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8部分阅读

作品:[重生]庶女逢春|作者:作者不祥|分类:其他小说|更新:2025-06-14 10:59:33|下载:[重生]庶女逢春TXT下载
  反而令其身材显得更加颀长。

  禾晏冲太后、皇帝等人作揖请安时,举手投足之间贵族气息浓郁。再见他抬首,那双眼角上扬的凤目尤为传神,静雅之中带着些许的桀骜不驯。

  “快赐坐!”太后早已迫不及待的吩咐,小太监按照老规矩将座椅放置靠近太后的右下首边。太后拉着刚坐下的禾晏,问他身体可否好些了,又问他最近有什么想吃的玩的。皇帝坐在一边都忍不住嫉妒,他小时候也没见母后这么关心他。

  “侄儿听说皇姑母吃不下饭,特来瞧瞧您。”禾晏的眸光落在太后的身上,暗暗打量,毫不意外地抖了抖眉尾。果然太子那厮在忽悠他,哼,等着瞧。

  “也没什么,哀家是有心事才胃口不好的。”太后笑呵呵道。

  “可是为了侄儿的婚事发愁?”

  太后没想到禾晏问的这么直白,迟疑的看向皇帝。母后有难,皇帝自要解围,他冲自己的表弟打保证道:“放心,朕明儿个就给你指婚!”

  明天?禾氏惊讶的咋舌。皇后也很惊讶,皇上貌似连对方是谁都还不知道,竟然要指婚?

  禾晏意外的扬眉:“哦?这么快便有人选了?臣弟倒想听听是哪家姑娘这般倒霉。”

  “宴儿,不许胡说。”禾氏小声训斥道,用眼神示意他收敛点。

  禾晏好似没看见,眨着眼睛看着皇帝,等答案。皇帝哪知道是谁是什么人家,赶紧敦促禾氏将她刚才所谓的人选汇报出来。禾氏有点为难,她瞧上的姑娘是庶女,本想着慢慢地渗透给太后,方能让她接受。这会子突然说出来,恐怕会是反效果,太后肯定会嫌弃这姑娘的身世,先入为主,再不会关心詹四姑娘所拥有的其它品质。

  “好妹妹,我信你的眼光,快和哀家说说是哪家的姑娘。”太后两眼冒光,充满了希望。

  禾氏没了办法,只好为难的回道:“是安国公府长房的四姑娘。”

  太后听说过安国公,细细回想自己以前差人打听过的京城适龄世家女的情况,似乎并没有安国公长房的四姑娘,她倒是听过二房有个三姑娘。太后突然意识到什么,面色肃穆的等着自己的妹妹禾氏:“是个庶女?”

  “呃,对。”禾氏不大好意思的点头。

  皇后也惊讶:“怎么会是庶女?”皇帝也表示不满意。

  禾晏见众人的反应,嗤笑了一声。

  太后不解,问他为何笑。

  “只怕纵是个庶女也不敢嫁,小姑母可曾问了人家的意思?”禾晏自嘲,目光犀利的看着禾氏。

  禾氏被瞅的发毛,摇摇头,她不曾亲自问过,只是通过弟妹詹仪这个中间人打听到对方的嫡母有意思罢了。至于对方到底会不会同意,她也不敢打保证。

  太后心里头的嫡庶落差还没缓过来,就听说对方还未必肯嫁,所幸放弃了之前的纠结,开始计较为什么对方不嫁的问题上。男女婚姻讲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若是有一方不同意,纵是皇家插手也很难堪。再说禾晏之前的情况已经很坏了,这次太后希望会一举成功,绝不能再让禾晏的婚事告吹。再有一次闹剧,她的好侄子恐怕这辈子都娶不着媳妇了。

  禾氏见太后沉思不语,赶紧妙语生花,变得着法的和太后吹捧詹四姑娘的优点,几乎把她说成了仙。

  太后为之动容:“你是说这姑娘除了身世不好,其它的都无可挑剔?”

  禾氏深深的点头。

  “身体可好?”太后还是比较担心订亲后,姑娘家总是莫名其妙身亡的问题。

  “打眼瞧着没问题。”

  太后点点头,稍微松了口气。她思忖了半晌,转头告知皇帝自己的决定:“下旨指婚吧。”

  “这,会不会太快了些?”禾氏问。

  太后十分信任的看着禾氏,笑这表示她相信自己妹妹的眼光。皇帝皇后见状,巴不得点头,只要禾晏的问题解决了,太后就能吃饭,这简直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禾晏咳嗽一声,以示自己的存在。众人这才发现他们过于激动,商量婚事时忘记了当事者的存在。

  反正也听见了,太后所幸直接问禾晏的意见。

  “还是问问人家的意思,再麻烦皇姑母下旨。免得朝中有些人背后议论,说侄儿的永安王府仗着皇族势力欺压世家。”

  “谁敢妄议,哀家砍了他的脑袋!”太后发狠道。

  禾晏望向皇帝,皇帝果然露出为难之色。待太后缓了会儿,他方赔笑着商量道:“最近朝中有两个御史着实叫朕心烦,他的话不无道理,先问问吧,不过走个形式罢了。”

  太后转念一想也是,遂点头应下了,但口头上还是催促皇帝要尽快办理。禾晏的亲事一日不定下,她便没发向自己九泉之下的弟弟交代。

  碍于后宫之主的急迫,禾氏出宫之后,便立即差人去知会詹仪。詹仪得了消息,连夜便赶往娘家报喜。詹家老太太、大太太等听说此消息,兴奋不已。纵然永安王世子有那样的历史,但尊贵的身份摆在哪儿,詹家拿出个庶女配人家,简直犹如天降祥瑞般稀奇。老太太连连感慨:“这可是清玉前世修来的莫大的福分。”于是,詹府上下无一不赞同这门亲事,却除了詹大老爷。

  十多年了,詹大老爷再一次在老太太跟前耍了牛脾气,拍桌子叫狠:“我不同意,作为父亲,我绝不能让自己的女儿去送死!”

  正文 46第四十六章

  “哎呦,”老太太拿着帕子掩面而泣,她一哭,大老爷詹佑便不敢放肆了。众人赶紧围着老太太左右劝慰,老太太这才止住了泪,她一本正经的脱下手腕上的碧玺佛珠,一边拨弄珠子一边口里喊着,“阿弥陀佛,请佛祖原谅我儿口误,保佑我四孙女儿福寿延绵。”

  詹佑听母亲这般说了,也没脾气好撒,老实的立在原处不知声。

  老太太见有效果了,方耐着心思和和气气的教育儿子:“你当我不疼她,你媳妇不疼她?清玉是咱们詹家的女儿,留着詹家人的血脉,你老娘我还没老糊涂。你仔细想想这些年,吃的用的穿的,只要是她用得着的,我们哪样不是舍最好的给她,可不曾叫她吃亏过。按理说她是庶女,你媳妇就算是刻薄了她,她也没处说理去。”

  “母亲——”大太太轻唤了一声,意图劝慰老太太不要继续说下去。大太太眼睛微红,含着泪。

  “怎么,你做好事还不许我说了?”老太太见大儿媳这般,心里更替她抱不平。当年宋姨娘的事儿令她受了多少委屈,大儿子被那个狐狸精迷得险些宠妾灭妻。哼,幸好那女人死得早,否则她说不准真会亲自动手弄死她。

  詹佑觉得老太太说的确实在理,宋姨娘走这些年,一直是自己的妻子照顾养育清玉,他可是在暗地里偷偷看着的,妻子确实从没有短过清玉的用度,甚至待她都比待亲生儿子好。当年他过于宠溺宋姨娘,确实令妻子受了不少委屈。也因这个,他这些年几乎不沾染妻子以外女人了,如此也算是给她赔罪了。

  詹佑抬眼见妻子王氏正委屈的垂首落泪,心生怜惜,走到她身边亲手给她拭泪,跟她道了句辛苦。

  大太太赶紧笑着和詹佑道:“我不苦,为老爷分忧本就是我分内的事儿。”话毕,大太太温柔的瞧詹佑一眼,随即乖顺的低头,默不作声。

  老太太见他们夫妻感情好,乐呵了两声,随即提到四丫头的亲事:“我看咱们明个就派个人知会你妹妹把这门亲事应下来,永安王府、靖远侯府不管哪一家都不是咱们能得罪起的。”

  詹佑闻言,给大太太擦眼泪的手臂僵住,随即放下了。他眼神儿坚定地看着老太太:“母亲,儿子什么事都可以顺着你,唯独清玉的亲事不行。宋姨娘临走前,儿子答应过她,一定要给清玉寻个好归宿。”

  “放肆,你什么意思,是说永安王府这门亲事不好?这种猖狂话竟从你嘴里出来,真难相信。你可知道,永安王府的靠山是谁么,是皇太后、皇上!你这话无异于忤逆犯上!”老太太厉声斥责詹佑,她气极了,喊得脖子青筋暴凸。既然软的不行,她便要来硬的。

  詹佑默了会儿没说话,等老太太的喘息缓和了,他方出言反驳:“母亲刚说不曾亏过她,待她甚至过了嫡子嫡女的待遇。可这门婚事,母亲分明就是把她当庶女瞧的。永安王世子是什么,说句不好听的,提他的名讳吓人都比鬼好用。且出门随便去问问那些世家老爷太太,那个会肯将自己的嫡女嫁给他?这和送死有什么分别。他克妻一次罢了,这都多少次了,儿子可不信这是巧合。”

  “你——”老太太自知詹佑书读得好,又常年做官应酬,凭借自己的口齿必说不过他。老太太所幸也不讲理了,反正大儿子犯倔起来也不需要给他讲理。老太太气得拍桌子,一声令下:“庶女就是庶女,身份本就改不了,我也不会自欺欺人。我费心费力的养这丫头这么多年,也该是她回报我们的时候。宫里头养尊处优的金枝玉叶尚且深明大义,愿意为国为民不远万里的远嫁和亲,她一个庶女为家族牺牲些,怎么就不行了。”

  “儿子不同意。”詹佑像中了魔咒一般,死咬住这句话不改口。

  大太太万万没有想到老太太已经说到这地步了,大老爷还是不改口。她早该料到,那个狐狸精就算是死了,也跟个衰鬼似得缠着老爷不肯放手。大太太心想着就恶心,又委屈,啜泣起来,手狠狠地攥着帕子不停的颤抖。

  老太太气得背过气去,在巧雁等几个丫鬟的极力安抚之下才缓过来。老太太见劝不动大儿子了,所幸另外出了个主意,将四房老爷太太都召集一起,大家各抒己见,少数服从多数。结果可想而知,除了詹佑一个人站在不同意的立场上,其余的人全顺着老太太的意思。

  白捡的便宜谁不占,嫁的又不是他们的女儿;亲事一定下来,将来还能给安国公府增光添势,到时候不管是哪一房多少都会有便宜可占,其它三房自然巴不得同意。

  詹佑悲哀的打量三房兄弟的丑恶嘴脸,冷笑,再不吭一声。

  “好了,那此事就这么定了。”老太太冷眼瞟詹佑,冷言道。

  “母亲,我——”

  詹佑话未完,老太太立即高声截话:“所幸就把你的宝贝女儿请来,咱们亲自问她同意不同意,她若说不行,我这老婆子便再不逼你们了。”

  詹佑傻愣住,惊讶的看着老太太。

  其它房的老爷太太也都傻了,简直不相信那话是从老太太嘴里说出来的。他们没听错吧,老太太要将安国公府与永安王府联姻的决定权交给一个庶女手上。

  “怎么,你不敢?你口口声声说为她好,咱们就为她好,我倒想亲口听听她的意思。”老太太白一眼詹佑,眯着眼冷笑起来。

  詹佑被老太太的话噎得无可辩驳,他若是不同意继续力排众议坚持自己,恐怕连立场都没有了。他的立场就是为了清玉好,老太太这招问清玉的意思,无异于釜底抽薪,够狠。

  詹佑侧首,没去看老太太,不言语。

  众人见情况尴尬,纷纷应和老太太的意思,劝詹佑赶紧同意。

  詹佑被磨得没法了,只得退一步,和老太太道:“儿子要亲自和她说。”

  老太太冷哼一声,心里很明白大儿子话背后的意思。他这是怕自己派别人去巧言忽悠了清玉,怕清玉年纪小分辨不清好坏。真不愧是她教导出来的嫡长子,够出息!老太太自嘲一笑,无奈地摆手示意詹佑快走。

  詹佑鞠躬行礼后,便转身出了门。大太太追了出来,意欲和詹佑一起去,詹佑看了她一眼,叹息,摇摇头说不用了,随即甩手匆匆离去。

  大太太望着自己丈夫离去的背影两脚发软,不可置信的后退了几步,孟大强家的赶紧扶住了她。大太太立在原地缓了好一会子,才好些。她转身往回走,眼角顺势落了几滴泪下来,她擦干眼角的泪,勉强打着笑脸回到老太太的屋子。

  清玉小憩了会子,便起身整理仪容,预备去大太太、老太太处定省,忽听大老爷来了。清玉心下纳闷,这时候大老爷怎么会突然上门肯定有什么急事。清玉赶紧打眼色给缪嬷嬷,示意她出去打听,自己则温和的笑着去迎接大老爷詹佑。

  詹佑一进门就瞧见女儿笑颜如花,心中越加苦涩了。他脸色原本十分沉郁,心思也重,想对女儿笑也笑不出来了。詹佑坐下来,也示意清玉坐。

  清玉笑着吩咐丫鬟上好茶,詹佑却道不用了。见此状,清玉心里头更加打鼓了,料知大老爷此来必是大事儿了。能有什么大事儿令他愁苦的必须来这?清玉思来想去,便只有她的亲事问题了。从上次元宵灯谜大老爷赠庄子的事儿看,清玉猜想大老爷对四姑娘的亲娘宋姨娘必是用情至深,所以他对清玉才会如此多加保护和优待。清玉甚至觉得四姑娘之所以会受到大太太这么多面上的优待,或许与詹大老爷的监视脱不了关系。

  大太太捧杀四姑娘手段确实高,不过,是个女人都不会情愿对情敌的女儿假装作戏十几年,更可况大太太对宋姨娘算得上恨之入骨。但若有的选择的话,清玉相信大太太肯定会有别的法子早早弄死她了,大太太之所以迟迟不动手,八成是想通过利用宠爱她而得到詹大老爷的关注和愧疚之情。

  大太太这种女人,你与她生活的越久便越会发现她的不简单。她的城府可以有很多层,被人扒掉一层还有一层,层层让人‘惊喜’,层层让人觉得意味深远。

  詹佑迟疑了半晌,额头出了两层冷汗,方开口和清玉坦白永安王府的亲事。詹佑客观的描述了外面人对永安王世子的评价,也说了他自己的意见,他自然希望清玉亲口回绝这门亲事。

  “好孩子,你尽管拒绝,别怕。将来就算不靠她们,为父定会给你寻个好归宿。为父已经对不起你宋姨娘了,决不可再辜负了你。”詹佑说着伸手碰了碰清玉的额头,满眼的愧疚之情。

  清玉今日见靖远侯夫人的时候,几乎料到自己将来的婚事和那个人脱不了干系了,但她没想到会这样快。她刚刚和侯爷夫人分别,只睡了一觉罢了,说亲的竟然已经登门问意愿了。如此神速的提亲速度,令清玉不禁好奇那个传说中鬼一样的永安王世子到底是个什么角色。

  破车,汗血马,每月的初一和十五……

  清玉抬眼认真地看大老爷:“父亲可曾见过那位世子爷,他——是不是真如传闻那般可怕?”

  “见过一次,倒不像什么面目狰狞的恶鬼,打眼瞅就是个身材略显纤瘦的少年罢了,模样倒十分俊朗,可惜脸色不怎么好,应该是常年受病所致,嗯,也有一种说法,说他是被鬼附身了才——”大老爷话说一半,想到自己的宝贝女儿有可能被那只鬼吸精致死,他的心就堵得发慌。

  “女儿上次见苏二姑娘,倒听她提过世子爷,口述之言皆是赞美之词。女儿揣测苏二姑娘与永安王世子关系应该很好,她年纪又不大,才八岁,说的话不至于失真。”

  詹佑闻言大惊,讶异的看着清玉,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女儿口中会说出这样的话。“好孩子,你的意思是,你可是想好了,真愿意嫁给那个全京城人都避之不及的鬼世子?乖女儿,你要知道只要你开口答应这门亲事,便有可能随时没命的,前头那三个可都是先例!”

  “女儿明白,”清玉垂目,脸颊上一直挂着淡淡的笑容,说不清是喜是忧。她两胳膊搭在桌子上,双手轻轻地揪扯白色的娟帕。

  “你——”詹佑刚发出话音,便见清玉突然抬首看自己,目光犹如磐石般坚定。

  “父亲,女儿根本没有第二种选择。”清玉说完话,嗤笑一声,起身吩咐丫鬟们同她一起去见老太太。詹佑坐在原地没动,清玉也没叫他,勿自带着人走了。

  众人陪着老太太在房里等待,大太太有几分耐不住,清玉的性子她太了解了,喜好什么的从来都是随着自己的性子来,永安王世子那样的名声,她怎么可能会同意。大太太不安的看眼老太太,有些不明白老太太刚才为何突然提出那么不靠谱的要求。

  老太太瞧出了大太太和众人的不安,冷冷笑道:“我倒想瞧瞧这丫头怎么回我,若敢说不,你们也不必再劝她逼她,我必给她找个更好的去处!”老太太说后半句话的时候,厉害的发狠,戾气十足。众人闻言都怕了,个个心知肚明,所谓的“更好的去处”绝对是凄惨无比。

  看来这回詹四姑娘的命运注定凄凄惨惨了。

  大太太听了老太太的这句话,心里莫名的爽快了,老太太如果想弄死谁,还真没有谁能阻止得了的,她和大老爷的心眼加在一起也不及她老人家的城府的一半。大太太微微勾起嘴角,挺直着腰板子站在老太太身后。她扬头盯着门口,似乎等不及要看詹清玉的要如何选择她的下场了。

  清玉穿着一身素净的碧翠罗裙进门,面色从容与往常无二,她十分淡然的对老太太行礼请安,之后也不忘给各位太太老爷们挨个行礼问候。

  老太太觉得稀奇,扬眉观察她,突然觉得这丫头不一样了。她心里头估摸着四丫头进门的情形可不是这样,应该是哭哭啼啼,委屈至极才对。

  老太太刚要张口,却见清玉再一次冲自己跪下了,俯首干脆说:“一切谨遵祖母的安排。”

  众人哗然,冷吸口气。纵是先前幸灾乐祸的也不禁住佩服四姑娘如今的气势。

  老太太动了动嘴唇,最终合上了。她备好的一肚子话一句都没用上,也罢了,好歹这丫头没让她失望。詹家总算没有白养她。老太太由怒转笑,乐呵起来,招呼清玉快起来,稀罕的将她搂在怀里夸奖一通,还另赏了她许多金银首饰。

  大太太注意到大老爷没有和清玉一起来,便问清玉他的去向。

  清玉眯着眼回大太太:“父亲有些乏了,女儿便自作主张让丫鬟扶他回房歇息了。”清玉本就没打算让大老爷回来,何苦让他在老太太跟前找尴尬,又何苦让他再难受一回。整个詹府,真正关心四姑娘的亲人就只有他了,清玉觉得自己有义务保护好他,至少可以让他难堪一点。

  老太太屋子里再次热闹起来,众人简直是欢天喜地,恭贺喜庆之词连绵不绝。那些话在清玉听来却是讽刺,她也不想勉强自己,借口告辞。老太太也没有勉强留她,还派了自己身边第一大丫鬟巧雁送她。

  出了门,清玉才暗暗松了口气。这就是一场赌博,清玉选择相信自己的判断。若是她真的误判了,清玉大概也不愿去后悔。那个人就算是真鬼又如何,她也是鬼,而且是个全身充满戾气一心想复仇的厉鬼,她怕什么。

  还有什么招数都尽管使出来,她若怕了,便是枉重生了一回。

  正文 49第四十九章

  “是什么?”碗莲紧张的看着四姑娘清玉。

  “书上确实记载有一种西域花的种子有这种功效,将其研磨成粉后与另一种有毒的花粉混合,少量食用具有安神之效,切不可用多,会成瘾。”清玉仔细的回忆的了会儿,才说道,“具体的是什么花并没有记载,只说这种药叫睡隐。”

  “睡隐?”碗莲听此言心中反而踏实了,看来她的怀疑并非空|岤来风,主子真的极有可能被人下毒了。

  “银针查不出它,故才叫睡隐吧。”清玉说完,见碗莲的脸色越来越黑了,假意没注意到她的表情,继续感叹道,“若是真有人能弄到这种药,希望她会用在正途上。”

  碗莲闻此言,更是吓得不轻。她探首瞧里屋的二奶奶,睡得正香,碗莲的脑海里随即翻找着那些可能谋害二奶奶的,除了那个周姨娘当真找不到第二个人。

  “四姑娘您看二奶奶一时半会儿的也醒不了,您要不先回去,等她醒了,奴婢再派人去请您?”

  “你也不必麻烦了,我不过是瞧瞧二嫂子身子如何了,下次再来瞧她。且不必管我,你好生伺候她才是。”清玉眯着眼透过帘子缝隙望着屋内,嘴角挂着淡淡的浅笑。

  碗莲感动万分,一心一意的恭送四姑娘出了院,眼看着四姑娘的身影消失了,才转路要回屋。碗莲才踏上石阶,突然想起什么,转身往后头走,直奔厨房而去。厨房里的厨娘们正在忙活着预备晚饭,见着碗莲姑娘来了,赶忙迎过来问她是不是二奶奶有什么想吃的。

  碗莲一脸沉郁,幽怨道:“她哪有什么心思吃东西,胃口都被觉睡走了。”

  刘大娘猜测碗莲因伤感二奶奶近来的身子问题,也不敢多言,悻悻的低头不言语。

  碗莲心里有了主意,最先瞪眼前的刘大娘,随即又将目光扫向厨房里忙碌的女人们,碗莲顺手将刘大娘扯到外头。她挂着一脸怀疑之色打量刘大娘,等对方被瞧毛了,懊恼的问她什么意思,碗莲这才放松了警惕。她拉着厨娘低声说:“厨房里头我只和你最亲近,也只信你的。你说,那里头可有没有什么人有二心的,又或者有谁和院里头的通房、姨娘走的近的。”

  刘大娘在詹府做下人三十多年了,后宅里头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碗莲这一开口问,她立马明白这丫头心中的怀疑了。刘大娘赶紧撇清自己的嫌疑,和碗莲表了忠心之后,便开始挨个仔细的数落厨房里头的人。哪个嬷嬷偷懒,哪个媳妇贪财偷吃等等的。

  碗莲气得跺脚,骂她:“我问你谁可疑!”都这时候了,她才懒得去管哪个下人贪吃几颗白菜叶子。

  刘大娘转转眼珠子,假意自己想了想,然后摇头道:“你瞧我这一天忙活做菜应付个个小主子们,还真是注意不到。我可不敢保证说没有,不过这厨房里头真是很少进闲人的,除了每日饭点前丫鬟来报主子们点的菜。”

  碗莲显然不满意刘大娘的答案,却又不好多说什么,瞪她一眼,嘱咐:“以后注意,若有什么人可以记得告诉我。”

  “唉,好好!”刘大娘笑嘻嘻的目送碗莲离开,随即阴沉下脸,转身进了厨房,二话不说关上了门窗,命令众人停手。“碗莲姑娘怀疑咱们这有人手脚不干净,你们都给我长点心,但凡有可疑的私下报与我,有赏!”

  众人应和,随即开始各忙各的。

  负责采购的赵嬷嬷听说此事,笑呵呵的凑到一脸不快的赵大娘身边,伸手推了她一把。“才多点事儿,你至于么。”

  “这可是大罪过,若真有什么人手脚不干净给主子下药,我逃不了罚的。我熬了大半辈子,就管这屁大点的地方,再闹出点事儿被赶出府,我容易么?”

  赵嬷嬷摇摇头,小声说道碗莲:“她那是小题大做,没证据瞎怀疑人。”

  “就是。”刘大娘平生最恨一种人,毁她清白名誉的人。什么关系好不好,她本来和碗莲就没怎么亲近过,如今更不会好了。

  厨房的动静很快就传到周姨娘如月的耳里了。如月新培养起来的亲信丫鬟小桃有点担心,赶紧请主子拿主意。

  “最近少去厨房,去了也最好站在清白点的地方,别叫人怀疑你。”只要下药的时候不被当场抓到,她们根本查不出毒物来,便更加没有证据赖她。如月倒不觉得这是个事儿,毒药可以暂且停一会儿,她还有别的方式往二奶奶身上‘下药’。如月双手捧着自己隆起的肚子,目光坚定万分,就算是为了肚子里的孩子她也要争一争,她绝不会眼睁睁的等死的,更不会让二奶奶养她千辛万苦生下来的孩子。

  清玉从叶香玉那儿回来之后,便坐在桌边独自品茶,一个人静静的。詹祀进了门,瞧见四妹这般光景,哈哈大笑起来。

  清玉回首,微微懊恼的看着他,随即目光移向立在门口的小豆子。小豆子连连作揖,冲四姑娘行礼求饶。

  “姑娘真不怪我,是三爷突然一下子就冲进来!”

  “三哥冒然闯进妹妹的闺房,未免有失礼节。”

  詹祀轻笑一声,不客气的坐在清玉对面,自来熟的招呼小豆子去给她泡茶。“爷要你这里最好的茶!”詹祀说完,还挑衅的看清玉一眼。清玉懒得理她,勿自地喝茶不言语。

  新茶端上来,詹祀揭开盖子闻了闻,连连点头赞是好茶。“我就知道妹妹这里头有好东西,府里的稀罕物可都在你这,以后估计会更多。”詹祀话里的意思暗指清玉做了准世子妃,会被一家子当成宝贝供起来。

  清玉大概听明白詹祀话里的弯弯道儿,笑问:“你是来祝贺我的?”

  “诶,妹妹真聪明,好像一瞬间就聪明了。”詹祀笑着夸赞道。

  “一瞬间就聪明了?你的意思我以前很蠢。”清玉不相让的反驳道。

  “唉,好妹妹,你知道我没这意思。三哥以前对你如何你心里不清楚?我和你可比和大哥亲多了。”

  三爷詹祀和大爷瞻礼是亲兄弟,詹祀拿亲兄弟来比较,可见其诚心。清玉可不想领情,她总觉得詹家老三看似纨绔不堪,实则里子聪明得很,还是拉开距离为妙。

  “三哥还是多多和大哥亲近吧。只怕过于亲近了,将来说不准会污了詹大爷的名声。”

  “诶?四妹妹,你不单变聪明了,连口齿也伶俐的很,什么时候你说话这么毒了。”詹祀悻悻的摸着下巴,琢磨的看着清玉。“其实你三哥我来呢,没别的意思,就是真心祝贺妹妹有了归宿。世子妃,在外人眼里也算是个好归宿。”

  清玉本欲敷衍他,突然听她那句“外人眼里……”,心想詹祀必是个看得透彻的人,于是便好奇的问他:“你眼里呢?”

  詹祀笑嘻嘻道:“在我眼里,妹妹你简直捡个大便宜,这就是个极好极好的归宿!世子爷为人虽然冷了点,但确实是个人,不是鬼,你三哥我亲自验证过。”

  原来这才是他此来的目的。清玉心中微暖,对上詹祀的眸子:“也就是说,你认识永安王世子?”

  詹祀点点头,想了想,随即笑道:“你不也见过么,那天在武夷山脚下,就是他让你三哥那般窘迫的从山坡上滚下去的。”

  于是詹祀开始细细的和清玉讲述他二人是如何相识的。詹祀有一次随同窗们去京郊外的永安寺,路上不小心马受惊,得幸于永安王世子派人出手相助制服了马匹,于是俩人就这样相识了。不过清玉从詹祀描述的言语中来看,基本是詹祀主动热络人家的,主动介绍自己,主动去拜访,主动要求同行……

  听完这个故事之后,清玉几乎可以断定这位詹三爷绝对是个脸皮厚的货色,敢这么堂而皇之的去“巴结贵族”他应该是第一人。不过,最奇特的还要数那位永安王世子,若真是个冷漠的人,何以容得下詹祀如此闹腾他。

  “他一定很烦吧,所以报复你,那天把你弄下山坡。难不成他属下的功夫这般高,会隔山打牛?”清玉奇怪道。

  自打四妹病愈久以来,詹祀还是头一次见自己的妹妹带着一脸好奇的问自己问题。这才是她的四妹妹,活泼可爱满脑子问题的四妹清玉。詹祀顿然高兴起来,笑着解释道:“哪有那种神奇的功夫,是我自己自愿滚下去的,打赌输了。好妹妹,别怪三哥没告诉你,你千万别和他打赌,一准赌什么输什么。以前赌那些秋闱考题类型之类的,尚可以说他靠关系得的消息。你哥哥我和他抛铜钱赌正反,也从没赢过。”

  “噗,”清玉掩嘴轻笑,心里压得石头去了大半,看来这次她赌对了。永安王世子果然如她猜测的那般,并非是病入膏肓之人。那个所谓的鬼附身之类的传说,恐怕也是谣言以讹传讹以致夸张到失真了。

  “嘿嘿……”詹祀见四妹妹笑了,也安心了,跟着傻笑。

  “三哥,最近民间可有什么稀罕的传闻和我说说。”清玉叫人上了果点,这才算正是欢迎詹祀了。

  詹祀仔细想想,皱眉摇头:“倒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前段时间有个奇怪的消息,有个扬州名伶号称小七的突然到京城,一夜之间,名声大作,可眨眼间人又销声匿迹了。呃,还有个,昨儿个有个女子死在官道上了,人死在马车里,那张脸奇丑无比。”

  “三哥说的这两个消息还真特别。”清玉勉强敷衍道。

  “嘿嘿,你偏问我,我觉得稀罕的东西你可未必喜欢。”詹祀说罢,招呼在外头等着的小厮将东西交出来。暮雪去接过来,将盒子端了过来,放在桌子上。詹祀将盒子打开,露出里面玉壶。“这是以前父亲赏我的宝贝,我借花献佛,送你做订婚贺礼。”

  清玉意欲推让,见詹祀的意思坚决,也不好多言,感谢的收下。她送走了詹祀之后,立即拉着缪嬷嬷说道:“你快出府,瞧瞧你那好姐妹,她的女儿不是好多天不见了么,会不会就是三哥所言的那马车上的女子?”清玉转而又将今日老太太送来的金银等物挑了大半,让缪嬷嬷给那位妇人送去。

  缪嬷嬷瞅着这些东西,为难道:“姑娘,她本就是干那个行当的,说句不好听的话,活该有这个下场。姑娘送这些东西给她娘,未免太贵重了。”

  “她帮了我,我自要谢她,与卑贱无关。”清玉道。

  缪嬷嬷愣了下,点点头,赶紧拿着东西去办事了。

  正文 5o第五十章

  缪嬷嬷送了东西,第二天才收到她姐妹托人捎来的消息。就一句话,两个字:“是她。”缪嬷嬷听着心里不好受,跟四姑娘请了一天假,出府去帮她的姐妹为女儿治丧。

  清玉是偶然间从缪嬷嬷口中听说的,缪嬷嬷小时候家里遭了洪水,一家子人只有她活着,后来她就被人拐了去,跟其它的孤儿一遭被贩卖到。这位姐妹便是当初和缪嬷嬷一遭儿进京的,缪嬷嬷因为模样好被幸运的卖进詹府这样的规矩的大家,她的姐妹杨氏命苦些,被卖给了做小生意的商人做小妾,商人好赌,最后败得家破人亡,杨氏便沦落到怀着孩子给赌坊洗衣服的下场。后来生了女儿,继续劳苦命,赌坊东家因见她女儿模样好,便将她买到了妓院。杨氏的女儿辗转流离到了扬州,渐渐地出落得妩媚妖娆,成了扬州名妓。这位杨氏的女儿,便是之前在京城名噪一时花魁小七,原名杨水儿。

  缪嬷嬷陪着姐妹杨氏将杨水儿的尸体收殓入棺,岂料衙门突然来了两名官差和一名仵作。仵作再次开棺检查尸体之后,点头对两名官差低声确认道:“确实是花柳病。”

  “你、你们要作甚么?”杨氏惊诧的看着官差们。缪嬷嬷赶紧走过来,站在姐妹身边,给她壮胆子。

  “尸体还有死者身前所有的衣物和用过的东西都要焚毁。”官差喝令道。

  缪嬷嬷握住杨氏的手,冲她点头。杨氏哭着点头不语,眼看着女儿东西被收拾干净了,屋子里洒满了土木灰,连她们平日用的碗筷锅具都一并砸毁了。

  杨氏哭得更甚了,也理论不出什么。谁叫她女儿命苦,堕落风尘染了那样的病。她这辈子没遇见过什么好事,唯一一个值得可高兴的便是生了她。却没想到,把养到她亭亭玉立之时,却被那个狠毒的东家背地里给卖了。这些年,杨氏若非心系自己的女儿,早找个房梁子上吊死了。如今终于盼女儿回来了,却是这样的结果。

  杨氏哭晕了两回,缪嬷嬷本欲领她去新宅子歇息,杨氏不肯,非要跟着官差一起,眼看着女儿的尸体连同所有的东西被烧成灰烬。折腾完这一遭儿,杨氏早已经没了力气。幸亏缪嬷嬷有先见之明,提前雇好了软轿,将杨氏送入了新宅子。新宅在京城的另一头,南北相隔甚远,估计她原来的那些讥讽她的老邻居们是找不来的。

  杨氏还是舍不得女儿住过的房子,哭了好一通,便闹着想死。缪嬷嬷见势不妙,又托人跟四姑娘请了几日的假。

  杨氏在缪嬷嬷的几番劝慰之下,才稍好些。冷静下来之后,杨氏纳闷的看着缪嬷嬷:“好姐姐,你怎么不怕我?那些人一听说我女儿得的那种病,都躲得远远地,好像看我一眼她们都觉得脏似得。”

  “当初我遇难的时候,还不是你帮我的,那时候你也不容易。”缪嬷嬷顿了下,犹豫了会儿,才不好意思道:“其实水儿的事儿,我确实曾瞧不起她。是我家主子和我说,既是受了人恩惠,便该不分尊卑贵贱的去回报。真是罪过,水儿也非心甘情愿堕落那种地方。好妹妹,就算为了她你也要好好活着。她不远千里的从扬州跑回来找你,图什么,就是为了让你过得好。”

  当杨水儿得知自己病入膏肓只是,便奋进全力赎身,然后回会来找她母亲,她用余下的积蓄买回了她母亲的奴籍

  电子书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