方 剂' 西瓜1个,砂仁120个,大蒜瓣250克(去皮)。
'制用法' 将西瓜顶端开一小盖,去瓜瓤不用,留瓜皮,纳人砂仁和大蒜,再把小盖盖好封严。然后用和好的黄泥涂裹西瓜,成为大泥球,置日光下晒干再置木柴火堆上架起烘烤(禁用煤火)o 去泥,将瓜干研成细面,备用。每日早晚各服1。5 克,白开水送下。腹水消退后禁忌食盐及西瓜。
'功 效' 清热利尿。用治肝硬化腹水、营养不良性水肿、肾炎腹水等。
'验 证' 据(家庭保健)介绍疗效理想。
6 .贴敷法消肝硬化腹水
'方 剂' 肉桂末6克,辣椒粉6克,食醋适量。
'制用法' 用食醋将药末混合调匀,折成三块小饼。分别外敷于神阙穴(脐窝处)和双侧曲泉穴(位于膝部内侧膝横纹凹陷处),外以胶布或伤湿膏粘贴固定。每日更换药饼1次。一般敷药3次后即可见效。
'功 效' 温通气血,除滞利水。肝硬化腹水多为肝气郁滞,脾失健运,肾气不足,痰水凝固而致。此方有一定的消除腹水作用。
'验 证' 经临床治疗10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1例。
7 .烤牛脾治肝硬化腹水
'方 剂' 黄牛脾90克,仙人掌90克。
'制用法' 将仙人掌纵切成两片不断,夹人牛脾,以木炭火烤熟,弃去仙人掌不用。吃熟牛脾,每日l次。
'功 效' 补脾消肿。用治肝硬化腹水。
'验 证' 吴xx ,女,39岁,患肝硬化腹水经多方治疗收效甚微,后坚持服用本方,腹水渐退,收到理想效想。
三十、肾炎
肾孟肾炎,又分急性与慢性两种,急性肾盂肾炎的病变部位、主要在肾盂,这种肾脏炎症是肾盂直接被细菌感染而引起的,所以是一种化脓性炎症;若不及时治疗,即转变成慢性肾盂肾炎。
急性肾盂肾炎主症为高热、寒战、腰痛、伴尿急、尿频、尿痛、口干便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宜用清热利湿之验方。
1 .复方地肤子汤治疗急性肾炎
'方 剂' 地肤子15克,荆芥、苏叶、桑白皮、瞿麦、黄柏、车前草各10克,蝉蜕10只。
'制用法' 水煎服,每天1剂。
'功 效'曾治79例,其中治愈62例、好转16例、无效l例。总有效率98。7%。
'验 证' 笔者拜读《新中医》1975 年第5期刊登广东省蕉岭县中医院钟思潮老师写的“复方地肤子汤治疗小儿急性肾炎”一文后,10 多年来用此方治疗该病32例,痊愈24例、好转 例、无效3例(为中途转医者2例、转院l例),有效率达90%。只服此方不使用它药作辅疗者15例(其中痊愈12例、好转3例);加用青毒素作辅助治疗的17例(其中痊愈12例、好转2例、无效3例)。最多服药7剂,最少2剂。本方最适宜小儿急性肾炎患者,均用于15岁以下的儿童。在临床犯例患者中,有1例( 17岁)诊治无效,年龄越小疗效越佳。
'备 注'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变态反应性疾病。复方地肤子汤可能有杭过敏的作用。过去常用本方治疗竿麻疹,亦有显著疗效。查鑫《 现代中药学》 (叶橘泉著)有地肤子方(地肤子、桑白皮各10克,浮萍8克,木贼叶6克)治皮肤性肾脏炎的介绍。本方用要地肤子苦寒入膀耽经,消皮肤之风邪为主药,佐以车前草利,尿,瞿麦治血尿,黄柏清下焦湿热,蝉蜕、荆芥轻清散风邪,; 少佐苏叶以散寒,收到发汗利尿、清热除湿之功效。应用本方时可随病情加减药量。如病势较急,地肤子之用量可增至18克;血尿较重可加重瞿麦;蛋白尿较重可加重苏叶、蝉蜕的用梦量;尿中白细胞较多者可加连翘,并加重黄柏的剂量;管型较多者可加石苇。
2 .五白汤治疗急慢性肾炎及肾病综合征
'方 剂' 猪芩、茯芩、白术、泽泻、桂枝、桑皮、陈皮、大腹皮、茯芩切皮各10…15克,白茅根20…0克,小儿酌减。
'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功 效' 化气利水,健脾祛湿,理气消肿。
'验 证' 陈某,女,25岁。浮肿、血尿1个月,并心慌气短,求治中医。治疗1周后,两下肢出现皮肤紫瘫,非蛋白氮78。58%毫克,二氧化碳结合力22%容积、血浆蛋白4。2%克(白蛋白3 克、球蛋白1。4克,血胆固醇240毫克),尿检查:蛋白(+ ++)、白细胞(+ ) 、红细胞(+ + + )、透明管型少量、颗粒管型(+ ) ,红细胞管型少最。诊为紫瘫性肾炎。证属脾肾阳虚,并出现浮肿及胸水、腹水,用五白汤加附子、肉桂各6克,白芍20克,连服60剂,浮肿及胸水、腹水全部消退,非蛋白氮下降至41%毫克,尿蛋白、白细胞、红细胞均消失。
3 .茯苓四物汤治疗慢性肾炎
'方 剂' 苍术、茯芩、猪芩、泽泻、官桂少许,当归、川芎、白芍、生地(原书无剂量)。
'加 减' 笔者常将白芍易赤芍,并加滑石、芦根;红细胞多者加生蒲黄;急性肾炎热象显著者加蒲公英;病久肾虚明显者加二至丸。
'制用法' 水煎服。
'疗 效' 治慢性肾炎疗效甚佳。
'验 证' 祝x ,男,21岁,198年2 月15日诊。患慢性肾盂肾炎半年,腰痛浮肿,尿频尿痛短赤,纳少,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尿常规:脓细胞(+ + )、白细胞(+ + + + )、红细胞少许。投获荃四物汤加减,自觉症状消失,但尿白细胞或脓细胞波动于(+……++ )。笔者鉴于患者求愈心切,改投清利下焦湿热的龙胆泻肝汤加减,3 剂后胃脘不适、呕吐频作、尿常规转差。暂投和胃止呕之剂,并用庆大霉素等,治疗5天未见好转。遂以投茯苓四物汤加减,数天后症状消失,20天后尿检正常,方悟守方的重要。患者至今未复发。
'备 注' 引自1984年《医学文选》10。
4 .宣肺利水饮治肾炎
'方 剂' 桔梗4。5克,杏仁、苡仁、猪苓、泽泻、大腹皮各6 克,陈皮、木通、五加皮各3克,茯苓9克,葱白1小撮。
'制用法' 水煎服,每天1剂。
'功 效' 宣肺行气,利水渗湿理脾。后以此方治几例小孩肾炎,均治愈。
'验 证' 杨xx ,男孩。1966年7月间突然面颊肿大,迅速及全身,经医院诊为肾炎。给服中西药等,肿仍时轻时重,虽经先后住院治疗4个多月,病情终未见好转而出院。多方寻找草药单方治疗均未见效。笔者诊时患儿仍全身浮肿,有时喘气口渴,精神倦怠,食欲不振,小便量极少而色黄。治以宣利行水,理脾利湿。予上方,服6剂后小便较清长,浮肿减轻,饮食增加,精神较好。服至20剂,肿消如常人。在此期间并服用饮食单方:鲫鱼煮大蒜。3个月后。患儿因偷吃了盐腌辣椒,全身肿又复作,按原方又服10剂,水肿又消退。此后,患儿戒盐3年,肿未复发。经尿复查无异常始食盐,至今已长大成人。
5 .蜈蚣鸡蛋为主综合治疗慢性肾炎
'方 剂' 1。蜈蚣l 条,新鲜鸡蛋1个。将蜈蚣焙干为末;在新鲜鸡蛋气室端打一小洞,纳人蜈蚣末搅匀,外用温纸及黄泥包裹,放灶,内煨熟,每日服1个,一个月为1疗程,隔3…5天再进行下1疗程。一般服2个疗程停药。
2。中药基本方:黄芪20 克,党参、生地、泽泻、车前子、益母草各15克,枸杞子、女贞子、菟丝子、丹皮各10克,蝉蜕6克,赤小豆30克。
'加 减' 兼血瘀者重用益母草30克,加丹参、红花;兼肾阳虚者加葫芦;熟附子、仙灵脾;兼脾阳虚者适当减少滋阴药,另加干姜、鸡内金;兼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者加钩藤、怀牛膝、石决明;兼感冒诱发者,先以越脾加术汤或其它感冒药治疗,表证解后复用基本方加减治疗。
'制用法' 每日1剂,一个月为1疗程,一般服2…3个疗程后改为2日1剂,巩固疗效,须3…4个疗程善后调理。
'功 效' 以本法治疗40例慢性肾炎,缓解(临床症状消失,小便常规正常,尿蛋白定性连续6个月阴性,尿素氮、肌酐正常)13例,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尿常规接近正常,尿蛋白定性土……+ ; 肾功能明显好转,尿素氮10。71ml以下,肌酐176。8 … 265。2mmol/l) 17 例,好转(临床症状减轻,尿蛋白减少,定+……++ ,肾功能有改善)6例,无效4例。
'验 证' 李x ,女,7岁,l990年8月患者父母发现女儿浮肿,情神不佳。经徐州市x 医院诊为肾病综合征。因住院困难,回本地就医;,经中西医多方治疗4月余无效。浮肿显著,腹大如鼓,眼圈青黑,尿蛋白(+ +……++ + + ) ,管型(+……++ ) ; 血wbc20*109/l 。于1990年11月,经用激素、布洛芬等及中药治疗,浮肿虽消,但尿蛋白下降不理想(++……++ + ) 。余投蜈蚣鸡蛋每天l个,服用至第8个蜈蚣鸡蛋时尿蛋白转阴。巩固治疗1周后改隔天服1个,疗程间歇为10余天。随访症状消失,尿蛋白阴性,至今半年无复发。
'备 注' 慢性肾炎病程漫长,容易复发,正虚邪恋,治疗上当以扶正祛邪为大法。我们采用三联疗法(蜈蚣鸡蛋+中药+激素)有效率达90% ,提高了缓解率,降低了复发率。观察到蜈蚣鸡蛋对利尿、消除蛋白效果较好。
6 。 消风散剂治疗急性肾炎
'方 剂'防风、荆芥各8克,生石膏、茺蔚子、苦参、大力子各10克,知母、生白术、当归各6克,蝉蜕5克,木通4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功 效' 疏风清热,除湿利水止痒。共治30例,疗效满意。
'验 证' 读《浙江中医杂志》 1986年第9期金明星氏所撰“消风散治疗急性肾炎30 例”一文,颇受启发。试用于临床,确获良效。如陈x ,男,14 岁。7 天前感冒发热、咽痛,近日发现眼睑及周身浮肿,时咳,身倦乏力,小便短赤;舌红、苔薄黄,脉浮数。血压16 / 9 。 5 千帕斯卡。尿检:尿蛋白(+ + + ) ,红细胞( + + ) ,白细胞(+ ) ,颗粒管型少许。证属风热伤肺,肺失宣疏,水溢肌肤之风水证。治宜疏风泄热,利湿消肿。予消风散加减。处方:荆芥、防风、大力子、芜蔚子、苦参各9克,生石膏、生地各10克,知母、苍术、当归各8克,蝉蜕、木通各5克,茯苓皮12克,甘草4克。水煎服,每日1剂。服6 剂,尿量增多,浮肿消退。尿检:尿蛋白(土),红细胞少量。继服原方7剂而愈。随访半年,尿检正常。
7 .加味黄芪粥治肾炎
'方 剂' 黄芪、生薏仁、糯米各30克,赤小豆15克,鸡内金(研末)9克,金橘饼2枚,或酌情加人白茅根40克,六月雪12克,紫丹参10克。
'制用法' 先以水600毫升煮黄芪20分钟,去渣,次入苡仁、赤小豆煮30分钟,再人鸡内金,糯米,煮熟成粥。如加人白茅根等药,可与黄芪同煮。此为l天量,分2次服,食后含服金橘饼。
'疗 效' 治肾炎效果甚好。
'验 证' 所治8 例中,男6例,女2例,年龄35…75岁;初发6例,复发2例;病程最长1。5年,最短6个月。伴贫血3 例,心律失常1 例。蛋白尿在+…++ +之间,红细胞在+…++ + +之间,血红蛋白在6 …11克%之间。服药l月后复查,若蛋白尿消减,则持续服用1…2个月;尿蛋白完全消失后,仍继续服用3个月以巩固疗效。经治疗后,8例患者均获临床治愈,症状消失,所有化验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且能参加轻体力劳动。从药物及临床分析,此方对肾阳虚、肾气不足者,疗效较好。
8 .二白汤治肾炎
'方 剂' 白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