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沾湿发梢,嫣城抱着衣服,当万公公说道“皇上”两个字时她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张年轻但却疲惫的脸,那次在银杏树下的短暂一瞥,成为她这几天挥散不去的阴影。
“什么……”她难以置信的脱口而出。
“没听我说话呀?丫头,我说你上辈子积了什么德,皇上居然下旨把整座大殿赐给你,那可是皇上的生母如妃娘娘生前住的宫殿啊,皇上平时可不许任何人靠近那块地方的,这么多年过去了,大臣们建议将那座大殿改建皇上却始终未松口,可如今你这丫头才进宫不到半个月,皇上就把那座宫殿赐给了你,还吩咐我一定要好好帮你打典,你说你是不是得道升天了呀?”
“是吗?皇上大恩大德奴婢自当感激不尽。”她说的十分平静,如果放在其他宫女身上,肯定早就喜极而泣了,万公公诧异的望着冷静如常的嫣城,摇着头问:“丫头,这事还不足以让你开心?”
“奴婢不敢,奴婢……配不上。”
“哎呀,丫头,不管配不配的上自古以来都是这样,皇上喜欢你,就是你的福气,你可得记牢了。”
皇上喜欢我?这句话让嫣城感到十分好笑,皇上才见她一面而已,而且还只是匆忙一撇,恐怕他连自己长什么样都没记住,何来的喜欢?
“奴婢只见过一次皇上。”
“这就怪了,见一眼就喜欢上你了。不过也是,像你这么漂亮又才华横溢的奇女子世上可少见。”
“万公公过奖了。”
嫣城始终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直到万公公把她带到那座皇上赏赐给她的宫殿前,望着夜幕下仿佛还闪着金光的宫殿她才缓缓相信这是现实!
是这里……
嫣城一动不动的站在台阶前,即使天再黑她也可以看得很清楚,即使再遥远她的记忆也依然清晰,这座大殿不就是十岁那年随父亲进宫,因为无法上台而独自等候在此的地方吗?原来这里曾是皇上的母亲所住的地方,但他为何要将这座宫殿赐给自己呢?
“别傻站了,快进来啊,床榻被褥什么的都给你准备好了。”万公公催促道,嫣城答应了声加快脚步跟上。
果然是这里,尽管过去多年这里还是一如既往,还是她记忆中的模样,她曾在这座赤色圆柱下弹琴,唱着漏风的歌谣,身后的房梁,就是他掉下来的地方——没想到还能重返此地,竟有种难以置信的喜悦!
再往前走便是用来休息的寝宫,随着视野的开阔,寝宫里的一切尽显无疑,整洁的镶有大朵大朵牡丹的花色毛毡铺满了地面,踩在上面舒服极了,隔开内殿的是一整排由绯色和杏色玉珠串连而成的珠帘,第二排则是绛红色的流苏,尽显细致与庄重。掀开珠帘,出现在眼前的是几乎占据了大半边的黄花梨心木床榻,上面铺的是成套绣有紫金花图样的被褥,旁边的案几上还点着凝神香,让人不由得感到恬静怡人。熏香边上放着一把四弦琴,这肯定是特意为她安排的。
嫣城睁大了双眼环视着这里的一切,一切都如同梦幻,万公公笑眯眯的望着她,终于又一件麻烦事办好了。“丫头啊,这里以后就是你的寝宫了,虽无先例,不过是皇上赏赐的你就安然接受吧。时辰不早了,你早点歇着,明日我会派人带你去乐府的,你只需在此等着就行。皇上若无其他旨意,你一日三膳还是跟着乐府来,宫里的规矩还是得守着,你可记住了?”
嫣城点点头,使劲挤出一丝淡淡的笑意,道:“多谢万公公提醒,奴婢记住了。”
“以后可别自称‘奴婢’了,依我看呐,你离娘娘的位置就不远了。”说完,万公公甩了下手里的拂尘,乐呵呵的转身走了。
留下嫣城一人在这座金碧辉煌的宫殿里徘徊,每一个地方都打扫的一尘不染,似乎每天都有人清理的样子,被褥上还存着阳光晒后的温暖,靠在上面软绵绵的,这突如其来的一切都让嫣城如履仙境,闻着舒服的凝神香,她竟幽幽的犯困了。
她真想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告诉瑞清,可是脑海里隐隐浮现的,却始终是皇上的脸。他们只见过一次面而已,为何会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莫非是爹在冥冥之中的旨意?
她很累,渐渐的,意识便飘离了身体。
第六十一章
距离上次赵永年在早朝上与上官鸿进行激烈争辩不到几天,刘禁就收到了由赵永年亲自签字画押的请辞书,不是他亲自呈上的,而是崔公公在早朝前清理大殿时,在圣殿前的台阶上发现的,他随即就交给了刘禁。
他通体看了一遍,不由得诧异,怎么才过几天,赵永年的态度就发生了彻底转变。并且今日的上朝也没看到赵永年的身影,刘禁只觉得事有七窍,他完全不信他在请辞书上所说的由于自身的原因而请求卸任,在他看来,赵永年应该是那种即使双眼昏花也不愿放下工作和头衔的人。
早朝结束,他故意留下上官鸿进一步说话,他把赵永年的请辞书拿给上官鸿看,那只老狐狸微皱双眉,看的极为认真。
“赵大人终于想通了,不错。”上官鸿阖上请辞书,交还给刘禁。
“上官大人不觉得奇怪吗?赵大人前几天还信誓旦旦的说自己还能做好几年,今天却突然请辞卸任,是不是有点不符常理?”刘禁的声音还带着些许沙哑,但语气中却带着一股硬气,似乎在当面逼问上官鸿什么,对方用一流的伪装回敬道:“有何不妥呢?赵大人回家之后冷静细想了一下认为请辞对他来说才是正确的选择,所以上书给皇上,微臣认为合情合理。”
“依赵大人的性格来看,他应该会亲自上书给朕,而不是这样不告而别。”
“皇上所言极是,这样吧,微臣一会出宫立刻去拜访赵大人,亲自听一下他的说法,也能给皇上一个交代。”
刘禁目光锐利的望着一脸谦卑的上官鸿,说:“不必了,朕已经派人去调查,只是想听一下上官大人的看法。”
“皇上,微臣虽然是第一个提议让赵永年卸任的人,但是微臣向来尊重他老人家,每个人都会衰老,微臣也是,所以微臣也相当为赵永年感到可惜。”
“可惜就不必了,既然赵大人已经请辞,那么总有人该顶替他的位置,上官大人心里可有合适的人选?”
“依微臣看……”上官鸿略微沉思了片刻,说,“目前为止,宫中还无人可以胜任这个位置。”
刘禁微微点了下头:心想这个老狐狸都还没想好让谁接上,就千方百计赶赵永年下了台,还是他心里有着更深远的打算,这一点刘禁尚且无从知晓。“有劳上官大人了,没什么事您就早点回府吧。”
“那微臣就先告退了。”
这边刚结束与上官鸿这只老狐狸的对话,那边太后娘娘带着嫆妃又悄然而至。看到刘禁,嫆妃行了一个异常婀娜的礼,娇柔的身姿像是不长骨头似的。刘禁只看了她一眼,平静的唤她起身,她只觉心一凉。
起初刘禁还以为她们是为了云月阁发生的画眉鸟被人毒死一事而来的,刚要解释他已找人去调查,谁知太后却先发制人的问道:
“听说皇上把未央宫以西的整座宫殿都赐给那个刚进宫的姑娘了?那可是皇上你的母亲曾住过的宫殿,皇上岂能随随便便让一个来历不明的姑娘住进去?岂不是有辱皇室?”
真不知道这风竟吹得如此快,这么快就吹到了太后的耳里。
刘禁望了眼脚尖,然后抬头说道:“她不是来历不明的姑娘,她父亲是当年首屈一指的民乐坊的创始人。”
“哀家不管她父亲是谁,哀家只知道她出于红尘,难道皇上不知道吗?”
“正是因为朕的错误才导致她迫不得已走上红尘,如果命运可以自由选择,谁会愿意以卖艺为生?”刘禁说这话的时候神情认真而恳切,这是嫆妃从来没见过的表情,这让她开始坐立不安。
太后对于皇上的解释极为不满,她深锁双眉,无奈的摇了摇头,再一次严厉的开口:
“先不管史上没有此种先例,一个民间女子被赐宫殿就是在侮辱皇室威名,这么简单的道理难道皇上不懂吗?就算那位姑娘琴弹得多好,曲唱得多妙,她始终只是一个无名无份的民间女子,她入宫连一个月都没到皇上就赐她宫殿,这事要是传出去可是会被人耻笑的呀!皇上向来明辨是非,怎么今天就……就那么不明事理呢?”
是啊,在遇到她之前他确实明辨是非,冷静如常,但是在遇到她之后一切都变了。
“倘若朕娶她为妃……她就可以顺理成章的住在那里了。”
“皇上要娶她?”太后冷不防笑了下,仿佛这只是一个玩笑,但是刘禁却是一如既往的认真,他是真的想要娶她为妃,只要她愿意,不管天下人的看法。
“母后不是经常说后宫人太少,如今朕愿意娶妾纳妃,为您充斥后宫,不好吗?”
太后不由得闭上眼睛,看刘禁的样子不像是闹着玩,事实上他从来都不是一个闹着玩的人,不管是作为一个儿子,还是一国之君,他始终条理清晰,做事得体,可她万万没有想到今天的刘禁居然开口说要娶一个进宫不到一个月,没有任何名分的乐师为妃,着实让人费解甚至让人气愤。
“哀家确实希望皇上可以庞大后宫,为皇室开枝散叶,但是皇上执意要娶一个乐师为妃未免太儿戏了,这件事哀家绝不允许!”
刘禁没有接话,双目凝视着窗边不知在想什么,太后叹了口气,气呼呼的带着嫆妃出去了,宫里立刻又恢复了宁静。刘禁全身无力的靠在龙椅上,手里拽着全天下百姓的命脉,却拽不住一个深爱的心,这是多么可笑的现实啊。这才赐予嫣城一座宫,连宫名都还没有想好,这边就已经雷雨交加,他若是真的要娶她,岂不是要天下大乱?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摸了下隐隐作痛的胸口,那么多的无可奈何全是因为他的身份。他不想要的非要给他,他念念不忘的却又遥不可及,如果命运可以自由选择,他宁愿自己什么都不是。
可是他不能说,不能说有多难,有多累,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把秘密深埋在心里,因为他不想输,不想让列祖列宗辛苦建立起来的江山毁在自己手里,于是就只能用单薄的身体撑起这片磅礴的天,藏起疲惫,暗自舔伤。
第六十二章
清平宫内,几位宫女正在收拾嫣城睡过的床,其中一个默不作声的打理着被褥,另一个小宫女双手叉腰,忿忿不平的嚷嚷着人家命怎么那么好,进宫一个月都没到就被赐宫殿,要说漂亮的姑娘乐府里多得是,为什么偏偏轮到一个风尘女子?
就在她嚷嚷不停时,不说话的宫女似乎从嫣城的床头发现了一包东西,她拿给后面的宫女看,她打开红纸,里面是一些白色粉末,她闻了闻,皱着眉头说:
“什么呀?没有味道,她床头怎么会有如此奇怪的东西?”
“会不会是……”发现这包东西的小宫女欲言又止,“不可能的。”
“哦!你是不是想到了那个!晴妃娘娘的画眉鸟……”
“不会的,嫣城的胆子不会这么大。”
“你怎么知道,她连人都敢杀。东西给我,我去找万公公。”
说着,她包起白色粉末,腾腾的跑出寝宫。这个时间万公公应该刚刚巡视好回来,她在花园遇到了他,便把这件事告诉了他,他不下三次闻了药粉的味道,同样没有答案。
他抱着侥幸的心理让太医院的李太医查看了下,只见那位经验老道的太医渐渐收起双眉,一边细细研究着这包粉末,一边小声说:
“有点对了、有点对了。”
万公公急着催促:“李大人什么意思啊,什么对了?这真的是毒药?”
李太医抬起头,神叨叨的说:“肯定不是面粉。”
“这小的也看出来了,问题是这包东西究竟是什么呢?”
“哎……”李太医叹了口气,然后抬起头,一字一句道,“和毒死画眉鸟的是同一种毒药。”
万公公惊讶的捂住嘴:“李太医此话当真?这可关系到一个丫头的名誉啊。”
“这种药粉称为‘无魂散’,属于顷刻毙命的剧毒,因为宫里用的少,所以老夫只需看一次就记住了。”
“这可如何是好啊。”万公公的五官由于踌躇全挤在了一起,他分明知道这东西是两位宫女在嫣城住过的地方找到的,这件事若禀报上去嫣城肯定会遭殃,假若毒死画眉的确实是她那就罢了,可万一是有人嫁祸于她,那她岂不是很冤枉?
可就在他纠结万分的时候,这个消息被好奇守在窗外的两位宫女听到了,不到半天时间,这件事便传到了后宫娘娘那里。
当太后听说毒药是在嫣城曾睡过的地方找到的,她二话没说就命人把嫣城找来,而此时,离发现毒药不过才一个时辰。
嫣城双膝跪地,一脸平静的对着一屋子的人,包括太后和两位娘娘,还有各位公公和乐府的几位大人,自己都觉得好笑,她什么都还没做呢,就有一个接着一个的麻烦找上门,她几乎成了近日来宫里最“吃香”的人。
太后一脸严肃的发问:“还说你是清白的,你瞧瞧这个,是在你床头找到的。”
嫣城瞥了一眼李太医手里的红色纸包,一脸不解的回视着太后,道:“奴婢没见过这个纸包。”
“就是在你床头发现的,我和小湘一起看到的。”首先发现纸包的宫女插嘴道。
“你的意思是在我那发现了这个,所以我就是这个东西的主人?”
“咱们谁也没有接近过你的床,今天早晨整理被褥时就看到了,不是你的东西还会是谁的?”
嫣城无奈一笑,不屑的回道:“倘若毒真的是奴婢下的,奴婢又怎么可能把如此危险的东西放在身边?”
“真是爱狡辩呀。”嫆妃似乎看不下去了,站起身慢悠悠的说道,“因为毒还有用嘛,今天可以毒死鸟,明天就能毒死人了。原本放在床头是安全的,可谁也没想到你昨天晚上突然就搬到别宫去住了,连你自己也没有想到吧?”
她确实没有想到,可更没想到的是有人居然偷偷的栽赃给了自己,到底是谁,她从面上看不出来。
“这事就别提了。”太后清了清嗓子,接着说,“看来你是不会承认了?”
“对不起,太后娘娘,没有做过的事奴婢是不会认的。”
“但是毒药确确实实是从那你那里找到的,这事与你脱不了干系。”
“假如真正的凶手把毒药放在了嫆妃娘娘的床边,那么这件事是不是也和娘娘脱不了干系?”嫣城的厉言相对让在场的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尤其是嫆妃,她连着冷哼了三声,可为了保持仪态,她依旧得注意自己的言行。
“好一个伶牙俐齿又心肠歹毒的姑娘!”她转身看着太后,装作心急如焚,“太后,这种丫头不给她点颜色看只会让她更嚣张。”
“嫆儿的意思是……”
“本来么,毒死妃子的鸟儿就足以要了她的命,何况她现在既死不认罪,又如此顶撞本宫,两条罪名相加她还有活路么?”
太后微叹口气,转身看向坐在一边始终没有发声的晴妃,毕竟她才是鸟儿的真正主人。“晴儿怎么看?”太后问道。
晴妃突然被点名,这才不知所措的站起身,幽幽的走了两步,断断续续的回:“嫣城……应该……不会这么做的。”
“知人知面不知心啊,妹妹。”
“可是……晴儿觉得……嫣城还不至于要加害晴儿的地步啊。”
听她如此一说,嫆妃似乎显得相当着急,她故意贴近晴妃的耳朵,悄悄对她说:“你怎么知道她什么来历啊?你看这才几天皇上就把宫殿送给她了,要不是有什么歪门邪道能这么轻易就魅惑住皇上?”
晴妃想了想,没有承认,但也没有反对,事实上她自己也觉得奇怪,算起来皇上与嫣城也就见过一次面,难道那一次他就对才貌出众的嫣城动了心?她一直认为皇上是不会轻易对哪个女子动心的,何况她还是一介平民。
“别想了,这事交给姐姐做主。来人呐……”嫆妃唤了声,她的贴身公公立刻现身,她道,“去把‘铁梳’给本宫拿来!”
第六十三章
她所谓的“铁梳”其实是一种类似于木梳的东西,只是尖刺的部分全都以尖锐的铁钉代替,她格外喜欢用铁梳来折腾人,既不会要人命,但也不会让人好受,被划伤的地方至少要一个月才能完全恢复,而且那还算轻的。
嫣城看着公公把这个古怪的刑具交到嫆妃手里,她很顺手的接过铁梳,来到嫣城面前,先是假惺惺的问了句她是否认罪,她斩钉截铁的说她不会认,哪怕知道下一刻嫆妃会做出什么事来,她也还是坚持初衷。
嫆妃面露不满,一把拉起嫣城的手,撩起她的衣袖,雪白纤细的手臂赫然显露,她毫不犹豫的将铁梳刺向她的手臂,用力往下拉,才一下,手臂上就留下了丝丝碎裂的伤口,她微微皱起眉头,没有说话。
“认不认罪?”嫆妃又问。
“不管娘娘问几次,奴婢都不认罪。”
“好啊,看你能撑多久!”
她重新又卯足了劲朝她的手臂刺去,这下可好,她一连刺了好几下,她的右手已经皮开肉绽,血丝的颜色越来越深,最后交汇成血滴而下。
原本在一旁看着的太后已经转移到了人群后,而晴妃则早就闭上眼睛退到太后身边,幸好嫣城没有叫喊,否则她会更加难受。
这边嫆妃还在行驶她的心狠手辣,眼看嫣城的右手已经血粼粼了,她又换了她的左手继续上刑。她之所以会把矛头指向嫣城,并不是因为随便找一个人做代罪羔羊好让自己泄愤,其实真正的原因还是因为得知了皇上赐她宫殿的事。起初她还在考虑把毒死画眉的罪名栽赃给谁,正巧出了这件事,她就仿佛找到了非常合适的人选,她面上是在为晴妃出气,其实全是为了她自己。她受不了这个皇宫里有人比她漂亮,有人比她更能讨皇上欢心,所以她理所当然的就把矛头指向了完全清白的嫣城。
不下片刻,嫣城的左手臂也已伤痕累累,她痛得心都在颤抖,但是她却始终没有哼过一声,假如她在此时就倒下来,那么今后如此漫长的复仇之路该怎么走?
绝对不能放弃,绝对不能输,这是对于她的一种考验,也正因为如此,她遇到了更多的人,琢磨透了更多人的心思,她现在已经可以隐隐感觉到嫆妃身上的破绽,只是她不会在此时表现出来。
最后连嫆妃自己都觉得累了,换做别的丫头早就受不了惨叫连连,可她还是坚硬的不肯屈服,真是一个难对付的女人,嫆妃心里如此想到。就在局面进退两难之际,屋外又匆匆跑来一个人,一进屋她就哇哇的拨开人群,她只是来找晴妃的,没想到这里围了这么多人,他理当好奇的不得了,然而眼前的场景却让她毛骨悚然!
“真是血光之灾,这丫头怎么了?”
晴妃依然站在太后身后,轻轻的说了句:“我的画眉被人毒死了,姐姐正在替我问话呢。”
“这是问话?这分明就是用刑啊!”
嫆妃停下手,因为用力脸显得有点红,她看着刚刚进来就呱噪个不停的沈媛,不满的教训道:
“本宫的事你少插嘴,事情都没搞清楚就叽哩嘎啦嚷个不停,你爹是这么教你的嘛?”
沈媛缩了缩脖子,稍微收敛了点,她说:“是吗?这样啊,那请娘娘继续。”
嫆妃白了她一眼,转向嫣城,她双手血淋淋的垂在身侧,衣袖上也沾到了不少血迹。“你的骨头就像你的嘴一样硬,说不说,为什么要毒死晴妃的画眉?”
“奴婢没有。”她声音很轻,语气却很坚定。
“还是不肯招供啊?好……”她再次抓起嫣城的手,突然沈媛冲了出来。
“慢着,她没认罪,娘娘这样跟逼供有何分别?”
“证据确凿,她不认罪也不行。”
“什么证据啊?”
一个小宫女义愤填膺的站出来说:“奴婢们在嫣城的床头找到了毒药。”
“啊?这就算她放的毒啦?这也能成为证据?”
“沈姑娘的意思是……”嫆妃极为不满的看着她,她振振有词的说:“所谓的证据呢,就是大家亲眼看到她,把毒喂给了画眉,现在有人看到吗?没有,只是在她的床上找到了毒药,这很有可能是凶手放的,也有可能是有人栽赃嫁祸给她的,你们怎么能以此判断凶手就是她呢?太后娘娘您说我说的对不对?”
太后有气无力的抬了抬手,没有发表任何意见,沈媛随即又冲嫆妃说道:“况且一个丫头根本就没有理由要毒死主子养的小鸟啊。”
“沈姑娘真是单纯,你可知道这丫头什么来历,这丫头心里存的什么心思?”
“不管她存的什么心思,都被娘娘折腾这样了还不认罪,那肯定就是没有了。”
“若是每个人都像沈姑娘这么想,这么大一个后宫可就无人能管了。”
“要管也是太后管啊,娘娘还是放下屠刀,修身养性比较好。”说完,沈媛露出一个无比天真烂漫的笑容,搞得嫆妃很是哭笑不得。
“今天就问到这里吧!”终于,远在人群后的太后放出一句话,所有人都纷纷面向她,之所以这么晚才发话,其实她是为了试探嫣城的底细,到底她身上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吸引了皇帝,其二,也是为了出一口气,因为皇帝的一意孤行已然会动摇很多人的心,她生怕长久这样下去皇上会失去理智。
“可是太后娘娘……”“别说了。”太后打断嫆妃,漫不经心的说,“今天就到这里吧,不管怎么说这丫头已经吃了苦头,就算她真有心要害谁,这会心里也该有数了,宫里可不是兴风作浪的地方,不管你有多大本事,都大不过王法。还有什么事明日再说吧,哀家先回宫了。慧公公,咱们走。”
无论嫆妃再说什么,太后都不想听了,因为她已经看出来嫣城绝对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丫头,还好她只是区区一个乐府的乐师,倘若她真的做了妃子,那么后宫必将不得安宁,先不说她会怎样,嫆妃就已经弄的满城风雨了,所以无论如何她也不能让事情发展到那个地步。
第六十四章
太后一走,嫆妃气得把铁梳扔在地上,也转身出门了,刚才还挤得满满当当的屋子一下就只剩下晴妃和沈媛,以及几个云月阁的宫女。人一走,嫣城终于松了一口气,手臂上传来的疼痛让她几乎就要躺倒在地上,还好沈媛先一步扶住她的后背。
“真是血光之灾啊,啧啧啧,快点回宫让宫女们帮你擦擦。”
“多谢姑娘救命之恩。”嫣城没有见过沈媛,也不知道她是什么来历,但是听她们刚才对话,她隐约可以猜出几分,假如不是什么公主小姐,那肯定就是大官之女了。
晴妃也走了过来,但是她不敢直视她的伤口。“本宫相信你不会这么做,但是刚才那样本宫实在无能为力。”
嫣城望着晴妃委屈的摸样,嘴角微微的浮起一个笑:“奴婢知道,娘娘已经很照顾奴婢了,奴婢感激不尽。”
“快别说了,这伤口要是不赶紧清理可是会感染的,你是哪个宫的宫女,找人送你回去。”
嫣城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昨晚万公公带她去那座宫殿的时候她都忘了看宫名,倒是晴妃接过话题,不假思索的说了一个让沈媛吃惊万分的地方:“她不是宫女,她的寝宫在未央宫旁边,就是皇上的母亲曾住的宫殿。”
“天啊——这位姑娘来头好大——”
晴妃不能一直送嫣城回宫,毕竟这话要是传到嫆妃耳里不太好,不过她让她的贴身宫女陪嫣城回去,还给了她许许多多上等的药膏,她一遍又一遍的吩咐宫女一定要小心处理嫣城的伤口,她怕那些伤会影响到嫣城弹琴。
与此同时,嫣城也留意了宫殿的楼顶,意外的她发现这座极尽奢华的宫殿却没有被命名,她转念一想,是因为皇上的生母过逝后,宫名也被一同下葬了吧,想必先帝是多么疼爱这位女子,刘禁并不是长子,他却封她的儿子为太子,并且顺利的做了大汉朝的皇帝。
虽然晴妃的宫女悉心为嫣城擦药,但是她却并不待见她,在帮她包扎双手的时候,她才忍不住开口了:“咱们娘娘心地最善良了,要是谁想要伤害她我们这些做丫头的绝不会放过她。”
嫣城冷眼看了看这位宫女的侧脸,轻笑了一下。
“你笑什么?”
“你也以为鸟是我毒死的?”
“我不知道。”
“回去告诉晴妃娘娘,善良并不是一件好事,我没有伤害她的理由,但是‘有的人’有。”
“你什么意思?”那位宫女翻眼看看嫣城,不禁诧异,她的双颊因为上药带来的疼痛沾满了汗珠,但是她却一句痛也没说,她始终保持着不温不火的语气。
“娘娘的地位远高于我,伤害她对我没好处,你想想这皇宫里有谁是跟娘娘同级的,那才是她要提防的人。”
“你是指……嫆妃娘娘?她对咱们娘娘可好了。”
“你还记得嫆妃说的吗?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句话她可以用来形容我,当然也可以用来形容她自己。”
“哦……明白了……”这位宫女一边收拾药膏,一边略有所悟的点着头,“不过要当心的人可是你,今天要不是沈姑娘来了,太后肯定不会轻饶你。”
“那位沈姑娘是……”
“就是大丞相沈润川的女儿啊。不说了,我赶着回去做事,过几天再来帮你擦药。”说完她背起药箱,快步走出大殿。
原来她是那位大人的女人,嫣城知道沈润川对于整个国家来说的重要地位,他是和上官鸿并驾齐驱的朝中大臣,难怪那位“沈姑娘”可以这么大胆的和娘娘说话,见到太后也是异常亲热的摸样,不过这位姑娘倒是相当可爱,她想起了乐坊还在时,有一个会口技的叔叔常说“人好不如命好”。
人都走后,屋子里恢复了夜晚般的宁静,可是双手传来的疼痛让她无法休息,她想试着弹琴来分散注意力,可是只要双手一用力,牵扯到的皮肤就是一阵刺痛,她无奈的望着两条被绑满了纱布的手臂,是该庆幸还是惋惜。如果今天那个凶狠的娘娘用的不是铁梳,而是别的更为厉害的刑具,她恐怕连日常生活都无法维持了。
她靠在床榻上,任由思绪四处漂移。
她想到儿时父亲教她弹琴,想到萍姐姐教她唱歌,想到小姨给她说故事,也想到了乐坊被漫天大火吞噬……她想着这一切是不是早就注定好的,爹选择了开设乐坊,选择了自己的人生,所以上天才夺走了他的生命,以示他得到的太多?而她选择为爹报仇,选择忍辱负重的在世上苟延残喘,所以上天才让她受尽磨难,以示她违背天意该受到惩罚?
只觉得心好累,仿佛就要崩溃,如果这个时候能够见到瑞清该多好,她就可以卸下用来保护自己的外壳,靠在他的怀里听他用一贯的平静的语气说你还有我。
不知这样过了多久,她只觉得远处传来脚步声,因为这里很静,静的仿佛一片树叶飘下也能听到落地的声音。
她确定有人进来后,便不由自主的提高戒备,可双手不能用力,起身也要费很大的力气。就在她艰难的走下床,正要拨开玉珠帘时,那个人也用一种很安静的方式走了进来,距离不远,她看的很清楚,他今天穿着绣有龙图的黑色常服,没有佩戴朝冠让他看上去亲近而干净,他身后的崔公公手持拂尘,毕恭毕敬的止步在寝宫外的红柱边,面无表情的望着某个方向,原本应该传报的但是进来时刘禁特意关照他今天就免了,因为这样会吵到正在休息的嫣城。
而此时嫣城半撩珠帘站在原地,待瞬间的情绪反应过去,她才跪地行礼,可是双手一碰到地面就是一阵疼痛传遍全身,双手抖了一下,被跨步走来的刘禁一把扶起。
“免礼。”他万分怜惜的扶住她的上手臂,慢慢的将她从地上扶起。他是从沈媛那里得知嫣城被嫆妃严刑逼供的事,这不立即就借故过来看她了。
第六十五章
嫣城向后退了一步,下意识的抽回手:“谢皇上。”然后抬起双眼,直视着这个她做梦也想将他杀死的男人——然而真的很奇怪,她应该万分痛恨他,可是为什么每次一见到他心里就会产生一种异样,她不知道这种异样源自于什么,既不是威严,也不是胆怯,相反的,她感觉到的是一种熟悉和温暖,只是此时此刻的她还不愿承认。
“给朕看看。”他的辞藻很简单,直截了当的表达了他的想法,嫣城不得反抗,缓缓的伸出右手,他极为仔细的掀起她的衣袖,底下绑着一层一层纱布,即使绑着厚厚的纱布她的手看上去依然纤细,他下意识的蹙了下双眉,心里一阵难受。
“已经敷过药,没事了。”嫣城实在不知刘禁的神情是什么意思,他既然是肆意杀人的皇帝,他又怎会为一个下人的伤而难过。
“明天开始不用去乐府了,你就好好的待在这里,朕会免去你所有的礼节,你想要什么就直接跟朕说。”
“奴婢不解……”哪怕跟皇上说话,嫣城依然冷淡如初,“奴婢只是一个刚进宫的下人,皇上为何如此善待奴婢?”
你真的不记得了吗?我们曾说好要再见面的,朕一直都记得,千方百计的去找你,未曾想到突然有一天你就回来了,可是你却完全把朕给忘了。刘禁心想,不过说出口的却是:
“这里很安静,适合你练琴。”
“汉乐府那么多乐师,比奴婢好的人多得是,皇上却赐奴婢这么大的宫殿,如此一来如何摆平其他乐师还有两位娘娘。”
“朕的旨意,没人会质疑。”他的话极具威严,可是他的眼神却又细腻如水,古往今来的皇帝都是如此吗?还是只有他如此?
“多谢皇上好意,只是奴婢实在受不起。”
他笑着伸手拨了一下案几上的琴弦,顿时一串弦音飘散开来,嫣城看着他,他抬起头,笑着对她说:“因为朕喜欢听你弹琴,喜欢听你唱曲。”
她的心“突地”的跳动一下,不是因为刘禁的回答,而是因为他展现给她的笑容,仿佛在哪里见过,遥远而熟悉,可是她怎么也无法想起,到底是在哪里见过这种笑容,她只感到心跳的厉害,无法想象,即使面对上官瑞清她也从未有过如此异样的感觉!
她立刻低下头,使劲告诉自己赶快忘了那种感觉,那一定是错觉。
“所以你只要好好的把伤养好,然后继续弹琴给朕听。”
“奴婢遵旨。”
“别自称‘奴婢’了,你是乐师,可不是下人。”刘禁看到嫣城面露疲倦,虽想与她多待一些时间可又担心打扰她休息,他瞅了眼站在门口的崔公公,吩咐回宫。
“你好好休息吧,朕明天再来看你。”
“是。”嫣城微微福了福身子,目送刘禁出门。
今日短暂一瞥让她朝她的目的地又前进了一步,她以为见到皇帝比登天还难,可未曾想到皇帝竟如此器重她的才华,只不过在花园里听她唱了一曲,就慷慨的赐了她一座宫殿,这一定是爹在冥冥之中的指引,保佑女儿早日完成复仇的夙愿。只是皇帝身边一直有个公公跟着,如何才能单独与他相见?不,现在还有些早,皇帝对她或许还有戒备,她千万不能操之过急,万一失手,那这么多年的苦都白受了。
第六十六章
晚膳后晴妃独自坐在院子里痴痴的望着原本挂着鸟笼的地方,宫女们已经把所有的鸟笼都撤走了,不过她还是念着那些玲珑可爱的画眉,想着想着眼泪就下来了,几个小宫女守在边上,一个也不敢说话。
直到崔公公的传报响彻云月阁的上空,晴妃赶紧擦干眼泪,起身迎接皇上到来。他一眼便看出她脸上残留的泪痕,却还在那强颜欢笑。“皇上怎么来了,臣妾都没好好准备,屋外风大,皇上快进屋坐吧。燕儿,快去沏茶。”
刘禁一进屋,便看到椅子上放了一把琵琶,于是问她琴学的怎么样了,她羞赧一笑,轻轻作答:“这几天没心思学琴,而且,嫣城姑娘现在被臣妾害的连琴也不能弹了。如果臣妾没有多事让她教臣妾弹琴,恐怕她也不会受到牵连。”
这是一个善良懂事的女子,分明心里难受的要命,一开口却不向皇帝抱怨,而是一个劲的自责,她真不该嫁给刘禁?br />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