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9部分阅读

作品:半里嫣城|作者:作者不祥|分类:其他小说|更新:2025-06-21 22:29:01|下载:半里嫣城TXT下载
  风雨是她们无法想象的。

  被抓住手腕的小桃双目一瞪,想要抽回手却失败了,嫣城牢牢抓着她不放,眼见丢了面子她转眼喊了一声:“还愣着干什么,赶紧抓住她啊!”姑娘们彼此对望着,却没人上前阻止,只有玲凤慢条斯理的道了声:

  “怎么都傻了,不想在乐府待着的丫头明天我就让她到洗染房去!”这仿佛是什么暗号,宫女们忽然有了声色,一并朝嫣城扑去。

  她瞬间就被淹没在人群里,脱了手的小桃立刻恢复了神气。“这丫头,性子还挺烈,不给她点颜色瞧瞧难解我心头之气。”说完,她重新又挥起手,一把掌朝嫣城打去,被压制的无法动弹的嫣城死死的挨了一把掌,脸上顿时火辣辣的疼。

  还没结束,小桃紧接着又抬起手,第二下、第三下……每一次下手她都卯足了劲,只闻噼啪声响彻整个宫殿。

  “抢我位子,你凭什么啊……臭丫头,别以为你认识几个人就可以在宫里胡作非为……你可记住了,休想爬到我上头!”

  不消片刻,嫣城的嘴角就已渗出血来,但是从头到尾她都忍着没有哼过一声,倒是赏她巴掌的小桃掌心也有些痛了,忍不住停下来歇息。

  这回轮到玲凤说话:“哦哟,脸花成这样,一会怎么上台啊?索性别唱了,反正那原本就不是你的位置。”

  “谁来唱,不是你决定的……”嫣城咬着嘴唇,狠狠的说。

  “你还敢嘴硬?小桃,把竹板拿来。”小桃立刻从衣襟里拿出一会上台准备用的竹板交到玲凤手里,玲凤二话不说,朝着嫣城的嘴就是一板子下去!

  这一下可不比巴掌,那是货真价实的硬家伙,要是被它这么来回打十几下,别说唱歌了,恐怕连开口都难!

  就在玲凤准备打第二下的时候,人群中突然冒出一颗圆圆的脑袋,带着一双极为机灵的眼睛,伴随着细细的声音道:“诶哟哟,姑娘们这是演的哪出戏呀?”

  “啊,万公公……”小桃惊呼了一声,看着万公公抢下玲凤手里的竹板,抓着嫣城的几个宫女也都速速松开手,整齐的站到小桃旁边,好像刚才的闹剧和她们没有半点关系。

  万公公看上去很年轻,最多也就三十出头,他皱着眉头盯着嫣城的脸:“这么漂亮的脸……啧啧啧,凤儿,这戏演给皇上看你觉得合适吗?”

  玲凤背着双手,丝毫没看出胆怯:“给新来的姑娘做规矩,怎么了?”

  “你把她弄成这样,晚上还怎么演出啊?”

  “本来她就不该来,这样正好,就别上台了呗。”

  “你们啊……一会我可怎么跟梁大人交代,你们是不是闲我不够倒霉?”

  “谁叫她不懂规矩,要是每个丫头都像她这样,我还怎么带人?”

  “你早晚得把我也害死,好了好了,宴会就要开始了,第一批出场的姑娘跟我走,还有你……”万公公指着面色苍白的嫣城道,“可怜的丫头,跟我一起过来,沈大人得见见你。”

  第四十六章

  其实沈润川早就听说嫣城姑娘被选入宫,他甚至还很期待,曾经在纤云轩的短暂一会就已让他对这位口碑极好的佳人产生极大好感,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她进宫才好不到半天,就已遭了毒手。

  “把头抬起来。”沈润川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别太严厉,嫣城缓缓抬起头,红肿的嘴角还漫布着血渍,可从她的表情丝毫看不出任何心里活动。

  “怎么回事?”“回大人,宫女们闹着玩的,下手重了点。”万公公代替嫣城解释道。

  “哦,这样可不能再唱曲了……”

  “我行。”嫣城猛然间回道,突然意识到什么,又低下头道了声,“回大人,嫣城可以唱。”

  “脸伤成这样,不可能再让你唱了。”

  “可是……”她抬起失落的双眼,那神情仿佛是在哀求。“沈大人,要不让她把脸遮起来?”万公公好心提议。

  “拜托你了,沈大人……”眼见沈润川心有踌躇,嫣城突然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埋着头,声音颤抖的说,“奴婢一定可以做的很好,求大人给奴婢一个机会。”

  万公公机灵的推了推嫣城,小声说:“要不你先试试,可以的话再让沈大人决定。”

  她定了定神,见沈润川并没有反对的意思,便拨开琴弦,虽然唱曲的时候嘴角会痛,不过她可以忍,倘若不看脸,丝毫看不出这位姑娘身上的异样。沈润川捋捋胡须,点头道:“行了行了,就按万公公说的,给她找一条丝巾把脸蒙上,千万不能出差。”“是,奴婢明白。”

  沈润川走过嫣城身边时,对着她轻声说了句:“这才是第一天,今后的路还长,你要记得,你的风光只会给你带来危险。”她心领神会的点了下头,沈润川已经快步离开了,万公公笑容可掬的跑过来,手里拿着一条绣着小碎花的雪白底丝巾,在她脸上试了试,自言自语道:“这个可以,和你衣服也衬。姑娘,先把事情办好了,回头我再给你找药擦上。”

  “是……谢谢。”

  “哎……可惜了这么漂亮的脸蛋,对了,你还不认识我,这乐府上上下下几百人全都归我管,以后你有什么事尽管跟我说,不过啊……”万公公叹了口气,继续自言自语,“我有预感,你将会是我的大麻烦……”

  其实万公公人很好,这点嫣城一眼便能看出,只是他确实不爱惹麻烦,万事以和为贵,就因为他绝好的人缘,所以才能慢慢的坐上如今的位置,可随着这个极有争议的素有京城第一女乐师的到来,他的世界注定要起波澜。

  嫣城的古琴演奏被安排在宴会的尾声,所以她必须在后面大殿等候两个时辰,只希望这两个时辰可以安安静静的度过。

  为了不招小桃她们的厌恶,她一个人等在回廊边,此时京城的天空已暗了下来,随着吹来的阵阵凉风,就连雨丝似乎也夹杂着桂花的香味。

  她的前方,是波光粼粼的湖面。她的头顶,是被乌云遮盖的圆月。她的身后,是华丽的金樽……大汉朝的皇帝就在她身后的宫殿里,她年轻父亲的冤魂,也留在这座浮华的圣殿……

  她的脑海里一直不停的上演一会见到皇帝的情景,她会不会引起那位年轻而无知的君主的注意,她会不会骤然间怒火攻心,可能还会看到瑞清,倘若他在,或许她还能好受些……太多问题在她脑海里翻腾,她无法忍受这种漫长的等待,她闭上了朦胧的眼睛。

  不知何时雨声被响彻天宫的乐曲声代替,只有她一个人还置身事外,一切都发生在恍惚之间,只有嘴角隐隐的疼痛在提醒着她,现实,是何等残忍。

  第四十七章

  尽管每天都有太医诊视,也按时用药,可刘禁的病始终不见好,高烧让他昏昏沉沉,说真的,他根本无心观赏乐府精心排练的舞曲,传入他耳朵的声音仿佛是悬空的。随着时间转移他越发觉得胸闷,可以早点结束就好了。

  当一曲琴瑟和鸣过后,皇太后想对刘禁说什么,转脸却看到他面色苍白,她着实吓了一跳。“皇上,实在不行就让崔公公陪你回去休息,要不要宣太医?”

  刘禁提了提神,用最大力气说道:“没什么大碍,就觉得有点闷,让母后担心了。”

  “这样下去可不行,要不哀家陪你回宫。”

  “母后过虑了,只是一点伤风小病而已,出去走走就好。”刘禁缓缓站起来,这里的空气让他几乎就要昏厥,为了让一切看起来很自然,他还不忘回头关照正欲跟着而起的太后,“母后不必出来,让崔公公跟着就是了,您要是也走了,这戏就没法演了。”

  太后犹豫了下,刘禁说的没错,主人都不在了,剩下一帮大臣场面会很怪,她只好任由刘禁独自离开。

  来到屋外顿时一股凉风袭来,刘禁这才感到舒服了些,可他依然头晕的厉害,没走两步便浑身无力,他一手撑着墙,模糊的视线闪过一条裙摆的影子。

  “嫣城姑娘,快过来,接下来就是你了。”

  万公公吆喝了声,嫣城的思绪重又回到现实,她提着裙摆跑进大殿,按着公公的指示,带着她的古琴穿过一条明亮的回廊,那里面,便是大汉至高无上的象征。

  四周的大臣们都在纸醉金迷下喝着酒,偶尔有几个人抬眼看了看这位抚琴而弹的女子,只是她面纱遮脸,看不清长相,他们也失去了欣赏的心情,重新回到酒台。大殿的正前方,那位头戴凤冠,身披金色华服的中年女子,体态雍容,一脸的慈祥,汉朝皇帝还没立后,那她应该就是皇帝的母亲。

  凤冠女子的身旁,不太显眼的地方坐着两位年轻貌美的女子,她们同样身着艳丽华服,举手投足尽显端庄,想必这就是皇帝的两个妃子;而在她们的斜对面,也就是凤冠女子的另一边,还坐着一位面容端正,身穿麒麟图案的年轻男子,离太后如此近他应该拥有极高的地位,但是他肯定不是皇帝,因为嫣城看到,正中央的龙位是空的。

  没人发现她一闪而过的失落的眼神,除了众人皆醉唯他独醒的上官瑞清。

  从嫣城一进来他就感到奇怪,为何她要将脸蒙起来?

  他不解的盯着不远处自弹自唱的女子,她的声音依然是那么的动听,让人不知不觉就迷失其中;而她不经意间的一抬眸,便撞上了那抹熟悉的视线,她蒙着的嘴角微微上扬。

  坐在众人之中的瑞清同样那么引人注目,尽管穿着和所有人一样的官服,但只有他是与众不同,难以想象她能成为他的爱人,她依靠着他的爱走到今天。

  结束演奏前嫣城又对望了瑞清一眼,他的眼中始终藏着不解,不过他依旧感到欣慰,因为他看到了嫣城眼中的爱意。

  “皇上,您可别吓奴才……要……要不要奴才去请太医……”崔公公颤颤巍巍的候在刘禁身边,生怕他就这么昏过去,然而他只抬抬手,示意他不必担心。

  “真好听……”刘禁呢喃了一声。

  “啊?皇上您说什么?”

  “这曲子……真好听……谁唱的?”

  “奴才不知道啊!皇上,您就别再吓奴才了,咱们赶紧回宫吧。”

  “朕想……听她唱完。”

  怎么,为何听着她的歌就会想起她来呢?这歌声里藏着什么是可以直入内心深处,把最纯粹的一部分唤醒?还是自己烧糊涂了,听到一个干净的声音就会不经意的忆起曾经?

  歌曲结束了,他还迟迟不愿离开。

  “朕想再去个地方……”

  十二岁那年的自己是多么的顽皮,竟天不怕地不怕的爬到房梁上,只为了吓唬进来找自己的宫女们,却偏偏吓到了一只从宫外飞进来的云雀。

  她叫雀儿,他还记着她的名字,和她纯净的歌声,他躲在房梁上听得入了迷,然后一不小心从上面摔了下来,后背痛了好几天。

  他至今不会忘记他曾在此与那个小丫头的初次也是唯一一次相遇,他期盼着她还能再次飞进皇宫,毫无征兆的降落在他的世界里。

  可是这一等,这一寻,便是八年,她仿佛消失了一般不再出现,她也成了他心里永远的遗憾。

  刘禁坐在空荡荡的大殿内,为了保持这座宫殿当年的摸样,有好几次大臣们想要将它改建都被他阻止了,这里藏着他的秘密,他不许任何人破坏。

  雨还在下着,没有人知道这座宫殿刘禁是为谁留的,他一直在等着那个人回来,他要将这座偌大的宝殿送给她。

  第四十八章

  宴会结束后,雨也渐渐停了,瑞清找到嫣城时,她正跟着万公公朝乐府的方向走。

  “是上官公子啊,找嫣城丫头有事?那奴才先回避一下。”万公公非常识时务的退避三尺,他也早有耳闻嫣城与上官瑞清的关系,他可不想趟这摊浑水。

  瑞清时间有限,他开门见山的就问嫣城怎么了,为何要把脸遮着。

  “有点着凉咳嗽,怕传给别人。”嫣城如此解释道。

  “早上来的时候还好好的,怎么会突然着凉?”他伸出手,想要揭下她的面纱,“给我看看。”

  “不,真的没事。”

  “别躲了,你不说我不会问?快给我看看。”他再次柔声说道,嫣城才缓缓拿下面纱,借着灯笼的火光可以看到她嘴角的血迹和淤青,瑞清有些诧异。

  “上过药吗?”片刻,他问道。

  “上过药了,过几天就会好,没事的。”

  “我想过你可能会遇到这种事情,但没想到才第一天就……”

  “不过我得到了独演的机会,已经很满足了,只可惜没有见到皇上。”她勉强笑着,言语中藏着喜悦和失望。

  瑞清轻抚着她的头发,说:“会有机会的……不过,以后要好好保护自己,我不可能一直在你身边。”

  “我知道。”

  “我也不许你再受伤。”

  “好,我答应你。”嫣城笑着推了他一下,“上官大人是不是该回府了?您不走,奴婢也不敢走啊。”

  她半开玩笑的话让气氛一下轻松了不少,瑞清点点头,最后关照了一声,便迅速踏上马车,她目送着他的马车消失在黑夜中。

  这一夜,注定是漫长而黑暗的开始……

  清晨的朝阳贯穿着整个圣殿,把沉寂了一夜的未央宫照得金壁辉煌,朝堂内站着百余名丞相,他们手持朝牌,肃然起敬,每一天都是如此。

  和往常一样,刘禁应该专注的听完每位丞相的奏本,但连夜的高烧已让他力不从心,偏在此时,底下又起了纷争。他只手撑着头,一言不发的看着这场“口舌战役”愈演愈烈。

  首先挑起争端的是年过六旬的赵丞相,只因为前几日有话传入他耳里,说上官鸿曾多次在公众下提议让赵丞相告老还乡,赵丞相极为不满,当庭便与上官鸿对峙起来。

  不想这个上官鸿竟承认确有此事,如此一来两人便争论起来。

  “赵丞相年事已高,告老还乡也是理所当然。”上官鸿再一次强调,转身面朝圣上,拱手道,“微臣恳请皇上免去赵永年的职务。”

  “皇上!”赵丞相的脸已涨的通红,他急着道,“微臣三十岁入宫至今,全心全意效忠朝廷,虽然没有建功立业,但少说也是鞠躬尽瘁,岂能随随便便免我职务!”

  “赵丞相请……”刘禁才开口,他的声音就被上官鸿盖过。“效忠朝廷那是天经地义之事,在座的各位谁不是以国事为重,根本不能作为你留在朝廷的理由。”

  “上官鸿你对我有意见那是你一个人的事,何必散布我的谣言?”

  “说你年事高,办事能力不如当年也算谣言?”

  “我的办事能力用不着你来判断!”

  “确实不用我来判断,那是有目共睹的,你可以问问他们……”上官鸿扫了下四周,道,“多少人认为赵永年还应该继续留在朝廷?”

  顿时四下纷纷议论起来,赵永年面红耳赤,气的口齿不清:“你……皇上……上官鸿这分……分明就是在威胁……威胁我……”

  “这是劝退,还请皇上明辨啊,赵大人是否还有这个能力留在这里!”

  “你分明就是在威胁我!上官鸿,你算什么?凭什么决定别人的去留?”

  “这是各位大臣和议出来的结果,我也是为你老人家考虑。”

  “你闭嘴!”赵永年大吼一声,这架势算完全打开了,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对于赵永年的去留问题一时间被顶到了风口浪尖。

  刘禁想要说话,却只觉胸口一阵沉闷,忍不住咳嗽起来。“皇上……”崔公公弯身询问,刘禁轻轻抬了一下手,气若游丝的说了句:“退朝。”

  可他还没走出朝堂,就全身无力的昏倒在地,散去的人群同一时间止住脚步,世界突然之间陷入死寂。

  其实对于刘静来说这样也好,再也不用听那些无关紧要的争论,也不用看群臣们耍猴般的闹剧。

  第四十九章

  在远离未央宫的一处僻静宫苑内,有五个刚进宫不久的丫头正随着万公公熟悉每一座宫殿的位置,她们五人之中只有嫣城的身份不同,不是作为宫女,而是乐师。只不过她才进宫,必须学着宫里的规矩。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差事,我们就只要好好的待在乐府就行,跑出了这儿招了什么事我可就救不了你们了,明白了都?只要不给我添麻烦一切都好说。”

  万公公一路走,一路说,嫣城走在最后,有意无意的听着,万公公正说得尽兴,远处袅袅走来两个人。嫣城认得走在前面那位穿杏色襦裙的女子,昨晚见过,她是皇上的某个妃子。

  “晴妃娘娘万福金安……”万公公躬身道,随即身后几个宫女也跟着请安。

  晴妃笑容甜美的点了下头,柔声问道:“万公公,昨晚弹古琴的是哪位乐师啊?”

  万公公始终低着头,尽显谦卑。

  “娘娘指的可是弹《月如伶》的姑娘?”

  “本宫也不知道,不过是位姑娘,还戴着面纱。”

  “这就是了……”万公公机敏的招呼嫣城过去,回身如实禀报,“咱们乐府新来的嫣城姑娘,进宫之前可是长安城小有名气的女乐师哦。”

  嫣城微低头,轻轻说了句:“万公公过奖了。嫣城见过晴妃娘娘。”

  “呀,你的嘴怎么了?”晴妃一下便注意到了她淤青的嘴角,她只能把头埋得更低,边用手巾挡着嘴角,随便找了个理由道:“气候干燥,过几天就好了,娘娘不必担心。”

  “这样可不行,本宫屋里有药,回头给你拿一些来。”

  “谢谢娘娘。”

  “差点忘了正事,昨晚听完你弹琴,本宫就有一个想法,想让你教我弹琴,不知嫣城姑娘是否愿意?”

  “娘娘客气了,这是嫣城的荣幸。”

  “最近皇上身子不好,整天忙着朝政,也不见他好好休息,本宫就想学着弹点什么曲子给皇上听,可以让人身体赶紧好起来的。”

  是为了弹给皇上听,嫣城默默听着,谁也看不出她平静的外表下早已泛了涟漪。

  “娘娘想学随时都可以。”

  “现在可以吗?”

  “当然可以。”

  “太棒了,现在就带本宫去。”晴妃欢喜的一把牵住嫣城的手,她可以感受到这位年轻的娘娘身上传来的纯真和快乐,真好,这正是她想要的。

  “这是四弦琴,属于比较容易学的乐器。”嫣城轻抚着四弦琴的琴弦,瞬间一阵轻柔流畅的音乐散在空气中,“娘娘可以先学这个,虽然简单,也可以弹出好听的音律。”

  晴妃欣喜的走到嫣城前面坐下,她学着她的样子把手放在琴弦上,试着拨弄琴弦,她很聪明,才一上午的功夫便记下了所有的音阶。

  嫣城教她的第一首曲子是小时候曾跟着父亲在乐坊学的《繁花》,曲调悠扬,简单舒畅,弹奏时犹如片片春花飞扬而下,晴妃一下便喜欢上了这首曲子,便尤为认真的跟着嫣城学了一下午,其实她有所不知,嫣城教她弹这首曲子是有原因的。

  “本宫什么时候可以学昨晚上你弹得那首?”

  “娘娘那么聪明,不出十天就行。”

  “你真会说话,对了,你从几岁开始学琴的?”

  “从有记忆开始,父亲请了一位先生教奴婢学曲。”

  “你进宫了,那你的家人呢?”

  “家人在奴婢很小的时候就不在了。”

  “那你怎么养活自己呀?”

  “幸亏有好心人收留,奴婢才能活到今天。”

  “万公公说你是京城第一的女乐师,你能进宫来真是太好了。”晴妃再一次喜笑颜开的拉住嫣城的手,仿佛找到了知音似的,“本宫今后就跟着你学琴了,你喜欢什么首饰啊,头饰啊尽管说。”

  “娘娘客气了,只要娘娘愿意跟奴婢学琴,奴婢就心满意足了。”

  “认识你真好……再练习一次,晚上弹给皇上听。”

  嫣城抿嘴一笑,有意无意的道了句:“皇上真有福气了。”

  “能嫁给他,是本宫的福气。”晴妃柔柔的说着,同时拨响了琴弦。

  第五十章

  一直昏睡到黄昏,刘禁才渐渐恢复意识,只闻耳边几位太医窃窃私语,似乎在谈论什么药房,不过他不想听,便又装作闭上眼睛。

  不知又过来多久,崔公公的声音透过薄纱床帘传入耳里。

  “皇上,晴妃娘娘来了,说要见您。”

  “让她回去吧,别把病传给她。”

  过了会,崔公公又匆匆跑了回来,如实禀报道:“皇上,娘娘说不碍事的,奴才怎么劝都不听,这……”

  “让她进来吧。”

  “是。”

  待几位太医再三叮嘱晴妃如何不要惊扰皇上,如何要保证自己不染上伤寒等等,他们才提心吊胆的退后离开。

  刘禁躺在床上,沉重的疲惫感让他的意识不知不觉开始游离,就连晴妃请安他也没听到,隐隐约约只听到一阵琴音,由陌生到熟悉,由远而近。

  仿佛把他带回一个古来的年代,把他心底最深的那一部分挖了出来,可半睡半醒的他已分不清什么是现实,什么是梦境,只是一味的在这个熟悉的音律里游离。

  不知这样过了多久,当他再次醒来的时候,四周已经一片漆黑,晴妃不见了,烛光不见了,任何声音都静止了,只有沉闷的心跳在提醒着他,残酷的一天又结束了。

  身体虚弱的他一连昏睡了三天,每天傍晚晴妃都会带着琴来到他的床榻边,把白天学来的曲子弹给他听,一开始他只是若有似无的听着,直到时间一天天过去,他的意识一天天恢复,那夜夜琴音仿佛存在着一种强大的魔力,正一点一滴的剥去他坚硬的外壳,最后只剩下他火热的心脏!

  在晴妃每天跟着嫣城学琴的日子里,她几乎把父亲的乐坊所有如雷贯耳的曲子全都交给了晴妃,而晴妃,无一例外的全都弹给了刘禁听。

  倘若刘禁有一点点感知,那她的目的就达到了。

  事实上,她的目的早就已经达到了。

  因为她的一切早已完全刻在刘禁心里,只要有一丝触及,他便会全体瓦解。

  不知过了几天,当晴妃抱着琴来到刘禁的寝宫,他已经早一步坐在案几前等她了,虽然脸上依然毫无血色,但比起前几天已经算精神多了。

  他朝福身请安的晴妃微微一笑:问她:“你会弹琴?怎么以前不说?”

  晴妃听后赶紧摇头,老实交代道:“其实臣妾不会弹琴,是这几天匆忙在乐府学的。”

  “谁教你的?”

  晴妃注视着刘禁深邃的双眼,说:“她是新来的乐师,叫做嫣城,她可真了不起,什么乐器都会,唱曲也好听。”

  “你怎么想到学琴了?”

  “中秋那天晚上听嫣城姑娘弹琴,臣妾就萌发了学琴的念头。”

  “是位姑娘?”

  “是啊,皇上,您知道吗,她是京城第一的女乐师,果然名副其实。”言语之下晴妃丝毫没有掩饰她对嫣城的仰慕之情,刘禁听着她由衷的感叹,心里忽然想到了什么,记得沈大人也曾说到过那位女乐师,他还拜访过她,当时沈大人还被这位女乐师独特的美貌和气质所吸引。

  这么说晴妃这几天弹给自己听得曲子都是那位嫣城姑娘教的,可是为什么,刘禁忍不住回想的是为什么她弹的每一首曲子都和“那个人”有关!

  但他此时没再追问下去,而是问晴妃今天又准备弹什么,晴妃抱起而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回皇上,今天弹的是《月如伶》,中秋那晚嫣城姑娘弹的,皇上没听过,臣妾一直想着哪天可以弹给皇上听。”说完,她羞赧一笑,慢慢的挑拨起琴弦。

  刘禁认真地听着,尽管她弹得有些生涩,其中也有断续,但随着曲调的深入,他可以确定,那天晚上他在庭院里听到的极为美妙的曲子,正是这位特别的女乐师的作品,而她的特别之处,不只是单纯悦耳的曲调,还深藏着刘禁内心那个始终无法触及的秘密。

  不是生,不是死,原来时间才是最可怕的杀手,没有所谓的赦免,只是借用静默的流年把你困得更紧,心上是岁月累积的伤痕,一晃动,便会支离破碎。

  会不会有可能……

  怎么可能!

  她是一只侥幸降落于屋顶的云雀,日落之前,她必须回到自己的世界,从此不再妄想可以与她重逢,尽管这一等,便是数不清的岁岁年年。

  刘禁轻抬起手:“别弹了。”

  晴妃慌忙停下,害羞的问:“不好听吗?”

  “不,很好听。”

  “皇上是不是累了?臣妾这就回去了。”她抱琴而起,等待着刘禁的挽留。

  可惜他没有,他只是陪着她走了一段路。盛开着不知花名的蜿蜒小路,偶尔有秋蝉的鸣叫在看不见的角落此起彼伏,玉盘似的圆月透过密密麻麻的枝桠宛若浮影浮现,她万般小心的侧目看他,还是不解,为何他的脸上,总是挂着忧伤?

  她要不要告诉他——就在此刻告诉他,其实她早就已经爱上他了,在她第一天入宫看到了站在朝圣之巅的年轻君王,那一刻起就已经爱上他了。可她却只能用生命中宝贵的一年时光,遥遥瞻望他的一切。

  走出树荫时她吞回了要说的话,她轻抚被微风吹乱的长发,今天能跟他并肩而行,就足够了。

  嫆麟阁内摇曳的微弱烛光,照映着半倚在床榻上的嫆妃,只闻窗棱一响,一团黑影利落的飞到嫆妃脚边,她并无惊讶,她一直在等他。

  “嫆妃娘娘,今晚晴妃又去皇上那儿了,而且,皇上还把晴妃送回了宫。”

  嫆妃娇媚的抚了下长发,面无表情的说:“今天也是去弹琴?日日弹琴,难道是想用琴音把皇上迷住?”

  “回娘娘,晴妃这阵子似乎对弹琴很感兴趣,她每天都会去乐府学琴。”

  “有用吗?皇上喜欢吗?也没见皇上留她过夜呀。”

  黑衣男子回话时始终低着头:“应该是晴妃的一厢情愿。”

  “起来吧。”嫆妃动了动涂抹的鲜红的双唇,换了个姿势,道,“本宫要的是什么,你知道的,千万别让本宫失望。”

  黑衣男子毕恭毕敬的点头道:“是!”

  “晴妃那几只鸟,着实让本宫心烦。”她一手撑着头,一手玩弄着垂下的流苏,黑衣男子这才抬头谨慎的看了眼流苏后的嫆妃,试探着问:“娘娘的意思是,那些鸟……”

  “全都毒死。”

  “是。”

  嫆妃微笑着撩开流苏,直视着黑衣男子道:“断元,在整个皇宫里,本宫最信任的人就是你,相信你一定会好好报答本宫的。”

  “是!就算为娘娘失去性命,在下也死而无憾。”

  “这还差不多……”嫆妃说着,随手扔出去一个钱袋,重重的落在断元眼前,他缓缓捡起钱袋,塞进衣襟,最后扣了一下头,转身消失在苍茫的月色下。

  第五十一章

  几乎只用了一晚的时间,秋风就染黄了满朝遍野的银杏树,这一望无际的金色拼命吸允着清晨的阳光,仿佛沉睡了好几个世纪后悄然醒来,用它最绚烂的色彩宣泄着生命的力量。

  两名秀美端庄的女子正坐在风吹叶落的院子里挑拨弄弦,身穿一袭红色襦裙的嫣城抱着琵琶,正在给对面的晴妃讲说琵琶的由来。

  “琵琶原本是胡人坐在马上弹奏的乐器,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根据它弹奏的特点而以此命名。”她说话的时候还特意的来回拨着弦,晴妃欣喜的听着,也学着她的样子拨了下弦,声音轻了点,却也挺像样。

  “对,就是这样。”她随意赞扬了句,把晴妃乐的喜笑颜开。

  “不知道皇上会不会喜欢琵琶,还是他已经听厌了四弦琴,昨晚上都没听完就送我回宫了。”

  “皇上身体好了?”嫣城刚要拨弦,忽又停下,看着晴妃问道,这些天她来学琴的时候一直都在叨念着皇上的病,所以尽管还没有见到“那个人”,她却对那个人的一切了如指掌。

  “似乎是好点了,可气色还很差。皇上每天都在治理朝政,心里装的全是百姓的事,根本就没有时间考虑自己,病倒了才能好好休息,如果本宫能为他做些什么就好了,可每次问他,他都笑着说没事。”

  晴妃毫无顾忌的说着刘禁的事,在她看来嫣城是完全可以信任的朋友,她根本不知道嫣城沉默的外表下,埋藏着一颗怎样的心。

  “是吗?还真是一位好皇帝。”嫣城低下头,轻轻按上了第一根弦。

  “那是,虽然皇上有时候挺凶的,不过他是皇上嘛,当然得威严了。但其实皇上可温柔了,他知道本宫喜欢画眉鸟,就送了很多画眉鸟给本宫,尽管皇上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但是本宫还是能感觉到他的善良。”

  他善良?

  嫣城只在心里重复了一遍,善良的好皇帝会滥杀无辜百姓吗?他的仁义和操劳都是在伪装吧?还是说当时他年幼无知,欣喜的玩弄着刚入手的崇高权利,玩弄着无辜百姓的生命,而她父亲就成了他无知下的牺牲品?

  真是讽刺啊。

  倘若她把尖刀刺向这位“善良的好皇帝”,那么此时就坐在对面的晴妃娘娘,她会惊慌失措,她会嚎啕大哭吧。

  “诶?嫣城你在想什么?”冷不防的,晴妃伸手在失神的嫣城眼前晃了晃,她立刻被拉回现实。

  “不,奴婢是在想,弹什么曲子会让皇上满意。”她随便找了一个理由,幸而晴妃并没有看出破绽,还不明所以的跟着她一起沉思。

  “先不管了,嫣城,你先弹一首好听的给本宫听听。”

  “嗯,也好。”

  倘若不赶紧弹琴,她真怕自己会被那可怕的思绪给掩埋。

  当她纤细而灵活的手指在琵琶弦上来回跳跃的时候,她不知道,埋藏在她巨大阴谋下的那个人,正慢慢的朝她靠近。

  “情人泪,山河碎,望断天涯情不归;梨花雨,道别离,生死轮回何日许……”

  秋风叶落的庭院里,她仿佛一叶红色小舟,定格在这片金黄的海洋,让人心驰神往,情不自禁的陶醉其中。

  倘若时间可以切割,这一段便可成为永恒。

  第五十二章

  “啊,皇上……”站在庭院口等候的晴妃的丫鬟刚要惊呼出声,却被刘禁制止了。

  “免礼,起来吧。”他说着,一步一步朝庭院里边走去,他担心丫鬟的大惊小怪会破坏此番无与伦比的意境。

  从很远便听到这琴声了,他心里那个沉睡千年的故事正慢慢随着他的脚步重新翻开乐章,他每走一步都是小心翼翼,生怕惊扰到这幅绝美的画作,也生怕他的等待,换来的不是那个失而复得的女子。

  这一刻或许再过好几年他都不会忘记!

  那大片大片金黄|色的银杏树下,坐落着一位红衣女子,她柔顺的黑色长发如瀑布倾泻而下,仿佛仙子一般不食人间烟火,她背着他浅吟低唱,她的歌声随飘落的银杏叶形成一片片相思离愁,假如这是梦,可不可以不要醒来……

  “我早上掉了一颗牙,要不可以唱很好。”

  “我喜欢你的声音,再唱一遍吧。”

  “你好狡猾。”

  “你好大胆子。”

  “本来就是。”

  “那你到底打算唱歌给我听吗?”

  “我不要。”

  “喂……你是不是……把我当乞丐?”

  “笨!”

  “你不吃吗?”

  “我都吃厌了。”

  “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雀儿。麻雀的雀。你呢?”

  记忆中那片烟火,从此将他们隔成了天涯两岸。

  他不相信她会回来,所以才那么努力的四处打听她的下落,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她的名字如冷却的烟火消失在漫无边际的夜黑。

  刘禁难以置信的望着弹琴的红衣女子,脑海里浮现的全部都是儿时匆忙一遇的画面,几乎忘了此夕是何年……

  完全入了迷的晴妃隐约感到前面站了一个人,定睛一看,才恍然站起身,慌慌张张的道了声:“皇……皇上……”

  同时,琵琶声也戛然而止!

  嫣城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弄得有点不知所措,她只看到晴妃低头行礼,于是赶忙抱琴而起,转过身——

  她曾在脑海里预想过无数个见到当今圣上的画面,她会愤怒,她会震惊,她的仇恨会让她发疯。

  但是她没有,相反的,她平静的像个身经百战的勇士!只是这么静如止水的望着大汉朝的天子,他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威严,也没有想象的那么不可一世,事实上他五官清秀,面容憔悴,他眼中没有居高临下的气势,更多的则是疲惫不堪。

  嫣城一动不动的抱着琴站在原地,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