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0章

作品:天命毋求|作者:人生几何|分类:其他小说|更新:2025-05-11 23:17:06|下载:天命毋求TXT下载
  一天下午,老师让同学捎话,叫久,早在明朝这里就盛产蒲包。清初,每年生产上百万只,畅销两淮几十个盐场。那时蒲包生产,是丁桥一带农民的主要副业,一直到抗日战争前,蒲包都是远近驰名的。抗战爆发后由于交通阻隔,货源困难,蒲包生产最低年产量只有几万只。全国解放后,年产量逐步上升,由于这一水网地带的蒲包,干燥不霉,蒲香清新,收藏物品通风透气,不易霉烂变质,可装食盐、果品、中草药、纱线、鱼虾、螃蟹、树苗等,深受用户欢迎,大跃进前编织量已达三十万只,远销北京、天津、山东等地。由于上面推进以粮为纲,割资本主义尾巴,至今谁也不敢公开再去刈蒲编包,那么一大笔资源只好每年看着烂在河汊里,随着河水流走,想起来蛮可惜的。

  悠飘去了哪里……

  叶宝富今天特别开心,这是他离开家乡半年多来运气最好的日子,下午联系的业务,一笔就给厂里带来近千元订单,分管销售的副厂长很满意,居然当着供应科孟科长的面表扬“小叶不错”了。这再次应了“善有善报”那句老话。那是三个月前,为了多赚几个钱,叶宝富经在轮船码头一起做搬运工的老李头介绍,去了秦州热电厂锅炉房做起了卸煤的苦差使。一天,供汽车间钱副主任将一份当日原煤调拨单搞丢了,险些误了运煤计划,要不是运煤组鲁组长提前发现,一组发电机可能因煤运不足而停产。满以为这事没有造成后果也就过去了,偏偏平时这个钱副主任瞧不起大老粗鲁大组长,自然这事瞒不过去,不久厂办就知道了,但并不知道具体责任人。那天,厂办派人前来调查,大家明知是谁的责任,但谁都顾左右而言他,大鲁同样装出一副不知情的样子。查了半天,憋了半天,谁知一个卸煤的临时工承担了责任,说是不识字,情急之下,当成废纸擦了屁股。这事大家都觉得蹊跷,但谁又不想点破那层薄纸。叶宝富想,钱副主任虽说平时看上去说话办事不顺眼,但私下里曾经为自己多开过两次加班费,所以昨天晚上找他说事,他什么都没犹豫就答应了,更何况钱副主任承诺,只要这事帮他摆平了,即使电厂不要他卸煤了,保证立马介绍他到一个赚钱更多的单位打工。这事大鲁十分纳罕,琢磨半天没想出头绪来。叶宝富自然算账卷铺盖走人。钱副主任说话算数,叶宝富前脚出了热电厂的门,后脚就将其介绍到秦州农机厂供应科器材组,从事轻松的搬运工作。过了一些时日才知道,供应科孟科长原来是钱副主任的二姐夫。今天这笔生意,与其说是叶宝富代表农机厂与钱副主任代表的热电厂之间做的,不如说是小舅子与姐夫之间的交易更为确切。只是这事让叶宝富出面更加合法更有人情味罢了。晚上,双方坐在一起庆贺协议成功,叶宝富作为木偶,自然也要参加。七八个菜,鸡鱼肉蛋放了一桌子,还有市面上很少见到特供品秦州特酿。这是叶宝富有生以来见过的最大场面,也是迄今为止见到的最为丰盛的宴席。席间,供应科孟科长夸奖一番叶宝富,当即表示今后让叶宝富到器材组协助采购,按临时工最高待遇发给工资,平时还有业务提成,而且从临时民工棚搬到集体宿舍居住。这对叶宝富来说无疑是天上掉馅饼,一步登了天。

  吃完晚饭,叶宝富带着几份醉意,将自己的铺盖卷到一起搬走了,工棚内的兄弟们有的祝贺,有的妒嫉,有的视而不见。集体宿舍虽说同样住了十来个人,但砖瓦房子,比油毛毡搭的临时工棚强多了,有床铺有桌子有板凳,还有日光灯,写个信看个书什么的极其方便。叶宝富抱着铺盖进门时大家虽然脸色不太好看,但谁都没说什么。

  安顿好床铺,叶宝富去小卖部买了一张?