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打下,西吃口,频频出现在敌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当敌集结兵力,实施报复时,又找不到,抓不着,游击战士早已撤退。129 师进入太行后,敌以500 多步兵连骑兵,在范村附近向129 师驻地扑来。负责打击袭扰日军的只有129 师771 团的1 连。1 连在10 余里宽的正面上,灵活而机动,这里打下,那里抓把,使进犯日军疲于应付,顾此失彼,极其狼狈。这战,1 连以极小的代价取得了毙伤敌近百人,毁敌汽车辆的重大战果。
771团和赵涂支队
宋任穷回忆:根据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的指示,二九师在昔阳县武家庄及和顺县石拐先后两次召开干部会议,进行坚持华北抗战的动员,传达党中央和毛泽 东主席关于建立以太行太岳山脉为依托的晋冀豫边抗日根据地的指示,具 体部署开展山地游击战的各项工作任务。面继续做好统战线工作,面 分兵发动群众扩大队伍。石拐会议后,师部移驻辽县今左权县。师的主 力部队分别在同蒲铁路东侧正太铁路南侧和平汉铁路石家庄至磁县段以西 地区展开。
当时,我们二九师在晋东南只有 3 个团。根据开展游击战争的需要,我提了个建议:把部队中副职抽出来,搭成团的架子,政治部的领导同志 分别带队,下去搞扩兵。同时也搞点枪搞点钱。当时是个好机会,机不可 失。因为那时群众抗战热情极高,许多热血青年请缨杀敌,报国疆场。另 方面,国民党军队纷纷溃败南撤,散兵游勇很多,散落的枪支也很多。搞钱 也不难,有利条件不少,可以同当时的政府起筹款。因为,抗战开始后, 阎锡山将山西全省划为七个行政区,晋东南地区主要属于第三第五行政区, 第三行政区主任是薄波同志,第五行政区主任是戎子和同志。薄波同志 还担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纵队政治委 员,还是山西省“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会沁县中心区负责人。戎 子和同志是决死队第三纵队司令,牺盟会长治中心区负责人。此外,还有廖鲁言周仲英杨献珍韩均徐子荣等十多位同志在那里任政治委员。
师首长采纳了我的建议,派我和师政治部组织部长王新亭宣传部长刘 志坚,分别率领从部队中抽调些骨干组成的工作团和步兵分队,到沁县 武乡沁源襄垣安泽屯留长治平顺陵川高平晋城等地,配 合地方党开展工作,放手发动和组织群众,建立各种抗日组织和地方抗日民 主政权,扩大部队。
七七团政治处副主任赵基梅率该团第三营两个连随我去晋东南扩兵。这支小部队很快发展成二九师赵基梅涂锡道支队。
再战长生口
日军夺取太原后,日军大本营又于1938年1月8日,发出了山西南部作战命令。日军华北方面军于1 月10日命令第1 军:随着作战准备的完成,在平汉线方面的黄河左岸及山西省南部地区发动攻势作战。其作战部署是:首先以土肥原贤二之第14 师团下元熊弥之第108 师团分别攻占河南新乡山西长治两地,然后下元由北而南指向临汾,土肥原由东而西指向曲活,从侧后袭击临汾。以川岸文三郎之第29 师团沿同蒲路正面推进。山冈重原之第109 师团由清徐地区沿汾离公路西进离石,掩护第1 军的右侧日军上述战略行动的作战时间预计为2月11日至3月10日。
就在同时期内,蒋介石也在考虑反攻太原的计划。当时中国方面的军事部署是:八路军的三个师正好处于日军山冈川岸下元三个师团的前进方向上。另外,国民党三个军布防在长治周围;阎锡山的部队位于吕梁山区;中央军卫立煌部位于临汾运城地区。
这样的部署,正可战。夺回太原,重筑以太原为中心的华北防御体系的作战计划在蒋介石心中日趋成熟。
2月上旬,国民党第2 战区受领了反攻太原的任务。
作战部署是:以第18 集团军为基干,配属国民党第3 第14第17第47第89第99 及骑兵第4 师,组成东路军,由第2 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18 集团军总司令朱德指挥。
在这作战部署中,129师进入正太路担负阻击石家庄方面的援敌。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刘伯承率领129师386 旅又来到了位于正太铁路附近的长生口。
长生口是386 旅首战告捷的地点。时隔4 个月,战士们又重返长生口,欢欣自豪之情,再创日军之志无不溢于言表。可是,沿途村庄断垣残壁,瓦砾成堆,景象大变。原来是连遭八路军沉重打击的日军,打不到八路军,就拿老百姓出气。他们每到村,就像群疯狗样,枪杀群众,烧毁房屋,滛妇女,无恶不作。饱受日军残害的群众见到386 旅又回来了,欣喜万分,奔走相告,说是打胜仗的部队又回来为他们报仇来了。战士们的心中都激起了满腔的仇恨,要让鬼子用鲜血和生命来偿还欠下的血债。
这仗给很多老战士留下的印象是,它简直就是次军事演刘伯承常说的句话,在这次作战中使很多人理解得更深了。刘伯承在次全师干部会议上说:“我们是战术的创造者,我们要打击敌人的弱点,可是倘若敌人并没有弱点,即应怎么办呢给敌人制造弱点。”初听这句活,都懂;细琢磨,不会用。如何给敌人制造弱点,恰恰是战争中最至关重要的东西。
当时的战场形势是,长生口东边的井陉驻有大部敌军,西边旧关驻有200 多日军,倚仗坚固工事,凭险据守。井陉好打,但人多;旧关人少,但工事坚固,都是不好啃的骨头。
在这样的情况下,给敌人制造弱点,是刘伯承的拿手好戏。刘伯承做了如下部署:用769 团的兵力佯攻旧关,对敌人实施包围,诱使井陉的日军出援,然后386 旅伏而歼之。只要井陉的日军出据点,在行进中拉开距离,对于善于游击的八路军来讲,敌人的弱点就制造出来了。
关键是要将旧关的日军诱出来,这是整个部署成败的决定性环。
心细如发的刘伯承命令769 团:在作战中什么都可以破坏,就是不能动旧关日军与外部联系的电话线,这根线是旧关日军的生命线,也是握在我们手中的“鱼饵”。
切都在按照刘伯承的预想向前发展。
恰好就在与第次长生口伏击战相隔4 个月后的1938 年2 月22 日,长生口第二次伏击战打响了。
首先,769 团部袭入旧关,将日军碉堡包围。已经乱作团的旧关日军能想起来的只有马上给井陉的日军打电话,请求增援。驻井陉的日军果然中计,迅速派出200 多人,分乘8 辆车,增援旧关。
按照刘伯承的部署,386 旅已经在地形十分险要的长生口设下了埋伏。
早晨6 点,从井陉增援旧关的日军进入了长生口伏击区内,埋伏在道路两侧的386 旅771 团和772 团突然向日军发起攻击。
经过5 个小时的激战,击毙日军警备队长荒井丰吉少佐以下130 余人,俘敌1人,缴获步枪50 余支,炸毁汽车5 辆。剩下的3 辆汽车,载着少数残敌窜回井陉。
战斗结束后,陈赓在日记中写道:
我们时出发,到达红土岭时,东方尚未发白。拂晓前开始部署。4 时许,旧关发生激烈枪声,知769 团已到开始袭击了。至6 时,尚未见敌援兵到来。正在焦急之际,忽然前面传来枪声,这时候真有说不出的痛快。敌人约200 余,部乘车,部步行。我军突然开火,敌先头第部汽车即被我击坏。结果共缴获迫击炮2 门,重机枪2 挺,步枪数支,击毙敌人约百余,俘虏1 名,其西部警备队长荒井丰吉少佐亦被我击毙。残敌仓皇溃退,直抵井陉城下。我未能将其全部消灭,实为憾事。
陈赓还反思了此次战斗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
此次战斗,优点为迅速坚决突然。战斗性质是遭遇战,我先头部队刚到阵地,尚未部署,即与敌遭遇。我先敌占领要点,注:机关枪先敌开火,攻击迅速,完全合乎遭遇战要求。但此次战斗缺点亦多,1.包围部队动作犹豫;2.火力组织不好,无侧射人力的组织;3.暴露;4.参谋工作与后勤工作大差。战场救护运输组织不好,增加受伤者的痛苦,个别部队给养保证不良;对侦察工作审讯俘虏,检阅文件不注意;通讯联络差。
刘伯承在战斗结束后,在更高层次上反思总结了经验教训:
长生口战斗,战果是不小的,但是我们自己付出的代价也大了些,是不怎么合算的。以后我们打伏击,要尽量减少伤亡。枪要打在敌人的头上,刺刀插在敌人的肚子上,手榴弹抛在敌人的屁股上。赚钱的生意我们做,不赚钱的生意我们不做。
虽然129 师为配合反攻太原在正大路破击的过程中打得非常出色,但由于日军开始进攻临汾,这战略计划未能实现。准备反击的国民党各军滞留于长治地区。当日军占领长治后,第129 师则奉命返回晋东南。
李聚奎 黄振棠:两战长生口
井陉自古称天险,“太行有八陉,井陉为第”“过了井陉日,军队放心走”, 而长生口又地处井陉地区要塞,是石家庄通往太原的必经之路。天然的地理条件和战略位置使这里成为历代兵家激烈角逐之地,遗留的古堡城垣记下了历代幅幅威武壮观的战争画卷,好象有史以来此地就是两军交兵的天然场所。
1 938 年2月,为配合国民党军队反攻太原,钳制向晋南进攻的日军,八路军第129 师刘伯承师长于10 日在长岭召集第385 旅和386 旅的干部开会,命令386旅设伏长生口,待385 旅769 团袭击井平公路上的日军重要据点旧关的战斗打响后,消灭井陉来援之敌。当时,李聚奎任386 旅参谋长,黄振棠任386 旅771 团政治处主任。刘师长下达作战任务后,我386 旅指战员无不感到欢欣,因为此地正是去年我旅出征抗日,首战告捷的地方。
那次战斗发生在1937 年10 月22 日。当时,沿正太线西犯太原的日军第20 109师团正猛攻娘子关已占领娘子关东南旧关等重要阵地;其主力部经九龙关侧鱼镇等处,向正太路南侧山地西犯,企图对娘子关正面的国民党守军实行迁回攻击。该线国民党军队数万人力战不支,相继撤退,国民党曾万钟军部和武士敏第169 师已被围困在旧关以南山地,晋东前线形势十分危急。我旅根据刘伯承师长的命令,于10 月初向晋东前线进军,任务是在娘子关东南及以南的日军侧后,积极寻机歼敌,解救娘子关旧关危机。10 月均日,正当娘子关,旧关告急的时刻,我772 团到了平定县城以东的石门口。这里,已经可以听见娘子关旧关带传来的隆隆炮声。听见炮声,指战员们就恨不得马上飞到前线,参加战斗。10月20 日,772 团到达长生口附近的支沙口。772 团是支敢打硬仗的队伍。长生口第1 仗,只动用了772 团的第3 营。该营的前身是红四方面军的279 团,以长于追击歼敌而闻名,是有名的“飞毛腿。
21 日夜间,3 营在副团长王近山的率领下,去袭击板桥西北1000 高地的日军。部队刚过长生口,突然出现了新的情况,前面板桥方向来了队日军,正偷偷向西进犯。真没想到,“飞毛腿”的脚板子还没磨热,驻板桥的日军竟送“货”上门了。王副团长立即命令部队利用山坡有利地形迅速展开,片刻工夫,就形成了个严实的包围圈。骄横的日军无所知地进到我伏击圈,3 营有个战士在月光下小声地数着.个两个 好家伙,足足有100 多人。当敌人完全进人3 营的伏击圈时,王副团长声令下,顷刻间,枪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连成片,敌人被打得乱了阵脚。当他们前后逃窜都受阻时,才发觉已经被四面包围了。战斗持续了1 个小时。曙光初露时,残余的日军被压缩在长生口村子的1 个空场院里,看来全部捎灭这股日军是易如反掌。战士们喊着:“冲啊从山坡上神下来,可此刻在火线上的1 位指挥员却突然喊出声:“捉活的 ”这毕竟是3 营与日军的第r 次交锋,捉惯俘虏的战士们还以为日军和内战时期的敌人样,打狠了就会缴枪。然而,被武士道精神所毒化的日军却垂死顽杭,我11 位勇士在“捉活的,口号声中倒下了,其中牺牲2 人,残敌趁机突出了包围,仓皇逃走。后来,这位指挥员每当谈及此事,都黯然地低垂着头,感到对不起牺牲的战友。但这场伏击战,我们终究是胜利了。核点战绩,毙敌50 余人,缴获10 多支步枪及些弹药等军用品。长生口战斗的胜利,鼓舞了386 旅指战员的士气,接着,又连续在东石门马山村七亘村,给进犯的日军以沉重打击,创造了4 战4 捷歼敌1000 余人的巨大胜利,同时解救了旧关被围之国民党军队。我们刘师长还特意把几次战斗中缴获的日军战马军刀大衣等战利品,送给国民党第2 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部分,卫立煌亲自点验过目,敬佩不已,对身边的将领说。“还是八路军机动灵活的战术好,接连打了好多胜仗。”
时隔4 个月,我们又重返首战告捷之地,欢欣自豪之情,再创日军之志无不溢于言表。可是,沿途村庄断垣残壁,瓦砾成堆,景象大变。原来是连遭我军沉重打击的日军,活象群疯狗,每迸村,枪杀群众烧毁房屋好滛妇女无恶不作。饱受日军残害的群众见到我们,欣喜万分,奔走相告,说是打胜仗的部队又为他们复仇来了。不用群众说,我386 旅指战员早已怒火中烧,恨不得立刻为受苦受难的人民群众报仇雪恨。
复战长生口这仗简直就是次周密的军事演习。我们的刘伯承师长在次全师于部会议上说:“我们是战术的创造者,我们要打击敌人的弱点,不错.可是倘若敌人并没有弱点,即应怎么办呢― 给敌人制造弱点。当时,长生口东边的井陉驻有大部敌人,西边旧关驻有200 多敌人,倚仗坚固工事,死守据点。表面看来,并没有多少弱点。怎么给敌人制造弱点呢刘伯承师长是这样部署的:用769 团的兵力佯攻旧关,对敌人实施包围,但并不切断敌人的电话线,让他们向井陉的敌人求援,迫使井陉的敌人不得不走出据点,向旧关增援。旦敌人出了据点,在行进中便造成了弱点。这样来,连消灭敌人的地点都由刘师长指定好了,就在我386 旅初战告捷的地方― 长生口。
恰好就在与第次战斗相隔4 个月的1938 年2 月22 日拂晓,长生口第2 次伏击战打响了。769 团部袭人旧关,将日军碉堡包围,驻井陉的日军果然中计,急忙出动200 余人乘8 辆汽车赶来增援。早晨6 时,这股敌人进入我长生口伏击区内,771 团和772 团突然发起攻击,经过5 小时的激战,毙敌警备队长荒井丰吉少佐以下130 余人,俘敌 人,缴获步枪50 余支,8 辆汽车被我炸毁5 辆,剩下的3 辆,载着少数残敌窜向井陉。我们取得了复战长生口的胜利。陈赓旅长在自己心爱的日记本上记述了这次战斗:“我们 时出发。山路崎呕,冷风刺面,但均衔枚疾走,勇气百倍,到达红土岭时,东方尚未发白。拂晓前开始部署。4 时许,旧关发生激烈枪声,知769 团已到,开始袭击了。时至6 时,尚未见敌援兵到来。正在焦急之际,忽然前面传来枪声,这时候真有说不出的痛快。敌人约200 余,部乘车,部行军。我军突然开火,敌先头第1 部汽车即被我击坏 ”。
386 旅在长生口“旗开得胜”,复战又捷。尤其是第2 次伏击战的胜利迫使日军不得不调集更多的兵力来对付我们,从而钳制了日军向晋南的进攻。复战长生口的胜利消息,很快传遍了附近饱受日军蹂躏的村镇,群众覃食壶浆,热烈欢迎子弟兵,踊跃参加祝捷大会,争看战利品和被俘的日本兵,人民群众的抗战热情更加高涨。
1938年3月7日 邓小平与陈赓在武乡韩壁对三八六旅之七七团进行政治动员。
周希汉:神头扬威
在太行山上,八路军第129师部队以频频的战斗捷报,迎来了抗战开始后的第个春天。
当时,侵入山西的日军,面积极攻夺晋东南城镇要地,以摧毁我太行根据地;面沿邯长大道长驱突进,进攻临汾,并且企图西渡黄河,凯觑西安和陕甘宁边区。为了钳制向黄河河防进攻的敌人和策应第115 师1 20 师在晋西晋西北作战,保卫陕甘宁边区,并进步巩固太行根据地,以及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作战,我129 师积极作战,连续给敌人以沉重打击,2 月22 日,我们386 旅在井陉西南的长生口设伏,击毙日军警备队长荒井丰吉少佐以下130 余人,击毁汽车5 辆,缴获枪炮部。3 月5 日,刘伯承师长邓小平政委和徐向前副师长来到386 旅驻地,和陈赓旅长王新亭政委商讨作战计划,打算在邯长大道上的黎城东阳关涉县线,寻找敌人弱点或诱其暴露弱点而予以痛击,破坏日军向晋南晋西进犯的交通运输线。邯长公路东起河北邯郸,向西横贯太行山脉,与临屯公路相接,是晋西南的日军从平汉线取得补给的主要交通线。因此,日军在沿线各县城都有重兵驻守。涉县驻敌400 余人,黎城驻1 000 余人,该城是敌第108 师团的重要兵站基地;潞城驻2000 余人。沿线往来的日军运输车辆日益频繁。3 月14 日,师首长根据上述敌情及其处受袭他处必援的规律,运用孙子兵法中关于“攻其所必救,歼其救者”的战法,决定以385 旅的769 团为左翼队袭击黎城,引诱潞城的敌人来援,以我386 旅为右翼队,在潞城与浊漳河畔的潞河村之间设伏,迎击增援黎城的日军.
这天,命令传下来后,大家便开始了战前的各种准备工作。整个旅部呈现出紧张繁忙的景象。新的战斗,即将到来的胜利,使同志们异常兴奋。
然而,事情并不那么简单。
整天,陈赓旅长都在聚精会神地思考着。从地图上划着的各种红色蓝色的符号中可以看出,连串问题正使他费着苦心。而当前首要的问题是伏击战场选在哪里
当时,旅里刚成立了 个补充团,准备南下林县辉县,开辟豫北根据地。我当时任386 旅作战股长,被调到补充团任参谋长。为了锻炼部队,旅长要我们打了这仗再走。同时,因为旅部人手不够,旅长又要我等部队进入伏击地区后再去就职。
下午,我把潞城敌人的情况向旅长作了汇报。根据最新的侦察报告,敌人兵力已增至3000 多人。
旅长仔细听着,等我说完了,才点了点头,缓慢地说:“唔,馒头大了,我们兵力不足,要没有个好地方,就更不好吃哇。”说罢,目光又凝集到地图上去了。第2 夭上午,各团的领导千部都赶到了旅部,在磨坊边间敞亮的屋子里举行了战前的第 次准备会,陈旅长和王政委向大家讲述了当前山西战场的形势和刘邓首长的意图后,会议的中心很快就转到了伏击场地的选择上来。同志们围在地图前你言我语,议论纷纷。10 多双眼睛,都不约而同地集中到了地图上的个地方:神头岭。
从地图上看,位于潞城县城东北12 . 5 公里处的神头岭确实是个好地方。那里有1 条深沟,公路正从沟底通过,两旁山势陡险,既便于隐蔽部队,也便于出击。看来,整个邯长线上,再也没有比这更理想的伏击场地了。大家议论了阵,最后都望着陈旅长,等着他作结论。但是,旅长没有马上作结论,却向道:“神头岭的地形谁看过了”
会场沉默。大家都还没有顾上去看地形。
“这不是纸上谈兵吗了”旅长笑了起来,“刘师长常讲: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净净。靠国民党的老地图吃饭,要饿肚子啊我看,会暂时开到这里,先去看看地形好不好"
于是,在派出侦察警戒小组之后,我们川多个人立刻跨上马,随同旅长离开驻地,向南驰去。旅长穿着在长生口战斗中缴获的呢大衣,骑着大洋马,走在最前面。他向谈笑风生,可是,今夭却不象平时那么爱说爱笑了,路上,总在考虑着什么,只偶尔回过头来和大家研究下沿途值得注意的地形。
到达潞河村附近后,我们下了马,隐蔽地沿公路北面的山梁西行。只见邯长大道跨过浊漳河蜿蜒而来,会跌落深谷,会又爬上山腰穿过山坳。公路上,不时有三五辆敌人的汽车东奔西驰,扬起阵阵黄土。这段,正如地图所表明的,有几处地形还算险要,但对于这样个用几个团兵力的伏击战来说,却远不是适合的。因此,大家都很自然地把希望寄托到神头岭上。
翻过 座山,神头岭在望了。眼前的景象使我们不禁大吃惊:实际地形和地图上标示的根本是两回事,公路不在山沟里,而在山梁上。
我们仔细地观察着。公路铺在 条几公里长的光秃秃的山梁上,山梁宽度不过二百米。路两边,地势比公路略高,但没有任何隐蔽物,只紧贴着路边,过去国民党部队构筑了些工事。山梁北侧是 条大山沟,沟对面是申家山。山梁西部有个10 多户人家的小村子,那就是神头村,再往西,便是微子镇潞城了。显然,这样的地形,是不大适合于埋伏的,因为部队既不好隐蔽,也难于展开;北面又是深沟,预备队运动不便,搞不好,还可能使自己陷于困境。10 多个人时都愣住了。旅长用鞭梢朝公路指了指说:“怎么样,这趟没有白跑吧粗枝大叶要害死人哪r "
原来的希望落空了,现在,眼看这加多公里的地段上再没有什么理想的地方了,怎么办呢同志们有的在议论着,有的忍不住骂起国民党那地图来。772 团肖永智政委说.“差点上了地图的当" 771 团吴富善政委说:“那些家伙,只吃饭不办好事。打仗要靠那些地图,不打败仗才见鬼 "
旅长仍在继续观察着,好象要把那些报废了的工事全都数遍。过了好久,才转身挥手呵呵笑着说:“走,回去讨论好啦,地形是死的,人是活的,想吃肉,还怕找不到个杀猪的地方么"
回到旅部时,天已经黑了。吃过饭,会议继续举行。会场的气氛更热烈了。有的主张在这里打,有的主张在那里打,种种分析,各有利弊。讨论了很久,还是难于得出结论。
旅长直在仔细听着大家的发言,直到讨论告段落,才扫视了下会场,用洪亮而坚定的声音说;
“我看,这仗还是在神头岭打好。,
“神头岭了”有人惊异地问。
“是的,神头岭。”旅长看了看王政委说.“看问题要从全面看,不要只看面,对不对”
王政委微笑着点了点头:“应该有辩证观点。”
会场又沉默了,看来,很多同志对这意见都感到有点奇怪,我也觉得有些茫然。神头岭,怎么会是个好伏击战场呢
旅长好象看出了我们的心思,离开座位走到地图前说.“不要说伏击就只想到深沟陡崖,天底下哪有那么多深沟陡崖没有它,仗还是要打。”接着,他分析说,般讲,神头岭打伏击的确不太理想,但是,现在却正是我们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的好地方。正因为地形不险要,敌人必然麻痹,而且那些工事离公路最远的不过百来米,最近的只有20 来米,敌人早已司空见惯。如果我们把部队隐蔽到工事里,隐蔽到敌人鼻子底下,切实伪装好,敌人是很难发觉的;山梁狭窄,兵力确实不易展开,但敌人更难展开。说到这里,旅长把手杖在两张桌子上架,间道:“独木桥上打架,对谁有利呢"
771 团徐深吉团长笑道:“我看是谁先下手谁占便宜。”
“对哇,只要我们做到突然勇猛,这不利条件就只对敌人不利而对我们有利了"
谈到预备队的运动,旅长问772 团叶成焕团长,如果把2 营2 营向以快速著称放在申家山,能不能在40分钟内冲上公路叶成焕团长满有把握地说:“半个小时保证冲到我觉得预备队运动问题不大。”
听了这些分析,我们好象从狭窄沟里下走到了平原上,视野突然开阔,心里豁然亮堂了。但是,又有人问.“这样是不是有点冒险"
“那得看怎么说呀,”王政委说,“看来最危险的地方,实际却最安全,这样的事还少么广”
“打仗,本来就是有几分冒险的事嘛了”旅长诙谐地说,“有的险冒不得,有的险却非冒不可。诸葛亮的空城计不也是冒险吗如果点险也不敢冒,他只好当司马豁的俘虏,还有什么戏好看了”
几句话,说得满屋子的人都笑了起来。
根据旅长的意见,大家又展开付论,最后,终于统了认识。计划就这样确定了:仗,就在神头岭打。具体部署是771 团在左,772 团在右都埋伏在路北;补充团设伏于对面的鞋底村带,并确定由771 团抽出1 支小部队向潞河村方向游击警戒,相机炸毁浊漳河上的大桥,切断两岸敌人的联系;由772 团3营在昔相怀潞城方面的警戒,断敌退路。 最听,旅长又向我潞城敌人有没有什么变化,我回答说:还是3000 多人,没有大变化。
“3000 多我们兵力是有点不足。”旅长沉思了会儿,突然扭头对叶成焕团长说:“你们再抽1 个连出来,撤到潞城背后打游击去。”
叶成焕团长先愣了下,接着便高兴地连连点头,笑了起来。
会开完,我们就把战斗计划向师部报告。计划很快得到了师首长的批准。从师部来的电报中可以看出,旅的这些决心和部署,正符合师首长的意图。
3 月15 日,预定的时刻到来了。
天擦黑,部队就出发了。长长的行列,由上遥村向南,沿着山间小道,伸向漫流岭申家山神头村。部队经过深入动员,情绪极高,说说笑笑,热闹异常。补充团的大部分战士,几关以前都还是辽县黎城涉县带的游击队员和民兵,参加这样大的战斗还是第 次,但劲头却很足。大清早,大家就把红缨枪磨得亮亮的,把鞋子绑扎得好好的,作好了切准备。看到他们那蹿蹿的样子,使人好象能够听到那颗颗兴奋而激动的心,是在怎样剧烈地跳动。
在 这样的时刻,作指挥员的人,心情总是又兴奋又紧张。因为战前的切准备工作,都要接受最严酷的考验了。战争的突然性,往往使计划与现实形成很大的距离。敌人会不会如我们预料的那样行动计划实施中还会碰到些什么问题 这些都不免使人担心。
但是,旅长却非常愉快和轻松,会儿在队伍里和战士们拉呱,鼓励大家树立信心,会儿又和王政委开玩笑,走着走着,突然喊道:
“瞎子当心,下坡了” ,
王政委是近视眼,平时戴着高度数的眼镜百万\小说,还要凑到眼边才能看得见。这会儿听见喊声,便急佗蹲下来,伸手去摸地,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唉,你这痛子 ”王政委自己也止不住笑了起来。但他也不示弱,看清是平路以后,立即连连催促:“快走快走,”旅长腿上负过伤,有点拐,走不快,只好认输。
过河了,旅长停住步子,伸出手杖说,“来哇,让我这瘸子来牵你这瞎子。”然后小心翼翼地把王政委搀扶过河。
路过申家山时,旅部的同志都留下来了,旅长则仍拄着手杖,和我们起继续前进。出村,他就对我说:“周希汉,作战股长的任务完成啦.当你的参谋子”并要我立即通知部队,保持肃静,不许再说话。于是,队伍立即肃穆起来,浴着月光,悄悄地沿着山岗,狭谷急进。
爬上神头岭后,我回到补充团,向韩东山团长丁先国政委传达了旅长的指示。团首长研究了下,决定他们带1 营在左边,我带2 营在右边,第3 营作预备队,并按照旅长的指示,让部队尽量向前推进,靠近公路。
旅长先在神头村里看了看,又到各团亲自督促大家进人阵地,进行伪装。当他由771 团来到我们阵地上时,5 连的群战士正围在起研究如何伪装,如何保持地形的本来面貌。旅长表扬了大家几句,接着说:“日本鬼子没有什么了不起,不怕他气势汹汹,只怕我们满不在乎,骄傲麻痹。”又具体指示大家不要随便动工事上的旧土,踩倒了的草,定要顺着风向扶起来。
这时,丘个战士突然问道:“旅长,这地方怎么好打埋伏离路这么近,可不要给鬼子踩到头上发现了啊"
旅长笑道:“这地方,我看是不错。只要伪装得好,敌人踩到了也不会发现。要是发现了,你们开我的斗争会好不好'
战士们都嘿嘿笑了起来。
“可是,你们要不好好伪装,暴露了目标,或者打不好,吃不掉敌人,怎么办呢"
“你处分我们"
书处分你们干什么”旅长说,“暴露了目标,还当什么八路军,都回家去当老百姓算了。”
正说着,远处突然传来了阵沉闷的轰隆声,那是担负“钓鱼”任务的陈锡联同志率领的左翼队的769团对黎城的袭击开始了。该团1 营于16 日0点30 分举攻入城里,消灭日军100 多名。由于当时天还不亮,正睡着觉的日军被从天而降的我勇士们打得晕头转向,时摸不清情况,只好龟缩在房子里顽抗,同时,拚命地向潞城涉县等地呼救。随着黎城方向越来越密的枪炮声,我们的心情也越来越紧张了。战士们加快速度,作好伪装,隐蔽起来。
4 时30 分,切都已就绪,旅长再次交代我们:每个营只许留1 个干部值班,在外边观察,别的人谁也不许露面,然后才离开阵地,回旅指挥所去。我们静静地伏在工事里,等待着东方慢慢发白。黎城方面,枪炮声仍不断传来,时紧时慢,时疏时密。我暗想「这时候,也许敌人正声嘶力蝎她向潞城求救呢
天大亮了。我轻轻拨开那黄了冬刚刚发绿的篙草,向外观察。四周很静,看不到丝人迹。神头村离我们只有两里路,没有鸡叫,也不见炊烟。公路横躺在我们面前,由于长时间没有下雨,加上敌人送输部队往来频繁,路面已经形成了层很厚的灰土。北面和我们相对的地方,是772 团营的阵地。他们隐蔽得很好,我极力搜寻,也很难发现点痕迹.
会儿,电话铃响了,耳机里传出了旅长洪亮的声音。他问了问我们隐蔽的情况,要我们沉住气,又告诉我们,敌人来到时,定要等772 团打响后再下手。9点钟左右,旅长又来电话说.潞城出来了1500 多敌人,已经到了微子镇。我高兴得赶紧告诉了营长和教导员。同时心里想,好啊,来少了不够吃,来多了口吃不下,1500 人,正合适潞城有3000 多敌人,为什么只出来15 呢原来正是我们派出去打游击的那 个连发挥了作用,他们在潞城背后乒乒乓乓打,敌人害怕我们乘虚攻城,便不敢倾巢出援了。
“准备战斗”工事里马上紧张地传开了命令。又过了会儿,敌人的队伍就在微子镇方向露头了,前面是步兵骑兵,中间是大车队,后面又是步兵骑兵,拉几里长。先头到达神头村后,突然停下来,过了很久,才出来了 个30 多名骑兵的搜索分队。
敌人发现了什么我正在怀疑,只见搜索队突然沿着条放羊小道,径直朝77 湘执营的阵地走去。“糟了 ,眼看敌人步步接近土事,兽蹄马上就要踩到我们战士的头上了,我的心象下子被倒提了起来,手心都被汗湿遍了 但是,我的担心多余了。正如旅长预料的,敌人只注意了远处,注意了沟对面的申家山,对于鼻子底下那些见惯了的工事,却根本没放在眼里。看到申家山上没有动静,便继续前进了。后面的大队,随即沿公路跟了上来。
原来,这是敌人16 师团的部队,敌人满以为这样大的部队行动,我们根本不敢惹,因此,又带上了108 师团部队的 个辎重队,妄想救援黎城护送车队举两得。
敌人大摇大摆地来到了我们面前,步兵骑兵过来了,大车队过来了,后卫跟着也进了我们的伏击圈,于是,772 团指挥所发出了攻击的信号。弹指间,这平静的山梁好象变成了座火山,成百成千的手榴弹蓦地在敌人脚下齐声爆炸。横飞的弹片闪闪的火光,连同那滚腾的硝烟与黄土,汇成了条愤怒的火龙,下把那长长的日军队伍和公路都吞没了。
“冲啊杀啊”没等再下命令,战士们便从工事里草丛里飞奔出来,仲进敌群,用刺刀大刀长矛奋勇砍杀。我们补充团除 4 连装备较好外,其他连队都还是清色的红缨枪。在这“独水桥”上短兵相接的战斗中,被日军称为“长剑”的红缨枪显出了它特有的威力。长长的公路上,只见到处是白光闪烁,红缨翻舞。许多敌人还没有辨清方向就被打死,剩下的企图组织顽抗,但在这狭窄的地形上,根本排不成个战斗队形。既没有地形地物可利用,火力又无法发扬,只得在路上来回奔跑。
但是,这些日本兵毕竟是深受武士道精神的麻醉,加上在长驱突进中,国民党军队抗击不力,这就更助长了他们的疯狂气焰。因此,他们死将临头,还在垂死挣扎:有的滚进了水沟,有的趴在死马后边朝我们射击;有的则端起刺刀和我们肉搏。许多地方在激战。我们的战士打得很顽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在这里涌现出来了:772 团8 连连长邓世松胸部负重伤,在临栖牲前的刹那,仍挥着手榴弹指挥战士们向敌人冲击; 营1 个战士负伤4 处,用毛巾扎住伤口后,又口气刺死了3 个敌人,当他停止呼吸时,手里的:刺刀还深深地插在敌人的肚子里,司号员杜旺保抱着块大石头冲上公路,把 个日军砸得脑浆进裂,炊事员老蔡也用扁担劈死了 个敌人,夺来了 支38 式枪
正杀得难解难分,阵喊杀声自天而降,这是远在申家山的772 团2 营冲上来了。这支生力军的到来,马上使战斗局面起了变化,中段的敌人完全失去了战斗力,除少数窜向东面的张庄和西面的神头村方向外,绝大部分都成了我们的刀下鬼。
谁知就在这时候,出现了个意外的情况。残余的敌人都集中到了东西两头,东头的敌人是擂翅也难逃的,因为771 团早防备了这手,战斗开始即炸毁了河上的大桥。但西头的300 多敌人乘隙占领了神头村,企图依据房屋窑洞固守待援,伺机接引东头的敌人起向潞城逃跑。显然,让敌人在村里站稳脚,就等于让敌人占领“桥头堡,,形势对我们将极为不利。现在,战斗能否取得全胜,关键完全系在对这个只有10 余户人家的神头村的争夺战上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